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47

第47章 论语里仁篇(7)

勉斋说“忠近未发”,体程子“大本、达道”之说,甚精。者所尽之己,虽在事物应接处现前应用,却于物感未交时,也分明在。和非未发时所有,中则直到已发后依旧在中,不随所发而散。故存养无间于动静,省察必待于动时。但言忠,固将有恕,但言恕,或离于忠,故曰“忠近未发”。须玩一“近”字。

动则欲见,圣人之所不能无也。只未发之理,诚实满足,包括下者动中之情在内,不别于动上省其情,斯言忠而恕已具矣。若于喜、怒、哀、乐之发,情欲见端处,却寻上去,则欲外有理,理外有欲,必须尽己、推己并行合用矣。

倘以尽己之理压伏其欲,则于天下多有所不通。若只推其所欲,不尽乎理,则人己利害,势相扞格,而有不能推;一力推去,又做成一个墨子兼爱,及忘身徇物之仁矣。

曾子见得圣人动静一致、天人一理处,故虽无所于推,而求之于尽己而无不尽者,即以求之于推己而无不推,确然道个“忠恕而已矣”,更无不彻处。

天无可推,则可云“不待推”。天虽无心于尽,及看到“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絪缊化醇、雷雨满盈处,已自尽着在,但无己而已。只此是命,只此是天,只此是理,只此是象数,只此是化育亭毒之天。此理落在人上,故为诚,为仁,为忠恕,而一以贯之,道无不立,无不行矣。

朱子引《诗》“于穆不已”、《易》“乾道变化”为言,显然是体用合一之旨。若云“天不待尽”,则别有一清虚自然无为之天,而必尽必推之忠恕,即贯此天道不得矣。

非别有一天,则“一以贯之”。如别有清虚无为之天,则必别有清虚无为之道,以虚贯实,是“以一贯之”,非“一以贯之”也。此是圣学、异端一大界限,故言道者必慎言天。

《诗》说“于穆不已”,是赞天命无间断。朱子断章引来,却是说天命不问断,《中庸》意亦如此。尽着者太极絪缊,阴阳变合,以命万物而无所已也。知此,则“不待尽”之说,未免犯道家“天地不仁”疆界。言天差,则言道皆差也。

《中庸》说“无为而成”,以其不因名法、智力而就功耳。经纶、立本、知化,见而敬、言而信、行而说,何尝不是全副本领,尽着用去?以此配天,天可知矣。

潜室看来不用朱子“忠是一、恕是贯”之说,解自分明。其言“生熟”亦好。熟非不待推,只所推者无别已耳。朱子拆下一“恕”字,分学者、圣人。曾子合言“忠恕”,则下学而上达矣。一事作两件下工夫,唯其生也。合下做一件做,唯其熟也。下学上达,天人合一,熟而已矣。

潜室倒述《易》语,错谬之甚也。《易》云“同归殊途,一致百虑”,是“一以贯之”。若云“殊途同归,百虑一致”,则是贯之以一也。释氏“万法归一”之说,正从此出。

此中分别,一线千里。“同归殊途,一致百虑”者,若将一粒粟种下,生出无数粟来,既天理之自然,亦圣人成能之事也。其云“殊途同归,百虑一致”,则是将太仓之粟,倒并作一粒,天地之间,既无此理,亦无此事。

而释氏所以云尔者,只他要消灭得者世界到那一无所有底田地,但留此石火电光、依稀若有者,谓之曰一,已而并此一而欲除之,则又曰“一归何处”,所以有蕉心之喻,芭蕉直是无心也。

若夫尽己者,己之尽也;推己者,己之推也;己者“同归”“一致”,尽以推者“殊途”“百虑”也。若倒着《易》文说,则收摄天下固有之道而反之,硬执一己以为归宿,岂非“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唾余哉?比见俗儒倒用此二语甚多,不意潜室已为之作俑!

小注中有问“‘几谏’是见微而谏否”者,说甚有理。以字义言,“几”虽训“微”,而“微”字之义,有弱也、细也、缓也、隐也四意。“几”之为“微”,则但取细微之一义,而无当于弱、缓与隐。微可谓之隐,几固不可谓之隐也。《檀弓》所云“有隐无犯”,隐原不对犯而言。观下云“事师无犯无隐”,倘以直词为犯,微言为隐,则无隐何以复得无犯,无犯何以复得无隐?然则所谓隐者,但不昌言于众之谓耳。

父子之际,恃谈言微中以解纷,此谚所谓“逢人且说三分话”者,中间留一抽身法,而真爱早已灭裂矣。且微词之所动,必慧了人而后能喻。使其父母而或朴钝也,兼母言之,尤必妇人所得喻。将如以棘刺切骨之疽,其不相及远矣,岂事父母之通义乎?

《内则》云“下气、怡声、柔色”,彼亦但言辞气之和,而非谓言句之隐。气虽下,色虽柔,声虽怡,而辞抑不得不尽。假令父母欲杀人,而姑云“此人似不当杀,请舍之,以体好生之德”,岂非“越人关弓,谈笑而道”之比哉?

以此知“几谏”者,非微言不尽之谓,而“见微先谏”之说为允当也。到郎当地位,自非危言苦色不能止燎原之火;而在几微初见之际,无一发难收之势,可无用其垂涕之怨,则唯“几谏”为体,而后“下气、怡声、柔色”得以为用,二者相因,而益以知“见微先谏”之妙也。

“见志不从”一“志”字,明是过之未成。不从则渐成矣,故以“又敬不违”之道继之。若其必不从而至于“劳”,则亦必己之直词尽言有以婴父母之怒。若微言不尽,约略含吐,则虽甚暴之父母,亦何至有挞之流血之事?既云微言不尽,又云得罪于父母,一章之中,前后自相矛盾矣。

凡此,皆可以知“见微而谏”之说为优。盖人子于亲,不忍陷之于恶,关心至处,时刻警省,遇有萌芽,早知差错,恰与自家慎独工夫一样细密。而家庭之间,父母虽善盖覆,亦自无微不着,与臣之事君,势位阔殊,必待显着而后可言者自别。故臣以几谏,则事涉影响,其君必以为谤己,而父母则不能。且君臣主义,故人臣以君之改过为荣;而亲之于己,直为一体,必待其有过之可改,则孝子之心,直若己之有恶,为人攻发,虽可补救于后,而已惭于于先矣。

朱子之答问者曰:“人做事,亦自有蓦地做出来,那里去讨几微处?”此正不足以破见微之说,蓦地做来底,自是处事接物之际,轻许轻信、轻受轻辞之类。此是合商量底事体,(即)有商量,不名为谏。所必谏者,必其声色货利之溺,与夫争斗仇讼之事也。此其耽之必有素,而酿之必有因。天下岂有蓦地撞着一个女子,便搂之入室;忽然一念想及非分之财,蓦地便有横财凑手之理?则为之于一时,而计之已夙,他人不知其几,而子固已知之矣。

至于一朝之忿,或发于无根。乃以恶本无根,则发之速而成之亦速,迨其已成,则已为既往之不咎,而无所于谏。若云列其前愆,以防其贰过,则于前过为着,而于后过为几。足知凡当谏者,必其有几,而蓦地之失不与焉。蓦地之失,在事而不在志,安得有志之不从,以待“又敬”之再谏乎?以本文推之,大义炳然。惜乎问者之不能引伸以相长于斅学也。

子之谏亲,只为不忍陷亲于恶,故须权以审乎轻重。《内则》云“与其”、云“宁”者,正人子处变之时,千回百折,熟思审处来底。以此,益知朱子所云“蓦地做出来”底,不在谏例。“蓦地做出来”底,其恶必浅,较之怙过愎谏,而挞子流血以贼父子之恩,则彼轻而此重矣。

即至忽然一棒打死一人,虽于常情见其大,然亦只是过误杀人,不陷重辟,乡党州闾亦且怜之,不得云“得罪于乡党”。故孟子亦唯立一窃负而逃之法,以恶出无心,不可责善以贼恩,而业已杀人,谏亦无益也。

假使因酗酒而误杀,则固有可谏之几在。其平日痛饮无节,使酒妄怒时,正好预陈酒中或有误杀之害,却于彼时则须垂涕泣以尽其辞。“不怨”云者,不以己之被挞痛楚为怨也。不怨而后谏之再三不已,怨则不复谏矣。若亲方将陷于恶,己乃欢容笑口,缓颊而谈,则岂复有人之心哉?

西山推“几谏”之义,而及于天子、诸侯之子,此未尝审之于义也。天子、诸侯之子,却无谏诤之礼。所以《内则》但云“得罪于乡党州闾”,非文有所遗,待西山之补疏也。

天子、诸侯之有过,自公卿以至于蒙瞍、工舆,不患谏者之无人矣。所以世子自问安视膳之外,皆非其职。朝廷之政,既非其所与闻;宫壶之间有所失德,则正为嫌隙窥伺之府。夫以救过以全恩之不暇,而敢以空言激成实衅,以贼父子之仁哉?即其万不得已而有所言,必其关于君身之安危,亦以情而不以理。若如西山所云“得罪于天下”者,固非青宫之所得与闻也。

盖天子、诸侯之子,于其父有子道,抑有臣道;当世及之天下,则又有先后相承、时位相逼之道。既不患谏诤之无人,是可藉手以全恩矣,何事效草野之倨侮,以犯危疑邪?

汉明帝“河南、南阳不可问”之对,亦偶尔与闻,微言以释上怒耳,初非谏也。然且以成君父易储之过,疑于炫才以夺嫡,不得与叔齐同其仁矣。若懿文太子之怀疑以致夭折,非不遇明主慈父,且以召过伤恩,酿再世之祸,况其下此者乎?故曰“为人臣子而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宜,遭变事而不知权”。权者,轻重之所取定也。

夫曰“谏”而必曰“不从”,曰“劳”,则谏之至于不从而且劳者,固其恒也。特在士庶之家,则父母有不顺之志,所发露而见端者,止此兄弟仆妾之俦,无相乘以取厚利之事。其在天子、诸侯,则属垣之耳,倾危伏焉。志一见端,将李泌所谓“就舒王而献首谋”者,于此起矣,况“不从”之,且至于“劳”也?

士庶之子,挞而已矣,挞而流血而已矣。夫人即以非道挞其子,即至于流血,而要非其过之大者。以权之于“得罪于乡党州闾”,其为善恶、利害,皆彼轻而此重。若天子、诸侯之于子,而岂徒尔哉?小者为宜臼,而大者为申生。要亦一怒也,亦一挞也。以恶言之,则戕国本以危宗庙。虽有他恶,曾莫得与比重。以害言之,则小者为晋之乱,而大者为西周之亡。亦害之莫有重焉者也。故士庶之子,以不谏而陷亲于不义;天子、诸侯之子,正恐以谏而陷亲于大恶。故曰“处变事而知权”,言其(其)轻重之审也。《内则》之云“与其”、云“宁”者,亦审乎轻重之词也。

士庶之子,蒙挞流血而道在不怨,则以挞子流血,亲之过小者也。天子、诸侯之子,蒙怒见废,则亲之过大矣。亲之过大而不怨,是为不孝,孟子于《小弁》,言之详矣。不审其始,冒昧以谏,卒逢亲怒,祸首宫庭,怨邪?不怨邪?其又何以自靖邪?

圣人酌权以立万世之经,故不为天子、诸侯立以子谏父之礼。盖亲而贤也,则端人正士自尽其谠言,而无待于子。若其不贤也,则可使有诛逐谏臣之事,而不可使摇国本以召天下之兵端。嫌疑之际,微子且不能效诸不肖之弟,而况子之于亲乎?西山不知《春秋》之义,以士庶例天子、诸侯,将使仁而陷于愚,义而流于讦,启不善读书者无穷之害。故君子之立言,不可不慎也。

双峰云“圣人言常不言变”,看得圣人言语忒煞小了。流俗谓“儒者当置之高阁,以待太平”,皆此等启之也。

圣人一语,如天覆地载,那有渗漏?只他就一事而言,则条派原分。子曰“不远游”,但以言游耳,非概不远行之谓。游者,游学、游宦也。仕与学虽是大事,却尽可从容着,故有闲游之意。若业已仕而君命临之,如苏武之母虽存,匈奴之行,十九年也辞不得。盖武之行原非游比也。游固常也,即衔君命而远使,亦常也,何变之可言而圣人不言哉?至于避仇避难,则与父母俱行;若商贾之走四方,所谓“礼不下于庶人”:非所论也。“父母在不远游”,一言而定为子者之经,何有变之未尽?

冯氏以“讲说”释“言”字,可补集注之疏。有讲说则必有流传,故从千百年后,而知其“言之不出”。若用之间有所酬答,措施之际有所晓譬,则古人言之烦简,夫子亦何从而知之?

孟子说“见知”、“闻知”,皆传道之古人也。太公望、散宜生既无传书,伊尹、莱朱所作训诰,亦皆因事而作,不似老、庄、管、吕,特地做出一篇文字。叔孙豹曰“其次有立言”,至春秋时习尚已然,而古人不尔。“耻躬之不逮”者,不逮其所撰述之理,非不践其所告语之事,本文自明。朱子云“空言无实”,“空言”字从夫子“我欲托之空言”来,明是说着述。范氏“出诸口”一“口”字,便有病。

此章与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一理,却与“仁者其言也讱”不同。辞之多寡静躁,系于存心;着述之有无,则好名、务实之异。古人非必存心之皆醇,特其务实之异于后世耳。

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唯行道之所得者为“不孤”。若只依附着道,袭取而无所得,则直是浮游于伦物之际,自家先不关切,而聚散无恒,物亦莫之应矣。

“德”在心,“不孤”在物。到此痛痒相关之处,名言将穷。所以陈新安着个“天理自然之合”六字,大概说来,微妙亲切。伯夷便必有叔齐,太伯便必有仲雍。乃至萧、曹,丙、魏,自尔相成。若谢灵运,尽他说“忠义感君子”,毕竟无助之者。

此与“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意旨正同。故朱子以小人之德反证,以验其理之同,则亦《大学》桀、纣帅暴民从之义尔。读小注当分别活看,大率类然。

“德不孤”是从原头说起,朱子所谓以理言是也。唯有其理,斯有其事。不然,则古今俱为疑府,如何孔子之门便有许多英材?事既良然,而所以然者不易知也,则唯德之不孤也。

至于德之所以不孤,则除是孔子见得亲切,说得如此斩截;不但有上观千古、下观万年识量,而痛痒关心之际,直自血脉分明。邻者,“如居之有邻”,偶然相遭而遂合,非有心招致之也。其为德先于天则志动气,其为德后于天则气动志,特不可为无德者道耳。所以集注云“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于“德不孤”之下添个“有德者”,集注之补帖精密如此类者,自不可粗心看过,方信得有德者必有邻之上,有德本不孤的道理。

《易》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也;又云“水流湿,火就燥”,天也。水无心而赴湿,湿亦无心而致水;火无心而趋燥,燥亦无心而延火。到此处,说感应已差一层,故曰“天理自然之合”。乃近海之区,一勺之水,亦自达于海;枯噗之候,一星之火而焚林。与夫黄河经万里坚燥之壤以赴海;通都大邑,火发既烈,则湿薪生刍,亦不转盼而灰飞。前者气动志,而后者志动气,其归一也。

盖德之深浅,与时之难易,亦天理自然之消息,而伯夷能得之叔齐,季札不能得之闽庐,不足疑也。要其为“德不孤”之理,圣人则已洞见之矣。

《论语》中,唯言及德处为不易知。“为政以德”,则“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又蓦地说个“德不孤”,皆夫子搬出家藏底珍宝,大段说与人知。知者知其所以然,不知者可以知其必然而已。呜呼,难言之矣!

同类推荐
  • 老子修身27妙术

    老子修身27妙术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世界的奥妙无处不在,世界的真相无时不在暗示我们,但我们没有觉察到。这本书带你走进老子修身的世界。因为你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你有太多的人生使命去完成,所以你无法静下心来看世界。
  •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闭上眼睛才能看清自己

    慈悲是一种爱,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对尘世间一草一木的爱。本书源于贤宗法师的人生体悟、修行心得以及讲学录,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两个特色,一是“向下”,法师分享给我们的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生活的智慧;二是“缓慢”,句句通俗易懂,紧贴内心,读来依依不舍。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把一切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并且可以由自己的内心加以消除。书中记录了他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并付诸行动。
  • 老庄论道

    老庄论道

    本书围绕老子思想的几个核心观念,讲述了老子哲学中的道、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以及庄子哲学中所倡导的自然、自在、自由、自性的人生。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老庄哲学中的基本观念,读者在领悟了这样几个基本观念后,也就把握了老庄哲学的基本精神。
热门推荐
  • 天玄共主

    天玄共主

    天玄大陆,各族林立,群雄割据。西方佛宗,传承不灭,自成一界东方道宗,御剑乘风,潇洒人间南方妖族,万妖共主,气焰滔天北方荒域,兽族归一,几进中原中域儒学,惊世大儒,挥手寂灭这是一个混乱的世界,也是一个修炼大世,看懵懂青年李玄怎么在这里搞风搞雨,只求活下去!证得真仙
  • 逃出DNF

    逃出DNF

    在现实中,一名医生玩DNF的时候,竟然被吸入游戏当中,并成为一名下水道蓝拳角色。在DNF的游戏中,医生发现游戏内的角色皆是现实中被吸入的真实人类。根据游戏系统的提示,为了逃出这款游戏,必须要满足两大条件:一,单人通过游戏内所有的地狱级副本,并且要将副本所有房间内的怪物全部消灭。二,在游戏内的竞技场内,获得一万场胜利。为了逃出游戏,诸多角色在游戏中进行角逐。但是游戏的技能伤害是不能相互豁免的,每个角色仅有15枚复活币,一旦复活币全部用完,系统就会对角色进行数据清零,玩家会重新化为LV1的角色再度踏上修炼之旅。各大玩家为此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 上古世纪之叛逆

    上古世纪之叛逆

    骑士是粗鄙、没文化的莽夫!魔法师是性情古怪的疯子!只有读书人才是高雅之士!一直以来,霍恩伯爵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很不巧,他的小儿子罗杰却想成为莽夫和疯子!作为一名好父亲,霍恩伯爵一直都觉得有必要为小儿子安排好一切,于是,事情麻烦了……
  • 末世小娇妻

    末世小娇妻

    我不过是高考没有通过而已,你们至于把我送到这个鬼地方来么?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啧,都末世了,居然还玩陷害这一套,有意思么?嫁给你?不好意思,没兴趣!喂喂喂!你这个老男人,还不快从我的身上下去,男女授受不亲啊喂!!——————————————————“有没有人告诉你,压在男人身上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压就压了呗,反正被压的又不是我。“居然敢给我出去沾花惹草,看我不好好教育教育你!”“………”到底是谁在外面整天沾花惹草啊喂!“漪儿,我将会是你一生中最坚实的依靠,所以,试着相信我好吗?”“……”相信?等你先处理了你的烂桃花再说吧!!
  • 禁情女祭司:共等下一场人间

    禁情女祭司:共等下一场人间

    飞花簌簌,她脸色绯红,如锦似霞。“你应该叫我大祭司。”“可你分明是个姑娘家。”赠她柔肠百转的丝罗发带,他指间青涩,绾起寸寸相思,情浓,她却几乎命丧他手中。——又可知旧时踏雪临风,温情玉意,另一段孽爱已悄然滋生,祸根深埋,“我会让你看我如何践踏这世间,让他看你如何在我卑劣龌龊的怀中死去!”她如连翘,随春开春尽,随风飘落安息,百结于心:“我不过想做个无名女子…”
  • 盛宠纨绔妃

    盛宠纨绔妃

    四大族地的玉氏一族中的废物小妞,无意中得到前丹帝的传承光团,拯救族人,召唤战舰,驶入神界,征服神之阁!那谁,我们只是合作假夫妻,松开你的爪,滚下我的床!妖孽来袭,召唤神龙,逃!抬眸,妖孽挡道。神龙湿身颤抖,跑不动了啦!某男一眨眼:王妃,玩够了,该回府了!某女差点一头栽倒,最讨厌的就是美男计神马的了,可是却仍然装作未被诱惑的问道:回府干什么?!一本正经的道:播种,生娃……
  • 強尼殺了珍妮佛

    強尼殺了珍妮佛

    故事发生在终年下雨的小镇──戴德镇里,这是个有神、好人、坏人、外星人、电影拍摄工作人员与大量蜗牛的小镇。戴德镇修车技工钱宁,由于故事剧本的关系,竟然妄想以假结婚的手段,谋杀镇上有名的花痴富家女珍妮弗,以夺取其财产。钱宁与他的损友提姆进行了多次愚蠢而糟糕的诡计,但履次被珍妮弗幸运的死里逃生,在接连失败之后,钱宁开始发现事情不太对劲,他发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宛如一出二流电影般地,在顺利地发展着........?
  • 从今天开始你——高日倾便是魔王

    从今天开始你——高日倾便是魔王

    上官日葵,本是一个普通高中生,因某次见义勇为却双拳难敌四手被坏孩子拉入厕所用抽水马桶送往了异世界。现世亚洲地区随处可见黑发黑眼睛的有利却在异世引起了骚动,因为“双黑”(黑头发黑眼睛)就变成了伟大的第27代魔王阁下,引发了许多“除恶扬善的动人故事”……...
  • tfboys你是我唯一的爱

    tfboys你是我唯一的爱

    tfboys在重庆八中里遇到了自己各自喜欢的女生,但是女生们好像不喜欢他们啊喂!没关系,一步一步的,把你收入囊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