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341

第341章 中庸哀公问政(2)

【译文】修养自身就能确立正道;尊崇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报效;爱民如子,老百姓就会忠心耿耿;招纳工匠,财物就会充足;优待远客,四方百姓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敬畏了。

【诸儒注疏】此言九经之效也。“道立”,谓道成于己,而可为民表,所谓“皇建其有极”是也。“不惑”,谓不疑于理。“不眩”,谓不迷于事。“敬大臣”,则信任专而小臣不得以间之,故临事而不眩也。“来百工”,则通功易事,农末相资,故财用足。“柔远人”,则天下之旅皆说而愿出于其途,故四方归。“怀诸侯”,则德之所施者博,而威之所制者广矣,故曰天下畏之。

【理学讲评】这一节是说九经的效验。道即是达道。诸父是伯父叔父。眩字解做迷字。孔子说:“治天下国家的九经,人君若能实行之,则件件都有效验,如能修治自己的身,则达道达德,浑然全备,便足以为百姓每的表率,而人皆有所观法矣。能尊礼有德的贤人,则薰陶启沃,聪明日开,闻见日广,于那修己治人的道理,都明白贯通,无所疑惑矣。能亲爱同姓的宗族,则为伯叔诸父的,为兄弟的,都得以保守其富贵,欢然和睦,而无有怨恨矣。能敬礼大臣,则信任专一,他得以展布其能,临大事、决大议,皆有所资而不至于迷眩矣。能体悉群臣,则为士的感激思奋,皆务竭力尽忠,以报答君上之恩矣。”

【元典】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译文】像斋戒那样净心虔诚,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不符合礼仪的事坚决不做,这是为了修养自身;不听谄言,疏远女色,看轻财物而重视德行,这是为了尊崇贤人;提高亲族的地位,给他们以丰厚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一致,这是为了亲爱亲族;所属众多而便于差使,这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他们以较多的俸禄,这是为了体恤群臣;使用民役不误农时,少收赋税,这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按劳付酬,这是为了劝勉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救济有困难的人,这是为了优待远客;延续绝后的家族,复兴灭亡的国家,治理祸乱,扶持危难,按时接受朝见,赠送丰厚,纳贡菲薄,这是为了安抚诸侯。

【诸儒注疏】此言九经之事也。“官盛任使”,谓官属众盛,足任使令也。盖大臣不当亲细事,故所以优之者如此。“忠信重禄”,谓待之诚而养之厚,盖以身体之,而知其所赖乎上者如此也。“既”,读曰饩,“饩禀”,稍食也。“称事”,如《周礼》人职曰:“考其弓弩,以上下其食”是也。往则为之授节以送之,来则丰其委积以迎之。“朝”,谓诸侯见天子。“聘”,谓诸侯使大夫来献。《王制》:“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厚往薄来”,谓燕赐厚而纳贡薄。

【理学讲评】这一段是说九经的事。齐,是斋戒。明,是明洁。盛服,是衣服整肃。谗,是谗佞的人,颠倒是非,最能伤害君子。色,是美色;货,是财利,最能移易人心。孔子说:“人君惟惮于拘束,乐于放纵,是以其身不能修治,必须内而斋明以收敛其心志,外而盛服以整肃其容仪,凡事都依着礼法行,非礼之事,绝不去干。如此,则内外交养,动静不违,而此身常在规矩之内,乃所以修身也。人君惟听信谗言,徇于货色,那好贤的意思,便就轻了。必须屏去那谗邪,疏远那美色,轻贱那货财,只专心一意贵重有德的人。如此则纯心用贤,而贤者乐为之用,乃所以劝贤也。同姓的宗族,常恐恩礼哀薄,所以怨望易生,必须体念宗室,尊其爵位,重其傣禄,他心里喜好的与他同好,心里憎恶的与他同恶,不至违拂其情。如此则诸父昆弟自然感悦,乃所以劝亲亲也。做大臣的,若教他亲理细事,便失了大体,必须多设官属,替他分投干办,足任他使令之役,如此则为大臣者,得以从容论道,经理天下的大事,乃所以劝大臣也。于群臣每,待之不诚,则各生疑畏,而不肯尽心,养之不厚,则自顾不暇而不肯尽力,必须待之以忠信,开心见诚,不去猜疑他,养之以重禄,使他父母妻子皆有所仰赖。如此则士无仰事俯育之累,而乐趋事功以报效朝廷,乃所以功士也。于百姓每,使之不以其时,则劳民之力,敛之过于太重,则伤民之财,故虽有不容己之事,亦必待农功既毕之后,然后役使他。征敛他的税粮,又皆从轻而不过于厚,则百姓既有余财,又有余力,皆将欢欣爱戴,以亲其君上,乃所以功百姓也。既字读做饩字。饩是牲口,禀是廪米。百工技艺的人,执事有勤惰之不同,必须日日省视他,月月考较他,以验其工程如何,勤的便多与他些廪饩,以偿其劳。惰的则少与他些,务与他的事功相称。如此则不惟勤者益知所勉,而惰者亦皆劝于勤矣,乃所以功百工也。远方使客人等,于其回还时节,则授之旌节以送之,使关津不得阻滞,于其来的时节,则丰其委积以迎之,使百凡有所资给,其人之善者,则嘉美之,而因能以授之任,其不能者,则矜恕之,而亦不强其所不欲。如此,则款待周悉,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途,乃所以柔远人也。至若四方诸侯,有子孙绝嗣的,寻他旁枝来继续,使不绝其宗祀。有失了土地的,举其子孙而封之,使得复其爵土。治其坏乱,教他国中上下相安,持其危殆,教他国中大小相恤,每年使其大夫一小聘,三年使其卿一大聘,五年则诸侯自来一朝,朝聘各有其时,不劳其力也。我之燕赐于彼者则厚而礼节之有加,彼之纳贡于我者则薄,而方物之不计,厚往而薄来,恐匮其财也。如此则天下诸侯皆将竭其忠力,以藩卫王室,而无倍畔之心,乃所以怀诸侯也。”九经之事如此。

【元典】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译文】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原则,但实行这些原则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一个“诚”字。

【诸儒注疏】“一”者,诚也。一有不诚,则是九者皆为虚文矣。此九经之实也。

【理学讲评】孔子既详言九经之事,又总结之说道:“人君治天下国家,有这九件经常的道理,其事与效验,固各不同,然所以行那九经,只是一件,曰诚而已矣。”盖天下之事,必真实而无妄,乃能常久而不易,若存的是实心,行的是实事,则九经件件修举,便可以治天下国家。若一有不诚,则节目虽详,法制虽具,到底是粉饰的虚文而已,如何可以为治乎?故曰:“所以行之者一也。”

【元典】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语塞中断;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受挫;行动先有准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选定,就不会陷入绝境。

【诸儒注疏】“凡事”,指达道、达德、九经之属。“豫”,素定也。“跲”,踬也。“疚”, 病也。此承上文言凡事皆欲先立乎诚,如下文所推是也。

【理学讲评】凡事,指达道、达德、九经,以及日用大小的事务皆是。豫,是素定。跲,是颠踬,如人行路跌倒的一般。困,是窘迫。疚,是病。承上文说:“九经之行,固贵于诚,然不但九经而已,但凡天下之事,能素定乎诚,则凡事都有实地,便能成立,若不能素定乎诚,则凡事都是虚文,必致废坏。何以言之?如人于言语先定乎诚,不肯妄发,则说的那是实话,自然顺理成章,不至于蹉跌矣。人于事务先定乎诚,不肯妄动,则临事便有斟酌,自然随事中节,不至于窘近矣。身之所行者先定乎诚,则其行有常,自然光明正大,而无歉于心,何疚之有?道之当然者先定乎诚,则其道有源,自然泛应曲当,而用之不竭,何穷之有?”所谓凡事豫则立者如此,苟为不诚,则言必至于跲,事必至于困,行必至于疚,道必至于穷矣。

【元典】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译文】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要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是有办法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要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办法的,不孝顺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孝顺父母是有办法的:自己不真诚就不能孝顺父母;要使自己真诚是有办法的: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诸儒注疏】此又以在下位者推言素定之意。反诸身不诚,谓反求诸身而所存所发未能真实而无妄也。不明乎善,谓未有察于人心天命之本然而真知至善之所在也。

【理学讲评】这一节承上文推言素定的意思。获字,解做得字。孔子说:“凡事皆当素定乎诚,如在下位的人,若要治民,必得了君上的心,肯信用他,方才行得。若不能得君上的心,则无以安其位而行其志,要行些政事,人都不肯听从,民岂可得而治乎?故欲治民者,当获乎上也。然要获乎上,不在乎谀悦以取容,自有个道理,只看他处朋友如何,若是平昔为人,不见信于朋友,则志行不孚,名誉不着,要见知于在上的人,岂可得乎?故欲获乎上者,必信于朋友也。然要朋友相信,不在乎交结以取名,自有个道理,只看他事父母如何。若平日不能承顺父母,得其欢心,则孝行不修,大节已亏,岂能取信于朋友之间乎?故欲信友者,当顺乎亲也。然要顺亲,亦不在乎阿意以曲从,也有个道理,只在能诚其身。若反求诸身,未能真实而无妄,则外有承顺之虚文,内无敬爱之实意,岂能得父母之欢心乎?故欲顺亲者,当诚乎身也。然诚身工夫,又不是一时袭取得的,也有个道理,只在能明乎善,若不能格物致知,先明乎至善之所在,则好善未必是实好,恶恶未必是实恶,岂能使所存所发,皆真实而无妄乎?”故欲诚身者,当明乎善也。能明善以诚身,则顺亲、信友、获上、治民,何难之有?即在下位者欲获上治民而推之一本于诚,则凡事可知矣。

【元典】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译文】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着追求。

【诸儒注疏】此承上文诚身而言。“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圣人之德,浑然天理,真实无妄,不待思勉,而从容中道,则亦天之道也。未至于圣,则不能无人欲之私,而其为德不能皆实。故未能不思而得,则必择善然后可以明善。未能不勉而中,则必固执然后可以诚身。此则所谓人之道也。不思而得,生知也。不勉而中,安行也。择善,学知以下之事。固执,利行以下之事也。

【理学讲评】诚,是真实无妄。从容,是自然的意思。择,是拣择。固,是坚固。执,是执守。承上文诚身说:“这诚之为道,原是天赋与人的,盖天以实理生万物,人以实理成之为性,率其性而行之,本无间杂,不假修为,乃天与人的道理,自然而然,所以说是天之道也。若为气禀物欲所累,未能真实无妄,而用力以求到那真实无妄的去处,这是人事所当然者,乃人之道也。诚者之事何如,其行则安而行之,不待勉强而于道自无不中,其知则生而知之,不待思索,而于道自无不得。此乃从容合道的圣人,全其天而无所假于人为者也。诚之者之事何如?其知则未能不思而得,必拣择众理以明善,其行则未能不勉而中,必坚守其善以诚身,此乃用力修为的贤人,尽人以合天者也。”然自古虽生知安行之圣,亦必加学问之功,夫其得之于天者既全,而修之于人者又力,此所以圣而益圣欤?

【元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诸儒注疏】此诚之之目也。学、问、思、辨所以择善而为知,学而知也。笃行,所以固执而为仁,利而行也。程子曰:“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理学讲评】承上文说:“择善而固执之,固诚之者之事。然其用工之节目,又不止一端。第一要博学,天下之理无穷,必学而后能知。然学而不博,则亦无以尽事物之理,故必旁搜远览,凡古今事物之变,无不考求,庶乎可以广吾之闻见也,这是博学之。所学之中有未知者,必须问之于人,然问而不审,则苟且粗略,而无以解中心之惑,故必与明师好友,尽情讲论,仔细穷究,庶乎可以释吾之疑惑也,这是审问之。虽是问的明白了,又必经自家思索一番,然后有得,然思而不慎,又恐失之泛滥,过于穿凿,虽思无益矣。故必本之以平易之心,求之于真切之处,而慎以思之,庶乎潜玩之久而不通也。既思索了,又以义理精微,其义利公私之间,必加辨别,然辨而不明,则毫厘之差,谬以千里,虽辨无益矣。故必条分缕析,辨其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何者似是实非,何者似非而实是,一一都明以辨之,庶乎尽其精微而不差也。夫既学而又问之、思之、辨之,则于天下之义理,皆已明白洞达而无所疑,可以见之于行矣。然行而不笃,则所行者徒为虚文,而终无所成就,又必真心实意,敦笃而行,无一时之间断,无一念之懈怠,则所知者皆见于实事,而不徒为空言矣,所以又说笃行之。”夫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所以择善也。笃行,所以固执也。五者,皆诚之者的工夫,学知利行之事也。

【元典】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译文】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切实做到就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诸儒注疏】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此困而知,勉而行者也,勇之事也。

【理学讲评】弗字,解做不字。措字,解做止字。承上文说:学、问、思、辨、笃行,固是求诚之事,然有一样资禀庸下的,未能便成,必须专心致志着实用功,乃能有成。如古今事物之理,不学则已,但去学时,便要博闻强记,件件都理会得过才罢。若有不能,不止也。有疑惑的,不问则已,但去问时,便反复讲究,件件都要知道才罢,若有不知,不止也。有该思索的,不思则已,但去寻思,则必再三筹度,务要融会贯通才罢,若有不得,不止也。有该辨别的,不辨别则已,但去分辨,则必细细剖析,务要明白不差才罢,若有不明,不止也。及其见诸葛亮躬行,不行则已,但行的时节,务要践履笃实,底于有成才罢,若有不笃,不止也。他人一遍就会了,自己必下百遍的工夫,他人十遍就会了,自己必下千遍的工夫,务求其能而后已,这是困知勉行者之事也。

【元典】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译文】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同类推荐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理性的陨落——在课堂上被歪曲的尼采和叔本华

    理性的陨落——在课堂上被歪曲的尼采和叔本华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中华圣贤经

    中华圣贤经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贤们在生活中总结提炼出许多短小精悍、能够启发心智的名言佳句。这些千古名言,巧譬妙喻,明理析奥,以其思维美、内容美、语言美一向为人们欣赏和传诵。它们不仅仅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处世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为人处世、居官从政、治家劝学、待人接物、修身养性必备的宝典。它们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结了人生的宝贵经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经过几千年的积淀,这些名言佳句遍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志、求学等各个领域。它们犹如人生路上的灯塔、路标,照耀着、指引着人们探求的方向。学习和掌握这些处世智慧,有益于立世修身,有利于处理人际关系。我们深信,圣贤之言不是枯燥无味的教条。读此书,你会发现这里有朴实真挚的人生经验、厚重深刻的心灵哲学、广博圆融的处事智慧。读此书,不是在单纯地体验和回味某句话的力量,而是在和一个个圣贤先哲的伟大灵魂交流。希望这部圣人贤哲智慧的人文读本,能够让你在面对任何人生困境时,都可以找到心灵航海中的指南针,给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
  • 论语的提醒

    论语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论语的原文,给出了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论语的智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提醒。
热门推荐
  • 孤岛荒城

    孤岛荒城

    夏羽因为一场意外进入了一个无人孤岛,却发现有许多人与自己一样莫名其妙来到这里,他们发现了一片荒废的古城,于是开始探索荒城这失落的文明,可没想到伴随着探索古怪的事情也开始接二连三地发生……
  • 海岛上的小日子

    海岛上的小日子

    买了座海岛,只想吹吹海风,晒晒太阳,结果大家都往岛上跑。建酒店,修别墅,大学还来凑热闹。养个牛,溜溜马,还有一堆小动物。买飞机,买游艇,竟然还要买军火。我是夏天,工作太忙,日子过得真蛋疼啊!
  • 大唐孽子

    大唐孽子

    「历史爽文」熬了个夜,李宽回到了大唐,成为李世民的二儿子楚王李宽。他曾是长安城四害之首,是李世民口中的孽子。他是世家的眼中钉,又是勋贵的最佳合作伙伴。他是商人眼中的财神爷,也是匠人眼中的救世主。他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剂,是科学技术的奠基者。他是番邦属国的噩梦,是大唐开疆拓土的功臣。……且看李宽在“全才系统”的助力下,带着大唐百姓走向奔小康的生活。书友群:1060667508
  • 这个瘸子惹不起

    这个瘸子惹不起

    作为一个残疾人,总是被人歧视怎么办?那就把所有这样的人的腿都打断,直到有一天世上所有的腿都断了,就没有人骂你瘸子啦!
  • 暮云沉霭

    暮云沉霭

    老妈限定她一年之内嫁出去,那她只好去相亲咯。为什么这个年头总裁也会来相亲?风水轮流转今年到她家了吗?不,这一定是个圈套,一定!
  • 家有七宝

    家有七宝

    爬个山也能穿越?还穿在了荒郊野岭的羊肠小道上!好不容易遇见一个活人吧,还要收她做侍妾?凭借着21世纪的聪明才智,她巧妙遁走。没想又惹上个皇子殿下,两个男人争着抢着要娶她?喂喂,姐是人,不是物体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诗意环江

    诗意环江

    环江,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世界自然遗产地。振衣凭眺万峰前,望里山岚断复连。全国各地的诗人来到环江,长歌短韵,好诗嘉句。景入梦境,一似泉涌。集合成了《诗意环江》。
  • 逗比朋友(英文笑话集)

    逗比朋友(英文笑话集)

    劲爆的英文幽默集萃,它提供最贴心的服务,能随时带给你快乐,它是最好的药,能治愈忧郁;它是最多情的伴侣,能让你感受不到寂寞。能讲笑话的人,都是智慧之人;会听笑话的人,都是快乐的人。时不时地幽默一下,人生增加了许多谐趣。本书为渴望拥有阳光心情者选取当下最流行的搞笑幽默短篇,涉及名人对话、人生感悟、青春、爱情、职场江湖和创意思维等等方面,坚持最有趣,最有启发,最经典原则,让人笑不完乐不够。本书双语幽默还能让你在旅行、小憩、度假时掌握更多劲爆笑料,是朋友间最好的料理,是职场上润滑的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