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02

第2章 (序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发达国家在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在实行开放政策的同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坚持弘扬自己的民族精神,通过对民族精神文化的诠释,形成日本的“大和意识”、美国的“美利坚精神”、德国的“日耳曼精神”以及法国的“法兰西精神”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这些精神使这些民族的内部凝聚力得以空前的发挥,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这些民族较早地实现了现代化。

实践证明:民族精神和现代化,不是对立的两极,二者之间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和鲜明个性的民族,她在既往的历史上曾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依着中华民族的固有本性和社会运动规律,如果没有19世纪中叶之后的那些突发事件,中华民族应该能以坦然的心态步入现代社会,从而自觉完成现代化的转变。

我们看到,在近现代中国,一些具有紧迫感和焦灼情绪的青年,出于对祖国命运与前途的强烈忧虑和关切,每每将中国迟迟不进步的罪责归结于民族传统文化,激进者甚至以为只有彻底丢弃中国文化传统,全盘引进现代观念,才能真正拯中华民族,这种观念虽然本质上出于对祖国的热爱,但实际上则陷入一种理论误区。

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在谈到怎样才能恢复我们民族的地位,怎样才能使中国完成现代化的转化时讲过一番令人深思的话。他说:“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在世界中是头一个强国,所处的地位比现在的列强像英国、美国、法国、日本还要高得多。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中的独强。我们祖宗从前已经达到了那个地位,说到现在还不如殖民地,为什么从前的地位有那么高,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我从前已经讲过了,就是由于我们失了民族精神,所以国家便一天退步一天。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

八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中国今天所面对的国内外情况已和中山先生当年所处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但当我们真正面对世界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中山先生对我们民族的期望并没有完全实现,中国不仅没有恢复到往昔世界中头一个强国的地位,而且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山先生的遗训并没有过时,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要先恢复民族精神。以中华民族的固有精神唤起全民族的觉醒,举国努力,众志成城,我们民族的地位才能得以真正恢复。

既然恢复民族精神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那么我们当然首先应当明了民族精神特别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确切内容。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其成员身上留下的“胎记”,是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层面的历史积淀,它不会因其成员地域的迁徙、国别的不同而改变,它既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又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性标识。

作为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必定有一个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儒家为主导的基本精神,它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是维系中华民族统一、自立、自强、进取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得以立国的内在依据。

循此原则,我们便不难看出我们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根本区别何在,也不难明了我们今天应当恢复的民族精神究竟是什么。孙中山先生当年谈到这个问题时提到两条原则,一是应该恢复“我们旧有的道德”,一是应该恢复我们“固有的智能”。现在想来,这两条原则依然具有启迪意义。

讲到中国旧有道德,当此西方观念横冲中国的今天,似有不适时宜的守旧之谦。其实,当我们冷静的思考时,我们便不得不承认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中国固有的道德并不仅仅是我们祖先的创造,而且是其他民族同样向往的美好理想,这些道德观念也有其永恒的价值。因此,中山先生强调,“所以中国从前的忠孝仁爱信义种种的旧道德,固然是驾乎外国人,说到和平的道德,更是驾乎外国人。这种特别的好道德,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我们以后对于这种精神不但是要保存,并且要发扬光大。然后我们民族的地位才可以恢复。”

恢复不等于照旧,恢复应当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旧的道德观念进行现代观照与诠释,赋予时代气息。以“忠孝”而言,这是五四及其以后最受人们责难的价值观念。但平心而论,我们既然不能提倡“不忠不孝”的反命题,何不对“忠孝”观念进行现代诠释,以确立和完善现代国人的价值体系?而且,“忠”的对象在中国古代固然包括君主,但忠于君主并不是忠的全部内容。何况中国古人在践履“忠”的观念时,并没有忘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原则呢?因此,中国旧道德的忠的观念与现代社会并不冲突.只是忠的对象在撇开了君主个人之后更加单一,那就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如果我们人民政权中的所有公仆都能做到这些,那么人民的情绪怎能还会不舒畅呢?哪里还要什么“活血化瘀”呢?

恢复中国旧有的道德,是恢复民族精神的应有之义,但兹事体大,关涉甚广,决非本文所能详论。我们的意思只是提醒国人,“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至于恢复中国固有的“智能”或称“知识”,也是恢复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所谓灿烂的中华文明,其实就是说中国人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严密、深邃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就是《大学》中所概括的“三纲领、八条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的基本要求是生命个体在社会基本架构下充分发挥主体自我意识和能功性,以自我为轴心,从个体的意念开始向外扩展,经过若干过程与环节,最终达到平天下的目的。

从理论上说,中国这一独特的知识体系并不排斥对科技的追求与物质的创造。当然必须承认在中国固有的知识结构中缺少现代西方的科技与文化。问题是中国固有知识体系是否足以容纳和吸收西方科技与文化?明清以来的中西交流已经对此作了肯定性的回答。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固有的知识体系虽带有浓郁的道德本位主义色彩,但它所讲的实在是知识范围内的事。我们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对知识的追求或许有方向性的错误,但他们总是将知识与做人紧密结合起来,将治国、平天下作为向外的追求。以正心、诚意、修身作为向内的功夫。如同我们对中国固有道德无法提出反命题一样,当我们倡导中国固有的民族精神的时候,也完全应当对中国固有的智能进行现代诠释,完成现代化的转换。从而使我们的民族精神真正得以发扬光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书经纬》便应运而生。

是为序也。

同类推荐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战国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下)

    战国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下)

    本书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为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秦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本书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兵农诸家学说而贯通完成的一部著作。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第十二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典藏版第十二卷:1.《南怀瑾讲演录》一书,汇集了南怀瑾先生2004年以来在上海、海南等地所作的五次演讲。其内容既涵盖了对文明走向和文化教育的深刻体察,也对当下新兴媒体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2.《南怀瑾与彼得·圣吉》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先生,1947年出生于芝加哥,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资深讲师,长期致力于有关学习与变革的研究。2003年至2006年间,彼得·圣吉及其团队曾四次拜访南怀瑾先生,共同探讨参禅修持、生命认知等人生问题。一问一答间尽显东西两位智者通融的人生态度,也显示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文化融合的必然趋势。3.《答问青壮年参禅者》一书是南怀瑾先生于2005年专门针对青年出家僧众有关研习佛法的讲演。其内容包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研习和体悟佛法的正确途径、佛法实证的精髓等多方面内容。4.《人生的起点和终站》一书是南先生于2006年回答其学友胡松年先生关于生死问题的记录。全书超越了宗教思想的限制,以更为广泛的生命变化历程,结合最新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使读者了解了如何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 身边的哲学(上)

    身边的哲学(上)

    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细细品读的心灵之书。人生哲学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太过于熟悉而忽略了它的存在,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能从中提炼出生活的真谛。给予我们激励的也许并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人或事,毕竟生活中的大事件与伟人并不多见,在平凡中获得激励,学会用灵魂去思想,我们就能惊奇地发现,给我们勇气与智慧的往往是那些日常生活里的小事。
热门推荐
  • 地下无光

    地下无光

    苏泠,一个不折不扣不婚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没有什么高尚的情操和伟大的梦想。可当世界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植物开始变得粗壮,地壳开始移动,山河开始变化。没有了所谓的高楼大厦,整个世界变成了迷宫。她开始发生了转变……
  • 印咒血族恋

    印咒血族恋

    十岁,认识了她;十三岁认识了他;十七岁认识了他们,究竟谁对谁错?命运无情的捉弄,迷一样的身世......
  • 乱世三国的番外

    乱世三国的番外

    闻名的两人,于一场决开始,就无法逃脱命运。两方的对立,也阻止不了他们的情义。三方局势的爱恨情仇,一切尽在其中。
  • 赔光一万亿

    赔光一万亿

    系统:去农村赔光一万亿。二驴:草,你这不是难为我二驴哥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空密室之谜(卫斯理珍藏版)

    真空密室之谜(卫斯理珍藏版)

    为了破解「透明光」之谜,帮助情侣王彦和燕芬回复「真身」,卫斯理甘冒掉命之险,远征埃及找寻失踪的金字塔。他穿越茫茫大漠,走过满是咒语的走廊,在神秘的祭室中跟死神搏斗,终于,出现在面前的,是一大串他不明所以的象形文字……这个会是破解「隐身之谜」的关键?究竟王彦和燕芬在卫斯理出身入死的协助下,是死?还是生?整个故事的设想,从古印加国到古埃及,自然都是无中生有的创作,但有很完整的假设,是创作过程中相当感到高兴的事。永远之谜看是太残酷了些,希望可以有机会解开它。——倪匡(卫斯理)
  • 岁岁年年皆梦你

    岁岁年年皆梦你

    她重生了,重生在花一般的年纪,带着她的罪孽,带着她的忏悔。颜家三小姐,天姿绝色,品貌端庄,十五岁时嫁给了心爱的人,十六岁时心爱的人也遇到了他的心爱之人,她被和离了。为了报复,十七岁进了东宫,二十岁替代了原先的太子妃,二十一岁害死了心爱人的孩子,也害死了他的心腹,二十四岁扳倒广德王,二十八岁扳倒穆王,三十一岁孑然一身,无亲友,无心腹。三十二岁,被心爱人挖了心。十六岁,她重生了。这是一场赎罪之行,也是一场救赎之旅。宁静漂亮的湖面下,是挣脱不得的泥潭。整座皇城,整个天下,都包裹着鲜亮美丽的外衣,内里却都如她一般,烂了,腐了,发着恶臭。所有人都说这是无法摆脱的噩梦,只能抢夺沉沦而后毁灭。可是有一个人,出尘不染,带着清风,伸出的手都带着清香,驱散这腐臭。他没说话,可她听见了,他说:年年,我拉你出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妃太淘气

    王妃太淘气

    她在现代是无依无靠的孤儿,被好心人收养。然而养母却对她处处为难,肆意打骂。可她并不气馁。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性格在养母的欺辱下长大,性格顽强、活泼的她并没有被任何磨难击退,反而可以更好地生活下去。却因为一场车祸,而无奈穿越到一个架空的王朝。冥国!在那里,她是宰相之女,他是五王爷。她对他无爱。他对她有情。纵然婚姻拴住了她的人,可心始终不能够回来。此时,冥国皇帝突然病重,皇宫里危机四伏,一个个黑暗的陷阱在他们身边展开,最终两人能否把身边的危难破解,而他又能否虏获她的芳心呢?
  •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