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63

第163章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9)

呜呼!孟子之于齐王,倦倦诱掖之,即其心而动之;而王且自疑自信,若将有必为之志,故孟子有反手之喻。然而终不能行,则所谓“天未欲平治”也。乃于此见圣贤内圣外王一致之理,而天下生死存亡之机皆决于君之一心。乃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苟发之,亦自知之,而特其中固有之术,以涵育万物而各得其所者,则非知之明而即此以扩充之,则术隐而邪说得以乱之,遂谓图王则不能保民保民,则不足以成大功。故霸者功利之术兴,而天下终不能定。岂知五帝三王教养周于四海,但在此心固有之术,则易牛之转计生,而牛可全,羊可易,钟可不废衅。君子于此知心体之宏而心用之大,人无不可为尧舜,而但在于不为。此孟子之学所以尽性而合天也。

【心理穿梭】龟山云“《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此语亦该括不下。向圣贤言语中寻一句作纽子,便遮蔽却无穷之理。以此为学,博约之序已迷;将此释经,纰戾不少。到不可通处,又勉强挽回搭合去,则虽古人之精义显相乖背,亦不惜矣。

如将“正人心”三字看得阔,则尽古今有德者之言,谁非以正人心者,而何独孟子?如以孟子之自言“我亦欲正人心”者以为据,则彼所云者,以人心之陷于杨、墨之邪而不正也,故以距杨、墨者正之。七篇之大义微言,岂一一与杨、墨为对垒哉?孟子说心处极详,学者正须于此求见吾心之全体、大用,奈何以“正人心”“心”字盖过去?所云欲正之人心,则是仁义充塞后,邪说之生心者尔。若《大学》言“正心”,自是天渊。《大学》之所谓心,岂有邪说害之?其云正,亦岂矫不正以使正邪?

《大学》夹身与意而言。心者,身之所自修,而未介于动,尚无其意者也。唯学者向明德上做工夫,而后此心之体立,而此心之用现。若夫未知为学者,除却身便是意,更不复能有其心矣。乃惟如是,则其为心也,分主于静,而见功于欲修之身,较孟子所言统乎性情之心且不侔矣。

孟子云“存其心”,又云“求其放心”,则亦“道性善”之旨。其既言性而又言心,或言心而不言性,则以性继善而无为,天之德也;心含性而效动,人之德也。乃其云“存”,云“养”,“苟得其养”。云“求”,则以心之所有即性之善,而为仁义之心也。

仁义,善者也,性之德也。心含性而效动,故曰仁义之心也。仁义者,心之实也,若天之有阴阳也。知觉运动,心之几也若阴阳之有变合也。若舍其实而但言其几,则此知觉运动之惺惺者,放之而固为放辟邪侈,即求之而亦但尽乎好恶攻取之用;浸令存之,亦不过如释氏之三唤主人而已。

学者切须认得“心”字,勿被他伶俐精明的物事占据了,却忘其所含之实。邪说之生于其心,与君心之非而待格谓之心者,乃“名从主人”之义。以彼本心既失,而但以变动无恒,见役于小体而效灵者为心也。若夫言“存”,言“养”,言“求”,言“尽”,则皆赫然有仁义在其中,故抑直显之曰“仁,人心也”。而性为心之所统,心为性之所生,则心与性直不得分为二,故孟子言心与言性善无别。“尽其心者知其性”,唯一故也。

是则龟山之语病,诚有如朱子所讥者。龟山于此言心、言性,以辟欧阳永叔无本之学,亦诚有功斯道。然其歧心号陛为二,而以邪说者蔽、陷、离、穷之心,人君一暴十寒之心,同乎君子所存之心,又浸入于异端觉了能知之说,则甚矣言道者之难也。

云峰分“心之德”、“心之制”为体,“爱之理”、“事之宜”为用,如此读先贤文字,只在他光影边占度,何曾得见古人见地来!朱子为仁义下此四语,是刳心出血句,亦是笼罩乾坤句,亘古今之所未喻,与彼说出,却以体用发付去,卤莽可恨!

说性便是体,才说心已是用。说道便是体,才说德便已是用。说爱是用,说爱之理依旧是体。说制便是以心制事,观朱子利斧劈将去之喻自见。利斧是体,劈将去便则是用。如何不是用?说宜是用,说事之宜便是体。事是天下固有之事。乃其大义,则总与他分析不得。若将体用分作两截,即非性之德矣。

天下唯无性之物,人所造作者,如弓剑笔砚等。便方其有体,用故不成,待乎用之而后用着。仁义,性之德也。性之德者,天也,其有可析言之体用乎?当其有体,用已现;及其用之,无非体。盖用者用其体,而即以此体为用也。故曰“天地氤氲,万物化生”,天地之氤氲,而万物之化生即于此也。学者须如此穷理,乃可于生命道德上体认本色风光,一切俗情妄见,将作比拟不得。

“礼者仁之余,智者义之归”,此如说夏者春之余,冬者秋之归一般。以天道言,则在变合之几上说,却不在固有之实上说。故可云夏者春之余,而不可云火者木之余;可云冬者秋之归,不可云水者金之归也。《太极图说注》中分五行次序作两支,水火木金土。木火土金水。学者须与他分明。孟子此所言仁义,大都在发用上说,故朱子得以其余者归统礼智。若以固有言之,则水火木金土之序,以微、着为先后。而智礼,文也;仁义,质也。文者迹着而撰微,质者迹微而撰着:则固并行而无衰王之差矣。

《孟子》七篇不言礼,其言乐也,则云“今之乐犹古之乐”,此语大有瑕。大率多主质家之言,是他不及孔子全体天德处。颜子亲承孔子,亦不尔也。

觉轩以“而已矣”与“何必”之辞为斩钉截铁,大不解孟子语意。人君之当行仁义,自是体上天命我作君师之心,而尽君道以为民父母,是切身第一当修之天职,如何说得“亦有”?当云“唯有”。利,则世主嗜杀人而胥及溺之病根,生死关头,切须痛戒,如何但云“何必”?当云“不可”。

不知此乃孟子就梁王问利处婉转说,入言即欲利国,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言利而后为利也!此与夫子说“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一例。仁义,自大不遗亲,不后君,而无篡夺之祸,自是落尾一段功效。故虽以浅言之,而不遽斥梁王沉锢之非心,以引之当道。实则天理、人情,元无二致。

孟子从大纲看来,亦不妨如此说得所以移下一步,且缓其词。学者读此,于天理、人事合一无偏枯,固须看透;然不可煞认他言之已及,便谓圣贤之斩钉截铁在此也。

有子说孝弟之人不犯上作乱,却须补说君子为仁之本。孟子于此说仁义,只说得有子前半段,总缘他对梁王一派下根人语故尔。学者须知有向上事,不可抛下一截,说此是斩钉截铁处。然非孟子之姑示浅近而变其彀率也。由其已言,达其所未言,则《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一段蕴奥,都在里面。

‘东阳谓“麇鹿鱼鸟各得其所,咸遂其性,可见文王之德被万物”,如此弄虚脾语,于义何当?《书》言“草木咸若”,谓阴晴得宜,生杀得正尔。若麋鹿鱼鸟在囿中者,原不关人主之德。桀台池中之鸟兽,其濯濯鹤鹤也,必较灵囿而更盛。汉武帝之上林,宋徽宗之艮岳,其德及之物又何如也?

孟子说“乐其有麋鹿鱼鳖”,在百姓称道他濯濯、鹤鹤、攸伏、于牛刃处,写出文王一段可乐情景。不然,则将如“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说他有,说他肥,便似眼中荆棘物,何足以召民之哀乐哉?因治乱而异情尔。孟子此等说话,全是撇开物理,向大处说,与嵇康“声无哀乐”意相似,故抑曰“今乐犹古乐”。拘拘者乃随执一语,便求义理,然则说太王“爱及姜女”,亦将可云是太王德及妻孥,非太王则迁国时各自逃生,不相收恤邪?

熊勿轩谓孟子独倦倦于齐、梁,不入秦、楚,以彼二国为口口之后,使其得志,必非天下之福。悲哉斯言!口口口口已。乃以论孟子之与秦、楚,则不然。

秦柏翳之后,楚祝融之后,先世皆有元德显功,而为先王所封建之国。孔子以楚僭称王,故明“民无二王”之义,而号举“荆人”,贬之为夷耳。至于战国,则齐、梁之白王,一楚矣。若秦则《诗》列之十五国,而《书》与鲁并存。如云二国地界戎狄,则秦既周之故都,而江、汉为二南风化之地。孟子之不往者,自其“不见诸侯”之义。齐、梁之币交相及,则义可以见;秦、楚未尝相为知闻,则不得蹑屏踵门,如苏、张、范、蔡之自媒矣。读书当还他本旨,分外增人,说虽可观,必有所泥也。

嗜杀人,自在人欲之外。盖谓之曰“人欲”,则犹为人之所欲也,如口嗜刍豢,自异于鸟兽之嗜荐草。“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犹人欲也;若兴兵构怨之君,非所恶而亦欲杀之,直是虎狼之欲、蛇蝎之欲。此唯乱世多有之,好战乐杀以快其凶性,乃天地不祥之气,不可以人理论。此种人便声色货利上不深,也是兽心用事。推而极之,如包拯、海瑞之类,任他清直自炫,终为名教之罪人,以其所嗜者在毛击也。陈新安以遏人欲说此一章,牵合,大谬。

孟子迎头便将桓、文之事撇在一畔去,向后唯说施仁制产处。隐隐与桓、文对治。所谓“无以则王”者,谓此也。

先儒说一计功利,便是桓、文之事。想来,若到不要计功利,或唯尧、舜则然;故夫子以分韶、武之美善。既其德之有差亦时为之也。若在汤、武,则固不可忒煞与他撇脱。只如太王迁邻,固非于百年之前代子孙择地利以幸成功,然创业垂统,亦须立一可以兴王之规模。现前天下所当为之事,不得夷然不屑,且只图自家方寸教清净无求便休也。孔子曰“吾其为东周乎”,抑岂不有大欲存焉?为天下须他作君师,则欲即是志。人所必不可有者私欲尔。如为肥甘等。若志欲如此则从此,做去以底于成功,圣贤亦不废也。

唯文王不以天下系其心,则与桓、文迥别。然以文王勘桓、文之失则可,执文王以绳战国之君则不可。文王有商之可事,而当时诸侯,又无与周角智争力以逐商鹿者。若齐宣王而有安天下之心,岂得于位均分敌之秦、楚,坐视彼陷溺其民而反服事之哉?“辟土地,觐秦、楚,莅中国,抚四夷”,与孟子所言“无以则王”者何异?而必谓此亦桓、文之事,奚可哉!

夫桓、文之事,为仲尼之徒所不道者,则朱子所云“营霸之事”是已。营霸之事,固非不藉兵威,然岂危士臣以构怨而缘木求鱼,如宋偃、齐渭之所为者?桓公作内政,寄军令,晋文用原田、州兵之制,而三搜以讲武,皆其经营霸业之事。以其异于王者施仁制产之德政,故圣门不道尔。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希腊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论语新得

    论语新得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选取《论语》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最为权威的译解,和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或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释,并得到适当的延展和发挥。一部哲学经典,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只要进入《论语》的世界就必能新有所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论语》中读出自己的新得,因为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先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够启悟未来的语言和指示。
  • 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十三堂人生哲学课

    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十三堂人生哲学课

    本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十三堂生活自修课,一步步带领你的心灵与世界和谐相处,走出自己孤单的岛屿,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本书中生动细腻地阐述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各种形态、特质、行为习惯,进而剖析出适合自己的人生任务,修饰我们的生活风格,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少爷的传奇

    少爷的传奇

    在那个强者为王的时代,只有让自己强大才能生存。于是开使了奋斗》》。。。。。
  • 雨巷-戴望舒诗选

    雨巷-戴望舒诗选

    本书节选了戴望舒各个时期最著名的诗。其中以《雨巷》为代表。集中反映了戴望舒先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思想变化历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萌妻蜜爱:总裁大人,轻一点!

    萌妻蜜爱:总裁大人,轻一点!

    她本就是刚上道的小骗子,却偏偏遇上了有着万年道行的大灰狼!只是安利给他名不副实的古画而已,却反倒被他威胁着签订了九十九项不平等条约!明明只是履行义务演戏而已,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啊喂?为什么那些女人会对她放大招啊?等等,为什么债主看自己的眼神也变得不对!那个高冷帅气的全民老公呢?
  • 海之女皇的救赎

    海之女皇的救赎

    特种部队‘女魔头’林梦,重生太平洋海底之城,遭人谋算流落陆地遇盲女,自此心中柔情只为‘舍妹’失明女孩林安安,前世所犯无尽的杀戮,换来今生救赎的守护,承你一声姐姐,此生护你一世周全,这辈子且换个活法,当个海之女皇来玩玩。
  • 五月的上海

    五月的上海

    这个作品呢,是我的处女作,一定有很多不足,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并且多提意见,我会改进~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希望你会喜欢
  • 魔法科技高校

    魔法科技高校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屠龙,夺回地面!
  • 清城之巅

    清城之巅

    “小雪,我爱你。。。”“我不喜欢你跟男的聊天”“我希望你的注意力都在我身上”...........
  • 媚世天奴

    媚世天奴

    同是万年修行,凭什么你为天妃我为奴!那夜,星河灿灿,君王赐猫,隆恩无双,她看着他的眸子里却满是决绝,转身离开,他只得了一个背影。那日,诛仙台上,一碗忘情,她拭了泪一曲高歌响彻天宫。他哭了,花开花落总有时,你我却无相见之日。投生凡胎,她为了寻他独立高楼,素裙如莲,星辰坠落,她哭泣着告白。——说好了三生三世,永不相弃。他终于恍然而悟,追寻下界,她却已沦为倾城名妓,千娇百媚,惑行人间。花开彼岸,情无可归,梦里三生,桃花微涩。我只养过三只宠物,一只是兔子,她后来成了至高无上的天妃,一只是凤凰,他后来成了尊崇无双的百鸟之王,还有一只,是一只非常非常可爱的猫儿,他的名字,叫做影儿。容颜尽毁,虚假的记忆,不影响我的爱,永生不死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