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49

第249章 孟子章句上(5)

【诸儒注疏】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万章问而孟子答也。

【理学讲评】万章问于孟子说:“帝,莫圣于尧舜;事,莫大于禅授。人皆言尧有天下,求可以禅帝位者,惟舜有圣德,因举天下而授之舜,果有此事乎?”孟子答说:“舜虽得统于尧,而尧不能有私于舜,今说尧以天下与舜,殆不然也。盖凡物可得而与人者,必是自己私物,可得而自专者耳。若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为天子者,但能以一身专统御之责,不能以一己专授受之权,安能以天下与人?若曰与之,则是尧以天下为一人之私,有之自我,与之自我,而非出于公天下之心矣,岂理也哉?”万章问说:“帝王之统,必有所与,而后有所承。舜有天下,既非尧之所与,果谁与之乎?”孟子答说:“帝王之兴皆由天命,故其位日天位。禄日天禄。见其为天之所授,非人力可得而与也。舜有天下,亦惟受命于天,而为天之所与耳。尧虽禅位于舜,不过承顺上天之命,而有不能不与者,岂得而专之哉?明乎天与之旨,而可以知帝尧公天下之心矣。”

【元典】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译文】万章问:“所说天给他的,是天反复告诉他的吗?”孟子说:“不,天不说话,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是天给了他天下罢了。”

【诸儒注疏】万章问也。“谆谆”,详语之貌。行之于身谓之“行”,措诸天下谓之“事”。言但因舜之行事,而示以与之之意耳。

【理学讲评】谆谆,是语言详切。万章问孟子说:“帝王传位,必有丁宁告谕之言,乃见其为与。今曰舜有天下,为天所与,则天亦谆谆然教命之乎?无以命之,则何从而见其为与也?”孟子答说:“天意难知,人事易见,舜之受命于天,天固非谆谆然命之也,天载无声,何尝有言,惟就舜之行与事,默示其意而已。盖身之所行,叫做行;见诸事为,叫做事。舜凡有所行,而行无不得,这是天以行而示其与之之意也;舜凡有所为而事无不利,这是天以事而示其与之之意也。意之所在,即命之所在,岂待谆谆然以言命之乎?知舜为天心所眷,则其奄有天下不在于禅授之时,而于穆之中固已预为之地矣,尧安得而与之哉?”

【元典】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译文】万章问:“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天给了他天下,这怎么说?”孟子说:“天子能把人推荐给天,不能让天把天下给这个人;诸侯能把人推荐给天子,不能让天子把诸侯的职位给这个人;大夫能把人推荐给诸侯,不能让诸侯把大夫的职位给这个人。从前,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把舜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天把天下给了他罢了。”

【诸儒注疏】“暴”,显也。言下能荐人于上,不能令上必用之。舜为天人所受,是因舜之行与事而示之以与之之意也。

【理学讲评】暴,是显扬。万章又问孟子说:“天之所以示舜在于行与事之间者,其实如之何?”孟子答说:“凡人事可以力为,而天意难以取必。欲知天之命舜,但观舜之得天可见矣。盖人之才德有可托以天下者,天子能举而荐之于天,然天意之从违未可知也。不能使天必与之天下,正如诸侯能荐人于天子,许其可任一国之事,而不能取必于天子,使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许其可任一家之事,而不能取必于诸侯,使与之大夫。盖荐举之责,虽在于下,予夺之权实操于上。家国皆然,而况天位之重乎。昔尧以舜之德可居天位。使之摄行大事,以致荐举之意,然不能必天之受也,乃其行与事克享乎天心,而天即受之。以舜之德可治天民,使之历试诸艰,以示暴扬之意,然亦不能必民之受也,乃其行与事,克协乎民心,而民即受之。夫荐舜于天,暴舜于民,此行与事之所在也。至于天受之,民受之,则天之所以示舜,而非尧之所能使矣。然何待于言哉?所以说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知此,则舜之有天下,谓尧荐之则可,谓尧与之则不可,天人相与之际,亦微矣哉!”

【元典】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译文】万章问:“请问,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把舜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为什么这么说?”孟子说:“叫舜主持祭祀,百神都来享用祭品,这表明天接受了他;叫舜主持政事,政事办得妥帖,百姓对他放心,这表明百姓接受了他。天授给他,人授给他,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给人。舜帮助尧治理天下二十八年,不是人的意愿所能决定的,而是天的旨意。尧去世了,三年服丧结束,舜避开尧的儿子,到了南河的南面,(可是)天下诸侯来朝见天子的,却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而到舜那里去;打官司的,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去,而到舜那里去;讴歌的人,不讴歌尧的儿子而讴歌舜,所以说,这是天的旨意。舜这才回到国都,登上天子的位子。(如果他当初)搬住进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这就是篡位了,不是天授给他的了。”

【诸儒注疏】“南河”,在冀州之南,其南即豫州也。“讼狱”,谓狱不决而讼之也。

【理学讲评】万章又问孟子说:“天与人至难格矣。尧荐舜于天而天即受之,暴舜于民而民即受之,其事如何?”孟子答说:“天人之分虽殊,感通之理则一。昔者尧尝命舜,使主天地山川之祭,其精诚之所感孚,幽无不格。百神皆歆其祀而享之,这便是荐之于天而天受之也;又尝命舜使主治教刑政之事,其德意之所注措,事无不治,百姓皆被其化而安之,这便是暴之民而民受之也。天与人,人与之,皆天意所在,帝尧不得而与焉,所以说:‘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能以天下与人者,惟天而已,而天意所属,非盛德,其孰能当之乎?”南河之南即今开封等府地方。讴歌,是歌颂功德。孟子告万章说:“天心与舜不特见诸行事之间,而揆之气数,卜之人情,皆有可验。观舜之辅相帝尧得君行政,至于二十八年,在相位最久,施泽于民最深,此岂人力之所能为哉?历数有归,天实为之也。乃舜之心,则何常有意于得天下哉?当尧崩之后,舜率天下诸侯行三年丧既毕,其心以为有尧之子丹朱在,天下不患无君,于是避而远去,居于南河之南,只要丹朱能嗣守帝尧之业,其心安矣!然天下诸侯凡执贽而朝觐的,不去朝见丹朱,而皆来朝见于舜;凡讼狱不平的,不去赴诉丹朱而皆来赴诉于舜;凡讴歌功德的,不去颂美丹朱而皆来颂美乎舜,人心翕然来归;有莫知其所以然而然者,所以说非入所能为,实天意之所在也。舜见天意如此,逃之而不可得,然后自河南复还中国,绍尧而践天子之位焉。无非承天之意而已。向使乘尧之崩,不为南河之避,而径居处于尧之宫,迫胁乎尧之子,是乃篡居之位而据之耳,岂得谓天与之哉!”观此则舜之有天下,不但尧不能容心于与,而舜亦未尝有心于得,徒泥其禅授之迹者,则亦未明乎天道矣。

【元典】

“《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译文】《泰誓》上说:‘天的看法来自我们下民的看法,天的听闻来自我们下民的听闻。’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诸儒注疏】“自”,从也;天无形,其视听皆从于民之视听。民之归舜如此,则天与之可知矣。

【理学讲评】太誓,是《周书》篇名。孟子告万章说:“即舜为民心之所归,便知为天心之所与,此非无征之言也。《书经·太誓》篇有云:‘天未尝有目以视,而于人之善恶无所不见,但从我民众目所视以为视耳;未尝有耳以听,而于人之淑慝无所不闻,但从我民众耳所听以为听耳。’《书》之所言如此,可见帝天之命,主于民心,而民心所归,莫非天意,我以朝觐、讼狱、讴歌之归舜,而明其为天心之所与者,正谓此也。然则舜有天下,天之所以寄视听于民者审矣,岂待尧之荐,而遂与之哉?尧不能以天下与舜,益可见矣。”详观此章之言,可见帝王历数之传,皆有大命,神器至重,非可以妄得而窃据也。然天命固来易得,尤未易保。盖创业之主,收已集之人心易,守成之主,联不散之人心难。欲固结民心,以永保天命者,惟慎修其德,以无忝于受命之主而已。《诗》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守成之主,宜留意焉。

【心学讲评】尧、舜禅受之际,有非可以形迹论者。以形迹论之,以私心测之,则不特汤、武为放弑者之口实,尧、舜且为篡夺之假借矣。故以大公无我为言者,非也。圣人之心,其难其慎,上畏天命,下畏民情。其视天下也重,则所以托此天下也不敢轻,而承此天下者乃不敢不体民心以合天意。若是者,大义存焉,岂易言哉!

尧禅于舜,以迹言之,是以天下为己物,而推以与人,固必曰尧以天下与舜。后世习为此言,而万章问曰:“尧之禅舜也,不私天下于己,而取人宝之位、九州之域,惟其意之所欲与而与之,乃以成乎圣人之公。尧果有此心,而因有此事乎?孟子乃破从来之积疑,而正其授受之名曰:“否。尧未尝轻天下而轻言与,舜亦非承尧之意而受其与。所以然者,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天下推戴一人而为天子,而天下固非天子之所得有。使惟其见为可与而与之,则与之者已妄,而为所与者不能受。理所不可,成乎势所不能。强其所不能,而天下亦岌岌也。”

万章曰:“与者不敢轻也,而受者必无妄。受,必有与之者,而后居之不疑,处之不危。舜之有天下也,非尧与之,而孰与之乎?”孟子乃上观当时之天下,详求尧、舜相取之理事,而正言其固然之理曰:“天与之。天下者,天所监观之天下;天者,天下所共奉之天;循其道而天理定焉,乘其时而天命行焉。当日老天待舜以治天下,而因与之焉。尧不得而违,舜不得而辞,皆奉天而已矣。”万章曰:“尧之授舜,则有咨尔之文、执中之训,谆谆然命之矣。夫天下必听天命,而舜何以知天之与也?尧何以知天之与舜?抑将有图书之锡、符命之垂,谆谆然所可共喻乎?”孟子曰:“以图书言天者,末也;以符命言天者,妄也。不言之表,天乃存焉。天之所昭,不待言焉。天之所与者,验于其躬,则志气之勃兴,反观而自觉;验于其世,则气机之顺畅,随在而皆通。此天之所示也,在舜与天下相往来之行与事而已矣。”

万章曰:“行之于己,亦圣心之自致;事在天下,亦随事之敷施。而何以见为天之所示也?”孟子曰:“夫舜之为天所与,不仅在元德升闻之初,而在帝命既咨之后也。惟其然也,故尧不能有予夺之权,而亦听之天焉。夫尧不能与舜,能进之于天而已。故天子有敬天而重天下之心,慎选有德者荐之于天,至于天之与否,天子不能强使天也,必既荐之后,果有当乎天心,而后成乎其所荐。犹夫诸侯有宗室之贤者,荐于天子以嗣己位,而不能使天子之必与,必既荐之后,果有以当乎王心,而后锡之以命;大夫有庶士之贤者,荐于诸侯以代其官,而不能使诸侯之必与,必既荐之后,果有以当乎君心,而后莅乎其职。故昔者尧亦荐舜而已矣。其荐也,天下之所共见共闻,则暴之矣。当尧之荐,尧以为可以承天也,而未敢必也,而天无所违,受之矣;尧以为可以互民也,而未敢必也,而民无所拂,受之矣。在当日者仰观俯察,和气周洽,举萃于舜之一身,无非必有天下之理势,岂待符命之丁宁哉?故曰天之流行在不言之表。一人之志气,天下之气机,皆显见而无疑者,舜安得而辞之哉?”万章曰:“荐之于天,必有所以荐也,天受之,必有受之征也;暴之于民,必有所以暴也,民受之,必有受之实也。尧何所据以信其荐之不诬,而舜亦何以终有天下乎?”孟子曰:“天子之事天,莫重于祭。使之主祭,荐之以为可以承天之庆也,而烈风雷雨之不作,见百神之享焉,其精诚之彻,与元穆相感通也,天受之也。天子之于民,则有其事,使之举行天子之事,暴之以为可昭示万方也,而宾门序揆之各得,见百姓之安焉,其盛德之符,与愚贱而咸若也,人受之也。于其受,知其与,天与之矣,人与之矣。尧无心于既荐之后,而舜非但因荐而得。故曰圣如帝尧,且不敢必天人之受;而舜之有天下,在天人交与之余。凡为天子者,凛承上帝之天位,而托一人于亿兆之上,其能以天下与人乎?夫为天子者,欲以天下与人,则为妄因天下有与我之心而受天下,则为篡。自有篡者,而妄与之说始兴。乃圣人于天人交与之后,尤有不敢遽受之心,则舜之已事可考矣。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皆尧荐于天,暴于民之日也,而天之受之也已,非偶然;民之受之也,已非一旦矣。尧年永而舜德成,是非人之所能为也,此不言之表有使然者也,天也。是以昭然为天之所与舜可以受而无疑矣。乃尧崩之后,舜总己而听,待三年之丧毕,舜且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故君之子不忍忘,亦上帝之临不敢信也。于斯时也,主祭之事不行,而百神之歆享不相昭,格则天命一聚于民心矣。诸侯者,民之长也,民归之,斯诸侯向之。天下诸侯遍九州,通五服,无异志焉。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而大礼归焉,不待肆见之日,已辑五等之瑞矣;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而大法归焉,不待命士之咨,已望弼成之教矣;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不待明良之赓,已颂卿云之旦矣。于是万方之心翕于一心,若有不自知其然而不容已者。夫民情不一,五方之风气不齐,远近之受恩不必皆洽,而何以若或驱之、如或召之如此哉?故曰天也。以人心之合戴,知天命之不可违。夫然后之帝都,即天子之位焉。则天之与舜者,不但在承尧荐暴之日,而尤在逊位弗嗣之后。尧何从与?而舜亦何从受之于尧哉?若以为尧与之,舜受之,则一承顾命,遂奉遗言,尧甫徂落,不避于南河而遽居平阳之宫,逼胤子而使去。则尧以有心与,舜以有心受。有心受者,篡之徒也,而天与者岂如是哉?故谓尧与舜者,乃乱世欲文其篡,而据迹以言之。若尧、舜钦昊天畏民志之盛德,岂其然乎?

“夫善言天者,必征于人。舜当天人交与之后,尤必待人心推戴之深。《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行政有得失,民之所睹即天之监也,‘天听自我民听’,出令有善恶,民之所闻即天之察也。天寄耳目于民,民即传天之向背,此于朝觊,讼狱、讴歌而知天心之谓也。”盖天者,理而已矣。理者,人之理也。得人之理,则民受治焉。上世文明初起之际,化理方开,非圣圣相承,不足以承天之大化。故尧之荐而与舜,此至理自然之符。而以迹言之,其不为乱臣借口者鲜矣!

【元典】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

同类推荐
  • 禅的哲理

    禅的哲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万法无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洁净。本书中的佛陀故事,是李文明君写的。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与佛学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当然是缘于对佛陀智慧的尊崇。此书起源于我之佛心。因此读者只要把这本书与《金刚经》、《心经》结合起来看,亦可见如来。
  •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的思维科学。是一把普普通通的“思维的斧子”。逻辑是思维的一把“斧子”,要想使用好这把“斧子”,除了具体掌握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将理论逻辑的知识转换为运用逻辑的技巧和技能。而逻辑学的工具学科性质也决定了,它在强调技巧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具体实践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希腊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热门推荐
  • 嫡女灵秀

    嫡女灵秀

    前世枉死,今朝重生。这一世风灵秀看清了前世看不清的人和事,所以她决定:前世欠了她的,她会一一讨回来;前世她欠了的,她会一一弥补。在解开前世身世及死亡之谜后,风灵秀在前世旧爱和今生新欢之间爱恨纠葛不清。原来风灵秀重活一世,最庆幸的事就是爱上一个爱她如生命的人……
  • 穿越古代之我家吸血鬼有点呆

    穿越古代之我家吸血鬼有点呆

    作为一个吸血鬼始祖,没想到沉睡百年一招穿越。阡夕陌:“小哥哥我好饿啊!”楚墨辞:“饿着。”在古代一起嗨起来顺带扩大我吸血鬼一族
  • 非常魔道

    非常魔道

    得一术,而探其道,登峰造极者,谓之神通!得成神通,逆乱苍穹
  • 我的灵异前世今生

    我的灵异前世今生

    闲来无事树生魂,虚无之境心难寻。解铃还须系铃人,欲到人间走一回,树本无魂,历经岁月沧桑,灵智初生,时间磨砺,去到人间走一遭。却发现一切都是枉然。。
  • 我不是天使

    我不是天使

    浪荡不羁的我,招摇在花丛中。以为我的一生,都可以如此潇洒地过。却在遇上她以后,经历了人生的蜕变。才知道,名利,不是生活的重心。有一种东西,更加重要。它叫爱情。却往往只在失去时,才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这只是一个故事,却真实地发生了。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你正亲历着。这个故事,最终,让我意识到人性的丑和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弱水三千陆爷娶你

    弱水三千陆爷娶你

    弱水暗恋陆墨,作为一个两百斤的胖子!她费尽苦心地接近他,而他的第一句话却将她推入黑暗。一年后弱水归来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总遇到陆墨。“怎么回事?当年费尽心思被拒绝,现在反过来被纠缠是什么狗屁命运,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天道好轮回?”弱水腹议,脸上却淡淡的。“不结婚?那就把小白送去狗肉馆。”陆墨轻晃酒杯,琥珀色的眸子矜贵优雅。“你送,无所谓。”陆墨站了起来,封住弱水,酒香四溢。“嘴硬。”
  • 重生之九零年代努力赚钱

    重生之九零年代努力赚钱

    因为饿死重生的,孟芮应该不是第一个。上辈子因为太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却又没钱,众叛亲离,饿死在租的地下室。重生回来孟芮决定实现两个目标:1.努力赚钱,让自己家富起来;2.好好学习,走好每一步。
  • 阿凡达后传

    阿凡达后传

    我用精子换来了超人的神力!一个偶然的机会,穷困潦倒的王伟找到了一份去潘多拉星工作的机会,无意中,他被卷进了地球人和纳美人的战争。他会帮杰克·萨利吗?请让我们一起纵横阿凡达的世界,畅游潘多拉的乐园!《阿凡达后传》读者群:242628369
  • 万界之最强哥斯拉

    万界之最强哥斯拉

    哥斯拉是谁?在人马座星系,人们称他为怪兽之王;在艾克西夫人的眼里,他是能够力敌基多拉的可怕存在;在毕鲁萨鲁多人的面前他是杀不死的战神;而在地球人的眼中,他就是救世主!群号;949926374推荐一本王者系统好书《从狐妖开始无限乱入》
  • 早安:乔然

    早安:乔然

    大学毕业的乔然在老家偶然遇见多年未见的学长,学长劝她外出打工,开始帮她找工作和她一起打拼。渐渐的他们放任自流、日久生情。打破以往不可能的上下关系,两人越走越近,彼此放下心里的拘束,一步步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