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73

第73章 论语泰伯篇(2)

【理学讲评】贵是贵重。道是道理。暴是粗厉。慢是放肆。信是信实。辞是言词。气是声气。鄙是凡陋。倍字与违背的“背”字同。笾是竹器,豆是木器,都是祭祀所用的。有司是执事之人。曾子因孟敬子平日好琐屑于细务,而忽略了大体。故告之说:“道虽无所不在,然有紧要的,有可缓的,不可以泛求也。吾观君子于日用之间所贵重的道理,只有三件。三者何?盖人之容貌彰于一身,易至于粗粝放肆,此所以多失容也,惟君子不动容貌则已,才动容貌便雅饬恭谨,而远于暴慢。人之颜色形于面,对人多勉为端正,而中心不然,此所以多失色也。惟君子不正颜色则已,才正颜色便表里如一,而近于信实。辞气宣于口,易至于凡陋背理,此所以多失言也。惟君子不出辞气则已,才出辞气便成章顺理,而远鄙背。此三者乃修身之要,为政之本,所当操存省察,而不可顷刻违者,故君子所重在此而已。若夫用笾豆以供祭祀之事,如此类者,不过器数仪文之末,则自有执事者司之,君子亦何用屑屑留心于此哉?”盖人之为学,贵识其大,大行既无不善,而小节亦无所遗,固为全德。若舍其大而务其小,则大本既失,小者亦不足观矣。况于帝王之学,又与士庶人不同,则凡正心修身以立天下之极者,又岂在于仪文度数之末哉?有志于圣贤者,当知所务矣。

【心学讲评】曾子之学,以诚身为大者也。事物皆有至当之理,内而修已,外而治物,俱不可遗。而舍己以求详于物,则大本不立,而所治者末矣。故物有自治之理,可任人以为功,而求之于身为正己率物之本,则有不容稍逾者。君子奉此以终身焉,所为先立乎大以卓然不易者。故其有疾而孟敬子问之,所丁宁者在是耳。于时敬子有不敢问,不忍问之情,而曾子自言曰:生死之际,朋友之间,而予将何以告子哉?夫鸟之将死也,则其鸣也,哀而已,知爱其生而不知所以生也。若人之将死也,其言不容不善也。居平之所语者,事物皆道,而不嫌于博引。至于此,而内顾止此身也,身止此道,与存亡也。择乎君子之道而得其所贵,则庶其善者乎!天下无物而非道,则无事而不以道也。乃君子酌乎有其善,而无不善,舍此而求善于物,则虽备美而不善者先在吾身,故以此为贵焉。而所贵者三,行之终身,不能离之须臾者也。泛应万事,而无不为其枢机者也。

今夫容,则有善不善矣。乃其善者容亦中度,而动之成乎不善,则容得而貌失矣。犹是容耳,动之以矜持,而示人以可畏,则暴;动之以舒缓,而示人以可侮,则慢;君子所贵者,以礼平情,而情皆中礼,自有以柔调而严翼者,道也。远暴慢,而容以貌贵矣。

今夫颜,则有善不善矣。乃其善者颜亦能庄,而所以正之者不善,则颜似而色非也。犹是颜也,正之以温,而色不能为之愉;正之以肃,而色不能为之充。君子所贵者,以诚居心,而诚必形外,凡其所为端凝而和怿者,道也。近信,而颜以色贵矣。今夫辞,则有善不善矣。乃其善者言无非理,而出之成乎不善,则辞是而气非也。犹是辞耳,出之以率直,而次序之不文,则鄙;出之以巽顺,而温厉之不宜,则倍。君子所贵者,以理养心,而理皆心得,自有以从容而适当者,道也。远鄙倍,而辞以气贵矣。

故君子无念而非道也。浑然一身之周旋于道内,则见于外者皆足以成乎至善,所以不失其身者此也,所以不拂于人者此也。修己治人之道,唯此而已矣。若夫以事言之,则无论其为见功见名之末务,即以国家之大事,若承祭,若见宾,笾豆之修,礼文所在,不容忽者。然君子但求尽于一身以内,而事以人立,因人而成事,但任之得人,可执简以御繁,有司存焉,付之可也。而君子岂使此心之外驰、此心之逐物以丧其所守哉!

诚审于此,则巍然立于天地之间,耳目口体皆不愧我生之实,以之敬身,以之治人,以之事亲,以之事天。人为万物之贵,君子为人之贵,贵此而已矣。此吾所奉以终身者也,而子能无意乎?呜呼!此曾子立诚尽性之实学,以处生死而不惑者也。

【元典】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说:“自己才华横溢却向俗人请教,自己知识渊博却向文盲请教;有知识谦虚为没知识,有才能谦虚为没才能,从不计较别人的无理冒犯。从前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诸儒注疏】“校”,计校也。“友”,马氏以为颜渊是也。颜子之心,唯知义理之无穷,不见物我之有间,故能如此。

谢氏曰:“不知有余在己,不足在人;不必得为在己,失为在人,非几于无我者不能也”。

【理学讲评】犯是触犯,校是计较。吾友指颜渊说。从事是用功。昔颜子既没,曾子追思其贤而称之说道:“凡人志意盈满的少有所得,便说自己有余,他人不足,谁肯下问?度量狭小的,遇有触犯,便说自己的是,他人的不是,谁肯容忍?若是自己学力至到,本是能的,乃问于不能的人;自己学问充足,本是多的,乃问于寡少的人,其心歉然自视,虽有也,却似无的一般,虽充实也,却似空虚的一般,略无一毫自满之意,其谦虚如此!人有触犯于我,我则以情恕人,以理自遗。初未尝发露于颜色,藏蓄于胸中,而有(当作无)一毫计较之心,其宽恕如此!这等的人不可多见,惟旧日我友颜渊,乃尝用力于此,盖其真知义理之无穷,而有善不伐,不见物我之有间,而有怒不迁,其所以潜心好学拳拳服膺者,惟此而已。今也则亡,岂不重可惜哉!”夫孔门传授心法,颜子独得其宗,而其平日用功,不过如此!盖谦虚以受人,则闻见多而学问日广,宽恕以容物,则私意泯而德性益纯。凡为贤为圣,皆不出此二者。盖学者当致力于斯。

【心学讲评】曾子曰:以吾有志于直方刚大之学,庶几可以体道;而体道之学,更有在于中虚宁静者。以之为学,则志以深而闻见日益;以之居德,则心以虚而己私日损;以之待物,则量已远而志气日和。惟吾所未能从事,而不能不念其所得也。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无患其闻见之穷矣。为之有余,而为之不足者,或一至之行,能者弗及也。知之已至,而知之不详者,或偶见之明,多者弗逮也。是故其问不倦也。有若无,实若虚,无患其己私之未忘矣。有其志,不必即有其事,有其事,不必即有其功,谓急于见功者之浅也。心无不诚,而犹恐其不诚,情无不笃,而犹恐其不笃,谓果于自信者之疏也。是故其见为虚为无也。犯而不校,无患其志气之不和矣。在我之直可恃也,而不见为可恃,唯欲去其恃之心也;在彼之不直不可容也,而见为可容,唯欲广其容之心也。是故不存一可校之情也。斯道也,以竭才而笃于学,以逊志而居其德,以忘情而待夫物,诚体道之极功也。然而难言矣。诚不能矣,诚寡矣,虽思抑志以问之,而不屑之念不觉其自生;诚有矣,诚实矣,虽思虚心以处之,而可信之实不禁其必露。诚犯我矣,虽思降气以处之,而难平之意不觉其自发。甚哉!从事于斯之难也。

唯昔者吾友望道有末由之感,克己去有我之私,盖尝从事焉,虽功之未纯,而于斯能不失矣。吾友亡而斯道其绝乎!虽然,其性之近也,其所得之深也,故不流于空虚诡随之异教。下焉者不敢几焉。故直方刚大之学,吾亦循吾之可为者而已矣,敢侈慕于彼哉!

【元典】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托付孤儿,可以托付江山,生死关头,临危不惧的人。是君子吗?当然是君子。”

【诸儒注疏】其才可以辅幼君,摄国政,其节至于死生之际而不可夺,可谓君子矣。“与”,疑辞。“也”,决辞。设为问答,所以深着其必然也。

程子曰:“节操如是,可谓君子矣。”

【理学讲评】托是付托。六尺之孤是幼君。寄也是付托的意思。百里是侯国,命是政令。大节是大关系处。与是疑词,也是决词。曾子说:“天下之言成德者,期于君子。然才者德之用,节者德之守。二者兼备,而后为德之成也。若有人于此,不但可辅长君而已,虽亲受顾命,把六尺幼冲之君付托与他,亦可以承受而辅佐之。既能保卫其国家,而又能养成其令德,不但可共国政而已。虽侯国无君,把一国之政令委寄与他,亦可以担当而总摄之。既能安定其社稷,而又能抚辑其人民,其才之过人如此!至于事变之末,国势仓皇,人心摇动,其从违趋避,乃大节之所关也。其人临此时,而所以辅幼君、摄国政者,卓乎见理之精明,确乎持志之坚定,惟以义所当然为主,虽议论纷沓,终不能摇;虽死生在前,亦不能夺。其节之过人又如此。若此人者,果可谓之君子人乎?”吾如既有其才,又有其节,信非君子不能也。然是人也,自学者言,则为君子;自国家言,则所谓社稷之臣者也。盖有才无节,则平居虽有干济之能,而一遇有事,将诡随而不能振;有节无才,则虽有所执持,而识见不远,经济无方,亦何益于国家之事哉?所以人君用人,于有才而未必有节者,则止用之以理繁治剧;于有节而未必有才者,则止用之以安常守法。至于重大艰难之任,则非才,节兼备之君子,不可以轻授也。

【心学讲评】曾子曰:才者,君子之学所造也;节者,君子之志所持也。诚其志君子之志而学君子之学,则可信其才与节之备至,此从本以识其末也。乃从其才与节而观之,亦有可信其本者。

今夫以才而言,智效一官,能成一事,非才也。假以六尺之孤托之,以百里之命寄之,而其始也信之而无疑,其终也酬之而无愧,斯可以托、可以寄者也。保君身于强固,养君德于清明,盖自外庭以至于宫闱,所以弥缝匡救夫中人者,无一不用其调护,而后果可以托也。措社稷于不倾,奠生民于各遂,盖自文事以至于武备,所以思患预防于摄理者,无一不尽其经营,而后果可以寄也。以节而言,危言不恤,高行不顾,非节也。托孤寄命,乃临大节,而与君共其存亡,与国共其安危,有夺之者而不可夺,斯可以临大节者也。主少国疑,变将内生,流言风雨,孤立其中,而所知者但此六尺之孤耳。内衅可乘,外侮将至,强邻巨寇,危亡相逼,而所守者唯此百里之命。斯则果不可夺者也。

其才诚如是也,其节诚如是也,以其才济其节,以其节善其才,吾未尝见其所志所学者之何如,而但从才节以观之,信非一长之才,一曲之节,殆将为君子人与?乃从其才与节而推之,非宁静以养其学,淡泊以明其志,志已正而学已深,洵为君子者而后能如是也!是故欲知君子者,可于才与节而观其大受之实。乃欲以才节表见于天下,非卓然自命为君子,而志其所志,学其所学,则才终不可大,而节终不能立。人其可以无本而幸成哉!

【元典】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诸儒注疏】“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仁”者,人心之全德,而必欲以身体而力行之,可谓重矣。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程子曰:“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又曰:“弘大刚毅,然后能胜重任而远到。”

【理学讲评】弘是宽广,毅是强忍。任是责任,道字解做路字。曾子说:“士立身于天地间,要为圣为贤,必须有大涵养,方才做得。故规模广大,心不安于自足,叫做弘,不弘则隘矣。执守坚定,事必期于有终,叫做毅,不毅则馁矣。士岂可以隘焉而不弘,馁焉而不毅哉?所以然者为何?盖以士所负之任甚重,而其所行之路又甚远也。惟其仁之重,必弘而后能胜其重;惟其道之远,必毅而后能致其远,此所以不可不弘毅也。然果何以见其任之重而道之远?盖仁者,人心之全德,兼众理,备万善者也。士乃以之为己任,必欲身体而力行之,则是举天下之善,尽万物之理,皆在于我之一身,其任不亦重乎?且其任是仁也,直至没身而后已,若一息尚存,此志亦有不容少懈者,则是向前策励再无可驻足之时,其道不亦远乎?”夫其任重而道远如此,此士之所以贵弘毅也。大抵孔门为学,莫要于求仁。而仁之为道,则非全体不息者,不足以当之。惟其全体也,则无一理之不该,所以不可不弘;惟其不息也,则无一念之间断,所以不可不毅。这正是曾子平生所学得力处,故其示人亲切如此。

【心学讲评】曾子示求仁之方曰:学者有志于治心之学,求仁尽之矣,而所以求仁者固有道焉。仁之体静,而其用以和柔。因是而专固其心,而养以从容,谓是可以得当于仁矣,而非也。士不可以不弘毅也,托于约以息心者,谓身心以外不宜以纷吾志,而可以不弘;托于柔以养心者,谓操持之切且将以扰吾神,而可以不毅。夫士安可不弘哉?扩其情而与万物同情,推其理而与天地同理,非好为广远之图也。士之弘也,安可不毅哉?历物无尽而不为物屈,处变无方而不为变移,非故为矜气之守也。盖士之所任者重,而其道远也。任之重而不弘焉,则不足以尽所任之量,而载其所任之实,以无疚愧于天人;故不可以不弘,而非侈外物以失其居约之体。任之重而所行之道又远,而不毅焉,则虽成足以胜所任于始,而不能以其所任历无穷之道,而善其成以克全其终始。故不可以不毅,而非过任气以伤其淡定之天。

夫士之所任者何任哉?则仁以为己任也,吾心之体,即天地生生无尽之理;吾心之用,即万物各得之情。以此思所任者,天理有一之不存,则废天地之心;人情有一之不得,则堕万物之命,而可不谓重乎?非极吾之心量以体备而无遗,则虽清心寡欲以求当于仁,而其为痿痹不灵者多也。诚哉,其不可以不弘也!受此任而行之,其道何如哉?盖死而后已也。一日未死,而有一日必应之物理;一日未死,而有一日必酬之变化。以此思其为道也,理一念之不存,则私欲遂起而乘之;化一念之或息,则怠荒遂因而间之;而可不谓远乎?非特吾之贞志以勇决而不忘,则欲涵泳悠游以求合夫仁,而其为冰渊所陷者多矣。诚哉,其不可以不毅也。此吾所以以养勇为初功,以敬身为永图,而庶几于仁者,有不可不然之心,内迫而不容自已也。

【元典】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以吟诵诗篇抒发热情、以坚守礼法建功立业、以聆听音乐娱悦身心。”

【诸儒注疏】“兴”,起也。《诗》本性情,有邪有正,其为言既易知,而吟咏之间,抑扬反复,其感人又易入。故学者之初,所以兴起其好善恶恶之心,而不能自已者,必于此而得之。礼以恭敬辞逊为本,而有节文度数之详,可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故学者之中所以能卓然自立,而不为事物之所摇夺者,必于此而得之。乐有五声十二律,更唱迭和,以为歌舞八音之节,可以养人之性情,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渣滓。故学者之终,所以至于义精仁熟,而自和顺于道德者,必于此而得之。是学之成也。

同类推荐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列子臆说(下册)

    列子臆说(下册)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 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守望者)

    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守望者)

    哲学归根到底关注的是人的命运。根据逻辑与历史、时代精神与时代相一致的原则,本书区分出西方哲学发展的前现代(古代)、早期现代、后期现代和后现代(当代)四种形态,并重点探讨现代哲学的历程。导论是对主体问题的概述,其余各章围绕主体的确立、主体的危机、主体的解体和主体的终结来揭示意识主体在现代性及其转折进程中的命运。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笛卡尔以来的主要西方哲学流派,既具有宏大的理论视野,又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热门推荐
  • 男神就是要爱我

    男神就是要爱我

    星际荣耀9118年,千千万万的正面系统和反面系统新人竞争赛开始。杀手南希,魂穿成为星际浅依夏大小姐,受【让男神讨厌可成固定宿主】系统的任务指定,要去攻略男神风霁。未曾想到男神竟然可以听见对方绑定系统的一切指令。“给风大佬的饭菜里,加很多很多的盐,咸死他!”大佬不讨厌,说……一起吃!“在风大佬的靴子上沾一堆的狗屎。”大佬不讨厌,说……没关系,把你的换下来给我穿就行了。“把风大佬的各种帅照,拿出去换钱。”大佬依旧不讨厌,说……另外,我将你的身份也泄露出去了,你会有很多嫉妒者,走路小心点儿。风大佬就是不讨厌自己。后来,风大佬不但不讨厌不生气,还离不开南希。动不动就要聊天,喝茶,举高高。系统小姐姐看着男神的反应,丢给南希一句警告。再不让大佬讨厌得想要杀了你,你就会被当废物处理?!而后,风大佬终于怒火冲天了,用着让系统匍匐称臣的高智商,回怼系统。【你敢动爷的媳妇儿,爷就让你在星际荣耀活不下去?!】1、男强女强,超级宠文。2、推荐现代文《暖婚共享》和《穆少宠妻之千金归来》
  • 下一个季度入华

    下一个季度入华

    蒋诣涵是高一新生,她在初中成绩优异,考上了育华高中,这是Q城最有名的贵族学校。她的家庭并不富裕,母亲整日沉迷麻将,父亲也没有正业。考上这所学校完全是通过努力。但她发现自己在这个学校,成了星空中最微小的一颗星,没有任何光照点。她一再堕落,能否遇到人生导师,让她重新振作呢。
  • 男人需要懂得,女人需要疼爱

    男人需要懂得,女人需要疼爱

    21世纪女性,应该“你太好”还是“不够好”?多少恨嫁的、逼婚的女人,为配一株狗尾巴草,衣带渐宽……男人如果不想娶,怎样让他们心甘情愿被擒,两性关系学导师艾小羊,用理性的思维剥开爱情的面纱,教你在不可改变的男权世界中,做回真正的女王。
  • 仙道人心

    仙道人心

    人万物之灵,惊才绝艳之辈层出不穷,以凡体羽化登仙者不胜枚举,然羽化之后却以世事为棋盘,众生为棋子,历劫不灭,亘古不磨,少年袁穆本着一颗人心,持宝圭执掌星斗,压服诸天,仙为何高高在上,人为何诚惶诚恐?。遥望天界,苍茫处,来路渐远,人心中,尔虞我诈,恩怨情仇,一缕沧桑大罗日,几许红颜几多愁。%%%%%%%%%%%%%%%%%%%%%%%%%%%%%%%%%%%%%%%%%%%%%%%%%%%%%%%%%%%%%%新人写作不易,希望各位路过的兄弟,收藏支持一下,字数虽然不多,但是也可以养肥了再杀,收藏、推荐、评论,友情这里跪求支持!本书更新稳定,风雨无阻,绝不断更!书友交流群:260672183
  • 删补文苑楂橘

    删补文苑楂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古仙涯

    万古仙涯

    苍茫大地,万族争鸣,谁主沉浮?八荒六合,不得仙诰者,谁敢成仙?
  • 陈小星穿越记

    陈小星穿越记

    哈哈,一觉醒来,自己居然穿越了,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既然老天给我一次免费旅游古代的机会,而且还是传说中的女尊国啊,我怎会不好好把握?跟着我一起,调戏美男,做个快活小神仙吧!
  • 着迷和你

    着迷和你

    假高冷范儿真神经质实力派演员魏林vs假古板高中历史老师许釉魏林第一次见到许釉时就看穿了,那副镜框下藏着的无限魅力。许釉初见魏林时就被他外表吸引,接触后知道他并不简单,眼底深沉无人可解。表面上是女追男其实是互相吸引(小声比比)作者是个简介废...咱们的宗旨就是甜甜甜!!!轻松小言情其他各种要看文??
  • 哥几个曾一起混过

    哥几个曾一起混过

    当岁月老去了,身后的往事突然清晰。重复你的目光,在难串起我的回忆,唯有兄弟的情义永不变。燥动的青春被热血点燃,激情的岁月开始燃烧。江山一起打,命在一起拼,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从今天到世界末日,我们永远会被记得,我们幸运的少数,我们相依相系的兄弟,谁与我共同浴血,他就是我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