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48

第248章 孟子章句上(4)

【理学讲评】咸丘蒙,是孟子弟子。语,是古语。蹙,是颦蹙不安。岌岌,是危殆的意思。齐东,是齐国东鄙荒陋之处。成丘蒙问于孟子说:“尝闻古语相传有云,天下有非常之人,则必有非常之事。故君父之伦,以之加于常人,则有定分。若夫盛德之士,虽至尊如君,苟无其德,不得而以之为臣。至亲如父,苟无其德,不得而以之为子。大舜惟有圣人之德,一旦居天子之位,南面而立,尧虽为君,不得不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虽为其父,亦不得不北面而朝之。那时舜虽安于臣尧,而不能不动心于臣父。望见瞽瞍朝己,其容貌甚是颦蹙。盖有不能自安者。孔子有感于此事,因叹息说,当此之时,君失其所以为君,父失其所以为父。纲常紊乱,天下盖岌岌乎其危哉!此等言语,不识果有其事否也。”孟子答说:“否。无是理也。盖天下惟君子之言,据实而可信。此等无稽之言,断不出于君子之口,必是齐东野人,目不睹礼义之俗,耳不闻典训之言,或者有此说耳。岂可遂据之以妄议圣人也哉!”《尧典》是《虞书》篇名。放勋章帝尧之号。八音,是金、石、丝、竹、匏、土、革、八样乐器之间。孟子说:“欲知舜无臣尧之事,当观尧未禅舜之时。盖方尧之举舜,舜之代尧,乃尧既老而倦于勤,舜只居摄而行其事也。当尧生存之日,舜原不曾即帝位,尧何由北面朝之乎?《虞书·尧典》上说:舜摄位二十有八年,尧乃徂落而终。国中百姓恸尧之殁,如丧父母一般,三年之间,四海断绝音乐,静密如一,更不闻有丝竹管弦之音,其思慕之深如此。据《尧典》所言,则舜之即位,在尧崩之后,不在其摄政之时明矣,何从南面而受尧之朝乎?孔子云:‘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此古今不易之定理也。若舜既已为天子矣,及尧终之后,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行三年之丧,则是舜一天子,尧又一天子,而有二天子矣,民届有二王之理乎?然则臣尧之说可不辩而自见其谬矣,咸丘蒙尚何疑之有?”

【元典】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译文】咸丘蒙说:“舜没有把尧当作臣,我已领教了您的解释了。《诗经》上说:‘普天之下,没有哪里不是天子的土地;四海之内,没有哪个不是天子的臣民。’舜已经做了天子了,瞽瞍却不是他的臣民,请问这又是怎么回事?”孟子说:“这首诗,不是说的这个意思,(是说作这首诗的人)公事劳碌以致于不能奉养父母。(意思是)说,‘这些没有一件不是公事,却只有我最劳碌’。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能因为字面的解释而损害词句的意思,不能因为词句的解释而损害全诗的意思;要用自己的体会去揣度作者的原意,这样才能把握住诗意。如果只拘泥于词句的解释,(那么,)《云汉》这首诗说:‘周朝剩下的百姓,没有一个留存。’相信了这句话,这就成了周朝没有一个人留存了。”

【诸儒注疏】‘不臣尧’,不以尧为臣,使北面而朝也。《诗》,《小雅》《北山》之篇也。“普”,遍也。“率”,循也。此诗今毛氏《序》云:“役使不均,己劳于王事,而不得养其父母焉。”其诗下文亦云:“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乃作诗者自言:天下皆王臣,何为独使我以贤才而劳苦乎?非谓天子可臣其父也。“文,字也。辞语也。“逆”,迎也。“云汉”,大雅篇名也。“孑”独立之貌。“遗”,脱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若但以其辞而已,则如《云汉》所言,是周之民真无遗种矣。惟以意逆之,则知作诗者之志在于忧旱,而非真遗民也。

【理学讲评】诗是《小雅·北山》篇。普,是遍。率,是循。贤劳,是以贤能任劳。成丘蒙问说:“舜无臣尧之事,则我既得闻教矣,乃其不臣瞽瞍,则尚有可疑者。北山之诗有云:‘普天之下,其地虽广,无尺地非王土,率土之滨,其人虽众,无一民非王臣。’当瞽瞍之时,舜既为天子矣,则瞽瞍亦王臣中之一人耳,乃独不谓之臣,此何说耶?”孟子答说:“诗人之指,各有攸寓,这诗所言,非天子可臣其父之谓也。乃当时大夫行役于外,为王事所迫,身任奔走之劳,而不得归养其父母。因作为此诗,其意说道,今日之事,莫非王事,凡为王臣者,都该分任其劳,何为他人皆享其逸,偏我为贤而使之独劳,更无休息之期乎?”是诗人本意,但因独劳而发其不平之情耳,非谓天子可臣其父也。子乃疑瞽瞍之非臣,非惟不知舜,亦昧于诗人之旨矣。凡文辞,一字叫做文;一句叫做辞。逆,是探取的意思。云汉,是《大雅》篇名。孑,是单独。孟子又晓咸丘蒙说:“观北山之咏,其意在于独劳,而不在于莫非王臣之一言,可见诗之所贵者,意而已,不在文辞之间也。是以善说诗者,须有活法,不可泥着一字,害了那一句之义。又不可泥着一句,害了那设辞之志,当以自家的意思探取作诗者的本旨,则玩索久而理趣自融,涵泳深而情状如见,乃可以得古人之之心于千载之下矣。若但拘泥其辞,而不求其意,则《大雅·云汉》之诗有云:‘周遭饥馑之余,黎民无有单独遗下者。’果如此言,是周家的百姓,残伤已尽,无复有遗种之存矣。岂知其意特在于忧旱之甚,若天绝其生耳,非真无遗民也。然则北山之诗,岂真谓莫非王臣,而天子可臣其父哉!子乃以辞而害其志,则亦不善于说诗矣。”

【元典】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诗》曰:‘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此之谓也。”

【译文】孝子最大的孝,莫过于使父母尊贵;使父母尊贵的最高标准,莫过于用天下奉养父母。做了天子的父亲,这是最尊贵的地位了;用天下奉养父亲,这是最高的奉养了。《诗经》上说:‘永远行孝道,孝道就是法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诸儒注疏】言瞽瞍既为天子之父,则当享天下之养,此舜之所以为尊亲养亲之至也。岂有使之北面而朝之理乎?《诗》,《大雅》《下武》之篇。言人能长言孝思而不忘,则可以为天下法则也。

【理学讲评】《诗》,是《大雅·下武》篇。则,是法则。孟子又晓咸丘蒙说:“欲知舜无臣父之事,当观其平日待亲之隆。盖人子能善事父母的,都可以言孝,然或分有所限,未可言至也;若论孝子之至,则莫大乎尊显其亲,而分得以自伸,这才叫做孝之至。人子能崇奉父母的,都可以言尊,然或势有所拘,未可言至也。若论尊亲之至,则莫大乎以天下养,而势莫与之抗,这才叫做尊之至。今舜尊为天子,即尊瞽瞍为天子之父,是举天下之名分无复可加其尊,非尊之极至而何。舜富有四海,即养瞽瞍以天下之富,是举天下之供奉无复可加其养,非养之极至而何?尊养并至。此舜之孝所以为不可及。而天下后世为人子者,莫不以之为法也。《下武》诗说:‘人能长言孝思而不忘,即可以为天下法则。’正此尊亲养亲之至,而舜之所以称为大孝者也。若谓舜为天子而臣其父,则所以卑亲辱亲者至矣,大舜岂为之哉?瞽瞍北面而朝之说,信乎其为齐东野人之语矣。”

【元典】

“《书》曰:‘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瞍亦允若。’是为父不得而子也。”

【译文】《尚书》上说:‘舜恭恭敬敬地去见瞽瞍,谨慎而又畏惧,瞽瞍也就真的顺心了。’ 这是‘父亲不能把他当儿子’吗?”

【诸儒注疏】《书》,《大禹谟》篇也。“只”,敬也。“载”,事也。“夔夔齐栗”,敬谨恐惧之貌。“允”,信也。“若”,顺也。言舜敬事瞽瞍,往而见之,敬谨如此,瞽瞍亦信而顺之也。孟子引此而言瞽瞍不能以不善及其子,而反见化于其子,则是所谓父不得而子者,而非如咸丘蒙之说也。

【理学讲评】《书》是《大禹谟》篇。祗,是敬。载,是事。夔夔斋栗,是敬谨恐惧的模样。允,是信。若字解做顺字。孟子又晓成丘蒙说:“大孝如舜,固无臣父之事。而古语所云:‘不得而子者。’亦自有一种道理。《书经·大禹谟》说:‘舜敬事瞽瞍,每去进见,必夔夔然致斋庄之容,作战栗之色,无一念不处,无一时或怠,由是积诚之所感格,瞽瞍亦遂化其顽而为慈,心以之孚,意以之顺矣。’夫父为子纲,父能立教,子从而化,理之常也。今瞽瞍不能以不善及舜,而反见化于舜,所谓父不得而子者如此,是岂可臣其父之谓哉?”所谓君不得而臣,即此亦可以类推矣。考之太甲之于伊尹,成王之于周公,皆赖于臣以成其德,亦若不得而臣者,而伊周称为大忠,太甲成王,并为商周令主,君道益有光焉。则知君臣之相临者,分也;其相成者,道也。使人主自恃其南面之尊,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虽普天率土皆臣仆焉,犹为孤立于上耳。君天下者所当知。

【心学讲评】圣人,人伦之至也。因其忠孝之不容已,生则极其敬,没则尽其哀,制为典礼以定万世之经,凡为子臣者莫敢越焉。五典之徽,肇于大舜矣。乃唐、虞之世远矣,其遗文仅有存者,而附会之说因之以起。迨至战国,风俗坏,邪说兴,于时有窃国篡位而陵其君,位高多金而傲其父母,恬不知耻,乃诬大舜臣尧、臣父之说,以文其恶。呜呼!圣人曲尽忠孝之情,而何易与流俗言哉!

咸丘蒙问曰:“莫尊匪君,莫尊匪父,此常理也,而语所传闻也有不然者。语云:天下惟德而已矣。苟其为盛德之士,名满于天下,功着于当时,则君不得而以臣礼临之,父不得而以子道畜之。人心所归,君父不能一人抗也,而舜是已。舜受尧禅而为天子,南面而立,以受诸侯之朝觐。尧则帅诸侯北面而朝之,不敢谓昔之尝为君也;瞽瞍与民臣之列,亦北面而朝之,不敢谓己之固为父也。舜见瞽瞍,心有不安,而其容有蹙,而时势已然,莫能遂其敬亲之念。若尧,则固泰然受之矣。孔子闻而论之曰:‘于斯时也,非常之事创见于一日,天下危疑之甚,殆哉,岌岌乎!然而虽危而不乱,则惟德之盛可以胜之也’。夫君臣父子,大伦也;德盛位尊,大纲也。两者交疑,不知此语诚然乎哉?”

孟子曰:“君臣父子不易之理,不可诬之心,安有此也?君子之言,必原本于《诗》《书》,而以体前圣之懿行。若此言者,非出于君子,乃齐辨士于稷下创为不经之说,而东鄙野人化之因有此语,此亦恶足辨哉!若夫舜之不臣尧,则固昭然有可考者。舜当尧存之日,何尝正南面之位乎?尧老倦勤,使舜摄行天子之事耳;舜与天下诸侯同为尧之臣也。考之《尧典》,则岂特生尽其臣主之分哉!尧崩,而舜固尽臣礼以定丧制也。《尧典》曰:舜摄位之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乃’云者,言其事尧如一日也。于时舜以总己之听,定丧礼以为永法。寰内卿士赐姓命族者,其疏衰之服如丧父母,其期则再期而禫,凡阅三年。四海之内,有土之君,同斯服也。虽不废政事,而遏密八音,宾祭不行焉。凡此,皆帅天下以致哀于一人之礼,所以正尧之终,而不敢谓宪数之在己也。故孔子曰:‘天无二日’,天之垂象统于一尊也;‘民无二王’,人之戴主不容二统也。使如野人之言,当尧存之日,舜公然居尧之位而为天子矣;乃其崩也,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如《尧典》之所云者,则是二天子矣。是犹天有二日,而天下岂但岌岌乎?”夫君子据《尧典》以推大舜之所为,生奉其命,而臣节必修;没致其哀,而大礼斯定。故三代之隆,丧制审而臣子之心已安,皆舜当日资父事君之至敬所昭垂者也。以此思之,则舜之所以奉瞽瞍者,必有道矣,而又岂听其父之北面乎!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摄其事而未居其位,天下统于一王,则吾既得闻命矣。夫不臣尧,则亦不臣瞍也。而《诗》有之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远迩一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亲疏一也。而舜当服尧丧毕,践天子之位之日,非犹夫摄矣。既为天子矣,敢问瞍于斯时独处于非臣之位,则一王之上更有不臣之人,将何以处之,而使不损失一王大统之定分乎?”

孟子曰:“学者考信于诗书以定伦物之则,所固然也。虽然,亦当审其所谓焉。所谓者,心有所趋而因之以起言者也。若此率土皆臣之诗,岂据有大位而亲、者失亲尊者失尊之谓乎?夫此诗之所谓,则正孝子不容已之心,迫而为此言尔。周大夫秉政不均,劳人独瘁,而且不以己劳为恤,心念父母,惟以不得养为怨,乃为此言曰:凡此普天率土之下,莫非王臣,则莫非事王之事者,而奈何以我为贤而劳我乎?故学者亦谅其志而已矣。其志正,其志深,则千古之孝子仁人,一此心之不容已。者也故说《诗》者有道焉:辞欲其达也,以文辅之;文有可借以成辞,勿拘文以害辞。在河之鸠,岂必其常在?食苹之鹿,岂必其择苹?志有所激也,以辞传之;辞有所指以明志,勿执辞以害志。乐之所抒,不嫌其有溢美;哀之所泄,不嫌其有余怨。夫能略文以取辞,则禽鱼草木,随一物而美刺皆通;略辞以求志,则咏欢长言,任所云而性情皆得。如不察作者之志,而但据一句之辞,以为断章可以取义也,则《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如饥馑之下无一可存者,从而信之日,此宣王呼天告祖昭示臣民之言,无不诚也,则周果无遗民矣。此日者鸿雁之嗷嗷,他日者室家之溱溱,又何从而致之乎?惟略其辞而知其志,则《北山》之诗人正举普天率土,而欲分劳以奉其父母之极情。即此可以推大孝之心,而乃谓瞽瞍亦在王臣之列乎?

“若夫瞽瞍之非臣,则舜固有以处此矣。夫使舜为天子,而瞽瞍为有虞之编氓,则于臣主之义有碍。而孝子当居大位之后,典叙礼秩,以尽其心而定一代之尊者,则有道矣。孝子者,立身扬名以无忝于所生,可谓孝矣,而非其至也。其至者,即为瞻为依之情,戴父母如天者也。故莫大乎以贵而躬养,而天下之养皆亲之养也。故舜当日者,身为天子,而正名其父日天子父,不屑如后世加尊之文,而天子之上,更有至尊无偶之二人。己爵不敢移,父名不敢易,尊之至矣。身为天子,而受天下之养以养其亲,不忍如后世汤沐之奉,而天下之贡皆以将人子拜献之资。视膳有常仪,洗腆无异节,养之至矣。自舜立此制,而凡有天下者,亲在则尽寝门定省之制,亲没则有追王上祀之仪,莫不以此为则焉。故《诗》咏王者之孝曰:永念此孝思于不忘,而思尽于内,礼行于外,一皆遵前圣之则,而可垂则于后人。则此尊之为天子父,而以天下养之谓也。然则有天下而为天子,正孝子尽孝以事亲之大用,而定天下万世之经。瞽瞍非臣,又何患无以处之哉?

“若夫语之所云‘父不得而子’者,则或有说。《书》曰:舜之敬其奉亲之事,以见瞽瞍,夔夔然齐其心志,深其敬畏,而不敢以天子之色加诸其父;至诚所格,瞽瞍亦信而顺之。夫格顽为顺,则父之德成于子,是为父不得而子,尚论者极德而言之,有如是耳。则伊尹之格嗣王,周公之感孺子,亦可云君不得而臣,皆以其忠孝之至者言之耳。岂有君父而可臣也乎哉!”

呜呼!舜之事尧,不以存没异节,而尤致其隆于丧礼,则君臣之分永定;其事父也,不以贵贱改度,而尤致其尊于名实,则父子之经以立。处非常之事,而制为典常,所以为人伦之至。彼野人者,习见窃国者之以家人废故主,而匹夫取卿相者骄父母以快宿怨,乃诬圣人为亦然。人心亡,天理灭,何足道哉!

【元典】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

【译文】万章问道:“尧把天下送给舜,有这回事吗?”孟子说:“没有。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给人。”万章问:“那么,舜拥有的天下是谁给的呢?”孟子说:“天给他的。”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中国人向来有追溯历史的传统,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流淌在民族的血液里,根植在国人的心灵中。我们追记历史,其实就是关怀当下,就是想从遗风遗俗中窥见前人的智慧,寻求当下问题的解决之道。正因如此,那些名噪一时、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才总是凝聚着后人探索的目光。也因此,《鬼谷子》受到世人追捧,逐渐浮出水面。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

    本书作者秉持其“创化论”观点,描述了在“生命冲力”推动之下的宇宙的产生、生物的出现、物种的分化直至道德与宗教最终产生的过程。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为国学经典,荟萃中华文化精髓,弘扬中华精神文明。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会做人。
  •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一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一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西方政治哲学史》(第一卷)由八位杰出学者撰写,内容涵盖了从古希腊到宗教改革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第一章提供了西方政治思想开端处的宏大背景,讨论了希腊城邦与民主思想,以及诗人、剧作家、智者和史学家的政治洞见;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聚焦于柏拉图的统一城邦、亚里士多德的最佳政体、西塞罗的法权国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与尘世之城、阿奎那的自然法与政体理论;第七章既从宏观上考察了文艺复兴时期政治思想的巨大变革,又特别讨论了马基雅维利在其中的突出地位;第八章以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为主体,同时考察了宗教改革时代的神学—政治问题。全书既关注政治思想的历史语境,又凸显重要思想家的特殊贡献,体现了汉语学界在西方政治哲学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热门推荐
  • 大佬今天做个人吧

    大佬今天做个人吧

    【超甜,会有虐】十二年前,女孩意外救了男孩。那是太阳正好,无私的撒在她的身上。男孩依稀记得她脸上的细细绒毛在阳光的照射下好看极了。后来女孩消失了……再次相遇,男孩摇身一变,从瘦瘦小小的男孩,变成商界闻风丧胆的大佬。多少人想尽办法接近他,他都置之不理。但是,这位小姐,你怎么不理我!
  • 临神异界

    临神异界

    这是一个极其古怪的异世界,它由诸多个不同的世界汇聚而成。在人类刚诞生于这个世界之际,也随即出现了那些所谓的神明,随着祂们的出现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超凡的力量这些神明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为何那些神话生物如此的仇视祂们。被迷雾海隔绝的那一边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海洋诸国为何战争不息,那云端之上幻影又是什么。被那自称为神的家伙一脚踹到这个世界的文纸,半推半就的开始探究这个世界的秘密。
  • 关于这份答卷

    关于这份答卷

    人生最重要的人和事永远在当下,我会回头,但我不会停止往前走。
  • 快穿攻略病娇宿主不好惹

    快穿攻略病娇宿主不好惹

    为什么???别人家的宿主都是软萌可欺,懵懂无知,再不济,也是妖娆多姿,霸气十足,可我的宿主为什么总喜欢虐待系统呢???我不活了,嘤嘤嘤…某系统又开始了作死的一天~~~乃熙:给你一天期限,找到整个位面人物的信息,否则,我将会把你扔进我的标本室。系统:嗝!不要…软萌病娇女X高冷腹黑男【1v1】【男主:夙归女主:乃熙】甜,宠,虐,苏
  • 穿越兽世:兽皇超级宠

    穿越兽世:兽皇超级宠

    二十一世纪宅女,突然身穿到了兽世,不知是福还是祸……且看她如何游走兽世……简介无能,不剧透……(1Ⅴ1宠文)
  • 杀手的养女

    杀手的养女

    凌晨四点左右,一对年轻的夫妻把包了又包的一个女孩放在了教堂门口的石阶上。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母亲的眼泪就没停。同一时间几条街外某黑帮第一杀手,皮特正手忙脚乱地收拾着失去母亲的女儿粪便!用个大被包着女儿就走,经过几家门口停留一下,不是说这家太穷就是年纪大,再就是人品刻薄等等。都不合自己的心思。一来二去也来到了教堂门口!对听说修女都很善良,不打骂孩子!好吧!就放在这里了,咦?还有一个包裹,不管他,皮特把女儿放在门口,被里还放了一大把钱。正欲离开之际,突然地动山摇得站都站不稳了!不好!是地震!转眼只见大片房屋倒塌,惨叫声此起彼伏。他忙抱起女儿就跑,这时那包裹里传来孩子的哭声!皮特心道:这一个女儿都搞得我一个头两个大,再来一个,不行不行!突然一个石块掉下来差点砸到那包裹!皮特不再犹豫,一边一个,夹起包裹就跑……
  • 夫君何时与我归

    夫君何时与我归

    罗家有女罗呦呦,年芳十九到了该嫁人的年纪,被大学士爹私自给弄了个婚事,还是皇帝赐婚,想要反悔都不可能,幸好那夫婿大婚前自己逃婚了,罗呦呦内心庆幸,然而自家大学士爹爹竟然玩起了一哭二闹三上吊非得罗呦呦自己去把夫婿给追回来。外面都城的百姓听到罗呦呦要大婚了想法,一听说那个罗刹女要嫁人了。二哎可怜那个要娶罗刹女的男人。三弘将军早逝,弘府只剩下这么一个年少有为的弘少将军,弘少将军青年才俊,早知道还不如早点娶个妻子,现在也不至于落到如此地步
  • 愿全世界都来爱我

    愿全世界都来爱我

    一个名为莉莉的女生的一生的所有故事。她的快乐和悲伤、友情和爱情,希望能和你一起分享。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三界神话

    三界神话

    五百年前,道消魔长,群魔乱舞,正道劫难。最后某位仙人出手制服魔君,锁其元神。五百年后,魔君大天劫来临,却因为种种原因,魔君元神居然成功逸逃……天下苍生,何去何从?三界神话讲叙的是一些发生在一个虚构神话世界的众多故事,这是一个系列。此时aohan所在更新的是正传,不过aohan想,可能前传『群魔乱舞』会更精彩些,毕竟在正传里,修仙高手们都死得七七八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