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05

第205章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8)

“夫人君之不能耕,不可耕,就许子一身而推之,有如是者。而许子曰,古帝之道固然。许子生于僻壤,未习闻天下之故、圣人之为,固互然者。而子固非许子之徒,则往古之事,亦尝闻之乎?夫大人之不能为小人之事者,固不暇也。而吾以唐、虞之不暇者征之。神农之世,未知其不平者若何,而大要气运初开,不平之甚也自神农历黄帝、颛顼,以至于尧之时,而犹未平焉。大人平天下之事在尧矣。于时水失其直行之道,横流而为洪水,泛滥于天下,南北同矣。一涨一落,土皆不垦,而草木畅茂;草木茂而禽兽孳息其中,且繁然聚焉。草木禽兽之害于人也,草满而五谷不登,禽兽横而逼人以处。于是人皆巢居穴处,而中国可耕可处之地,唯有兽蹄鸟迹之相交,则人类且将息矣。此其可忧者在小人,而小人不能知也。苟图存于旦夕,而且谓气数之适然,可无与也。尧则自念其为生民所宗主之大人,而不能出其危而救其死,恻怛之情甚,而心劳无已矣。乃思所以治之者,非盛德化神之至圣不易敷也,举舜而敷治焉,而事在舜矣。舜以明目达聪之圣,而勤问察同善之心。于是心尽而治之条理见焉。草木盛,鸟兽逼,则虽欲治水,而草木翳蔽,不能测其高下,禽兽纵横,且将伤我徒旅。于是使益掌火,烈山泽而焚之,旷然知水之为水,而土之为土也,禽兽无所藏而逃匿矣,然后导山者不忧,导水者无伤也,水可治矣。舜乃命禹治水,而禹度之以理,裁之以心,天下高下之势,皆萦回于寸念。于是北条之水,则疏九河于下流,瀹济、漯以分洒,而使河安流以归海;南条之水,则因汝、泗之入淮,而排其序入之径,因汉之人江,而决其相汇之冲,使江汉并流以不争。于是水降而土平,然后中国郊原之地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但司此一治水之事,而八年之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身忘劳也,家不恤也,而暇以身之不富、家之不饱,得置于念中而耕乎?禹之不暇如此,则舜可知也,尧可知也,益亦可知也,而稷、契之相继以敷治也可知也。中国可耕矣,而尧舜之忧犹未已焉。上古之耕,既未尽夫人用;洪水之后,人且忘乎土互。舜以为耕虽小人之事,而愚者但能尽其力,则用力而无成。乃使后稷教之以稼,而种之有道;教之以穑,而获之有时,于是乎人知树艺五谷,而五谷熟矣,民人乃得以不虚用其力,而食其利矣。尽天下而育乎稷之教,尽天下而育乎尧、舜之心也。乃尧、舜之忧未释也。以为人则有人之道矣,人之所以为人,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若徒耕而饱食也,粟可以易布褐而暖衣也,可以逸居而无求矣,因而生其勤则不忧、朴则不劳之心,自用其力而自育,而不因其天性之固有以勉之于修为,则其去禽兽也不远。乃使契为司徒,以掌邦教而明其教焉。所教者,人与人为伦之大经,而道法备矣。教以父子之必有亲也,而生事没宁之必尽其道;教以君臣之必有义也,而上令下共之必循其礼;教以夫妇之必有别也,而辨姓分氏,且六礼之必修;教以长幼之必有序也,而兄友弟恭,且饮、射之必齿;教以朋友之必有信也,而入学亲师,与族党之必睦。于是礼以文之,乐以乐之,备物采、盛文章以达之,皆用物力而不嫌于奢,损衣食而不忧其匮,无一不经营于舜与契之衷。而尧犹以为此人禽之界,恐民以勤勤于衣食之故,而难劝进于善,乃申命司徒曰:‘夫教之事可易言哉!

人之才质不齐,而道之从人不易,汝殚汝心而后可哉!人有勉行而劳者,则必奖劝以劳之;有慕道而来者,则必引掖以来之;其惑于异说而邪者,则必距其被而正之;其饰为伪行而枉者,则必惩其曲而直之;其未能自强而卓然异于小人者,则必坚其志而辅之;其未能推行以见诸行事者,则必示以方而翼之;日渐月磨,而教者不倦,以启其心而得之于已;而犹恐其勤始而怠终也,则又必从而振起于将成之际,使知一念之弛,且以毁其全德。’其所加惠教以俾有成,不如是而五伦之事且有疏缺,而人之为道不足以大明于天下,而垂为世教也。若此者,尧与舜端拱于庙堂之上,享九州之贡,盛垂裳之文,若见为厉民以自养;而其取天与人相屯亨之理,民与物相消长之几,生与死相出入之势,人与禽相近远之理,施之有序,为之必周,其咨嗟警惕而不遑也如是,而食之何以得饱,八口之何以得养,一犁一锄之不容弛,一晴一雨之不容忽,全以付之小人之自劳,而念暇及之乎?力何暇而得为之乎?此理势之不能耕,在古圣有如是者。即在今日者,天平矣,地成矣,兽害远,水患息,田可耕而人知教,似可以无忧,而教衰行废,耕战急而民不适有生。为大人者,其所以制其恒产,道其恒心,正忧勤惕厉而未有艾;又安得此暇日以从事于畎亩而骄人曰,吾有求于天下而不为民厉,如匹夫之闭户容身以苟全其性命耶?

“夫耕既不暇矣,即化成俗美而暇矣,而揆君民之大义,则虽暇而固有所不可焉。则以尧、舜之深见其不可者征之。以小人而妄取大人之忧,以为忧则推其一介之节,谓天下可以一身一家之理治之,则足以乱天下;以大人而下取小人之忧以为忧,则尽废天下之理,谓吾力可以与天下万民相若,则必亦且听天下之乱,而乱曰生,故尧之所忧者,不得舜也。侧陋以求,历试以授,心专于是焉;得舜而倦勤以享天下之奉,不忧也。舜之所忧者,不得禹、皋陶也。地谁与平?教谁与弼?心殚于是焉;得禹、皋陶而鼓瑟以受九州之贡,不忧也。夫食为民天,而非耕无食,此亦不容不忧者。乃农夫自知忧之,自知易之,任其作也,任其辍也。若一系念于此,则取天亶之聪明而桎梏之于一畎一穗之丰歉,区区于妇子之何以养,终岁之何以给,智为之锢,才为之诎,而不以扰乡闾,不烦称贷,自命为有德,此其与禽兽之食草木而息林薮者几于无别,农夫所以患至而无以御,伦蔑而无与亲,为禽兽之吞噬,而与草木同腐者也。而为大人者,其可与之为类乎?夫事有大小,而德必称;德有大小,而难易别焉。君天下之道,仁而已矣。仁者,为之难者也。且勿言并耕之无以益于人也,即使有财而分以与人,见恩而已,谓之惠而已,惠者,有穷之施也。且勿言并耕之无以纳民于善也,即使以善而教于人,尽己而已,谓之忠而已,忠者,自尽之道也。惟为天下得人,则我之所欲仁天下者,于其人而施之,必尽天下之望仁于我者,有其人而相长以无穷。则裁成之,辅相之,民之生以遂,而不待于分;民之德以正,而不劳吾教。其舍己以从善,授天位而不疑,纯乎至公而无私,而利泽已周乎天下矣。故世或曰:尧以天下与舜,舜以天下与禹,此能忘天下而不有,难矣。而非难也。圣人以天下为己责,而无利焉,释其责而不谋其利,易也。若夫为天下得人,而择之不精,而用之非人、用之不决,而有人不得,非虚己以咨询,则元德之升无术;非惩恶以窜殛,则巧言之隙且生;其钦天工而体人情者,一念不周而不得,而岂不难乎!得之则仁及于天下,未得则难载乎一心,此其必不可以近小之情参之也,明甚。而农夫鄙固之焦劳,其可稍萌于念虑乎?故孔子之称尧曰:‘大哉尧之为’君也!任其大,而不以近小自封之谓也。‘唯天为大,为尧则之。’天之运化,无为而功成,尧之法天,居高而治卑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至仁摄天下于一心,而无功效之可见也。其称舜曰:‘君哉舜也!’宰制天下,而正位以临万方之谓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功不必立,名不必成,居天下于一心而无着见之迹也。然则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以至仁而为天下忧,得人以治而万方理,无为也而无不为。特于耕,则以为农夫之事,而养其清虚之体,存其广大之量,知不可用而不用耳。此道义之不可耕,古圣人辨之已明。即在今日者,不必有推贤逊位之深心,可因帝王之成法而无待于代天理物之舜、禹、皋陶而为大人者,亦自有尊德乐道,任君子以明王道、正人心、辟邪说,而移风易俗、正位凝命之大体,以天下之禄养天下之贤者而施仁于天下。其不容争恩怨于升斗之需而役心志于一手一足之烈,自有不可废之大义,以辨上下,定民志。其可耕邪?又不待再计而决也。而况乎万几在躬之必无暇也乎!

是则农夫之忧,小人之事。执其说而欲以治天下,许子之为此言也,非神农之言也,乃用夏变夷之习,见利而不见义,任情而不任理。惟先王之教不及,故相习而成僻陋之学。此亦不足深诛者,天下亦孰与听之?吾所甚恶者,子之惑焉而自弃其学耳。君子之为学也,将以变其气习也。不幸而生于夷,则慕义以从帝王圣贤之教以变夷也;如是者,吾闻之。至于生为中夏之人,身受先王之教,而闻蛮之风,变而从之,则人各有心,谁其安之?吾未之闻也。子尝事陈良矣。陈良亦楚产也,知尧、舜以来之大统大法详制于周公而着明于仲尼,说焉,北游而学焉。其志专,其守定,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以匹夫而任天下之大,以蛮夷而与帝王之忧,斯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亦尝与闻乎斯道矣,师死而遂倍之?舍士而农,先已谋食而弃谋道之心;见异而迁,遂至弃义而伸崇利之说;则吾不知其何心!君子之于学也,见之也审,信之也笃,七十子之事孔子皆此道也。何也?惟知孔子之道,尽人情,穷物理,处于至大,而小者不足以乱之也。孔子没,心丧而卢其墓者三年。三年之后治任将归,而子贡未即归,人揖焉,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情之笃,唯忧道之且丧也。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情之有余,唯念道之不可忘也。他曰子夏、子游、子张以有若之言行有似圣人者,欲以所事孔子者事之,虽推崇之太过,而以似圣而事,则固为绝学废坠之忧也。强曾子,而曾子曰:‘不可。人各有宗,而道必有至。而夫子之德何如哉?譬之练帛者然,自其始之灼见乎道之必出于一而无容杂也,涤天下万世人心之污染而荡除其私,殆举江汉之洪流以濯之也乎!自其终之善成夫已明之道而不可易也,奉千世百王之显道以定立其体,殆承秋阳之昭朗以暴之也乎!于是而其白也至矣,皓皓乎,贤者莫能过,智者莫能逾,而百家众论之异同,奉大正以治之而莫敢不服,不可尚矣!有若其能企及乎?而吾党其可贬道以徇偶然之似乎?’曾子之尊孔子也如是,非但尊其师也,以先王之道集于孔子,而治教之统不可乱也。夫曾子之于有若也且然,今也一南蛮鴃舌之人,言不能详,而夷风深重,乃敢非先王之道而自为道,蔑裂古今之通义,徇其一廛百亩之私心。子乃倍子之师而从之,其视曾子不亦远乎!夫先王之道,处万物之上而俯治之,乔木也;蛮夷之俗,守身家之计而图与物相安焉,幽谷也。求友者之诗曰:‘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吾闻之也:以贤师友而示我以天地民物之情,扩吾高明广大之见,道之所尚也;若下乔木而入幽谷,志趣日以卑,识量日以小,行焉而必窒,岂人之情哉!彼南蛮者,幸有山泽湖沼之利,可耕可食,私之以为利,而君民之分无别,故僭拟上国,而不知中国帝王之尊。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以害王纲者惑人心,鲁奉周公之法,方且膺之,乃子以是学,则有王者起,非圣无法之诛且加焉。变之而不善,孰有大于是哉!故曰许子之妄不足诛,而子之学之,将以起天下趋利弃义之习,君子所甚恶也。”

而陈相犹未悟也,乃更以其齐物之说进曰:“天下之习于欺而丧其朴,莫若市矣,而许子之道,有至简而可以一天下之趋者若从之,则市价不贰矣。价不贰而物有定制,国中无伪矣。价有定,百物有恒,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此神农始为市之所以有无相易,而太朴不凋也。臬而为布,丝而为帛,则凡为布者皆布,凡为帛者皆帛,惟量其长短,取足于裁制而已,价相若也。未治之麻,已绩之缕,缫茧为丝,茧成为絮,凡可缍者皆可经,可组者皆可缊,惟称其轻重,取足于萦之着之而已,价相若也。五谷异种而皆可食也,可食者以多寡为程,量之而已,价相若也。屦有大小而称所蹑也,蹑之者以大小为差,辨之而已,价相若也。县令自君,一成而不易,而市可无治市之官,法行于民,民乐其简便,而驵侩之智不容。斯岂不可行者,而必曰先王之道乎?”甚哉,相之愚也!许行之妄,不过欲尽取中国帝王所以兴礼乐行爱敬之文物者而蔑之,以如其粗犷鄙恶之所安者,苟可以衣食而止,则物有限而价或可壹。使其然也,气体无所养,而人皆睚戾;粗恶不能堪,而人且夭折。此不足与深言者,而但就其无伪之言以折之曰:‘夫物之不齐而价不壹,固人情为之,而非人情为之也。用有贵贱焉,制有坚脆焉,取其材者有难得易得之分,而成其事者有难成易成之别;实有之而实不容齐之,物之情实所固然也。是以名同而实异,实同而用异。其为价也,或相倍蓰焉,一物而有两物之用也;或相什伯焉,、一物而兼十物百物之功也;或相千万焉,千万物而不敌一物之效也。子欲比其类而同之,是将舍其千万,以至蔑其倍蓰,而天下之用不给者多矣。是帝王已治之天下,从而乱之也。何也?伪者竞起而不可止也。今子曰:巨屦小屦以巨小分,而不问其精粗。乃自为者而言,则欲巨易,欲精难;自市者而言,巨者不可蹑小,粗者不能胜精,一也。设使巨小同价,则人必舍巨而为小,而天下无巨屦;使精粗同价,则人必舍精而为粗,而天下皆粗屦矣。子且曰:粗亦何伤也?乃粗之不已必恶,则以褐为布,以乱丝绝缕为缍,以荑稗为谷,以蹑之不可终日者为屦,而皆可取价以往,其伪又可胜道哉?承王制大明之日,则许子之道,幸天下之不甚伪,而褐犹可衣,素犹可以冠,釜甑犹可爨,铁犹可耕,以治一身一家而足农夫之用,然推之国家而不能治矣。如率天下以从许子,则将以草为衣冠,以破璺为釜甑,以不锻之铁为耒耜,公然获值,而衣不可衣,冠不可冠,炊不熟而耕不入,则治农夫者且不给,而况国家?言之愈乱而为缺舌之音者至此极矣!天下亦孰能从之!”

而推许行之心,则惟以朴陋易文物,其隐中于人心者,以吝为俭,以无礼为诚,以愚罔为信,不驱天下之人尽入于禽兽而不止;而但以从其饱食暖衣,逸居惮烦,一往悍戾之气,故其言不能如杨、墨之深。而后世之士名为儒者,梏丧其心于鸡鸣而起、孳孳为利之中,乃曰吾无厉于物,而不顾一身之养,以长子孙,以凝福泽;则争讼雠杀于尺土粒粟之间,其祸延于千万世而无救。故言虽陋,而孟子辟之必详,其有人心世道之隐忧乎!

【元典】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译文】墨家学派的夷之通过徐辟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接见,现在我还病着,等病好了,我将去见他,夷子不必来。”

【诸儒注疏】“墨者”,治墨翟之道者。“夷”,姓;“之”,名。徐辟,孟子弟子。孟子称疾,疑亦托辞以观其意之诚否。

同类推荐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文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格言体人生智慧书,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过好生活,如何面对命运等方面,从方方面面教导人们如何超越现实人生的苦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正心、修身、养性、育德,让自己能够正义有效而又悠闲从容地活在世间。本书以武进陶湘1927年序刻的《还初道人著书二种》之一的《菜根谭》刻本为底本,从中精选264条,进行注释、翻译和点评,以方便现代读者阅读理解。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 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你曾经思考过人生中的“大问题”吗?比如生命究竟是什么?生命之外还有什么吗?我在宇宙里是怎样的存在呢?为什么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本书从《阿维斯陀》(the Avesta)、《薄迦梵歌》(the Bhagavad Gita)、《圣经》(the Bible)、《古兰经》(the Qur'an)、《旧约塔纳赫》(the Tanakh)以及《三藏》(The Tipitaka)等书中摘录了100多句经典名言解答这些问题,不但发人深省,而且信息量十足,带你串起生命的点点滴滴。
  • 庄子的享受

    庄子的享受

    大师王蒙快意解读,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跨越时空,老王俨然庄子的隔代知音,老王如庄子笔下的鲲鹏在神游在翱翔在激情燃烧,老王在解读庄子,老王在享受庄子,读者在享受老王。
热门推荐
  • 异世当剑客

    异世当剑客

    当千万剑仙御剑飞过皇城,当山上神仙一怒碎山河,少年决定去看看,什么皇权富贵,什么醉卧美人膝,还不如少年前世一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替身小野妻:邪少魅宠99日

    替身小野妻:邪少魅宠99日

    “颜欢,遇见我就是你的命!这辈子,你都摆脱不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因为一张惊人相似的容颜,她惹上了卡彭家族继承人、德国佣兵学校赫赫有名的魔鬼少将。削骨、注射、整容,他步步紧逼,成功的复制了一张让他魂牵梦萦的脸庞;她步步后退,丢掉自我,又痛失所爱。最后,退无可退的她,用一把锋利的匕首划破了娇美的右脸。鲜血如注,刺目妖娆。“罗森,毁了这张你最爱的脸!从此以后,山长水阔,你我生死永不相见!”
  • 穿越之嫡女很不好惹

    穿越之嫡女很不好惹

    小日常:“这位兄弟,我跟你不熟,堂堂七王爷竟然还想老牛吃嫩草?我还是个孩子啊。”长的好看的男人都是有毒的!“卿卿~你就依了我吧,你想要的一切我都会给你,哪怕是我的命。”世人眼中尊贵无比的七王爷,此时正厚脸皮的说着没羞没臊的话。“你是什么人!你想干什么?离我女儿远一点!”柳狂顿时怒了起来。“老柳!救救孩子吧!这家伙缠的我头都大了!”柳卿卿眼睛晶亮无比。“卿卿,这位是?为何会叫你‘女儿’…”男人一脸懵…………
  • 黎明总在

    黎明总在

    一个是呆萌且傻得有些天真的腐女,一个是阳光帅气的校草学长,还有另一个腹黑逗逼的痞子少年!在那最美的年龄,最为青葱的岁月相遇,不论结局如何,终究留下了最美的故事
  • 位面侵蚀者

    位面侵蚀者

    滨海城,一室一厅的单身公寓内,罗亚洲猛地醒过来。自从半个月前失业之后,他经常睡不好,有时还会梦见一些恐怖或者匪夷所思的事。 本书又名《邪骨》《冒牌地府》《黑暗中的帅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妻妖娆:仙君追妻路遥遥

    魔妻妖娆:仙君追妻路遥遥

    她是现代既可以御姐,也可以萝莉的美女杀手容绫月。一朝穿越竟然成王爷之女,某天容绫月房间里出现了偷偷摸摸的某人,某女不仅亲上去了不说还好奇的舔了舔。在假山旁某女直接被某人壁咚,某人笑的像只偷腥的狐狸“亲了我,舔了我,摸了我,就要对我负责知道不!”某女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之后他直接在殿上公布,我联姻的对象是她。某女十分愤怒“你丫的,联姻找谁不好,偏偏弄在我头上,我不嫁,不嫁,不嫁!”某女把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以后,某人高冷的环胸斜眼“因为你要对我负责!”
  • 盘龙真贱男

    盘龙真贱男

    看西安如何在盘龙的世界精彩演绎,永远经典的盘龙,追寻盘龙的经典。努力写书。不喜勿喷、
  • 涯天录

    涯天录

    咸阳巷雨幽深,隐姓埋名在百草楼的十年前天下恶人的公羊侯在一个雨夜破窗而出逃难避祸,留下唯一的不明真相的徒弟宋牧坚守岗位。就此,莫名其妙的顶着天下恶人传人的宋牧,遭遇了一次次不可思议的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