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89

第289章 孟子告子章句下(10)

【理学讲评】大任,是重大的责任。空,是穷。乏,是绝。拂,是背戾。曾字是与增加的增宇同。孟子承上文说:“舜之为君,傅说诸臣之为相,皆天之所笃生。以济世安民者,然皆起于困穷拂郁之中。这是为何?盖为君为相,是世间极大的责任,必才全德备之人,才足以当之,而非备尝艰难,更历变故,则无以成其德,而达其才也。故天将以君相之任,付托于斯人,则必先置之困穷之地,内则苦其心志,使不得展舒。外则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穷乏其身,使不得安养,见有行事,则违拂谬乱其所为,使不得称意,这等样愁苦无聊,真人情之所不能堪者,天岂无意于斯入哉。盖良心多发于忧勤,而气禀每纵于佚乐,经了这般挫折,则惕然而自奋,是所以竦动其仁义礼智之心,而使之益纯也。受得这般贫苦,则泊然而无求,是所以坚忍其声色臭味之性,而使之益定也。又且磨炼于人情,阅历于世故,则闻见日广,智虑日生,是又增益其才力之所不能而使之充裕也。这等才全德备的人,出而当天下之大任,岂有不光明俊伟,超出寻常者哉。然则天之所以困之者,正所以厚之也。”尝观自古创业之君,皆以险阻艰难得之,而其后守成之主,多以丰亨豫大失之,则知天命无常,天心莫测,或以无虞而失国,或以多难而兴邦。入主常能仰承天心,慎保天命,则祖宗之业,万世无坠矣。

【元典】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一个人常有过失,才能改正;心志遭困苦,思虑被阻塞,才能发愤有为;表露在脸色上,抒发在言语中,才能使人了解。

【诸儒注疏】“恒”,常也,犹言大率也。“衡”,不顺也。“作”,奋起也。“征”,验也。“喻”,晓也。此又言中人之性,常必有过,然后能改。盖不能谨于平曰,故必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不能烛于几微,故必事理暴着,以至验于人之色,发于人之声,然后能警悟而通晓也。

【理学讲评】恒字解作常字。衡,是不顺的意思,作,是奋起。征,是验,喻,是晓。孟子承上文说:“自古圣贤,莫非天授,然必由困穷而后能兴起,况常人乎。夫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必先有过失,乃能惕然省悟,幡然改图,有所惩于前,则有所儆于后,人情大抵然也。盖事未有不慎其始而能善其终者。中人之性,少有怠惰,或不能谨于平日,到那事势穷蹙,仓皇失措的时候,其心困而不舒,其虑衡而不顺,思前算后,都行不去了。然后悔过自新,奋然感发而兴起,精神意气,都从那愤激中鼓动出来。而平时怠惰之失,庶几其能改矣。事未有不始于微而成于着者,中人之资,少有昏昧,便不能烛于几微,到那事理暴着掩护不得的时节,验于人之色,发于人之声,群讥众讪,都堪不得了。然后反听内照,豁然警悟而通晓,聪明智慧,都从那障蔽中磨硗出来,而昏昧之失,亦庶几其能改矣。”夫困心衡虑而作,则虽柔必强,征色发声而喻,则虽愚必明,其与圣贤之动心忍性,增益不能者,其机一也。可见人不患其有过,而患其不能改。以成汤之圣,不称其无过,而称改过,以宣王之贤,不美其无阙,而称补阙,欲为圣贤者,毋自弃焉。

【元典】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国内没有执法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士人,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威胁,国家常常会灭亡。

【诸儒注疏】此言国亦然也。“法家”,法度之世臣也;“拂士”,辅弼之贤士也。

【理学讲评】法家,是法度世臣,拂士,是辅拂贤士。孟子承上文说:“善心每发于忧勤,祸患常生于怠忽。过然后改,岂独人情为然,就是治国之道,也是如此。若使为人君者,有世臣大家,谨守其法度,有忠臣贤士,匡救其阙失,则内有所严惮,而不敢纵肆。有强大之敌国,常畏其凌逼,有军旅之外患,常恐其疏虞。则外有所警惧,而不敢怠荒,此国之所由兴也。若使入而在内,无法家拂士,则必亲谀佞而废箴规。出而在外,无敌国外患,则必怀宴安而忘警惕,将见心志日荒,政事日坏,而祸乱随之矣。国岂有不亡者乎。”盖治国之道,譬之治身治家。治身者,以药石攻疾,常恶其苦口,而不知补救之功大。治家者,以铃柝警盗,常厌其聒耳,而不知防御之益多。故人主不乐忠言,是讳疾也。疾将日深,不虞外患,是诲盗也。盗将日至,此必亡之势也。故明君能容切直之言,盛世不忘无虞之戒。有天下者可以鉴矣。

【元典】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就能明白忧患中能获得生存、安乐中会遭致灭亡的道理了。

【诸儒注疏】以上文观之,则知人之生全出于忧患,而死亡由于安乐矣。

尹氏曰:“言困穷拂郁能坚人之志而熟人之仁;以安乐失之者多矣!”

【理学讲评】孟子总结上文说:“好生、恶死,人之常情。然但知安乐之可以得生,忧患之足以致死而已。今观圣贤之成德,中人之改过,乃在于动心忍性,困心衡虑之余,而国家之危亡,顾在于内外无虞之日。然后知人之生全,多出于忧患,而其死亡,多由于安乐,此其明效大验,彰彰甚着者也。盖人处忧患之中,则操心也危,虑患也深,有恐惧修省之诚,而无放僻邪侈之行。故可以成身,可以保国,譬如多病的人,兢兢保护,反得生全。所以说生于忧患。人处安乐之日,则求无不得,欲无不遂。盘乐怠傲之情多,而忧勤惕励之意少。故大则亡国,小则丧身。譬如壮盛的人,恣情欲反致死亡,所以说死于安乐也。”夫人情莫不恶忧患,而所恶有甚于忧患莫如死。亦莫不好安乐,而所好有甚于安乐者莫如生。人能于安乐之中,忘忧患,则有生全之福,无死亡之祸矣。《易经》上说: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有国家者宜三复于斯。

【心学讲评】孟子曰:“吾深惜夫自弃者之可乘时以有为也!国家无百年无事之日,生人无所为必得之功,乃一逢其困,而遂日天之厄我,而我无资以兴也;我之无才,而过已无从改也。呜呼!斯其为自弃之实,而尚可委哉!己之不能,非不可勉也,辛苦之所得,以备悉其得失而不忘;命之不辰,非不司:造也,忧勤之所构,以熟悉于安危而不忽。知之不早,而图之不亟,岂非愚懦之尤者乎!

“且以古圣贤之成玄德显功者言之。大舜尚矣!使生而为帝室之胄,嗣承大位,其圣犹是也。然且自虞幕失职以后,逮娇牛、瞽瞍而降在田间,舜且躬耕于畎亩之中,而元德升闻,乃受帝禅。其发也,由困而后发也,况下此者乎!傅说以学古训于高宗,而殷道复盛;其举也,则于版筑之间,或且传为胥靡矣,而以梦卜劳求矣。胶鬲复起而赞有周之新命,乃遭暴君为亡人,隐于鱼盐之贾,而文王乃举之。管夷吾一匡九合之功伟矣;而子纠杀,召忽死,鲁人囚之,桓公乃举焉。孙叔敖相楚王以讨陈乱,主夏盟;敖虽楚之世族,而传其以越椒之难,匿处海滨而后举也。百里奚相秦穆公以显于天下,所谓‘番番良士’者也;而虞亡之后,逃之秦而处于市,或且曰贩牛焉,而举于市也。此二王、三伯之元臣,自其后而观之则如此,自其前之所处则如此;一人之身,而处屯则无以自存,逢时则功及天下。若是者,岂非天哉?

“故天以扶衰兴治之大任降之是人,而在将降未降之前,若又有所以历试之者,盖五子而一辙,必有以先之矣。则先苦其心志焉,使图存之无术,为生之不易也;劳其筋骨焉,使坐而论道之身,受劳役不堪之事,饿其体肤焉,滨于死而仅使之生也;空乏其身,辱其身而仅以全也;于其所欲行也,本可如是,而拂之以不然,在我欲然,而旁出以相挠,可有为而不能为也。盖天之于此,有所以然者矣。五子之心,非冥而无觉之心,而恐未足以随机速应,以尽猝起之变,以此而使之不得不动;身无须臾之安,则心无须臾之静,而后心之神明以屡出而不穷。五子之性,非纵而不敛之性,而恐未足以坚持正志,以绝好恶之偏,以此而使之不得不忍;志无一日之遂,则情无一日之惬,而后性之刚柔以遏抑而永正。心动矣,知乃以生,而道乃以审;性忍矣,命无不安,而后德无不定。则昔者虽能也,而尚有不能者,于此而通天下之志,守在己之贞,使增益以成乎王业伯功之大用,而大任乃降之,则且与舜之生知安行、决江河之善于深山者等矣。

“呜呼!彼所谓大有为之士也,而皆若此,而况中人之心顽而无动几、性僻而无忍力者乎?乃中人之幸而得免于恶者,亦有之矣。天之所不加意,则或自贻之而自成之,人毁之而人乃就之也。夫人行而不顺于道,因而循之,相沿而未改也。及其过矣,事果有所不能行、物果有所不能容矣,而后前之所为不可复,后之所为不更为也。何也?过未成之时,心亦觉安焉,虑亦顺其非,而可用其揣度焉。逮于过,而事理必有所不能行矣。于时身无所措而心益穷,计无所之而虑不决,困不能通也,衡不能顺也,然后求旧而作,曰:必循乎理,而后梦寐其康乎!图维其利乎!过未见之时,人亦以欣然听之焉,人且以宽假之辞慰之焉。逮乎过,而清议在不容矣。于时见之者且加以不令之色,答之者且报以不顺之声,征而不相恕也,发而不相让也,然后自喻之曰:必达乎情,而后在我无愧乎!于人无尤乎!作焉,喻焉,而改之速矣。此中人之恒情,而所得于过者多矣。

同类推荐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季风讲圣贤家训

    季风讲圣贤家训

    本书详细介绍了诸葛亮、颜之推、谢安、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苏洵、朱熹、张英、曾国藩10位历史名人的治家之道,这些家训沉淀着丰富而又厚重的智慧,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也正是由于这些家训的存在,才使得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整个国家都拥有了灵魂,使得华夏文明亘古长青。这是一部治家图书,也是一部修身指南。这些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家训给我们带来了谆谆教诲,也令我们感受到了一股浩然正气。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这正是我们所要牢记的,而这种高尚的情操也时刻激励着世人。
  • 毓老师说管子

    毓老师说管子

    本书是根据毓老师2000年在台北奉元书院讲授整理而成。《管子》虽非管子所著,但可体现管仲的主要思想。孔子特别赞赏管子,以管子为儒家,《论语》中有言:“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子之德不同于匹夫匹妇的小诚小信,包含治国安邦的大智慧,对中国政治思想和实践有重要影响。毓老师认为《管子》,道约言要,晓合经义。毓老师讲《管子》,非讲管子学,而是要我们学习管子,着重在于学会怎么做事。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生命的原欲总是与其实现的结果有距离。于是,这便有了我们生命中“我能够”与“我应该”的矛盾体验,这种体验常常把自我置于“两难境地”。……为此,每个生命个体对自身智性与德性关系的觉知就成为了生命存在的首要问题。
热门推荐
  • 总裁很小很狂野

    总裁很小很狂野

    醉酒中,苏小沫把身上的美男当成周公送来的宵夜。再次醒来,不曾想丢了儿子,却多出个妖孽?“妖孽,把儿子还我?”某女无视两人“坦诚的身体”,骑着某男,掐着他的脖子大吼道。“怎么?女人,是想换个姿势继续玩,还是想谋杀亲夫?”
  • 海归女的前世今生

    海归女的前世今生

    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是她和他的真实生活。只有从没过过这种日子的人才会觉得这句话美好,身在其中的只觉得太难了。难也要过下去,谁要这是她自找的?
  • 围棋之大明棋圣

    围棋之大明棋圣

    君不见,永嘉鲍生善弈棋,弱冠见赏杨少师。至今江左传奇事。技颇不辱贤豪知。橘叟衔龙擘空去,却堕燕中小侯里。人言两雄不并立,何得生颜复生李?九指郎囚龙争国手,病诸葛不破摆龙门。小道士一子饶天下,杨疯子半刀定江湖。蜀中盗圣遇江淮花魁,徽州三子战京师双雄。嘉州俊彦误入吴中弈旦评,寒山寺子道弥临海野雪僧。新安之吕,闽中之蔡,余姚之岑,扬州之方。八闽双杰士,三楚两枭雄。赣地棋师,江南棋仙?派外枭魁六合王玄所,宇内国弈江都方渭津。林符卿终结群雄乱战,过百龄倚盖再开新篇。。
  • 万佛诡秘

    万佛诡秘

    一群露营的年轻人,一段曾经的故事,一个被遗弃的世界,一个诡异的诅咒,一场险死还生的逃生之旅……他们究竟会发生什么……
  • 楼听雨

    楼听雨

    梦中几次与君同,怕是花依然人不同。新人小白,简介看后面内容再补叭
  • 都市修仙达人

    都市修仙达人

    各位看官好,我叫周蒙,我的特长是喜欢装逼、泡妞,打脸。不过我还有一个最牛逼的特长,那就是我会“修仙”这一门绝艺。所以,我的梦想很简单,那就是成为一名都市中的修仙达人。
  • 不朽章程

    不朽章程

    背负孤独,经过血与泪的洗礼。最终,被遗忘之人在最终之地嘶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次元时代

    大次元时代

    三个月前,宁慕钧得到一种名为重启的能力。只要他遇到倒霉的事,整个世界的时间就会倒流回他遇上倒霉事件之前!————————————————————标(正)签(体):黑暗系治愈轮回系
  • 常伴吾身

    常伴吾身

    “死亡如风,常伴吾身!我命由我,不由天!面对疾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