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337

第337章 中庸文者无忧

【元典】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译文】孔子说:古代帝王中无忧无虑的,大概只有周文王吧!因为他有贤明的王季做父亲,有英勇的武王做儿子,父亲王季为他开创了基业,儿子周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完成了他所没有完成的事业。

【诸儒注疏】此言文王之事。《书》言“王季其勤王家”,盖其所作亦积功累仁之事也。

【理学讲评】这一节是说周文王的事。作,是创始。述,是继述。子思引孔子之言说:“自古帝王创业守成,皆未免有不足于心的去处,有所不足,则生忧虑,若是无所忧虑者,其惟周之文五乎。何以见之?凡前人不曾造作,自己便有开创之劳,后人不堪承继,将来便有废坠之患。二者皆可忧也。惟是文王以王季之贤为之父,以武王之圣为之子,王季积功累仁,造周家之基业,将文王要做的事预先做了,这是父作之。武王继志述事,集周家之大统,将文王未成的事,都成就了,这是子述之。”既有贤父以作之于前,又有圣子以述之于后,文王之心,更无有一些不足处,此其所以无忧也。

【元典】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译文】武王继续着太王、王季、文王未完成的功业,灭掉了大殷,取得了天下。周武王这种以下伐上的正义行动,不仅没有使他自身失掉显赫天下的美名,反而被天下人尊为天子,掌握普天下的财富,世代在宗庙中享受祭祀,子孙永保祭祀不断。

【诸儒注疏】此言武王之事。“缵”,继也。“太王”,王季之父也。《书》云:“太王肇基王迹。”《诗》云:“至于太王,实始翦商。”“绪”,业也。“戎衣”,甲胄之属。“壹戎衣”,《武成》文,言一着戎衣以伐纣也。

【理学讲评】这一节是说武王的事。缵,是继。太王是武王的曾祖,王季是武王的祖,文王是武王的父。绪。是功业。戎衣,是盔甲之类。孔子说:“周自大王始基王迹,王季勤劳王家,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那时天命人心,去商归周,王业已是有端绪了,但未得成就。及至武王,能继志述事,缵承大王、王季、文王的功业,因商纣之无道,举兵而伐之,以除暴救民,只壹着戎衣还定了天下。夫以下伐上,其事不顺,其名不美,宜乎失了天下的显名,然那时诸侯率从,万姓悦服,人人爱戴称美他,并不曾失了光显的名誉,其得人心如此。以言其尊,则居天下之位,天下的臣民都仰戴他。以言其富,则尽有四海之内,天下的贡赋都供奉他,上而祖宗,则隆以王者之称,祀以天子之礼,自文王以前,都得歆飨其祭祀。下而子孙,则传世三十,历年八百,自成康以后,都得保守其基业,其得天眷又如此。”盖武王之有天下,一则承祖宗之业而不敢废,一则顺天人之心而不敢违。此则善述之孝,丕承之烈,所以后世莫及也。

【元典】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译文】周武王直到晚年才承受上天之命而为天子,因此他还有许多没来得及完成的事情。武王死后,周公辅助成王才成就了文王和武王的德业,追尊太王、王季为王,用天子的礼制来追祀祖先,并且把这种礼制一直实行到诸侯、大夫、士和老百姓中间。周公制定的礼节规定: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父死就要按大夫的礼制安葬、按士的礼制祭祀;如果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父死就要按士的礼制安葬,按大夫的礼制祭祀。守丧一周年,通行到大夫,守丧三整年,就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至于给父母守丧本身没有贵贱的区别,天子、庶人都是一样的。

【诸儒注疏】此言周公之事。“末”,犹老也。“追王”,盖推文武之意以及乎王迹之所起也。“先公”,组绀以上至后稷也。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又推太王、王季之意以及于无穷也。制为礼法,以及天下,使葬用死者之爵,祭用生者之禄,丧服自期以下,诸侯绝,大夫降,而父母之丧上下同之,推己以及人也。

【理学讲评】这一节是说周公的事。末,是老年。孔子说:“先时文王未为天子,天一应礼制,拘于势分而不得为。武王年老,才受天命,日不暇给,虽得为而不及为,是文王武王尊祖孝亲之德,尚有所欲为而未遂者。至周公辅相成王,才一一都成就之。如古公、季历,是文王的父祖,周公于是推文武之意而追王之,尊古公为大王,尊季历为王季,生前只是侯爵,如今加称尊号,则文王武王之心,至是而慰矣。周之先公自组绀以上以至后稷,又是大王、王季的父祖,于是又推大王、王季之意,以天子之礼祀之,礼陈九献之仪,舞用八佾之数,当初祭以诸侯,如今祭以天子,则大王、王季之心,至是而慰矣。然不惟自尽其孝而已,又以天下之人虽名分不同,贵贱有等,他那孝亲报本之心,也与我一般,于是以所制之礼,推而下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使人皆得随分以尽其孝。如父做大夫,子做士,父没之时,葬固以大夫之礼,而祭则以士之礼。如父做士,子做大夫,父没之时,葬固以士之礼,而祭则以大夫之礼。盖葬从其爵,贻死者以安也。祭从其禄,伸生者之情也。又制为丧服之礼,期年的丧服,下自庶人,上达乎大夫,犹通行之。天子诸侯便不行了,盖伯叔昆弟之丧,犹可伸以贵贵之义,所谓亲不故贵也。若三年之丧服,则下自庶人上达乎天子,皆通行之,何也?三年之丧父母之丧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恩义至重,无贵无贱,都是一般,所谓贵不敌亲也。”夫追崇之礼,行于王朝,丧祭之礼,达乎天下,孝心上下融彻,礼制上下通行,周公之所以成文武之德者如此。

右第十八章。

【心学讲评】道之费也,开一代之王业,或以静俟乎时,或以动应乎运,或以武功拨乱,或以文教致治,皆率其家人父子之道,而贞常御变者尽合乎时宜,则于夫子论我周之世德而见之矣。子曰,夫周之王也,文王始之,武王定之,周公成之,而一代之治道极隆焉。请得而备言之。

夫当大业之未兴,则忧天意之不可违;典礼之未修,则忧人治之不可缓。乃天命人心可以静俟,而道在遵养以听天人之自定者,则无所用其忧也,其唯文王乎!笃庆而锡光者,王季也。太王翦商之业授之于王季,而为文王之父矣。临汝而无贰者,武王也。周家卜世之长待之于武王,而为文王之子矣。以王季为父,则文王所以立奄有四方之其者,父作之矣,不待文王之创也。以武王为子,而文王所以开施于孙子之业者,子述之矣,不必文王之为也。则谨以承先,静以待后,文王但笃厚其德,而武功文治且俟之焉。斯以处夫天命欲承未承之际,人心欲定未定之时,道固然也。而文王即以其无忧体中时之道矣。

至武王而道又有不然者。王业开于太王,而王季益以兴,文王守其正而俟其成,相因之绪所未终者,奏永清之绩尔,则三后之所为而未竟者,在武王矣。而武王缵之,圣德益以隆,而天命益以笃,人心益以迫焉。千八百国咸知上帝之简命,而赴会朝之事,则一戎衣而有天下,无待可举之师也。天下深厌独夫之播虐,而无篡弑之疑,则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尔功耆定,负斧戾而分陕以治,尊为天子矣。道通夷蛮,赋中邦而来贡四夷,富有四海之内矣。于是而七世之祀隆,九献之礼行,而宗庙飨之矣。成周之鼎已定,传子之法不更,而子孙保之矣。斯以处夫天命不容虚,世德不容废,而建非常之功以成不拔之业,道又然也,而武王以其缵绪体维新之道矣。

夫天下未定,道在绍先绪以凝天命。天下已定,道在敷德教以齐人心。使武王早受命而久有天下也,则法文王以尽仁孝之心,建幽明之极者,在武王矣。而武王则末年始受命也。革商之牛马方归,法度之纲维粗举,而武王陟矣。成王以冲入嗣服,则文武之德所待成者在周公矣。于是商、奄再清之后,东山归旅之时,周公体二后爱敬之心,推而准之于典礼,而成其德焉。德莫大于孝,孝莫大于尊亲,有特创其典而非过者。夏、商无追王之事,而文、武推世德之积累,不忍私美于身,则成其尊亲之至,而追王太王、王季焉。明太王、王季为王业之所兴,即以昭文、武,孝思之所笃也。其组绀以至后稷,则身为先代之侯封,而未受天命之鉴眷,则不敢追王。而既为功仁之累积,且念一本之渊源,则必以天子之礼祀之,而文、武之德孚于先世者成矣。乃莫大于尊亲,而尊亲者人心之所共有,天子隆焉,而其下则亦均焉者也。周公因推文、武加惠四海之德意,即斯礼也,以尊卑之隆杀,而各致其所得为,达于诸侯大夫,而贵者行矣。及士庶人,而贱者亦行矣。其达之于祭也,不但诸侯之有袷有时享也,大夫有少牢之礼,士有特牲之礼。达之于葬也,则不但诸侯之五月以修其具也,大夫尽三月之修,士尽逾月之制,而又以先王先公追王上祀之宜,推之于葬祭之间,斟酌其隆杀。父为大夫,子为士,父不可抑而卑,子不可抗而尊也,则葬以大夫,而循其固有之文,祭以士,而尽其可致之实。父为士,子为大夫,父不可冒夫尊,子不可没其尊也,则葬以士,而安其得正之终,祭以大夫,而极其能尽之养。丰俭之宜,皆以文、武酌爱敬于先王公者成之也。达之于丧服也,则仁所必至者,推心理之同,亦上祀并隆之意也。义所必裁者,推理之异,亦追王有穷之意也。祭以尽文,小人而分君子之泽,故自上达下而渐以减,丧以尽质,君子而同凡庶之情,故自下达上而有所裁。期之丧,自庶人而达乎大夫矣。天子、诸侯有升而为三年者,有绝而不服者,以义制也。三年之丧,则自庶人而达乎天子,庶人有三年之丧一,而天子有三年之丧三,制虽殊而均为重也。至于父母之丧,则同此昊天罔极之德,同此终天永憾之悲,则无贵贱一矣。是哀戚之节文,一皆文、武永思慕于先王先公者成之也。德之成,而我周开国之盛治,崇孝以立天下之本,其大用昭着于人心,而王业之成,至此而大备焉,斯以处夫天命已固、人心可尽之日,道固然也。而周公乃以其成德体众着之道矣,则甚哉周之王也,集三圣人之成能,以建一代之治,而岂易言也哉!

由夫子之言观之,圣人各有其时而各尽其道,则君子之道固有非圣人所可尽知尽能者。而上通天命,下协民情,前以承祖宗久远之休,后以立百世损益之则,道之费也,斯不亦极于至大而无外乎?

右第十八章。

【心理穿梭】所云“无忧者其唯文王”,亦但以统论周家一代之事,前自太王、王季而开王业,后至武王、周公而成王道,以见积数世圣贤之功德以建治统,而文王适际夫俟命之时也。初非上下古今帝王,而但谓文王为无忧。则海陵、云峰之说皆不足存。

“忧”字有两义:有事不遂志而可忧者,在文王固有之,《系传》“言作《易》者其有忧患”之谓也;有事在可为而不必劳其忧思者,则此言“无忧”是也。天命未至,人事未起,不当预计天下之何以治、何以教,而但守先德以俟。故武王之缵绪克商,周公之制礼作乐、忧勤以图成者,皆文王之所不为,而非其不足以体道之广,乃唯文王宜然耳。使武王、周公而亦犹是,则是忘天下,而道之不行不明也,无所托矣。自非文王,则道用本广,不得以惮于忧而置之也。

若如二胡氏所云舜、禹无圣父,尧、舜无肖子,则父之不令,既非人子所可用其忧者,故舜亦但以不顺父母为忧,而不以瞽瞍之顽为忧。孟子谓瞽瞍杀人,舜窃负而逃,终身欣然,深见人子之心,唯知有亲,而其贤不肖,直不以改其一日之欢。至子之不肖,则天也。乐天知命夫何忧!杜子美非知道者,且云“有子贤与愚,何必挂怀抱”,况以此而得窥圣人之忧乐哉?若其以“父作子述”为言者,则以明文王虽无忧,而先世后昆,相为开继,则周之体道以承天者,未尝息也。

在夫子立言之旨,则以见时未至而事未起,则文王遵养以为道;时已至而事已集,则武、周忧劳以见功。若子思引此以释道用之广,则见三圣开周,因仍次序,以集武功而成文德,故制作隆而中和之极建,乃以体君子之道而无所旷。率性之道,自唐、虞以前而未有异;修道之教,至成周而始隆。所为道有显微,不可掩而抑不可尽,非一圣人之知能所得竟也。彼屑屑然较父子之贤愚于往古者,其何当焉!

同类推荐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圆融:星云大师的人生哲学课

    圆融:星云大师的人生哲学课

    开不完的会议,做不完的提案,填不完的报表,赶不完的进度,参加不完的各种聚会……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你会不会有一点担心:我会不会在无尽的忙碌中不小心弄丢了自己?
  • 荀子原来这样说

    荀子原来这样说

    《荀子原来这样说》阐述了荀子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与借鉴意义。主要讲述了苟子对命运、人性、品格、礼仪、治学、坚持、应变、荣辱等方面的学说,希望给您带来有益的认知。《荀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热门推荐
  • 随身带着一块灵田

    随身带着一块灵田

    大家好,我叫陈凡,这本书说了我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在得到奇遇之后怎么赚钱和收获一份美好的爱情。
  • 周易浅述

    周易浅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家有河东狮

    家有河东狮

    不过是三面之缘,不知走的什么狗屎运他叶卿竟然被首富之女挑中,没问他愿不愿意便被押上高堂,洞房花烛还被她毫不温柔的扒光衣服,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女人扑倒啊……
  • 第一庄主:冷夫萌妻

    第一庄主:冷夫萌妻

    她:沐氏集团小公主一枚,小小年纪就显示出她卓越的经商头脑,是集团幕后最高决策者。但是一朝被人追杀,赶上了时下最潮的事‘穿越’落入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他:南苍摄政王权倾天下,天下第一庄庄主富可敌国;他:待人冷漠疏离,却独独对她宠溺有加。她单纯,不带表她好骗;她善良,不带表她好欺;她性格迷糊,只是她懒不想动脑筋;且看她如何在古代开学堂、教育育人。开青楼、赌场、粮庄、、、抓经济。开孤儿院、养老院帮助弱小。当迷糊的她遇上那个待人淡漠疏离他;当他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守候着她;当他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默默的帮助着她;当他在她遇到危险的时候默默的给她除去险阻。
  • 星命轮回

    星命轮回

    不凡少年,坠星出世!入红尘!度千劫!觅身世!只因梦中执着之念!探星空!踏生死!逆轮回!誓要再创天道至尊!
  • 我的学生有异能

    我的学生有异能

    别跟我装!我有学生一大帮!别跟我虎!我有学生两万五!别跟我怼!我有家长折你腿!别跟我浪!为师给你当榜样!这是一本《异能老师的自我修养》,这也是关于一段温馨的师(互)生(相)情(坑)的故事,请各位读者放心食用,绝对不会存在作者带着小姨子跑了的事件!
  • 异界游商的随身空间

    异界游商的随身空间

    王浩带着自己的出租屋穿越了,只要去过的地方就能够放“门”他能在各个门之间穿梭,他在异界求生。魔法,骑士,凶兽,巨龙,巨人矮人,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而他为了氪金变强,开启了游商之路。王浩:我要把门安放在这异界的每一个角落。我要在异界的每个角落
  • 李嘉诚内部讲话

    李嘉诚内部讲话

    15年蝉联华人首富的商界大亨,经久不衰的华人企业家领袖;中国传统行业的领军人物,多元化投资领域的不倒翁,无国界经济的操盘圣手;李嘉诚送给新时代创业者的最好礼物。《李嘉诚内部讲话:关键时,李嘉诚说了什么》深刻还原和剖析了李嘉诚的创业经历以及他曾经的讲话,并展现了李嘉诚在企业成长的关键时刻所起到的作用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对李嘉诚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和拓展,为那些正在经营企业或处于企业管理层的人们提供一种借鉴和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对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
  • 七剑十三侠

    七剑十三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校草大人vs极品女

    校草大人vs极品女

    此时的夏萱儿看着自己手里的红本本,心中一阵哀嚎,我怎么可以向恶势力低头呢!可是看着眼前的男人,这个一言不合就说杀她全家的男人,她还是默默的低下了头!想找竹马?没门~想追暖男?想的美~想迷恋其他学长?你试试~早已经盖了章,拿了本的人还想跑,哼╭(╯^╰)╮不会给你机会的,你只能是我的金世琪的人,放心,不会让你死的,所以一直会是我的人除非我死了~→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