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83

第183章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8)

【译文】如果国家太平无事,趁这时候寻欢作乐,怠惰傲慢,这是自找灾祸啊。

【诸儒注疏】言其纵欲偷安,亦惟曰不足也。

【理学讲评】般乐,是乐而忘返,盘旋不已的意思。怠,是惰慢。敖,是恣肆。孟子又说:“人君图治,不在于扰攘多故之曰,而在于安宁无事之时,时固难得而易失也。但今之诸侯,都没有忧深虑远未雨绸缪之意,见得国家闲暇,无敌国外患之忧,便谓可以久安长治;乃及是时,般乐以纵欲,怠敖以偷安,把政事刑法,全不整理。致使国本动摇,人心离散,内忧外患,纷然并起,而败亡随之矣。这祸患却是自己求来的,又将谁咎哉?我所谓不仁则辱者如此。”

【元典】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译文】祸与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上说:‘永远配合天命,自己求来众多的幸福。’《太甲》说:‘上天降下灾祸,还有办法可躲;自己造下罪孽,那就别想再活。’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诸儒注疏】结上文之意。《诗》,《大雅·文王》之篇。“永”,长也。“言”,犹念也。“配”,合也。“命”,天命也。此言福之自己求者。《太甲》,《商书》篇名。“孽”,祸也。“违”,避也。“活”,生也,《书》作“逭”;逭,犹缓也。此言祸之自己求者。

【理学讲评】永言,是常常思念的意思。孟子承上文说:“人君当国家闲暇之时,而修德自强,则必受兴隆之福;苟盘乐怠敖,则必受败亡之祸;是祸与福,无不自己求之者。求祸得祸,求福得福,皆所自取,岂可诿于偶然之数哉!《诗·大雅·文王》之篇说:‘为人君者,若知天命至重,不可以易承,或修德行仁,克反身克己,长思与之配合,而不敢违背,则天心降鉴,福祚无疆,多福之来,乃其所自求者矣。’《商书·太甲》篇说:‘凡祸孽之来,若是天之所作,如水旱灾眚之类,出于气数者,犹可以人力挽回而去之。若自作不善而致祸孽,则为恶得祸,乃理之常,必至于死亡而不可救矣。’夫福曰自求,则非无因而得福。孽曰自作,则非无因而致祸。《诗》、《书》之言如此,正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谓也。吾所谓仁则荣,不仁则辱,岂不信哉!”按孟子此章论祸福之说甚明,而其大旨以及时修德为要。盖天命无常,惟德是辅,未有修德而反受祸者,亦未有丧德而反获福者。祸福之机,天人之际,明主宜致思焉。

【心学讲评】孟子曰:“仁君之与天下相通而成治者,此心而已矣。心清则明明则庶民之情,庶事之理,皆关生于一心,而自不容已于忧勤惕厉,以康兆民而安社稷,仁之体也。仁则一心之中,焉万理兴,万事发焉,其光大昌明之气象施于友邦,而人莫不仰其德业之盛以推尊之,荣矣。倘其不仁,一身之外不知有国也,不知有邻邦之相角立也,昏浊之气,迷焉罔觉;则卑污之行,为天下所共轻,役使之,侵陵之,辱矣。今之诸侯,相峙而竞强大,割地纳贿奉,冠带,祀春秋,辱莫甚焉,亦知恶矣,而于不仁之事,以之为乐,而居之甚安。是犹处地之下,湿必集焉。恶湿而居下,求其免也,得乎?其处之也,忘其恶;而恶之也,终无以远其恶。不知此恶之之心,犹有生人之气,而特不知反而自计耳。

“如其恶之,思所以免之,割地请和,无益也;兴兵构怨,害且及也。其亦退而自循其本心乎!修德于躬,则迥出于流俗,而置身于高明之宇;资德于士,则自端其好尚,而不陷于污下之中。由是而慎简乃僚,贤者在位,论道者皆清心寡欲一理也;能者在职,任功者皆精明不偷之业也。于是而当国间暇,不恃外患之不加而遽即安也,心之不自康者汲汲然,及此时也,明其政以勤民事,明其刑以正国典焉。凡此者,心无念而不在国,而无嗜欲以浊乱其盈庭之气,事集矣,民安矣,此崛起勃兴之气象,将有包四海理万民之势,虽大国能勿畏乎?而孰敢以辱加己乎?

“说在孔子之论《诗》矣。《鸱鹗》之诗,托鸟言以见意也。取子毁室之难,亦孔亟矣。而其诗不但恶彼,而但勤自治也。曰‘迨天之未阴雨。一‘迨”云者,不忘阴雨之且至,而迫图之于早,即吾及时之说也。曰‘彻彼桑土’,必求桑土而彻之,以其坚固而柔和、可以为固本之资,即吾知所贵、知所尊之说也。曰‘绸缪牖户’,补其隙,营其可久,以为风雨之防,即吾明政、明刑之说也。曰‘今此下民,或敢侮予?民强于鸟,而鸟不畏,有恃在己而物不能侵,即吾大国必畏之说也。而孔子赞之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道定于心,而知之者惟此清明无欲之本体,于得失成败之数,昭然不昧者也。能治其国家,孰敢侮之?决之审矣。’或敢侮予者,审物情之变而虑之也。信其莫敢侮者,审之已定,则荣辱判然于两涂,而不战以屈人之兵,尊俎而寓折卫之定理也仁之荣也,不信然哉!

“而今之恶辱者,辱至则恶之,在外患洊加之曰;暂恶之而终忘之,在国家幸免之日也。君臣相与贺于廷,阴雨不集,而侮予者免矣,斯太平无事之日,正可般乐也,何妨怠傲也。气一偷,则志已纵,神已迷,而事皆废。贤能以直谏而放逐,政刑以委下而淆乱,民心去,国势削,强大者又将起而图之,祸且日至焉。非祸之不可息也,已之般乐怠傲者惟恐国势之或振,邻国之不见欺,而亟亟于耽酒、嗜色、鼓乐、田猎之中以求之也。不仁之辱,岂有爽哉!

“夫清其心以谋一国,则无所侈威,而大国畏也如彼;丧其心以从所欲,求以偷安,而祸之必至也如此。得失存亡之几,系于一念之敬肆,非天之不佑之,人之不助之也,无不自己求之,审矣。自求之而自恶之,辱人贱行之事,以堂堂之国君为之而不耻。盍亦思福有可求,而图荣于当念哉?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凝德于心,而修之在躬,则可以配上帝之命;无疆之福,非天锡之也,自求之也。福自己求,岂不信乎?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以心从欲而作之不悔,则天犹可违,而自不可活。无穷之祸,非天降之也,自求之也。祸之自己求,岂不信乎?始于一念之中,天理人欲之分甚微;而成乎祸福之大,成败存亡之几不昧。自有心而自忘之,人而不仁,亦不可与言矣!”此章“仁”字以体言,无欲而不失其心之谓;与他“仁政”字言爱之理者异。般乐怠傲之谓不仁。

【元典】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

【译文】孟子说:“尊重贤人,任用能人,杰出的人在位,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而且愿意到那个朝廷去做官;市场,提供场地存放货物而不征租赁税,依照规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不使货物积压在货场,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会高兴,愿意把货物存放在那个市场上了。”

【诸儒注疏】“俊杰”,才德之异于众者。“廛”,市宅也。张子曰:“或赋其市地之廛,而不征其货;或治以市官之法,而不赋其廛盖。逐末者多,则廛以抑之,少则不必廛也。”

【理学讲评】俊杰,是才德出众之人。廛,是市上的房税。法,是市官的法禁。孟子说:“王政之要,在得人心。而人心之向背,亦视其行政之得失何如耳。且如贤能之士,乃国家所赖以辅治者,使弃而不用,则豪杰解体,而人心失矣。必于贤而有德者,隆礼以尊敬之;能而有才者,分任而器使之,使才德出众之俊杰,皆济济在位,而不肖者不得参与其间;则野无遗贤,朝无幸位。天下之士,凡以俊杰自待的,皆自庆其遭逢之不偶,中心喜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至于日中为市,亦国家所资以通财用者,使征求太过,则商贾不行,而人心失矣。必于逐末者多,则量取其市地之廛而不征其货。若逐末者少,则但治以市官之法,而不税其廛。则上不废法,下不病商。天下之商,凡以有无相易者,皆不苦于征求之害,中心喜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天下之士归之,则上不劳而政自理。天下之商归之,则赋不加而用自足。此用人理财之大端,王政之首务也。”

【元典】

“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

【译文】关卡,只检查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会高兴,愿意经过那条道路了;对于种田的人,只要他们助耕公田,不征收私田的赋税,那么天下的农夫都会高兴,愿意在那样的田野里耕种了;人们居住的地方,没有劳役税和额外的地税,那么天下的人都会高兴,愿意来做那里的百姓了。

【诸儒注疏】解见前篇。但使出力以助耕公田,而不税其私田也。《周礼》:“宅不毛者有里布”,“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郑氏谓宅不种桑麻者罚之,使出一里二十五家之布;民无常业者罚之,使出一夫百亩之税,一家力役之征也。今战国时一切取之,市宅之民已赋其廛,又令出此夫里之布,非先王之法也。“氓”,民也。

【理学讲评】讥,是盘诘。借民之力以耕公田,叫做助。夫,是夫家之征,即今粮差等项。里之布,是一里二十五家之布,即今布绢等项。周制,民无常业的,罚他出一夫百亩之税、一家力役之征。不种桑麻的,罚他出一里二十五家之布。氓,是民。孟子说:“王政非止一端,如关隘去处,乃行旅之所往来,恐有奸细诈冒,圆当盘诘,若因而抽取货物,岂不失了远人:之心?必定为关市之法,但讥察异言异服之人,而不征其税,则天下之旅,皆;悦吾柔远之政,更相传告而愿出于其途矣。农夫乃王政之本,国家经费,多出其力。若又妄取以竭其资,岂不失了农夫之心?必修井田之法,但使通力合作以助耕公圃,而不复税其私田,则天下之农,皆悦吾恤农之政,更相传{告,而愿耕于其野矣。至于夫家之征与一里之布,皆先王所以罚游惰之民者。若市宅之氏,已出了麈税昀,使之安其常业,不复征其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吾厚民之政,更相传告,而愿为吾之民矣。凡此三事,皆王者恐失天下之人心,而曲为之体念;恐竭天下之财力,而曲为之撙节;宁损上以益下,勿瘠入以肥已,真天覆地载之心也。以此致王,不亦宜乎!”

【元典】

“信能行此五者,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真能做到这五个方面,那么邻国的百姓就会像敬仰父母一样敬仰他了。(邻国要想率领这样的百姓来攻打他,那正像是)率领子弟去攻打他们的父母,自有人类以来,没有能成功的。像这样就能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的人,是奉了上天使命的人。这样还不能称王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诸儒注疏】吕氏曰:“奉行天命,谓之天吏。废兴存亡,惟天所命,不敢不从,若汤、武是也。”此章言能行王政,则寇戎为父子;不行王政,则赤子为仇雠。

【理学讲评】天吏,是奉行天讨之君。孟子承上文说:“王者之政,能使士农商贾、行旅居民,无不归心,其明效大验,有如此者。特患今之人君,不能着实举行耳。诚能以实心行实政,将这五件一一见诸施行,则政事修明,德泽周遍,不但本国之民,欢欣鼓舞,戴以为君,即邻国之民,亦皆心悦诚服,仰之若父母矣。夫既仰之若父母,则邻国之民,就是我之子弟一般。那邻国之君,欲率其民以攻我,是率其子弟,以攻其父母,谁肯替他出力闹命。自生民以来,未有如此而能济事者也。这等样人心归服,则人不能捌我,而我常可以制人,天下谁能敌之。无敌于天下者,是乃奉天命而为天吏者也。谓之天吏,则凡逆天害民之国,皆得而诔伐之。可以抚安万民,宰翩六合,而王于天下矣。借曰不王天下,岂有是理哉?”按《书经》上说:“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盖民。心无常,抚之,则邻国之民皆为子弟;虐之,则邦域之内尽为寇仇。其废兴存亡之机,甚可畏也。战国之君,率以诈力相敢,而不知人心一失,为敌滋多。故孟子特举王政之无敢者,谆谆言之,诚有国者所当鉴也。

【心学讲评】孟子曰:仁政行而王业必成,理也,情也,势也。审于理者,即人情之所必说;当乎情者,即大势之所必归。下顺人心,而即上合天意。其故可推详而信其必然矣。尽天下之人,为士、为商、为旅、为农、为氓而已矣。士之所以不归者,礼任不隆,贤奸杂进,以失其择主之望也。贤者宾之师之,能者信之任之,在位者皆俊杰,而君子之道昌矣。则天下之士,虽未履其庭,而闻而说之,愿立其廷以得展其所为者,此必然之理也。其得主而乐为之效,士之有此情久矣。商之所以不集者,既赋其廛,又征其货,以损其求赢之实也。逐末者多,则赋其廛而必不征其货;逐末者少,则治以法而并不税其廛;则天下之商虽未人其市,而闻而说之,愿藏其市以得遂其所欲者,此必然之理也。其趋利而必择其安,商之有此情久矣。旅之所以不倈者,名为立关以御暴,而实夺其财也。讥之即所以卫之,而货无征焉,则天下之旅闻而说之,愿出其路,以惟其所欲往,必然之理也,旅之情同也。农之所以不归者,废井田什一之法而增加其税也。复助法以用其力,而亩无税焉,则天下之农闻而说之,愿耕其野,以遂其生,必然之理也,农之情同也。市廛之民所以散者,既有廛居之赋,而又责以百亩一夫之征,宅不毛者之布,重困之而曰贫也。薄取应得之廛,而除无艺之求,则天下之民闻而说之,愿为之氓,以得有宁居,必然之理也,其求乐土而居之情同也。凡此五者,岂有术以诱天下哉!抑岂必就人国而施不测之惠以招致之哉!法立于此,而情动于彼。试设身而思之,有不说者乎?有不愿者乎?君子有不乐得其道,小人有不乐得其欲者乎?而世主趋小利而忘大计,策士矜权谋而废大法,明明一先王怀迩柔远之道而不能行耳。

诚翻然大悟,有怀保天下之心,而为平一六寓之远略,崇道以论官,节取以养民,行之能行之,无惮其周详;能行之信能行之,勿疑其迂阔;则天下之情得,而天下之势有不可决者乎?行之于一国,而声施于邻国,势之无微不彰者然也。邻国之民陷溺已深,而仇雠其君,以怙恃于我,其仰望之深,情也,即势也,莫能制其心也。或则疑夫其民愿归于我,而其君必疾忌而与我争,将欲攻我乎?乃不逞而欲犯我者,谁与攻之哉?其民而已矣。以我为父母,则皆我之子弟,率之而攻,未有为仇雠而攻父母者。生民以来,有此逆行之势哉?其倒戈内向之势不可必乎?夫势之已成也如此,于是而有伐暴吊民之师焉,强者无与之战,弱者无与之守,虽大国兵强,君骄将悍,民已散而孰能敌者?尽天下矣。夫同为侯王,其不相下者固然。乃一旦惟我所欲为,而无能敌,此岂人之所能为乎?天授之矣。所讨者天讨,则所命者天命,此奉天以平定天下,而天必不我违者也。民心得矣,天意归矣,然且疑诸侯之不易顺,万姓之不易服,四海之不易一乎?以情度之,匹夫匹妇之好恶甚易见矣;以势揣之,东西南北之风尚所必然矣。则上天宪数之攸归,又何疑哉!故行仁政而王天下,非迂计也,情也,势也,即理也。而无如世主之不能行何也!

【元典】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译文】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才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

同类推荐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培根论人生事业

    培根论人生事业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 浩然孟子

    浩然孟子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道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热门推荐
  • 圣帝傲世

    圣帝傲世

    圣尊重生开启傲世群雄,我要续写新的篇章。
  • 重生就是冠军之我是爱因兹贝伦

    重生就是冠军之我是爱因兹贝伦

    23岁的einzbern垂垂老矣,已经是位拉胯先生,在排位被冰子哥踩头,回群里被群友阴阳,精神恍惚的他走在大街上,没有看见迎面驶来的黑色高级轿车。天旋地转后,他被身旁的队友喊醒,einzbern震惊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一个彩虹六号赛事蓬勃发展的世界。重生回来的einzbern开始了新的征程,这一次,他的旅途不再止步于CPL,而是踏上了征程世界的长路。最终,站在邀请赛决赛舞台上的他,这一世能焕发出怎样的光彩?敬请追读《重生之我是Einzbern》
  • 重生之极品婆婆异能媳

    重生之极品婆婆异能媳

    一个31岁从未恋爱过的老姑娘,重生回到七年前,风华正茂,竟拥有异能与空间。如果这次都还孤独单身的话,那就对不起糊涂神的乌龙事件了。看她莫梓卿如何将这世活的精彩,重生后的她桃花朵朵来,但谁又能伴她左右,与她同享千万富贵?家斗,商斗,一一摆平!
  • 浮城外传

    浮城外传

    这是一个发生在浮城的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深夜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程序员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黄超的故事......
  • 兽魔猎人

    兽魔猎人

    这是一个人类与兽魔共生的世界。原本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一直是人类,但兽魔的突然出现却打破了一切。他们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教会虽然多年来一直守护着他的信徒们,但兽魔的不断进化却让世界陷入了危机,然而诸多的悲剧竟也为人们带来了希望,但这希望并非来自人们信奉的神,而是来自于恶魔...通过和恶魔签订契约,契约者获得了强大的力量,他们以兽魔为猎物,以拯救世人为目的,他们被称为兽魔猎人!而故事讲述的,是兽魔、教会和兽魔猎人之间经过多年的战争,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世界也趋于稳定之后,新的危机却悄然降临...
  • 似锦于你

    似锦于你

    一中初高中部的人都知道逃课打架年级倒数沈之默不近女色即使如此表白递情书的事也屡屡发生.直到他对高二年级第一江似锦一见钟情原来叱咤一中的默爷成了年级第一的影子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江似锦是他那近十几年来唯一的光……孤僻嚣张跋扈&清纯小白兔文案一后来高中毕业典礼主持人问高考状元的江似锦“高中最难忘的事情”“和最喜欢的男孩在教室牵着手亲吻一群人在帮我们望风他却只亲了我的额头”文案二“沈之默我不值得你这样做…”“别否定自己你特别好特别值得…也值得我这样做”江似锦第一次被人坚定选择后来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淀变成一份美好文案三赵伊然和李思言的三年只让她明白你考虑一个人爱不爱你的时候他一定不爱你.
  • 穿越之白玉情缘

    穿越之白玉情缘

    “老板,来清蒸鲤鱼,红烧鸭爪,玉米排骨汤,好吃的通通都给我上”“姑娘,吃那么多,你不怕胖吗?”“你看我胖吗?”这个白玉是什么东西,从小就随身携带,不会是定情之物吧,想想就有些小激动!
  • 画骨成沙

    画骨成沙

    仙界、江湖,有人打赌,有人报仇,看妖冶萝莉如何赌赢百年帅仙,尽在《画骨成沙》。她是那年十三岁的“桃花不败”,他是高傲的残雪飞仙,她拜了他做师父。后来她被逼上绝路,做了犬艮谷主,十年后变身魔女重出江湖,发下毒誓要杀父以报母仇。却因为他与“赌王之王”的两个赌,而被他一次又一次地伤得千疮百孔。夺神器不是为了天下,只是为了他。待她后来开始疯狂地抢夺炼妖之力时,却发现复仇已空,而爱情,也是画骨成沙,一散天涯。原来,前世记忆如沙,错过终究是错过……冷仙?妖女?爱神?看谁喝下了谁的毒,看谁中了谁的蛊?
  • 妃逆天下

    妃逆天下

    话说,银家穿越当皇妃,她穿越却当了个妖怪。被妖上了身不说,还落下个双面人格,罢了罢了,双面就双面吧,反正有两个俊美邪王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也算值了,不过,总不能让那妖在她体内一直逗留吧,什么?献身?靠,唯一能解救她的办法就是占有她么?她宁愿拿块豆腐上吊算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刘家兄弟的故事

    刘家兄弟的故事

    前言: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苏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户生活很贫困的人家,家中四兄弟,且看在那段吃不饱饭的岁月里一家人如何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好,家中老大如何带领兄弟们奋斗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都有自己的故事,作者仅以本部小说缅怀父辈那个年代最纯真的亲情,和一大家人同舟共济想把日子过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