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90

第290章 孟子告子章句下(11)

“若其在国家也,安危系于一线,而君心尚不为之动;鸩毒生于晏安,而君性尚不为之忍。所赖有守先君之法度而为法家,抱忠直之节操而为拂士,时以厝火积薪之言进于耳;强大为邻而相敌,仇怨不解而为患,时以乘衅攻瑕之谋相为难;然后入而无以自容,出而无以自保,图存保国之计生焉。若其不然,逆耳之言绝于耳,泰然其自通也,窥隙之兵绝于境,恬然其无惊也,祸发于所不自知,而恶皆其所自取。古诸侯之国万,周之国千八百,而今仅有存焉;其亡者,恒以此也。

“夫能作能喻之余,念吾所以能改者于何而受益;国家既亡之后,念亡之所以不可救者因何而终误;然后知生我者忧患,死我者安乐,大较然也。心之动,而生人之理即于是而畅;遂性之忍,而生死之界即于此而攸分。心不动而心冥于觉者,生气即灭;性不忍而性随而放者,生道即亡。忧患以发其动忍,安乐以迷其心性,不亦较然乎?过而能改者,事后而知之,知之虽晚而较切。亡国而后知,则虽知之,何益哉?故凡人之志有所拂,势有所逆,行有所失,患有所迫,正有为有守之时,在大贤以下且然,而况中人乎!在中人且然,而我岂不逮乎!学者闻过而不喜,世主偷安以忘危,皆所谓自弃者,而可委不幸于天哉?”

【元典】

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而已矣。”

【译文】孟子说:“教育也是有多种方式的,(对某个人,)我不屑去教诲他,这也是教诲他的一种方式罢了。”

【诸儒注疏】“多术”,言非一端。“屑”,洁也。不以其人为洁而距绝之,所谓不屑之教诲也。其人若能感此,退自修省,则是亦我教诲之也。

尹氏曰:“言或抑或扬,或与或不与,各因其材而笃之,无非教也。”

【理学讲评】术,是教人的方法。不屑,是不以其人为洁而拒绝的意思。孟子说:“学者受教之地不同,君子教人之法亦异。故或与或不与,或抑或扬,无非因人而施,期于成就,其为教亦多术矣。如何见得教之多术?盖人皆知教之为教,而未知不教之为教。彼进之门墙,列于弟子,有问则答,有惑则解,这固是教诲他。乃亦有习于不善,惑于异端,气质未能变化,心志未能专一,则君子亦有不以为洁而拒绝之者。这叫做不屑之教诲。若使其人果能幡然悔悟,惕然省改,遂能易恶以至中,去邪而从正,这也是我教他一般。可见来而不拒,因才而笃者,固教也,拒而不纳,使有激而兴者,亦教也。”观不教之为教,而教之多术可知矣。昔孔子之于孺悲,孟子之于曹交,皆是如此。然施教者,固必有曲成不遗之仁。受教者,尤贵有随事修省之实。若因其不屑,而阻于上进,是则自暴自弃者耳,亦将如之何哉?

【心学讲评】孟子曰:“君子望人为善之心无已,而心不能以直达,则术生焉。予奉教于君子,而思以教天下,犹是心焉。夫教之为术也,或顺而成之;或逆而矫之,或诱之以易从,而生其慕道之切;或困之以难得,而起其奋发之深:盖亦多术矣。予皆尝用之,以与二三子相周旋。而更有一术焉,则其人本无望道之志,不成乎求师之礼;问非所问,而无以为答;告以可知,而终不求知。如是,则予以不屑与论,而若示之绝。虽然,吾岂绝斯人哉?使其自念曰:愿受业而何以不纳也?勤问道而何以不对也?则悔其浮俗之非,以反于诚笃,其受予益也,岂不可乎?是亦教诲之而已,而无如彼之不悟何也。则虽贬吾礼、亵吾言以强教之,又何益哉?予未尝绝人,而人自绝也。”

【心理穿梭】“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此言固有嫌于径疾者,是以朱子须与分剖,以此为对不孝不弟者之言。陈氏以“率性”为脉络,庆源加以“充量”之说,此义乃密。姚江错看《孟子》,反以有子言“本立道生”为支离。姚江于此,不但失之径疾,而抑于所言孝弟处先已笼统。孟子在孝弟上说得精微广大,所以与有子别。有子谓孝弟之人免于犯上、作乱,却只在爱上说。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又曰“事亲若曾子者可也”,言事,言从,便有天理之节文在内。于此抑以行止疾徐言弟不弟,浅而言之,固不过一举趾之分;如实体之,则一举趾之不中,而即入于不弟焉。非尧、舜之“动容周旋中礼”、“经德不回”而“非以干禄”者,固不足以与其藏之密矣。

姚江之言孝弟,则但以煦煦之爱为良知、良能,此正告子以“吾弟则爱”为仁。而其所从发之源,固与甘食悦色之心同为七情所着。释氏开口便柔软缠绵,说得恁样可怜生地,都是者个“爱”字。虽以施之吾父吾兄为得其可施之人,而实则所以施者非其性之德矣。

故不于性言孝弟,则必沦于情;不于天理之节文言孝弟,则必以人欲而行乎天理。看曾子到易箦时说出君子、细人用爱之不同,则知、尧舜之“哭死而哀,非为生者”,性、情之分,理、欲之别,其际严矣。则有子以鲜犯上、不作乱之孝弟为“为仁之本”,定非支离。孟子于疾徐先后之际,精审孝弟之则而慎其微,则以尧、舜之道为即在是,乃敬、肆之分,天理、人欲之充塞无间,亦非如姚江之躐等而沦于佛也。

若但从宗社倾覆上说亲之过大,则于利害分大小,便已乖乎天理自然之则。如孟子言“贵戚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彼言大过者,则当以宗社之安危为断。虽为贵戚而分实君臣,臣者,社稷之臣。子者,亲之子也,到父子上,那更将宗社看得隆重来!瞽瞍杀人,则舜窃负而逃,欣然乐而忘天下。者宗庙社稷,在幽王则重,在平王方为世子固已如敝屣耳。故宗社之倾然,虽幽王之大过,而平王不得以为大。犹无故杀人,在瞽瞍为大过,故皋陶必执。而舜不得以为怨也。

且唯幽、平之父子,则有宗社,而凯风之母子固无宗社也。然则唯天子之子为可怨,而庶人之子遂无可怨者乎?其兄关弓,又何涕泣也?舜则于田之日,无宗社也,瞽瞍欲杀之,则怨慕矣。及为天子而弃天下若敝屣,欣然以乐而无怨焉。过之大小不在宗社,审矣。

士庶之有家室,亦犹天子之有宗社。家之不安,与宗社之危等。凯风之母不安其室,害亦中于家矣,而何以为小过邪?君子言人父子之际,岂以富贵名位而分轻重哉!

夫幽王之过所以大者,绌申后,废宜臼,乱父子君臣夫妇之大伦。且庾木有无枝之忧,析薪有绝理之惧,则黄台抱蔓之事,尤虑其不免,而且不得与虎狼同其仁。夫是为过之大者。

若七子之母,于妇道虽为失节,于母道固未绝恩,则亦人欲之不戢,而非其天理之尽亡,故曰“过小”。向令其母有戕贼七子之心,则七子虽名位不显,初无宗祧无主之悲,而抑岂仅为小过邪?

若《小弁》之诗,固已曰“我躬不阅,遑恤我后”,则平王业已重视其身而轻视天下,所以得情之正,而合于亲亲之仁。申生唯不知此,是以仅为恭而不得为孝。而乐正子春视伤其足如丧宗社,身之重于天下,固已,而况其亲之蔑恩害理,亲欲推刃者乎!朱子曰“伤天地之太和,戾父子之至爱”,亲之过大者也,义斯正矣。

新安云“交兵不过杀人,言利则必蛊害人心”,此语说得好看,而于理则大悖。人心之害,至于互相贼杀而已极,故杨、墨之徒归,斯受之,而争地争城者罪不容于死,此王道之权衡也。若说交兵只是杀他人,蛊害人心则君臣父子兄弟且相为害,乃孟子说君臣、父子、兄弟“怀利以相接”,到头流弊只是亡国,又岂杀人轻而亡国重邪?到杀人如莽时,君臣、父子、兄弟更不但“怀利以相接”,而怀害以相接矣。从古来有几个纪信、韩成、吉扮、赵孝、邓攸!白刃临头时,臣可移死于君,子可移死于父,弟可移死于兄,而恬然为之者多矣,又何处更有人心?杀人之祸,其始正缘于利;言利之弊,其祸必至于杀人。宋轻以利说罢兵,乃是抱薪救火。无王者起,而彼此相吞以沦于亡,则斯民之肝脑涂地者,正不忍言,故孟子不欲以利益害人心者,正以止杀。人心一害,杀必随之。如赵贪上党之利,及乎国之垂亡,而长平之死者四十万矣,尚可云“不过杀人”乎?“天地之大德日生”。利者可使徙义,恶者可使迁善,死者则不可复生,而乃云“不过杀人”!悲哉,新安之不思而忍为此言也!

王制诸公地方五百里。若如郑氏说,则除夏、商固有百里,须更并二十四个百里之国。开方之法,方五百里者,为方百里者二十五也。朱子云“须并四个百里国地”,误。若提封止五万井,则地方二百二十六里有奇耳。

华阳以“当道”为工夫,谓引之当道,则君志以仁。西山云:“心存于仁,则其行无不合道。”

自君之自修而言,则以志仁为本,不志于仁,便不能当道。故朱子于下章引“修道以仁”证之。乃以臣之引君而言,则君志之仁不仁无所施功,而引之以志于仁者,道也。大人格君心之非,亦不能向君心上用工夫,须开陈善道,而后能闭其邪心。若急与之言存养、省察之事,中材以下,百忙受不得也。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成王,岂能日察其心之邪正而施之教哉!亦纳之于轨物而已。

如仇士良教其徒,使日以声色狗马进,亦须以非道引之,方能使其志惑;若只但逐日教他以杀害贪顽为心,虽至愚亦不听也。君子之事君,正从此反勘出个人处。若伊川亟谏折柳,蓦地从志上用功,所以无补。以道开之,使其于天理路上已熟,则向后者等儿嬉暴殄事自化矣。此华阳之说较西山为得也。

新安以“当道”分贴不争土地,“志仁”分贴不殃民,亦学究科场料耳。孟子曰“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则固以不以私利故动于为恶为仁也。二句自一串说。

“免死而已矣”,便是说去,非但受之有节,到稍稍有起色之时则亦去矣。云峰言末一节不言去,未是。

于此正好看古人用心处。若当未困乏之时,稍怀生计之心,则岂至“旦不食,夕不食,不能出门户”哉!抑孟子有“为贫而仕,抱关击柝”之义,此何为不就下位以免于饥饿?则以所居之国,原以应聘而至。云“不能行其道、用其言”,则尝欲行道而既有所言矣。如此而更以贫故居卑位,又成甚次第来?孔子为委吏、乘田,乃年少而承世禄之绪,非有行道之望,鲁又其宗国,不可辄去故也。

同类推荐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通往“蓝花”深处

    通往“蓝花”深处

    本书从启蒙运动自身暴露出的内在困境谈起,对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内容作了细致分析;从马克思对黑格尔现实哲学与浪漫派“形式反讽”的超越与融汇中,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反讽本质进行了浪漫主义的诠释。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庄子的享受

    庄子的享受

    大师王蒙快意解读,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跨越时空,老王俨然庄子的隔代知音,老王如庄子笔下的鲲鹏在神游在翱翔在激情燃烧,老王在解读庄子,老王在享受庄子,读者在享受老王。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文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格言体人生智慧书,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过好生活,如何面对命运等方面,从方方面面教导人们如何超越现实人生的苦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正心、修身、养性、育德,让自己能够正义有效而又悠闲从容地活在世间。本书以武进陶湘1927年序刻的《还初道人著书二种》之一的《菜根谭》刻本为底本,从中精选264条,进行注释、翻译和点评,以方便现代读者阅读理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之最强至尊战神

    都市之最强至尊战神

    “叶柔,只要你肯再牵住我的手,放弃这天下给你又何妨?”一代战神为爱入赘叶家,决心抛弃曾经,却陷入重重阴谋之中不得不再次出山!一人一剑一白衣,横扫天下为救妻!
  •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式管理的智源:中国式管理必备的18部典籍

    中国式管理的智源:中国式管理必备的18部典籍

    在中国式管理的“古为今用”方面,典籍之多可谓浩如烟海。本书独辟蹊径,从丰富中取其精,从庞杂中择其要,精心整理出中国式管理必备的18种顶级读物,重点放在中国文化中与管理相关联的经典论述,以备管理者研究历史,批判吸收,古为今用,无往不利。本书博采中国文化顶级原典的精髓,将其巧妙熔于一炉,底蕴深厚,风致妙绝,融修身、为官、治家、摄政、学问、御人、处事、雄辩诸种中华智慧于一体,提纲契领,重点突出,阅读方便,高瞻远瞩,实为管理者快速提升中国文化修养水平的优秀读物。
  • 娜言娜语

    娜言娜语

    真实的你,虚拟的我,哪年娜语,你在哪里?
  • Bank六人组

    Bank六人组

    喜欢的每个人都会为了音乐而不停地追逐却不肯放弃,他们六个人亦是如此,喜欢音乐,热爱音乐,一次次的守护着他们的社团。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却是诠释着生活中,我们内心最憧憬和美好的故事。
  • 威震九霄

    威震九霄

    自生下星脉堵塞,不能修行,他的生命力注定只有黑暗,但他绝不认输,他要用自己的双手行逆天之举,开辟一片光明。星云大陆,有法宝,有美女,有功法,更有弱肉强食的霸道规则。这是一位少年郎独身一人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开辟属于自己规则的一段传奇!PS:第三本书,放心收藏!(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云池亦风潇

    云池亦风潇

    心疼你的过去,别怕流言蜚语,用力闭上了眼睛,过去过不去都会过去……她有着一段不堪的过去……有点小忧郁小安静小孤僻甚至自残,轻生。却遇见了拯救她的他。他带她走出深渊给她独一无二的宠爱。尽我所能,倾我所有,护你周全。这是他对她说的话。终于,她回应了他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 修阳王

    修阳王

    这就是一部普通的修仙小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家族被毁孤儿,他又经过百般磨炼,最终修得真仙成为深受百姓爱戴的修阳王,然而好景不长小时候和他一起长大的朋友因为一点事,和他绝交并成为了他的敌人。就说到这里,因为这已经是故事的大部分剧情了。
  • 守护甜心之曼珠沙华的眼泪

    守护甜心之曼珠沙华的眼泪

    她纯洁而又美丽的花海,被一点一点的变成红色的曼珠沙华,心的花海里猛然间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两道道路,她究竟会选曾经背叛友情的他们还是突如其来没有隐瞒没有欺骗的恋爱?加入QQ群,群号码:604774309,我会推荐好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