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43

第43章 论语里仁篇(3)

夫唯其所怀者有如是之异焉,故君子之于德,未得也,必求得之,既得也,必无失焉,而德日进;而其涉乎世变者,皆以豫远乎尤悔,以保其身而永其誉。小人之于土,其得也必恋之不舍,其失也且生怨焉,而迷日甚;及其涉乎世变者,且将不避夫凶危,以遂所欲而苟为安。盖莫不于所怀而分焉。然则欲为君子而不为小人者,尚慎于立心哉!

【元典】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一切按利益行事的人,人人厌恶。”

【诸儒注疏】孔氏曰:“‘放’,依也。‘多怨’,谓多取怨”。程子曰:“欲利于已,必害于人,故多怨。”

【理学讲评】放,是依仿。孔子说:“人能好义,则事皆公平,而人亦悦服。若其处心制行,只依着利的那边,物之有利者,必欲得于己,事之有利者,必欲专于己。这叫做放利而行。夫利既在已,害必归人,则不惟受其害者有所不堪,而不受害者,亦有所不平也。岂不多取怨于人乎!”夫放利而行,本欲为身谋,为家计也。至于多怨,又岂保身全家之道哉!故君子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心学讲评】世之衰也,天下日相寻于怨,大之为兵戎,小之为争讼。迨其怨之已成,而不能相下也,则见为气之不能平,而机之相为害。乃夫子穷其致怨之本而推言之曰:夫人亦何乐乎怨人,而亦何乐乎人之怨已哉?乃上下相怨,而忘乎分,亲戚相怨,而忘乎情,乃至本无夙恨,自可以相安之人,而成乎不可解之忿者,何其多也?非果气之亢而不相屈也,机之深而不可测也,则惟放于利而行耳。行求其利,不可也;然顾名思义,酌量乎人已之间,亦未尝不利焉。乃放于利者豫拟一利以为准,因是而或行或止,必期便于己而有获者,乃为之曲折以求其必遂,则己之益,人之损,己之得,人之失,虽假为之名,巧为之术,人既身受其伤,未有能淡然相忘者焉。激之而气不可抑,相制相挟而机不可测,则无所往而不得怨焉,实自此始也。故君子欲静天下之争以反人心于和平,无他,以义裁利而已矣。

【元典】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文】孔子说:“能以礼让治国吗?没问题!不能以礼让治国,怎么实行礼法?”

【诸儒注疏】让者,礼之实也。“何有”,言不难也。言有礼之实以为国,则何难之有! 不然,则其礼文虽具,亦且无如之何矣,而况于为国乎!

【理学讲评】礼,是尊卑上下的礼节。让,是逊让,即礼之实处。何有,是不难的意思。如礼何,譬如说没奈他何。言礼不为之用也。孔子说:“人君为国不可专倚着法制禁令,必须以礼让为先。盖礼以别尊卑,辨上下,固有许多仪文节目,然都是恭敬谦逊的真心生发出来。如君臣有朝廷之礼,然上不骄,下不僭,名分自然相安,这就是君臣间的礼让,父子有家庭之礼。然父慈子孝,情意自然相洽,这就是父子间的礼让,是让,乃行礼之实也。若是为人君的,能以礼让为国,或修之威仪言动之间,以示之标准,或严于名器等威之辨,以防其僭踰。凡所行的礼,都出于恭敬谦逊之实,则礼教既足以训俗,诚意又足以感人,那百官万姓每,自然都安分循理,相率而归于礼让,纪纲可正,而风俗可淳,其于治国何难之有?若不能以礼让为国,都只在外面粉饰,没有恭敬谦逊的真心,则出之无本,行之无实,虽有许多仪文节目,都不是制礼的初意,虽欲用礼,亦无如之何矣!礼且不可行,而欲其治国,岂不难哉!此可见为国以礼,行礼以让,先王化民成俗之道,莫要于此。”

【心学讲评】夫子曰:国之所与立者,礼也。礼之所自生者,让也。无礼,则上下不辨,民志不定,而争乱作,固已。乃班朝、治军、事鬼神、治宾客,未尝不修成法以行之,而国终不治,则盍反求其本乎!如为国者之以礼也,既备其文矣,而修之于上以风动乎下者,知礼之精意本在辞于己而敬于人,于是臣让善于君,君让能于臣,而功不相竞,名不相掩,位不相逼,利不相擅,由是而君臣上下之间,相敬也,即相和也,乃以感孚于民,乡间井里之中,相逊也,即相睦也,有为则互相成,有害则互相恤。内无专怨,而威望动四邻,于国何有乎!若犹是为国也,未尝不修政而课功也;犹是以礼也,未尝不备文而谨节也;而志相亢焉,气相凌焉,同堂之上有异心,举国之中为争府,则其于礼也,心异而迹强合,无所肖矣。岂礼为猜疑争竞之人设哉!虽礼具存,亦终不足以保其国矣。盖合一国为一心,则运之不劳;而欲合一国之心,则唯退以自处,而可容余地以让人。此先王制礼之精意,感人心于和平,而奠万国于久安长治之本,言治者其可忽乎!

【元典】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诸儒注疏】“所以立”,谓所以立乎其位者。“可知”,谓可以见知之实。程子曰:“君子求其在己者而已矣。”

【理学讲评】患,是忧患。位,是爵位。所以立,是所以居位之具。可知,是可以见知之实。孔子说:“天下之事,有系于人者,不必忧。有在于己者,所当忧也。如爵位之不得,人常忧之,君子则以人不我用,其责在人,于我无预,何忧之有。惟所以立乎其位者,乃吾职分之所当为也。苟上不能致君,下不能泽民,而吾之职分有亏,即幸而居位,亦不免尸位之诮矣!故必以为忧焉。名誉之不着,人常忧之,君子则以人不我知,其失在人,于我无预,何忧之用。惟可以见知之实,乃吾性分之所固有也。苟知未至于高明,行末至于光大,而吾之性分有亏,即幸而得名,亦不免名胜之耻矣。故必以为求焉。”夫患所以立,非修此以觊得其位,求为可知,非务此以求知于人,盖君子为己之学如此也。不然,有为而为,则亦小人儒耳。奚足贵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夫人之未能自得者,类皆有所患。患者,身心不宁,而若无以自处,抑将于是而有求焉。此其为情,乃欲身世之各得者,邪正之分,为人为己之界,不可不审也。若可无患也,可无求也,则坦然行其所自在者而已。

若其未能免于患与?则吾为之计,“不患无位,而患所以立”也。才全而当世必我求,可无患也。才全而当世或不我用,患无益也。即令无位,亦自有俯仰无愧怍之地以安我身。如其患之,则役役于得失之际,若天高地厚而无所容,不已陋乎?斯人也,亦尝念所以立乎?使一日者授我以位,君有所责于我而我无以应,民有所望于我而我无以酬,事有所任于我而我无以理,则果天高地厚,而此身无所容矣。以此为患,则反求之学术性情之内,日救过之不暇,而尚患位之不我加乎?

若未能免于患,则必有所求,吾为计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德立而天下必我知,可无患也。德立而天下不我知,患无益也。虽不我知,亦自处于疚恶不加之地而无所伤。如其患之,将汲汲于表着之迹,若左图右维而无所可,不已惫乎?斯人也,正未知其为可知否耳。使有人焉,有知人之哲,考我之言,不容以一得而蔽多失,察我之身,不容以一善而概生平,察我之心,不容以外节而藏中伪,则将左图右维以求之,已晚矣。唯先自求,则必患吾学术性情之中无一念之能实,而尚患人之不己知乎!

夫学者诚能尽吾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则但有可以立位之才,但有可以使人知之德,尚非自足之境;而当无位之日,以立位为患,当莫己知之日,以可知为求,其用心尚未能纯也。然戢其躁动愤激之心而生其愧耻,则因此而知为己之实,其于君子之道,尚庶几乎!若区区以名位为忧者,苦心劳形,终日而不得须臾之和平,亦不足道也矣。

【元典】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

【诸儒注疏】“参乎!”者,呼曾子之名而告之。“贯”,通也。“唯”者,应之速而无疑者也。圣人之心,浑然一理,而泛应曲当,用各不同。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尔。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是以呼而告之。曾子果能默契其指,即应之速而无疑也。

【理学讲评】参,是曾子的名。贯,是通。唯,是应之速。曾子一日三省其身,其于斯道之用,固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矣。但于体用一原的去处,尚未能确然有见。故孔子呼其名而告之说:“参乎,汝亦知吾之道乎?盖天下事有万变,物有万殊,其实总是一个道理。若在事物上一一去讲求,则头绪多而用力难,非根本切要之学也。我于天下的事物,只是一个道理贯通将去,随他千变万化,都能应之而不穷,处之而各当。譬如川水一般,虽千条万脉,只是一个泉源流行出来。譬如树木一般,虽千枝万叶,只是一个根本生发出来,散之则甚博,而操之则甚约,这便是我的道理。”曾子一闻孔子之言,豁然有悟,就答应说:“唯。”盖其工夫至到,识见高明,故不复有所疑问,而直应之如此。此圣人传授心法,惟曾子独得其宗也。

【元典】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走后,其他学生问:“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思想,就是忠恕。”

【诸儒注疏】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无余法,而亦无待于推矣。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着明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患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或曰“中心为忠,如心为恕。”于义亦通。

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违道不远”是也。忠恕一以贯之。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此与“违道不远”异者,动以天尔。又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又曰:“圣人教人,各因其材,‘吾道一以贯之’,唯曾子为能达此,孔子所以告之也。曾子告门人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亦犹夫子之告曾子也。《中庸》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斯乃下学上达之义。”

【理学讲评】门人,是孔子弟子。实心自尽,叫做忠,推己之心以及人,叫做忠。孔子一贯之旨,惟曾子为能默契,其余门人,都不能知。及孔子既出,门人问私问于曾子说:“夫子所谓一以贯之者,其说谓何?”曾子答说:“夫子之道无他,只是忠恕而已矣。”盖一人的心,就是千万人的心,我心里要尽的去处,就是人心所欲得的去处。若真实自尽,念念都出于忠,便能推以及人,事事都出于恕,可见千万人的心,只是这一个心,便都通得,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意不过如此,岂复有他说哉!万一以贯万,是圣人传心的要诀。忠以行恕,是学者下手的工夫,其地位不同,而其易简切近,则未尝有二,若曾子者,可谓善发圣人之蕴矣。

【心学讲评】万物皆有固然之用,万事皆有当然之则,所谓理也。乃此理也,唯人之所可必知,所可必行,非人之所不能知、不能行,而别有理也。具此理于中,而知之不昧,行之不疑者,则所谓心也。以心循理,而天地民物固然之用、当然之则各得焉,则谓之道。白天而言之,则以阴阳五行成万物万事之实体而有其理;即此阴阳五行之灵妙,合于人而为情性,以启其知行者,而有其心,则心之于理,所从出皆本非二物。故理者,人心之实;而心者,即天理之所着所存者也。吾心本有万物皆备之实,而但恐入之托于虚而失之;吾心本有与物开通之量,而特患人之锢其几而隘之。则虽有所得于道之一端,而明乎此者昧乎彼,行乎一曲者不足以达乎大全。圣人之教,博之以文,亦至赜矣。约之以礼,亦至慎矣。小者必谨,大者必尽,常有其经,变有其权。列之为治教政刑,修之为礼乐文章,极之于幽明法象,察之于饮食男女,然而不拂人之情,而即以顺天之纪,存不睹不闻之德,即以备位天地,育万物之功,无他,求之于此心而已矣。顾人之求道也,以为天地万物之全体大用皆通会于一心,遂欲扩其心量,以包乎广远,则务大者必略乎小,察乎小者必忘乎大,执为常者必穷于变,遂于变者反碍其常。若是者,末可以即语以斯道之会归也。

曾子之学,以至善为归,以慎独为要。有所未及知,而所知者必真知,有所未及行,而所行者必笃行,皆信诸心而实体其理,故致曲之久,渐以几乎弘毅,盖将扩充之于万事万物之远大,而可无疑。子以为此可以决其信而使无疑矣,乃呼而告之曰:参乎!汝欲得吾之道乎?夫吾之为道,至小之几无忽也,至大之体无遗也,至常之体不杂也,至交之几不忘也。虽然,所以尽乎小者,即所以致乎大;所以行乎大者;即所以详乎小;所以贞乎常者,即所以应乎变;所以应乎变者,即所以贞乎常。故小不废大,大不遗小,小大因乎事,而达之者一致;常不碍变,变不失常,常变因乎时,而行之者一揆。盖实有包众理,通万事者,为一至之原,而于天地、民物、道法之无穷,皆以此贯之而已矣。于人情无不贯也,贯之而无有逆也;于物理而无不贯也,贯之而无有蔽也。即里而即表,而精而即粗,参乎!亦可以自信而亡疑乎?

曾子闻此言也,知其所真知者果万物之理,不违此知也,知其所笃行者果万事之理,不异此行也;反而求之于吾心,而可以贯者存此一心也,即天所与我以与天地民物相往来者也,无容逐物而分应也;默而运夫天下,而可以贯者在此一理也,盖我所奉以与天地民物相酬酢者也,无容异念而旁求也。大哉一乎!顺哉以贯之者乎!乃以自信其所学之不差也,而直应之曰“唯”!于是而夫子出矣。盖知曾子之已信乎此,而自兹以往,可历乎天德王道而无疑,而可不待更端以告之也。

而门人则不能无疑矣。不知所谓一者何体,则疑其何以能贯;不知所谓以贯者何几,则疑其何者为一。天下之理亦至繁矣,将于此至繁之中,择一理以为主乎?抑于此至繁之外,别有一理以为宗乎?吾人之心亦至变矣,将为此至变之中,守一念以为恒乎?抑于此至变之外,别立一心以为要乎?乃从曾子而问曰:何谓也?

同类推荐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范畴篇

    范畴篇

    在《范畴篇》里,亚里士多德首先使用了范畴这个术语的,他规定出十个范畴,作为基本概念,它们是:实体、数量、关系、性质、活动、遭受、姿态、时间、地点、状态。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前面四个范畴,特别是性质,尤为重要。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说:“且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讲水的积累要多(指聚为海),才能使大船浮起来,才能使大鱼飞起来。庄子这话的意思就是我先前讲的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多多地积累包袱。包袱不够多,你就舍不得扔。当包袱多来压得你喘不过气,你就会一股脑儿全扔掉。所以,朋友,现在你正在做的无用功尽管做下去,迷途还不远时,你会走下去,因为你还能看见身后的熟悉地方,还心存侥幸。当迷途已远,身后不见了熟悉的地方,眼前只见深渊,这时你才会下了决心一定要回去。你回得去吗?你回得去。任何时候只要你倾听心灵,就会有感动、有启发、有指引。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生命谁做主

    生命谁做主

    生命谁做主?当然是生命境做主!这是一本呼唤全人类正视生命境的书。生命最初是什么?为什么会活?如何理解起源、进化、遗传和发育等重大问题,尽在此书中。现代生命科学把生命规律搞得庞杂而繁复,那是因为把生命现象“看走了眼”。人类再智慧,科学再万能,如果不认识思维是什么,不纠正思维中的动物性缺陷,就很难闯出误区。当今社会,用主观的遗传基因概念解释生命的一切现象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坏习惯。人们为什么不换个视角重新审视生命?请还原生命物质运动的自然规律吧!这本书以生命境为主题,正确认识人体在生命体系中的地位,正确把握人体在生命境中的“雕塑规律”,我们的身体将天然健康,人类的前途将借助“生命境大爆发”跳出灭绝。
热门推荐
  • 总裁:因为是你

    总裁:因为是你

    “唐总,嫂子又把别人说哭了。”唐封笙:“没关系,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唐总,嫂子又砸胸牌了。”唐封笙:“没关系,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唐总,嫂子离家出走了。”唐封笙:“没关系,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唐总,嫂子这次出去找小白脸了!”某男一个翻身,“这是第一天的事!她还反了不成?”
  • 无尽的星球求生

    无尽的星球求生

    一次意外让原本朴实无华的大学生——秦轩,得到了一个宇宙至尊培养系统,带领他在一个个环境破碎的,且严酷的陌生星球上艰难求生。生死间的锻炼,让他领略到了地球的渺小,更让他渴望无垠的星空…………
  • 美女启示录

    美女启示录

    史上最强修行天赋的少年回归都市他不要权势,不要金钱,只要美女又在一个个美女的引导下,踏上了一条无敌修行路……
  • 火焰王冠

    火焰王冠

    从北方的雪原,他把火焰燃向了南方的土地当他站在那里的时候,人们就知道他的名字美女心中的王子,诗人眼中的英雄,歌者口中的王冠他之一生,当是长歌
  • 誓言翩翩

    誓言翩翩

    一场意外的旅行,遇见了你。其实根本与你无关的誓言,却偏偏从此与你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喜欢,最初是迷恋,后来却变成了爱。
  • 欺世盗名之诸神

    欺世盗名之诸神

    “叮恭喜你达成绿帽成就!”注:本成就为累计成就,可无限积累。“噗......”“叮,因未知因素影响,操作失误,宿主死亡,系统自爆中。”刚被系统气死的杨正懵逼的看着自己的金手指炸了,那么自己该咋办?
  • 枪笔未止杯莫停

    枪笔未止杯莫停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诸王将,自儒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 粉红色的纸鹤

    粉红色的纸鹤

    她曾经是学霸却无奈地放弃了高考;她对爱情有执着的追求,她凭单薄的肩膀孝敬父母与公婆,她对学生有无私的爱!然而她悄悄地走了……
  • 盛宠特战小鲜妻

    盛宠特战小鲜妻

    韩遥,生活在小乡村的一个女生,心怀着山河梦,韩系家族弃女,却是生活的如鱼得水,腻味了平常的生活,义无反顾地进了军营。付少黎,陆军少校,特种大队大队长,军人世家独子,天之骄子,身边不缺追求者,却独独对她倾心。“我喜欢你,就像出膛的子弹,致命一击!”“我喜欢你,好似头顶军徽,光彩熠熠!”“我喜欢你,就像每天早起,致敬军旗!”这是他们互相的承诺,也是他们爱情的样子。战火里面,最美的是他们的笑容。
  • 心跳超速

    心跳超速

    年少的喜欢,还没来得及告诉你。不过,上天还是眷顾我的。再次遇见你,我一定告诉你,我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