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70

第270章 孟子告子章句上(6)

【理学讲评】孟子承上文说:“山木伐而犹有萌蘖之生,良心放而犹有几希之善,可见人心之与物理,其生息之机,皆未尝亡,顾所以养之者何如耳。苟或其生息之机,得所培养,则不但山木之萌蘖,得雨露之浸润而益滋也。即吾心几希之理,亦将与夜气而常存,而可渐复其仁义之良矣,其何物之不长乎?苟或其生息之机,失所培养,则不但山木之既伐,加以牛羊之牧而遂濯濯也。即吾心清明之气,亦将随旦昼而梏亡,而去禽兽也不远矣,果何物之不消乎?”夫养之得失少异,而物之消长顿殊,则山木之濯濯,诚不可归咎于山,而人心之桔亡,要不可归咎于性矣。是安可无培养之功乎?

【元典】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译文】孔子说:“把握着就存在,放弃了就丧失;出去进来没有定时,无人知道它的去向。’大概就是说的心吧?

【诸儒注疏】孔子言心操之则在此,舍之则失去,其出入无定时亦无定处如此。孟子引之,以明心之神明不测,得失之易而保守之难,不可顷刻失其养。学者当无时而不用其力,使神清气定,常如平旦之时,则此心常存,无适而非仁义矣。程子曰:“心岂有出入,亦以操舍而言耳。操之之道,敬以直内而已。”

愚闻之师曰:“人理义之心未尝无,惟持守之即在尔。若于旦昼之间不至梏亡,则夜气愈清,夜气清,则平旦未与物接之时,湛然虚明气象,自可见矣。”孟子发此夜气之说,于学者极有力,宜熟玩而深省之也。

【理学讲评】操,是持守。舍,是遗弃。乡,是方向。孟子承上文说:“养有得失,而心之消长因之,则心之系于所养明矣。而存养之功,又非可以时刻间断者也。孔子尝说道:‘天下之物,容有操之未存舍之未亡者,今才一操持,随即收敛而存,才一舍置,随即放失而亡。方其存也,有时而入,瞬息之顷,而入者忽然而出,出入初无定时也。方其入也,似乎在内,恍惚之间,而内者忽驰于外,内外初无定向也。’若此者,果何物哉,亦惟吾人之心,是如此而已。”盖凡物之滞于形器者,人皆可以照管其存亡,把捉其出入,惟是心也,动静相乘,既无机缄之可测,理欲互发,又无方所之可求,克念此心,罔念亦此心,是以或存而或亡也。一息此心,千里亦此心,是以无时而无乡也,非心之谓而何?由孔子之言观之,可见心之在人,得失甚易,而保守甚难,操存涵养之功,固当无时无处而不用其力矣。然存养之功,莫要于主敬,敬肆之间,而天理存亡之几,实决于此,惟敬以直内,使方寸之中,天君常在,则神清气宁,其湛然虚明景象,不独平旦之时为然,而动静常定,虽感遇万端而志不扰,虑周四海,而神固未尝外驰也,尚何存亡出入之可言哉!

【心学讲评】孟子曰:“立人之道,日仁与义。其受之于天为性,而含之于虚灵不昧之体则为心。故仁义者,即心之存者也。乃心之为体,与物相感通,而物亦得入而动之;物欲人而仁义之心为所挠乱,故必常操此仁义之本心以为主而后不亡。自有沉溺于利欲而舍其真心者,以流极于贪残而不止,乃使人疑其本心,以为本无仁义之藏。不知操之于固存之日,养之于已亡之余,则此心实有于虚灵不昧之中,而性情之正见矣。今夫常操而不亡者,非功深德立,未足以见其体也。而已放之后,仅存之几,于气之清明者发焉,此则尚有人之心者皆可省察而识也。而吾请喻言之。

“齐之东郊有牛山焉,由今视之,无木之山也。乃问之故老,其木尝美矣。使能保其美焉,虽今存可也。而以其所在之郊为大国之郊,求材者采薪者之众而且便也,大者戕于斧,小者毙于斤,苟利于用,不恤山之凋也。及是而可以为美乎?美之实去,而名亦不得加矣。然其生木之本未尽亡也。是其日夜之所息,因乎生理之必发;雨露之所润,得乎天一之所滋,则固非无萌蘖之生焉。其生虽微,而可以徵造物茂育之不间,使从而养之,林樾之美,犹前日可也。乃牧牛羊者又从而纵牧其中,践之龅之,萌蘖尽矣。以是斧斤牛羊之相寻无已,而若彼其濯濯矣。昔者之美,嗣后之萌,皆不可复识矣。人于此濯濯之后而观牛山,牛山果然无木也;则将疑从来之为濯濯,而语以山木尝美者,且谓其诬也。乃以实思之,山之性本育木者,而其森密蔚茂之材果前此之固有,则岂得以今日之凋敝为其固然者病哉?

“知此,则知人之本心亦如是焉耳。仁义者,人心之实体也。在存心之君子始终此心,则始终此理具足于心,以存其天之所赋,不待言矣。虽以不知存之人而言之,而身生而与俱生,则形存而与俱存。孩提则知爱矣,长则知敬矣,皆有所不忍矣,皆有所不为矣,岂无仁义之心哉?此心也,良心也,不学虑而知能与物相安、与事相宜者也。乃其几之动而与物接矣,可欲而欲之,欲以遂焉,因不可欲而欲之以遂其欲;可为而为之,利以合焉,因不可为而为之以合于利;此心遂放荡而不复自顾其本。其所以引之而放者,则利也,欲也。欲以戕吾仁,利以戕吾义,亦犹斧斤之于木,有相刑之用焉。良心之体已微,而利欲之加无已,犹夫旦旦而伐之矣。山以木之尽而不得为美,人以良心之放而陷溺于恶,可以为美乎?亦犹无木之牛山矣。然其生人之本未尽绝也,日明日旦之间,天理流行而不已;向晦晏息之际,利欲不接而生机萌。不知其息而自息者,于其平旦之气而验之矣。未有思也,未有为也,于斯时而气不随物而荡者,心乃因气而清。则其好善恶恶之情,或为欣企,或为愧悔,皆仁义之不容昧者,而与夫人所受以生之理相近也者几希矣,使从此而全其好、领其恶,以扩充其几,则心之本体复矣。乃迨乎旦昼之所为,利相诱而欲相迷,迫之以势之不可止,而锢之于陷溺之中,有若梏然,使其乍见之心不得以自遂,而近人之好以亡矣。天机不易于绝,已梏而犹生,物欲无所不投,已生而又梏梏。之反覆矣,则虽在莫夜无可思,无可为之时,而气随物迁,心因气动,孳孳于利欲者,不必有可思,不必有可为,而计画奔驰之情不止,其为乍清之夜气者不足存矣。夫至于一息之顷,一念之微,无时不在利欲之中,而夜气无复存者,则甘食说色,以无复有恻隐、羞恶之心,违禽兽不远矣。乃因其行事,叩其中藏,而果与禽兽无别矣,因以谓夫人之性中本无为善之才,而但有甘食说色之机。乃溯之于未放之前,察之于既放之后,知其戕贼之非一旦,而一理之不能胜众欲,则人本然之情炯炯不迷于好恶者,岂若此哉?

“由此观之,其存其去,在人而不在天,明矣。夫良心之存乎人者,在既放之余,而有可以生长以全复其本然之体,则存乎养之者,亦犹萌蘖之可养而使成材也,但在乎得失之间耳。在山木也,禁其樵牧,加之培壅,则可使渐渍以成乔木。在人心也,节其嗜欲,资以学问,则虽蔽锢之余,善几偶动,而扩充之以达于万行,即可使仁熟义精,而德业日崇。若其不然,听牛羊之牧而萌蘖无余,山木濯濯矣,昕利欲之梏而夜气不存,人且为禽兽矣。盖天授以仁义之心,而人自有养之之力,本然者不可恃,而一需于人事之克尽。物也,人也,消长之理,皆必然之势,而岂有一物焉不然者哉?

“夫能养者,能操者也。而彻乎已放之后,与未放之前,常守此心于虚灵之宅,则操之功切矣。孔子曰:‘在我者不能自主,而在物者犹有待也,则不操而或存,操之而未必即存,有矣。乃止此一理,而兹则所存者即所操,操之乃存,操而未有不存,操则存矣。不舍而或亡,舍之而未必即亡,有矣。乃止此一几,而兹则舍之念即亡之实,推舍则亡,舍则未有不亡,舍则亡矣。其亡也,有若出也;其存也,有若入也;其出也,惟未之操,而非有欲出之势在其先;其入也,唯不之舍,而非有将入之机以有所俟;无时矣。其出也,凡物皆可以诱之而使丧;其入也,凡念皆可以因之而即见,凡境皆其所显之用,凡境皆其所藏之境;莫知其乡矣。’斯何几也?何象也?惟人固有之仁义丽于虚灵知觉之中,则如斯乎!由孔子之言思之,则凡乡而皆此至仁大义之乡,凡时而皆仁义来复之时,则但在乎操之而不舍,则天理流行于此心为人之所固然,其得以天下有禽兽之人,而疑吾心之无仁义哉?故能见其心者,惟善养之君子。而不知养者,勿怪其委罪于赋畀之不良也。”

【元典】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译文】孟子说:“对于君王的不聪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长的东西,(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我见君王的次数很少,我一离开他,那些给他泼冷水的人马上又围上去了,(这样,)我对他刚有的那点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样呢?”

【诸儒注疏】“或”,与惑同。疑怪也。“王”,疑指齐王。“暴”,温之也。我见王之时少,犹一曰暴之也;我退则谄谀杂进之日多,是十日寒之也。虽有萌蘖之生,我亦安能如之何哉?

【理学讲评】或字,即是疑惑的惑字。王,指齐宣王。暴,是温暖的意思。罕,是少。萌,是草木初生的芽。昔齐宣王亲信谗邪,疏远忠正,不知纯心用贤之道,故孟子私议之说:“君德莫大乎至明,然必有忠贤辅导之功,朝夕薰陶之益,乃能成德。今齐王之不智,固所宜然,无足怪也。所以然者,为何?盖君心惟在所养,与君子处,则养之以善,而日进于高明。与小人居,则养之以恶,而日流于卑暗。王之不智,只为远君子而亲小人故耳。譬如草木之为物,虽有天下极易生的,也须和气培养,方能畅茂,若使一日暴之,才得些阳气之温和,却乃十日寒之,不胜其阴气之肃杀,必然枯槁零落,岂有能生之理。今我见王之时少,虽有忠言谠论,从容献纳,就如一日暴之一般,及我既退,那谗谄面谀之人,左右杂进,都能蛊惑君心,败坏君德,就如十日寒之一般。故王虽善端发动,非无萌蘖之生,然一时之开悟,不胜众欲之交攻,一人之启迪,不胜群邪之引诱,暂明复蔽,终归于昏暗而已,我亦将如之何哉!王之不智由然矣。”夫人主深居九重,臣下稀得进见,忠言谠论,本难尽闻,若左右便嬖之人,加以逢迎谄谀,则正人愈疏,小人愈密,蒙蔽日久,虽智必昏,贤者皆不乐为之用矣。如齐宣王者,岂非后世永鉴哉!

【元典】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讲解。另外一人虽然也在听讲,却一心以为有只天鹅要飞来了,想着拿弓箭去射它,虽然他同另一人一起在学,却不如人家学得好了。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吗?当然不是这样。

【诸儒注疏】“奕”,围棋也。“数”,技也。致极也。“奕秋”,善奕者名秋也。“缴”,以绳系矢而射也。

程子为讲官,言于上曰:“人主一日之间,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宦官官妾之时少,则可以涵养气质,而薰陶德性。”时不能用,识者恨之。范氏曰:“人君之心,惟在所养。君子养之以善,则智;小人养之以恶,则愚。然贤人易疏,小人易亲,是以寡不能胜众,正不能胜邪。自古国家治日常少而乱日常多,盖以此也。”

【理学讲评】弈,是围棋。数,是技艺。秋,是古代善弈的人名。射乌的以丝绳系箭叫做缴。孟子承上文说:“忠言启迪,固在于贤者,而专心听信,则系于入君。今我之进见日少,亦由王听信不专故也。譬如下棋的一般,棋虽是小小的技术,然其中纵横变化,自有一种妙算,若非专心致志,将精神意念只在里面讲求,何由得它的妙处。就是弈秋通国称为高手,设使他教二人下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一听弈秋的指示,更不想别样念头。其一人虽在旁同听,却不精专,心中想着鸿鹄将至,欲弯弓系箭射而取之,一心要学棋,一心又在鸿鹄,虽与他同学,不及多矣。这岂是资禀知识本来不同与?我以为不然,盖存心有纯驳,则造诣有深浅,用志不分,故专而有成。驰心于外,故画而不进,非其智有差别也。今齐王虽有为善之资,而无必为之志,既不能虚己以受教,又不能纯心以用贤,其与学艺于弈秋,而分志于鸿鹄者,一而已矣。安望其亲近君子,疏远小人,以成明哲之德哉!所以说无惑乎王之不智也。”大抵人君一心,攻之者众,凡投间抵隙,以移其耳目,而夺其心志者,不止如鸿鹄之牵引而已。若非讲明义理,以养此心,信任贤人君子,以维持此心,则人欲日炽,天理日亡,施之政事,必将颠倒错乱,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先儒程氏所谓涵养气质,薰陶德性,其言最为明切,入主不可不知。

【心学讲评】孟子以人皆可以为尧、舜,而望当世之君以大有为。及至齐而不能改宣王之德,于是有议孟子者,以为王之必不可王,自其生质之愚。不然,则以孟子之曲引以当道,而何终不可与为善?则人固有智愚不移之性,而性无不善之说未为得也。

孟子乃推明其故曰:“以今观之,王之不智不可掩矣,故论者惑焉,谓其智果弗若于古之帝王,天实使然,而人无如之何耳。乃推王所由不智之故,则用人而迷于贤不肖、行政而惘于得失、谋国而昏于兴废者,皆灼然有其原委,而又何惑乎?其惑于王之不智者,谓使非不智也,则吾尝告之以善,引而通之,当无难者。而其实不然。以物譬之;得天之厚而生者,洵其种之善矣。乃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亦必有以保之,而无以戕之。假令一日之暄和暴之以蒸动其生机,十日之涸阴寒之以摧折其生理,则所暴不敌其所寒,而甫生之弱质旋为萎坏,未有能生者矣。吾之见王而迎王乍启之明,以使之察识而扩充之,为时亦罕矣,是一日之暴耳。吾退而便佞诱之以声色,策士劫之以功利,邪说夸之以隐怪,并进而寒之,不啻十日矣。则受于天之生理已微,吾所导以求本心之生机未定,虽其足用为善之智乍启而有萌焉,而旋即枯槁,吾将如之何哉?乃为人君者,亦安能尽绝天下之小人而不使进前哉?求免于十日之寒,亦于己取之而已。智隐而不即见,而求之当身可以自尽者,不有心乎?其所欲为者,不有志乎?心专而求于理者笃,则事物之条理自彰;志致而求其成者坚,则得失之权衡自审。于是而有君子为之启迪焉,以求天下之理,庶几其得之于寸心,而未专恃乎人也。则请以奕喻之。

同类推荐
  • 世界哲学史

    世界哲学史

    古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是哲学的三大王国,古希腊哲学衍生出欧美哲学和伊斯兰思想,中国哲学自成一体地持续发展,印度哲学体现在佛学思想和印度教思想。《世界哲学史》鸟瞰整个人类思想的流变与发展,梳理世界哲学脉络,辨析各大思想源流。
  •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的攻守之道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完整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及辩证唯物论。中华文化的特质是一种人伦文化,热爱自然科学、关心物质运动的人被划人”劳力者”阶层,这种近乎本能地看轻自然科学的意识是中华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国历史上,自然科学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么多发明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奇迹。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鬼谷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热门推荐
  • 好久不见七五折

    好久不见七五折

    关于五折和kiki的故事中间会有一点点糖的不是全虐
  • 女生有话悄悄说

    女生有话悄悄说

    六年级二班的林思睫是一个聪明、漂亮、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别人看来,她是一个非常幸福的女孩。但是,因为爸爸妈妈的关系的僵化,让她暗暗制定了一个计划——和男生陈果一起逃学,做个坏女生。最后,这个计划不但挽回了爸爸妈妈的感情,也让林思睫获得了更多的友谊和爱心。走进“秘密花园”,走进不一样的童年!
  • 我的系统小弟

    我的系统小弟

    某天,金手指带着叶暝穿越了,信誓旦旦地对叶暝说:“快叫我系统爸爸,爸爸高兴的话让你抱紧我的大腿,成为天地第一仙!”叶暝镇定地回道:“倘若这一世有仙,那大概是我上一世手下留情了吧,还有你很烦知道不,我要解绑!”……
  •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请爱上废柴一样的我

    请爱上废柴一样的我

    因为亲眼目睹自己心爱的男朋友劈腿,并不小心掉下楼梯的童心媛,苏醒后开始过着颓废的生活。差不多30岁的女人没车没房没正式的工作,只靠做临工过活,最离谱的是她大部分的收入都会贡献给小白脸。本来以为一生都是废柴命的自己居然会再次遇上已经变成天王巨星的前男朋友,几经波折两人又在一起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漫之哥谭日记

    美漫之哥谭日记

    哥谭堕落了,这个古老的城市被犯罪包围,狂笑声在天空中回荡,谜语写满脏乱的街头……如何在这个黑暗的世界活下去,这是泰德的难题。
  • 霸道皇帝别宠我

    霸道皇帝别宠我

    穿越成为大周第一侠女的夏青青,在行侠仗义的时候,一不小心救了一位伤残患者。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救人事件,却没想到他竟然跟她说,他是大周国的皇帝,并且还要执意带她入宫,封她为妃。
  • 木亦悠鹿鸣

    木亦悠鹿鸣

    她说:“有些事,我们明知道是错的,也要去坚持,因为不甘心;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果。我很庆幸,能陪在你身边这么多年,也很庆幸,当初停留在嘴边没有说出来的话。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彻底埋葬呢?"他说:“事情不去做,你怎会甘心。人不去追,你怎会知道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