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61

第161章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7)

【理学讲评】夫观恒心之有无,系于恒产如此,王若欲发政施仁,而行保民之道,则何不反求其本,以制民常产为先务哉?夫民生之苦乐系于君,而君身之安危系于民;民乐生则爱戴归向而君安,民疾苦则忧愁思乱而君危。是明君治天下,必使家给人足,人人有乐生之心,然后祸乱不作,而治安可永保也。

【元典】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搞好学校教育,反复说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上了年纪的人就不会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老年人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诸儒注疏】此言制民之产之法也。赵氏曰:“八口之家,次上农夫也。此王政之本,常生之道,故孟子为齐、梁之君各陈之也。”杨氏曰:“为天下者,举斯心加诸彼而已。然虽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者,不行先王之道故也,故以制民之产告之。”

此章言人君当黜霸功,行王道。而王道之要,不过推其不忍之心,以行不忍之政而已。齐王非无此心,而夺于功利之私,不能扩充以行仁政。虽以孟子反复晓告,精切如此,而蔽锢已深,终不能悟,是可叹也!

【理学讲评】这一节是制民常产之法。孟子又说:“制民常产之法无他,只是将小民田里树畜之利,与他定个经制而已。如一夫既受田百亩,外又有五亩宅舍。其宅舍周围墙下,叫他种植桑树以供蚕事,则丝帛有出,而五十非帛不暖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不要误了他孕子之时,则孳育繁息,而七十非肉不饱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不要妨误他耕耘收获的时候,则民得尽力于农亩,而八口之家都有养赡,可无饥馁之患矣。恒产既制,则恒心可生。由是设为庠序,而慎重教化之事。又就其中,把孝悌两端,申重反复,极其告谕之详,则民知爱亲敬长,乐为代劳,那年高颁白之人,无有负戴于道路者矣。人君定制立法,至使老者得以衣帛食肉,而又无负戴之劳;黎民不饥不寒,而又知孝悌之义,则教养兼举,治化大行。由是而土地可辟,秦楚可朝,莅中国而抚四夷,不难矣。谓不能王于天下者,理之所未有也。我所谓保民而王,莫之能御者,正以此耳;区区霸功,何足道哉?”按此章齐王所问者霸功,而孟子则告以王道。至论王道之要,则不过推不忍之心,以行保民之政而已。故即齐王不忍一牛之心,反复发明其可以致王之理,而以制民常产终焉。有志于三代之治者,宜深念也。

【心学讲评】保民而王天下,其道唯仁而已矣。仁者,人所固有不忍之心也。因此不忍之心而推之以及于事,则为仁政,此不忍之心,自非牿亡沦尽者,皆有所发见。乃发矣,而或不能自知;知之而或若有所阻,而不能推行以尽其用;则唯不知此不忍之心原有广大深远之术,应念而起,即随念而具,遂疑夫仁为柔和迂缓之德,而当天下未定之际,求以遂吾并八荒、吞六合之大欲,不如亟伯功以致富强、力争战之为有效。即是行仁且废王业,而图王伯者不容舍现在之功名而反求之于本。岂仁政与伯王两不并立乎?其疑而相妨邪?呜呼!苟有是心,则术自足焉。不知也,不为也,岂有为而不能,能为而功业不遂者哉?故孟子于齐王,因其爱牛之一念,反复推之,使求本心而行本务,不待他求而得者,未知则使知之,既知之则勉令为之,其意深切,而特王之未能用也。

孟子深思用齐,齐王之资足与为善,与其志欲所在,皆已具闻而深知,方欲全揭根本之图,以勉令大有所为。而宣王未能自知,未能自信也,乃志在伯功,而问曰:“齐桓、晋文威加天下,有其功必有其事,所以立国计而壮兵威者,可得闻乎”?孟子知其有,有为之心,而自疑不能王者,无如且伯也,乃正词以拒之,而因以诱之曰:“夫拨乱反治之道,三王所行者,仲尼明之,其徒述之,此大有为者之所取法也。而以桓、文之事谲而功卑,无道之者。是以一时之权谋不足以着,后世无传,而臣亦陋之而未学今也。王赫然有天下之志,不容自已,则有王天下之道。王,则天下之民举安,而一代之休无疆。王有志焉,可听臣之述之乎?”

王曰:“欲图王者,必先度德。伯可以功成,王必因德致。德未易言也,不知其何如而可也。”孟子曰:“王之为德,言之甚约,修之甚易。乃视天下之角力争雄者,欲统一之,而御吾者多也。然求之天下所以离合之势,与人心所从向背之理,则天下,一民之天下也,吾有民而吾保之,则保天下之“模规”即在于此。当其保也,谁能御吾之保?则于其王也,亦莫有能御吾之王矣。”

于是王勃然有歆动之心,而无奈其素之不自知不自信也,乃曰:“吾岂不欲保民者哉?而若有不能者在。夫子诚度之,在寡人之心,尽寡人之能,可以保民而使民无不保乎?”于是孟子决言之,以使之自信曰:“可。有可以保民之心也,则有可以保民之能也,而王不自知也。”曰:“寡人亦未尝不念于保民,而有见其不可者在,而夫子何由知之”?孟子曰:“夫亦患无其心而已矣。而臣窃有以信王者,在有意无意之间,天机自动而曲成之,则所闻于胡龅者是。胡龅之言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牛不期王之欲生之也,而王见之,忽若于所见而有深动王之心者。于时盈廷之上,不知王之何心,而王问曰:‘牛何之’?亦不知王之何为而问之也。牵牛者曰:‘将以衅钟。’牛之死,无辞于死矣。而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王言之恻然,而牵牛者固难喻王之言不忍也,果不忍乎?抑志在舍而姑不忍乎?牵牛者曰:‘然则废衅钟与?”有所舍则必有所废,事不容于两全。牵牛者之说,足以阻王之舍之也,若理之不可易者矣。王曰:‘何可废也?’是两全之说也。‘以羊易之’。而牛果生矣,衅钟亦不废矣。胡龅所述如此。其述之也,能具信王之果不忍与否,臣不能知。人竞传之,龅亦姑述之。而当日王之忽发此心于不自已,乃使死牛之免于就死而得生也,不识信然否邪”?而王曰:“有之。”自忆其尝有是事,即自念其尝有是心焉。孟子曰:“诚有之,而王何疑于民之不可保乎?夫见牛之觳觫者,王心之动也。日舍之者,王心之决也。以羊易之而牛全,王保此牛之,心实足以保民。保民者有不容不保之心,即有足以保之之事。王者合天地之生成于一念之发,而知明处当,使天下倾心而戴之者,皆此心之具足者也。而王何疑于不可保民哉?”

于是孟子既决之以使王自信,而恐其不自觉察,则一念甫动于生全,而无端之疑沮相为尝试,则此心终不自信而不忍乃穷,故又设为可疑之论,以使自求也。因自而诘之曰:“此心之足以保民固已。虽然,王未可以自信,而天下之不信王者起矣。人君忽发一不自已之念,而流俗相习于近小之规,其足以乱大谋而阻大德者不鲜也。如此易牛之事,百姓皆以为王有吝心,爱牛之大而惜之也。臣虽知夫一舍一易之间,皆不忍觳觫之心所斟酌,以饱满其仁慈者也。臣知之,而王亦知之。若但臣知之,而百姓不知、王不知,则邪说起而仁心穷,所可为王虑者在此矣。”

乃王则未有以自信,而抑有实可即信者,不能明言其故,而即孟子之言以对孟子曰:“吾全牛之心,夫子能知之,而国人不能知。寡人亦悉夫民心之难喻,信有然也。然使诚有如百姓之言,则寡人之吝,当不至是。齐国虽褊小,而一牛盖无几也,吾何爱焉?吾由今日而忆当时,固无旁出之念,即前所云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念动于中,而因必欲全之,故以羊易之也。”王之复举而无所欺,庶几其自信矣。然能信其不忍于牛,而于以羊易者,终在若明若昧,而未之信也。于是孟子推求之,而使王自疑,恐其恃一念之偶发,而不知此念中自有之条理,更从而诘之曰:“百姓之以王为爱牛之大于羊也,于心可信,而于理则疑,王无异也。以小易大,事之易见者。若夫脱略于小大之见,而别有一决用无疑之道,则彼百姓恶知之乎!百姓固曰,王若隐恤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均无罪也,均就死也,何择牛而隐之,择羊而杀之乎?百姓以此质王,而王将何以应之”?而王遂不能自信,而因不自知也,乃自笑曰:“是诚何心哉?当日之一忍一不忍,明于此而暗于彼,吾亦无以自白矣。使我非爱其才,而奈何以羊易之也?小大之择,吾无此心,而一生一杀之心,吾实有之。则宜乎百姓之谓我爱其财也。”然则心有所穷,而始于不忍者成乎忍,心即无私,而事必有蔽,固如此乎?呜呼!此王之所以未尝无仁心,而终诎于群言,以使仁民爱物之心疑其不可行,而中阻之病所自生。孟子不容不急白之,以使知仁中广大变通之用,可行吾志欲,而无所容其疑者,故安慰之而直示之曰:“无伤也。群言所争相疑阻者,无伤于王孤行之一意,而王一所疑于不遍之仁,要无伤于王决行之初心,何也?百姓不知术之所以成乎仁,而王亦未知仁之有其术,而以羊易牛,乃仁术也。有一念之仁,则必有一事之仁相为终;始有一事之仁,则即有他端之疑于不仁而要以曲全。王有仁之心矣,而未自知其有仁之术也。夫术不在仁之外,而仁正全于术之中。故但令恻隐之端直行而无所碍,则为生为杀,为心为事,全具一自然之条理,以妙成乎大用。斯术也,人心必有之术,即千圣百王所曲畅旁通成功成允之术也。夫以王易牛之心言之,则王之所以不忍于牛,而无择于羊者,唯其觳觫之状在牛者王见之,而在羊者未之见也。见之以全吾心,不见以全吾事。此其术,古之君子深知之,深信之,而立为不易之术,以制为典法。故其于禽兽也,见其生则不忍见其死,而非能必其无死也;闻其声则不忍食其肉,而非必其无食也;于是而术生焉。于礼有之:“君子远庖厨。”则死可也,食可也,享万物之奉,而不损一念之和。术之行之禽兽者固然,而王一念之不,已具合君子之术,则杀一羊,全一牛,牛可全,钟不可废衅。甚哉,一心之仁,其术有如此者!而王何疑焉!”

于是王若自知,若自信,有以曲喻其初心;而终有不自知、不自信者,无能明于仁术之广大而全于一心。若自知若自信则说,终有不自知不自信者,则又有疑焉,乃曰:“《诗》有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有心者不自知,而忖度者之心尤为灵警,非其心之善察者不能,而夫子当之矣。夫易牛之事,我乃行之也。小大之见不设于胸中,见不见之情自异其条理;不忍适用其独心,而生杀无妨于并用,宜可以自知而自得矣。乃反而求之,察其所以一生一杀之权,有芒然而如丧者。得夫子之言,喻吾见牛必动之情,而旷观于未见羊之理,于斯时也,我当日之心如失而复得,如离而乍合,觉吾心之自有此委曲关生之用,既歆其有据,而又悼其自迷,夫恶能不戚戚也!虽然,此心也,因所见而着,其机甚微;偶全其不忍,而且无以自明,其动甚隐。而保四海之民,成兴王之业,遂谓即此而合焉,尤所不敢自信者。其合也,有所以合也。而所以涵众善于一几,成大猷于一理者,何也”?于是孟子知其戚戚之心一动,而可启发以,推广之乃为甚易之词,以激之曰:“王何疑于此心之足王哉!此王之自疑,而闻王之言者窃有异焉,是犹夫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亦既举之矣,而一羽则不能举也;明足以察秋毫之末,亦既察之矣,而舆薪则不能见也’。不求其所以举,所以不举所以察所以不见之故,而但贸贸然易其大而难其小,信其微而疑其着,而王许其不举不见之非己疚乎”?而王曰:“否。”则既若察其不举不见之情,而言非其实矣。孟子急从而诘王曰:“夫有力者无不可举,而至明者无不可察。今王不忍之恩,动于见,怵于心,心有其术,术全其不忍,非但及之,且足以及之,而与古之君子远庖厨之道合焉。周详委曲,用无不宜,在禽兽之与我不同类,若为仁之所不易及而及之。乃均是人也,且为我父母师保所不容辞之事,乃安之全之,因之以立不世之大功,而永奠于治安,独有所杆格而不至,此又何与?思其所以不至,则亦与不举一羽不见舆薪者等也。夫足以举百钧而一羽不举者,诚有之也。苟不用力,则虽一羽亦终置之矣。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者,诚有之也。苟不用明,则虽舆薪在前而忘之矣。王何以异于此哉!百姓之不见保,诚有如王今日之民者。王退而思之,岂王之不足于恩哉?王自有王之为,而若置焉,若忘焉,未尝取斯民待命之事,用吾所可用之恩以及之也。然则王何疑乎?王犹困处于一方,而不能覆冒乎天下,特习气深而学术不审,意念杂而至理不明,心甫动而若或掣之,事可成而若或败之,无掣之无败之,而自疑阻于近小不为也。不然,一心之中,不忍之机周流于万物,行仁之术曲当于裁成,而岂不能哉?”

乃王终怀一不能言之隐,而见为不可能也,乃曰:“夫为不为、能不能者存乎才,而可为不可为、可能不可能则因乎事。事则有形矣。自吾观之,觉吾所不为者,皆唯其有不能之形也。而以势揆之,以理决之,其为可能而不为,与不能而因不为,其形何以异?”孟子曰:“王将疑王道之难能,而与王不为之心合,因是而疑其形之无异乎?夫难有至难,易有至易。臣观于天下之理势,而近譬于王心之作用,则其形固可得而言也。天下无不可成之功,而但有有言无实之妄说。挟泰山以超北海,则以正告于人曰‘我不能’,以其徒有夸词而无实,是诚不能也,非不为也。泰山、北海之形具在,终古而无有挟以超之者也。乃若不为者,岂必功之不易胜者哉?为长者折枝耳,而不折也,则竞不折也。乃托为非据之言而‘曰我不能’,则枝易于折之形具在,而不欲折之情亦不可隐,则是不为而已。其日不能者,将以自欺而欺人也。而岂其然哉?以此思王之不王之形,可为王决之矣。王之见为天下之不可一,王道之不宜于今,有其心而不可施于事,远不难图而近小可效,以不为保民计而王者,王自见夫汤、武之大业若山之不可挟,海之不可超,而要非其类也,非果形之有不能也。王之心时动而中枯,道可闻而若倦,处天人交俟之时、而失其时旦夕可行之法而昧其法。臣为王计之,知汤、武之大业若枝之易折,而实无不然也,但王之不为也。

同类推荐
  •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无论在传统解释学还是经历了存在论转变的哲学解释学思想中,语言、文本、理解和解释都是基础性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的理论关联建构起解释学思想的大厦。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于语言、理解与解释的生存论分析,使解释学与生存论之间的内在勾连得以彰显。在解释学思想的生存论阐明中,语言不再是为人所操纵的交流工具,而是存在的自行道说和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它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展现为语言世界经验和生命的精神化。无论是生存论,还是解释学,其共同的视域乃是当下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既是人们当下所生存的世界,更是变动不居的生成的世界与存在的界域。
  • 听南怀瑾讲《庄子》

    听南怀瑾讲《庄子》

    本书以生动流畅、引人入胜的语言,讲述了《庄子》一书中的智慧,是作者精心研读南怀瑾大师《庄子讲记》后的个人感悟之作。全书分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七篇。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热门推荐
  • 我的老板没那么可爱

    我的老板没那么可爱

    作为一个知名艺人工作室的经纪人助理小白,江蕊用尽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却还是遭到自家BOSS莫承熙的蔑视。就在江蕊自行离开时,莫承熙却跳出来说道:“那个实习期的水电费交一下。”江蕊瞬间震惊,每个月工资800为你跑上跑下,公司还不包吃,还是在魔都生活,哪来闲钱交。江蕊默默低下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委屈道:“老板,我现在身无分文。”莫承熙思索了会儿,瞥见远处猫笼里的那团:“这样吧,你帮我照顾小白。”“那.....那我住哪?”以往江蕊都是住公司员工宿舍,毕竟自己辞职,也没理由再住下去。“住我家,最近小白生病,防止传染,就先带它回家。”“啊?”
  • 言难

    言难

    难言难测难判可悲可忧可叹人心可畏真言可贵
  • 恶魔殿下的乖乖女

    恶魔殿下的乖乖女

    他和她第一次相遇是在孤儿院。而他的父母把他接走后,她去追。可追到的却是一场雨,因为这场雨,她丧失了记忆。十年后,再次相遇。他一眼就认出了她。可她却完全不知他是谁。之后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重生陛下太无敌

    重生陛下太无敌

    重生而来,洛神表示……习惯就好________“家族继承人,我看谁敢抢?”众人默…________“还需要考核?不考了”众人表示:世界第一首富,你说咋地就咋地__________“不让我娶男人?给家族蒙羞?我看谁敢说?”众人表示:一天挣400亿,就是娶鬼也行_________从此,他们就开始被迫吃狗粮的日子…[女扮男装,超甜无虐][男强女更强,超爽打脸]
  • 下垂眼和小不幸

    下垂眼和小不幸

    【文案废,看看就行了】陈独八岁那年,隔壁搬来一家人,于是她走了一个口头上的哥哥。那位哥哥长了一双下垂眼,有点像陈独在外祖母家里样的大狗狗。可以长大后,昔日酷酷的小帅哥,竟变成了一个佛系的话痨…“陈独不可以不吃青菜,吃了才能长高”“陈独不可以穿那么少就出门,感冒了怎么办”“陈独不可以喝那些乱七八糟的饮料,要多喝水”“陈独不可以…”…在炎炎夏日,陈独拿着一杯热的枸杞红枣水去了学校,在同学们诧异的眼光下,陈独只想打爆齐望的头。她感觉齐望就是她的第二个爸爸,她不需要!多年后,她的身边真的只剩下了齐望,那个无论发生什么,都不会丢下她的齐望。原来,下垂眼的深情是真的深情,而她的不幸,只是短暂的不幸。
  • 永效鸾凰

    永效鸾凰

    谢鸣凰恃才傲物,素来视天下男子如草芥。唯一入她眼的师兄却眷恋权势,一心入赘皇家。东兰大军来侵,四大名将联袂,西蔺岌岌可危。谢鸣凰临危授命。世事如棋,变幻不定,究竟谁是她的真命天子?谁又是这瑰丽江山的真命天子?
  • 唐歌

    唐歌

    唐歌塑造了一个瑰丽的、妖怪纵横的盛世大唐。在历史背景下,叠加了相对完整的妖怪体系,古风背景融合现代感对白,亲和力强,风格活泼轻快,题材类型都比较吸引人。双男主的设定在当下是比较讨喜的,美少年张子虚自从被流氓青年司空乌有在雪夜之中捡到后,两人就开始偷鸡摸狗的浪荡生活。两人经营起一家“赚钱居”,收费完成雇主交付的一切委托与任务。因解决了红线岭狐妖事件,被皇帝封为长安双侠,从此走上了斩妖除魔的道路。然而实际上两人战斗力非常低下,却因缘际会结实了很多武力值高强的侠客,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总是能圆满地解决事端。随着不老不死的书生张良出现,两人的前途命运变得迷雾重重。张良带领着鬼谷门人实行筹措千年的“胜天之局”,将众人席卷其中。似乎每个人都是他的棋子,而他的目的也无人可知。虽然是以双男主的视角展开故事,但文章对其他人物的把控也非常到位。不论是神秘的书生张良,不羁的剑客孟清濯,敢爱敢恨的姑娘夏青青,还是反派代表胡炎,每个人物都是立体饱满的,都秉持着自己的信念与坚持,拥有着自己的独立故事。此外,历史传奇人物与神话传说妖怪的搭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与精彩程度——盖聂,荆轲,李靖,红拂女……华夏快意恩仇、纵酒狂歌的游侠逐一出现。搜神记以及山海经等神话传说中的精怪(狐鬼,龙、凤凰)的出现,更是为故事增加了奇幻神秘的色彩。这部作品中对于情感的刻画也非常动人,融汇了爱情、亲情与兄弟情义,笑中带泪,或治愈或煽情,真情实感可以打动人心。
  • 傲立玄影1

    傲立玄影1

    一个为兄弟所抛弃的少年。从稚嫩温和到成熟冷峻.......“我叫陆帆,大陆的陆,扬帆起航的帆!”
  • 具象力世界

    具象力世界

    世界复杂,愿你在起起落落后,不放弃曾经那个单纯的自己
  • 我有系统走天下

    我有系统走天下

    落魄大学生杨宇,在情人节当今亲眼看见女友上了一辆宝马车,随后女友就打电话提出分手,钱都买了情人节礼物,在钱和人都失去的绝望时候,杨宇的人生发生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