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93

第193章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5)

【理学讲评】比字解作为字。化者,是死者。恔,是快足的意思。俭,是薄。孟子又答充虞说:“吾谓送终之礼,不可不尽者为何?盖人子之于父母,常念其罔极之恩,则必思为无穷之计,要使附于身者,坚厚久远,不使地下土壤,得亲近其觅肤,则死者之体魄安矣。父母既安于地下,则于人子之心,独不快然自足,而无所悔恨乎。若礼所得为而不肯自尽,是爱惜财物而薄于其亲矣。吾闻君子送终之礼,必诚必信,惟恐一有不慎,为终身之悔。岂忍借世间财物,却在父母身上减省,而不尽其心乎。吾之致美于木,亦不忍俭于亲耳,奈何以过厚为疑耶?”然孟子之葬亲,虽得为而未尝越徒,以薄为道,则以天下俭其亲。而战国赢秦之君,至虚地土之藏以为观美,亦岂君子之所谓尽心者耶?

【心学讲评】君子之用物也俭,而于父母之亲,生死之际,则不忍言俭。非徒不忍也。有我而后有天下财,财皆天下之财,而用之者我也。乃何以而有我乎?使非父母则方且无我,而天下之财,谁为俭之?有生,而后天下之财可为我用。惟其生也,是以不容不俭;乃死,则无所复用之矣。委财于天下,而天下何所容吾之俭?故于父母生死之际,而但有留财以为天下俭之心,则不仁不智,而人心绝矣。为天下俭且不可,而况俭之以为妻子之奉、口体之资乎!故先王制礼也,下达于庶人,苟可以尽其财而不恤。风俗之美,相尚以此为悦心之道,非不知天子之可有余,而庶人且有饥寒不胆、妻子不畜之忧也,以为虽庶人而此心不容不遂所以别人之心于禽兽之心也。先王制之,而君子遵之,此心之理而已。

孟子自齐葬于鲁,葬毕而反于齐,其事不可考,或曰母葬也。即非孟子之母丧,而亦为人子者之亲丧也。其止于赢也,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促匠者椁、茵、抗木之事,则或以虞之足以闻乎礼也。于时虞有疑焉,乃值丧期严迫之际,惟承命而不敢请。今稍暇矣,愿窃有请焉。前者之木若过于美,而得勿失之泰乎?”

孟子曰:“夫亦犹行古之道也,而子何疑焉!古者棺椁无度,过者过于厚,不及者过于薄,以为人子之心,惟其自尽,而不必为之制也。至于周之兴也,定为常制:棺七寸,椁称之;天子而下有四重、三重、二重之差,而其厚薄之均,则达于庶人。夫人自生而死,所用于天地之产者至此而毕,人子终天所致于亲者至此而穷,天子庶人一也。乃自薄葬之邪说惑人,以为徒为观美耳。夫亲之死也,观美以远人之厌恶,亦不容已者,而况非直此哉!尽人而为人子,则尽人而有人心,非此则追悔无及,而心不能以自全矣。夫先王之曲达人心也如是,则无不可得为之分矣。夫人子亲亲之心无已,有限于分而不得者,孝子之所深悲,不可以为说也。不然,则分可为,而财不足,亦抱疚终身而不释耳。若于礼无违,得之矣,幸而财足用焉为之而已矣。古之人无有不用者也,吾何所为而独不然乎!将反之心而不可乎抑徇乎?俗而求异于古乎?

“且此制者,非独礼在则然也。化者化矣,而肤犹是肤也。生则宫室以居之,几杖以安之,管簟以处之,而死则与硗瘠之土相亲也。一回念而大伤于心者,及是而独无佼乎?若有所为而独不然,意者以俭为美德,而不欲过用天下之物于无用之地乎?而吾闻之也,君子之以俭居德,而不欲暴殄天下之物者,以不用之货充府库,以无用之粟朽仓廪,而富己以贫天下也;以耳目之于声色,口鼻之于臭味,四肢之于安佚,而厚己以蠹大下也;以宫室之美侈荣观,以妻妾之奉耽宴乐,以穷乏之得我骄志气,而纵己以夺天下也。至于亲,则我之所可用,皆我之所可致;冻可也,馁可也,任天下之讥非,违物情而求快,无不可也。无亲而何以有我?无我而又何有于天下?天之所生,地之所产,不我禁也。人之所效,而成乎财用者,不我啬也。彼亦人之子而犹有人之心也,而我何俭乎哉!

“世衰道丧,无所不生其侈心,而独于亲丧以俭为美,而掩其嗜利忘恩之恶。为之亲者,抑或遗命薄葬以私利其子。呜呼!人心之所以尽绝而终沦于禽兽也,悲夫!”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

【元典】

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译文】沈同以个人名义问道:“燕国可以讨伐吗?”孟子说:“可以。子哙不得把燕国让给别人,子之不得从子哙那里接受燕国。比方说,这里有个士人,您喜欢他,就不禀告君王而私自把自己的俸禄、爵位让给他,那个士人也不经君王同意,私自从您那里接受俸禄和爵位,这样行吗?(子哙)让君位的事,同这有什么两样?”

【诸儒注疏】“沈同”,齐臣。“以私问”,非王命也。子哙、子之事见前篇。诸侯土地人民,受之天子,传之先君。私以与人,则与者受者皆有罪也。“仕”,为官也。“士”,即从仕之人也。

【理学讲评】沈同,是齐臣。子哙,是燕君。子之是燕相。是时燕王子哙惑于邪谋,传位于其相子之,国内大乱。齐之君臣欲乘其乱而伐之。故沈同自以己意私问孟子说:“燕国乱矣,举兵伐之可乎?”孟子据理答说:“燕之罪可伐也。盖燕国受之天子,传之先君,子哙所当世守而无失者;若未请命于天子,不该将土地人民,私授与人。子之位在人臣,若未奉天子之命,不该私受国于其主。譬如有仕宦之入,平日你喜悦他,却不请命于王,就将你的禄秩官爵私自与他;那仕宦的人也不曾奉有王命,就私受爵禄于你,于理可乎?盖爵禄虽在子,而黜陟予夺皆出于君,私相授受,皆不可也。燕国君臣之授受,何以异于此。以爵禄私相授受,在有国所必诛;以土地私相授受,在王法所必讨,何不可伐之有?”孟子之意,直谓燕有可伐之罪耳。至于所以伐燕者,又必有道,而惜乎沈同之不能再问也。

【元典】

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译文】齐国攻打燕国。有人问道:“(您)鼓励齐国攻打燕国,有这回事吗?”孟子说:“没有。沈同问‘燕国可以征伐吗?’我答复他说‘可以’,他们认为这个说法对,便去征伐燕国。他如果问‘谁能去征伐燕国?’那我将答复他说:‘奉了上天使命的人才可以去征伐。’就好比这里有个杀人犯,如果有人问我:‘这个人该杀吗?’我就回答说:‘可以。’他如果再问:‘谁可以去杀这个杀人犯?’那我就会回答他:‘做法官的才可以杀他。’现在,让一个跟燕国一样无道的国家去征伐燕国,我为什么要鼓励它呢?”

【诸儒注疏】“天吏”,解见上篇。言齐无道,与燕无异,如以燕伐燕也。《史记》亦谓孟子劝齐伐燕,盖传闻此说之误。

汤氏曰:“燕固可伐矣,故孟子曰可。使齐王能诛其君,吊其民,何不可之有?乃杀其父兄,虏其子弟,而后燕人畔之。乃以是归咎孟子之言,则误矣。”

【理学讲评】天吏,是奉行天讨之君。孟子答沈同之问,只谓燕国君臣有可伐之罪,而非谓齐之可以伐燕也。及齐人兴师伐燕,或人疑其计出于孟子,乃问说:“伐国之事,人所难言。今闻夫子劝齐伐燕,果有是事否?”孟子答说:“我实未曾劝齐伐燕。但谓我为劝者,却有个缘故。前日齐大夫沈同,尝来私问我说,燕之无道,可伐与?当时我应他说可伐;盖燕之君臣,把天子付与、祖宗传下的土地,私相授受,这等逆乱纲常,违犯法纪,如何不可伐。彼就以我之言为然,不复再问,而遽伐之也。彼如再问那个可伐之,则我必将应之说,除非是奉行天命,诛讨有罪的天吏,才可以伐之。苟非天吏,是以暴而易暴,亦不可也。譬如今有杀人的,或问说这杀人之人可杀与,则将应之说可。盖杀人者抵罪,如何不可杀。彼如再问,那个可以杀之。则必将应之说,除非是奉行君命、专理刑狱的士师,才可杀之。苟非士师,是以下而专戮,亦不可也。今燕之君臣,不告于天子而私相授受,其悖乱之罪,诚为可伐;然齐非天吏,亦不请于天子而兴兵讨伐,其专擅之罪,也与燕国一般。以齐伐燕,是即以燕伐燕也。我何为而劝之哉?”夫兵以义动,师贵有名。向使齐王能以燕国之乱,告之天子,声罪致讨,无一毫自利之心,庶几称天吏矣。惟其欲乘人之乱,取以自利,全是战国阴谋,此孟子所以甚言其不可也。

【心学讲评】王者之师,正己以正天下也,是谓奉天。自正矣,则天下之不正者自我而正之,是谓天讨。故奉辞伐罪,而大有为之业自此而成。若己不正,而徒托于其名以幸于一成,则祸不旋踵。义之不可假,甚严也。

燕之君臣无道而民怨,齐与之邻,而奉义以伐。此祸福之枢机,得则王,失则亡,在此举矣。齐王前此之为,无大过于燕,不必深求。而一日惩燕之祸,以义匡燕,以仁救民,则伐之者,王业之始事也;反是,则败亡之祸本也。故孟子于此有两难言者:无止其伐之理,而失图王之机;无劝其伐之心,而反成后事之悔;故不与齐王言,而王亦不测孟子之心而难于问,乃使沈同以其私问,而若非王之问者,曰:“燕可伐与?”从燕而言可不可,奚不可哉!亦以强弱胜败为疑而已矣。夫但言燕,则其可伐也,不足疑。而孟子断然应之曰:“可”道有其可,而众散民离、而势亦无不可也。燕者,先王以授分陕之召公,而世守之以绥此土者也。子会奉其宗庙社稷以牧其民,而得与人乎?子之非适非长,而得受之于子哙乎?此其理甚易见也。有求仕者于此,而子说之,子之私也。子之禄爵,王所命也。不告于王,而私与之,不知有王,先在子矣。夫此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不知有王,士之乱也。王其所以听子乎?诸大夫可以容子乎?国人可以安此士而尊之乎?大夫受命于君,诸侯之上受于先王,内受之先公,一也。而燕何以异是?此不待再较,而问罪之师必无能贷者也。夫以理而言,则必无谓燕不可伐之理;以事而言,则吊民伐罪,王者以义正天下,而安天下之民在此举也。使齐之君臣进而请教所以处置燕祀而矜育燕民者,当必有至正之道存焉。而齐人但窃义之可假,民之可动、功之可成,而遂伐之,则有识者已早知其终之必败矣。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疑君子之不度德量力,而轻于一试也。孟子已深知其伐之不以道,而应曰:“未也,王未尝进我以问兴师之事,我未尝详言所以正燕之道,则何言劝也?惟沈同以其私问‘燕可伐与?’则自燕而言,有必诛不赦之罪,而应之曰‘可’。彼遂以为然,而无疑于伐,则伐之谋已定,而特以我之言为质耳。使彼诚有以义兴师之诚,则必反而自问焉,将曰:‘孰可以伐之?’明知彼之可,而犹料我之可,此则吾之言伸矣,则将应之曰:‘为天吏者,奉天之道以治天之民,有罪者不敢赦,不被天之泽者不忍不救,于己无私利之心,于民有各得之愿,则伐之也,上合天心,而无不可矣。”此犹之有杀人者,而或问之曰:‘杀人之人,可杀与?’法所不容假,而安得不应之曰‘可’?乃己非有敕法之任,遽执而杀之,而遂谓曰可者劝之杀乎?使彼能问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法在己而后可伸也。今齐之为齐,前之不能秉义行仁以受天之祜者既然,而后之不能诛暴禁乱以绥天之民者,又知其必然也。齐亦一燕而已矣。以燕伐燕,齐且为他曰之燕,而何为劝之哉?对沈同者,以燕论也,非-以齐论也。以燕沦,而燕必亡;以齐论,而齐亦危矣。吾其敢轻与齐言此哉!”

呜呼!伐燕,大事也。孟子居三卿之中,王不与谋,而聊使沈同问之,以塞众论,故其问不详,原无请裁于君子之心,及夫一旦之功幸成,而贻无穷之害,始且畏且惭,而功不救其败,则齐之不足有为,明矣。孟子之不能正之于始也,亦末如之何。而言之出不易,有如此夫!

【元典】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叛;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译文】燕国人反抗(齐国的占领)。齐王说:“对孟子我感到很惭愧。”陈贾说:“大王不必犯愁。大王如果在仁和智方面同周公相比较,自己觉得谁强一些?”齐王说:“咳!这是什么话!”陈贾说:“周公派管叔去监察殷人,管叔却带着殷人叛乱。(如果周公)知道他会反叛还派他去,这是不仁;如果不知道他会反叛而派他去,这是不智。仁和智,周公还未能完全具备,何况您大王呢?请允许我见到孟子时向他作些解释。”

【诸儒注疏】齐破燕后二年,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王。“陈贾”,齐大夫也。“管叔”,名鲜,武王弟,周公兄也。武王胜商杀纣,立纣子武庚,而使管叔与弟蔡叔,霍叔监其国。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与武庚畔,周公讨而诛之。

【理学讲评】畔,是背叛。陈贾,是齐大夫。管叔,是周公的兄,名鲜。监,是管理国事。齐人既伐燕而取之,后来燕人不服,共立燕太子平为王,叛了齐国。齐王乃与群臣说:“向年我欲取燕,孟子劝我当顺民心。及诸侯将谋救燕,孟子又劝我置君而去。我不曾听他的言语;今燕人背叛,是我不用忠言之过,心甚惭愧,无颜面见得孟子,将如之何?”这是齐王悔悟的良心,群臣若能将顺而诱掖之,亦为善之机也。齐臣有个陈贾,是阿谀小人,乃对齐王说:“何必以此为患,臣且问王,王自家忖度,与古之周公孰仁孰智?”齐王惊叹说:“这是何言?周公乃古之圣人,我何敢比他。”陈贾便举周公的事来说:“王以周公为仁且智,非后世可及,不知周公于仁智,也有不能完全的去处。当时武王克商,立纣子武庚,周公使其兄管叔去监守武庚之国。及成王初年,管叔遂与武庚同谋,以殷叛周。假使周公预知管叔之必叛,故意教他去监国,是驱之使陷于罪,忍心害兄,这便是不仁。假使不知管叔之将叛,误教他去监国,是亲兄之恶,尚然不知,这便是不智。这等看来,仁智二字,以周公之圣,尚且不能兼尽,而况于王乎?燕人之叛,正不必以此为歉也。贾请往见孟子,以周公为辞以解之,王无患矣。”夫齐王之惭,尚有迁善之机,而陈贾之解,反导之以文过之失。小人逢君之恶,其情状类如此。

【元典】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叛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

【译文】陈贾见到孟子,问道:“周公是怎样一个人?”孟子说:“古代的圣人。”陈贾说:“他派管叔监察殷人,管叔却带着殷人叛乱,有这回事吗?”孟子说:“是这样。”

陈贾说:“周公是知道他会反叛而派他去的吗?”孟子说:“(周公)不知道。”“既然这样,那么(岂不是)圣人也会有过错吗?”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谁能料到哥哥会背叛呢?)周公的过错,不也是情有可原的吗?”

【诸儒注疏】言周公乃管叔之弟,管叔乃周公之兄,然则周公不知管叔之将畔而使之,其过有所不免矣。或曰:“周公之处管叔,不如舜之处象何也?”游氏曰:“象之恶已着。而其志不过富贵而已,故舜得以是而全之。若管叔之恶则未着,而其志其才皆非象比也,周公讵忍逆探其兄之恶而弃之耶!周公爱兄,宜无不尽者。管叔之事,圣人之不幸也。舜诚信而喜象,周公诚信而任管叔,此天理人伦之至,其用心一也。

同类推荐
  • 理想国

    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对话体著作,共分十卷阐述了他建立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的方案。它通过各界名流对话和争辩的形式,表达了柏拉图对人类社会种种重大问题的看法,如政治制度、宗教、道德、教育、婚姻家庭、文艺、男女权力等。
  • 西方哲学十二讲

    西方哲学十二讲

    像其他有关西方哲学史的著作一样,本书也是对哲学的回忆。不过,本书并没有事无巨细地回忆每个时期每位哲学家的思想,而是把目光集中投射到他们思想的某些方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试图让回忆更深入一些,在澄清哲学家本人思想的同时,一方面通过当代视野来揭示其中的深层蕴涵,另一方面也通过问题本身的如其所是来展开对问题本身的回忆与参与。通过这样的方式,本书探讨哲学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哲学地思考。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是法国哲学大师柏格森的巅峰之作,更是为他带来诺贝尔文学奖的传世名著。本书站在生命进化的角度演绎生命的发展历程。不同于环境决定物种演化的观点,创造进化论主张的是生命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力,这种冲力是决定物种进化繁衍的主要推动力量。《创造进化论》一书结合了生命哲学的有关内容,成为人类史上重新建构哲学的重要典范,它提出意识具有延续性,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便是生命的存在。
热门推荐
  • 我和偶像恋爱

    我和偶像恋爱

    “啊,好帅好帅”男主:真的吗?每天在我怀里还没看饱?!!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至尊医女:军医王妃不好惹

    至尊医女:军医王妃不好惹

    张楚晨觉得人生很悲剧,明明是来找男朋友的,从穿梭机里面掉下来就得面对一波又一波的不要命追杀,她觉得自己快死了,有个黑衣人从天而降。男子表示救你可以,必须要替他杀个人。张楚晨扶额,怎么又是杀人,狗腿的点点头,还是保命要紧,反正自己老本行就是特工,杀就杀吧,杀不杀得死那就是另一回事。可是对方好像比她还悲剧~似乎不用她出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葬碑记

    葬碑记

    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少年说:命运可以决定很多,但它决定不了我的一切,且看少年如何在这波澜时代前行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的转角风云变化

    爱的转角风云变化

    凉如作为一名才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因缘际会之下遇见了成功商人付前,作为一介平民的她与付前的爱情遭到了付前母亲的阻挠。两年后,成功蜕变归来的凉如,迎来了逆袭之后的华丽人生,也迎来了重重烦恼,与宋义、方中庆的情感走向如何,与李琴的姐妹情缘能否继续,爱情、友情究竟会何去何处......
  • 天煞狐星之血腥天下

    天煞狐星之血腥天下

    离奇的经历让他有玩转世界的资本,玩转世界却让他惹祸上身,捍卫正义,却发现自己是邪恶,斩杀邪恶!难道是要将自己斩杀?不管这一切的一切,我只做我自己,是正是邪,由我说的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抓住小恶魔

    抓住小恶魔

    四年前的一场“糖麻丫”告白事故,让她发愤成为了十项全能的无敌美少女,隔三差五就有男生来找她告白,就当她要一雪前耻时,那个“罪魁祸首”竟然带来了一堆糖麻丫,他是故意的吗…….谁说王子一定要被原谅?如果邪恶王子的对象不是仙度瑞拉和白雪公主,而是被扭曲的黑天鹅呢?
  • EXO之晨曦之恋

    EXO之晨曦之恋

    凌伊雪曾经和CHEN是一对恋人,可是后来CHEN因为要去SM公司当练习生,所以不得不和凌伊雪分手,但是没有个凌伊雪说明原因,导致凌伊雪误以为是CHEN劈腿了。之后凌伊雪再也没有笑过,形成了高冷的性格,然后就去了英国留学,一去就是3年,之后凌伊雪和CHEN在韩国仁川机场相遇,CHEN认出了凌伊雪,可凌伊雪却没有认出CHEN。之后凌伊雪和另外两位女主被SM公司的星探发掘,正式出道,开始了和EXO的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