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56

第56章 论语雍也篇(2)

子华受夫子之命而使于齐,使其人,则必有处其使之道。子华出而母留,夫子不为谋其养,道宜然也。冉子乃为其母请粟,疑其当与而未与乎?子因其请而曰:“与之釜”,至约矣,盖有不可多与之道存矣。冉子请益,疑其宜多而与之寡乎?子因其请而曰:“与之庾”,抑未厚也,盖有不可多益之道存矣。而冉子与之粟五秉,以为厚于子华,而不知处子华者非其道,则用五秉者亦非其道也。夫子曰:曾是而以为宜多与也乎?为吾使,而需母之养于吾,非道之宜然者也。或者其无以养而可乎?乃赤之适齐也,吾见其行色矣;乘肥马,衣轻裘,其足于养母,不问而知矣。夫子出而母待养于人,唯无以养而周之可也。吾闻君子之用财也,非在所必与,则视其急而周之耳。若富而又与之,则是增益其财以继富,君子不为也。盖周者可与不可与之辞,非急而固无所用其周。冉子与不以道,非夫子之所许也。

原思当孔子为大夫之日而为宰,于是有常禄焉。与之粟,道宜与也。其粟九百,道宜九百也。家臣受禄于大夫,固有定制矣。而思以其多而辞之,疑受之非道乎?子急止之自:“毋”。与之也以道,则辞之也非道。以非道辞,而安可听其辞乎?如以为多也,君子固有所用之也。受禄而分于不足者,亦道之所许也。则以与尔邻里乡党,不亦可乎?以与人,道也;不受,非道也。尔亦酌乎道而已矣。

盖君子之用财也,于国家有定制焉,于师弟有定礼焉,于事有定理焉,于情有定则焉,可以与则与,可以受则受,斟酌得其宜,则大而以天下相授受可也,小而一介之取与不苟可也。圣人之心视之皆道,而以好施为仁,不取为义,则犹于物见重轻,而非用物以尽道者乎!

【元典】

子谓仲弓,曰:“犂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孔子讲到仲弓时,说:“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却象小牛犊一样,长出了红红的毛、尖尖的角,适宜于祭祀山神,即使没人想用,山神也不会答应。”

【诸儒注疏】“犂”,杂文。“骍”,赤色。周人尚赤,牲用马辛。“角”,角周正,中牺牲也。“用”,用以祭也。“山川”,山川之神也。言人虽不用,神必不舍也。仲弓父贱而行恶,故夫子以此譬之。言父之恶,不能废其子之善,如仲弓之贤,自当见用于世也。然此论仲弓云尔,非与仲弓言也。

范氏曰:“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鲧为父而有禹,古之圣贤不系于世类,尚矣。子能改父之过,变恶以为美,则可谓孝矣。”

【理学讲评】仲弓,是孔子弟子冉雍,字仲弓。骍,是赤色。角,是头角周正。周人尚赤,故牛之赤色而又头角周正者,乃用于祭祀,若杂色之牛,则贱之而不用也。山川,是山川之神。昔者仲弓之父贱而行恶,仲弓却为圣门高弟,以德行着名,当时有以其父病之者,故孔子取譬之说道:“牛之杂色者,固不可用为祭祀之牺牲,若其所生之子,纯然赤色,而又头角周正,则正祭祀之所须者。人虽以其为犂牛所生,要不用他,然那山川之神,岂能舍此而他享乎。今雍父之恶就如犂牛一般,雍之贤就如牛之骍且角的一般,人虽以其父恶而欲勿用,然有如此之德,自当见用于世,又岂能终废之哉!”是可见圣贤之生,不系乎世类,用人者但当取其才德,而不必问其世类之何如。古之帝王,立贤无方,盖为此也。

【心学讲评】仲弓以世类故,当时疑而未用。夫子论之曰:吾于雍也,而有感焉,感于当世用舍之不决也。而不观夫祀者之用牲乎?今有犁牛之子于此,生之者犁牛也,犁牛不可用也。乃其子则骍且角矣,其色则昭代之所尚,而角又端正而合于法,则在所必用矣。虽世或以其出自犁牛而勿用者,若一用焉,则山川之神必将歆之,而岂其舍之乎?流俗有苛求之说,而适于用者终不可得而废。盖其骍也,合于时之宜;而其角也,得于天之正。雍也道尽于己,而其简重之度,正可以理今之天下。使其用焉,必有以允合乎人心而莫能舍者矣。予日望之矣。

【元典】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能做到三个月心中不违反仁道;其他人,只能十天半个月而已。”

【诸儒注疏】“三月”,言其久。“仁”者,心之德。“心不违仁”者,无私欲而有其德也。“日月至焉”者,或日一至焉,或月一至焉,能造其域而不能久也。

程子曰:“三月,天道小变之节,言其久也,过此则圣人矣。不违仁,只是无纤毫私欲。小有私欲,便是不仁。”尹氏曰:“此颜子于圣人未达一间者也。若圣人则浑然无间断矣。”张子曰:“始学之要,当知,‘三月不违’与‘日月至焉’内外宾主之辨,使心意勉勉循循而不能已,过此几非在我者。”

【理学讲评】回,是孔子弟子颜回,离此至彼,叫做违,从彼来此叫做至。孔子说:“仁乃吾心之全德,必纯乎天理而无私欲之累者,乃足以为仁。若有一私之杂,一息之间,皆非仁也。吾门弟子有志于仁者多矣,其中独有颜回,天资既高,学力又到,真能克去己私,复还天理,至于三月之久,而其心之所存所发未尝有一毫私欲之间杂,盖庶几乎中心安仁者焉。其余众弟子,一般也去求仁,也有到得仁的时候,但已得而复失,暂明而复蔽。或一日之内能至于仁,不能日日如此。或一月之内能至于仁,不能月月如此,欲如回之三月不违,岂可得乎!”观孔子此言,不惟知圣门弟子之优劣,亦可以见仁道之难成矣!然孔子他日又言,我欲仁,斯仁至矣。则亦岂言难以沮人之进者哉!盖仁具于心,故欲之而即至,心惟易放,故舍之而即失,欲求仁者先收放心可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吾之与二三子相勉于学者,求仁而已矣,而仁有不易言者。有所感,则见理于事;无所感,则见理于心;有所思,则体天理流行之大用;无所思,则存吾心虚静之本体;无非与仁而相依,而后其仁纯矣。乃以此省二三子之用心,唯回也,则前念后念相续之际,未尝离此而弛其心以之于昏昧;百为万感交集之下,未尝舍此而纵其心以逐于私利。如是者,可以至于三月之久而如一也。若其余之从事于此者,其心无能自勉于物交之蔽,而或静而至焉,觉清明之气象有可冯者,其动也,则又有人欲之相诱也。或动而至焉,其恻怛之真忱有不昧者,其静也,则又不知天理之何存也。日一至者有之矣,遂以为功之密矣。或月一至焉,亦以为有所得矣。如是以言仁,恐其不至者非仁,而至者之未能保其仁也。回也,加之存养,其庶几乎!而二三子之于仁,非予之可知矣。

【元典】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问:“可以让仲由当官吗?”孔子说:“仲由果断,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子贡当官吗?”答:“子贡精明,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冉求当官吗?”说:“冉求多才多艺,当好官没问题!”

【诸儒注疏】“从政”,谓为大夫。“果”,有决断。“达”,通事理。“艺”,多才能。

程子曰:“季康子问三子之才可以从政乎,夫子答以各有所长。非惟三子,人各有所长。能取其长,皆可用也。”

【理学讲评】季康子,是鲁大夫。从政,是为大夫而从事于政治。季康子问于孔子说:“夫子之门人若仲由者,可使为大夫而从政也与?”孔子答说:“凡人优柔不断者,不足以从焉得虎子。由也,勇于为义,是刚强困毅的人,使为大夫,必能决大疑,定大计,当断即断,有振作而无废弛矣!其于从政,何难之有。”季康子又问说:“如端木赐者,可使为大夫而从政也与?”孔子答说:“凡人执滞不通者,不足以从政,赐也闻一知二,是明敏通达的人,使为大夫,必能审事机,通物理,斟酌处置,有变通而无窒碍矣!其于从政,何难之有?”季康子又问说:“如冉求者,可使为大夫而从政也与?”孔子答说:“凡人才为空疏者,不足以从政,求也长于政事,是多才多艺的人,使为大夫,必能理繁治剧,区画周详,随事泛应,

绰乎其有余裕矣!其于从政,何难之有?”夫三子之才,各有所长而皆适于用如此。使季康子能劝鲁君尊信孔子,委任群贤,则何东周之治不可复哉!惜乎其不能用也。

【心学讲评】士之自命也难,而以应当世也亦易,况其在圣人教思之中,而以自成其材者乎!道不可行,而但出其才亦足以治衰晚之天下,盖出其绪余以应之而足矣。季康子诚欲求才于圣门,无有不可用者,而问子路之可使从政也与,何其重视从政而轻由也!子曰:但使之从政焉,而由也何待于疑乎!由也果,以定大事,决大疑,无可惑之矣。于以从政乎,何有于纷纠之难断也!知由则知赐矣。而康子又以赐问。子曰:但使之从政,则赐也亦何待于疑邪!赐也达矣,国有体,事有变,无不通矣。于以从政乎,何有于事几之难审也!知赐抑可知求矣。康子又以求问。子曰:但使之从政,而求也何待于疑乎!求也艺矣,综庶政,治庶物,皆其能之矣。于以从政乎。何有于经理之难尽也。呜呼!三子者学之有本,推之可大,岂但一从政之才哉!而使乏从政,其易有如此者,则圣门教育之盛,亦可想矣。

【元典】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季氏请闵子骞当费市市长。闵子骞说:“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如果再有人请我,我就逃到外国去。”

【诸儒注疏】阕子骞,孔子弟子,名损。“费”,季氏邑。“汶”,水名,在齐南鲁北境上。闵子不欲臣季氏,令使者善为己辞,畜若再来召我,则当去之齐。

程子曰:“仲尼之门,能不仕大夫之家者,闵子、曾子数人而已。”谢氏曰:“学者能少知内外之分,皆可以乐道而忘人之势。况闵子得圣人为之依归,彼其视季氏不义之富贵,不啻犬彘,又从而臣之,岂其心哉!在圣人则有不然者。盖居乱邦,见恶人,在圣人则可,在圣人以下,刚则必取祸,柔则必取辱。闵子岂不能早见而预待之乎?如由也不得其死,求也为季氏附益,夫岂其本心哉?盖既无先见之智,又无克乱之才故也。然则闵子其贤乎!”

【理学讲评】季氏,是鲁大夫。闵子骞,是孔子弟子闵损,字子骞。费,是季氏的属邑。辞,是言词,复是再来。汶,是水名。在鲁之北境上。昔季氏为鲁大夫,专执国政。一日使人召闵子骞,着他做费邑之宰,闵子骞是个有德行的人,心恶季氏,不肯入于其党,而又不敢显言,乃对使者说:“大夫虽欲用我,然我之心,不愿仕进,汝其为我从容委曲,善为说词,以达吾不仕之心,而止其用我之意,必不可再来召我也。若不肯见信,而再来召我,则吾当逃避于汶水之上,而不复居于鲁国矣。大夫岂能强我之必仕乎!”夫闵子隐而不仕,既不夫身于权臣,其言逊而不阿,又能免祸于乱世,真可以为贤矣!然以闵子之贤,鲁君不能用之以匡公室,而使季氏欲引之以为私人,此鲁之所以微而不振也。

【心学讲评】仕者,君臣之大义也。君子之不以不仕为高,必矣。乃春秋之时,诸侯不贡士于天子,而且乡举里选之法,为大夫所制而不能行于国中。唯大夫以其私意,采物望而使仕于其家,则由此而与闻乎国政;如其舍是,而难乎其仕焉。故士亦因之以求用,而圣门之士亦不能免。唯闵子骞为不然。季氏闻其贤,使入将命,召为费宰。费,何邑也?是季友受非分之赐,而四世拥之以自强而亢公室者。闵子骞岂屑为之宰,而意有难言者。然言之不决,则辱且再至。故其告使者曰:吾之不能应季孙之命也,吾筹之决矣。而彼之命我也以礼,则我之不受也必有辞。其善为我辞焉,足以动季孙之听,而曲尽我之心,在子也。如其辞之不善,而季氏且视为谦让之文,将有复至者乎?吾不能堪此至再至三违心之事也。唯有舍鲁而东之于汶上而已矣。子欲安我于衡门乎?在善辞之而已。呜呼!若子骞者,不特不肯仕于私门,且视私门之命若浼己之深,而誓不再闻之。盖秉大正以自裁,于出处义利之间,辨之审矣。此所以为德行之选与!

【元典】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伯牛生病。孔子去探问,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快要死了,命该如此吗?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

【诸儒注疏】伯牛,孔子弟子,姓冉名耕。“有疾”,先儒以为癞也。“牖”,南牖也。《礼》,病者居北牖下,君视之,则迁于南牖下,使君得以南面视已。时伯牛家以此礼尊孔子,孔子不敢当,故不入其室,而自牖执其手,盖与之永诀也。“命”,谓天命。言此人不应有此疾,而今乃有之,是乃天之所命也。然则非其不能谨疾而有以致之,亦可见矣。

侯氏曰:“伯牛以德行称,亚于颜、闵。故其将死也,孔子尤痛惜之。”

【理学讲评】伯牛,是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牖,是窗。古之病者,卧于北窗下,若人君来视,则暂时移在南窗下,使人君得以南面视已,所以尊君也。亡,是丧亡。命,是天命。昔者伯牛有疾,孔子往问之,伯牛乃迁于南牖下,使孔子南面视已。盖以尊君之礼尊之也。孔子不敢当,故不入其室,但自牖中执其手,而与之诀曰:“病势危笃如此,其丧亡必矣,然此乃天之所命,非由于人者也。”何则?人而无德,或不能谨疾,或有以如灾,固不足言矣。今以如此之贤人,而问乃有如此之恶疾也。以如此之贤人,而何乃有如此之恶疾也。岂非莫之致而至者耶!信乎其为命也已!盖夫子痛惜之深,故重言以叹之如此!

【心学讲评】伯牛有奇疾,病革矣,孔子问之。伯牛迁于南牖,以尊孔子。孔子不敢当,乃于室外视之,而自牖执其手与之诀焉,曰:疾至于此,亡可复为者。夫何为而至于此哉?我熟思之,此殆天命不齐之数,有不可知者存乎?不然,则斯人也,而何为有斯疾也?在迪吉逆凶之理固不当有,在敬身重遗体之素,尤不当有此也。奈之何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由夫子之言观之,则伯牛之贤可知,而君子之言命者亦可见矣。人尽而后归之天,性尽而后安之命。自非伯牛,则疾病凶折之至,方当以之自省,而岂可徒诿之命哉!修身以俟命。身之不修而言俟命,自弃而已矣。

【元典】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真贤德!一篮饭,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颜回真贤德!”

【诸儒注疏】“箪”,竹器。“食”,饭也。“瓢”,瓠也。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故夫子再言“贤哉,回也。”以深叹美之。程子曰:“颜子之乐,非乐箪瓢、陋巷也,不以贫窭累其心而改其所乐也。故夫子称其贤。”又曰:“箪瓢、陋巷非可乐,盖自有其乐耳。‘其’字当玩味,自有深意。”又曰:“昔受学于周茂叔,每令寻仲尼、颜子乐处,所乐何事。”愚按:程子之言,引而不发,盖欲学者深思而自得之。今亦不敢妄为之说。学者但当从事于“博文”“约礼”之诲,以至于“欲罢不能而竭其才”,则庶乎有以得之矣。

【理学讲评】贤,是有德之称。箪,是竹器。食,是饭。不堪,是受不得的意思。孔子称许颜回说:“凡人学道者多,得道者少。我看颜回是个有德的贤人。如此见得?盖人莫难于处贫,而回则贫之至者。他的饮食不过是一箪之饭,一瓢之饮,又居处于荒陋的巷中,其困穷一至于此。若使他人处之,有不胜其愁苦者。然颜回之心自有乐处。但见其优游自得,不以身之困穷而遂改其乐也。这是所见者大,故中心自无不足,所得者深,故外物自不能移,非贤而有德者能如是乎!所以说贤哉回也!”大抵处富贵而佚乐,居贫贱而忧威,乃人情之常。圣贤之所乐,盖有超于贫富之外者,舜禹有天下而不与,孔子饭蔬饮水,乐在其中;颜子箪瓢陋巷,不改其乐:其心一也。善学者当自得之。

同类推荐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俄罗斯思想及其缔造者们

    俄罗斯思想及其缔造者们

    本书系介绍俄罗斯思想史重要流派之一——“宗教哲学复兴”流派的科普读物,选取了十三位主要活动于俄罗斯文化史“白银时代”的代表性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索洛维约夫、费奥多罗夫、罗扎诺夫、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弗兰克、洛斯基、维舍斯拉夫采夫、伊利因、弗洛连斯基、卡尔萨文、洛谢夫),以传记加评述的方法,扼要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主要作品、思想特色及其对俄罗斯思想形成所做出的主要贡献,旨在向读者展示有别于西方的俄罗斯哲学发展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引导读者去探究别具一格的俄罗斯思想对俄罗斯及世界文化发展进程所具有的独特意义。本书是对俄罗斯历史文化感兴趣者和大专院校师生了解俄罗斯精神文化的有益读物。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复杂、曲折的漫长过程,在强调作为革命思想武器的实践性的同时,必须辅之科学性的保障,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中国的民族语言表述,才能做出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造。而科学性的要求,在这一“中国化”过程中,又是一个薄弱的方面。
  •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本书详细讲解歇斯底里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热门推荐
  • 颓废一代的远行

    颓废一代的远行

    一本轻松,诙谐的小说,希望能为每一个在现代都市钢铁森林中郁郁不得志的青年们带来片刻的放松,在网吧举起啤酒,纪念自己的青春。
  • 君心劫

    君心劫

    我以为忘记就是永远的失去。可曾经的忘记却再一次出现在眼前。缘分抑或是无法继续的结局,曾经我为你穿越了千载,而今天你穿越千年为我。放下你的功成名就,家国天下,以及那一片血海深仇,我们还能否继续?《君赐与》后续(不属于番外),短篇。又名:幻世花海城月殇。
  • 别撕碎我的翅膀

    别撕碎我的翅膀

    每个女孩都是天使,我也曾经幻想自己在天空飞翔。那一双创造我的上帝之手,生生把我撕裂。伤了我,你不疼么?
  • 大佬是怎样练成的

    大佬是怎样练成的

    一个被迫成为强盗的小白一个脑袋有坑的强盗头子一群不怎么正经的强盗白羡仙:我虽然武功不行,但我靠脸吃饭,就是没人赏脸朱老三:我虽然脑袋不太好使,但我武功高,就是容易出人命刘黑子:我虽然脸黑,但我心不黑,就是没人信刘崇本:我虽然笨,但我会拍马屁,就是容易把马拍死
  • 三国之女将军团

    三国之女将军团

    穆桂英大战张飞、花木兰戏耍关羽,古代四大美女都有各自的技能,看女将们如何驰骋汉末,替唐文龙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
  • 影后的古代王府日常

    影后的古代王府日常

    纪小小*邵亦寒百变穿越影后可甜可御+高冷沉默偶尔骚文案:“传闻纪府大小姐不是只会恋慕王爷吗?”今日这宴会的舞姿,让所有人巅峰了三观。第二天传“纪茯苓还会跳舞!”“纪茯苓跳的超美!自愧不如”“纪茯苓为王爷学的!”“纪茯苓是为了王爷跳的!”纪小小本人表示:跳个舞被你们传成这样,我谁都不服就服你们。“为什么总说我喜欢王爷,今日我宣布,我纪茯苓,再也不会喜欢他”转身刹那,红衣飘起,邵亦寒伸手抓住,可却划过。他自嘲一笑“原来你也没有那么喜欢我”
  • 墨非善

    墨非善

    无数的小世界融合为一个中世界,不同的中世界拼接一个多元宇宙或者一条时间线。最终··············
  • 重生乐:莫为繁花又断魂

    重生乐:莫为繁花又断魂

    朝无宁日,暮无良夜,遇上他念念才知道自己的八字有多不好……她上辈子是做错了什么,才会次次遇见这个男人次次都危在旦夕呢?所谓冤家宜结不宜解,虽然每次都像重生一样的命运大改变,但至少她知道远离了灾星就好了,却没想……她还真的要为他断送了性命。好吧,阿爹说他命硬,克不死他就只能她死,来世她一定会提醒自己跑的远远的。如果远离不了呢?那她就……克死他!
  • 我能从古玩上得属性

    我能从古玩上得属性

    徐西楼得到了一个能力:摸一下古玩就能知道真假,而且还能得到属性。嗯,这个青花大罐摸一下,嗯?没提示?假的。“叮,幸运+1。”“叮,力量+1。”公布书友群:717243147。
  • 天演九转

    天演九转

    战斗、热血、修炼、少年!专注养成一百年不动摇!专注学院一百年不动摇!专注少年将军一百年不动摇!坚持上述四个关键词和三个关键句永不动摇!张宁尔角度:出生之前,爹走了,出生之后,娘走了,修炼之前,捡到了小姑娘,修炼之后,姐走了,姑娘修炼之后,自己走了。除了自己,只剩下一个团子。团子,说话啊!团子角度:倒霉!给张宁尔带个外挂,结果外挂送到了别人身上,给张宁尔帮助,结果带来了更大的麻烦。苍天误我!作者角度:这就是一个自带外挂却发现这外挂并没有什么用的少年,解决外挂带来的一切麻烦的故事。外挂有风险,绑定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