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88

第188章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13)

先儒谓知言、养气,二者合一;又云告子外义,故不知言。是则孟子唯能见义于内,故于天下之言,无所求而不得,而浩然之气日生。夫其见义于内者,岂斤斤之明足以察之哉?以无私之仁体藏密之知,故自喻其性之善,而灼然见义之至足于吾心。乃其所由以致此者,则唯不厌、不倦以为学教,而即物穷理,以豁然贯通于吾心之全体大用者也。全体大用即义。此即《大学》之格物、致知以知至善而止者也。由其知之大明,则为知言;由其行之造极,则为养气。义无不集,故造极。行造其极则圣矣。

夷、尹之所以皆得为圣也,尹之格于皇天,夷之风起百世者,气之盛大流行、塞乎两间者也。乃由其行之已至,则得天下而不为,固有所不可矣;君百里而有天下,则抑有所可矣。若夫随可而可,不但有其必可,斯岂特行足以造之而气足以任之哉?孟子曰:“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力者,义无不集而气足以举其任也。巧者,尽心知性而耳顺乎天下之理,是非得失判然冰释而无纤介之疑也。是知孔子之独至,非二子之所得同者,在知言。

而孔子之所以声入心通,无疑于天下之理,而为万事万物之权衡,以时措而咸宜者,一其下学上达者之条理蚤成也。学不厌、教不倦,下学之功也。乃即此以学而即此以达,则唯尽吾性之善、充吾心之义而无不达矣。故其为学,始于格物、致知,而要于明德之明。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则物之所自格者,即吾德之本明者也。以尽吾心皆备之物,而天下之是非得失,无不待我以为权衡,此孔子所谓“可与权”者。养气则可与立,知言乃可与权。乃以应夫仕、止、久、速之几,如日月之明,容光必照,而廓然其无疑矣。

若夷与尹,非其知之不真也,知其所至,而未极乎物之所至,则至其所知,而或未中乎几之莫知。其不能从容于仕、止、久、速合一无滞之义也,亦极其所极,而未达乎无用不极之妙。《易》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事始于精义,则下学皆有可学之资;化极于穷神,则虽夷与尹不足以尽其上达之妙。然则孟子之所以学孔子者,一言以蔽之日,知言而已矣。

乃微其词而不直以告丑者,则缘此之为学,事甚易而几甚微,达者自可得之于无行不与之中,而苟标此以为宗,将使愚者不察,苟求之外而遗吾本明之德,则且玩物丧志,以终身于罔、殆之中。乃以前段所答知言之问,但就齐卿相所知之言,显其救时之大用,而未着夫知言之全体与其所自知言之本原,故于此复申言其从人之事在学诲之中,而推致其权度之精,则有时中之妙。盖七篇本孟子所自作,故问答之际,一合一离,一微一显,一偏一全,经纬成文,而大义、微言交相引伸,使知者自得之。“引而不发,跃如也”,亦于此信矣。

“不忍人”“忍”宇,误作“必有忍”“忍”字一例看,极为害理。双峰“忍不住”之说,其渗甚矣!“忍”字从刃、从心,只是割弃下不顾之意。(朱)[孟]子于此,已说得分明。事亲、从兄,是从顺处见;侧隐、羞恶,是因逆而见。观下称孺子人井则知之。若无人井之事,但见一孺子,便痛惜怜爱,忍禁不住,骨与俱靡,则亦妇人之仁耳。

此章言“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其云“先王”者,汤、武是也。人之陷于水火者为势已逆,而我始创法立制以拯之也。若承治之主,便无可动其恻隐者,则又如下篇所云“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但无害之而已足矣。君子之于民也,当其顺,则无欲害之而止;当其逆,则有不忍之之心。非仁之有二心也,仁术之因乎物者自不同也。若云恻隐之心从中发出便忍不住,则当云“不忍恻隐之心”,而何以云“不忍人”?此处吃紧在一“人”字。言人,则本为一气,痛痒相关之情自见。朱子云“见一蚁子,岂无此心”,语自有病。理一分殊,昭然自别于吾心,不可笼统带说。均是人矣,则虽有贵贱亲疏之别,而情自相喻,性自相函,所以遇其不得恰好处,割舍下将作犬马土芥般看不得。此求之人之天良,固自炯炯不昧,非徒有言说而不能喻于心也。浸令蚁子滨危,则又较犬马差一格,而况于人乎?

至若忍禁之忍,自以能忍为得。若忍不住,自是不好事。忍者,情欲发而禁之毋发,须有力持之事焉。若人之不仁,则直是丧其本心,岂有侧隐之心发于中而用力以禁其不发者哉?苟其为仁义之心,虽至愚不肖,既有之,亦必听之,特不能发之,而未有忍之者也。且云“不忍人之政”,亦岂先王之有此政也,技痒不禁,而急于自见也乎?甚哉,饶氏之以小言破道!将牵率夫人乐用其妇人之仁、小丈夫之悻悻而有余矣。

煤注》“全体此心”四字,恰与“端”字对说。孟子之学,大旨把内外、精粗看作一致,故曰“万物皆备于我”。“万物皆备于我”,万事皆备于心也。心之发端,则是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到全体上,却一部全礼乐刑政在内。只缘仁、义、礼、知之德,弥纶两间,或顺或逆,莫不左右而逢原也。

双峰云“斯,犹即也”。若下得“即”字,便不当下“斯”字。“即”字虽疾速,然有彼此相蹑之意。如人言“行一步,即行第二步”,第一步之中无第二步,但行一步亦自可止,不必定行第二步;特行之疾者,不止而加进,遂相因以即有耳。此言“斯有”则不然。须为之释曰“斯,即此也”,方得恰合。即此不忍人之心,便有不忍人之政在内,非有待也。如齐宣之易牛,孟子许之为“仁术”。仁,心也;术,政也。不忍杀牛之心,自有此全牛之术;非既有此心,又有此术也。先王固不无学问思辨之事,存养省察之功,然俱于事未至前之先,务求吾心之全体大用而全体之;非待有其心后,却方讲求其事,以为心树枝叶。说“即”字虽疾速,以实求之,则终成蹭蹬。识得孟子本领,自然不作此文句。

纳交、要誉、恶声,便说是“人欲之私”,亦不得。上蔡之说太高着,高过则无实矣。孟子之意,特以此三者之心,原不与乍见孺子人井时相应,故所感值其所通,恻隐之心生,而三者之心不生也。

乃其必言非此三者,则以如救孺子,则须有此三种利益,固其功之所必收,而非乍见之顷有心期待而得耳。若以此为人欲之私,则子贡赎人而却其资,孔子不应非之。且不救人之声,恶声也;恶声可恶而恶之,又岂非羞恶之心乎?

上蔡之意,若将以此分王霸之诚伪。然霸者之疵,乃在揽着未有之事以鬻仁义,若伐原示信,到底无益有损。若其觌面相遇、发不及虑之时,亦未便起功利之想。不然,则岂桓、文之心,求一念如悠悠行路之人乍见孺子入井时而不得邪?

云峰云“稍涉安排商量,便非本心”,则尤陷溺异端而大违圣教矣。孟子到底也须说个“扩充”。扩充之功,乃以会通四端而经纬万善,究莫非天理之固然。且如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便有怵惕恻隐之心,及到少间,问知此孺子之父母却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救之为逆,不救为顺,即此岂不须商量?而孔子所谓“可逝也,不可陷也”,又岂不安顿自身而排置得所乎?侧隐之心,元与羞恶、辞让、是非,同条互用,那得只任此一念一直做去,更无回顾?且此章言不忍人之心里面便有不忍人之政,则先王所以定上下之交,永夙夜之誉,远不仁之声者,鸿名大业,俱在里许。若只许直用,不许商量安排,则只消此心已足,而何以又云有政邪?

圣贤帝王之学,元无孤孤另另作一条白练去之理。不用商量者,释氏之所谓“蓦直去”。不用安排者,又庄子之唾余耳。故曰云峰之说,陷溺异端而大违圣教也。

朱子“动处发出”一段文字,有一部全《易》在内。《易》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又云“复其见天地之心”,只是此理。动便是阳,静便是阴。从其质而言之,则为阴阳;从阴阳之所自生者而言之,则只是动静。阴在天地,也未便是不好底。动以出,静以纳。出者所以虚而受纳,纳者所以实而给出。故曰“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然到生物之化上,则动者生也,静者杀也,仁不仁亦遂以分矣。

圣人官天府地,自知择而用之,所以“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须作两项说。“立天下之大本”,则须兼动静而致功,合阴阳以成能。喜怒哀乐未发处,必肖天地之动静无端,纳以实而善其出。若其“知天地之化育”,则只在动处体会,以动者生而静者杀也。又曰:“立人之道日仁与义”,仁与义却俱在动处发见。从动中又分此两支:仁,动之静也;义,动之动也。义虽以配肃杀,然其杀也,亦羞恶极至之用,非与天地之无所羞恶而杀者同。故杀人刑人,而不因于己所甚羞与所大恶,则必残忍凶酷之徒矣。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只是动而不已。而动者必因于物之感,故《易》言“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即此是天地之心,所谓“一阳来复,数点梅花”者是已。《乐记》以感而遂通为性之欲,便大差谬。所以他后面说“物至知知”一段,直入异端窟臼里去。圣贤以体天知化,居德行仁,只在一“动”字上。故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不相一而疑相碍者,合之于动则四德同功矣。

且如此章上言内交、要誉、恶声,在乍见孺子入井时用他不着,若静中岂无此三者?亦岂遽成大过?只为动处不与此事相应,则人固有之心便不向那边动;若本非所动而强为之,则是霸者之假仁。若恰好当机而动,便尽商量其宜,安排得当,正以尽此心之大用。故即纳交、要誉、恶声之心,遇彼恰好用着处,亦即以从彼动者为正,而怵惕恻隐之心,在彼又为不相交涉。此中内外感通、良心各见处,只在当念自喻,不可悬揣与判王霸之分。

若见大宾时,内交之心,从中而发,便是礼之端;不韪之声,思以避之,便是义之端;畏乡党之清议而思得盛名,便是智之端。此唯“要”字有病,“誉”字自无嫌。唯孺子人井之时,非彼三者之动几,故孟子别言之。虽在人欲横流之人,亦未有从彼发者。天地自然之理,与吾心固有之性,符合相迎,则动几自应。此天地圣人之所不能违,而一切商量安排,皆从此而善其用。故君子之致其功者,唯慎诸此之为兢兢也。

“心统性情”,“统”字只作“兼”字看。其不言兼而言统者,性情有先后之序而非并立者也。实则所云“统”者,自其函受而言。若说个“主”字,则是性情显而心藏矣,此又不成义理。性自是心之主,心但为情之主,心不能主性也。

乃孟子此言四端,则又在发处观心、由情以知性、由端以知本之说。蔡西山竞将“端”字作“尾”字看,固是十分胆识。但就众人全体隐晦、仅有此心言之,则为尾。若先王全体此心,则如火炎昆冈,水决金堤,通梢一致,更无首尾矣。

抑此但可云从情上说心,统性在内。却不可竟将四者为情。情自是喜怒哀乐,人心也。此四端者,道心也。道心终不离人心而别出,故可于情说心;而其体已异,则不可竟谓之情。

若张子所谓“心统性情”者,则又概言心而非可用释此“心”字。此所言心,乃自性情相介之几上说。集注引此,则以明“心统性情”,故性之于情上见者,亦得谓之心也。“心统性情”,自其函受而言也。此于性之发见,乘情而出者言心,则谓性在心,而性为体,心为用也。仁义礼智体,四端用。

要此四者之心,是性上发生有力底。乃以与情相近,故介乎情而发。恻隐近哀,辞让近喜,羞恶、是非近怒。性本于天而无为,心位于人而有权,是以谓之心而不谓之性。若以情言,则为情之贞而作喜怒哀乐之节四端是情上半截,为性之尾。喜怒哀乐是情下半截,情纯用事。者也。情又从此心上发生,而或与之为终始,或与之为扩充,扩充则情皆中节。或背而他出以淫滥无节者有之矣。故不得竟谓之情必云情,上之道心,斯以义协而无毫发之差尔。

小注云“仁义礼智本体自无形影,‘本’字有病。只将他发动处看”,此为人皆有之而言也。若君子之静而存,动而省,功深理熟,天理来复者,则不然。仁义礼智自森森地,于动于静皆不昧。于此中循之有实,发之有据,故曰“反身而诚”。岂但有形影而已?

“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一倍笃实光辉,皆无妄者。孟子只且如此指出,不获已为已放其心者言耳。不然,则为圣贤者,亦但从端绪上寻求,舍其富有而与寡妇争遗秉滞穗之利,那得充满周遍,经纶大经,立大本,知化育来!扩充四端,以几乎四海之保,已是忒煞费力,所谓“再回头是百年人”也。

“人有四端,犹其有四体”,其有四德,犹其有此心。愚下人但知有四体,不知有心,故且与如是作喻。

不能扩充,只为不知,“知”字上有工夫,固是。然此知上工夫,须辨别在,不可错云识得此心,便大事了毕。

“知”字连下“皆扩而充之”五字一气。知者,知扩而知充也。“强恕而行”,知扩者也,“反身而诚”,知充者也。扩充之中,便有全部不忍人之政在内。大用无非全体,须一一拣别,令与此四端相应相成。大学之所谓“致知”,正此是也。

若在长养四端,令恒不昧上做工夫,则须用戒欺求慊之实学,不仅用知。知有此心,便大段休去,此释氏之邪说;只一发心,功德便不可量,乃以隳名教、戕生理而皆不恤。呜呼! 重言知而无实,其为害之烈可胜道哉!

“矢人岂不仁于函人”一章,唯双峰为得之。庆源、西山只在心上说,却不顾下文“不仁不智”一段,亦且不顾矢函、巫匠两喻。矢人匠人之心,与巫函同,所以不同者,术而已矣。上章与此章,共是一意。上章就高远处说先王所以平治天下之理,此章就卑近处说,为诸侯见役者发动其耻心,然大要都在仁术上着意。扩而充之者,尽心所本有之术也。如乍见孺子入井时,既有怵惕恻隐之心,则其所以救之者不遗余力可知已。先王于心见全体,则术自无不得其宜,以心之固有夫术也。若矢人之心无异函人,而卒至以伤人为心者,术亦能易心也。心有其术,则上智者当尽其心以行其政。术能易心,则下愚者当正其术以养其心。故云“择”,云“莫之御”,皆为术言也。

若心,则固有之而无待于择,藏之于己,亦何有于御不御哉?心、术元为一贯,而心外无术,故可尽心以广其术,亦可因术以善其心。畏罪而强仁者,何望其见术于心哉?且范围其心于术之中而不习于恶,则亦可以保其国家而免于耻矣。集注“仁道之大”四字,须着眼在一“道”字上。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版本,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分类明显。为便于广大读者研读,现分为上、下卷精心编辑出版。上卷内容主要包括“《厚黑学》原典”、“李宗吾自述”、“名家谈李宗吾”、“厚黑教主传”以及“历史上的厚黑名人”等;下卷内容包括“活学活用厚黑学”和“曾国藩官场厚黑镜鉴”,重点放在“活学活用厚黑学”这一编,从为人处世、职场官场、推销经营、情场交友、人情世故、厚黑口才等诸方面,详析、评述“厚黑”原理,做到厂内容丰富全面,举例生动活泼,阐释深入浅出,故事精彩而富有哲理。
  • 听南怀瑾讲《庄子》

    听南怀瑾讲《庄子》

    本书以生动流畅、引人入胜的语言,讲述了《庄子》一书中的智慧,是作者精心研读南怀瑾大师《庄子讲记》后的个人感悟之作。全书分为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七篇。
  • 正义从哪里来

    正义从哪里来

    熊逸围绕正义话题,分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要幸福还是要公正,何谓正义,自由意志的两难,原罪的两难,康德的失误,伟大的嫉妒心……他以缜密的思辨,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代表哲人的相关思想,比如中国的儒家、道家、墨家,还有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蒙田、斯宾诺莎、卢梭、亚当·斯密、罗素、康德、哈耶克、弗洛姆、罗尔斯等;并列举大量历史案例和文学经典,层层深入,探讨何谓正义、正义从何起源及如何实现正义。这部足以撼动人心的作品,以通俗生动甚至带有文学意味的语言,带我们进入一个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宫,在与各位先哲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思辨的快感与智慧的启迪。
  • 不要紧

    不要紧

    在《不要紧》中,星云大师按照“生、老、病、死”这一条主线,为人们揭示关于生命的真相,主题包括了人生命运、因缘、生命教育、身心疾病等。他指出一切皆是因缘的促成,得之失之都不必太过挂怀,一切难为之事都不要紧,人生总会找到解脱之道。
热门推荐
  • 舞法天女朵法拉3

    舞法天女朵法拉3

    在未来,混族也伮复活还得到了复活石卷土重来,圣女王娲丝沉睡,圣女圣使们不知所踪,为了舞音世界安宁,安真真(朵蜜),林佳善(法苏),陈美瑰(拉提),苏爱蕾(芮闪),苏慧仪(希雅),苏雅黎(雪妍)苏诗雨(若雨)来到舞音世界成了岚悠儿,安琪儿,歆汐儿,沫薰儿,云浮儿,恋心儿,颜灵儿女神,这次黑暗复苏,联合魔族,女神们将天女们送回过去,与过去的她们战斗,新天女们又会有怎样的冒险?女神们在过去又有什么秘密?
  •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培养体魄健康、意志坚强、乐观进取的亿万青少年。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和需要,在参照了大量的专业书籍、通俗读物的基础上,精心编写了这本《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一书,希望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从东京开始当女神

    从东京开始当女神

    2016的那个夏天,风儿是那么的喧嚣,醉酒醒来的洛泉发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日本!长着一副入选世界百美的洋面孔,但她的身份却是根正苗红的华夏人。虽然考上了东京大学,但她可不想只过那种按部就班修学分的生活,她的梦想是成为万众瞩目的Diva!这个世界没有她所喜爱的有米津玄师、杰伦、阿姆、阿黛尔…………,无数的传世乐章都还在等待着有人能让它们现世;数不清的经典影片比前世晚拍了好几十年,那些足以在荧屏上永留其名的芳华倩影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演绎者。如果这一切都还没有出现,那么,就让我来将她们复刻!Ps.本书单身文
  • 诡史迷踪

    诡史迷踪

    我爷爷是个历史怀疑和阴谋主义者,经常会神经质地唠叨着说什么“青史已成烣,可怜故纸堆”之类的话。也因为这个原因,我家一连出了六代史学大家的传承到我这里便断了,我大学的专业是土木建筑……直到我毕业那一年,被一伙盗墓贼骗入伙之后,一系列的诡异事件骤然将我惊醒,历史原来真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从太史公开始,史官门都在极力隐瞒着一个惊天的秘密……
  • 金城二先生

    金城二先生

    9月1日,企业中学和社会中学同时开课。市建一中初二(四)班的同学们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点名。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叫过去了,应答之声或急或缓,或浊或清……
  • 我家有云

    我家有云

    以幸福E湾智慧小区系统上线为主线,六个月的上线过程跌宕起伏,程序猿邱飞与客服经理张晓慧由期望到误解,由误解到理解,在不断的失望和奇迹之后,得到感情升华,穿插着管家机器人小云的智慧与诙谐,科技团队与小区物业与业主住户和谐融为一体.......
  • 总裁求爱:娇萌小妻休想逃

    总裁求爱:娇萌小妻休想逃

    她本是A市顾家最受宠的小公主,却无意间落入他手中。夜夜缠绵,却只是欲望的需求罢了!“你走吧,这里有一笔钱,够你花一辈子的了!”将支票推到她面前,不带一丝感情的说道。“3000万?你还真大方!”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初恋回来了,她这个见不得光的就得被打发走?“这个给你,从此以后,我们两清。”将他送的樱花项链丢出去。拿起桌上的支票,撕碎。她是顾家人,不会连最后的尊严都弄丢!三年之后,一场盛大的生日宴会上,他们再次相遇。彼时,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顾安初,不再想要留在他身边,不再奢求他的爱。“言总,别来无恙!”她优雅的伸出玉手,像个女王般的傲娇!“别来无恙!”
  • 凡人传修仙之路

    凡人传修仙之路

    灵力极低落魄少主逆袭成神,最终成为一代神王,
  • 安全教育知识读本

    安全教育知识读本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全面落实《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编写组组织相关力量对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保障重点专业建设的主干课程进行了规划和编写。从2006年秋季开始,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将陆续出版,提供给广大中等职业学校使用。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是面向中等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教材,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发的教学大纲编写,并通过l专家的审定。
  • 赤夷邪战

    赤夷邪战

    赤夷族,乃是古华王朝六大氏族之一中夷族的一个支脉。四百多年前,魔族大举入侵人类领地,古华六大氏族自然首当其冲。而夷族由于一次重大失误,不仅使本族强者死伤殆尽,更是将人族推向风尖浪口。关键时期,人族举全族之力背水一战,六大氏族更是底蕴尽出,方才勉强抵御住魔族的刀锋。最后,人族代表与魔族签订协议,人族付出惨重代价后方才休止战事。而这时的夷族却开始被全人类兴师问罪,处处受到打压,夷族因此而惨遭灭族。赤夷族做为夷族的支脉,亦是被牵连被打压。最终只有一些老弱妇孺逃进大山之中方才留住了赤夷一脉。经过四百多年,赤夷族后裔在大山之中已落寞成了靠打猎为生的小村庄。而这时,司徒休就从这里诞生,灵修为主,法修为辅,为光复赤夷,浴血奋战,走上了一条邪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