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34

第234章 孟子离娄章句下(3)

【理学讲评】孟子说:“大凡天下之事,有才能的,才会干济;有力量的,才肯担当;非不贵于有为也。然见之不明,守之不确,则或以轻为而取败,或以锐进而无成者,有之矣。故平居之时,有所不肯为,而后于临事之日无所不能为。如道义有所未安,则虽人之所追逐而恐后者,彼独有所退避而不趋;时势有所未便,则虽人之所眩鬻以求庸者,彼独有所敛藏而不露。这等的涵养精深,执持坚定,然后干济自有余才,担当自有全力。见得事理当为,则重大艰难之任,即毅然以身当之,而无所顾忌;遇着事机可为,则祸福利害之冲,即概然以身赴之,而无所畏缩;真有举世所不敢为,所不能为者,而彼独能为之矣,是其能有为者,乃于能不为养之也。若无所不为,则其识见操持亦小矣,安能有所为耶?”尝观伊尹耕于有莘之野,非其道义,一介不轻取予,及受汤之聘,而尧舜君民之业,直任之而不辞,其能有为如此。观人者,视其所不为可也。

【心学讲评】孟子曰:“人之将有为于天下,恃其才足以胜之,而非然也。澹泊则可以明志,乃使人晓然知吾之所为以义而起,而不以私,则人心翕伏而行无所阻;宁静则可以致远,乃使吾力沛然有余于用,以专于所大而不分于其小,则智力毕效而行无所难。若是者,唯于其所不当为也,知其不可为也;所不必为也,知其不屑为也;而后任之以纲常名教之大,天下国家之重,皆为之而无所歉矣。则有才不如其有守,能知不如其能辨,君子之所以为大有为于天下,而非智名勇功之所及也。”

【元典】

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译文】孟子说:“说人家缺点,招来了后患怎么办?”

【诸儒注疏】此亦有为而言。

【理学讲评】孟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故人有过失,往往曲为覆蔽,不肯播扬。此忠厚之心,亦远害之道也。若闻人有不善之事,便善谈乐道,以快一时之口;惟务攻发其阴私,不思掩护其瑕玷,于人固有损矣。岂知言悖而出,亦悖而入,不但诬善之言,流传无实,有启衅之端;即嫉恶之言,讥诋过严,亦取祸之道也。其如后患何哉?”要之圣贤之心,与人为善,惟恐其或陷于过,而不能掩。故大舜隐恶,孔子无毁,皆非因虑患而然。孟子之言,为世之轻于毁人者戒也。”

【心学讲评】孟子曰:“君子之有言,其直而方也,可以正天下;而逊而隐也,可以容天下;要难与今之游谈之士言也。虽然,彼不顾言之得失,而抑岂不念利害乎?言人之不善者,或挟持长短以要人之畏己,或抑此伸彼以取人之欢心,或借彼胁此以希人之利赖。乃人之有不善也,弱者恒护过而生其愤,强者多疑忌而逞其威,则斯人也,其将如后患何哉!故彼之所为求利赖之术,皆自害之道。立谈取卿相,而转盼诛夷,盖有由矣。”

【元典】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

【译文】孟子说:“仲尼不做过头的事。”

【诸儒注疏】“已”,犹太也。杨氏曰:“言圣人所为,本分之外,不加毫末。非孟子真知孔子,不能以是称之。”

【理学讲评】已字,解作太字。孟子说:“天下之道,本有大中至正之则,不但贤智者不能抗之而使高也,虽圣如仲尼,天下后世所仰望以为不可及者,宜其有高世绝俗之行,以求异于人矣。然观其平日所为也,只是于日用常行之间,求合于天理人情之正;发为言语皆人之所易知,而无过高之谈;见之躬行皆人之所易从,而无过激之行,其不为太甚如此。一有太甚,则是求加于性分之外,而不合乎义理之中矣,何以为圣人哉?孔子尝自言不为索隐行怪,又以道之不行不明,归于贤智者之太过,正不为已甚之意也。”后世学圣人者,或持论太深,以玄虚为理奥;或处己太峻,以矫激为名高,皆叛于仲尼之道者也。可不戒哉。

【心学讲评】孟子曰:“操行而为孤高不可继之节,与物而有峻厉不可近之情,彼自以为行造其极矣。乃行造其极者圣也,圣至于仲危而无以加矣,乃吾追考仲尼之已事,则因事以顺其理,因理以达乎情,道之所不得不然者,因之自尽已耳,抑何尝取人之所不能为而为之,物之不所易受而授之也哉!盖人各有所当为,即吾性之所固有,不可损也,亦不可益也。为已甚者,有余于性情之外,即不足于性情之中也。学圣人者,尚知所从哉!”

【元典】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译文】孟子说:“有德行的君子,说话不一定都兑现,做事不一定都彻底,只要落实在‘义’上就行。”

【诸儒注疏】“必”,犹期也。大人言行不先期于信果,但义之所在,则必从之,卒亦未尝不信果也。尹氏曰:“主于义,则信果在其中矣;主于信果,则未必合义。”王勉曰:“若不合于义而不信不果,则妄人尔。”

【理学讲评】必,是期必。孟子说:“君子之于言行,但当随事顺应,不可先有成心。且如言贵于信,使不择是非,而必期于信,则拘泥而不通矣。行贵于果,使不量可否而必期于果,则固执而不化矣。大人则不然,言非不信,而未尝有心于信,行非不果,而未尝有心于果,惟看义理上何如?义所当信,则久要不忘,如揆之义而不宜,则言有所不必践,义所当果则勇往不挠;如质之义而不协,则行有所不必决,是非可否惟义是视,而无所容心,此大人之言行,所以为天下法也。”孔子尝说:“君子无适、无莫,义之与比。”正与此互相发。盖必信必果便是适、莫,若取裁于义,而无所适、莫,则信果亦在其中,所谓廓然太公,物来顺应者如此。若中无所主,而以不必信果借口,则又未若小人之磋磋矣。

【心学讲评】孟子之于道,充实其善之量,而见诸作用者,备其光辉,盖已自信其为大人矣。故其言大人也为详,而于此以其用之大,言其体之全曰:“夫人德业之成,至于大人则推之天下而无不行,建之天地而不能违,其言行之用亦溥矣哉!乃于言行求之,则有所存主,而若无所存主焉者。夫为言行之存主者,义而已矣。言以信为义,而大人所言,则或后之所言不必与前之所言而相符,未尝日吾已如是言之,则必如是守之也。行则果为义,而大人之行,则或方可行而行,至于不可而又止,未尝日吾已如是行之,则必如是竟之也。所以然者何也?义者心之制,而心通众理以为制,非一念之为定制也;义者事之宜,而事协时会以为宜,非一端之为咸宜也。大人者审义精而充义广,体义全而由义熟,则义在而可信可果,以义而信果,非以信果为义也;义在可不必信可不必果,唯以信果夫义,即以义为信果也。故言出而天下之理皆得,此一时,彼一时,异不妨同也;行成而进退之几审,可以为,可以止,发必中节也。其存中发外之大用,一依于大中至正之全体,斯以为大人而已矣。”

【元典】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译文】孟子说:“有德行的君子,是不失掉婴儿般纯真天性的人。”

【诸儒注疏】大人之心通达万变,赤子之心则纯一无伪而已。然大人之所以为大人,正以其不为物诱,而有以全其纯一无伪之本然,是以扩而充之,则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极其大也。

【理学讲评】孟子说:“世之称大人者,以为盛德大业高出于天下,若非人之所能及,殊不知大人之所以为大者,只是不失其赤子之心而已。盖赤子之心,情窦未开,所知所能纯是一团天理,而无一毫物欲之蔽,乃心体之本然也。自知诱物化之后,情识日长,真性日漓,而纯一之心始失矣。大人者,涵养极其精纯,而内不蔽于私欲;操持极其坚定,而外不夺于物诱,故自少至老,时时刻刻,只是这一点纯一无伪之心,不曾少有断丧。虽智周万物,无所不知,实皆赤子之良知;虽道济天下无所不能,实皆赤子之良能,何尝有穿凿之智,机械之巧,加于心体之外者乎?所以说不失其赤子之心。欲为大人者,亦反求其本然之心而已。然赤子之心,由于天禀而所以能存是心者,必由于学力。若非涵育熏陶维持调护,使少成若性,习惯自然,则在孩提有识之时,已有攻取雕琢之患矣。何以不失其初心乎?”《易经》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正是此意。故欲务大人之学者,必端蒙养之功而后可。

【心学讲评】孟子指大人之心量以示人曰:“体之至大者心也,量之至大者亦心也。一心之用,可以涵万理而曲成乎万物。然唯心为有此体量,而后起之触不与焉,故必纯乎其心之德,而后体以不亏,而量以周。自耳目分心之灵,而各成其体以效其用,则视听持权,而声色相蔽,聪明尽于一曲,而志趣小矣。唯赤子也,独在此心,而耳目之用未极,则声色不能以相蔽,而私伪不兴。大人者,守其心之体以充乎心之量,盖此赤子之心无所交引,而不至随耳目以迁流而失焉者也。此天之所以与人最初之全体大用,而不分注于小体者也。得天之纯以尽人之能,大人之功用岂有穷乎!”

【元典】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译文】孟子说:“奉养父母还算不上大事,只有给他们送终才算得上大事。”

【诸儒注疏】事生固当爱敬,然亦人道之常耳。至于送死,则人道之大变。孝子之事亲,舍是无以用其力矣。故尤以为大事,而必诚必信,不使少有后日之悔也。

【理学讲评】当字,解做为字。孟子说:“人子之于亲,生事死葬,无有不当自尽者。然以缓急较之,朝夕奉养犹为人道之常,纵使尽志尽物,致养无方,皆出于从容暇豫之时,随其分量大小,可以自致,还不叫做大事。惟至于送终之礼,乃人子事亲尽头的时节,自此以后更无可以用情于亲者,设使一有未至,悔将何及,这才为人子的大事。所以先王制礼,于丧葬之际,尤极周详,盖欲为人子者,必诚必信,而不至有后日之悔也。”孟子此言,非以养生为轻,盖见当时墨子之徒,以薄葬之说惑乱天下,至于伤一本之恩,故以此警之,亦维世教之意也。

【心学讲评】孟子曰:“事亲,人子之大事也。内而情无可不尽,外而力无可不竭,终生之所为止此,而便无有加焉者,故曰事之大者也。其生也养之、其死也送之,皆不容不尽之事矣。嘫当其生而养也,则随时自尽,可以从容而致之,犹不足以当大事也。逮其死而送之矣,终吾生而致乎亲者,止此一事耳,他日而悔之,更无及矣。哀戚发于不自知,而必诚必信,又不可不曲尽其心力,以极致其情而中于礼,则人有生之事,莫此为大矣。呜呼!此为人子者所可自喻自知,而不可以强勉焉者,抑将何以勿愧悔也哉?”

【元典】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译文】孟子说:“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深造,是想使他自己获得道理。自己获得的道理,就能牢固掌握它;牢固掌握了它,就能积蓄很深;积蓄深了,就能左右逢源取之不尽,所以君子想要自己获得道理。”

【诸儒注疏】“造”,诣也。“深造之”者,进而不已之意。“道”,则其进为之方也。“资”,犹藉也。“左右”,身之两旁,言至近而非一处也。“逢”,犹值也。“原”,本也,水之来处也。言君子务于深造,而必以其道者,欲其有所持循,以俟夫默识心通,自然而得之于己也。自得于己,则所以处之者安固而不摇;处之安固,则所藉者深远而无尽;所藉者深则日用之间,取之至近,无所往而不值其所资之本也。

程子曰:“学不言而自得者,乃自得也;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然必潜心积虑,优游餍饫于其间,然后可以有得。若急迫求之,则是私己而已,终不足以得之也。”

【理学讲评】造,是造诣。道,是进为的方法。资,是藉。左右,指身两旁,是形容其至近而非一处的模样。原,是本源,心为应事之本,就如水之源头一般,故谓之原。孟子说:“天下无心外之道,亦无心外之学,君子为学奋其向往的工夫,致知力行,惟日孜孜而不已。又依着进为的方法,下学上达,循循有序而不骤。似这等深造而必以其道者,欲何为哉?盖欲其有所持循,以俟夫真积力久,默识心通,自然而得此理于已也。夫学非自得,则心与理不相融贯,居之必不能安;既自得矣,则心与理一,理与心会,精神凝定,外物不得而摇夺,居之岂有不安?惟居之安,则一真不挠,众善成萃,溥博渊泉,自可藉用而不穷。资之岂有不深?资之既深,则事感于外,理应于中,左边事来有应左边的道理,右边事来有应右边的道理,或左或右,无不会逢其应用之本原,而天下之事,取之一心而裕如矣。自得之妙至于如此,此君子之学所以务于深造以道,而必欲其自得之者,真见其有益于得,而功不可不继,序不可不循也。向使一曝十寒,进锐退速,安望其有自得之益哉。”

【心学讲评】孟子曰:“学者之患,莫大乎偶有所闻见,而感乎心,因据之以为必然之理;偶有所觉于心,而自以为悟,因恃之以为必至之极。故其守之也,无以自信,而出之也,为物理之所穷。夫君子之学则不然。君子之学,未尝不有资于闻见也,未尝不求之于心也。乃其于天下之理,一无敢忽,一无敢忘,研其几,穷其理,尽其变,盖深造而不敢以己私己能遂谓道之止于此也。乃其深造也,则因象以见道,因小以通大,因显以察微,循循乎必以其道也。若此者何也?以天地万物之理,皆吾心之所可至,而闻见之量未周,则所以然之故不可得而喻。唯造之深,而以道造之,则自表达里,渐渍以会其真,则理不可易,皆吾心确见其必然,而不为迹之所泥、虚之所荡。盖其为学之初心欲其自得,故其用功如此之密也。夫自得矣,而理之在君子之心者端委咸在,即有可疑可惑之事,不能动也,居之安,自得而居之安矣。而理之在君子之心者,因本生末,即有殊途百虑之繁,致皆一也,资之深矣。至于资之深,而以应天下之至赜者,事无定也,理无恒也,皆此同归一贯之所分应而咸宜者也,取之左右,而无不与吾心之大全之理相符合,逢其原也。至于此而可经可权,可大可久,君子之道,乃以尽万事周万物而无遗。甚哉,自得之功,其妙有如此者!故君子虽有观感之心,不敢恃也;虽有乍然之觉,不敢居也。必欲尽天地万物之理,而皆为吾所自信自喻之真,故自下学以至上达,志之宏远,而修之从容,岂彼异端曲学之所可托哉!”

【元典】

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译文】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细地阐述,是要由此返回到能说出其要点的境地。”

【诸儒注疏】言所以博学于文,而详说其理者,非欲以夸多而斗靡也;欲其融会贯通,有以反而说到至约之地耳。盖承上章之意,而言学非欲其徒博,而亦不可以径约也。

【理学讲评】约字,解做要字,是简明精切的意思。孟子说:“天下之理,不求于博则识见浅陋而不能旁通,不反之于约则工夫汗漫而无所归宿。是以君子为学,于凡天地民物之迹,《诗》、《书》、《六艺》之文,无不旁搜远览,偏观尽识,学之极其博矣。又于那所学的,无一事不究其折衷,无一物不穷其变化,或问于师,或辨于友,说之又极其详焉。如此者,岂是要夸多而斗靡哉?盖以理在吾心,本至约也,但散见于万殊,不能一蹴而会通之耳。今博观于事物,讨论其指归,正欲融会贯通,由支派而穷其本源,由节目而得其要领,反而说到至约之地耳。说至于约,则吾心之理方有真得,而向之博且详者,非徒从事于口耳之末也。是可见学不可以徒博,又不可以径约,由博以求约,斯为学之全功举矣。”

同类推荐
  • 无意识的文明

    无意识的文明

    法团主义曾作为法西斯主义的知识基础而臭名昭著,但它并未随着法西斯的溃败而灰飞烟灭。本书作者提醒我们,我们仍生活在一个法团主义社会中,民主政体仅仅是其软装饰,合法性与专家或利益群体同在:在数以万计的公共和私有的法人团体中,从文化领域,到政治领域,再到经济领域,索尔全方位勾勒了一种落入法团主义之手而不自知的文明:权力的语言如何被设计来阻止交流?个体的合法性怎样被否定和破坏?市场、技术、全球化和金融如何被牢牢掌握在管理阶层手中?技术官僚管理和技术官僚投机把我们拖入了怎样的危机?通过回答这些问题,索尔使我们对意识形态的操控保持警醒,并提供了一种抵制从众性、被动性和必然性的可能。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不疯魔,不哲学:最最欢乐版西方哲学

    这位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一夜蹿红。她以清新健雅的笔法写了历史上最著名的二十余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和代表哲学思想,把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到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普通读者和哲学爱好者们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尔一笑,点头称是。绝对是哲学爱好者必读,茶余饭后谈资必备之良品!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国兵者诡道

    三国兵者诡道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逆取江山

    逆取江山

    上一世因擅于掌控人心与设置圈套而闻名的高智商罪犯赵进,从未想过自己死后竟会穿越到一个犹如桃花源一般的恬静村落中。没有追杀自己的国家机器,没有勾心斗角的人渣同行。这里只有平淡充实的生活与无边的亲情。这样的生活对于赵进来说,实在是不亚于天堂。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在短暂的平静过后,一场争夺皇位的宫廷政变,立时将这个偏远的小村落卷入血雨腥风之中。突来的变故让赵进意识到,这样的乱世终究不可能让他这样的人安稳地做这池中之物。江山逆取之方可顺守。既然你们无法给我想要的生活,那我索性就先取下这令你们为之疯狂的江山!(PS1:本书的参考两汉时期的大背景进行架空)(PS2:五组内签,请放心收藏)
  • 绝色倾城之凉爱

    绝色倾城之凉爱

    她一生曾遇见过许多男子。良人却隔山隔水隔云端。隔了红尘年岁遥遥不见。那些绝世出尘男子,曾领她赏过盛世美景,许诺过岁月从容。可是良景荒,岁月长,白首一愿终虚妄。她爱过的人,一人坐拥了天下失了她,一人换得了荣华弃了她。爱过她的人,一人拳拳心意她从不入眼,一人她自始至终虚与欺骗。要蓦然回首才有灯火阑珊。他倾尽一生守候,却半生不得她回眸。于是她有了流不尽的泪,道不尽的悔,感慨不尽的物是人非……
  • 查理九世之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查理九世之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在三次元超爱查理九世的韩千落,竟然走了一个超级大的狗屎运,由于赖床造成的迟到,由于迟到造成的从楼梯摔下来,由于从楼梯摔下来而造成的穿越,样子变了,名字没变。几次受伤,剧情都如此玛丽苏。见到自己崇拜多年的人,千落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呢,敬请期待。
  • 十一面神咒心经

    十一面神咒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君已倾心:毒医等等我

    君已倾心:毒医等等我

    身为老手佣兵杀手的她,最终被杀了,作孽加作死啊身为废物的她,被人欺负死也就不说什么了,废物么,不被人欺负才奇怪呢...红眸睁开,蓝光一闪而过,爷,和我一起傲视群雄。"小的们,你们驸马欺负我,怎么办?"某男:我哪敢啊.小的们:"老大,打不过怎么办?"哼,打不过,简单,给他讲故事讲到他吐为止......某男默默地想起了某女讲的故事,满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某女人身后的爱慕者被刺激到,退出了无数角恋。某男:“他们要是不退出,我定一个一个虐死他们。但爱慕者们的爱慕之心不减.星星眼*-*。某男没办法了。
  • 和平精英同人挑战赛

    和平精英同人挑战赛

    《和平精英》这款游戏有着超高的热度,同时,也衍生出了一次真人生存竞技游戏的竞赛
  • 重返灵战

    重返灵战

    龙皇麟,神凤羽,一力元素万物陨;万古前,神柱下,炎黄大帝在低喃;灵力苏,十六载,天火灭世龙皇归。
  • 影帝的夫人是大佬

    影帝的夫人是大佬

    自从爆出言柒是江影帝的妻子,粉丝们芳芳表示,非官宣不约。“怎么可能,她怎么配得上江影帝。”江某人回复:“她配,她原配,她天配,她绝配,是我配不上她。”第二天,言某人的身份被扒了出来:1.作家2.编剧3.慈善家4.心理学家5.几门研究生毕业6父母分别是两个集团的CEO7.江总裁的夫人粉丝们芳芳表示干了这碗狗粮偏偏江某人不要脸在微博上艾特了言柒:“夫人,求包养,求投喂!”“好,包养你。”江夫人的回复更是让粉丝和众多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