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41

第141章 论语阳货篇(5)

子曰:“夫居丧者,何知有天时,何知有人事乎?而女之欲短之也,又岂果以求合于天时,求尽于人事哉!欲食夫稻、衣夫锦而已。舍值粥而甘其食,去苴麻而美其衣,食之衣之之下,于女安乎?”宰我于时虽未尝居丧也,未尝在丧而食稻衣锦也,然而苟其有人之心者,闻夫子之言,未有不恻然动者。而遽答曰“安”,何其口之给而心之忍也!夫子以为是尚足与深言乎,怫然而应曰:“女安,则为之而已矣!先王之所不能禁,父母之所不能强,恬然于天覆地载之下,坦然于口体耳目之欲,奚不可之有哉!而要非所论于君子也。君子之居丧,岂以为礼在则然哉?岂以为情不可恣而姑制之哉?食旨焉,不知其何以不甘而爽于口也;闻乐焉,不知其何以不乐而逆于耳也。居处焉,不知其何以不安而不宁于躬也。故不能强不甘、不乐、不安之情而为之也。朝一溢米,夕一溢米、朝有哭、夕有哭,居于倚庐,居于垩室,尚若不得已而姑为之者。乃今女以为安矣、情之所便,谁禁汝哉!以此推之,天下无不可安,无不可为,此乱臣贼子之所为枵然得意也,而惟女为之可矣。”

宰我出,子之怒犹未息也,重诛之曰:“吾之于人也,未尝轻许人以仁,而亦不敢轻绝人以不仁。至于予而决其不仁也!绝其生之理,遂失其生之心,且并其生之情与欲而丧之,是以敢于言安而无忌也。自君子而言,其不安者,原非以期报于父母,则不必为之制,而不可限以三年。乃先王以天下之不皆君子也,于是取不肖者之情而计之,从有生以后,人所易知,而心易动者以裁之,则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此恩之易见而犹若可报者也。故为三年之制,使贤者俯而就焉,以通之于愚贱,以为父母于三年之内,分甘就湿,则因有食不甘,乐不乐,居不安者,而以是报其爱。即此而论,予也亦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抑生而能食甘,能乐乐,能安处,而不待父母之爱乎?以爱酬爱,以三年酬三年,愚不肖者有之,而予不念焉,且欲为之说,以惑天下之人心。予之不仁,耳目口体之不灵,而尚托生于天覆地载之下乎!人而不仁,听其自为之而已!有王者起,予其能免于天讨乎。”

呜呼!为人子者,闻夫子此言,尚知惧哉!

【元典】

子曰:“饱食终曰,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译文】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都不想,真太难了!不是有下棋的吗?下下棋,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诸儒注疏】“博”,局戏也。“奕”,围棋也。“已”,止也。李氏曰:“圣人非教人博奕也,所以甚言无所用心之不可尔。”

【理学讲评】博是居戏,奕是围棋,贤是胜,已是止。孔子说:“吾人日用之间,莫不各有当为之事,必知所用心而后能有成也。设使终日之间,优游放旷,惟知餍饱饮食而已,于凡义理所当讲求,职业所当修举者,一无所用其心。如此之人,神昏志惰,把光阴都虚度了,一事无成,百事皆废,欲以入德而成人,岂不难哉?不有居戏围棋而博奕者乎?这等的人虽所为非正,然其心未尝无事也,较之悠悠荡荡,全然无所用心者,岂不犹为胜乎?”孔子此言,非以博奕为可为,特甚言无所用心之不可耳。盖人之一心常运用斯常精明,是以尧舜兢业,大禹孜孜,文王日昃不遑暇食。古之圣人岂好为是焦劳哉?诚以心易放而难收,一念不谨,则庶事隳而天工旷,其关系治乱,非细故也。明主宜深省于斯。

【心学讲评】夫子曰:人之有生也,唯其心之灵也。灵去其形之谓死,则形失其灵者,何以为生哉?不谓世之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者,始而有下愚偷生之人,以为世所容而幸免于祸,既有异端养生之说,以为机可忘而自贵其身。以我思之,何以措此耳目,而使之不灵?何以忍乎父子君臣,而漠然不恤?何以是非得失之能昧于心而不觉?难矣哉!朝以之朝,夕以之夕,生而如死,而不自安也。

夫君子之进德而修业,使心效其灵者,勿论已。世不有习为博奕者乎?其为之也,心有所注,敛其妄而尚可以存诚,心有所营,向于正而尚可以研几;不犹贤于此之已者,使之为木之槁、灰之死乎?夫彼固自命为全人,为天真也,而曾博奕之不若。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人莫悲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元典】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子路说:“君子提倡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上,君子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颠覆国家,小人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成为强盗。”

【诸儒注疏】“尚”,上之也。君子为乱,小人为盗,皆以位而言者也。尹氏曰:“义以为尚,则其勇也大矣!子路好勇,故夫子以此救其失也。”胡氏曰:“疑此子路初见孔子时问答也。”

【理学讲评】尚是崇尚。昔子路好勇,故问于孔子说:“君子为人,亦尚刚勇否乎?”孔子教之说:“君子之人惟以义为上而已。盖义者事物之权衡,立身之主宰,是以君子尚之。义所当为,则必为;义所不当为则不为。虽万钟千驷,有弗能诱;虽刀锯鼎镬,有所弗避,乃天下之大勇也。至于血气之勇,岂君子之所尚者乎?盖以血气为勇,非勇也,使在位的君子徒知有勇,而无义以栽制之,则必将倚其强梁,逆理犯分,或无故而自启衅端,或任情而妄生暴横,不至于悖乱不止矣。使在下的小人,徒知有勇,而无义以裁制之,则必将逞其凶狠,放荡为非,小而草窃奸宄,大而贼杀剽夺,不流于盗贼不止矣。是人之大小尊卑虽不同,苟不义而勇,无一可者也,然则,勇何足尚乎哉?”孔子因子路好勇而无所取裁,故深救其失如此!

【心学讲评】子路初见夫子,其习气之未除,而问曰:“君子尚勇乎?”虽自恃其才之长,而心固有所未安也。子曰:“君子于其所为也,而敏于为;于其所不为也,而决于不为,亦似勇也,亦未尝不勇也,而要非以勇为上也。持其心之制,有时乎出入于死生利害之间,而非其气之矜;因乎事之宜,有时乎审慎于周详委曲之中,而必不任其志之果;义上焉,而后以自强不息者配之,抑其次也。夫君子所上既以自正,而即以正人心、善风俗者也。如其尚勇乎,则君子效之而竞于廷,小人化之而争于野。君子不知道义之安,苟可为而为之,乱自此生矣。小人不顾分义之正,苟可得而得焉,盗自此兴矣。君子正其身以正天下者,岂其胥天下而为乱盗乎?勇之不足尚明矣。”

【元典】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人吗?”孔子说:“有。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厌恶以下谤上的人,厌恶勇敢而无礼的人,厌恶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你也有厌恶的人吗?”

【诸儒注疏】“讪”,谤毁也。“窒”,不通也。“称人恶”,则无仁厚之意。“下讪上”,则无忠敬之心。“勇无礼”,则为乱。“果而窒”,则妄作。故夫子恶之。

【元典】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智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译文】子贡说:“厌恶把剽窃当作聪明的人,厌恶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厌恶把告密当作直率的人。”

【诸儒注疏】“恶徼”以下,子贡之言也。“徼”,伺察也。“讦”,谓攻发人之阴私。

杨氏曰:“仁者无不爱,则君子疑若无恶矣。子贡之有是心也,故问焉以质其是非。”侯氏曰:“圣贤之所恶如此,所谓‘唯仁者能恶人’也。”

【理学讲评】下流是在下卑贱之人。讪是谤毁。窒是窒塞不通。徼是伺察。讦是攻发人之阴私。子贡问于孔子说:“君子于人无所不爱,岂亦有所恶者乎?”孔子教之说:“好恶,人之同情,君子岂无所恶乎?其所恶者有四:其一,恶那样刻薄的人,专喜称扬人之过恶,全无仁厚之意者。其一,恶那样忿戾的人,身居污下之地而谤毁君上,非毁尊长,无忠敬之心者。其一,恶那样强梁的人,好刚使气,徒恃其勇而不知礼让,至于犯上而作乱者。其一,恶那样执拗的人,临事果敢,率意妄为而不顾义理,往往窒塞而不通者。凡此,皆人心之公恶,故君子恶之也。”孔子因问子贡说:“汝赐也亦有所恶乎?”子贡对说:“赐之所恶者有三,其一,恶那样苛刻的人,本无照物之明,乃窃窃焉伺察人之动静,而自以为智耳。其一,恶那样刚愎的人,本无兼人之勇,徒悻悻然凌人傲物,而自以为勇者。其一,恶那样偏急的人,本无正直之心,专好攻讦人之阴私,而自以为直者。赐之所恶,如此而已。”由此观之,圣贤所恶,虽有不同,而以忠顺长厚之道望天下,其意则一而已。盖天下之患,常始于轻薄恣睢之徒,横议凭陵,而纪纲风俗,遂因之以大坏。明主知其然。故务崇浑厚以塞排诋之端,揽权纲以消悖慢之气。故谗慝无所容,而凶人自伏也!审治体者宜辨之。

【心学讲评】圣人无心而因物,故刑赏一因其已着之迹;哲士察微以致辨,故是眈严其假托之私。盖世道人心之坏,常生于假托名义以行其私,而浇薄之习因其所依附而成,是诚有远识者所先见而辨之。而圣人道大德弘,以为犹知有美名而托之,则尚可施吾裁制之权。唯夫公然肆志而无所忌,则凶德已成,教之不能移,而乱成乎不可改。此夫子、子贡论所恶之异也。子贡以俗尚之恶有不可容者,情所难忘,而意君子之不能以仁慈忍也,故问曰:“君子亦有恶乎?”夫子曰:“乱有所自生,俗有所自坏,无所忌惮而至于君子之前,是何不恶耶?有称人之恶者,何以乐道而长言之,若惟恐人之无恶,而己情不快,可恶也。有居臣民之下流,而讪其长上者,何其恣情而无忌,若有可以快意而弑逆所不恤,可恶也。有勇于为而不顾礼者,若天下无出于己之上,而幽不知有鬼神,明不知有君父,可恶也。有果敢于必为而不通乎情者,若天下一惟己之是,而不恤人之生死,不念事之安危,可恶也。君子闻其言,见其所为,知其骄悖之不可制,而恶之乌容已也!君子在上则诛逐之,在下则斥远之,皆以行其恶也。”

夫子既言君子之恶如此,而因问曰:“赐也亦有恶乎?”苟其情理之宜恶,则同于君子可也,异于君子可也。子贡曰:“君子之所恶,古今之公愤也。而赐也观于今之人情,托于美好以成其恶,觉亦有所难容焉。智者物至前而不可欺,而有伺察以求人之恶,若巡徼然者,将贞士亦莫能自保。勇者事无可让而任之,而有干犯长上而夺其权无所逊者,则君父亦且避其威。直者善恶已着而不为饰,而有发人之隐若讦讼然者,将中人尽无以自全。其徼也,不逊也,讦也,皆以济其私而托于智勇与直以自矜其能。则风俗之薄,危乱之作,皆自此始也。赐之所恶者,或亦君子之所不废乎?”

夫子贡之论精矣,而夫子之言较为浅易。乃徼者、不逊者、讦者、知有智、勇、直之名,则有圣人主持世教,自可化其伪而正之。惟夫直情径行无忌惮之小人,则机巧虽浅,而终不可革。圣人之与匹夫匹妇同其好恶,是所以不可及与!

【元典】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译文】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以对付。太亲近了,他们就会失礼;太疏远了,他们就会怨恨。”

【诸儒注疏】此“小人”,亦谓仆隶下人也。君子之于臣妾,庄以莅之,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患矣。

【理学讲评】小人是仆隶下人。近是狎昵的意思。远是疏斥的意思。孔子说:“天下的人,惟有妇人女子与仆隶下人最难畜养。何以言之?常情于这两样人,不是过于用恩,狎昵而近之,便是过于用严,疏斥而远之。若是昵近他,他便狎思恃爱,不知恭逊之礼,是近之不可也;若是疏远他,他便失去所望,易生怨恨之心,是远之不可也,此其所以难养也。诚能庄以临之,慈以畜之,则既有以消其怙恃之心,又有以弥其愤恨之意,何怨与不逊之足患乎?”

【心学讲评】夫子曰:为人上者,制奸有道,惩恶有法,格顽有礼,教不能有恩,皆君子所不难也。唯妾媵之女子与左右之小人,服劳于上,下之所养也,而养之难矣。盖其人安于卑贱而不知名义,近于君上则妄自尊高,而抑旦夕所不能无,祸患所不胜防,欲使畏我而怀我,难也。以其日在吾前而供使令,必且近之,颦笑狎而不逊之习渐成,于是以其不可近而远之,一旦失恩,而怨蕴于心矣。近之而又远之,不逊之余怨不可戢也。远之而又若近之,怨不忘而不逊抑加甚焉。权移于宫闱,而祸伏于弑逆,岂不难哉!其惟清心寡欲以无待于彼,而恩自不溢,威自不妄,庶可以畜臣妾而无咎乎!

【元典】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译文】孔子说:“四十岁还让人厌恶的人,一辈子都完了。”

【诸儒注疏】“四十”,成德之时。见恶于人,则止于此而已。勉人及时迁善改过也。苏氏曰:“此亦有为而言,不知其为谁也。”

【理学讲评】孔子说:“人年四十,乃是成德之时。前此,而年力富强,正好加勉。过此,则神志衰怠,少能精进矣。若于此时,而犹有过恶见憎恶于人,则善之未迁者,终不及迁,过之末改者,终不及改,亦止于此而已,可不惜哉?”这是孔子勉人及时进修的意思,人能以此自警于心,虽欲一时不汲汲学问,以求日新其德业,不可得矣。

【心学讲评】夫子曰:天下无公是公非之正,则人之恶亦不足准也。乃我有见恶于人之道,则人之恶之也,不容辞在己之咎焉。其在四十以前,行畸而未醇,志矫而未正,人或恶焉,未必非独行之士也。至于四十矣,果其抱孤心而异习俗,造之已深,心迹自大白于天下,未有见恶者;若犹不协于人情,则必大违于天理。自此以后,志气衰而好得之心生,习气深而无忌惮之志益逞,终无望其誉望之成矣。年未四十而为人所恶者,念之哉!

【心理穿梭】程子创说个气质之性,殊觉崚增。先儒于此,不尽力说与人知,或亦待人之自喻。乃缘此而初学不悟,遂疑人有两性在,今不得已而为显之。

所谓“气质之性”者,犹言气质中之性也。质是人之形质,范围着者生理在内;形质之内,形气充之。而盈天地间,人身以内人身以外,无非气者,故亦无非理者。理,行乎气之中,而与气为主持分剂者也。故质以函气,而气以函理。质以函气,故一人有一人之生;气以函理,一人有一人之性也。若当其未函时,则且是天地之理气,盖未有人者是也。未有人,非混沌之谓,只如赵甲以甲子生,当癸亥岁未有赵甲则赵甲,一分理气,便属之天。乃其既有质以居气,而气必有理,自人言之,则二人之生,一人之性;而其为天之流行者,初不以人故阻隔,而非复天之有。是气质中之性,依然一本然之性也。

以物喻气:质如笛之有笛身、有笛孔相似,气则所以成声者,理则吹之而合于律者也。以气吹笛,则其清浊高下,固自有律在。特笛身之非其材,而制之不中于度,又或吹之者不善,而使气过于轻重,则乖戾而不中于谱。故必得良笛而吹之抑善,然后其音律不爽。

造化无心,而其生又广,而凝合之际,质固不能以皆良。医家所传《灵枢经》中,言三阴三阳之人形体之别、情才之殊,虽未免泥数而不察于微,而要不为无理。抑彼经中但言质而不言气,则义犹未备。如虽不得良笛,而吹之善,则抑可中律气之在天,合离呼吸、刚柔清浊之不同,亦乘于时与地而无定。故偶值乎其所不善,则虽以良质而不能有其善也。此理以笛譬之,自得其八九。

乃其有异于笛者,则笛全用其窍之虚,气不能行于竹内。人之为灵,其虚者成象,而其实者成形,固效灵于躯壳之所窍牖,而躯壳亦无不效焉。凡诸生气之可至,则理皆在中,不犹夫人造之死质,虚为用,而实则糟粕也。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下)

    小窗幽记(下)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未读哲学小经典·沉思录

    未读哲学小经典·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的“哲学家皇帝”。在历史上,一世英明且苦修哲学的皇帝,除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他在政务辛劳之余,利用短暂的闲暇,与自己对话,对人生进行思考,写下了《沉思录》这本“世界之书”。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里程碑之作,认为应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的生活,回归安宁、平静和理性的心灵状态。时至今日,对生活在巨大压力下、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是一剂良方。
  •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

    本书立足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高点的唯物史观所主张的研究人类史和自然史辩证关系的“历史科学”的论域,按照唯物史观的实践视野、过程视野、结构视野、文明多样性视野和阶级分析视野等科学方法,提出作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是贯穿于渔猎文化、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等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要求,已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 爱智之思:西方哲学的趣谈与启迪

    爱智之思:西方哲学的趣谈与启迪

    本书是西方哲学的通俗读物。与现代社会流行的此类专著、教科书不同,它不是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观点,而是挑选出其中某些哲学问题、命题或名言进行论述与分析。为此本书遵循三个原则:第一“趣味性”。既然此书为“趣谈”,就必须从西方哲学中挑选出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的哲学问题、命题或名言,使读者见到此题目就能够吸引他,并迫不及待要去读它。第二“哲理性”。既然是西方哲学的读物,当然不能离开哲理性这条主线,尽管不是全面论述西方哲学家的理论观点,但无论写那方面的问题、命题或名言,都是从一个侧面、一个视角反映哲学家思想,而且应该从中揭示出其深刻的哲理性的内涵。第三“启发性”。就是让读者读后不仅增长了哲学知识,而且无论在看问题上还是在思想方法上得到一些启示、帮助与提高。
热门推荐
  • 缘中之缘

    缘中之缘

    尘缘客栈开业四周年,新老客户享受一切消费只需八折……这里有性格彪悍的老板娘,身份神秘的店小二,连客栈本身就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因为缘分而住进店里的客人,看似简单,每个人却带着各自的目的而来。涌现出来的江湖恩怨、朝廷斗争、四国大战……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 曾经的海誓山盟全都作废

    曾经的海誓山盟全都作废

    “凌墨,算了吧,我们注定此生无缘。”“洛溪,这是你亲口说的。”“我不会后悔的。”“好,依你。”……她……还是后悔了……
  • 晋僧肇法师宝藏论

    晋僧肇法师宝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法哲学

    伊斯兰教之所以对当今世界近12亿穆斯林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感召力量,不仅仅因为它蕴涵着源远流长、能顺应时代和外部环境变迁而不断增添自身活力的一种宗教文化,还因为它拥有一套以认主独一的宗教教义为基础,被全体穆斯林奉为待人接物、持身律己行为准则的伊斯兰教法。
  • 穿越异世界拯救计划

    穿越异世界拯救计划

    我叫柳子吟,是一名毕业的女大学生,我现在在另一个世界过着开挂的人生……————世人都传说羌朝的太子妃乃仙人转世,她不仅会对文学有研究,还精通各种奇门绝技……没错,这些传说就是老娘!哈哈哈哈!
  • 乱世风云之欧阳传

    乱世风云之欧阳传

    公元755年,东平王安禄山发起兵变,一路南下,直取洛阳,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唐玄宗李隆基整日玩乐不理朝政,江湖义士揭竿而起,抵御安兵。这风云变化的天下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谁才是这天下的真龙!究竟谁能将辉煌写进这风云录……
  • 奸臣他深得帝心

    奸臣他深得帝心

    本书原名:【奸臣他深得朕心】 女帝少年登基,不爱重用那些纯良之士,偏爱那些在她身边玩乐的奸臣。临死前还下了一道圣旨,赐给那些奸臣黄金万两。她不明白啊,朕对他们不好吗,为什么要害朕!谁知自己命大?一缕残魂存留于世,好让她看尽那些奸臣兴风作浪,看那些奸臣祸乱朝纲,看那些奸臣闹的国家民不聊生。幡然醒悟,她却重新回到了奸臣正掌大权之时,而她早已被架空,前世她贪图享乐,竟不知朝堂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重新登帝,任贤纳良,可还来得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大坑到大神

    从大坑到大神

    云磊,一个家里有点小钱长得有点小帅普通学生,本来以为人生也就这样的他,没想到进入大学后,他的世界被彻底的颠覆了。为红颜,可以从大坑付出不懈的努力成为大神。最后他才发现,他并不是因为红颜而喜游戏,而是因为喜欢游戏,才接触红颜。带着曾经的一群大坑兄弟,征服大学,称霸中国,击败一众世界电竞强国,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俯视着看着自己的人们,怒吼一声,哥也曾经坑过!
  • 成神风暴

    成神风暴

    白小飞抢红包得抢到了一个时空穿梭器,拥有了穿越无尽时空的能力,然后在成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和谐的世界,变得无比疯狂!风暴席卷而来!(新书《诸天最强掠夺》已发布,求收藏,求票票,求投资团等一切火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