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53

第53章 论语公冶长篇(6)

【理学讲评】鲁人有微生高者,素以直见称于时。人但慕其名而不察其实,故孔子举一事以断之说:“人皆以微生高为直,如今看来,谁说他是直人。盖所谓直者,必诚心直道,有便说有,无便说无。无一毫矫饰,而后谓之直。今微生高者,人曾问他求醋,其家本是没有,却不肯直说,乃转问邻家求来与他,这是曲意徇物,掠人之美以市己之恩矣。即此一事推之,则其心之私曲,行之虚伪可知,焉得谓之直乎?”夫微生高之直,人皆信其行,而孔子独断其非,所谓众好之必察焉者如此。然当时似是而非,虚名无实者,不止一事,利口之人乱信,乡愿之人乱德,孔子皆深恶而痛绝之。盖欲人致谨于名实之辨也,然则用人者岂可徒采虚名而不考其实行哉!

【心学讲评】直之义大矣,而径情以行者争托焉。夫子虑其足以贼德,而取其直之必穷者以示意,曰:直,美德也,邪正之所自分,天理人情之所自着也。不谓人之言直者,乃以微生高当之;高之自居于直也,以为凡事之可任情而行,任气而无所委曲矣。人论之直者,亦为所行皆一任其情,一伸其气,而无所委曲也。即此以求之,而孰谓其直乎?或乞醯焉,此亦无当于直不直之大者矣。以高之直而处之,则有则与之,无则辞之,必矣。而高则乞诸其邻而与之,无而以为有,非己所有,而若已有之,高且得不为曲意殉物乎?高且得不为掠美市恩乎?而高之直穷矣。人之称高者,亦无说以处此矣。夫君子谨小慎微,不于其小者也。义立于有本,则泛应者皆得其正。即如乞醯者,而以养老视疾乞也,为之转乞可也,无损于直也。若以日用之需乞也,辞之可也,直道而行者自率乎理之当然耳。不然,则情有所可忍,有所不可忍,心有所慎,有所不及慎,其能揭一善以成名乎?高不足论,天下之好直者,尚慎之哉。

【元典】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诸儒注疏】“足”,过也。程子曰:“左丘明,古之闻人也”。谢氏曰:“二者之可耻,有甚于穿窬也。左丘明耻之,其所养可知矣。夫子自言‘丘亦耻之’,盖‘窃比老彭’之意,又以深戒学者,使察乎此而立心以直也。”

【理学讲评】巧言,是言词工巧。令色,是颜色和柔。足恭,是过于恭敬而不中礼者。左丘明,是当时贤人。耻,是羞愧。丘,是孔子的名。匿,是藏。怨,是恨。孔子说:“人莫善于诚心直道,莫不善于诌媚奸险。盖人之相接,词色体貌,本自有个正礼。若乃巧好其言,务以悦人之听,令善其色,务以悦人之观,足过其恭,务以悦人之意,是诌媚之人也。左丘明为人方正,尝耻之而不为,我亦耻之而不为焉。”人之相交,恩怨亲疏自有个真心,若心里本是怨恨其人,却深藏不露外面,佯与交好,是奸险之人也。左丘明存心诚笃,尝耻之而不为,我亦耻之而不为焉。夫观此二者为圣贤之所共耻,学者可不省察乎此,而立心以直哉!然此等人不止可耻,尤有害于国家。盖诌媚之人,阿谀逢迎,非道取悦,人情易为其所惑。奸险之人,内怀狡诈,外示恭谨,人情易为其所欺。若不识而误用之,则其流祸有不可胜言者,所以古之圣王,远佞防奸,如畏鸩毒而避蛇虺。盖为此也。

【心学讲评】夫子以世风之流于诈懦也,而以耻动之,因列数其可耻者曰:夫人之有过,则君子非之,而望其改;即其有恶也,君子恶之,而犹惜其有可为善之才而自陷也。唯至于柔以文诈,诈以成柔者,则自失其本心,而无以立于天地之间。彼方自以为得处乱世全躯保妻子之美术,而君子见之,念其均是人也,而何以至于此,有代为之愧者矣。不谓今天下之繁有其人也!有柔以文诈者,于言则巧也,以邀人之乐听;于色则令也,以诱人之小喜;以恭则足也,以媚人之相容。若此者,丘见之,不恤彼之无以自容,而念我之何以自安也,耻之矣。惟左丘明亦耻之矣。勿论其诈之仇与不仇也,当其为巧、为令、为足之时,不复有丈夫之气也,曾不如刚过而取咎者之可怒而不可惭也。有诈以成柔者,与其人有怨矣,念不能报之,始则姑欲忍之,继则且与周旋焉,终则安之而怨隐矣,与之友矣。若此者,丘见之,不念匿怨者之何以自安,抑思与友睹之何以相待也,耻之矣。惟左丘明亦耻之矣。勿论其思报与不思报也,当其匿怨而友之时,不复有生人之气矣,曾不如过激而取祸者之可激而不可鄙也。呜呼!直道丧,正气亡,不肖者以为容身之术,而行怪之士且为合光同尘、知雄守雌之说以济之。丘愿与遗直之士同伸其正论,以留人心于既丧之余也。

【元典】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译文】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

【诸儒注疏】盍,何不也。

【理学讲评】盍,是何不。志,是心之所向。昔颜渊、季路尝侍于孔子之侧。孔子问他说道:“二子学于吾门,都各有个志向,何不各言尔之志于我乎!”

【元典】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译文】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

【诸儒注疏】“衣”,服之也。“裘”,皮服。“敝”,坏也。“憾”,恨也。

【理学讲评】衣,是着衣。裘,是皮服,敝,是坏。憾,是恨。子路因孔子问其志,遂对说道:“人不可以自私,且如乘的车马,着的轻裘,虽是我之所有,然天下之物当为天下用之,不得专之以为己私也。我若有此车马轻裘,则愿与朋友共之,虽至敝坏亦无所恨焉。” 盖子路勇于为义,识见高明,不屑为鄙吝之事,故其言如此。

【元典】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译文】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

【诸儒注疏】“伐”,夸也。“善”,谓有能。“施”,亦张大之意。“劳”,谓有功。《易》曰:“劳而不伐”是也。或曰:“劳,劳事也。劳事非己所欲,故亦不欲施之于人。”亦通。

【理学讲评】伐,是矜夸。善,是有德。施,是张大的意思。劳,是有功。颜渊因孔子问其志,遂对说道:“人不可以自足,且如人能修德,虽有善可称,然亦不过复吾性分之所固有而已。我若有善,不欲矜夸于人,而自以为善焉。人能立功,虽有劳可表,然不过尽吾职,分之所当为而已。我若有劳,不欲张大于人,而自以为劳焉。”盖颜色子几于无我,气象浑厚,无一毫满假之心,故其言如此。

【元典】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子路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

【诸儒注疏】老者养之以安,朋友与之以信,少者怀之以恩。一说:安之,安我也;信之,信我也;怀之,怀我也。亦通。

程子曰:“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又曰:“子路、颜渊、孔子之志,皆与物共者也,但有小大之差尔。”又曰:“子路勇于义者,观其志,岂可以势利拘之哉?亚于浴沂者也。颜子不自私己,故无伐善;知同于人,故无施劳,其志可谓大矣,然未免出于有意也。至于夫子,则如天地之化工,付与万物而己不劳焉,此圣人之所为也。今夫羁鞠以御马,而不以制牛,人知皆羁鞠之作在乎人,而不知羁鞠之生由于马。圣人之化,亦由是也。先观二子之言,后观圣人之言,分明天地气象。凡看《论语》,非但欲理会文字,须要识得圣贤气象。”

【理学讲评】安,是安逸。怀,是抚恤的意思。子路问于孔子说:“吾二人之志,已各言于夫子矣。但不知夫子之志何如?愿有闻焉。”孔子答说:“吾之志无他,只愿天下之人各得其所而已。盖天下之人不同,有老者焉,有朋友焉,有少者焉。老者当安,吾愿养之以安,而使之各享其逸。朋友当信,吾愿与之以信,而使之各全其交。少者当怀,吾愿抚恤之以恩,而使之各适其性。随其心之所欲得,而与之以理之所本然。此则吾之志也。”合而观之,子路公其物于人,而有难于兼济。颜子忘其善于己,而犹出于有心。惟夫子之志兼利万物而不知其功,仁覆天下而不见其迹,真与天地之量一般,又岂二子之所能及哉!使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则时雍风动之化,当与尧舜比隆,惜乎不得其位,徒有志而未遂也。

【心学讲评】君子之有志,无以大白于天下,则无以自信于生平,盖期之有恒,念之不昧,以之酬酢于万物者,皆秉此以行之。故虽圣人,不欲如天地之无心,而自有所不忘之隐念;即在贤者,不能如圣人之广大,而必有所专用之心思。故颜渊、季路侍,而夫子曰:盍各言尔志!知二子之必有志之可言也,必其自信于幽独,而可质之斯人者也。

子路对曰:由所志者,愿其有车马也,衣轻裘也,与朋友共,虽敝之而无憾也。使由而有车马轻裘焉,得朋友而其自信无憾,由之本愿然也。即未能有车马轻裘焉,抑信其必与友共,而不以敝为憾,由之立心固如是也。颜渊对曰:回所志者,于已有善也,于人有劳也,不以善自矜而伐,不以劳自居而施也。今回且未有善、未有劳,念其不可伐,不可施,而固以之自矢也。使回而且有善、且有劳,念其本不欲伐,本不欲施,而必持以不失也。二子之以自信而可正告夫子者在是。诚于所欲行,而志量之所存,皆无有歉矣。

子路曰:夫子之存诸中者,岂果普物物而无心,随时泛应而无贞一之情乎?愿闻子之志。子曰:吾之志在老者矣,在朋友矣,在少者矣。老者当安也,而吾安之,则老者因以安焉。朋友必信也,而吾信之,则朋友因以信焉。少者可怀也,而吾怀之,则少者因以怀焉。其未安、未信、未怀也,吾未尝一曰忘于心;其安之、信之、怀之也,吾固愿终身于其事;如其已安、已信、已怀也,吾可自遂其所欲矣。夫子之志,视二子广矣,大矣,而念之不释,则举圣人之盛德大业,皆以曲成此万物一体之怀。二子之志,视夫子固未逮与,而持之不失,则尽生平之气节学问,要以期赴其去私存理之实。故君子之有志,可信于心,可白于天下,存诸中者诚,而见之施行者皆有本也。

【元典】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孔子说:“这个社会完了!我没见过明知有错而能自我批评的人。”

【诸儒注疏】“已矣乎”者,恐其终不得见而叹之也。“内自讼”者,口不言而心自咎也。人有过而能自知者鲜矣,知过而能内自讼者为尤鲜。能内自讼,则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必矣。夫子自恐终不见而叹之,其警学者深矣。

【理学讲评】已矣乎,是绝望之辞。内自讼,是心里自家悔责。孔子说:“人不能以无过,而能改则可为君子。然必自知其过,而内自讼责,则即其悔悟深切,而能改可必矣。我尝以此望于天下之人,自今看来,凡人有过,不是饰非以自文,便是委靡以自安,并未见有自家知所行的不是,而内自悔责者也。然则欲求其能改过,岂可得乎!昔之所望于人者,今则已矣。这是孔子欲人悔过迁善,故为是绝望之辞,以激励天下人的意思。”大抵悔之一字,乃为善之机。《易》曰:“震无咎者存乎悔。”太甲悔过,自怨自艾,故终为有商之令主。然能居敬穷理以预养此心,则自然邪念不萌,动无过举。圣人所以能立无过之地者,其要在此。若待其有过而后悔之,不亦晚乎?孔子之言,盖为中人以下者发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人之有过也,正困心衡虑、愤发有为之几也。然仍而不改者,则始于过,成于恶矣。故吾欲与学者于此勉之焉。当其过,不自知其过,然得失是非之理昭然矣,无难见也。每行而自考焉,则其所过与所以致过者皆见矣。既见之矣,明明有是,而何以非?明明可得,而何以失?此心其能安乎?则必自指自摘,自欲攻而去之,如讼者然,不容已也。故吾深望学者之以此为心,则有过之日皆迁善之日。而由其所行以察其心,已矣乎,未见有能见者也,即见之,未有能自讼者也。贸贸而行之,得亦任之,失亦任之,无内省之功,因无自知之明,即有发露之日,而又无恶恶之诚;可改则改,不可改则姑置之,即其改也,亦徐听之,而非有天理人欲两不相下之势以必争其胜。是何人之昧于为己而终不可悛也!虽曰进德修业,亦何裨于身心乎?吾其终无以纳斯人于修德之中乎!

【元典】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译文】孔子说:“每十家必定有和我一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而已。”

【诸儒注疏】“十室”,小邑也。“忠信”,如圣人,生质之美者也。夫子生知,而未尝不好学,故言此以勉人,言美质易得,至道难闻,学之至则可以为圣人,不学则不免为乡人而已,可不勉哉!

【理学讲评】十室之邑,是十家的小邑。忠信,是资质纯实,可进于道者。丘,是孔子的名。孔子说:“人之造道,固在于天资,而尤须乎学力。我之得闻斯道,非徒以资质之美而已,实由好学以成之也。若但以资质言之,则岂必天下之广,就是那十家的小邑,也必有纯朴笃实,可进于道如我者焉。则天下之如我者,可胜言乎!但人皆恃其美质,不如我之勤敏好学以扩充其资,所以不能闻道,而有成者鲜也。”夫人乃不咎其学之不至,而徒诿于资之不美,岂不过哉!盖美质易得,至道难闻,故君如尧舜,必孳孳于精一,圣如孔子,犹汲汲于敏求,况其他乎!欲法尧舜孔子者当知所以自勉也。

同类推荐
  • 孟子学院

    孟子学院

    如今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钻研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致力于拓展业务的管理人第一要务。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很复杂,确实如此。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也有人说管理很简单,其实,如果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实行,也确实很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但关键是要能实施成功而有效的管理,把工作程序合理化、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 《哲学的贫困》导读

    《哲学的贫困》导读

    《<哲学的贫困>导读》共四章,分别为“《哲学的贫困》的写作背景”、“批判蒲鲁东的政治经济学:《哲学的贫困》第一章导读”、“批判蒲鲁东的哲学:《哲学的贫困》第二章导读”、“《哲学的贫困》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哲学的贫困>导读》以《哲学的贫困》写作背景和内容结构为切入点,引领读者对《哲学的贫困》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行研读,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罗素的智慧

    罗素的智慧

    罗素以哲学家名世,但真正纯哲学的著述,尚不及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那篇嘉奖辞所说:他拥护人道主义的理想及自由的思想,写下了多姿多彩而意久深远的著作。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正是这一贡献的总结,春内容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姻。罗素的道德哲学给我们许多启示,罗素的思想使我们受益无穷。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热门推荐
  • 狐狸不作妖

    狐狸不作妖

    安安是青丘上的一只小狐狸,日日不是捉弄小妖就是偷偷溜去人间,青丘娘娘为此十分头疼给她定了门亲事,安安不满阿娘定的亲事,偷跑到大漠边陲当了一个风韵老板娘的酒水丫头,日日变成狐狸躲在胡杨上偷看驻守边疆的小将军,后来小将军回到京城一场人和妖的故事拉开序幕……
  • 鹿晗之幸福时刻

    鹿晗之幸福时刻

    回顾曾经。珖玳还是依旧。世界再乱,她也愿意牵着他的手,不离不弃。她可以给他最美的520和最真的1314,知道天荒地老。她的海誓山盟能一直为他倾尽一切,也在所不惜。
  • 蛮之民

    蛮之民

    这是我曾经的梦想,如今,涅槃。。。如今续写他的辉煌!
  • 大清黑道第一佬

    大清黑道第一佬

    一个脸皮奇厚的马屁高手、才高九斗的无耻之徒、现代黑道的混混头子穿越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他将会在封建的传统黑道中掀起怎样波澜壮阔的动荡,美女征服,黑道争霸是他兽血燃烧的旋律,看他怎样从一个无名的异世混仔逐步成为一个身边美女无限,手下小弟过万的黑帮风流巨佬……
  • 恋爱攻略之漫漫人生路

    恋爱攻略之漫漫人生路

    顾颜夕是一个悲催的造型师,不仅以为长的丑而至今30岁仍没有结婚,而且因为长的丑被客户嫌弃,而丢了工作。没有恋爱史的她,只好玩各种恋爱游戏以满足情感需要。可惜天不随人愿,在一次游戏过程中顾颜夕稳妥妥的穿越了,而回到现实的方法只有玩完游戏,攻略掉4个男生。于是顾颜夕的漫漫人生路就这么开始了。
  • 轮回第七道

    轮回第七道

    第七道轮回,所有灰飞烟灭,化为灰灰的人的归宿。诞生于轮回第七道的血无常,争人族六成气运,与天争,与地斗,应那一线生机。寻秦的完美风流,异界的神魔交锋,仙界的算计争斗,上到东皇太一,妖皇帝俊,十二祖巫,下到人界剑圣柳生剑影,都在我轮回神教,听我号令!问,苍天造业谁人偿?问,苍生蝼蚁怎堪伤?魔祸妖业浮屠恨,因果归身血无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英雄联盟之风云电竞

    英雄联盟之风云电竞

    世界风云电竞再度崛起!英雄联盟的崛起,世界电子竞技的崛起!韩逸风带领一腔热血的英雄联盟高级玩家,冲破韩国压力,打败世界强者,一步步走向世界巅峰!
  • 远岸之刺天记

    远岸之刺天记

    一个很古代、又很现代的故事;一本很简单、又很不简单的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