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65

第265章 孟子告子章句上(1)

【元典】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柘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柘棬。”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柘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柘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柘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译文】告子说:“人的本性好比杞柳,义好比杯盘;使人性变得仁义,就像把杞柳做成杯盘。”孟子说:“你能顺着杞柳的性状把它做成杯盘呢,还是要伤害了它的性状把它做成杯盘呢?如果是伤害了它的性状而把它做成杯盘,那么也要伤害了人的本性使它变得仁义吗?率领天下的人给仁义带来灾难的,必定是你这种论调吧!”

【诸儒注疏】“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杞柳”,柜柳。“桮棬”,屈木所为,若卮匝之属。告子言人性本无仁义,必待矫揉而后成,如荀子性恶之说也。言如此则天下之人皆以仁义为害性而不肯为,是因子之言而为仁义之祸也。

【理学讲评】杞柳,是柜柳,其条可编造器用的。桮棬,即杞柳所造盘植之类。告子有疑于孟子性善之言,因辩之说道:“夫子以人性本善,是将仁义看做性中固有之物,无待于外求矣。自我言之,性是天生成的,就如木中之桮棬一般,仁义是人做造的,就如器中之桮棬一般。人性中本无仁义,必须矫揉造作,而后有仁义,就如杞柳本非桮棬,必须矫揉造作,而后可以成桮棬也。今谓性善,是执其人为之勉然者,而指以为天性之自然,非定论矣。”孟子因折其非说道:“物有异形,心无二理,杞柳、桮棬何可以比人性?吾且问子:子果能顺杞柳之性,不加矫揉,即成柘楼之器乎?必将戕贼杞柳之性,斩伐之,屈折之,而后可以成柘椿之器也。若将戕贼杞柳而后可以成桮棬,亦将戕贼人性,斩伐之,屈折之,而后可以成仁义与?戕贼可施于杞柳,而不可施于人性,则人性至顺而无待于勉强明矣。子乃谓仁义出于人为,非其本有,此言一出,天下之言性者,必将谓仁义非性分之理弃之而不肯为矣。是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之道者,必自子之此言始也,其害可胜言哉!”战国之时,性学不明,人各据其意见之偏以论性,故告子有杞柳之喻,而孟子力折其妄如此。

【心学讲评】告子曰:“儒者何以言性善哉?性者,人之所受于天以生者也。人之初生也,有形而已矣。形开而神发,有可以有知、有可以能者而已矣。故性者,质也;犹之杞柳也,有其材而初未有用也。乃儒者于此而立一事之制日义,则以利于用而成乎器;犹之桮棬焉,有其器,有其用,而已非其质也。故夫以此可知可能之质而用之以爱,则为仁;用之以敬,则为义;犹夫杞柳未尝不可为桮棬,而因使为焉。在桮棬,固杞柳之所为;而在杞柳,初无格椿之实。桮棬成而杞柳非,故仁义立而性亦逐仁义以迁流。则何如无事仁义,而不丧其性,犹无事桮棬而不失其杞柳乎?”

孟子曰:“子之言吾无暇深辨焉,而言之贻祸,则不容不正语子而使知惩也。子且欲并仁义而忘之,而免于不仁不义;乃其说则足以为不仁不义之倡,而子不知也。夫人之情无不乐于顺而难于逆。以仁义为尽性之事,顺也。夫人相爱则相安,相敬则相宜,率以本心之不容已而以保其生于和平,大顺之道也。今且日‘以杞柳为桮棬’,则当其为之也,顺杞柳之生质,自然而成柘樯乎?而将加以斧斤,戕贼杞柳生理而后可以为桮棬也?如必日杞柳无桮棬之成质,必将戕贼杞柳而后能为之,而为仁为义者,亦将戕贼人之生理而为之乎?子固日既雕既琢,而失其太朴,不如浑忘者之无伤也。乃天下之人闻斯言也,则日仁以戕贼吾欲也,义以戕贼吾利也,顺吾利欲之情而不害吾生也。则是率天下以祸仁义者,必自此言始矣。子亦尚知戒哉!”

【元典】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译文】告子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人性本来就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孟子说:“水流确实是本来不分向东向西的,难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诸儒注疏】“湍”,波流萦回之貌也。告子因前说而小变之,近于杨子善恶混之说。言水诚不分东西矣,然岂不分上下乎?性即天理,未有不善者也。

【理学讲评】湍水,是坎中旋转不定之水。告子谓性为恶,因以杞柳为喻,及孟子之言尚未尽解,乃又小变其说,说道:“人性谓之为恶固不可,谓之纯然为善亦不可。看来性无定体,犹之湍聚之水,潆回圆转,本无定向,决而引之于东则流于东,决而引之于西,则流于西,人性无分于善不善,顾人所习何如,是即湍水之无分于东西,顾人所决何如耳。”告子之言如此,是以性为无善无不善,犹不知性之本善也。孟子就其言而折之说道:“子以水论性,谓水可东可西,信无分于东西矣,然岂无分于上下乎?盖水之东西无常,而就下有常,其可决而东者,必东方之地势为下也,可决而西者,必西方之地势为下也。人性之本然,但可以为善,犹之水性之本然,但可以就下。举天下之人,虽有圣愚贤不肖之殊,然论其性,圣贤此善,愚不肖亦此善,其有不善,非性之本体矣。就如天下之水,虽有江淮河海之异,若论其性,江淮此下,河海亦此下,其有不下,非水之本性矣。知水之必下,则知性之本善,乃谓无分于善不善,岂知性者哉!”

【元典】

“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译文】水,拍打一下叫它飞溅起来,也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导致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变得不善,他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

【诸儒注疏】“搏”,击也。“跃”,跳也。“颡”,额也。水之过额、在山,皆不就下也,然其本性未尝不就下,但为搏激所使,而逆其性耳。

此章言性本善,故顺之而无不善;本无恶,故反之而后为恶,非本无定体而可以无所不为也。

【理学讲评】搏,是排击。跃,是跳跃。颡,是额。孟子又告告子说:“人性之本善,固犹水性之本下矣。其有不善,则岂性之本然也哉!今夫水性就下,本无过颡在山之理也,惟逆其上流,从下面搏击之,则可使之跳跃,而上过乎颡。遏其下流,从上面拥迫之,则可使之冲激,而上至乎山。过颡在山,此岂水之本性则然哉!搏之不容于不跃,激之不容于不行,人力所为,势不得不然也。然则人性本善,乃亦可使为不善者,或为气禀所拘,或为物欲所蔽,亦犹水之过颡、在山,由人为之使然耳,岂本然之良也哉!”于此见性本善也,故顺之而无不善,本无恶也,由反之而后为恶。故前章以杞柳论性,则致辩于戕贼之害,此章以湍水论性,则致辩于搏激之害,皆欲人谨之于为,以全天命之本然也。

【心学讲评】告子穷于戕贼之说,而复为之辨曰:“吾谓以性为仁义,非谓其戕贼也。言性无定体,可为仁义,亦可为不仁不义;为之而性随之以流,不如无为而全其性也。以今思之,殆犹湍水然。虚灵而善动者,含之于心,无所向,而亦无所不可向也,在人之为之耳。或引之于善焉,则善;或引之于不善焉,则不善。犹夫萦回无定之水,决之东方则东流,非必于东,而决之则迅流于东;决之西方则西流,非必于西,而决之则疾赴于西。及其已决已流,而成乎流水,失其为湍水矣。若夫人性之本然,则恶既无根,善亦无迹,谁得而分之日善?不善?犹夫水之未决,东西皆无一成之则,并忘方之所名,无分也。有为善者,因有为不善者,何若善不善之两忘,而保其虚涵之本体乎?”

孟子曰:“善不善之分,昭然其不可昧,而子谓性之无分乎?即以水论,水亦自有其性矣。东西者,可以无分者也,则随决而流,信无分矣。然其决也,必顺其性以决之,故决东而东,东方下也;决西而西,西方下也。决者不能逆,而水自有辨。使从上而决之,未有流焉者,无分于上下乎?以此喻性,正可以见性。人性之顺趋于善也,引之而即通,达之而莫御,犹水之就下也,是可以知性之本体矣。

“天生人而命以性,人秉性而别于物以为人。人则有孩提之爱焉,顺而达之以为仁;有稍长之敬焉,顺而达之以为义;有人之耳目,则有人之聪明;有人之心思,则有人之睿智。若夫贸贸无择以为不善者,性所本无。均是人,则均有是善,而无不善之性也。其在于水,则本以下为性;而无有逆上之理。皆天命自然之理,实有其然,而为一定之体,何萦回无定之有乎?

“乃若人之有不善,则非决之谓矣。决者,因其有可往之理,而流而未畅,因顺而加以疏瀹之功耳。至于逆而成之,则水亦有然者。今夫水就下者,性也。而有时乎过颡矣,非水之利于逆也,有搏而跃之者;有时乎在山焉,非水之安于升也,有激而行之者。其若是也,岂水有此过颡、在山横怒狂逞之性哉?搏之激之,强之以势,而一时之力不足以自遂,则有然者。故人之不善,亦有使之者矣。教衰于上,俗染于下,诱之以利,胁之以威,遂为其所不为,欲其所不欲。性之体微,而使之者危,乃使耳目之灵移于淫邪,心思之哲鹜于机变,亦犹夫水本下而有上之时耳。水虽过颡,在山,而消归之地终必在江湖;人虽残忍骄贪,而平旦之气自有其惭悔。则性之一于善而实有其善也可知,而子胡弗之思也?”

【元典】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

【译文】告子说:“天生的称作天性。”孟子说:“天生的称作天性,就像白的称作白吗?”告子说:“是的。”孟子说:“白羽毛的白,就像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像白玉的白吗?”告子说:“是的。”

【诸儒注疏】“生”,指人物之所以知觉运动者而言。告子论性前后四章,语虽不同,然其大指不外乎此,与近世佛氏所谓“作用是性”者略相似。“白之谓白”,犹言凡物之白者,同谓之白,更无差别也。“白羽”以下,孟子再问,而告子日然,则是谓凡有生者同是一性矣。

【理学讲评】生,指人物之知觉运动而言。告子认气为性,前既以杞柳湍水为喻,至此又复辩论说道:“我所谓性无分于善不善者,盖以人有此生,斯有此性,性之在人,与生俱生者也。其生而有知觉,知觉即性也。生而能运动,运动即性也。知觉运动之外,更别无性,又何分于善不善哉?”告子论性之病,其原皆出于此。孟子因诘问说:“子以人生而有知觉运动,便谓之性,犹如凡物之白者,同叫做白,更无分别与?”告子答说:“然。白之为色既同,则称之为白,固当不异也。”孟子又诘问说:“天下之物,号为白者亦多矣,今若比而同之,则白羽之白,即如白雪之白,白雪之白,即如白玉之白,更无分别与?”告子答说:“然。白羽此白也,白雪白玉,亦此白也。其白既同,安得不同谓之白乎?”告子之言如此,是徒泥其色之同,而不思其质之异,固亦甚矣。

【元典】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译文】孟子说:“那么,狗的天性就像牛的天性,牛的天性就像人的天性吗?”

【诸儒注疏】孟子又言若果如此,则犬牛与人皆有知觉、皆有运动,其性皆无以异也。于是告子自知其说之非而不能对也。

愚按:性者,人之所得于天之理也;生者,人之所得于天之气也。性,形而上者也;气,形而下者也。人物之生,莫不有是性,亦莫不有是气。然以气言之,则知觉运动,人与物若不异也。以理言之,则仁义礼智之禀,岂物之所得而全哉?此人之性所以无不善,而为万物之灵也。告子不知性之为理,而以所谓气者当之,是以杞柳、湍水之喻,食色无善无不善之说,纵横缪戾,纷纭舛错,而此章之误乃其本根。所以然者,盖徒知知觉运动之蠢然者人与物同,而不知仁义礼智之粹然者人与物异也。孟子以是折之,其义精矣。

【理学讲评】孟子因告子坚执白之谓白之说,乃折之说:“道性不可一致而论,犹白不可一律而观也。子说凡物之白,都可谓之白,则凡人物之生,都可谓之性矣。然则人有知觉运动,犬与牛亦有知觉运动也,犬之性,将无异于牛之性,牛之性,将无异于人之性与?殊不知以生而言,物之知觉运动,若与人同;以生之理而言,人有仁义礼智之禀,则与物异,何可比而同之也。子乃谓生之谓性,是同人道于犬牛矣,何其悖理之甚哉!此告子理届辞穷而不能为之对也。”

【心学讲评】告子之喻性也屡穷,乃直出其所谓性者以告孟子曰:“吾所谓杞柳者,言其体也,犹湍水者言其几也,皆自人为之后而追论之也。若性之本然,则可一言尽之矣。生之谓性。天使之有生,则所得于天者,生而已;人受之以生,则所以为人者,生而已。未生以前无此理,不生以后无其实。生而知者,非有所学也;生而能者,非有所勉也。为知、为觉、为运、为动,天机之不容已,则性亦惟此而已;其他皆后起之为,非天然之固有也。”

夫告子此言,谓性与生俱,而在生之中;天以生人,而人以自生,亦未尝失也。而特其所谓生者,在生机而不在生理,则固混人禽于无别。孟子知其立言之旨,而反诘之曰:“子言生之谓性,似矣。乃凡立说之道,有因此得彼,而可更推求者;有即此即彼,而更无余义者。今子云生之谓性,将即生即性,更无可推求之实,犹夫人之言白者,但见其白,即可谓之白,不必深求白之体,广推白之用,精审白之实。而子意如此乎?”告子曰:“白则谓之白矣。生则谓之性矣。言白者如其白而止,言性者如其生而止,吾言固然矣。”

于是孟子知其所谓性,亦知其所谓生,而诘之曰:“夫即生即性,犹即白是白,而子之意可知已。子所谓白之谓白者,当不复于白有辨。今夫白,有白羽焉,白也;有白雪焉,白也;有白玉焉,白也。分言之,则羽也,雪也,玉也,各有其体,亦各有其用;而概言之,则均谓之白。均谓之白,则更无所择于物类之不齐,羽犹雪矣,雪犹玉矣。而凡有生者即有性,凡有性者皆同乎生,而子之意如此与?”告子曰:“何为其不然哉?白均则不可谓有异白,生均则不可谓有异性。从其实而言之,何同异之有哉?”

孟子乃心知其混人物为一致,而不知二气五行降衷于人之妙独钟于人,以参天地而为三才之精理。乃直揭其妄而诘之曰:“凡白皆白而凡生皆性,天之所赋惟此知觉运动之生机,而别无健顺五常在人之实理。然则犬亦生也,牛亦生也,而犬、牛无异性;牛亦生也,人亦生也,而人、牛无异性与?蠢蠢芸芸浮动于两间而听天机之自动,未尝无知,而所知非有真知,未尝无能,而所能非有成能。则子之所谓性者,犬之性尔,牛之性尔,固非人之性。而子言岂若是乎”?而告子不答。其不答者,盖其本旨欲同人道于犬、牛,则无善无恶,而不婴乎利害。然言及于犬、牛无异,则又不敢以为信然。于此可见羞恶之心不容昧,而彼特不能自体以充之也。

【元典】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曰:“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同类推荐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 九十思问

    九十思问

    《九十思问》一书是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教授对九十余年人生及学术的回顾,也是对中华文化未来走向的思问。第一部分“归途——我的哲学生涯”着重记述了作者在西南联大时的故人往事,兼及各个重要时期作者的求学历程及其时代背景。第二部分“随想漫谈”是近两年来的学术随笔,主要内容是讲自我的独立自由和个性解放。
  • 共谋罪

    共谋罪

    作者从个人和法律的深层次角度来处理这些深奥问题和旁观者—受害者关系,聚焦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并且探讨当前社会中的案例。他诉说其父母和祖辈在大屠杀中的遭遇,分析范德堡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发生的性侵案例及其它罪案中,旁观者选择不干涉的问题。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读易经有学问

    读易经有学问

    “易”就是变易、变革,《易经》提倡变革,并指争人们去应对变革、引领变革《易经》上说:“改命,吉。”这就是让人们勇于改变自己的命运。“易”就是容易、简单,《易经》将一切还原为简单,指导人们用简易手段获取胜利。《易经》上说“匪夷所思”,就是说很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其实可以简单化解。“易”就是交易、交换,《易经》指出:没有失去就没有拥有,我们必须学会交换。《易经》上说:“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就是说只要我们善于动用天地四方(即“六位”)的资源,就可换取成功的自由境界。
热门推荐
  • 替嫁病妃,腹黑王爷请接招

    替嫁病妃,腹黑王爷请接招

    府中之人皆知,苏结夏的王妃之位不过是自己恬不知耻地踢掉亲妹找太后求来的。府中之人也知,萧逸衡同一日娶亲又纳妾,分明就是给她苏结夏下马威的。可是她苏结夏偏偏不信这个邪。病妃驾到,王爷请接招。
  •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写给普通读者的近代史通俗之作。本书以极简的文字讲透了中国近百年间历史的演变、文明的冲撞、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其通透全面、不偏不倚,且学术含金量极高。本书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从曾国藩到康有为,从李鸿章到孙中山,本书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娓娓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没有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社会发展趋势。
  • 怪兽家长3:学校不是斗兽场

    怪兽家长3:学校不是斗兽场

    畸形的教育导致学校成为学生攀比、斗争的场所,也将孩子培养成没有思想的牵线玩偶,灵感被扼杀,只剩下“零感”。屈颖妍没有大道理也不说专家之言,她只透过真实的故事、幽默的文笔,除了为家长打气、替教师出气、帮孩子舒口气,还告诉大家:“前面仍有路,只看你敢不敢走!让我当个先行者,只要走的人多了,就会成为正途,就能战胜歪路”。
  • 所有过往都是岁月的恩赐

    所有过往都是岁月的恩赐

    读者你好,我是未来,首先感谢你选择我的文字,并耐心地听我这样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孩去讲述她的故事,简单向你介绍一下我自己。生于江苏的一个小县城,如今仍在上学,双鱼座,性格亲人,脾气随性,不喜约束,心有分寸,在为着自己的小目标慢慢前进,时而停下脚步看看身后身旁的风景,知足常乐,懂得感恩,总觉得上天对我眷顾颇多,因为我所遇到的都是那么可爱,那么真实的人,让我小小的心灵在温和与温暖中得以正轨成长。因而,在这本书中所讲述故事,都是来源于我生活中,真真实实的例子改编而成,愿你在我的文字里可以看见自己少年时代遇见的TA或者他们,愿你也能和我一样遇见这些幸运宝贝,让你的生活多姿多彩,充满回忆的乐趣。
  • 魔劫堕天

    魔劫堕天

    话说当人类科技到达最发达的时候,地球的寿命也即将终止。因众多的工业,大型实验,战争等,人类生活的地方几乎没有了森林,离去了大自然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的生活的寿命都在慢慢的缩短,直到有一天出现了神秘人救了地球。是拯救还是……阴谋?
  • 抗日之铁血团长

    抗日之铁血团长

    老常新书《佣兵的生涯》已经发表,欢迎希望各位兄弟多多支持啊!兄弟情,比天重;家国恨,锥心痛!带着使命,奔赴战场;打得鬼子,哭爹喊娘!我们的口号是:打到小鬼子本土去!我们的原则是:不要一个俘虏!
  • 记忆多长人生苦短

    记忆多长人生苦短

    豆蔻年华的少女突然有了家庭是什么体验。一个法定丈夫,一个亲生宝宝,而我却不是我了,韵文娜迷茫的人生更混乱了,好想逃离这个世界啊。某日娜娜正准备她的出逃计划时,“你要去哪?”某人斜靠在门框上冷声道,娜娜憨憨地堆起笑“嘿嘿,就收拾收拾,房间太乱了哈”。既然人生有这么多意料之外,不如慢慢体验这场奇妙之旅!
  • 英雄斗罗大陆

    英雄斗罗大陆

    爱打lol的宅男,偶然之间穿越到了斗罗大陆邂逅一位位不可思议的lol英雄,发生一段段难以想象的故事~
  • 占心师

    占心师

    这不是读心,只是另外一种法术,这种法术除了读心还有其它。天道轮回,他,等了她几世;她,真的是他前世的那个女孩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