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86

第286章 孟子告子章句下(7)

【理学讲评】俭,是节制的意思。孟子承上文说:“诸侯百里之制,创定于先王而通行于天下,即以齐鲁二国征之。昔周公以王室懿亲,着笃柴之绩,报功之典,宜加厚也。乃其出封于鲁,地方不过百里。当时女非不足,而止于百里,若有所限制,而不得逾越者,取其能守鲁之典籍而已太公以师尚父,奋鹰扬之烈,报功之典,亦宜加厚也。乃其出封于齐,地方不过百里,当时地非不足,而止于百里,亦若有所限制,而不得逾越者,取其能守齐之典籍而已。在天子固不得以优厚之恩,加于常制之外,在二公亦不得以亲贤之重,超于藩封之等,此二国之故典也。夫前人以百里受之天子,则后人当以百里嗣其先君。无所容其增益者。今鲁为方百里者五,四倍于始封之旧,其并吞小国,侵犯王制,已不少矣。子以为有王者作,欲修明法度,以整齐邦国,则鲁之地,将在所损乎,抑在所益乎?吾恐以百里之制,明一王之法,其当裁削也必矣。夫已据之土地,且不能保,而他邦之封域,又欲兼而有之,吾未见其可也。”

【元典】

“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译文】不费力就把那里的土地取来并入这里,这样的事仁人尚且不干,何况用杀人来求取土地呢?君子侍奉君主,只该专心一意地引导君主走正道,立志在仁上罢了。

【诸儒注疏】“徒”,空也;言不杀人而取之也。“当道”,谓事合于理;“志仁”,谓心在于仁。

【理学讲评】孟子承上文说:“分封之定制,既不可越,则诸侯之取与,皆不得私。设使不兴一兵,不戮一民,徒手而取南阳以与鲁国,在仁者犹以为贪利苟得,不肯妄为,何况驱民于锋镝,杀人于原野以求之乎。夫越制而行,谓之不道,残民以逞,谓之不仁。虽曰鲁君欲之,亦吾子所当救正者也。子未闻君子事君之道乎?盖君子之事君也,积诚感动,平时有辅养之功,尽力维持,随事有箴规之益。君不向道,则务引之于当道,使事事合理,而一毫非僻之事不行。君不志仁,则务引之以志于仁,使念念合理,而一毫残忍之念不作。此所以君无失德,臣无阿意,而常保其国家也。子诚能止伐齐之师,而勿以殃民为事,勿以战胜为功,则无愧于君子事君之道矣。”按孟子引君当道一言,可为万世人臣之法。然孟子历说齐梁之君,而终不能挽之于王道,则可见尽忠补过,固在于臣,而尊贤乐善则系乎君,人主诚能虚心任人,然后君子得行其志,而治功可成也。

【心学讲评】先王之所制为天下后世必遵之法,以建久安长治者,曰道;而人君推其不忍之心,以休养其民者,曰仁。乃率行先王之道,则天下安于无事,而仁自全;推其不忍之仁,则自有所惮而不为,而道不悖。战国之世,侯度失,兼并兴,危士民而争地争城,而惨杀不顾,道不能为之防,心不能为之动,固其君实然,抑为臣者导之也。

鲁欲使慎子为将军,将有事于邻邦,而思并其土地。鲁人之欲使,亦慎子之侥幸功名而自欲之也。孟子因其来见而正告之曰:“子为将军,亦反顾所用以战之民为何如乎?夫古之用民也,教之以坐作进退之法、亲上死长之义,则上下同力而不乱,进可有功,退亦可以自保。若夫不教之于素,而一旦征发以即戎,则且授人以禽戮,而先王为之定其罪曰殃民。天生斯民而欲殃之,此尧、舜以不忍之心制为不赦之法,必不容于其世矣。子或曰:吾能驱市人一战,一鼓作气,而未尝不可胜也。乃即如子之志,遂子之欲,一战胜齐,无容过虑其或败,因而遂有南阳之地,以大展鲁邦,如是可免于殃民之害矣。然而度己度人,度之因然之理,且犹非义之所许,而不见其可。况于战必不胜,而徒为殃民乎!”于是慎子不待孟子之词毕,而勃然不悦曰:“夫战亦虑其不胜,攻亦虑其不取。战而胜矣,挫强齐而国威张,得南阳而土地辟,犹曰不可,此理之所无、情之所不然者,非滑厘所识也。”

孟子曰:“子何以不悦为哉?子未知不可之实,以徇君之邪心,以遂己之私愿耳。夫理固有所不可违,情固有所必不安者,吾明告子。夫子亦知分土建邦之制乎?立国而各有其疆域,非以惟后王君公之欲而予之也。天子之制,地方千里,百于侯封者,非以私天子也。盖统一天下之诸侯,颁赐燕劳,皆有常经;不千里,则所入者不足以酬五服、五等、同姓、异姓之锡予也。诸侯之地大者则方百里,各受土于天子者,非以私诸侯。盖上奉一王之政令,着其觐问察享之恒式,载于典籍,藏于宗庙;不百里,则断入者不足以遵守典籍之法于职员、邦交、承先待后之定式也。则请就鲁与齐而言之。

“鲁非肇封于周公乎?周公之建元子于东国也,其版图可考焉;南不逾汶,东不逾济,为方百里也,以使守宗国之典籍,止此矣。夫周之方定九州,地岂不足哉?而虽以叔父懿亲,兼勋劳之大,而恪守定制,节之于百里之中,无能过也。周公且不敢不循乎俭,而况其子孙之享余泽者乎!太公之受赐于东海也,其版图可稽焉:因爽鸠之旧,仍季前之封,为方百里也,以使守伯舅之典籍,止此矣。夫周之方一四海,地岂不足哉?而虽以开国元功,为周室之辅,而裁以典章,限之于百里之内,无能侈也。太公且不敢不从乎俭,况列国之因故壤者乎?夫周命尚未改也,则王制犹新矣;且周亦仍古之道也,万世不易矣。

“乃今鲁方百里者五矣,何德之隆,何功之显,而已若是其大?特今之无王者耳。子试思之,有王者作,天子自居重以驭轻,诸侯且众建而少其力,则鲁且于百里者五之中而在所损乎?定侯度者必使之不逾不僭,明矣。其能于百里者五之外而在所益乎?务兼并者不能听其狡焉启疆,明矣。夫既在所必损,则无亦念此五百里之非己有,而何南阳之足据哉!故使子今日者,鲁而惟子之所可与,齐而惟子之所欲取,驰词以说,不用兵而南阳入鲁之封域,然且为仁人者念之曰:与者此所欲也,取者非彼所欲也,揆之道而有所不可者,问之心而有所不安。况于以无罪之民,无教之素,驱之死地以求幸获乎?则吾所言不可者,洵不可也,而奈何子之不识也?

“夫子亦盖法君子之事君乎?君子之事君,弗导君之欲也,弗益君之恶也,有所务焉,以尽人臣之职,而襄国家之事。唯君不知恪守先王之成宪,而启非道之邪心,则引之以归于理之所当然,而历百王,俟后圣,皆范围于一成之度;君不能制其私欲之横行,而成安忍之惨毒,则引之以动其心之所不忍,而惠四邻,全万姓,皆生于恻怛之衷。如是则仁为天下之归,而道为保邦之本,乃以仰体一人而无惭受命。子能勉此,则鲁虽强子以将军之任,而子固不从。若夫贪一旦之功名,贻无穷之荼毒,君子之所不出,即尧、舜之所不容,而子何怒于吾言乎?”

呜呼!慎子岂可语此者,而君子教人必以其正,盖以闵当世之乱而不容已也。

【元典】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译文】孟子说:“现在那些侍奉君主的人都说:‘我能为君主开辟土地,增加财富。’现在所说的良臣,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君主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做臣的)却谋求让他富足,这好比是让夏桀富足。”

【诸儒注疏】辟,开垦也。

【理学讲评】孟子见得战国之时,人臣惟务富强之术,以阿时好,而其君皆信任之,至蠹国殃民而不悟,故警之说:“人臣事君,惟当正言匡救,以向道志仁为先,不当曲意逢迎,以富国强兵为事。乃今之事君者,何其谬也。见其君乐于聚财,则以兴利之说进,扬扬然自夸其能说,我能为君开辟土地以尽地利,充实府库以聚货财。使用无不足,欲无不遂。这等有才干的在今日必以为良臣矣。然非暴征横敛,穷民之力,何由得之?是乃古之所谓民贼也。何也?君方拂民,从欲,不能向道,不能志于仁,而但以黩货为务,是一桀而已。乃又为之克剥攘夺以富之,是以贪济暴,谓之富桀可也。夫君日益富,则民日益贫,必至于困苦无聊而已,非民贼而何?”

【元典】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译文】‘我能替君主纠集盟国,每战必胜。’现在所说的良臣,正是古代所说的残害百姓的人。君主不向往道德,不立志行仁,(做臣的)却为他拼命打仗,这好比是帮夏桀打仗。

【诸儒注疏】“约”,要结也。“与国”,和好相与之国也。

【理学讲评】与国,是交好的邻国。孟子承上文说:“今之事君者,见其君喜于用兵,则以战胜之说进,扬扬然自夸其能,说我能为君连合与国,以壮声势,每战必胜,以树勋名,使威伸列国,功盖天下。这等有谋略的,在今曰亦必以为良臣矣,然非兴师动众,糜烂其民,何由得之,是亦古之所谓民贼也。何也?君方好大喜功,不能向道,不能志于仁。而但以黩武为事,是一桀而已。乃又为之奋勇争斗以辅之,是以威助虐,谓之辅桀可也。夫师旅曰兴,则死亡日众,必至于离散无余而已,非民贼而何?”

【元典】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译文】沿着现在这条路走,不改变现在这种风气,即使把天下给了他,也是一天都坐不安稳的。

【诸儒注疏】言必争夺而至于危亡也。

【理学讲评】孟子承上文说:“今之人君,皆以民贼为良臣者,岂不以国富兵强,遂可以取天下乎?然得天下有道,在得民心而已。今剥民之财以为富,残民之命以为强,其道则权谋功利,非先王之正道也。其俗则兼并攻夺,非先王之善俗也。若率由今日之道,而不能变今时之俗,上下相安,承敝袭陋,则虽与之以天下,而人心不归,国本不固,有智力者,又将起而夺之,危亡之祸,可立而待也。安能以一朝居乎。”夫富强之臣,其无益于人国也如此。而时君世主,顾乃偏信独任,贪近利而忘远图,亦独何哉?欲保天下者必力行仁义,以固结人心而后可。

【心学讲评】孟子深鉴于富强之祸天下,而悲乱之不可已也,曰:“天下不归于一,则乱无时而定。乃今之进说于君者,亦以得天下为志。然由其术而观之,则不得天下而天下之乱不止,得天下而天下之乱愈不止。

“夫古今无异理,成败无异致。国之本在民,民之所自定在道,民之所归在仁,非必然之券哉?今之事君者,未事之前矜其能,既事之后夸其功。为富国之说者曰:我能为君尽地之力,辟草莱而多所获;严敛民之法,绝侵负而厚其藏。于是君奖之日良臣,天下亦竞传其有定国之才矣。夫财何所自出?皆民之夺其生以应苛求者也;当古者有天下而务安养之日,故谓之民贼也。夫取民有常经,道也;不忍夺民而饥寒之,仁也。君即不向道以从欲,抑不志于仁而广惠,而且多其术,峻其法,以求富之,是君如桀,而益富之。桀即加富,而能保其富乎?富桀而犹谓之良,将胥天下而皆桀之剥民矣!

“为强国之术者曰:我能为君以利害动邻邦,而约与之合兵,因合兵之势而力战以必胜。于是自以为良,君奖之日良臣,天下亦共许其有强御之略矣。夫战所杀者何人?皆天所生而与我同类者也;当古者有天下而务生聚之日,固谓之民贼也。夫服天下有大本,道也;不忍斯民之死伤,仁也。君既不向道以妄争,不志于仁以息民,而且启其雄心,助其诈力,以为之强战,是君暴如桀,而益辅之。桀即有辅,而能恃其强乎?辅桀而犹谓之良,将胥天下而皆桀之嗜杀矣!

“天下而有汤、武也,则桀之亡也,可计日而待,而富桀辅桀者自消灭于廓清之日。乃胥今之世而皆然矣,以为谋国者之必出于此,而据之为道久矣!上以为法下以为学,而成乎俗矣,且将以此兼天下而有之。天未厌乱,或富以吞负,强以吞弱,则得天下亦或然之事乎?而民退死于冻馁,进死于兵刃,以坐视贼民者之功成而受赏,匹夫匹妇怨毒积焉,其能晏然而居其上乎?吾有以知天下既一之后,祸发于陇亩,而此君若臣者之死亡无日也。王者不作,说士不戢,哀哉斯民,其何日之有定哉?”

呜呼!孟子言之,而强秦验之矣。乃后世以无道取天下而虐民不已者,或迟久而不亡,则孟子之言又有时而不验。民生之荼苦,可胜道哉!

【元典】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

【译文】白圭说:“我想采用二十抽一的税率,怎么样?”孟子说:“你的做法是貉国的做法。”

【诸儒注疏】“白圭”,名丹,周人也。欲更税法,二十分而取其一分。

林氏曰:“按《史记》,白圭能薄饮食,忍嗜欲,与童仆同苦乐;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以此居积致富。其为此论,盖欲以其术施之国家也。”“貉”,北方夷狄之国名也。

【理学讲评】白圭是周人,名丹。貉,是北方夷狄之国。白圭见得当时赋敛太重,民力不堪,故问于孟子说:“国家因地制赋,固不能不取诸民,然如今之税法,则甚重矣。吾欲于二十分之中而取其一,使上不妨于经费,下不病于诛求,不识夫子以为何如?”孟子答说:“为国者当有公平正大之体,立法者当为经常久远之规。故什一而税,乃尧舜以来,所以治中国之道也。如子二十取一之制,则是貉之道而已。以貉之道治中国之民,必有窒碍而难行者。子之言何其陋哉。”

【元典】

“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

【译文】“有一万户的国家,只有一个人制作陶器,那行吗?”白圭说:“不行,陶器会不够用的。”孟子说:“那个貉国,五谷不能生长,只有黍能生长;没有城墙、宫室、宗庙和祭祀的礼仪,没有诸侯之间赠礼宴请之类交际往来,没有各种官府、官吏,所以二十抽一也就够了。”

【诸儒注疏】孟子设喻以诘圭,而圭亦知其不可也。北方地寒,不生五谷;黍早熟,故生之。“饔飧”,以饮食馈客之礼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

【理学讲评】陶,是烧造瓦器。朝食叫做饔,夕食叫做飧。孟子既以白圭之论为难行。又诘问之说:“治国之必资于赋,就如用器之必资于陶也。且如万室之国,生齿甚繁,而但使一人烧造瓦器以供其用,子以为可乎?”白圭答说:“不可。盖用器既有万家,而制器乃止一人。以有限之力而供无穷之用,何以能足?其势有所不可也。夫一人之陶不足以供万家,则二十取一之赋,不可以治中国,可类推矣。”故孟子因其明而晓之说:“吾以子之道为貉道者,何哉?盖貉人之国,地高气寒,五谷不能生长。惟黍米一种,耐寒而生,物产甚薄,既无以为纳贡之需矣。且其居处无常,制度未备,无城郭宫室之营造,无宗庙祭祀,牺牲粢盛之备办,无诸侯交际之币帛,燕享之饔飧,无百官有司之廪禄。习俗如此朴陋,用度如此其省约,故虽二十取一,亦可以充足而有余耳。此在夷狄则然,岂可例论中国哉。”

【元典】

“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

【译文】而现在你居住在中国,(却要像貉国那样)抛弃人伦,废掉官吏,怎么能行呢?制作陶器的人少了,尚且不能治国,何况没有官吏呢?

【诸儒注疏】无君臣、祭祀、交际之礼,是“去人伦”;无百官有司,是“无君子”。因其辞以折之。

同类推荐
  • 荀子

    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老子全书

    老子全书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一部涵盖了人生大智慧的经典著作,但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并不能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指导人们在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为人处世、生活情趣、工作态度、人际交往、婚姻家庭、企业管理、养生之道等问题,帮助人们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走出来。
  •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哲学就是爱智慧(爱智书系)

    在很多人的眼里,哲学是一个让人莫测高深的词汇,一提起它,就令人联想到某种至高无上的智慧,还有一张与这种智慧相连的刻满岁月年轮的脸。哲学真的是这样让人望而生畏的吗?这本小书将会回答我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家们想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哲学家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读过这本书后你会发现,哲学原来有着这样一张生动有趣的面孔,而你自己也曾经像哲学家一样思考过!
  •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大学自1636年建立以来,培养出了无数的大师级学者。他们在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与哈佛本身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哈佛精神。哈佛精神告诉我们,智慧的力量是庞大无比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我们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想让自己少走一点弯路,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

    《中国古代哲学史》首次使用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中国古代哲学史,它的出版甚至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就和特色也为后世哲学史家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开出了全新的境界。
热门推荐
  • 奉仙之上魔篇

    奉仙之上魔篇

    传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浩瀚宇宙,包万物于中。据说,天上有诸般神灵,地下有阎罗鬼府,混沌初开时,俱为天地之源。既有神仙能长生不死,便有凡人试图修仙。修仙之路多般曲折,又怎能听天由命?命运由天定?传说,世间有神仙。可长生不老,永生不死。诸多人士,为了能够参透其源,多般尝试。数千年来,仙佛道魔频繁接出,有益也有害,被世人分成,正邪两派。
  • 小娘子受宠日常

    小娘子受宠日常

    【新书《穿书后每天都在被迫撒娇》已开,欢迎转场康康~】 司家丢了十年的小媳妇回来了!此等消息传出,龙阳城的百姓无不痛心疾首:司大公子风光霁月,就算有婚约傍身,怎可娶一个久居山野的姑娘?偏偏这司家长辈商量好了婚期,大公子也点头应允了,司府愈发热闹起来......“大少爷,萧姑娘把礼部侍郎二公子打得鼻青脸肿!”,司大公子赞许地点点头:“身手不错。”“大少爷,余家小姐被萧姑娘拖下水塘,高烧不醒!”司大公子漫不经心:“我已知晓,是她活该。”“大少爷,萧姑娘把夫子最爱的丹青毁了!”司大公子不甚在意:“库房里还有三幅真迹,给夫子送去。”旁人问起萧卿时,他脸上端是柔情:“我家卿卿,甚是乖巧。”萧卿被人暗算,向来云淡风轻的男人终于怒了:“参与的,一个都不放过。”……她就知道,这厮平日里的温润都是装的!私底下凶着呢!
  • 王俊凯你是夏天的清凉微风

    王俊凯你是夏天的清凉微风

    “难道我们连朋友都不可以做了吗”“你还要干什么”“我们不可能了”“松手!”“不..........可能............了吗”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痛苦
  • 述之时光

    述之时光

    “……你真的忘得了你的初恋情人吗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了跟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他真的就是他吗还有可能吗这是命运的宽容还是另一次不怀好意的玩笑……”
  • 超神无敌升级

    超神无敌升级

    无敌中升级,毁灭中创生。前世分离,今世不弃。叶玄天手提九幽邪皇刀,身穿混沌幽魂铠甲,头戴灭魂弑天盔,脚踏时间空间之轮,携妻夏雪怡,重回九重天。遇神杀神!遇魔杀魔!镇压诸天万界,打爆一切不服者,因为我叶玄天势必要成为终极超神的男人!八为超神,九为终极超神,碾压九重天!新书《都市无敌邪君》一代邪君降临都市,打暴徒,收美女,踏上帝王之路。还请各位多多收藏!
  • 重生空间女医

    重生空间女医

    前世她是一个一无事处,亲人的看不起,和一个他一直爱她的男人。总想重生一次,一天突然喊一声要重生,醒来回到她16岁那年,她无意中得到一个空间学医
  • 我在公寓躲未婚妻

    我在公寓躲未婚妻

    魔都的一所神奇公寓,充满了欢声笑语,陈云七为了躲避未婚妻的追杀,来到了这里。(提示:请珍惜仅有的章节,作者在火星学中文,可能会年更,主要那9G信号一般)书友群:695659767关键词:爱情公寓,好奇宝宝 新书:枪炮下的漫威世界
  • 夏寂:樱花祭

    夏寂:樱花祭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只为与你相聚一次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一刹那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和悲凄那么就让一切该发生的都在瞬间出现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
  • 量子光辉

    量子光辉

    被肆意改造的GM,被当做舞台的扎古,为何吉翁军营半夜频频传出惨叫,蜜汁金发为何果躺在联邦军营,无数教官被果吊在两大学院门口究竟是何人所为,这一切的背后,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丧失?敬请收看:量子光辉第二卷,激突!MS士官学校大作战!老司机群:383668043
  • 地狱性的选拔考试

    地狱性的选拔考试

    死于战乱的仙门养女,竟意外得知了冥界的存在!不想喝孟婆汤失忆?可以啊!通过考试当上冥界尊主,就什么都依你了!但是……你过的了这从没有人通过的考试吗?看着考不过就得死的规矩,男人冷笑,这规矩我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