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331

第331章 中庸道不远人(1)

【元典】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译文】?孔子说:“道离人不远的。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故作高深,使道远离人们,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诸儒注疏】“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远于人。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

【理学讲评】子思引孔子之方说:“所谓率性之道,只在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而未尝远于人也。人之为道者,能即此而求,便是道了。若或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却乃离了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而务为高远难行之事,则所知所行,皆夫真过当而不由夫处然,岂所谓率性之道哉!所以说,不可以为道。”

【元典】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译文】“《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木材制的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一看,还是会发现差异很大。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

【诸儒注疏】《诗·豳风·伐柯》之篇。“柯”,斧柄。“则”,法也。“睨”,斜视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然犹有彼此之别。故伐者视之犹以为远也。若以人治人,则所以为人之道,各在当人之身,初无彼此之别。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人能改,即止不治。盖责之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远人以为道也。张子所谓“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是也。

【理学讲评】《诗》是《豳风·伐柯》篇。伐,是砍木。柯,是斧柄。则,是样子。睨,是邪视。以,是用。诗人说:“手中执着斧柄,去砍木做斧柄,其长短法则,不必远求,只手中所执的便是。”孔子说:“执着斧柄去砍斧柄,法则虽是不远,然毕竟手里执的是一件,木上砍的又是一件,自伐柯者看来犹以为远。若君子之治人则不然,盖为人的道理就在各人身上,是天赋他原有的,所以君子就用人身上原有的道理,去责成人,如责人之不孝,只使之尽他本身上所有的孝道。责人之不弟,只使之尽他本身上所有的弟道,其人改而能孝能弟,君子便就罢了。更不去分外过求他。推之凡事,莫不如此。这是责之以其所能知能行,非欲其远人以为道也。”

【元典】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译文】“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诸儒注疏】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违”,去也。如《春秋传》“齐师违谷七里”之“违”,言自此至彼相去不远,非背而去之之谓也。“道”,即其不远人者是也。“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之于人,亦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是也。

【理学讲评】尽己之心叫做忠,推己及人叫做恕。违,是彼此相去的意思。道,是率性之道。孔子说:“道不远人,但多蔽于私意,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所以施于人者,不得其当,而去道于矣。若能尽己之心,而推以及人,虽是物我之间,未能浑化而两忘,然其克己忘私,去道亦不相远矣。忠恕之事何如。如人以非礼加于我,我心所不愿也。则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如其与我一般,亦不以非礼加之于人,这便是忠恕之事。以此求道,则施无不当,而其去道不远矣。”

【元典】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感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译文】“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能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能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做到的,我没能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顾到能否做到,行为也要顾到所说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诸儒注疏】“求”,犹责也。道不远人,凡己之所以责人者,皆道之所当然也。故反之以自责而自修焉。“庸”,平常也。“行”者,践其实;“谨”者,择其可。德不足而勉,则行益力。言有余而认,则谨益至。谨之至,则言顾行矣。行之力,则行顾言矣。慥慥,笃实貌。言君子之言行如此,岂不“慥慥”乎?赞美之也。凡此皆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是也。

【理学讲评】求,是责望人的意思。先施,是先加于人,庸,是平常。行,是践其实。谨,是择其可。慥慥,是笃实的模样。孔子说:“君子之道有四件,我于这四件道理,一件也不能尽得。四者谓何?如为子之道在地孝,我之所责乎子者固欲其孝,然反求诸己,所以事吾父者,却未能尽其孝也。为臣之道在于忠,我之所责乎臣者固欲其忠,然反求诸己,所以事吾君者,却未能尽其忠也。为弟之道在于恭,我之所责乎弟者,固欲其尽恭于我,然反求诸己,所以事吾兄者,却未能尽出于恭也。朋友之道在于信,我之所责乎朋友者,固欲其加信于我,然反求诸己,所以先施于彼者,却未能尽出于信也。君子之道我固未能矣,然亦不敢不以此自修。盖这孝弟忠信,本是日月平常的道理,以是道而体诸身,谓之庸德。庸德则行之而皆践其实。以是道而发于口,谓之庸言。庸言则谨之而惟择其可,然行常失于不足,有不足处不敢不勉力做将去,如此则行亦力。言常失于有余,若有余处不敢尽底说将出来,如此则谨益至。谨之至,则说出来的,都与所行的相照顾,无有言过其实者矣。行之力,则行将去的,都与所言的相照顾,无有行不逮言者矣。言行相顾如此,岂不是慥慥笃实之君子乎?此我之所当自修者也。”这一节说道只在子、臣、弟、友、庸言、庸行之间,是道不远人。说以责人者责己,要言行相顾,是不远人以为道之事。

右第十三章。

【心学讲评】道之费也,入于至小而无间,则请得而备言之。其尽天下之人而道在焉,夫子尝言之矣。子曰,道者,人之所可知而可能者也,抑人之所必知而必行者也。乃欲知之,何所取法而知之?欲行之,何所依据而行之?则亦就人而得之矣。人以载道,而道因人生,则道不远人矣。夫人与己皆人也,于人则有其理矣,于己则有其心矣,于人己相形之际则心理有同焉者矣,何远之有?若夫人之为道者,以其私意成其詖行,不于人而察其理,即不足以服天下之心。不于己而尽其心,则不足以当天下之理。不于相形之际而证其同然之得失,则论说虽繁而所为皆妄,不可以为道,明矣。

何以见于人而有其理也?则施教法于人者是已。夫以贵治贱,以贤治不肖,其亦参差不齐之致矣。而《诗》云:“伐柯伐柯”,言制未成之材而使适用也。“其则不远”,言即此柯以知彼柯之则,所制者与所欲成者有同理也。而有不然者,夫同为柯而则固不远矣,亦就其大概而言之尔。乃所执者一柯也,所伐者一柯也,所执者在我之制,而所伐者在彼之材,使睨而精以察之,则长短大小之间,因斧空之广狭,山木之曲真,而犹以为远而不能尽同矣。以此而为创法立教之比,则是以我之法加之于人,以贵治贱,而贱不能如贵也;以贤治不肖,而不肖不能如贤也。法有所不安,教有所不行矣。故君子有鉴于伐柯之犹远也,而以推之于治人之道,就人之所可知者使知之,其可知而不知也,然后施之以法,就人之所能行者使行之,其能行而不行也,然后督之以威。故但纳之于饮、射、读法之中,申之以悬法、徇铎之令,导之以孝弟力田之为,而人能革其习俗之非,以尽其愚贱之所可为,则君子之教止于此矣。仁期于必世,而礼乐待于百年,未尝以君子自尽之学修,取愚氓而强教之也。由此观之,则夫人之可知可能者,即治人之道,是尽天下之人皆道之所着也,而岂远乎哉?

同类推荐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

    《价值观的力量》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中国的月亮”曾经也很圆啊;第二章大悲壮、大不朽之中国;第三章打造中国形象养清正、凛然之气;第四章我们需要一场灵魂拷问第五章亟待雪中送炭莫急锦上添花;第六章“改革创新”当代最深厚的爱国主义;第七章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第八章核心价值观之探究;第九章“和谐、公正、仁爱、共享”。
  • 中华智慧精典

    中华智慧精典

    智慧是处理世事的绝妙法宝,是游刃人生的无上妙方。智者因明察生命而快乐。智慧是经历一时一事逐渐炼成的。中间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历程。崇尚智慧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历史上的著名智慧人物姜子牙、诸葛亮、刘基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代的有识之士有鉴于此,也编纂了一些汇集古今用智范例的所谓智书,以为当世之用,经世明鉴。这些智书保罗广泛,大到治国用兵之术,小到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构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海洋。有鉴于此,编者选择有代表性的古代智书,编成此书,以为启迪智慧心灵的有效作料。
  • 老子·庄子

    老子·庄子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老子》共5000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 庄子《庄子》是道家的重要典籍,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由庄子及其后学著。《庄子》现存33篇,计《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是中华民族丰厚的思想资源与智慧宝库,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 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守望者)

    康德的形而上学:物自身与智思物(守望者)

    《康德的形而上学》一书按从自然领域出发,再进至自由领域,最后达至自然与自由之统一的进路进行。其结论是:康德的批判哲学揭示出一个建基于“人之物自身的因果性(自由)”的形而上学。它是道德的、属于自由概念之领域的。这个道德的形而上学的枢纽在于人类乃至全宇宙发展的终极根据——意志自由,及其最高原则——自由之原则。康德揭明的是人的真实,同时是人的未来。自康德的同时代人——包括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哲学提出批判至今,种种责难都借着“持久的假象就是真理”而在学术界成为公论。本书着眼于康德所从事的研究的真正问题,逐一拆穿这些公论所包含的假象。
热门推荐
  • 独宠呆萌小王妃

    独宠呆萌小王妃

    魂穿异世,她代替家姐嫁入王府,传闻失势的逍遥王乃是丑颜,整日面具遮面“王爷,我们的暗号你还记得吗?”“天王盖地虎。”王爷无奈,娶了个这么白痴的女人,他只能忍了。“你是二百五。”王爷的脸色阴沉,不难看出他在极力忍耐。“下一句不应该是宝塔镇河妖吗?”葛琪琪一惊,不好,他知道下一句,这古代怎么会知道现代的玩意?“你,你……”“穿越。”王爷道出事情,葛琪琪泪流满面,老乡啊!
  • 倩女幽魂之幻界

    倩女幽魂之幻界

    倩女幽魂手游玩家张昊天得到高昌迷宫天机老人的指点,穿越幻界去寻找失联女友沈傲霜,无意中承担起寻找盘古元神拯救世界的重任,在昆仑山和逍遥观及神机营等诸多侠士的相助下,与万妖宫和黑风洞进行了殊死的搏斗,最终使得元神珠失而复得,阻止了颠覆天地的大轮回发生,换取了三界的安宁与和平。
  • 火影之睥睨天下

    火影之睥睨天下

    马上要高中毕业了的陆逸风,却在追跟火影时不小心触电成为穿越大军一员。看他在火影世界怎样睥睨天下吊打斑,完捏大筒木辉夜主宰天下。一路看尽火影风光一路热血拼搏,我的第一本书开写请各位看官大人多多关照,包涵小弟我谢谢。
  • 健康就在食物里

    健康就在食物里

    本书专为那些希望了解饮食、享受美食、保持健康的人提供正确的饮食养生方法。让您学会正确的饮食养生方法,远离疾病,健康一生。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食物的营养与健康,粮食米面类食品、动物肉禽类食品、水产海鲜类食品、蔬菜瓜果类食品、豆类、调料、水果类食品及其他类食品的营养分析。
  • 快穿之巅峰制造师

    快穿之巅峰制造师

    江余:我说你们领导是不是受过什么伤害,怎么选的大佬都是……?系统:卧槽,你发现了。江余:嗯?系统:我什么都没说,领导绝对没有被,我什么都不知道……江余:?系统:好吧好吧,我告诉你,领导的初恋女友……江余&系统:卧槽,好惨。领导:……缓缓打出一个?
  • 世世欢喜你

    世世欢喜你

    妖爱上了人,人爱上了妖,痴情的妖怪想再续前缘等了一世又一世却看着一世又一世的他找到其他的归宿最后兴许是我累了不再爱你了或许是这一世又一世的等待?慢慢磨灭了我所有的痴情
  • 傲世雪莲:倾城绝色

    傲世雪莲:倾城绝色

    封印!一届天才变废材?转修,解封!女主重登世界巅峰!
  • 灰色太阳

    灰色太阳

    太阳,是驱散迷雾的“希望”;是春天里万物的“救赎”;无论是人,还是物,他们都会找到属于他们“太阳”……
  • 自从看了玛丽苏小说

    自从看了玛丽苏小说

    某天,赵若卉从室友那里得到数十本霸道总裁和玛丽苏小说,从此踏上了爱与和平的实战之路。数次不战而败后,赵若卉又收到了数本小说,对于自己处境豁然开朗……白彦沉眸:“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赵若卉猛地把那张猛男和书生的“精美照片”藏在身后,用力摇头:“没有没有……”把爱好当职业拼命的篮球女主vs淡漠无求但内心柔软的学霸男主披着“女追男”外衣的双向暗恋。
  • 快穿之女神的自我修养

    快穿之女神的自我修养

    她是世间仅存的一个神,孤独的沉睡在虚空中。 有的人来了,有的人走了,有的人死了,她还一直活着。看着那些人来了又走,死了又活。 所以她不大记事,也不大管事,直到有一天,有个名叫2333的小东西唤醒了她。她想,或许可以玩个游戏。这是一个神封印自己的修为和记忆,去各个小世界完成自己设定的任务的故事。女主只做自己认为分内的事,但总有人忍不住浮想联翩。第一个世界神秘病毒引发末日危机。第二个世界人鱼第三个世界阳盛阴衰世界里的女人第四个世界双姝第五个世界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