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352

第352章 中庸至诚无息(2)

夫人居之于心以为功用之本,念起而实理见端,物至而实理有象;及夫念之已终,物之已隐,则实理不着,而心之所存亦即是而止,如是者,其心常有所息也。其所以息者,万物皆备之真不足于中,动静一致之理不极其量,诚未至也。然则心之息不息,一因乎诚之至不至,故至诚则无息矣。吾形吾色,天命皆凝焉;为寂为通,所性皆在焉。则一念而有一念之实理,万念而有万念之实理,以相续而合一。念起而实理一用其素,非随念而起;念止而实理不昧于心,非如念而止;实理不间断于两间,即不间断于至诚之心矣。由是而不息之所成者可思矣。夫其有间断也,则始之以间断者,终且至于倦忘。故其体夫实理者,始非不决于必成而终遂衰也。不息则此理既现,又有彼理以继之,万理不穷,皆以一理而通之,则有彻乎圣德之已成,而其心不异乎立诚之始,盖愈久而愈笃也,不息则久矣。至于久,则纯乎具此实理于心者,此实理之所自生,自有其成能。以发乎情,情自足也;以见乎才,才自裕也;以成乎量,量自充也。而为言、为行、为动,无不可征其诚矣。夫其征也,而岂有不备之美哉!不息而久之征,非天机之忽动,奋然一往之诚也。条理有序,悠然而不迫矣。非决意于一端,力尽而止之诚也。万变咸通,远而不竭矣。其征则悠远矣,征而悠远,则其征之所该括众理而含蓄深至者可思也。合初终而不穷,故万善无不具也,博矣。历常变而不爽,故万几无不胜也,厚矣。征而博厚,则其征之的超越卑近而昭示幽隐者可思也。其道不可以一端尽,故巍然独为首出也,高也;德不可以一端执,故晓然见其无蔽也,明矣。盛哉!不息而久之征,以之发而为言、为行、为动,情以此不匮,才以此不测,量以此无涯,盖实理之中自具此毕至之成能,而至诚以其无息者该而存焉,时而出焉,而岂有一德之不备者乎?是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而可思其与天地合德之实矣。

夫至诚之博厚、高明、悠久,既有其征,则其施行之大用必及于物矣,而其及物者何如哉?物莫不载于地,地所以载之者博厚。而至诚之博厚遍济群生,皆使之安处而自遂,则所以载物者厚也。物莫不覆于天,天所以覆之者高明也。而至诚之高明含容万类,使之昭觉而不迷,则所以覆物者大矣。天地之覆载化行其中而物成,乃所以成之者悠久也。而至诚之悠久德教涵濡,皆使之渐摩而永正,则所以成物者远矣。载也,覆也,成也,天地之大用尽此矣。而至诚备其功焉,非与天地同其用乎!

乃其用之所以同者,则惟其体之同也。地长育万类而无私,故博厚极焉。至诚无私之功用,以大公为溥遍之施,则配乎地之博厚矣。天昭宣大化而无欲,故高明极焉。至诚无欲之功用,以大明开知觉之先,则配乎天之高明矣。天地运行而不倦,故悠久极焉。而至诚不倦之功用,以久道尽化成之美,则与天地之无疆一矣。然则其用之与天地同者,唯与天地之体同也。乃天地之博厚、高明、悠久也,无思也,无为也,自成其体而用自行也。而至诚之如此其博厚,如此其高明,如此其悠久,与天地无殊者,岂待积之盛而后博厚,扩之宏而后高明,持之固而后悠久哉?其德普而天下共见也,非以善示人,而使人知其情深而文明也。至诚自征其博厚,而物自着其品节,亦地之华实广敷,而非以炫人之观览也。其丕冒群伦而民物胥格也,非以其善感人而使人因其鼓舞而惟新也。至诚自征其高明,而物自默受其裁成,亦天之元气推移,而非与物以相歆动也。其德教永久而大化以定也,非有所以规划,而为物计其深远以图维也。至诚自征其悠久,而物自各正其始终,亦天地之绵亘无极,而非为物以勤劳也。

观于此,而至诚之配天地者,果其与天地自然之体用合一而无间矣。乃要其所以能与天地合德者,则唯其诚之至也,唯其至诚之无息也。而就天地思之,又岂其所以覆载成物者有异理哉?则欲信至诚无息而有自然之征,观之天地而可见矣。

天地有天地之体焉,天地有天地之用焉,而体之所以立,用之所以行,则有天地之道。其为道也,固不可以名言之,而审观其已然之迹,实求其合一之原,则可以一言尽也。体者所以用也,则用者即其体也。夫其为用也,孰非真一而无妄者乎?则其体可知矣,而所以立其体,行其用者亦可知矣。此可以一言而尽之。理为天地之主宰,则实有其物矣。其为物也,无在彼在此之珠也,无前古后今之异也,运行不竭而终始常然,岂有间二之者哉?所以不贰者,无非此一言而尽之理也。唯其然,故发而为大用,则着于生物。故其生物也,万象毕具,而神明妙合,非可以夫人意量测之者也。则甚哉,不贰之德,极乎神明变化而无不尽矣!是亦天地之征焉者乎!故由是而想其见于体撰者,则统乎一道,而自备乎道之全。博也,不知其涯也。厚也,不测其藏也。高也,无所不冒也。明也,无所不昭也。悠也,运行有序而化成不测也。久也,气不匮乏而形不毁坏也。博厚、高明、悠久,皆无息之功用,而一真无妄之成能也。则因是以想其生物不测之大用,又岂非其不贰之生者哉?

今夫天,从一隙而视之,斯昭昭之多已耳。及其扩而观之而见其无穷也,则所视无穷,而亦与之为无穷矣。昭昭者此高明,非有分疆而殊体也,皆此理之着为高明者无间者也。故日月星辰在上,而成象者皆系于其间焉,万物在下,而成形者皆覆于其下焉,不测矣。今夫地,指一处而言之,斯撮土之多已耳。及其泛览之而见其广厚也,则意中之广厚,更有意外之广厚矣。撮土者此博厚,广厚者亦此博厚,非积而推致也,皆此理之着为博厚者无间者也。故华岳之峙立,载之而不重;海之洪流,振之而不泄;万物之繁生,载之而各安,不测矣。

天地之生物,则于山于水尽之矣。今夫山,天地之气所结而成也。一卷石之多,亦山之体也,及其尽乎一山之广大,亦莫非山之体也。天地之结为山者不贰也,乃至于广大,而草木生其上矣,禽兽居其中矣,宝藏之矿质皆已出而利用矣,则生物不测矣。今夫水,天地之气所融而成也。一勺之多,亦水之体也,及其尽乎渊流之不测,亦莫非水之体也。天地之融为水者不贰也,乃至于不测,而大而鼋鼍蛟龙、小而鱼鳖生乎其中矣,货泉财帛之转输皆已聚而流通矣,则生物不测矣。

夫其所以生物不测者,岂有他哉?昭昭者与无穷者不贰而已,撮土与广厚不贰而已,卷石勺水与广大不测不贰而已矣,故曰“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也。然则天地之道,以不贰而自成其不测,而所以不贰者,唯此一言而尽之真理。则至诚之德,以不息而自有其征,而所以不息者,乃此至诚无不至之实心,可以知天地,可以知至诚,可以知至诚与天地合一之原矣。

《诗》不云乎,维天之有命以运行而启化也,于穆哉,其深远乎,而无微无显,无昔无今,有续而不已焉。夫天之为体为用,物皆仰焉,而《诗》所言者独称其不己焉,盖曰天之所以为天者,惟此无间断,无先后,时自行焉,物自生焉,故终古而如斯也。《诗》抑有云:于乎,岂不显然其共着哉,文王之德以宅心而制行也,为动为静,为成己为成物,纯一于善焉。夫文王之深仁大业,物皆被焉,而《诗》所言者,独称其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者,唯此无二无杂,道自行焉,德自成焉,故始终而一致也。

夫言纯者以心言尔,言不已者以化言尔。心以运化,而化即其心,其无二无杂者,一以实心体之,实心恒存,而何息之有?其无先后无间断者,一以真理贯之,真理不殊,而何贰之有?天之不贰,即文王之不息。然天唯以此一言可尽之道,故不贰而成不测之化;至诚唯此一诚无妄之德,故不息而成配天之业。天与至诚皆于无息而合德,故曰“诚者天之道”也。

右第二十六章,言天道也。

【心理穿梭】天之所以为天者不可见,由其博厚、高明、悠久而生物不测也,则可以知其诚之不贰。至诚之所存者非夫人之易知,唯圣知之。由其博厚、高明、悠久之见于所征者,则可以知其诚之不息。此自用而察识其体。《中庸》确然有以知之,而曰“故至诚无息”,“故”宇须涵泳始见。

章句以其非大义所关而略之。饶、胡智不足以知此,乃云“承上章而言”。上章末已云“故时措之宜也”,连用两“故”字,岂成文理?朱子业已分章矣,犹如此葛藤,何也?

所谓征者,即二十二章尽人物之性之事,亦即二十七章发育峻极、礼仪威仪之事,亦即三十一章见而敬、言而信、行而说之事。悠远、博厚、高明,即以状彼之德被于人物者,无大小久暂而无不然也;则至诚之一言一动一行,皆其悠远之征。文王之时,周道未成,而德之纯也,已与天同其不已。北溪“唯尧、舜为能然”之说,是以年寿论悠久也,其亦末矣。

一二者数也,壹贰者非数也。壹,专壹也。贰,间贰也。游氏得一之说,不特意犯异端,而字义亦失。老氏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其所谓一者,生二生三之一,即道失而后有德、德失而后有仁义之旨。“玄之又玄”、“冲而不盈”者曰一。有德,则与道为二矣。有仁义,则终二而不一矣。得一者,无二之谓。必无仁无义,而后其一不失也。《维摩经》所言“不二法门”者,亦即此旨。是岂非邪说之宗邪?

若《中庸》之言“不贰”也,则“元亨利贞”,“时乘六龙”而“大明终始”,固无所不诚,而岂但二哉?二亦不贰,三亦不贰,即千万无算而亦不贰也。彼言一粒粟中藏世界,而此言“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相涉哉?

且诚之不至而有贰焉者,以不诚间乎诚也。若夫天,则其化无穷,而无有不诚之时,无有不诚之处,化育生杀,日新无已,而莫有止息焉;为元、为亨、为利、为贞,德无不有,行无不健,而元亦不贰,亨、利、贞亦无弗不贰。岂孤建一元,而遂无亨、利、贞以与为对待之谓乎?故至诚之合天也,仁亦不贰,义亦不贰,三百三千,森然无间,而洗心于密。又岂如老氏所云“得一以为天下贞”哉?得一则必不可为天下贞。如得南则不正乎东,得仁则不正乎义。故曰:“所恶于执一者,为其贼道,举一而废百也。”

若其云“可一言而尽”者,则与第二十章所云“所以行之者一也”一例,不斥言诚,而姑为引而不发之词;非谓一言可尽,而二言即不可尽也。犹夫子之言“一以贯之”,而不容斥指其所贯之一。曾子以“忠恕”答门人,则犹章句之实一以诚也。圣人于此等处,非不欲显,而修辞立诚,不能予人以易知而煞为之说,以致铢絫之戾于理。由忠恕者,曾子之所得于一,而圣人非执忠恕以为一。天地之道,可以在人之诚配,而天地则无不诚,而不可以诚言也。云“诚者天之道”,以在人之天言耳。

乃天地之所以“生物不测”者,惟其一言可尽之道;“为物不贰”者,即在至诚之所谓诚。至诚之所以必征为博厚、高明、悠久者,惟其得乎天地一言可尽之道,以诚至而无息。一言而尽,配以圣人之至诚;为物不贰,配以圣人之无息。非谓一言之居要而无待于二,审矣。

无息也,不贰也,不已也,其义一也。章句云“诚故不息”,明以“不息”代“不贰”。蔡节斋为引伸之,尤极分晓。陈氏不察,乃混不贰与诚为一,而以一与不贰作对,则甚矣其惑也!

天地之不贰,惟其终古而无一息之间。若其无妄之流行,并育并行,川流而万殊者,何尝有一之可得?诸儒不察,乃以主一不杂之说,强人而为之证,岂天地之化,以行日则不复行月,方生柳则不复生桃也哉?

至诚者,以其表里皆实言也。无息者,以其初终不间言也。表里皆实者,抑以初终无间,故曰“至诚无息”,而不曰至诚则不息。“可一言而尽”者,天载之藏无妄也。“其为物不贰”者,天行之健不息也。藏诸用而无妄者,显诸仁而抑不息,故曰道可一言而尽而为物不息。道以干物,物以行道,道者化之实,物者化之用。不曰道不杂二而生物不测也。道者本也,物者体也,化也。道统天,体位天,而化行天也。呜呼!言圣、言天,其亦难为辞矣,而更益之妄乎?

同类推荐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版本,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分类明显。为便于广大读者研读,现分为上、下卷精心编辑出版。上卷内容主要包括“《厚黑学》原典”、“李宗吾自述”、“名家谈李宗吾”、“厚黑教主传”以及“历史上的厚黑名人”等;下卷内容包括“活学活用厚黑学”和“曾国藩官场厚黑镜鉴”,重点放在“活学活用厚黑学”这一编,从为人处世、职场官场、推销经营、情场交友、人情世故、厚黑口才等诸方面,详析、评述“厚黑”原理,做到厂内容丰富全面,举例生动活泼,阐释深入浅出,故事精彩而富有哲理。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国学与巴蜀哲学研究

    国学与巴蜀哲学研究

    国学与巴蜀哲学探索》是作者与唐赤蓉教授二十多年研究巴蜀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一个成果结集,所收论文曾发表在海内外的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刊物有加拿大的《文化中国》,国内的《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浙江学刊》、《社会科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绝大多数发表在上一个世纪。
  • 得到:极简老子

    得到:极简老子

    王蒙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读本,凝聚数十年读书心得与人生经验,直达《老子》精华内核。在本书中,王蒙打破《老子》千年不变的全文阅读模式,重新进行梳理,将老子智慧中的精髓以简练的文字展现给读者。本书共分七大章,以“学习老子的超常智慧”开篇,从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管理自己、管理工作、管理人际关系五大方面切入,以“道:世界和我之间的路”结尾,以全新的脉络串联起200条《老子》精华文字,每一页每一条都是硬核干货。
  • 家范的教育智慧

    家范的教育智慧

    《家范的教育智慧》内容简介:一般人只知道司马光有一部治国的书叫《资治通鉴》却很少有人知道司马光还有一部齐家的书叫《家范》。《家范》并不是仅仅讲如何治家问题,司马光在《家范》卷首引用《大学》里的一段话,来阐明他写《家范》的目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司马光自己也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热门推荐
  • 切莫黑化

    切莫黑化

    身份成迷的少女,有着秘密的系统,这个所谓的攻略任务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少女完美的形象下似乎有着不为人知的模样,在攻略的同时有些东西逐渐浮出水面【注意:男主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
  • 来自远方的祝福

    来自远方的祝福

    林桓这一生最喜欢的,莫过于那家店里香味清新的风铃草和那家店里眉眼清冷的她。
  • 龙拳小子

    龙拳小子

    多年以后的今天,丐帮已经没落,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也已经失传。然而,丐帮的后继者根据自己的觉悟,在“降龙十八掌”的基础之上衍化出一套新的武功绝学,这就是“龙拳十八式”。这套武功的创始人蓝枫长老早已经离开人世,但是他的徒弟却把这门拳法继承了下来。可惜继承者一代不如一代,直到这门拳法传到了一个叫谢声浪的少年手中,这套拳法才得以重新发扬光大。故事就从少年谢声浪讲起……
  • 图解心理学

    图解心理学

    心理学是探索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它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不管是消除生活和工作压力,还是改善人际关系,甚至是进行疾病的治疗,心理学都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多益处。因此心理学渐渐地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它产生兴趣,并积极地对它进行了解和学习。
  • 大武屠

    大武屠

    天地为局,众生为棋。布局者何在?破局人何在?且看那不公世道之下,乔逸如何一步步逆乱阴阳,冲破苍穹,一举抓出潜藏在五界六道之外的布局者……
  • 德鲁伊异界奇谭

    德鲁伊异界奇谭

    开局一条狼,装备全靠捡。技能借鉴某主机安卓版单机游戏,自然风暴专精,森林开局。练笔之作,文笔不好请多担待。实在不行,就右上角红叉叉,我这点东西还不值得您开喷。非爽文,主角一般打辅助,偶尔兼职AP。
  • 倾世妖后:本宫要休夫

    倾世妖后:本宫要休夫

    第一世:仙妖殊途。那一夜,鲜血染红了他的雪衣。第二世:人鱼悲歌。苍海,风情国的将士不断地屠杀着人鱼种族。第三世:倾世妖后。大难不死,她成为江湖上媚杀阁的少阁主紫玉晓。某小P孩一脸的奸笑。“母后,那个白发叔叔说要你的身体来交换才能换回小雪哦。”“风语姬雪,你抢我儿子干嘛?”
  • 思维决定成败

    思维决定成败

    通过换位思维,可以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维习惯,学会变通,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事情;通过换位思维,可以让我们了解别人的心理需求,感受到他人的情绪,将沟通进行到底。
  • 绝情仙尊

    绝情仙尊

    紅塵滾滾,情如髮絲,千絲萬縷,一生難解。修真之路,重情者,必將化為枯骨,身埋黃土。貧乏之地,有一重情重義之子,受至親之人陷害、受喜愛之人背棄、受信任之人背叛.....走投無路之下,卻巧得奇門逆天功法《萬世絕情訣》,他又如何逆世而起,登峰造極,成一代仙尊?「我蕭煌,此生無言無念、無思無想、無我無物,不再為他人而活,只為自己而活。執手中三尺青鋒、斬盡世間背棄情字之人!」
  • 梦境传说系列

    梦境传说系列

    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梦萦云荒第几篇,风沙滚滚去天边醉里不知年华限,当时月下舞连翩又见海上花如雪,几轮春光葬枯颜清风不解语,翻开发黄书卷梦中身朝生暮死一夕恋一样花开一千年,独看沧海化桑田一笑望穿一千年,几回知君到人间千载相逢如初见守护与被守护,爱与被爱的故事。希望你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