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45

第145章 论语微子篇(2)

孔子自楚返,止于蔡,天下已无不可避者矣,而犹未忘斯人也。行道之造次,有二人合耦而耕者,响后问之,知其为长沮、桀溺。而当其耕,无以异于鸟兽同群之野人,过之而不知其为隐者,其朴野人矣。未知津处,而使子路间焉,恶知其为沮、溺哉!乃长沮则知其为用世之士,而忆其或为孔子。子时子路御,既下,夫子代之执舆而立于舆中。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若知之,若傲之,情见乎词矣。子路以实对曰:“为孔丘。”沮曰:“是鲁孔丘与?”习闻其欲用世,而自鲁之荆,皇皇不止也。子路曰:“是也。”亦冀其知孔子乎!长沮曰:“是知津矣。”嘲其可于道途,而不安互壑也。子路不得所问,而问于桀溺。桀溺知孔子之不可动,而欲动子路,乃问曰:“子为谁?”子路曰:“为仲由。”而桀溺曰:“是鲁孔丘之徒与?”若曰,非吾徒也。子路曰:“然。”而桀溺之言长矣。曰:“子之徒孔丘而长征不息,将以其道而易今之天下乎?先王治教之休,已湮没而不返;今世诈力之可,乃流荡而不可弭;滔滔乎如水之逝,天下皆是矣,而谁可听吾之治,以古之道变今之俗乎?是孔丘之迷,而子之不觉也。且不用于中国,避而之楚;不用于楚,更避而之他。亦知人有不可易而避之,避之不已,而劳不息,且伥伥然终老而无成功。何如决之一旦,知举世之无不可避,而食其力,安其身,以保辱殆之不至乎!当世不无避之士,而尔却不从,乃役立以问津为哉!”于是耰而不辍。辞不之也,礼不修也,是果哉其为野人,而无殊于鸟兽矣!

子路行以告,而夫子晓之曰:“夫彼且以避人为我咎。夫世不可避,人亦安可避哉!以当世之君、大夫为不可与群,似也;而能终身无所群乎?所群者野人耳,与之谋食而耕,得饱而止,言则无文,行则无礼,鸟兽而已矣!滔滔者不可群,而鸟兽可同群哉?斯人也,犹是先王所与建邦启上,以立万民者;犹是与闻《诗》《书》礼乐之遗,而可为法于群黎百姓者也。吾既为君子之列矣,非斯人之徒为与,而谁与乎?吾立于斯人,有避焉,必有就焉。旦改之,旦即吾徒也;夕改之,夕即吾徒也;吾何忍忘焉!人且不避,而况于世乎!若其曰天下滔滔而谁以易,何以谓之易哉?惟其无道也,故不忍其绝于道,而易之以道。使天下而有道乎,则君自正,臣自顺风,俗自淳,而互不与易也。用则出,不用则处,而何汲汲于道途乎?待有道而始有当世之志,天下亦何用此人为耶?是非彼之所知也。”

于此而见圣人仁天下之心无已,而君子、野人,各有其群。则人之所以异于鸟兽者,不在狈急自好之小节,而在万物受治之至仁也。

【元典】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译文】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挑着农具。子路问:“您见到过我的老师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说完,就扶着拐杖除草。子路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留子路过夜,杀鸡煮饭给子路吃,又让两个儿子跟子路相见。

【诸儒注疏】丈人,亦隐者。“蓧”竹器。“分”,辨也。五谷不分,犹言不辨菽麦耳。责其不事农业而从师远游也。“植”,立之也。“芸”,去草也。知其隐者,敬之也。

【理学讲评】丈人是老人。蓧是竹器。去草叫芸。昔孔子周流四方,子路随行,偶相失在后,于田间遇一老人,以拄杖挑着竹器。子路问说:“你曾见我师夫子否?”丈人不对而直责之说:“汝于四体,则不知勤劳耕作以自食其力;于五谷,也不能分辨其孰为稻,孰为黍稷,孰为麦菽。舍其农业而从师远游,却来问汝夫子于我,我知谁是你的夫子?”遂植立其杖,而自于田间芸草,更不答他。子路闻文人之言,知其为贤人也,遂竦然起敬,拱手而立。丈人见子路改容相待,亦为之感动,遂留子路宿于其家,杀鸡造饭以管待之,又令其二子出见,叙长幼之礼焉。盖春秋之时,天下无道,贤人隐遁,而孔氏之徒独周游四方,欲以行道济时,故动而见沮如此,可以观世矣!

【元典】

明曰,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第二天,子路告辞,赶上孔子一行,把情况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说:“是隐士。”让子路返回去见老人,到了他家,他已出门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对的。长幼之间的礼节,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能抛弃呢?想洁身自好,却破坏了君臣之间的大伦。君子做官,只是履行人臣的义务,至于天下太平的理想,早就知道行不通了。”

【诸儒注疏】孔子使子路反见之,盖欲告之以君臣之义,而丈人意子路必将复来,故先去之以灭其迹,亦接舆之意也。子路述夫子之意如此。盖丈人之接子路甚倨,而子路益恭,丈人因见其二子焉,则于长幼之节固知其不可废矣,故因其所明以晓之。“伦”,序也。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是以虽不洁身以乱伦,亦非忘义以徇禄也。福州有国初时写本,“路”下有“反子”二字,以此为子路反,而夫子言之也,未知是否。

范氏曰:“隐者为高,故往而不返。仕者为通,故溺而不止。不与鸟兽同群,则决性命之情以饕富贵。比二者皆惑也,是以依乎中庸者为难。惟圣人不废君臣之义,而必以其正,所以或出或处,而终不离于道也。”

【理学讲评】子路遇丈人之次日,前行追及孔子。把丈人责己之言,相待之礼,一一告知。孔子说:“乃而隐遁者也。”子路说:“若不仕,则是无君臣之义矣。夫君臣、长幼并列于五伦,而君臣为尤大。丈人昨使其二子出见,是于长幼之节,既知其不可废矣,至于君臣之大义,却何其独废之耶?盖欲行此君臣之义耳。若夫衰世难挽,明君难遇,道之不行,我岂不知?”

【心学讲评】忍于弃世者,不知有仁,则愈不知有义。故若沮、溺者,无容告之以大义之不可辞,而丈人为贤焉。人与人为群,而爱生焉;与为群而必与相接,而敬生焉。性之发于不容已,即天之所秩而不可蔑也。邂逅之际,一宾一主之间,不能傲世独立而安其心,则率天下以奉一人,不得所施敬而皇皇如也,亦此心此理而已。故君子之出,人以为行道也,不知以行义也。道可卷怀,而义不行则废也。丈人者知有此矣,故夫子因其发见而欲告之。子路从夫子以行,偶相后而相失,遇丈人以杖荷礤,居然一老农耳。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意野人而见君子之车服,必留视而能辨之。乃问之遽,而于敬老之礼疏矣。丈人责之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讥其道必不行,而徒劳劳于道路之无益也。曰:“孰为夫子!”则其意中不复有当世之士久矣。而后子路知其非老农也,拱而立。以敬感者以敬应,此何心哉?丈人有不容已者矣。止子路宿,主宾之道在焉;杀鸡为黍而食之,献酬之意存焉;见其二子,少长之谊彬彬其可观也。于时丈人不欲深言,而子路亦无告语。明日追及夫子,而以告。夫子曰:“此殆夫有可见而故隐者乎?其责人也,亦有其理;其处人也,不丧其情。其隐也,必有见为当隐者在也。虽然,隐者自有隐者所求之志也,吾恐其未知也。”使子路反见之,授之辞而使正告焉。乃子路至其家,而丈人已行矣;是其终于隐而不能感也。

子路乃述夫子之意而告其人曰:“丈人之老于农,决于不仕也。夫不仕则无义矣。贤智聪明之志,非不可以桀然自命,而有所出以受统于君、公者,诚非是而心有所不安。恝然安其所不安,而心失其制。耳目手足之用,非不可以自养,而有所听以共效于天下者,诚非是而事有所不成。孑然不恤其成,则事失其宜。是道也,所以节孤往之情而不使过者也。在乡党则为长幼之节,幼岂不可以傲长?而自然有敬礼之节,不可废而不废,夫丈人知之矣。故我施敬,而二子报我以敬。以此推之,君臣之义亦如是而已。自勤其事,自食其力,而遂可傲天下之王、侯、君、公为不可与处也乎?废之也,以洁身也,而人之大伦乱矣。此丈人之自有心而自失之,而君子岂其然哉!天生我为人,则统之于君;天生我为君子,则所效为仕;凛然不敢亢之心,自见之皇然不敢康之志。故君子不以天下为污隆,而以此身为分义。此邦不可,去之他邦,无君而吊,未可去而姑留。凡以为仕计者,非怀才而欲见,不可见而姑已也,亦非仅哀斯民之疾苦而思援之也。盖以义在必行,而不可任贫贱骄人之气以废大伦’也。而丈人曰:道不行矣,何为辱身而劳无益之周流乎?意谓君子之懵于度世,而并暗于自度也。夫道之不行,天实为之,人无能强,君子固已知之,岂知之明而犹虚望乎!此夫子之志所欲自白于天下,以扶大伦而明大义。丈人如有心焉,其尚喻于义之深,而无徒勤四哉!”

盖圣人之必于仕也有三:道之欲行,一也;仁之不忍忘世,二也;义之不可废大伦,也。人知仕以行道而已。言及于仁,而圣人之心合天下为一心;言及于义,而圣人之心且万世为一理。故圣人仕止久速之时中,一精义之用也,而义极至矣哉!

【元典】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译文】隐士: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诸儒注疏】“逸”,遗逸。“民”者,无位之称。虞仲,即仲雍,与泰伯同窜荆蛮者。夷逸、朱张不见经传。少连,东夷人。

【元典】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理想,不屈辱自己的身份,是伯夷、叔齐吧?”说柳下惠、少连是“降低志向、屈辱身份,但说话合乎伦理、行动合乎理智,他们只做到了这些。”

【诸儒注疏】柳下惠事见上。“伦”,义理之次第也。“虑”,思虑也。“中虑”,言有意义合人心。少连事不可考,然《记》称其“善居丧,三日不怠,三月不懈。期悲哀,三年忧”, 则行之中虑,亦可见矣。

【元典】

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

【译文】说虞仲、夷逸“隐居起来,言论自由,自身保持了清白,辞官合乎情理。”

【诸儒注疏】仲雍居吴,断发文身,裸以为饰。隐居独善,合乎道之清;放言自废,合乎道之权。

【元典】

“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译文】最后说:“我同他们不一样,这样也行,那样也行。”

【诸儒注疏】孟子曰:“孔子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所谓“无可无可”也。

谢氏曰:“七人隐遁不污则同,其立心造行则异。伯夷、叔齐,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盖已遁世离群矣;下圣人一等,此其最高与!柳下惠、少连,虽降志而不枉己,虽辱身而不求合,其心有不屑也,故言能中伦,行能中虑。虞仲、夷逸,隐居放言,则言不合先之法者多矣。然清而不污也,权而适宜也,与方外之士害义伤教而乱大伦者殊科,是以均谓之逸民。”尹氏曰:“七人各守其一节,而孔子则无可无不可,此所以常适其可,而异于逸之徒也。杨雄曰:‘观乎圣人,则见贤人’。是以孟子语夷、惠,亦必以孔子断之。”

【理学讲评】逸民,是隐逸高尚的人。虞仲,即周太王次子,仲雍与泰伯同窜荆蛮者。伦是义理之次第。虑,是思虑。记者说,古时隐逸高尚之士,可以考见者七人,如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是也,然七人者,志节虽同,而制行则异。孔子一一而品评之说:“立志高而不肯少有贬屈,持身洁而不肯少有污染,其伯夷、叔齐欤?观他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不立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峻节清风,何凛凛也!若夫柳下惠、少连,则和同混俗,于人无忤。虽降屈其志,卑辱其身,有弗惜者,其出言则合乎伦理,行事必当乎人心,以之处世,如此而已矣,不为过高绝俗之行也。至于虞仲、夷逸则行不必其中虑,而隐居以自适;言不必其中伦,而放言以自废矣,然虽隐居独善,而洁身不污,合乎道之清,虽放言自废,而韬晦得宜,合乎道之权。盖与矫异之士,害义伤教者不同矣,然此七人者,其行虽洁,其志虽高,而未免有执一之病也。在夷、齐、虞仲、夷逸,则以绝世离俗为可,而以和光同尘为不可;在柳下惠、少连则以和光同尘为可,而以绝世离俗为不可。各是其是,各非其非,都先有个主意在,其见偏矣!若我则异于是,可仕,则仕;可止,则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因时制宜,不胶于一定,固无所谓可,亦无所谓不可也,此我所以异于逸民欤。要之,七人之心有所倚,故止成其一节之高,圣人之心无所倚,故优入于时中之妙。所以说,观乎圣人,则见贤人,凡行己处世者,当知所取法矣!

【心学讲评】天下之无道也,而有逸民。夫子之历聘列国也,不逸;而其归老于鲁,又尝不终于逸。夫子之终于逸,天下逸之也。若夫子之道,夫子之志,则始终不为逸;故列古人,而自明其迹同而心异焉。

逸之为言放也,放其身心于人群之外也;逸之为言安也,不以天下劳其心,而无险阻忧也;民者,天子诸侯所不得而臣也。当商、周之际,则有伯夷、叔齐,始而让国、中而纣、终而不食武王之粟。周之先有虞仲,兄让窜,而仲随之;兄端冕君吴,而仲自弃于蛮夷。其后有夷逸、朱张,行事不少概见,逸之尤者也。周之季也,鲁有柳下惠,东夷之子少连。惠行义至高,而连以孝闻,皆不远于人,而终于不仕,此皆有道而逸者也。

同类推荐
  •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人”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作家、思想家。是人类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各种不同的形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本书收录了卢梭数十篇关于爱情、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论述手札,是一部难得的传世佳作。
  •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生活问禅: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禅理小故事中的大智慧,说禅事,讲禅理,禅里禅外话人生。本书将通过讲述一个个禅理小故事,为你禅释生活大道理。当你疲倦时,当你内心迷茫时,在本书中畅游一番,就会感到有一个风月无边的广大天地。你心中的迷茫便如拨云见雾一般消散开来,啊!原来一切如梦亦如幻!请不要执著,速速把心清净下来!不要让尘境污染你的纯真心,不要让世情剥掠你的爱心,赶快埋弃一切妄想是非,就此泅出生命的苦海,恢复你内心和谐光明的理想世界!
  • 西方哲学十二讲

    西方哲学十二讲

    像其他有关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一样,本书也是对哲学的回忆。不过,本书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回忆每个时期每位哲学家的思想,而是把目光集中投射到他们思想的某些方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试图让回忆更深入一些,在澄清哲学家本人思想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当代视野来揭示其中的深层蕴涵,另一方面也通过问题本身的如其所是来展开对问题本身的回忆与参与。通过这样的方式,本书探讨哲学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哲学地思考。
  •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书以孟子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孟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之你会爱我吗

    易烊千玺之你会爱我吗

    当千年冰山易烊千玺遇到萌萌哒的女主,会发生什么呢?
  • 十六小时的地球

    十六小时的地球

    阿弄,一个吊儿郎当的小混混,出了车祸变成植物人之后,却因祸得福,不仅获得了超级智慧,还在复苏之后收获了完美的爱情、亲情、友情,成为了巨型世界首富,受到了全人类的崇拜与热捧!本书通过了幻述阿弄故事的过程理性彰昭祖国未来的现代化走势。蕴含了一个新的宇宙观、地球观、人性观、生命观和文化观。是一部开智益慧的爱国主义科幻小说,值得一看、深究和普及!
  • 踏天成圣

    踏天成圣

    凌绝山脉冒着袅袅青烟,白云似乎也不再慵懒,少年望着青烟生起的地方,双手捏碎了竹棍“我还想......走下去啊......”少年凭借一介残疾之身,踏入修途,万域争锋,他又该,如何应对?
  • 嘴臭剑神

    嘴臭剑神

    你……又要拔剑了吗,这冰冷的剑光,莫不是要赌上生死?可笑,不论你的剑如何锋利,都唯有落败一途,因为老子,嘴臭!
  • 许你三生三世情

    许你三生三世情

    情,何时能断,历经三世,却总忘不掉。那彼岸花,那清心莲,到最后的星辰,我到底是谁?哪个才是那所爱?我是该爱你,还是恨你!
  • 升灵迹

    升灵迹

    一片神奇的大陆,人妖共存……一个得了怪病的少年,被称作废物……一件件离奇的事情,让少年踏上了寻求真相的道路……
  • 邪元至尊

    邪元至尊

    前十六年,因为血脉特殊,他无法觉醒元气,世人只将他当做一个可以利用的筹码,用来拉拢人心。将他肆意玩弄,控他生死!十六年后,几经生死,百转干回之后元气意外觉醒。从此,拳打心中不平意,剑指苍生问世人!女人心中向我,我可护她一世周全,世人若是不轨,呵呵,他邪笑:敢叫神魔下黄泉!
  • 魂穿之空间种田

    魂穿之空间种田

    云朵穿越了,心塞!这叫什么事啊!云朵穿到一个没有手机连电都没有的古代,吃不饱穿不暖,这日子怎么过啊!还好有万能的空间,可这空间怎么也不令人省心啊!(本文架空)
  • 重生之来日方长

    重生之来日方长

    重生前,她被所谓的家族责任给绊住,重生后,她以为自己可以潇洒的过日子,却没想到,这一路上,遭遇腹黑无数不说,还被其中一个给设计了,前……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