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27

第127章 论语卫灵公篇(6)

而吾更进而详之:一人之志气,即以成天下之风俗;天下之心理,皆在吾一人之调燮。在天有自然之秩序,见端于吾喜怒哀乐之中;在我有不逾之准绳,推广而为化民成俗之则;乃以合天下之善,以昭吾之至善。若其智及之矣,知其大未尽其微也;仁能守之矣,存其实未既其文也;庄以莅之矣,在我者身如其心,在物者见吾身未见吾心也;至德之所凝,未能体三王之精意而参天地之化育;至道之所行,未能极明作之精微,立宜民之法则,以导民而养之,使鼓舞于孝友只庸之不可已,以明彻人心,恩及天下,德威行于万姓;而一时犹有未殄之顽谗,后世且有变更之治教:皆吾性中天地万物未洽未孚之遗憾也。则甚矣,至善之不易臻也!

是故君子勉之于学问,密之于存养,慎之于威仪,而必斟酌于百王之典礼,以调德性而修人纪,不偏举之于志学之初,而求全于从心不逾之后,诚以内外身心合一之理有必然者也。

【元典】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可做小事,而可接受重大使命;小人不可接受重大使命,而只能做小事。”

【诸儒注疏】此言观人之法。“知”,我知之也。“受”,彼所受也。盖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材德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

【理学讲评】知,是我知其人。受,是彼所随受。孔子说:“君子小人,人品不同,材器自异。君子所务者大,而不屑于小。若只把小事看他,则一才一艺或非所长,未足以知其为人也。惟看他担当大事的去处,其德器凝重,投之至大而不惊;材识宏深,纳之至繁而不乱,以安国家,以定社稷,皆其力量之所优为者,观于此而后君子之所蕴可知也已。至于小人,器量浅狭,识见卑陋。然略其大而取其小,则智或足以效一官,能或足以办一事,未必一无所长焉,观此则虽小人亦有不可尽弃也已。”夫君子小人,才各有能有不能,则辨别固不可不精;而用各有适有不适,则任使尤不可不当矣,但大受之器厚重而难窥,小知之才便捷而易见,自非端好尚识治体则断断大臣。或以无他技而见疏,碌碌庸人,或以小有才而取宠,而蠹国偾事,有不可胜言者矣。欲鉴别人才者,必先有穷理正心之功焉。

【心学讲评】夫子曰:君子不易知,而小人冒受而不愧,此知人而任之者所以难也。知不知存乎人,苟有所自见焉,人无不知也。而受不受则在己之自量,人之能自量者鲜矣。观于受之后,而可不可始见。以知,则大亦知也,小亦知也,而大者无急白之心,小者有易见之效。以受,则授之以小而受也,授之以大而受也,而小者小人亦有轻视之心,大者君子亦有胜任之惧。故以知言,君子则一事之见功不能与小人竞力,一谋之得当不屑与小人争长,不可知也。以受言,则崇高之富贵不以荡其心,托孤寄命之艰难不复辞其责,逮乎所受者果无负焉,惟君子可也。以受言,小人则位非所据,得之而骄淫;任非所堪,为之而颠覆;小人之量止此也,不可受也。以知言,则小忠小谨,有能自屈抑之才,功,有所素习之巧,以是而知之,亦非无据也,惟小人然也。故知人而任之者,先辨其为君子为小人之大别,虽有可知而置之,酌其所可受而与之,庶不以家国托匪人,而以迂阔弃君子,尚其裨哉!

“受”字俗解俱说作“授”字讲,受乃承载得起之谓。

【元典】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译文】孔子说:“人民对仁政的需要,比水火更迫切。水火虽有利于人,人有时却会蹈之而死,我没见过蹈仁而死的。”

【诸儒注疏】民之于水火,所赖以生,不可一日无;其于仁也,亦然。但水火外物,而仁在己。无水火,不过害人之身,而不仁则失其心。是仁有甚于水火,而尤不可以一日无者也。况水火或有时而杀人,仁则未尝杀人,亦何惮而不为哉?李氏曰:“此夫子勉人为仁之语”,下章放此。

【理学讲评】足所践履,叫做蹈。孔子说:“人之生理,莫切于仁,而养竹之物,莫切于水火。然水炎还是外物,没了水炎,不过饥渴困苦,害及其身而已。若没了这仁,则本心丧失,虽有此身,亦无以自立矣。仁之切于人也,岂不尤甚于水炎乎?况水火虽能养人,亦或有时而杀人。如蹈水而为水所溺,蹈火而为火所焚。吾尝见其有死者矣,仁则天之尊爵,人之安危,得之者荣,全之者寿,何尝见有蹈仁而死者哉?”夫仁至切于人,而又无害于人,人亦何惮而不为乎?孔子此言,所在地勉人之为仁者至矣!

【心学讲评】夫子曰:君子存仁以全天德,而推行之于天下,移风易俗,以纳斯民于亲睦和逊之中,使各全其生理,惟知此为人之所托命而终无咎者也。民之于仁也,岂不甚哉!天以是生民,民以是自生。无私也,乃以善其私;无欲也,乃以养其欲。非是,则残忍之心生乎忮害,忮害之事成乎戕贼。惟情相喻,性相安,而后民得以立。以譬水火,殆犹甚乎!水火不可一日无,而仁不可斯须去;水火可求人而得,仁则自求而存;果甚矣哉!而世之习为功利之悦者,日啕啕然以为仁而且以自损也。乃以譬水火,尤见其不然。水火之为利也,而害存焉,蹈水火而死者,吾见之矣。若夫仁行而习之,由其道而敦之,而有与死相近者乎?害不期远焉,尤可验其为生人之大益也。君子存之,庶民兴之,乌容不汲汲乎!

“民”,以百姓言,且语意浅,自不是君子求仁语。

【元典】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面对仁道,在老师面前也不要谦让。”

【诸儒注疏】“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

程子曰:“为仁在己,无所与逊。若善名在外,则不可不逊。”

【理学讲评】当,是担当。仁,是心之全德。孔子说:“人之为学,凡道理所当尽,职业所当修者,必须直任于己,勇往以图之,不宜因循退托,而逊让于人。莫说凡人不心逊让,便是弟子之于师,他事固无所不让,至于担当为仁的去处,亦有不容让者。”盖仁者吾所自有而自为之,非夺诸彼而先之也,何让之有?故有颜子之请事,然后能克己而复礼;有曾子之弘毅,然后能任重而道远,此真足担当乎仁者也。况人君体仁以长人,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又何让乎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仁道至大,而为之也难,于是而人且自逊日,此先知觉者甚深之藏,纯成之德,而我固未之逮也。而岂其然哉?一念之妄,知其妄而即可以自去;一念之存,得所存而即可以勿丧。人皆有此心,而心皆有此理,操之而存,欲之而至,惟仁然也。故当其求知,则闻见未逮,于师有让焉;当其徙义,则变化未尽,于师有让焉。而当敛气以养心,遏欲以存理,师亦犹是,吾亦犹是也,而何让焉?前不逊古人,后不俟来者,直任之而已。学者不勉,而日此非吾之所及也,宜其终身而无当于仁也。

“当”字只是“值”字意。俗解作担当说,非是。

【元典】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译文】孔子说:“君子顾大节而不计小信。”

【诸儒注疏】“真”,正而固也。“谅”,则不择是非而必于信。

【理学讲评】孔子说:“人固贵于持守之定,然守一也,有见理明确,而守之不易者,叫做贞。有偏执己见而居之不移者,叫做谅。夫人察理不精,而体道不熟,鲜有不以谅为贞者。君子则审时措之宜,以端其贞一之守。”凡大而经纶显设,小而酬酢云为,义当行,则勇往直前;义当止,则特立不变。精明果确,惟归于至当而已。初未尝不顾是非,不达权变,言必于信,行必子果,而硁硁然执一己之小信也。盖贞若有似于谅,然任理而无所适莫,不可谓之谅也。谅若有似子贞,然任己而不知变通,及有害乎贞矣。贞而不谅,此君子之所以异乎人,而疑似之间,学者可不深辨乎?

【心学讲评】夫子曰:信一也,而有贞与谅之别:审乎是非之正,而固守之以勿失者,日贞;据其意见之私,而执之不疑者,日谅。夫君子所信于己,而信于天下者,理而已矣。循乎道者,天下之至常;秉乎义者,天下之至正:邪世不能乱,祸福不能移者,此也。若夫义可徙也,道可通也,则有昔之所是而今之所非,不嫌于就而无疑于去,必不自信其心而示信于天下,何有于径径之节哉!欲为君子者,尚辨于此乎!

【元典】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译文】孔子说:“对待上级要先办好事,然后再谈拿报酬。”

【诸儒注疏】“后”与“后获”之“后”同。“食”,禄也。君子之仕也,有官守者修其职,有言责者尽其忠,皆以敬吾之事而已,不可先有求禄之心也。

【理学讲评】事,是职分之所当为。食,是居官的俸禄。孔子说:“人臣之事君,职任虽有大小不同,莫不各有所司之事。若禄以劝功,则系乎上者,使才任其事,而即有得禄之心;或先治其事,而随有计禄之念,皆非忠也。必须一心敬谨,办理所管的事务。如有官守者,则兢兢焉思以尽其职;有言责者,则兢兢焉思以效其忠。惟求职业之无忝,委托之不负而已。至于所食之常禄,则不必以是为先,而汲汲以图之也。尽人臣志存立功,事专报主,虽死生患难,有不暇计,而况爵禄能入其心乎?”知此义者,斯可谓之纯臣矣!

【心学讲评】夫子曰:夫人出而事君,以身事君也,非以待养于君而资君以益吾身之事也。既事君矣,君之事,何得不敬焉!为官守,为言责,君任其事于我,我即以为吾之事;进无不尽之忠,退无不补之过,不敢以文具应之,而一以小心承之。若其不然,则为食而已矣。夫事君也,而以为食也乎哉?持禄固宠,以至于逾分而侵上,究其以利用于身者,一饱之外无余也。当筮仕之日,而持此念以先之乎?禄赐之常,君自颁之,于我何与焉?此正志以尽伦,而不愧为君子之道然也。

【元典】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孔子说:“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诸儒注疏】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理学讲评】类,是等类。孔子说:“人性虽同,而气禀或异。其中有智的,有愚的;有贤的,有不肖的,种种不齐。然君子之心,惟欲使人人皆复于善而后已。”智的,愚的,贤的,不消的,都是一般样教训化导他,何尝分别等类,而有所拣择于其间哉?盖天地无弃物,圣人无弃人,故尧舜之世,比屋可封;文武之民,遍为尔德,亦有教无类一验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君子之教,立教于此,而听人之自学。进者与之,能者从之,其望天下也无已时;而人之成与否,不逆之于先,盖吾之所有事于斯人者,教也;尽吾之心,尽吾之道而已。若择人而后教,或以其俗尚之贞邪,或以其才质之利钝,而有所教,有所不教,则教先穷于己,而天下亦何赖焉!难与言之子弟,归斯受之异端,皆有裁成之法,而后教乃备。若其终不足与有为,则自弃者之咎,不可以议君子之不慎也。

【元典】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了。”

【诸儒注疏】“不同”,如善恶邪正之类。

【理学讲评】谋,是谋议。孔子说:“人必道同而后其心同,心同而后可与谋议。若各人行的道路不同,则心术异趣,意见相反,与之商量计议,必乖违而阻格矣,是岂可相与为谋哉?”凡图议国事,与讲明学术者,皆不可以不慎矣。

【心学讲评】夫子曰:人所由者,斯谓之道。故君子有必遵之矩则,以日进于高明;小人有必趋之捷径,以求遂其私利。于其中有是非之辨,利害之差,己未能审,而资于人谋,亦必然也。谋道者,就正人而谋之,可规吾失也。不然,亦不重吾过也。谋利者,就流俗而谋之,恶相济也,志相得也。若显然善恶邪正之不同,则小人必不就正于君子,以露其机诈;君子亦何得妄询于小人,而生其疑惑乎?言不相合,而害且乘之矣,不可不慎也。

【元典】

子曰:“辞达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话说清楚就可以了。”

【诸儒注疏】辞取达意而止,不以富丽为工。

【理学讲评】辞,是词命脉之类。孔子说:“凡宣上达下,与夫聘问酬答之类,皆必有赖于文辞,然古之为辞者,但以其意有所在,无以相通,不能不发之而为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不能不修饰而为辞。是辞也者,惟取其达吾之意而已,意尽而止,何必为虚谈浮辞,而以富丽为工哉?”盖是时周末文胜,真意日滴,故孔子言此以救其弊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夫人蓄意于中,而欲传其意以使人喻之,于是乎有辞,或以合交,或以辨事,或以明理而立教。乃君子以立诚焉,华士以徇世焉。盖华士见君子之斟酌古今,慎析几微也,遂谓辞之别有巧心,而或益有所无以夸藻丽,或损其所有以矜清淡也,而岂知辞之所由修哉!其简而不欲繁也,以意之止此,增之而反晦也。其辨而不容隐也,以意之必此,减之而不明也。其和婉而不径遂也,以意在言表,须咏叹淫浃而乃足动人也。其典丽而不枯槁也,以意必有征,须援古证今而乃非无据也。凡此者,皆以达意而已矣。昧者意不能达,而刊削以矜空灵;意既已达,而骈冗以侈雄博。不知其何缘而作此辞,而人亦何用此辞为也?以言取人,其敝必至于此,而道隐矣。

【元典】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译文】鲁国的乐官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前,孔子说:“这是坐席。”都坐好后,孔子告诉他:“某人在这,某人在那。”

【诸儒注疏】“师”,乐师,瞽者;“冕”,名。再言“某在斯”,历举在坐之人以诏之。

【元典】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译文】乐官走后,子张问:“这是同盲人交谈的方法吗?”【诸儒注疏】圣门学者于夫子之一言一动,无不存心省察如此。

【元典】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译文】孔子说:“是的,这就是帮助盲人的方法。”【诸儒注疏】“相”,助也。古者瞽必有相,其道如此。盖圣人于此,非作意而为之,但尽其道而已。

尹氏曰:“圣人处己为人,其心一致,无不尽其诚故也。有志于学者,求圣人之心,于斯亦可见矣。”范氏曰:“圣人不侮鳏寡,不虐无告,可见于此。推之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矣。”

【理学讲评】师,是掌乐之官。冕,是乐师之名,盖瞽目人也。古时乐师多用瞽者,以其听专能审音也。昔乐师名冕者,来见孔子,孔子出而迎之。方其至阶,则告之说:“这是阶。”使之知而升也。行到坐席边,则告之说:“这是席。”使之知而坐也。及众皆坐定,又历举在坐之人以告之说:“某人在此,某人在此。”使之知同坐者姓名,便于酬对也。当时及门之徒,于夫子一言一动,无不用心省察。故师冕既出,而子张问说:“师冕一瞽目之人,而夫子待之委曲周详如此,其所与之言者岂亦有道存于其间与?”夫子告之说:“然。古者瞽必有相,随事而告诏之,使不迷于所从,我之所言,固相师之道也。”要之圣人矜不成人之情动于中,故扶持教导之宜详于外,乃其盛德之至,自然而然。岂作意而为之哉?而其范围曲成,欲使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之心,于此亦可见矣。

【心学讲评】圣人无往而非道,其大无外,其小无间,遇一事而有一事之条理,遇_人而有一人之酬酢。圣人自然中道,而无取必之心。乃有心者从旁而求详焉,则遂成不易之理,而可为天下后世法。

同类推荐
  • 《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百喻经》启示录:重建心灵家园

    佛教来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经典浩如烟海,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百喻经》又叫《百句譬喻经》,原名为《痴华鬟》,是印度法师僧伽斯那根据《修多罗藏》十二部佛经中的素材编撰而成,它通过寓言故事阐述了佛教经典,寓言通俗自默,充满了哲理,又枉具讽剌性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原经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解释,一是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读者开卷感悟和卷尾诲颂共为则。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论语新得

    论语新得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选取《论语》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最为权威的译解,和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或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释,并得到适当的延展和发挥。一部哲学经典,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只要进入《论语》的世界就必能新有所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论语》中读出自己的新得,因为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先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够启悟未来的语言和指示。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热门推荐
  • 我的汪大神

    我的汪大神

    一遇见汪修谨喵千儿就开始变得胆小如鼠,“喵千儿,你给“给我滚过来”喵千儿立马身体不听使唤的滚了过去。喵千儿总是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从第一眼见到汪修谨就控制不住身体里的恐惧。还有每每跟着汪修谨就能够带来很大的运气,让喵千儿从淘气女大王变成彩虹屁兔子精。
  • 赤海霸主

    赤海霸主

    一片广阔的红海域,神的制裁之地。卡片的世界,命运的争夺,何为罪恶?挣破神之束缚,从此刻崛起,冲出神族囚牢!血海的洗礼,咆哮吧,赛罗!
  • 风吹你我心

    风吹你我心

    她们一起读高中,读大学,在准备出国留学的最后关头,陈妍顺利出国,罗晓珺却留在了国内,青春不同的际遇,走了不一样的路,读书还是工作,爱情是你的还是我的,三个男生的出现,她们两个的选择是什么
  • 今日武道不显灵

    今日武道不显灵

    内转时空,武斗乾坤!柔弱女子在异世界的沙雕冒险。
  • 情侠义江湖

    情侠义江湖

    一块“忠国匾”,便使武林中最负盛名的两个教派,天尊会和天魔教争斗不止,天尊会百余年来,为武林中正派之首,天尊轩辕朔东与手下四大弟子,人人称畏。而天魔教却是武林中邪派之首,教主司马侯与手下四大弟子,一向被视为恶魔。双方水火不容,可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天尊四使中的砚神葛振峰,爱上了天魔四使中的琴魔琴傲雪,两人在经历生死大难后,却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
  • 星将传说:天罡地煞

    星将传说:天罡地煞

    自古就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历史传说。但是,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也象征着一百零八位的守护者。一百零百位传承着星将血脉的守护者,用自身星将的力量,默默地守护着古老的东方大地。龙神,东方的图腾,当拥有神龙血脉的王者降临时,他将统御一百零八位守护星将为守护东方而与各方邪恶势力战斗到底。神秘龙神,纵横人间,都市神话,天罡地煞的传说,尽在本书之中。各位书友如果觉得《星将传说:天罡地煞》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的QQ和微博里的朋友门推荐本书哦~!
  • 超级大侠农场

    超级大侠农场

    别人的农场里都长个瓜果梨桃什么的,唐远的农场里却生长大侠。刺啦!东方不败从土里钻出来,“人家是女孩子的啦,整天待在土里,弄得灰头土脸的多难看!”挂在树上的小龙女一翻白眼,“拉倒吧,瞧你那损色,土里咋的啦,我就愿意搁土里待着。哪像现在,天天风刮日晒,你看我这脸黑得,喝多少玉蜂浆都补不回来。”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武破荒宇

    武破荒宇

    本以为会死亡的我居然转生了!异界大陆,这里没有魔法,没有内力。这个世界的主旋律只有那繁衍到巅峰的元气。前一世,修炼内力的我无法走到巅峰,这一世,我将使繁衍到巅峰的元气更上一层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