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20

第20章 大学治国(5)

如其不然,人之贤者既见之矣,而为群小人所间,不能举也。虽举之乎,而与小人同升,不能先众而独任之,则怠弃君人之道,为慢而已矣。不善者既见之矣,而为巧诈所惑,不能退也。虽退之乎,而犹使在国中,不能斥远以禁绝之,则是徇于姑息之爱,为过而已矣。又其不然,其为贤才之所恶,为子孙黎民之所恶,而善其谐媚,反从而好之,其为贤才之所好,为子孙黎民之所好,而惮其刚方,反从而恶之。若是者,逆人公好公恶之情,即拂人有善无恶之性,天理亡而人心叛,命不可保,国不可存,灾必及身而受之矣。盖以人之好恶为好恶,而己无私焉,则子孙黎民以保。以己之好恶妄人之好恶,而不能公焉,则灾且及身。而贤不肖之分别,原为斯人同然之心理,此絜矩同民之又一道也。合而言之,财之聚散,人之用舍,国之治乱之几,即天下平不平之要,而岂有二道哉?

故观于《文王》之诗,而知得失在民。观于《康诰》之言,而知得失在善不善。乃进求夫财所以聚散,贤不肖所以用舍,因于德之慎不慎,心之仁不仁,则约而言之,在道之得失而已矣,是故君国子民者,有絜矩之大道焉,而或得其道,成乎善,而天命归之,民众归之。或失其道,而成乎不善,而天命去之,民众去之,盖亦反求乎君心之德而已矣。其发于己而自尽其诚,循乎物而不违于理,则心为实心,政为实政,斯能絜民心之好恶以为矩,而人心属之,天命归之,道得而无不得矣。如其骄以自用,而不诚于求贤,泰以自侈,而不节以散财,则心为私蔽,情为私乱,斯不能絜民心之好恶以为矩,而人心离之,天命去之,道失而无不失矣。至是而天理之存亡决于一念,斯岂非治国平天下者所必敕之几乎?

乃抑思之,天理之存亡,大道之得失,天命人心之去留,公私而已矣。公私之别,义利而已矣。如使义而不利,利而可以为利,犹可言也,乃义亦何尝不利,但有国者不知以义为利尔。夫有天下国家亦何尝讳言财哉,而悖入以聚财者,特不知道而已。乃生财亦有大道焉,于财之所以生求之,于财之所以不生思之。岂我无以生之,而听民之自生,及民之能生,而又从而夺之也哉。有如国无游民,而人皆趋于本务,生之者众矣。而官不冗,吏不赘,兵不坐食,食之者又寡也。农时不夺,上勉其勤劳,为之者疾矣。而食以时,用以礼,事以预备,用之者又舒也。则生者不为食者所耗,为者常留用者之余,而民足于下,君足于上,不恒足乎!又何必厚敛之民,而以悖入致民散也。

夫惟仁者念民之足,而不忍其不足,则生之为有道,而不徒聚之于上,则民心得焉,国势昌焉,而身受无疆之福,则是于财得理,而以之发身也。不仁者知有己而不知有民,徒从而聚之,则劫夺生焉,悖出成焉,身为天下戮,是亡身以徇财,而徒取一时之发也。盖君以民为心,则民亦以君为心,未有上好仁以恤下,而下不好义以奉上者也。民既好义矣,则效其财力以勤君之事,未有勉应于始而怠玩于终者也。况君府库之财,孰忍为悖出之谋?未有不能自保而非其财者也。由是言之,仁义亦何尝不利,但在有国者知利之实以义为利尔。

孟献子贤大夫尔,其言,有家之言也,乃曰,士而初试为大夫,畜马乘以有车者,则鸡豚之小利使民专之,而不自察其生养以擅利焉。进而为大夫,丧祭用冰,而有家矣。则宾祀所需之牛羊市之民间,使获利焉,而不自畜矣。至于有采邑、备兵车、而为百乘之家,则且受民之贡赋矣,奚可畜聚敛之臣,苛求以取盈乎?与其有聚敛之臣以病民也,宁有盗臣以侵上也。由献子之言思之,有家者且惟恐专利而妄义,而况有国乎?其不专利也,非不知利也,上以养民为义,而即以养民为利,而不可屑屑然求财货之私己以为利,此其理然也。

乃人君为国家之长,而不知有义,惟以财用为务者,此则听用小人而导之以贪也。喜其言之可遂其骄泰而善之,遂委之以政而使为国家焉,于是天理亡而人心失,天灾生焉,人害集焉,于斯时也,虽有善人莫能挽救,而无如之何矣。然始于利者,终于不利。此谓有国者不专利也,非昧于利也。以义则天命之不失,民心之不散,而可为利。若财聚于上,祸生于下,利不可以为利,此又其势然也。然则义利公私之别,存亡得失之机,施之一家而一家之成毁在焉,施之一国而一国之成毁在焉,施之天下而天下之安危在焉,岂有二道哉!

合而言之,用人理财为同民好恶之大端,而惟好利之主则用小人,小人既用,而利谋益进。可以见得失在于一心,而大道归于一理。仁义也、忠信也、慎德也、絜矩以同民也,皆人心理之同然,而教自此立,政自此修者也,然非格致之功,有以晰乎是非利害之微,明乎贤不肖用舍之数,而正其心,诚其意,以谨乎好恶之几,决乎义利之界,则仁义不行,忠信不立,德不能慎,而矩无以絜。故大学之道,本明德以新民,而必止于至善。其要归之所在,次序之所循,圣教经言,深切着明,信矣哉!

右传之十章,释治国平天下。

此章之义,务在与民同好恶,而不专其利,皆推广絜矩之意也。能如是,则亲贤乐利,各得其所,而天下平矣。

凡传十章,前四章统论纲领旨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工夫。其第五章乃明善之要,第六章乃诚身之本,在初学尤为当务之急。读者不可以其近而忽之也。

【心理穿梭】第十章传,且俱说治国,故云“有国者不可以不慎”,云“得众则得国”,云“此谓国不以利为利”。絜矩之道、忠信之德、外末内本、以财发身、见贤先举、远退不善,凡此皆治国之大经,而可通之于天下者也。若平天下之事,则自有命德讨罪、制礼作乐之大政,要亦可以此通之。而其必待推者,传所未及,且所谓“文武之政,布在方策”,而非入学者所预习也。

先儒未能推传意之所未及,而以体经文言“天下平”不言“平天下”之旨,竟于此传言“天下”,则似治国之外,别无平天下之道。既不顺夫理一分殊之义,而抑不察夫古之天下为封建,故国必先治;今之天下为郡县,故不须殊直隶于司道;固难以今之天下统为一国者,为古之天下释。孟子论世之说,真读书者第一人门法。惜乎朱子之略此也!

自秦以后,有治而无平,则虽有王者起,亦竟省下一重事业。唯其然,是以天下终不易平。即以圣神之功化莅之,亦自难使长鞭之及马腹。今以说古者大学之道,那得不还他层次,以知三代有道之长,其规模如彼哉?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须于教孝、教弟、教慈之外,别有一教之之道在。章句云“亦可以见人心之所同”云云,“是以君子必当因其所同,推以度物”,明分两折。而所谓絜矩者,自与藏身之恕不同。所云“毋以使下”、“毋以事上”云者,与“勿施于人”,文似而义实殊也。

唯东阳许氏深达此理,故云:“天下之大,此句有病。兆民之众,须有规矩制度,使各守其分,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品量位置以为之限。”则明乎君子以絜矩之道治民,而非自絜矩以施之民也。朱子“交代官”、“东西邻”之说,及周阳由、王肃之事,皆且就絜矩上体认学问,姑取一人之身以显絜矩之义,而非以论絜矩之道。

齐家之教,要于老老、长长、恤孤,而可推此以教国矣。乃国之于家,人地既殊,理势自别,则情不相侔,道须别建。虽其心理之同,固可类通,而终不能如家之人,可以尽知其美恶以因势而利导之。乃君子因其理之一,而求之于大公之矩,既有以得其致远而无差者,则不患夫分之悬殊,而困于美恶之不知,使教有所不行也。

一国之人,为臣为民,其分之相临,情之相比,事之相与,则上下、左右、前后尽之矣。为立之道焉,取此六者情之所必至、理之所应得者,以矩絜之,使之均齐方正,厚薄必出于一,轻重各如其等,则人得以消其怨尤,以成孝弟慈之化,而国乃治矣。其授之以可以尽孝弟慈之具,则朱子所谓“仰足事,俯足育”者,固其一端;而为之品节位置,使人皆可共率由夫君子之教者,则必东阳所谓“规矩制度”者,而后为治道之全也。

唯然,则一国之人虽众,即不孤恃其教家者以教国,而实则因理因情,变通以成典礼,则固与齐家之教相为通理,而推广固以其端矣。矩之既絜,则君子使一国之人并行于恕之中,而上下、前后、左右无不以恕相接者,非但君子之以恕待物而国即治也。

若传所谓内德外财,则是争斗其民而施之以劫夺之教;爱贤恶不肖,为严放流之法,而不使媢疾者得以病有技、彦圣之人:要皆品节斯民,限以一程之法,使相胥而共由于矩之中者也。

齐家恃教而不恃法,故立教之本不假外求。治国推教而必有恒政,故既以孝弟慈为教本,而尤必通其意于法制,以旁行于理财用人之中,而纳民于清明公正之道。故教与养有兼成,而政与教无殊理。则《大学》之道,所以新其民者,实有以范围之于寡过之地,不徒恃气机之感也。此则以治其国,而推之天下亦无不可矣。

周阳由、王肃所以能尔者,自是乱世事,此固不足道。如叔孙通所草汉仪,萧何所制汉法,何尝从大公之矩絜得整齐?固原留一渗漏,教郡守、教尉可以互相陵傲。而由则以武帝为之君,又施劫夺之教,而好人所恶,如何不教成他胡乱?若伯鲧只一方命圮族,以恶于下者事上,方命。恶于上者使下,圯族。便迸诸四夷,则虞廷上下,交好于仁让之中,如由、肃者,岂得以肆其志哉?

故治国之道,须画一以立絜矩之道。既不可全恃感发兴起,以致扞格于不受感之人;而或问谓“絜矩必自穷理正心来”,一皆本自新者以新民,则傲很苟不如伯鲧者,亦可教而不待刑也。周阳由便教不入,若王肃自可教。

民之所好,民之所恶,矩之所自出也。有絜矩之道,则已好民之好,恶民之恶矣。乃“所恶于上,毋以使下”,则为上者必有不利其私者矣;“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则为下者必有不遂其欲者矣。君子只于天理人情上絜着个均平方正之矩,使一国率而由之。则好民之所好,民即有不好者,要非其所不可好也;恶民之所恶,民即有不恶者,要非其所不当恶也。

如妨贤病国之人,又岂无朋党私昵幸其得位而恐其见逐者?乃至争民施夺之政,亦岂尽人而皆恶之?若王介甫散青苗钱,当其始散,或踊跃而愿得之,迨其既散,或亦因之而获利,未尝一出于抑配。故民之好恶,直恁参差,利于甲者病于乙,如何能用其好恶而如父母?唯恃此絜矩之道,以整齐其好恶而平施之,则天下之理得,而君子之心亦无不安矣。

所谓父母者,《鸤鸠》七子之义,均平专壹而不偏不吝也。不然,则七子待哺,岂不愿己之多得,而哺在此,且怨在彼矣。曰“民”者,公辞也,合上下、前后、左右而皆无恶者也。故或问曰:“物格知至,有以通天下之志;意诚心正,有以胜一己之私。”又曰:“人之为心,必当穷理以正之,使其所以爱己治人者皆出于正,然后可以即是而推之人。”民不能然,故须上为絜之。盖物格知至,则所好所恶者曲尽其变,不致恃其私意,而失之于偏;意诚心正,则所好所恶者一准于道,不致推私欲以利物,而导民于淫。故传于好人所恶、恶人所好者,斥其“拂人之性”,而不言“拂人之情”也。

自然天理应得之处,性命各正者,无不可使遂仰事俯育之情,君子之道,斯以与天地同流,知明处当,而人情皆协者也。此之为道,在齐家已然,而以推之天下,亦无不宜。特以在家则情近易迷,而治好恶也以知;在国则情殊难一,而齐好恶也以矩。故家政在教而别无政,国教在政而政皆教,斯理一分殊之准也。

“先慎乎德”,“德即所谓明德”,章句或问凡两言之,而愚窃疑其为非。朱子之释明德曰:“人之所得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若夫慎之云者,临其所事,拣夫不善而执夫善之谓也。故《书》曰:“慎厥身。”身则小体大体之异从而善恶分也。《论语》曰:“子之所慎,齐、战、疾。”临夫存亡得失之交,保其存与得而远夫失与亡也。《礼记》凡三言慎独,独则意之先几、善恶之未审者也。乃若虚灵不昧之本体,存乎在我,有善而无恶,有得而无失,抑何待拣其不善者以孤保其善哉?此以知明德之可言明,而不可言慎也。

同类推荐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易学史论

    易学史论

    《易学史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原典,对中国古代史学、哲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乐律等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然而,由于《易学史论》从一开始就披上了一层占筮的神秘外衣,加之数千年来治《易》者的种种猜测和附会,遂使这部语言最简、文字最少的文化原典变成一部注释最多且又最难读懂的神书。因而,揭开《易学史论》的神秘面纱,恢复其文化原典的本来面目,从而使其走向世俗化、大众化,是易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 荀子

    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居民的固有信念打碎,却不给他们新的真理。结果,雅典以他无休止的追问会妨碍城邦居民获取财富为由判处他死刑。柏拉图为此构建了理念的王国,在那里善好的理念是统治者,且无须说服城邦居民。柏拉图将统治权的概念引入政治领域,从此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在数世纪之后,孟德斯鸠认为正是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人类社会,平等和差异构成了共和政体以及君主政体的行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政府和法律在内的统治权,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不平等。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洞见将促使悠久而强大的传统终结。在阿伦特看来,热核战争将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合理的政治判断力。这种政治判断力只有在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自由交谈中才可能诞生。因为“只有在我们彼此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所谈论的世界才会从所有侧面总呈现出来,具备客观性和可见性”。一旦从传统的禁锢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有理由对政治重新抱有审慎的乐观与期待:政治不是对人类自由的威胁,而恰恰是人类自由的应许之地。
热门推荐
  • 逆天涅槃

    逆天涅槃

    仙道渺渺,人道沧桑,鬼道常之奇,妖道问长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江山策:凰权天下

    江山策:凰权天下

    前世,她是太子的一颗棋子,他承诺,我若为皇,你便为后。她为他谋划江山,不想却是亲手为自己铺就一条黄泉路,弑君谋逆之罪,将她处死。重生一世,她步步为营,只有皇权在手,才能够呼风唤雨,江山在手,试问谁还敢跟她斗?
  • 弈国

    弈国

    喜欢武侠吗?《弈国》将带你领略江湖豪杰的刀光剑影恩怨情仇。喜欢权谋吗?《弈国》将与你一同见证侠之大者的杀伐决断天下纵横。这是一部不断成长的作品,没有套路,只有真诚,我只说一句: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来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风光~~~~~~~简介如下:博弈者,千千万万,弈国者,寥寥几人。一醉如痴,一梦回魂,一语悟道,一念成魔。行路天涯末,坐忘人生事,三尺秋水尘不染,天下无双。
  • 凶恐怖大学

    凶恐怖大学

    十九岁女生考进大学,兴奋不已。却不知大学里的隐藏着不可思人的秘密,女鬼,吸血鬼,她为生存出卖好友同学…
  • 美食猎人之我有忍术和武功

    美食猎人之我有忍术和武功

    曾有人说过,有一片森林长着一种内部是粘稠易化热乎乎的章鱼烧的蘑菇,名为章鱼烧蘑菇森林;有一种蜥蜴,身体是散发着牛油香味的芳香松脆饼干,其名为饼干蜥蜴。当今是美食的时代,也是探索未知美味的时代!来吧!成为真正的美食猎人,在这个未知食材动辄千金的美食时代,追求未知的美味! 【看到50章以后,在考虑弃不弃书吧,谢谢】 【附注,粉丝群:593150693,喜欢美食的俘虏的朋友们快快过来】
  • 颜西阁的酒

    颜西阁的酒

    乱世倾城,遗城落梦。一切皆如梦,可有可无
  • 老妈的杂货店

    老妈的杂货店

    这里只是一个母亲的故事,她就在哪,你或许见过,也可能跟他说过话,甚至在她手里买过东西。
  • 花千骨传

    花千骨传

    瑶池初见。“不小心掉下来了吗?”他的笑慈悲,却是对着一条小虫。只为了能叫他一声师父。“师父,你为什么收我为徒?”他不语。绯中,站在石上俯瞰。长留一恋,早已笃定了结局……骨迷入坑群543603766
  • 奈世

    奈世

    不一样的奇迹,不一样的传说,就请诸君随我一起进入到这充满了未知和神奇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