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99

第299章 孟子尽心章句上(9)

【理学讲评】甘,是嗜好的意思。孟子见世之厌贫贱而慕富贵者,往往陷溺其心,故借口腹以明心者,说道:“饮食于入,本有正味也。惟是饥者得食,食虽不甘,亦将以为甘美,而贪食之不已。渴者得饮,饮虽不甘,亦将以为甘美,而嗜饮之无厌,是岂可甘而甘,能得饮食之正味乎?良由口腹,为饥渴所迫,而急于饮食,故精粗美恶,皆有所不暇择,而因失其正味耳。则饥渴为之害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哉?人心有正理,犹饮食有正味也,惟以贫贱之故,摇乱其心,则富有所不当得者,亦将贪之以为利,贵所不当得者,亦将贪之以为荣,不暇决择,而失其正理,亦犹饥渴之甘于饮食,不复知有正味也。心志之有害,何以异于口体之有害哉?”

【元典】

“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译文】人们能够不把(类似)饥渴的损害变成对心的损害,那么(一时)赶不上别人,也不必为此忧虑了。

【诸儒注疏】人能不以贫贱之故而动其心,则过人远矣。

【理学讲评】承上文说:“贫贱之害心,无异于饥渴之害口腹。可见贫贱者,人心之饥渴也。以贫贱而动心,是以饥渴之害为心害也。有人于此能以道而御情,以理而制欲,时乎贫也,安于处约,不贪慕于利禄,而为欲富之图,时乎贱也,安于困穷,不徼幸于荣名,而为欲贵之计,虽有饥渴之忧,而不能为吾心之害,是其识见高明,超然于流俗之外,持守坚定,挺然于豪杰之中,希圣希贤,有不难致者,尚何以不及人为可忧哉?”世之充诎于富贵,陨获于贫贱者,是自丧其理义之心,而甘为人下也,学者宜深以为戒焉。

【心学讲评】孟子曰:“今之汲汲为富贵利达者,吾观其情,迫于欲得而不能待,随得随求而不暇择,苟一得之而不忍舍,如口之于味,甘之而急食之也。夫口亦何尝遽甘哉?唯饥也,则食不必甘而甘之矣;唯渴也,则饮不必甘而甘之矣。夫物无常味,而人之所嗜有正焉。此甘食甘饮者,非本甘而甘之也,未得饮食之正也。盖处饥渴之际,迫不容待之情,害其知味之性也。

“夫口腹,小体也,交物而待于物者为饥渴之害,诚有之矣。岂惟口腹为然哉,以人心之至灵,是非必觉焉,羞恶必动焉,而有时乎有志而不得伸,有欲而不得遂,贫而有交遍之谪,使夙夜之不宁;贱而有役辱之劳,使食息之不康;则郁而激,迫而望,一得而欣跃以奔命,乍当而耽溺以不舍;富贵利达乍至于困穷之际,以害其心,使不知所择,而苟有可得,不问其心之愧怍也:皆有害矣。夫害及于心,而辱人贱行,尚忍言乎!仰负疚于圣贤,而俯抱歉于乡党之自好者,奚望其及人哉!

“若有志者能于贫贱之际,持其心,静其志,安于澹泊。以守其贞,虽饥而不如饥者之枵然也,虽渴而不如渴者之瞀然也,不以此迫欲饮食之心为迫望富贵之情而害其心,则万钟至前,必辨礼义,超然于举世沉湎之中,以之藐王侯而伸士节,古人可及也,今人不足与为伍也,岂复以不及人为忧哉!安之于固穷之日,乃可审之于利见之际寡欲以养其心,其以望之豪杰之士矣!”

【元典】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译文】孟子说:“柳下惠不会因为做大官而改变他的操守。”

【诸儒注疏】“介”,有分辨之意。柳下惠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不怨,厄穷不悯,直道事人,至于三黜,是其介也。此章言柳下惠和而不流,与孔子论夷、齐不念旧恶意正相类。皆圣贤微显阐幽之意也。

【理学讲评】介,是介然有分辨的意思。孟子说:“人情和则易至于流。古有柳下惠者,人皆称其为圣之和,宜其同流合污,混然无别矣。然其与人虽无分于尔我,而义利之界限甚明,居官虽无择于崇卑,而志趣之操持甚固,观其进也,进不隐贤,必以其道,是其身出,则道在必行,灼然定见,有非三公之位,所能移者矣,其退也,则遗佚不怨,阢穷不悯,是其道屈,则身在必隐,确然定守,有非三公之势所能夺者矣。”盖可贵可贱,而不肯少逾礼义之闲,可富可贫,而不肯少贬生平之节,其介如此。此其和之所以不可及也。徒知其和而不知其介,岂善观柳下惠者哉。

【心学讲评】孟子曰:“善学古人者,当知其所以能然之故,而后不泥其迹而过于偏。今夫柳下惠,以和而圣,而抑知其有所以和者乎?盖所守者道,所正者志,所必行者直,其于是非贞邪之间,辨之审,执之固,则虽屈在下僚,使有授之三公而使变易其介,必不枉己以从也。处困而不忧,秉道而不损,是以于天下之不洁,视之无所损益于己,而可以不争。使非然也,和光同尘而内无辨,亦与浊世浮沉于得失而多忤矣。故善学者学其介则可以和;学其和必伤其介,而又何足以和哉!”

【元典】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译文】孟子说:“做事好比打井,打了六七丈深还没打到泉水,仍然是口废井。”

【诸儒注疏】八尺曰“仞”。言凿井虽深,然未及泉而止,犹为自弃其井也。吕侍讲曰:“仁不如尧,孝不如舜,学不如孔子,终未人于圣人之域,终未至于天道,未免为半途而废,自弃前功也。”

【理学讲评】掘井,是穿地为井,八尺为轫。孟子勉人为学,当要其成。说道:“天下之事,不贵于有为,而贵于有成,有人于此,或有志于圣贤之道德,而讲学穷理,或有志于帝王之事功,而励精图治,其工夫锐然有为,就如掘井的一般。盖学不徒勤,必以至道为极,井不徒掘,必以得泉为期。设使掘井至九轫之深,已将有及泉之渐矣,乃未及泉而遂止,则力怠于垂成,而井置之无用,将举九轫之功,而尽废之矣,岂非自弃其井乎?然则为学者,始勤而终怠,进锐而退速,其归于无成,与弃井者,何以异哉?”此自强不息之功,不独学者当自奋励,有天下国家者,亦所宜深省也。

【心学讲评】孟子曰:“道期于必得,功期于必成,决之以志,辅之以气,而敦之以诚,君子之用心所由与人异也。

“夫人于泛然未有所成之日,决起而从事于学修之途,是之谓有为者。当其未闻道也,行焉不着,习焉不察,不知道之何从,而即此寻常日用之间以求之,譬如平地未见有泉,而信其有可得泉之理,从而掘之,使为井焉,勤而求之,渐而积之,不可以岁月期也。乃或豁然贯通而得之矣,抑有欲从末由而不得者矣,用力久而无成,岂遂可已哉?譬之掘井者,以及泉为止,不以仞计也。即至于九仞而不及泉,则前此之功皆无益也,犹为人之所弃,而无汲焉者。然则学虽博而不能反约,下学虽至而不能上达,独不为弃人乎?奋至于垂成,而听其舂容之自得,斯真有为者乎!”

【元典】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译文】孟子说:“尧、舜是本性具备仁义,汤王、武王是亲身实践仁义,五霸是假借仁义。假借久了而不归还,哪能知道他们本来是没有仁义的呢?”

【诸儒注疏】尧、舜天性浑全,不假修习;汤、武修身体道,以复其性;五霸则假借仁义之名,以求济其贪欲之私耳。“归”,还也。“有”,实有也。言窃其名以终身,而不自知其非真有。或曰:“盖叹世人莫觉其伪者。”亦通。旧说“久假不归即为真有”,则误矣。

尹氏曰:“性之者,与道一也;身之者,履之也;及其成功则一也。五霸则假之而已,是以功烈如彼其卑也。”

【理学讲评】性,是天性生成,身是从身上做起,三之字,俱指道说。孟子说:“帝降而王,王降而霸,此世道污隆之机也,百心术诚伪之间,实不能无辨焉。以尧舜而言,纯粹至善之理,得诸天者甚完,其知生知,其行安行。不假修习,而从容于仁义之中,浑全其赋畀之正,这是纯乎天,不间以人,自然而然,性之者也。以汤武而言,反身循理之功,修诸人者甚力,知则学知,行则利行,凡事勉强务践履乎仁义之实,以克复其降衷之初,这是尽乎人,求合乎天,勉然而然身之者也。至若五霸,既不能率乎其性,又不能体之于身,所为在于幸功,而却假仁之名,以济其残忍,所为在于谋利,而却假义之名,以济其贪饕,这是欺世惑众,似然而实不然,所谓假之者也。然使暂假其名,而亟反之实,犹为自知其非,可冀其改图也,顾乃视虚名为固有之物,忘公道为掩袭之私,譬如借物于人,而又占于已,终不肯还与主人的一般,则始焉饰诈以欺人,人固皆为其所罔,终焉执迷以自欺,已亦不自知其非真有矣。锢蔽已深,而觉悟无日,恶可以入于尧舜汤武之道哉?”此可见帝王之道,虽有性勉之分,然其为诚则一也。五霸则一于伪而不自反矣。心之诚伪不同,而事功之隆污迥绝,有志于治道者,可不严其办哉?

【心学讲评】孟子曰:“天下人心之所归,而乘乎时以建业者,仁义而已矣。仁义者,道也。所以行仁义者惟其心,其所由以行仁义者异,而真伪之别,道德功名之递降,亦于此分焉。

“举民物之待命者,皆率由其心之不容已而行之,是性之者也,则尧、舜是已;恭己以居,而天下自化,发之即为至仁大义,而无所勉强也。取民物之待命者,引而归之于己之不能辞,是身之者也,则汤、武是已;一夫不获,则日时予之辜,力行以尽至仁大义,而皆其自任者也。夫然,故仁为诚仁,义为诚义,汤、武可以继尧、舜之盛,而治统不棼,道统亦不息焉。

“及乎五霸而异矣。其以息斯民之疾苦,亦行仁焉;其以匡诸侯之悖乱,亦奉义焉。乃其为心也,欲以饵斯民而用之,故重之以恩;欲以制诸侯而服之,故折之以理。盖假借帝王之所以爱养裁成乎天下者,而持一世之短长也。其始也,自问诸心,而自知其无实,则犹有歌然不自信之心焉,是犹其天良之未泯也。既而一事假之而效,而事事假之矣,未尝念此心之本然有所谓大不忍、必不为者,为所归之实;则遂侈然自足,以为帝王之施德泽而立纲纪者,亦如是而已矣。恶知其强徇其名、苟袭其迹者之固非有仁义之在中哉!于是而帝王之治统绝,而道统亦息矣。其君子假之于上,其小人假之于下,将率天下后世以终迷于仁义之藏,而害可胜言哉!”

故君子明王道,黜霸功,以正人心,诚有不容不辨者。

【元典】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固可放与?”孟子曰:“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译文】公孙丑说:“伊尹说:‘我不亲近不遵循仁义的人,把太甲放逐到桐邑,百姓非常高兴;太甲变好了,又让他回来(作君主),百姓非常高兴。’贤人作为臣,君主不好,本来就可以将他放逐的吗?”孟子说:“有伊尹那样的意图,就可以;没有伊尹那样的意图,那就是篡位了。”

【诸儒注疏】“予不狎于不顺”,《商书》《太甲》篇文。“狎”,习见也。“不顺”,言太甲所为不顺义理也。余见前篇。伊尹之志,公天下以为心,而无一毫之私者也。

【理学讲评】狎,是惯见。不顺,是行事不循道理。桐,是地名,乃成汤葬处。公孙丑问于孟子说道:“伊尹尝说:‘我于嗣王,有师保之责。今嗣王不明义理,我诚不忍习见其所为之事,而漫然不加救正也。’乃放太甲于桐宫,使居成汤之墓侧,庶乎感怆兴思,可望省改,于时民皆大悦,谓其能行权以匡君也,及太甲悔过自新,处仁迁义,化而为贤,乃自桐迎归,反居于亳,于时民又大悦,谓其能积诚以格君也。由伊尹之事观之,凡贤者之为人臣,苟遇其君之不贤,则固可轻议放迁,而无伤于君臣之义与?”孟子答说:“人臣事君,有经有权,伊尹之放太甲,盖上为宗祀,下为生民,公天下以为心,而无一毫自私自利之念。故上信于君,而不疑其为逼,下信于民,而不疑其为专,以其有是志耳。使为臣者而有伊尹之志,则有大公无我之心,而行通变济时之事,虽非事上之常法,犹不失为匡救之微权,庶几其可也。若无伊尹之志,而擅谋废置之举,则是睥睨神器,盗弄国柄,乃篡逆不轨之臣,天下万世之罪人矣,岂能逃于诛戮哉?为人臣者,慎无以圣贤不得已之事,而为奸臣乱贼之口实也。”

【心学讲评】论古人者,不但于其道,而但于其志。志者,持之一心而不容自欺者也;于是而上天鉴之,鬼神格之,天下后世合其初终而莫不喻之。是以学古人者,必自退求其志,而后能希古人之业;不然,则循名教之常以求免于罪戾,而岂可托于道以自诬而欺后世哉!公孙丑曰:“吾观于有商之事,而窃为天下后世之为臣者疑焉。太甲不惠,伊尹乃言曰:‘嗣王所为,皆不顺于理,非吾所习见习闻也。予不能堪,亦为天下不能堪。其可以此而君天下乎!’于是放太甲于桐,不以其为君而忌之也;而民大悦矣,谓伊尹之能免己于害也。及太甲悔过而贤,则又迎反于亳,以终有天下,若君之唯己废而唯己立也;而民亦大悦,谓伊尹之能制主以正也。夫伊尹之断然于废立而不嫌,民心之坦然于废立而不拂,然则天下后世贤而为人臣者,其君不贤,则固可唯己之为而放之,徇小民恩怨之私情,不必顾君臣之大分;古人创之,后人因之,其遂可与?”

孟子曰:“夫至于伊尹之事,而难言矣。不贤而放,贤而反,其迹也;放而不疑,反而不疑,亦其迹;民之放而悦,反而悦,亦民之不知其然而然也。而伊尹之志,其孰能知之?唯伊尹之志,一先王之志,一天下之志,一上天为民立元后之志,自持之,自信之,则可为古今不再见之事耳。若其不然,非不以社稷为念,非不以生民为恤,而幽独自矢之际,有不能如伊尹之志者,而欲效其为,则篡而已矣。篡者,人臣之大恶,必诛不赦者也,而岂问其素行区区之贤乎!伊尹之志不可学也,伊尹之事不可假也,亦守千古君臣之大义而已矣。君子论古以立万世之法,即不言伊尹可矣。”

【元典】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译文】公孙丑说:“《诗经》上说:‘不白吃饭啊。’君子不耕种,却也吃饭,是什么道理呢?”孟子说:“君子住在这个国家,这一国的君主任用他,便能得到安定、富足、尊贵、荣耀;他的弟子跟随他,便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办事尽心,讲求诚信。‘不白吃饭啊’, 哪样比这功劳更大?”

【诸儒注疏】《诗》,《魏国风》《伐檀》之篇。“素”,空也。无功而食禄谓之“素餐”。此与告陈相、彭更之意同。

【理学讲评】《诗》是《魏风·伐檀》篇。素餐是无功食禄。公孙丑问于孟子说:“《伐檀》诗人说道:‘不素餐兮。’盖言守志之士,不肯无事而空食也。以此看来,君子必居位而有功,方可因劳而受禄,乃今不事躬耕之劳,而安享国君之养,则何以解于素餐之讥乎?”孟子答说:“子以君子不在其位,为无功而食,不知君子尊主庇民之功,正不待居位而后着也。盖君子居是国也,其言论足以经邦,其表仪足以范俗,如使为君者能听用其言,而道得行于上,则嘉谋嘉猷,可以定社稷之大计。邦基以固,邦赋以充,而既安且富也。必得其位,必得其名,而既尊且荣也。虽未居辅理之位,而集思广益,贻邦君以多福之休,功不少矣。如使为子弟者,能服从其教,而道得行于下,则先知先觉,可以开一世之群蒙。入则孝,出则悌,而天伦以敦也。忠不欺,信无妄,而民性以复也。虽未任治教之责,而端轨树则,导国人以兴行之风,功不细矣。夫上焉有功于君,则食君之禄不为糜。下焉有功于民,则享民之奉不为泰。诗人所称不素餐兮,孰有大于君子哉?盖稼穑而后食者,士人无求之节,不耕而食者,君子可食之功,义各有攸当也。使饰小廉而妨大德,不几于陵仲子之为哉?”

同类推荐
  •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大家小书·译馆:悲剧的诞生

    希腊艺术历来引起美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尼采之前,德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温克尔曼均以人与自然、感情与理性的和谐来说明希腊艺术繁荣的原因。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一反传统,认为希腊艺术的繁荣不是源于希腊人内心的和谐,而是源于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因为希腊人过于看清人生的悲剧性质,所以产生日神和酒神两种艺术冲动,要用艺术来拯救人生。
  • 加措活佛人生智慧三部曲(套装共3册)

    加措活佛人生智慧三部曲(套装共3册)

    1.《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2.《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有人问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说:“我今生什么都没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无知。”没有什么比失去无知更让人安心、欢喜。如果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越早失去无知,越来越多的时候失去无知,我们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变“一切是常,一切都不会变”的执着,终于懂得“无常,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从此不再盲冲瞎撞,开始勇猛精进,把无常变为奇迹,把充满缺陷的人生转为圆满。也从此,活得欢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3》:本书是这一系列的完结篇,加措活佛在书中对于学会放下后,人生如何精进等问题给出了暖心开示。全书共分七个章节,以自我、内在、逆境、情绪、相处、快乐、生活为主题,详细讲述了我们在遇到人生种种困顿、挫折、痛苦时,如何有效地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活出生命美好的样子。
  • 庄子闲吹

    庄子闲吹

    沙老对《庄子》的解读视角独特、深入浅出,不但让两千多年前那个不为人知的庄子活生生起来,更将庄子批判过度人为干涉自然、社会过度文明制度化,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思想精髓解说得振聋发聩。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贰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这套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
  • 穷理查智慧书

    穷理查智慧书

    1733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穷理查智慧书》首次问世。这本书以历书形式出版,因此也被称作《穷理查年鉴》或《穷理查历书》。富兰克林持续25年出版此书。平均每年销量都超过一万册,成为当时仅次于《圣经》的畅销书。几乎家家书架上都有一本。他们从《穷理查的智慧书》中收获智慧与成功: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全球首富沃伦·巴菲特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投资人师查理·芒格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推销人师弗兰克·贝特格台湾人师李敖。《穷理查智慧书》问世两百多年,在美、英、法、德、西、日、韩等多国发行,经久不衰。
热门推荐
  • 佩剑行

    佩剑行

    这个世上有很多的秘密,有着可以飞天遁地的强大修士,也有着各式各样怀揣着不同目的的人。这一切曾经离热爱打猎的山村青年姜离非常的远。只是在那一天,姜离救下了一个人,获赠了一把剑,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无数的隐秘围绕着他,无数的仇恨吞噬着他,暗害父亲之仇,杀害妻子之仇,当他在报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却发现一切都是那样的让人疯狂,即使是曾经最亲密之人也不可信任!
  • 明天更好的我们

    明天更好的我们

    他们都说你变了,可是只有我相信你没变。我还相信你是当初那个温柔体贴的阳光大男孩。我还爱着你,你呢?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你却拼命的向我表白,要我们重新来过。可是,真的可以吗?当男孩后悔当初放开女孩的手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女孩还深爱着你,却被你伤得遍体鳞伤了......
  • 天殇镜中人

    天殇镜中人

    诗画般的景色,嘈杂的街市,秘密,在慢慢揭开。圣血的血脉在流淌,诅咒的力量在倾泻。带着热血的战争,也将扑面而来。
  • 啸天说诗二:江畔何人初见月

    啸天说诗二:江畔何人初见月

    在古典文学的各类文体中,“诗词”是篇幅很短小,语言很精炼,技术含量优选,从而被人们认可为很难读懂,很难鉴赏的一类文体。鲁奖得主、《唐诗鉴赏辞典》主撰稿人周啸天先生应我社之约,将其历年精心撰写的古典诗词鉴赏文章汇编出版,本书为其一。周啸天先生对古典诗词研究精深,他的鉴赏心得可谓字字玑珠,如此精彩的古典诗词鉴赏文集,必将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其传世是必然的!
  • 全能女神归来之前夫你弱爆了

    全能女神归来之前夫你弱爆了

    一个草包,被前夫背叛,一朝重生,花样虐前夫。顺便和一个妖孽作作戏,不过,作着作着咋变真的咧?
  • 欢无应许

    欢无应许

    “莹烛之光,不及你半分”终将埋没的星星,雪影也随之而去。然不及微风带动红缨,安于林中。终是影子斜斜的靠在白松上,不染极半分污秽。“我祝你,心想事成。”“你,我的。”“打第一眼见你,我就欢喜。”
  •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从佛祖在菩提树下人生的意义,到达尔文用毕生心血造就进化论,区别人猿;从呼唤知识的第一人培根,到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儿;从边走边唱的盲人诗人荷马,到倾倒东西方的爱国诗人泰戈尔……人类的精英们总是走在探索与追求的奋争前沿,他们是全人类的脊梁,是最顶级的精英人物。
  • 重生2005之游戏大亨

    重生2005之游戏大亨

    秦正羽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款华国人自己的RTS游戏。然而十余年岁月蹉跎,他虽然是一个游戏策划,却从未有机会实现过这个梦想。直到秦正羽重生,回到了高中时代,2005年。这回恐怕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了。2005到2008,只用了三年时间,他便建立起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游戏帝国。然而,这还不够!他还有一个更高更远的理想:以游戏为载体,向全世界输出中华文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体内有一条龙

    我的体内有一条龙

    【都市火爆新书】萧辰本是一个高三学生,却是无限嚣张!任凭你们背景多硬,实力多强,在我萧辰面前,都是渣!因为我的体内有一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