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12

第112章 论语宪问篇(1)

【元典】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译文】宪问耻。孔子说:“国家太平时,可以当官;社会黑暗时,当官就是耻辱。”

【诸儒注疏】宪,原思名。“谷”,禄也。邦有道不能有为,邦无道不能独善,而但知食禄,皆可耻也。宪之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固知之矣;至于“邦有道谷”之可耻,则未必知矣。故夫子因其问而并言之,以广其志,使之所以自勉,而进于有为也。

【理学讲评】宪,是孔子弟子,姓原,名宪。耻,是羞耻。谷,是居官的傣禄。原宪问孔子说:“人不可以无耻。不知何者为可耻之事?”孔子告之说:“人之可耻者,莫过于无能而苟禄。如邦家有道,明君在上,言听计从,正君子有为之时也,乃不能有所建明,只空吃着俸禄。夫君子居其位,则必尽其职,称其职,乃可食其禄。今世治而不能有为,世乱而不能引退,乃徒窃位以素餐,贪得而苟禄,则其志行之卑陋甚矣,人之可耻,孰大于是乎?”按,原宪为人狷介,其于邦无道,谷之可耻,盖已知之,至于际时行道,或短于设施之才,故夫子兼举以告之,乃因其所已能,而勉其所未至也。

【心学讲评】原宪,廉洁之士也,而问士之可耻者于夫子。子曰:夫知耻者,衡之以道,度之以时,而严于吾生之大节而已。出处者,士人之大节。道所不废,时有不可违,则度身度世,受禄而无惭矣。如其邦有道焉,非能择有道而仕也,谷而已矣。邦无道焉,不暇计无道之不可仕也,谷而已矣。既有以见容于君子,而亦有以苟合于小人,无乘时行道之心,又无扶危定倾之力,不知其何面目以自安,斯则为可耻者也。若夫孑孑之操,无当于道,而亦不系于吾生之大节,则亦不足以为荣辱。知耻者辨此而已。

【元典】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译文】“好胜、自夸、怨恨、贪婪,这几种毛病都没有的人,可以算仁吗?”

【诸儒注疏】此亦原宪以其所能而问也。“克”,好胜。“伐”,自矜。“怨”,忿恨。“欲”, 贪欲。

【元典】

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孔子说:“可以算难得了,算不算仁我不知道。”

【诸儒注疏】有是四者,而能制之使不得行,可谓难矣。仁则天理浑然,自无四者之累,不行不足以言之也。

程子曰:“人而无克、伐、怨、欲,惟仁者能之。有之而能制其情使不行,斯亦难能也,谓之仁则未也。此圣人开示之深,惜乎宪之不能再问也。”或曰:“四者不行,固不得为仁矣。然亦岂非所谓克己之事,求仁之方乎?”曰:“克去己私以复乎礼,则私欲不留,而天理之本然者得矣。若但制而不行,则是未有拔去病根之意,而容其潜藏隐伏于胸中也,岂克己求仁之谓哉?学者察于二者之间,则其所以求仁之功,益亲切而无渗漏矣。”

【理学讲评】原宪又问说:“人心至虚,物欲蔽之。好胜者谓之克,自矜者谓之伐,忿恨者谓之怨,贪求者谓之欲,有一于此,皆为心累。若能于此四者,皆制之而不行焉,则人欲既遏,天理自存,斯可以为仁矣?”孔子说:“克、伐、怨、欲,皆人情之易动者。今能制之而不行,是其力足以胜私,刚足以克欲,斯亦可以为难矣。若遂以为仁,则吾不知也。”盖仁者纯乎天理,自无四者之累。今但曰不行,则不过强制其情,暂时不发而已。譬之草根不除,终当复生;火种未灭,终当复燃。傥操持少懈,宁无潜滋暗长,而不自觉者乎?是未可便谓之仁也。要之原宪之问,徒知制其流。夫子之答,是欲澄其源。惟能致力于本源,则天理渐以浑全,私欲自然退听矣,此求仁者所当知也。

【心学讲评】原思以为仁之不存,惟私与欲累之也。好胜者其气骄,自矜者其志浮,有怨者其心刻,多欲者其情溺。若于克伐怨欲偶动于心,而即有以平其情,戢其志,使无行,则清虚之体不伤,而与世相忘于淡定,可以必其为仁乎?夫子曰:夫人不相下之气,不自已之情,一动而不可复止,势也。能于此制之使不见于外而及于物,其念念操之,事事防之,以习为淡泊宁静之素,盖亦难矣。而以语于仁则未也。夫仁者,天理之流行,推其私而私皆公,节其欲而欲皆理者也。故有必胜于邪僻,而非其克;有大白其心志,而非其伐;有直道之恶怒,而非其怨;有当然之食色,而非其欲;是以终日行而不见有四者之累。今此不行者,果其纯乎天理,而自远于非几者乎?抑但虚心寡欲以安于恬退,而乃免于咎者也?吾未之能知也。子欲求仁,其尚以存理为要哉!

【元典】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文】孔子说:“士如果恋家,就不配作士了。”

【诸儒注疏】“居”,谓意所便安处也。

【理学讲评】怀,是思念。居,是意所便安处。孔子说:“士志于道,则居无求安,为其所志者大,不暇为燕安计也。苟于意所便安处,即恋恋不能舍,或怀子宫室器用之美,或怀于声色货利之私。则心为形役,而志以物损,处富贵则必淫,处贫贱则必移,其卑陋甚矣,恶足以为士乎?”

【心学讲评】子曰:士以天下为志,以道之得失为忧。若身之所处,心之所欲,安危利病,皆听其自至而不暇计焉。如其以此为怀,未得而希望之,既得而依恋之,已失而追慕之,则心量以小,欲扩之以大而不能;志气已昏,欲澄之使清而不得。虽或顾名立行,要不离小人之习气,而何足以为士哉!故宜乎貌为士者之多,而能无愧于士者之少也。

【元典】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译文】孔子说:“治世中,言谈正直,行为正直;乱世中,行为正直,言谈谦逊。”

【诸儒注疏】‘危”,高峻也。“孙”,卑顺也。尹氏曰:“君子之持身不可变也,至于言则有时而不敢尽,以避祸也。然则为国者使士言孙,岂不殆哉!”

【理学讲评】危,是高峻的意思。孙,是卑顺的意思。孔子说:“君子处世,其言行固当一出于正,不可少贬以徇人,然也看时势可如。如君明臣良,公道大行,此邦家有道之时也。则当高峻其言,明是非,辨邪正,而侃然正论之不屈,高峻其行,慎取与,洁去就,而挺然劲气之不回。盖道与时合,无所顾忌,故言行俱高而无害也。若夫君骄臣谄,公道不明,此邦家无道之时也,当此之时,其行固当仍旧高峻,不可少屈以失己之常,言则不妨于卑顺,不可太直以取人之祸。盖道与时违,不得不为此委曲以避害耳。”此可见行无时而不危,君子守身之节也;言有时而可孙,君子保身之智也,然有国者而使人孙言以苟容,岂国之福也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言行者,君子之枢机,一也,而抑有别焉。行者,所以自成者也。一日如是,终身如是,一失而无容改矣。言者,所以应世者也。若不能为益于天下,而徒自损,则亦何贵于有此言哉!君子之言行,本顺乎理之所当然,初无过高之事,乃以流俗之所不能为,遂见其卓然孤立而危。惟邦有道也,则言可危也,行可危也,率吾之独是以辨理于无可加,人能知之,能信之,即未能行,而抑能容之。若吾之出处措置,以砥砺流俗者,尤无不可惟吾行也。如其邦无道矣,行固不可不危也,而言则宜逊也。奉吾之至正,以立节于不可回,人虽不知之,虽不信之,即行之成咎,而必不可挠。若与人有所议论称说而寓规箴也,则必其所易知而不我怨者也。无所不危者行,有所必逊者言。君子之以修身而应世,道在是矣。

【元典】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谈也好,言谈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

【诸儒注疏】有德者,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给而已。仁者,心无私累,见义必为。勇者,或血气之强而已。

尹氏曰:“有德者必有言,徒能言者未必有德也。仁者志必勇,徒能勇者未必有仁也。”

【理学讲评】孔子说:“人有存诸中的是根本,有发诸外的是枝叶。即其所存,固可以知其所发,据其所发,则未可信其所存。如行道而有得于心者谓之德。有德者虽不尚夫言,然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敷之议论,必然顺理成章而可听,是言乃德之符也,若夫有言者则未必其有德,盖言一也,有君子之言,有色庄之言,若但听其言而取之,则君子色庄,何从而辨别之乎?故未可遽信其为有德也。心德浑全之谓仁,仁者虽不期于勇,然心无私曲,则正气常伸,其监事之际,自然见义必为而有勇,是勇乃仁之发也。若夫有勇者,则未必有仁,盖勇一也,有义理之勇,有血气之勇,若但从其勇而观之,则义理血气何从而辨别之乎?故未可遽信其有仁也。”此可见,德可以兼言,言不可以兼德,仁可以兼勇,勇不可以兼仁。自修者固当知所以务本,而观人者亦乌可徒取其末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用者,用其体也。体立,而用自行焉。若勤于用而忘其体,则用反以伤体,而为天下之所役。夫欲明道而垂法,则有言,《六艺》与百家所以并存,以任事而立节,则有勇,志士与匹夫所以相似。而德者,言之体也。仁者,勇之体也。躬行之,心得之,规于其大,喻于其微,而抑迟之以数十年之论定,自可出之以诏天下,其必有言也,《六艺》所以兴也。而百家之论,窥天之数,察人之情,持之亦有据,引之亦有征,乃实叩其躬修,则所言者与所行异矣,不必有德也。无私矣,无欲矣,性不容已,理不可屈,而抑因乎君与父之大节,自任之而忘生死,其必有勇也,志士之所自成也。而壮夫之气,不虑其难,不恤其死,功或以之立,名或以之成,乃进求其素志,则行之足传而心之不可问者多矣,不必有仁也。所以君子之自修,必存心以存理,修道以修身,而智者之知人,必考其素行之贞邪,学问之纯疵。凡以急于体而自成乎用,不待以着述气节求实用于其末也。

【元典】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译文】南宫括问:“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都不得好死;禹、稷都亲自种庄稼,却取得了天下?”孔子不回答。南宫括出去后,孔子说:“此人是君子啊,此人崇尚道德。”

【诸儒注疏】南宫适即南容也。羿,有穷之君,善射,灭夏后相而篡其位,其臣寒浞又杀羿而代之。界,《春秋传》作“浇”,浞之子也,力能陆地行舟,后为夏后少康所诛。禹平水土暨稷播种,身亲稼穑之事。禹受舜禅而有天下,稷之后至周武王亦有天下。适之意,盖以羿、界比当世之有权力者,而以禹、稷比孔子也,故孔子不答。然适之言如此,可谓君子之人而有尚德之心矣,不可以不与。故俟其出而赞美之。

【理学讲评】南宫适,即南容。羿,是有穷国之君。奡,是羿臣寒浞之子。荡舟,是陆地行舟。南宫适问于孔子说:“羿善于射,奡,能陆地行舟,以力言之,天下无有能过之者矣。然一则为其臣寒浞所杀,一则为夏后少康所诛,皆不得正命而死。禹平水土,稷播百谷,身亲稼穑之事,以势言之,亦甚微矣。然禹则亲受舜禅而有天下,稷之后,至周武王亦有天下。夫以强,则羿奡之亡也如彼;以弱,则禹稷之兴也如此。其得失之故,果安在哉。”南宫适之问,托意甚深,且或有感而发。夫子于此,盖有难于言者,故默然不答,但俟其既出而叹美之说道:“自世俗尚力而不尚德,此君子所以不可见,而知德者鲜也。今观适之所言,进禹稷而退羿奡,贵道德而贱权力,则其人品之高,心术之正,可知矣。君子哉其此人乎,尚德哉其此人乎。”再言以赞美之,盖深有味乎其言,且以寓慨世之意也。

【心学讲评】道德降而功力兴,迨春秋之季,遂成乎风尚。夫君子之修德,本非以邀福而致祸,而不昭示以迪吉逆凶之故,则天下之好尚迷于一时之说,而终不自知其咎。君子之用心,有出于不得已而立言者。南宫适以之而问孔子曰:今天下之论,以为古圣之道,修之而止以自困。欲争胜于天下,以自免于祸,非强勇不能。乃考之古人,则有不然者。羿以善射着,界以荡舟闻,陆战而克,水战而雄,将谓可以吞天下也,而相继以授首。人谁无死,而不得其死然也。禹定沟洫,稷教树艺,勤民之事,立民之命,不念及于得天下也,而夏、周继王天下,本非其有而终有之也。此又何也?

适之言尽矣。善恶之分,兴亡之故,无以易矣,是其有深心乎!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戒。夫子不答,南宫适出,不欲深论,且以失逊言之道,而人且议修德者之有为为之也。虽然,不可不表其持论之正,而有移风易俗之功也。夫子乃叹美之曰:若人之为斯人也,君子哉!秉正而不惑,旷观而自得,喻于义而不迷于功利,无所争以养其和平者哉!信之于己,而必定其论,将以昭示君子之所尚乎!贤者以益劝于善,而不肖者亦惩其恶。使天下而知尚此也,万诎而德兴,其尚有瘳乎。呜呼!此圣贤持世之深心,立论平而寄意远,《春秋》之作,亦此志也夫!

【元典】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中有不仁慈的人,而小人中却没有仁慈的人。”

【诸儒注疏】谢氏曰:“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未免为不仁也。”

【理学讲评】孔子说:“仁者,心之德。心存则仁存,心放则仁失。然存之甚难,失之却易。如君子之心纯乎天理,固宜无不仁也。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人欲有时而窃发,天理有时而间断,间断即非仁矣。所以君子而不仁者尚有之也。若夫小人,则放僻邪侈之心滋,行险侥幸之机熟,纵有天理萌动之时,亦不胜其物欲攻取之累矣,岂有小人而仁者哉。”夫人而不仁,不可以为人,则小人固当为戒。然以君子而尚有不仁焉,则操存省察之功,盖不可一时而少懈矣。

【心学讲评】夫子曰:以仁求人,而遂苛求于君子,乃诚以仁求人,而岂可误信夫小人哉!夫人之必为君子而不可为小人也,明甚。所与者君子之人,所学者君子之道,是可许之君子矣。必深求之存心之地,则气之未醇,欲之未净,而不仁者,不可谓无其人也,有矣夫!然而其异于小人者,趋向之不同自在也。若小人则以利为尚,以欲为徇,虽或一念之明不昧天良,一事之当偶合人情,而所交者邪佞,所学者诈伪,未有能问心而无疚者也。故仁者所以责君子,而必不可以望小人。立行者可不慎所趋,用人者可不辨其类乎!

【元典】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说:“爱护他,能不为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诸儒注疏】苏氏曰:“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勿诲,妇寺之忠也。爱而知劳之,则其为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则其为忠也大矣。”

【理学讲评】劳,是劳苦之事。诲,是规谏之言。孔子说:“天下有甚切之情,则有必至之事。父母之于子,有以姑息为爱而骄之者矣。骄则将纵其为恶以取祸败,此乃所以害之,非所以爱之也。若慈亲之于子也,爱之也切,则其为虑也远。或苦其心志,或劳其筋骨,禁其骄奢淫佚之为,而责之以忧勤惕厉之事。盖其心诚望之以为圣为贤,故自不肯以姑息豢养而误之。是劳之者,正所以成其爱,爱之能勿劳乎?臣之于君,有以承顺为忠,而谀之者矣。谀则将陷君子有过,以致覆亡,此乃所以戕之,非所以忠之也。若忠臣之事君也,其敬之也至,则其为谋也周。或陈说古今,或讥评时事,不避夫拂意犯颜之罪,而务竭其纳诲辅德之忱。盖其心诚望其君以为尧为舜,故自不忍以缄默取容事之。是诲之者,正所以忠之也,忠焉能勿诲乎?”夫知爱之必劳,则为子者不可以惮劳,惮劳,非所以自爱也。知忠之必诲,则为君者不可以拒诲,拒诲,非所以劝忠也。君臣父子之间,贵乎各尽其道而已。

同类推荐
  •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哲理美文·生活品质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的智慧(全集)

    《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筮占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经典之作,也是历代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读之书,有“群经之首”之称。《易经》是智慧的哲学,内容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无数人学会了它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开创和发展事业、怎样去挑战困难、怎么去战胜挫折等方面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而获得了成功。《易经》不仅是古代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方的,更是世界的。我们坚信,通过此书,你能从《易经》的处世智慧中,找到人生中的自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此为指导,走向辉煌的人生之路。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一位自由心态大师,在感怀世事之情方面,他那种感悟是超然的。那种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闲适的逍遥和“扶摇九万里”的心态,确实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庄子渴望平静的生活,主张人不要为利而忙碌,呼唤人性的复归。本书对庄子哲学中心态的研究,以告诫人们心态虽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却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热门推荐
  • 王朝风云之范氏崛起

    王朝风云之范氏崛起

    古代女子要掌握天下,唯一机会只有进入皇宫大内。充满传奇色彩的范安陆,在大明嘉靖王朝举足轻重,成为嘉靖皇帝的奶妈及老师,自己是执掌后宫凤印的一品宫令,儿子陆炳是锦衣卫大统领位居三公。然而在此之前,她的人生可说波澜壮阔。从小目睹父亲流放生死不知,母亲自杀,长大后因杀人惨遭丈夫赶出家门,最后被迫离开二位幼子。尽管如此,她仍然不放弃,从兴献王点她做奶娘开始,为了扶持嘉靖顺利成为大明皇帝,与在献王府与邵王妃对立,到了北京跟张太后对立。范安陆从横皇宫10余年,从后宫集权于一人,也为大明嘉靖皇朝权利斗争,拉开序幕。
  • 法老的宠妃终结篇上

    法老的宠妃终结篇上

    他在美好的回忆里日夜不停挣扎,她在家族的宿命中苦苦不得解脱。痴情的君王,深情的艾弦,神秘的提雅男爵,诡秘的少年冬,再度穿越,艾薇与拉美西斯的命运齿轮又将如何转动?耗时四年心血之作,万千读者翘首以盼,给你最终的千年感动!
  • 福运小娇妃:皇叔太难缠

    福运小娇妃:皇叔太难缠

    现代第一女狗仔穿越成了农家女,看了看干巴巴黑黝黝的小胳膊小腿,大手一挥,将赚钱提上日程。情报搜集,丑闻掣制,引导舆论,杀人不见血,一人可抵千军万马。某人说她为了赚钱,无良无德、没心没肺。“要不然你养我啊!”“会赚钱,挺好的!”“……”
  • 另一纬度的拯救

    另一纬度的拯救

    父亲被害后,龙族王子韩霜被弟弟打晕后扔在了二维空间内;涵红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励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游戏制作人,在他做完测试时却发现自己做的游戏数据包一直做出奇怪的响应......
  • 安家南宋

    安家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幼安老弟,卿有诸葛之才,孤有铁军百万,凡日月所照,皆我炎黄子孙安家之处!”耿京言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耿京连忙打断“陆游老兄,可不能这样写诗,我汉家儿郎已经打到关外去了”
  • 天堂之宿

    天堂之宿

    想要坚持一件事,所以有了这部小说——我是萌新
  • TFBOYS你是王

    TFBOYS你是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偶像的意义在于,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偶像也是自己前进的动力,我们的青春,正是有了他们,才如此的绚烂美丽。你觉得呢?
  • 龙少你老婆又上热搜了

    龙少你老婆又上热搜了

    众人皆知,她!是凤家不学无术的九小姐,X国三执绔之首,若不是她投了个好胎,她什么也不是。可没几个人知晓。,她!是顶尖杀手:XI!鬼医JX,九成殿的创始人:九爷!,黑客榜排行第一的J,九“龙”之首。而众人皆知她的未婚夫是X国的才子,从小便是“别人家的孩子”他亦是魅殿的创始人,第二“龙”,而他对她说:“我对你这种花瓶不感兴趣。”她回:“可我对你很感兴趣呢。”“呵,我你惹不起。”“我你更,惹不起。”[男女主双洁][宠文1V1]
  • 心非木石岂无感

    心非木石岂无感

    诗酒趁年华,诗,不会;酒,不醉;年华,未归我已经将全部记忆保留我已经将全部未来描绘在你的世界还没有我的时候我在翻山越岭的路上
  • 曾经遗忘画如诗

    曾经遗忘画如诗

    她一直都以为自己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却没想到原本正常的一切都在一步一步变得不正常起来.故意接近自己的他原来也是为了利用.本以为是普通的现代生活却在遇到变身总裁的他之后遭遇穿越.莫名其妙没有心理准备的穿越归来发现关于玄幻大陆的秘密.校园.总裁.穿越.玄幻.女尊.重生.言情!请问这些你是否hold的住?“这到底是一场梦还是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