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66

第66章 心怀仁慈友爱(2)

若子路者,固有时而决于进,有时而勇于退,己私未尽,而不合于道者。乃至此而问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尤卑矣哉!虽然,即以行三军言之,而如其理以得其道者,亦自有其本。圣人岂以不能行三军而并为颜子病哉!故即事而告之曰:夫行三军亦自有道。吾有所与者,抑非子之所知也。子将无谓勇者之一往而可与乎?不畏凶危者,是暴虎也。不恤险难者,是冯河也。二者皆有死道焉。幸而不死,则虎可暴,河可冯矣。其死也,则亦以为义在必往而可无悔。若是者,而可行三军乎?家国之安危,人民之生死,吾身之轻重,而可唯吾意之欲为哉?吾所与者,当夫临事之际,持之以不敢之心,将之以不忍之意,虑其败而不容不惧;审之于曲直之老壮,详之于强弱之情形,广为谋而多方以求。以此行三军,而功可必其成,吾所与者在是。盖处不得不慎之事,临之以必慎之心。何行三军而无行之之道乎?吾又何敢轻与也。

夫子之言,固以折子路尚勇之心,而行三军必胜之道,亦不外乎此。即此以推之,持之有本,而不以意气之私,处不可知之理数,则抑用行舍藏之道所固有,而即推之以行军,圣人不可学,而可学者道也。使子路而知此,则始之以其难其慎之心,由勉而安,自中夫出处自然之节;何至失身于卫,而以死继之哉?此颜子之所以不可及也。

【元典】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诸儒注疏】“执鞭”,贱者之事。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则安于义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

苏氏曰:“圣人亦尝有意于求富也,岂问其可不可哉!为此语者,特以明其决不可求尔。”

杨氏曰:“君子非恶富贵而不求,以其在天,无可求之道也。”

【理学讲评】这是孔子设词以警人的说话。执鞭是贱者之事。孔子说:“人之所以役役焉以求富者,意以富为可求也。若使富而可以人力求之,则虽执鞭之事,吾变为之。盖执鞭虽贱者之役,而苟足以致富,则亦无不可为者。但人之富贵贫贱,莫不有命存焉,决非人力所能强求者。如其不可强求,则在我自有义理可好。吾惟从吾所好,而安于命耳?何必终日营营,为是无益之求,以徒取辱哉?”夫孔子之圣,非真屑为执鞭之士也,特见当世之人,多自决其礼义之防,而甘心于苟贱之羞,故甚言以警人之妄求耳!所以他日又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观此,则自修者固当愿乎其外,而取人者尤必先观其所守可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天下事亦论其可不可而已:不审之于先而能持之于后者,未之有也。今人之动与道违,而退失其本心之好恶,岂非以求富而然哉!乃或至于辱人贱行之为,则悔之;抑屈抑其心之所不安,则尤惆怅而不知所悔。夫亦念富之可求不可求乎?如使人生之得失莫甚于富不富,而终身之图度唯在于求,求之而不与天理相违,求之而不与人情相拂,见为可而无所负疚于神明矣,则又奚贵贱劳逸之择哉!道之所在,理之所宜,力之所必尽,虽为执鞭之士卒,吾亦为之。何也?道所可者,无所避于劳辱也。如其审乎人之所以为人,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授之天下而若固有,疏食饮水而无可忧,求之则役心思以趋巧伪,毁廉耻以愧天人,则不可求决矣!而吾所好者,志不降也,身不辱也,仰不愧’也,俯不怍也。吾所好者在是,决于从之而已。则但有求之之心,而必力制其心;但有求之之迹,而必远其迹;能无慎于所为哉?呜呼!人自思之,人自审之,富可求乎?不可求乎?心之不昧,所豫计之矣。

【元典】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孔子慎重的事:斋戒、战争、疾病。

【诸儒注疏】“齐”之为言齐也;“将祭”,而齐其思虑之不齐者,以交于神明也。诚之至与不至,神之飨与不飨,皆决于此。“战”,则众之死生、国之存亡系焉。“疾”,又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皆不可以不谨也。

尹氏曰:“夫子无所不谨,弟子记其大者耳。”

【理学讲评】齐是将祭时斋戒。战是统兵而行战阵之事。疾是疾病。门人记说:“夫子之所最谨慎者有三件事,其一曰斋,盖斋以交神,苟有不慎则志意涣散,神必不享。所以夫子之于斋也,内秉寅恭,外敦俨恪,务致其精诚,而后承祭以交于神焉。其一曰战,盖战者众之死生,国之存亡系焉。苟有不慎,则机宜不审,何以能胜?所以夫子之于战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务出于万全,而不敢轻率以取败焉。其一曰疾,盖疾乃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苟有不慎,能无伤乎?所以夫子于无疾之时,则薄滋味,寡嗜欲,时节其起居,而不敢宴游无度;和平其性气,而不敢喜怒过当。不幸有疾,则加意调养,审择医药,而不敢有一毫之忽略焉。”盖圣人无所不慎,而此三者关系尤大,故谨之又谨如此。

【心学讲评】圣人从容中道,而法天之乾乾惕若者,未尝不慎焉。乃慎存乎心而不形乎事,其心与事而交慎者,吾得而记之。由其事之无微或忽,益以知心之专志而无他也。其于齐也,居食之间,言笑之际,若唯恐其不肃者。其于战也,未有其事,则言之而若有所惧,将欲有事,则审之而不敢轻,若唯恐其致败者。其于疾也,谨持之于无疾之先,静调之于有疾之后,若唯恐其轻生者。虽圣人之自然合宜,而犹必惧焉。况吾党之学圣而不至者哉!神明不易格;国家之安危、生民之生死不可忽;身为亲之身,而命有天之正而不可妄。诚已积,备已豫,道已尽,而于事尤不可忽,有如斯夫!

【元典】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诸儒注疏】《史记》“三月”上有“学之”二字。“不知肉味”,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日不意舜之作乐,至于如此之美,则有以极其情文之备,而不觉其叹息之深也,盖非圣人不足以及此。

范氏曰:“《韶》尽美,又尽善,乐之无以加此也。故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而叹美之如此,诚之至、感之深也。”

【理学讲评】《韶》是舜乐名。不图是不意。古者圣王作乐以象德,帝舜以至圣之德,当极治之时,故所作《韶》乐最为美盛。舜之后封于陈,犹传其乐,至陈敬仲奔齐,而《韶乐》遂在齐矣。夫子周流至齐,得闻其音,乃从而学之,至于三月之久,一心只在乐上,虽当食之时,有不知肉味之为甘者。盖不特习其声容节奏之末,而其契合之深,就如亲见虞舜之圣,身在雍熙之时者矣。遂不觉发叹说道:“吾向也但知《韶》乐之美,犹未能得于亲闻;今也始得闻而学之,不意其所作之乐至于如此之美也。”盖夫子中和之蕴本自与舜合德。故一闻《韶》乐而叹息之深如此!他日又称其尽善尽美,而颜渊问为邦,则以韶乐告之,其上嘉于虞舜者至矣。

【心学讲评】唯圣人能知圣人。其道之合符、心之一揆,固自然而相喻。然其独至之神化,则在圣人亦必深心潜体而后得之,此则圣人洗心藏密之功也。夫舜治定功成,作《韶》乐以象之,其以感人心之和平而体天地之化机,悉于此乎寓之。陈修世守,而有其乐;敬仲奔齐,而齐有之。夫子在齐而闻焉,其大端既已悉喻矣。而由器以得声容,由声容而得乐理,盖学之三月,至于忘肉味焉,而后其妙悉见,其所以妙者悉见。乃叹曰:吾知乐之足以极乎天下之美善矣,吾亦知舜之为《韶》乐足以极古今之美善矣,乃未尝学之。不图度今学之,而始知其不尽也。夫乐也,乃至于斯乎!凡天下之理无不尽于乐也,乐之理无不尽于韶也。广大而不可以广大言也,清明而不可以清明言也,精微曲尽,而抑不可以精微言也,至于斯,而乐之所以必不可废,韶之所以莫能尚,舜之所以不可及者,皆于斯焉见矣。王者之致治,君子之成德,舍此其谁与归哉!

呜呼!以圣人之于乐必学之,至于忘味以学之,而且不自信以易测,则学者之轻于言道,而曰古人在是,不亦罔乎!

【元典】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译文】冉有说:“老师打算辅佐卫国的君主吗?”子贡说:“哦,我去问问。”

【诸儒注疏】“为”,犹助也。卫君,出公辄也。灵公逐其世子蒯聩,公薨,而国人立蒯聩之子辄。于是晋纳蒯聩,而辄拒之。时孔子居卫,卫人以蒯聩得罪于父,而辄嫡孙当立,故冉有疑而问之。“诺”,应辞也。

【理学讲评】为字解做助字。卫君名辄,是灵公之孙,世子蒯聩之子。诺是应答之词。昔卫灵公时,世子蒯瞆得罪出奔,灵公薨,国人遂立蒯聩之子辄。及晋人送蒯聩归国,辄拒之不受。当时卫国人都说道:“蒯聩得罪于父,于义当绝。辄以嫡孙嗣立,于礼为宜。未有明言拒父争国之非者。”那时孔子在卫,冉有疑孔子亦以为宜,乃私问子贡说:“卫君之立,国人固皆助之矣,不知夫子亦以为当然而助之否乎?”子贡即诺而应之说:“吾将入见夫子而问之。”盖未能深谅孔子之心,而不敢遽答冉有之问也。

【元典】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子贡进去后,问:“伯夷、叔齐那种人?”答:“古代贤人啊。”问:“他们后悔吗?”答:“求仁而得仁,后悔什么?”子贡出来说:“老师不会去。”

【诸儒注疏】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其后武王伐纣,夷、齐扣马而谏。武王灭商,夷、齐耻食周粟,去隐于首阳山,遂饿而死。“怨”,犹悔也。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况其君乎?故子贡不斥卫君,而以夷、齐为问。夫子告之如此,则其不为卫君可知矣。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则视弃其国犹敝踺尔,何怨之有?若卫辄之据国拒父而唯恐失之,其不可同年而语,明矣。

程子曰:“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故知其不与辄也。”

【理学讲评】伯夷,叔齐是孤竹君之二子,长子叫做伯夷,第三子叫做叔齐。孤竹君曾有遗命,要立叔齐为君。及卒,叔齐又逊伯夷而不肯立。伯夷说父命不可违;叔齐说伦序不可乱,两人互相推让,都逃去了,这是兄弟逊国的事,正与卫君父子争国的相反。子贡不敢直斥卫君,乃入而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何等人也?”子贡之问是要看孔子之取舍何如。若以争国为是,则必以让国为非。若以让国为当然,则必以争国为不可矣。孔子答说:“二子逊国而逃,制行高洁,是乃古之贤人也。”子贡又问说:“二子固是贤人,不知让国之后,其心亦有所怨悔否乎?”子贡之意,盖以让国之事人所难能,若贤如二子者,尤出于一时之矫激,而未免于他日之怨悔。则不可概责之他人,而卫君犹或可恕也。孔子答说:“凡人有所求而不得则怨,今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只要合乎天理之正,即乎人心之安,所以求尽乎人也。今既不违父命,不悖天伦,是示仁而得仁矣。求之而得,则其心已遂,又何怨悔之有乎?”夫孔子之于夷、齐,既许其贤而又谅其心如此,则让国之事乃孔子之所深取也。以国为是,则必以争国为非,而其不为卫君之意不问可知矣!故子贡出而谓冉有说:夫子不助卫君也。盖惟孔子为能谅夷、齐之心,惟子贡为能谅孔子之心。一问答之间,而父子兄弟之伦,昭然于天下矣。为国者可不以正名为先乎?

【心学讲评】蒯聩见逐于父,国人奉辄而立之。蒯聩挟晋以争国,而国人必不与焉。辄即有人之心而迎父,则国人不听,让之公子郢,而子郢不受;其处此亦难矣。虽然,无难也。辄而果有人之心,则唯有逃而去之而已矣。而或又疑之,以为辄者蒯聩之嫡嗣也,使幸而无此,则辄固他日可以有国,即不然,而亦可安处宗邦,为卫之镇公子。如其逃去而旅食他国,贫贱以终其身,而安能不怀怨怼于父?若曰我之飘摇而不宁者,实父之使我然。则有怼父之心,亦不孝之尤也。不如立乎其位,以听国人之志,或他日者尚有可奉养之事乎?而抑非也。心之安不安,存乎人者也;心之怼不怼,存乎己者也。此可以自主,而仁不仁从此分焉。

辄之初立,拒父之事未成,疑于情有可原,而夫子留于卫而未去。故冉有疑而谓子贡曰:今者卫君有王父之命,而又有不父之嫌,夫子有所讳而不言,而抑未去,为卫君否乎?在夫子以定父子之经者,唯理之当然,而吾与子可以意决乎?子贡应之曰:“诺”,以名若可为,而实若有不可为,夫子之情,诚有不易知者。惟然,吾亦安能决之?吾将问焉。居其国,有必讳也,而决之以理,无难知也,乃入而问曰:伯夷、叔齐之事着矣。其去国也,或以为行谊之高,或以为居心之矫,而夫子谓其何人也?子曰:古之人处父子兄弟之间,其欲尽道者多矣,而决于一去,无所疑以成其让,在古而抑为贤矣。乃子贡直取夷、齐之心而论之,以穷夫天理人心之必至,而问曰:夫二子者诚贤矣。然去国之后,不得事孤竹君以终身,不得奉宗祧以安故国,将无有怨心乎?则贤者之为在事而不在心,亦奚愈焉?夫子曰:怨者,人之欲也,有求而不得者之情也。夫伯夷心不忍违父之命,叔齐不忍成父之失,求之此心之安,而得此一去之道,以成乎天性之安。其去也,其终饿于首阳也,皆淡然相忘,而无懑滞之志也,又何怨之有哉?唯坦然无怨以决于全仁,故曰贤也。于是子贡出而告冉有曰:夫子不为也。有以处卫君者,在得失安危之外,而终不使卫人遂其怙党乱伦之非,何为其为哉?

由此观之,圣贤之论事,必推致其极,以审夫心迹同原之理,而后断之以义,而不可违。名可假也,迹可效也,而心不可矫也。此其所以为立本自靖之道,而非即事以立论者之所可及邪!

【元典】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中了!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象天上的浮云。”

【诸儒注疏】“饭”,食之也。“疏食”,粗饭也。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于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

程子曰:“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又曰:“须知所乐者何事。”

【理学讲评】饭是吃,疏食是粗饭,肱是手臂。孔子自叙其安贫乐道之事说道:“人生日用之间,无不欲饮食充足,居处安逸者。我所食的不过是粗饭,所饮的不过是水,其奉养之菲薄如此!夜卧无枕,但曲其肱而枕之,其寝处之荒凉如此!贫困可谓极矣!只是我心中的真乐,初不因是而有所损,亦自在基中焉。若彼不义而富且贵。苟且侥幸以得之,虽胜于疏食饮水,以我视之,漠然如浮云之无有,何尝以此而动其心耶!”盖圣人之心,浑然天理,故不以贫贱而有慕乎外,不以富贵而有动于中如此!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七卷)

    菜根谭(第七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神逻辑2:绝地反击的高级吐槽

    神逻辑2:绝地反击的高级吐槽

    “女朋友为什么又生气了?”“别问了,说了你也不懂。”“你再努力也得不了奖,那么认真干嘛?”……在现实生活中,让人无言以对的往往不是大道理,而是神逻辑。《神逻辑2》集结各类奇葩人、奇葩事、奇葩问题,以“神吐槽”为切入点,对风靡网络的逻辑学事理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与破解。教你识别语言陷阱,跳脱逻辑怪圈,开始绝地反击!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为何一切尚未消失?

    本书收入法国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的三篇文章,分别为《狂欢节与食人族——世界对抗的游戏》《恶会腹语》《为何一切尚未消失》。作者将现代性设想为一场肇始于西欧的冒险和一出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在西方宗教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价值标准被输入的所有地方不断重演的巨大闹剧。在全球性的媒体-虚拟-网络垄断或说霸权之下,人的存在显然只能以自身的消亡为代价。他只有以自身在技术层面的消失和融入数字技术的秩序为代价才能获得永生。
热门推荐
  • 异界极限爆兵

    异界极限爆兵

    武圣彪悍,法神牛逼?周炎不屑地撇撇嘴,大手一挥:小弟们,冲!潮水一样的恐龙大军碾压而过……实力神马的都是浮云,兵海战术才是王道!★书友5群:282184177,书友6群:149679394,书友7群:260575453
  • 若她是再婚皇后

    若她是再婚皇后

    她是完美的皇后。但皇帝却说他想要的是妻子,而不是同事。他抛弃了皇后秦若,留下了奴隶出身的女子作为他的另一半。而秦若,深思熟虑后决定——嫁给邻国的皇帝。
  • 神权异能者

    神权异能者

    一次意外,神的权限意外泄露,使生物拥有了神权之力,史称:《神权事变》。
  • 可恶的店长

    可恶的店长

    一个是从国外受过高等教育行事严瑾,口舌腹黑的高冷店长,一个是在社会缝隙里苦苦挣扎讨生活的乡下妹子。他们俩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被风吹乱C夏天

    被风吹乱C夏天

    当爱情女神降临在一个失去父母的女孩子身上的时候,有二个男孩子喜欢她!她该如何选着!是选择她的骑士还是王子....
  • 全世界的光都因你而来

    全世界的光都因你而来

    “一加一等于记。”秦湛问。“二。”纪尘回答。“两个,指头吗?”叶惊洛柔柔的问。“……噢,噢耶?”白暮戚缓缓伸出两根指头。十二年,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友情可以永久吗……本文喜欢的请进来,不喜欢勿喷。
  • 从心爱你:席少这次来真的

    从心爱你:席少这次来真的

    苏芸从没想过,送快递竟会遇上她最不想见到的男人。席煜城将她逼入电梯,捏着她瘦骨嶙峋的肩头,嗤笑:“五年不见,你干上了快递?这份‘高薪’,还满意么?”可殊不知,嘲讽换来她一句平静的话——“席煜城,我已经结婚了。”她不光是别人的妻子,还有了孩子。席煜城无法相信曾经那么狠毒的她,竟还有如此慈母的一面。他诅咒她天打雷劈,咒她和孩子不得好报,于是很快,那孩子被查出了白血病。报应来了。千算百算,席煜城自以为自己百毒不侵,可当他得知一切真相时,他的世界险些崩塌……席少:“我嗜你成瘾,念你成性,若非枯骨成灰,此生定执念不减,挚心不负。”
  • 含着棒棒糖说爱你Ⅱ

    含着棒棒糖说爱你Ⅱ

    一场误会,促成了糖果比过男友的半迷糊小姐的续爱。一次争吵,促成了天天都吵嘴的大男人小女生的吵爱。一个尝试,促成了她轻轻的演唱也能遇上明星的试爱。一本小说,促成了冰山男对未尝爱情滋味霉女的肆爱。一句自语,促成了小男人一见钟情俏小女校花的缠爱。五对不一样的情侣,五场不一样的恋爱,他们的火花,有多激烈?含着棒棒糖说爱你Ⅱ,为你精彩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