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300

第300章 孟子尽心章句上(10)

【心学讲评】孟子之时,君子虽不用于人国,而君公有公养之礼,国人有束惰之奉,君子受之而不疑。公孙丑见未及此,而问曰:“伐檀之诗有曰:‘不素餐兮。’言魏之君子循分自守,未为人国之用,则稼穑而取禾,愧以无功而食于人也。乃今之君子进不用,亦可退而耕耳;乃不耕而食,则何其异于古人特立之操也?”

孟子曰:“恶有君子而素餐者也?以稼穑而不素,此小之乎言之也。君子之居是国也,虽未尝出而有为也,而所以为是国者重矣。端居而有言焉,皆法言也;素履而有行焉,皆懿行也。言出而君闻之,因以知是非而明安危之故,则国可永存而安也,财可不敛而富也,不卑屈于四邻而尊也,不挫辱于敌国而荣也。教立而子弟承之,因以动天良而远卑陋之习,人则孝以事亲也,出则弟以事长也,行从乎厚而无违心之事也,言从乎实而无欺世之巧也。夫然,则在贤君与良子弟,争进于道,而泽被于无穷;即不惠之君、不肖之子弟,自愧于恶,而可救其颠危。君子之所效于是国者,岂但一手一足之烈哉?受其养者有涯,而君子成物之心、匡世之力也无涯。‘不素餐兮’,孰大于是?区区然与老农争一日之勤苦,志益小而功益微,自养其口体而已,曾君子而屑此乎?”

【元典】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

【译文】王子垫问道:“士该做什么事?”孟子说:“使自己志向高尚。”

【诸儒注疏】“垫”,齐王之子也。上则公卿大夫,下则农工商贾,皆有所事;而士居其问,独无所事,故王子问之也。“尚”,高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士既未得行公卿大夫之道,又不当为农工商贾之业,则高尚其志而已。

【理学讲评】王子乃齐王之子,垫是名。王子垫问于孟子说:“天下之人,上自公卿大夫,下至农工商贾,皆有当为之事,惟士居于其间,既无官守,又无生业,不知何所事乎?”孟子答说:“士固未尝有事,然亦未尝无事,公卿大夫之事,既非士所得为,农工商贾之事,又非士所屑为。士之事,在于尚志而已。居猷亩之中,而卓然以圣贤之学术自励,处韦布之贱,而毅然以帝王之事功自期,以之独善一身者此志,以之兼善天下者此志,高尚而不可屈,坚定而不可移。尚志便是为士者之事也。岂得以无事而轻议之哉。”

【元典】

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译文】王子垫问:“什么叫使自己志向高尚?”孟子说:“遵行仁义罢了。杀一个无罪的人是不仁的,不该是自己的东西而取来,是不义的。该住的地方在哪里?仁就是;该行的路在哪里?义就是。能居住在仁上,行走在义上,(那就连)君子该做的事都齐全了。”

【诸儒注疏】非仁非义之事,虽小不为,而所居所由,无不在于仁义,此士所以尚其志也。“大人”,谓公卿大夫。言士虽未得大人之位,而其志如此,则大人之事,体用已全。若小人之事,则固非所当为也。

【理学讲评】王子垫又问说:“人各有志,而士独能尚志,其志云何?”孟子答说:“士之所志者,非功名富贵之谓也,惟仁义两端而已。这仁义之道,达而有为,则为事功,穷而有养,则为志向,士当未得位时,其心以为意,莫惨于诛戮。若杀一罪不应死之人,即损吾好生之德而非仁矣。我得志弗为也。守莫严于取予,若取一分不应得之物,即伤吾廉洁之行而非义矣,我得志弗为也。非仁无为,其心之所居安在乎?仁是也。盖仁以包涵万善,本为天下之广居,既安处乎此,则斯世斯民,视为一体,而自不忍于妄杀矣。非义无行,其身之所由安在乎?义是也。盖义以裁制众理,本为天下之正路,既率由乎此,则或取或予,必使合宜,而自不甘于苟得矣,居仁由义如此。是虽未得居大人之位也,而大人经纶天下之业,不过此仁此义而已。今士有仁以居身,而大人仁育万民之规已立,有义以制行,而大人义正万民之具已存,使其得痊行道,则经世宰物之事,取诸此而裕如矣。在人之体用,岂不全备而无遗乎?”此论士者,不必达视其所施,惟穷视其所养可也。昔孔子当谓隐居以求志,行义以达道,意正与此互相发也。

【心学讲评】自功利之术兴,而以高谈仁义而无实诬君子。王子垫习闻其说,乃以诘孟子曰:“夫人必有事于天地之间,而非但空言之谓也。有其职者服其任;修其术者效其功。士游于人国,若有所不屑,而实无所成,不知其何所事也?”

孟子曰:“夫士而恶得无事哉?士之所事者,不在小功小名之亟见,而经营树立者在此心。其有志也,尊之重之。奉而持之,取今人所不能知、不能行者而力任之,取古人所深念天下,远虑后世者而思承之;凡天下苟且之为,皆无屑也。而士恶得无事哉!”

王子垫曰:“志,亦唯人心之虚慕而已矣;尚之,亦唯所志之矜高而已矣。何所志而为当世必不可少之图乎?何所尚而为天下所不可及之业乎?岂徒有称先道古之情,而遂可谓之事耶?”

孟子曰:“士所志者,固天下不可少之图,不可及之业也。以实言之,仁义而已矣。一其志于仁,而所以推此仁之德意者,必扩充之,而士于存发之地有密功焉;专其志于义,而所以尽此义之条理者,必谨持之,而士于推行之际有实用焉。夫士之于仁义,岂沾沾焉以小惠为功,屑屑焉以小廉为节哉?当其志之,则见夫杀一无辜非仁也,一夫亦上天与我同生之赤子,而何忍以无辜致杀?则所以转功战刑名之杀运者,诚有悲闵之深心矣;则见夫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一物亦夫人各有分定之得丧,何敢于非其有而妄取?则所以挽侵夺征敛之利谋者,诚有严谨之大辨矣。

“由是而所居以为心者恶在乎?举凡违天良以怀自私之计,非所居也,唯此不忍之情,含万方之疾苦于寸心而未尝忘也;所行以为路者恶在乎?举凡逾矩范以希诡遇之获,非其路也,唯此不贪之念,与万物各安其固有而莫之乱也。夫既所居者仁矣,则充此恻隐慈爱之心以生天下而无所缺陷;所由者义矣,则率其直方刚大之气以正天下而无所幸邀。凡大人之所以拯斯民于深热之中,而使保其妇子,裕其衣食者,皆备于此不忍之一机;大人之所以奠一世于兼夺之余,而使海内息争、草野各得者,皆备于此不贪之一道。是正己以正天下之盛德大业也,而岂无事于天地之间哉?出而有为,则见乎事者此志;世不我知,则即所志者而为事。世运之治乱,在士一念之中,而岂智效一官、材堪一职者之所得拟哉!惜乎天下之能为士者少,而王子亦无从知之也。”

【元典】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译文】孟子说:“陈仲子,(如果)不合道理地把齐国送给他,他不会接受,人人都相信这一点,(不过)这只是拒绝一筐饭、一碗汤那样的小义罢了。人的罪过没有比不讲亲属君臣尊卑关系更大的了。因为他有小义就相信他有大义,怎么可以呢?”

【诸儒注疏】“仲子”,陈仲子也。言仲子设若非义而与之齐国,必不肯受。齐人皆信其贤。然此但小廉耳。其避兄离母,不食君禄,无人道之大伦,罪莫大焉。岂可以小廉信其大节,而遂以为贤哉!

【理学讲评】仲子,即於陵陈仲子。昔齐人皆和陈仲子为廉士。孟子因辨其非,说道:“君子观人,当论其大德,而略其小节,试就陈仲子为人言之,非义不食,非义不居,推是心也,设使不义而与之齐国之大,彼亦将以为不义之富贵,辞之而不肯受,其廉介之操真实而非矫诈,通国之人,无不信其为贤矣。自我看来,这千乘之国,若看得轻了时,也不难让,但只是舍箪食豆羹之义,小小廉洁之行而已,何关大节?”

【心学讲评】孟子曰:“夫士安得有奇行哉?唯所见之小,而已甚于小节之中。乃流俗之见小者,自顾以为不可及,而遂信之,而不知其不可也。如陈仲子者,人尊而信之。信之者曰:诚义士也,非所有而不妄取,必其见义之明而守义之尽也。故仲子未尝有与之齐国之事,而设为之说曰:使其不以义为授受,而与之齐国,则必弗受焉。人无有疑其或受者,于此而遂信之曰:此真义也。乃自君子观之,则齐国虽富,切于身者亦一饮一食之事而已,则亦于所欲而窒之。箪食豆羹,虽切于饥渴,而有时舍之,心之不能容,气之不能屈,择于取舍之义而已矣。夫义岂不有其大者哉?以穷达争之,以生死争之,为天之经而不可紊,为人之纪而不可毁。其不义者,莫甚于为子弟而离其母兄,为世禄之家而亢其君上,是天性绝矣,大分敦矣,不义莫大矣。乃以介然箪豆之小节,而信其可以尽心之制,合事之宜,而谓之曰义;则义之实丧而徒托其名,奚可哉?故君子知其不可以为义,而重绝之,所以昭大义于天下,而消夫人乖戾之情。恶可以不辨?”

【元典】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译文】桃应问道:“舜是天子,皋陶是法官,(如果)瞽瞍杀了人,那该怎么办?”孟子说:“把他捉起来罢了。”

【诸儒注疏】“桃应”,孟子弟子也。其意以为舜虽爱父,而不可以私害公;皋陶虽执法,而不可以刑天子之父,故设此问,以观圣贤用心之所极,非以为真有此事也。言皋陶之心,知有法而已,不知有天子之父也。

【理学讲评】桃应是孟子弟子,士,是掌刑狱的官。桃应问于孟子说道:“天下之事,处常易而处变难。且如舜为天子,皋陶为士师,设使瞽叟犯法而杀人,皋陶将如何以处之?吾恐舜虽爱父,不可以私恩,害天下之公。皋陶虽执法,不可以刑辟加天子之父,情法两难之间,如何斯为善处之术也。”孟子答说:“法不行,不足以示信,法不执,不足以示公。今皋陶既为士师之官,则当守士师之法。使瞽叟而杀人,推皋陶之心,惟知执法而已,岂知有天子之父哉?私天子之父,则废天下之公,皋陶必不然也。”

【元典】

“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译文】(桃应问:)“那么,舜不阻止吗?”孟子说:“舜哪能去阻止呢?(皋陶的权力)是有所承受的。”

【诸儒注疏】桃应问也。言皋陶之法有所传受,非所敢私,虽天子之命亦不得而废之也。

【理学讲评】桃应又问说:“皋陶固以执法为正矣,然舜为天子,生杀予夺之柄,皆操于己者也。独可坐视瞽叟之罹于法,而不禁皋陶之执其父与?”孟子说:“夫舜恶得以己意禁之乎?盖使法自我创,则禁自我行可也。今皋陶所执之法,乃原于天讨,而奉为无私之命,沿于先王,而守为不易之典。盖有所传受,而非可以私意出入者,舜虽有天子之命,安得而废天下之公哉。”

【元典】

“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诉然,乐而忘天下。”

【译文】(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孟子说:“舜把抛弃天下看得如同丢弃破草鞋一样。(因此他会)偷偷地背着父亲逃跑,沿海边住下来,一辈子高高兴兴的,快乐得忘了天下。”

【诸儒注疏】“屣”,草履也。“遵”,循也。言舜之心,知有父而已,不知有天下也。孟子尝言舜视天下犹草芥,而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与此意互相发。

此章言为士者但知有法,而不知天子父之为尊,为子者但知有父,而不知天下之为大。盖其所以为心者,莫非天理之极、人伦之至。学者察此而有得焉,则不待较计论量,而天下无难处之事矣。

【理学讲评】跣,是草鞋。桃应又问说:“舜于瞽叟,若禁皋陶之执法,势固有所不行。若听皋陶之执法,心必有所不忍,当此两难之时,又何以为曲全之术也。”孟子说:“舜,大孝人也。推其爱亲之心,但知有父,而不知有天下,视弃天下之大,犹如弃敝跣之轻也。其心以为朝廷之上,不可以私而挠公。大海之涯,或可避难而远害,必且窃负瞽叟而逃。遵循海滨而处,自屏于寂寞之乡,以为全亲之计,承颜顺志,不但苟免一时,将终身诉然快乐,而忘其有天下矣。若然,既不枉士师之法,又不伤父子之恩,舜之心如此而已。是可见人臣以执法为官守。即天子之父,且不敢宥,而况其下者乎。人君以爱亲为天性,即天下之大,且不敢顾,而况其小者乎?”学者诚得虞舜皋陶之用心,而引申触类以求之,则私恩公义,各得其宜,而天下无难处之事矣。

【心学讲评】君子之立论,有合之而成一理,彼此各得者;有不合而各据其所处之素,以尽其当为者。盖人各有所当然之极致,唯极乎不两立之势,而尽之无可尽乃可以垂世立教,而无望于通融之一说,以求曲全。吾于孟子答桃应之问而见之。其言法也,一守乎法而不可屈也;其言情也,极用其情而无所分也。

桃应问曰:“夫法固有难伸之时乎?舜,至孝也;为天子,至尊也;皋陶为士,承舜命而行法者也。于时而使瞽瞍杀人焉,杀人者死,有明刑矣。皋陶于此,念所执之法,而上有大孝之天子临之,将如之何?法其可必伸者乎?”孟子曰:“法既立而不伸,是逆天讨也。皋陶所重者法,而何疑焉!执之而已矣。”

应曰:“皋陶之法,奉天子之命而始有权。然则天子可令之行,可禁之止,而舜独不可禁与?”孟子曰:“夫可得而禁,则亲在而恶能不禁?乃思夫舜之于此禁皋陶之执,是禁皋陶之守法也。业已命官明刑矣,恶得以父子之私而禁之?所以然者,士师受命于天子,而天子受命于天,天讨有罪,业已付之士师,天子不能挠也。”

由此言之,执法者唯知有生杀之大柄,不知天下之有孝子,不知天下之有天子,乃以立不易之经,而为徇情以废法者之永鉴。然则子非天子,其不能为之曲庇,亦不敢越位以侵官,其断然必极其致者固然。皋陶不暇计及于舜之何以处此,而天下后世之司法者,孰得为他人计其自处哉?

桃应乃转为舜言曰:“天子不能禁,士师不能挠,则杀人者死,瞽瞍将丽于法,舜将如之何?法在必行,情其可必遂乎?”孟子曰:“情莫重于父子,而有不遂,是绝天性也。子之所疑,在舜为天子而已。苟不存一天子之见以事其亲,则弃天下,视之如弃敝屣;非天下之轻,拟之父而见其轻也。诚轻于弃天下,则全其亲以脱于法,唯有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法所不及,或可以全也。顾斯时也,舜以幸免其父为乐,而天下不复在其意中,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知有亲而已矣,何知有天下哉!”

由此言之,尽情者唯知有天性之至爱,不知有天子之不可逃,不知有士师激天子之逃之为非理,乃以立大孝之极,而为重利忘亲者之永鉴。然则身非天子,其不容系念宠辱,亦不容因失所而怨其亲,其断然必行其志者固然。舜不暇及于既逃之后皋陶之何以处此,而天下后世之事亲者,孰得望曲全于他人以自规其责哉?自舜言之,舜不必为皋陶虑;自皋陶言之,皋陶不必为舜谋。

君子之立论,有不必相通,而各自成一道,所以使人之随位自尽,是或一道也。不然,舜为天子,皋陶为士,所以感格而防闲之,自有道存焉,瞽瞍何至杀人,而劳桃应之过计哉!

【元典】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译文】孟子从范邑到齐国去,远远地看见了齐王的儿子,很感慨地说:“居住环境改变人的气质,奉养改变人的体质,所处的环境真是关系大极了!他和别人不都一样是做儿子的吗?”

【诸儒注疏】‘范”,齐邑。“居”,谓所处之位。“养”,奉养也。言人之居处所系甚大,王子亦人子耳,特以所居不同,故所养不同,而其气体有异也。

同类推荐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本书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是法国哲学大师柏格森的巅峰之作,更是为他带来诺贝尔文学奖的传世名著。本书站在生命进化的角度演绎生命的发展历程。不同于环境决定物种演化的观点,创造进化论主张的是生命存在一种与生俱来的冲力,这种冲力是决定物种进化繁衍的主要推动力量。《创造进化论》一书结合了生命哲学的有关内容,成为人类史上重新建构哲学的重要典范,它提出意识具有延续性,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便是生命的存在。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与当代社会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著作———《道德经》,由此开创了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学说及其衍生出的道家、道教等流派对2000多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老子文化及其哲学智慧也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老子思想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现实意义。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鹤不知归处

    鹤不知归处

    那天国际著名设计师顾涵回国,可是在他回国的前一夜,自己爸爸的公司因为遭人陷害宣布破产,在回国的第2天,父母纷纷自杀。她去求助与她从小定亲的傅晨,可是傅晨并没有帮他,这使她心灰意冷,在他绝望和痛苦之下并开始调查这一事件,却没想到意外卷入了一场利益的阴谋。在这无形之中,傅晨却又爱上了顾涵,可是最后顾涵依然选择原谅的傅晨…………
  • 快穿之赚钱系统

    快穿之赚钱系统

    哇哦⊙?⊙!21世纪的大佬穿书了!穿到书里面的恶毒女配里,同名同姓,还是四位大佬哥哥的宝贝妹妹。墨慕妍表示我不想说话!既来之则安之!而且有着四位哥哥,我还怕什么!什么男主女主,统统滚一边去!老子只想赚钱,孝顺父母。然后走上世界巅峰!霸道竹马:“你如果想让哪家公司破产告诉我,一秒搞定。但是你不要离开我。”邪魅魔教教主“只要你想,本尊可以把这天下送给你当聘礼。前提是你要乖。”还有阴晴不定的阎罗王“想让谁死,我现在就去叫黑白无常去勾死他。只要你爱我。”……等等各路大佬。当一切马甲扒出来的时候……(本文虚拟,请勿联系到现实生活)(男女1:1)(双处,身心健康)(快穿书文哦!)(超甜!!!)(女主多马甲)欢迎入坑!
  • 我的灭灵系统

    我的灭灵系统

    万物皆有灵,不管是山精水怪,还是飞禽走兽,灵存在于每一个生物之间。当世间的灵满之时,也是万灵之长面临选择的时候,是一飞冲天,还是跌落尘埃。
  • 画众生

    画众生

    一杆笔,一世情。一诺言,宇宙崩,画石画木画沧海,画人画灵画仙神。为伊人,敢与苍穹画命运,俯往事,如南柯一梦!终于一人,生死相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游后传之佛徒

    西游后传之佛徒

    前言:天谕:四人取经,三人为佛。沙悟净问佛:为何不是我。佛不言。战佛。被佛所灭。若有来世,定要灭这佛国。
  • 上古世纪之女战神

    上古世纪之女战神

    精灵一族从来就是淡泊、高贵而又心底善良的种族,当他们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人,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家乡以及失去了生命里那最为珍贵的东西时,他们又将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命运又将会把他们推向怎样的深渊?“我不喜欢杀人,我也不喜欢弓箭,我就想当一名最出色的药剂师,救更多的人。”“你别忘了你从一出生就背负在身上的使命,不喜欢杀人?不喜欢弓箭?想做药剂师?想救更多的人?我现在就明确的告诉你,那都不可能,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将来的命运,不想就得死!”······后来精灵们就经常看到那个被誉为是女神转世的漂亮小精灵,经常在深山老林里面一个人默默地练习着所有的攻击魔法年复一年
  • 男神无限爱霸宠小娇妻

    男神无限爱霸宠小娇妻

    她追他追了四年,他永远都是一句:“我是你哥,我们不可能在一起。”而她每每被他拒绝后总是我不放弃的反驳回去:“嘁,楼少寒你又不是我亲哥,没有血缘关系的那种,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一起,我就是要和你在一起,你要是敢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我就砍了那个女人。”就在他拒绝她多次,她伤心的决定放弃时,他总会出现在她的面前给她希望。她的追求者看到他们两个亲密的样子疑惑的问道:“他不是你哥哥吗?”他却拉着她的小手一脸笑意的说道:“是啊,我是她情哥哥。”
  •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难题解答大讲座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难题解答大讲座

    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 大宋第一商

    大宋第一商

    超市老板秦商因为在潘家园买了个破戒指,竟然就穿越到了北宋末年。寒风之中,单衣薄衫,本以为要被冻死饿死的秦商却无意中发现了戒指里面的秘密,这居然是一个商品丰富的大商铺。于是秦商打算重操旧业,在这大宋朝打造自己的大超市,做个大商人。一件件新奇的商品让这个本来籍籍无名的小人物,居然成为了汴梁城乃至整个大宋朝最风光的人物。一时间各路闲人、牛人都想来这儿淘点新奇玩意儿。皇帝老儿你说你想要吴道子的画?打印的你也要?得,卖你,以后多罩着我点就行。高太尉、蔡太师,你们想要最新款的时装啊?对不住了,设计师太忙,预订的都到下个月了,记住了先预约!岳将军,这是您要的诸葛连弩,保证威力无穷,替爷们我好好教训那帮孙子!李师师,这是你要的洗面奶,保证脸更光滑漂亮!哎呦,这不是皇后娘娘吗?您要的钻戒早就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