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94

第194章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6)

【理学讲评】陈贾欲借周公以释齐王之惭,因往见孟子问说:“周公何如人也?”孟子答说:“德如周公,乃古之圣人也。”陈贾问说:“闻周公封武庚于殷,使管叔往监其国,管叔反与武庚同谋,以殷叛周,不知果有此事否?”孟子答说:“史书所载,诚有此事。”陈贾乃故意问说:“周公用管叔之时,亦预先知道他将叛而使之与?”孟子答说:“周公若知管叔将叛岂肯使之,以理度之,必是不曾先知耳。”陈贾因借此发问说:“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夫子既以周公为圣人,宜乎尽善尽美,无有过失;乃不免用差了人,则圣人且有过与?”陈贾之言及此,自谓可以为齐王解矣,然不知圣人之所处,与常入不同。孟子答说:“圣人岂可轻议,但遇着天理人情照管不到的去处,其迹或涉于过差,而不知其有不得不然者,当亮其身之所处何如耳。周公于管叔为弟,管叔于周公为兄,当初使之监殷,只道他是王室懿亲,故以爱兄之念,诚信而任之,实不料其至于此也。然则周公之过,岂非天理人情之所不能免者乎?若逆料其兄之恶,而以疑贰之心待之,则不宜有此过矣;然岂圣人之所忍哉?”孟子之言,正与孔子观过知仁之意相合。惟其过于爱,过于厚,此所以为圣人也。若世之自陷于有过者,安可借之以自文耶?陈贾乃欲以此释齐王之惭,不惟巧于逢君,抑亦敢于诬圣矣。

【元典】

“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而为之辞。”

【译文】况且,古代的君子,犯了过错就改正;现在的君子,犯了过错却照样犯下去。古代的君子,他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人民都能看到;等他改正后,人民都仰望着他。现在的君子,岂只是坚持错误,竟还为错误作辩解。

【诸儒注疏】“顺”,犹遂也。“更”,改也。“辞”,辩也。更之则无损于明,故民仰之。顺而为之辞,则其过愈深矣。责贾不能勉其君以迁善改过,而教之以遂非文过也。

林氏曰:“齐王惭于孟子,盖羞恶之心有不能自己者。使其臣有能因是心而将顺之,则义不可胜用矣。而陈贾鄙夫,方且为之曲为辩说,而沮其迁义改过之心,长其饰非拒谏之恶,故孟子深责之。然此书记事,散出而无先后之次,故其说必参考而后通。若以第二篇十章、十一章置之前章之后,此章之前,则孟子之意不待论说而自明矣。”

【理学讲评】孟子知陈贾为齐王文过,乃直折之说:“凡人不能无过,但所以处过者不同。古之君子应事接物,也有一时意虑不及,偶然差错了的,却能自认其过,改从那好的一边去,不肯护短。如今的人或偶有差误,本出无心,却惮于更改,就顺着那差的一边去,不肯认错。古之君子,当其有过,明白示人,无一毫遮饰,就如那日月方食的一般,天下之人,谁不望见。及其汲汲改图,复于无过,就日月复明的一般,天下之人,谁不瞻仰。这样,心事何等明白正大,即有一时之过,亦安足以病之。至于今之君子,岂徒顺从其过,不肯改图,又要假借一段说话,弥缝掩饰,以欺人之耳目。此古之君子能立于无过,今之君子所以卒归于有过也。自爱其身者,固当以古人自处,爱人以德者,又岂可以今人待之哉?”陈贾之意,本欲借周公之过,以解齐王之惭,是乃为君文过,而不知其陷君于有过也。故孟子正言以斥之如此。夫圣如成汤,而称其改过之不吝;圣如孔子,而幸其有过之必知;圣人亦何尝自谓其无过哉!惟过而能改,不惮舍己从人,以迁于至善,则非常人之所能及耳。齐之君臣,专以文过饰非为事,此国事所以日非,而终至于乱亡也。

【心学讲评】过而能改者,生于惭愧之心;而惭愧之心生,多成乎文过。夫不听君子之言而致于败,诚可惭也。乃违道而至于败,则利害切于身,而岂以求胜于君子而不得之为耻?故善居过者,闻过则喜,以为无难改之于一日,正寡过之一机,而无所用其惭;则小人掩着之邪说不得以中之。而昧者异是,则终日惭而终身过,且将以亲小人、远君子为自便之图矣。

齐之伐燕,始不与孟子谋之。既伐,而不听孟子之言,固结燕民之心。所使以守燕者非其人,将骄士横,燕人弗堪,内立遗孤外结强邻而叛。王乃曰:“吾甚惭于孟子”。所患者,难于见孟子之一顷耳。夫王外惭于壶浆以迎之燕人,内惭于戍燕不反之父兄子弟,上惭于先君,而远惭于天下后世,患且及身焉。若夫孟子者,所当师者也,有过则正可就以求益,而何惭何患焉?惭之患之,而小人进矣。陈贾曰:“王无患焉。可以折孟子之讥非而泰然居之,亦在乎善为辩说而已矣。德不足以收人心,则疑于不仁;明不足以知成败,则疑于不智。王所惭者,此耳。乃孟子所称道者周公也,而王以仁智与周公较,则将欲远过之。抑如周公,而可无疑于孟子乎!”王曰:“恶!是何言!”也夫孟子所望于安齐以安天下者,正周公之业,乃小人明欺其不能如公,而王不惭,顾惭孟子乎!贾乃曰:“昔者武王取殷矣,周公抚之,则以安辑殷人者在是:而使管叔监殷,管叔则以殷畔矣,是非任使无道而镇抚无术乎?知叔之不可以托,而使殷人之不靖,是不仁;也若不知叔之不可托,而妄意其能定殷,是不智也。然则德足以抚新附之民,而明足以察后事之变,周公且不能尽,而况于王乎!贾持此说以为王先,王可以见孟子而无不安矣。”夫欲解于孟子,易耳。即不解,而欲孟子之忘言引身以退,亦易耳。抑将何以解于宗社生民,与天下后世之清论乎?甚矣,王之愚而小人之无忌惮也!

贾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孟子固必与正言之曰:“古之圣人也”。贾曰:“使管叔监殷,而叔以殷畔,安之乃以危之,信有之乎?”孟子固必以实应之曰:“然”。贾乃曰:“殷民之不易靖,而管叔之不可托以定殷,事后论之,亦易知者。而周公于事之未形,先知而故使之与?”孟子曰:“天下岂有明知而明昧者乎?不知也。”贾曰:“然则事固有难于预料,而一时之失算以成乎大衅,在圣人亦有之乎?”孟子曰:“此何足以疑周公乎!夫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同为文考之子,宁王之弟,而冲人之叔父也,则戮力王室之有同心,自可信叔之无异于公。且委任于懿亲,虽多士盈廷,孰得以逆伪之心,谏周公以薄天性之爱?则一时之付畀偶失,不亦宜乎?

“且子之为此言也,将以古人之道例今人之过乎?姑无论未过之先,而且求之既过之后,则古之君子所以处过者有道焉,改之而已。如周公之过,其后也,诛懿亲而不嫌,诰多方而不与之竞,故虽以捋荼之苦,而东士终赖以又安。若今之君子,且勿论其过之迷而不悟者终于偾败,即稍能觉悟者,而既过矣,因其覆败之迹,略无自新之图,顺之而已。夫古之君子,唯其以改为令图也,故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晓然正告于天下,而无惭恧之心,以求胜于掩蔽,民皆见之,不以为患也。及其更也,则人仰其光辉,而知救过之功初无损于圣德。若今之君子,唯其欲顺也,而恐其不能顺也,患前此之正言,以为非己所能争胜,乃掩其失以为得,而冀可塞正人君子之口,旁引曲喻,苟可以为之辞者,无不为也。上下师师,以成乎终不可改之患。而子何得引古人以况今乎!”

呜呼!贾欲为王解,而终不可解也。王愈惭,则孟子之言愈不可人也。已败之绩,终不可救。欲孟子之无言,则孟子去而王无患矣,无惭矣。乐毅振,而齐社为墟。王之惭,惭以千秋;王之患,患在后世。若孟子即直词以责王,亦一时之忍受而已,其可患之轻重何如也?故夫人之患,莫患乎闻先生长者之责而有惭心;其有惭者,正其无耻者也。

【元典】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译文】孟子辞掉齐国的官职要回乡。齐王到孟子住处去见他,说:“过去想见您而不可能,(后来)能在一个朝廷里共事,我非常高兴;现在您要撇下我回去了,不知今后还能见到您不?”孟子回答道:“我不敢要求(同大王相见)罢了,这本来就是我所希望的。”

【诸儒注疏】孟子久于齐而道不行,故去也。

【理学讲评】孟子为卿于齐,本欲行道;乃久于齐而道不行,无虚受其职之理,故致还卿位而归焉。齐王见孟子要去,乃亲自来见说:“前日夫子未至吾国,寡人仰慕道德,愿一见而不可得。及夫子不弃寡人,千里而来,使寡人得侍贤者之侧,莫说寡人喜悦,即同朝士大夫,莫不甚喜。今又以寡人不足有为,弃之而去,虽夫子高尚之志,已不可回,而寡人愿见之心,自不容已;不识此别之后,尚可再来使寡人得见否乎?”夫齐王虽不能用,孟子于在国之时,而犹欲见孟子于既去之后,其一念好德之诚,尚有未泯者。孟子乃婉辞以对之,说:“我虽去国,私心倦倦,常在王之左右,继见之期,但不敢预以为请耳,然此心固所愿也。”盖孟子严于守己,而又不欲轻于绝人,其汲汲行道之本心,固已见于言外矣。

【元典】

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

【译文】过后的某一天,齐王对时子说:“我打算在都城里给孟子一所房屋,用一万钟粮食供养他的弟子,让大夫和百姓都有个效法的榜样。你何不替我去对孟子谈谈这件事呢?”

【诸儒注疏】“时子”,齐臣也。“中国”,当国之中也。“万钟”,谷禄之数也。“钟”,量名,受六斛四斗。“矜”,敬也。“式”,决也。“盍”,何不也。

【理学讲评】时子,是齐臣。六斛四斗叫做一钟。矜,是敬。式,是法。孟子虽决于去齐,犹未出境,齐王以为尚可复留。一日,谓时子说:“我待孟子以卿相之位,他不肯留,必谓我尊敬之未至耳。我今欲当国之中,于士民凑集的去处,建造一所房屋,与孟子居住;那从游的弟子众多,特与万钟之禄以赡养之,既有居止之安,又有廪给之富,或者可以复留。使我诸大夫及国中之人,都得以亲炙其光辉,瞻仰其仪范,人人得以尊敬而取法,此我之所大愿也。子何不为我告于孟子,备道所以勉留之意,庶几可以援而止之乎。”夫齐王不能尊德乐道,尽用贤之实,而徒欲以宫室廪禄为虚拘之文,宜孟子之终不留也。

【元典】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

【译文】时子通过陈子把(齐王的打算)告诉给孟子,陈子就把时子的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是啊,时子哪知道这件事是不能做的呢?如果我想富,辞掉了十万钟的俸禄却来接受这一万钟的赏赐,这是想要富吗?”

【诸儒注疏】孟子既以道不行而去,则其义不可以复留;而时子不知,则又有难显言者。故但言设使我欲富,则我前日为卿,尝辞十万之禄,今乃受此万钟之馈,是我虽欲富,亦不为此也。

【理学讲评】齐王欲留孟子,命时子致意。时子难于径达,乃因孟子弟子陈臻转道齐王之语。陈臻亦不知孟子欲去之心,即述时子之言以告之。孟子以道既不行,义在必去,却又难于显言,乃姑答陈臻说:“齐王有意留我,其意诚然。然我之当去而不可复留,固自有为,时子岂知之乎?且王以万钟留我,不过以富诱之而已。设使我有欲富之心,则前日位在客卿,常禄十万尚辞之而不受,今乃受此万钟之养,是辞多而受少也,欲富者固如此乎?况我本非欲富,而以是留之,亦非所以待我矣。”盖孟子以道为去就,齐王以禄为优礼,宜其不肯复留也。

【元典】

“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己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

【译文】季孙说:‘真奇怪啊,子叔疑这个人!想让自己做官,没被任用,那也就算了,却又叫他的子弟去做卿。人们谁个不想富贵?而偏偏在富贵之中有人想独自垄断。’

【诸儒注疏】此孟子引季孙之语也。“季孙”、“子叔疑”,不知何时人。“龙断”,冈垅之断而高也,义见下文。盖子叔疑者尝不用,而使其子弟为卿。季孙讥其既不得于此,而又欲求得于彼,如下文贱丈夫登龙断者之所为也。孟子引此以明道既不行,复受其禄,则无以异此矣。

【理学讲评】季孙、子叔疑,都是战国以前的人。异,是怪。龙断,是冈垄之高处。孟子又答陈臻说:“我今既辞卿位,若复以万钟留齐,是不得于彼,而求得于此也。与子叔疑何异?当时季孙曾说:‘怪哉子叔疑之为人。使自己居位为政,不见用于其君,也只是奉身而退便了,却又使其子弟为卿,代之秉政,不过志在富贵而已。世人之情,亦孰不欲富贵,但一得一失,自有义命,何可尽取。乃子叔疑失之于身,复欲得之于子弟,是独于富贵之中,展转营谋,不肯割舍,如登在冈垄高处,左右顾望,惟图专利的一般,不亦怪哉!’今我道既不行,而复受万钟之养,则何以异于此?”盖君子仕止去就,惟视道之行否。其君用之,则忘身殉国,不敢辞难;否则洁己全身,不肯枉己,此圣贤出处之大节也。若乃于富贵利达之中,存患得患失之念,如所谓私垄断者,则乡党自好者不为,岂君子自处之道哉?齐之君臣,不知去就之义,而徒欲以厚禄羁縻贤者,其不知孟子亦甚矣。

【元典】

“古之为市者,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译文】古时候做买卖,是拿自己所有的东西交换所没有的东西,有关部门的官吏管理这种事罢了。有个下贱的汉子,总要找块高地登上去,用来左右张望,(企图)把集市贸易的好处都捞到。人人都认为他卑鄙,于是就对他征税。对商人征税就是从这个下贱的汉子开始的。

【诸儒注疏】孟子释龙断之说如此。“治之”,谓治其争讼。“左右望”者,欲得此而又取彼也。“罔”,谓罔罗取之也。“从而征之”,谓人恶其专利,故就征其税,后世缘此遂征商人也。程子曰:“齐王所以处孟子者,未为不可,孟子亦非不肯为国人矜式者。但齐王实非欲尊孟子,乃欲以利诱之,故孟子拒而不受。”

【理学讲评】有司,是监市的官。罔是网罗括取的意思。征,是税。这一节是解上文垄断二字之义。孟子说:“季孙以龙断比子叔疑,如何叫做龙断?盖古时设立市场,聚集民间的货物,使彼此更换,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两平交易,各得其所。那有司之官,不过替他平物价,理争讼,以法治之而已,初未征其税也。后来有一等贱丈夫,贪得无厌,必求那冈垄最高的去处,登而望之,左顾右盼,看那一项可以居积,那一处可以兴贩,既欲得此,又欲取彼,把市中财利,一网括尽,不肯放过些须。这等专利的小人,个个都贱恶他,乃征取其税,以示裁抑。后世缘此,遂有商税。是征取商人之法,实自此贱丈夫始矣。季孙所谓龙断之说如此。其意盖讥子叔疑自己不用,又为子弟求官,罔利无厌,与龙断无异也。今我既辞十万之禄,复受万钟之养,不得于此,而求得于彼,是亦一龙断矣,如之何其可哉?”此孟子所以决于去齐,而时子或未之知也。

【心学讲评】战国之士所以贱者有故:本无道之可行,而以其曲学邪说挟弟子以游,其说行,则尸卿相之位;其说不行,则居其国,养生徒以着书立说,而蛊惑其士民,故世主慕好士之虚名,糜金粟以拳养之。此正君子之所深恶。而有道者之不见重于世,亦此辈之辱身贱行,有以召世主之轻,而不知尊德乐道以大用君子也。

同类推荐
  • 斐德罗篇

    斐德罗篇

    两个重要的对话提供重要的见解柏拉图主义的神秘和审美方面。菲德拉斯讨论爱的心理,导致熟悉柏拉图式的形式作为对象的概念超越情感。
  • 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十三堂人生哲学课

    愿你和世界温柔相处: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的十三堂人生哲学课

    本书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十三堂生活自修课,一步步带领你的心灵与世界和谐相处,走出自己孤单的岛屿,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在本书中生动细腻地阐述了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各种形态、特质、行为习惯,进而剖析出适合自己的人生任务,修饰我们的生活风格,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社会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生活状态。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在低处,不在高处,平常心即是道。立足于百姓平民,将高深莫测的道家智慧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又不离大道,这是本书最为独特的地方。全书不讲“道可道、名可名”之类的东西,直接点击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看似一团乱麻的生活烦恼用道家的智慧梳理得清清楚楚,因为生活就是道,道就是生活,人生之外,别无大道,大道之外也别无人生。
  • 以和为美

    以和为美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本书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系统介绍为基础,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深入研究了贯穿于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活的灵魂;深入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深入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热门推荐
  • 叶游

    叶游

    叶炅为了逃婚独自一人踏上了流浪的旅程,而在路上他又遇到了同样一人的世家公子和神秘的黑衣少年,三人结伴而行,勇闯天下。三人不仅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敌人,还要时刻守护着各自心中的秘密。而幕后,又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三人推向了百余年前的那则末世预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览冥训

    览冥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界修仙之旅

    诸界修仙之旅

    地球宅男异界重生修仙,穿梭诸天万界,收寻资源,见证世界玄奥,由一小小童子一步步走到诸界顶端,逍遥诸天。
  • 重生之万世仙帝

    重生之万世仙帝

    修仙界大乘期修士林枫在渡雷劫时惨遭同为大乘期的好友袭击,导致渡劫失败身死道消。悔恨当初没有亲手杀了他,可幸的是他的灵魂穿越重生到一个平凡的高中生身上,重生的他发誓要杀回修仙界报仇雪恨!可现在的情况却是被各种美女包围,权势地位金钱唾手可得!
  • 哈喽公主殿下

    哈喽公主殿下

    爱哲伦皇室,一个无与伦比的皇室,永远的闪耀光环。十二贵族,十二个与爱哲伦皇室同样尊贵的家族。黑天使,掌管全世界的黑道,列入死亡名单的人没有一个能存活。一天,十二贵族偷走了爱哲伦皇室的小公主。十六年后。。。作为一个资深宅女,言小洛在周末时正睡的好好的,突然赵大爷的声音传了过来。言小洛打开门。。。从此言小洛的生活不再平淡,爱哲伦皇室,十二贵族,黑天使。。。。。。呜呜呜,我只想好好睡个觉!!!!!
  • 禁忌之主

    禁忌之主

    何为禁忌,绝对的力量?恐怖的势力?让人不敢探寻的秘密?不讲道理,毫无理由,仅仅由于贪欲轻易抹杀他人,无人敢与干涉的威慑?魔始无恨会告诉你真正的禁忌是力量之颠!禁忌是神秘!禁忌是威严!但绝不是无道理的杀戮!无限度的贪婪!禁忌,代表的是绝对的公平与正义,是秩序,是敢于为万物生灵牺牲自我的强者!为何?“我为禁忌之主,我说了算!”魔始无恨霸气凛然道。
  • 地球景观探奇

    地球景观探奇

    追溯地球历史,绘制山川河流,寻觅洞穴奇观,勘测地下河流……真正了解地球,重构人类与地球的和谐关系。地球是目前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无论是山川河流、戈壁沙漠,还是茫茫森林、浩浩海洋,无不彰显着地球的美丽、博大与神奇。本书以崭新的表现形式、难得一见的航拍图片、严谨清晰的语言表述,将地球纵横千万里、上下亿万年的时空一一呈现,帮助青少年朋友在猎奇和疑问中推开科学的大门。
  • 异能女王:妖孽又作祟

    异能女王:妖孽又作祟

    浴血重生,她从24世纪全星球的异能女王变成上世纪一个无能的商业千金,竟然还是被收养的?她身份不明、丑陋、懦弱无能、废物?搞笑,全都胡扯。初见,她在网吧与他PK秀出神级操作;再见,她在校园虐渣遇见了他并电了他;再再见,她在网游国际竞技场与他PK。就此他们经常见,她撩他,不料撩了个大魔王,他宠她,不料一宠一发不可收拾。她被爆出他未婚妻的身份,她却拽拽地说道她不屑。他却突然壁咚:“不屑我就要了你。”她反壁咚:“看看是谁要谁。”别人不爽她,虐掉。他看她咬牙切齿,她却邪笑着吧唧一口。她就喜欢别人看她不爽却又干不掉她的样子。这是一个有时表面男攻实际女攻的故事,记住是有时。爽文+宠文+男强女强+热血+狂拽
  • 听风挽歌

    听风挽歌

    最美不过乐嘉仪。与最爱的人的虐心童话是留?亦或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