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75

第75章 论语泰伯篇(4)

【心学讲评】夫子曰:君子之道,以立体达用,要以求无愧于心,而天下之理得矣。体不立,则虽审几度物,而必不得时措之咸宜。乃非因时制宜,以俯仰天人而自信,则亦以知其学之未纯,而道之未合也。自其立体者言之,则笃信也,守死也,所以贞其志也;好学也,善道也,所以会其通也。四者相因,而必交尽者也。言之必诚,行之必悫,无疑于心,而不欺于物,载之夙夜而不忘,志之诚也。以心为准,而不敢自任其心,求之先觉之所为,然后通古今而以全吾之正志,利不为动,害不为挠:不改其度,而不惑于物,载之终身而不忒,志之定也。求心之安,而非以固执其心;通乎善成之术,而以全吾之本志。诚然,则退可以穷,而非无道以终废;进可以达,而非无学以酬知;可以为治世兴礼乐之用,即可为乱世见匡救之功矣。

而君子审几之大用,不徒恃于己也。体立于己,而用必因乎天下,则必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乎!则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乎!邦业危矣,非自我危之,而何用殉其危?敌国外患,非旦夕所可销也。已乱矣,我不与同乱,而何忍视其乱?君昏臣亢,非端正所可容也。有道,则可因其道以求尽于道,是道之将行也,无容疑其不足与大有为,而吝于出也。无道,则我之有道,非彼之所能道,是道之既废,无容望其犹可与有为,而姑为试也。盖君子以出处为吾身心之大事,非但殉民物而侈功名,保身名而异流俗也。使邦有道焉,且无问世之不可弃者何如,但众正皆升之日,而我违时以苟安于陇亩,则天之生我也何为,而能勿耻乎?使邦无道焉,且无问道之不可行者何如,但上下同昏之廷,而我委曲以与同其宠利,则我之自命也何心,而能勿耻乎?

故志无不正,变有可通,虽本体既立,昭然不昧于信守学道之中,而因时审几,进退决于俄顷,要以求尽此心之安,则穷神知化,不外此天理人情自然之节。以研几之密,成其确乎不拔之操;以存主之严,植其应物不违之则;斯为君子之全德与!

【元典】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诸儒注疏】程子曰:“不在其位,则不任其事也。若君大夫问而告者,则有矣。”

【理学讲评】谋是图议,政是政事。孔子说:“凡人有是职位,则有是责任,则有是谋为,如任公卿大夫之职,则当谋公卿大夫之政。若不在其位,则其政事本与我无与者,而乃商度其可否之宜,条陈其利害之故,是为思出其位,犯非其分矣,奚可乎?故凡不在其位,则当介然自守,虽知识见得到,才力干得来,亦不可图谋取其政事。”盖所以安本然之分,而远侵越之嫌,人之自处当如是也。然士人之学期于用世,则匹夫而怀天下之忧,穷居而抱当世之虑,亦有所不容已者。要之,潜心讲究,则为豫养非分干涉,则为出位。豫养者待用于不穷,出位者轻冒以取咎,此又不可不辨也。

【心学讲评】子曰:国家因政而设位,士人即以位而授政,朝廷命官之典,即君子素位之行也。在其位,则政即其政矣;任之,斯谋之。即非其独任,而为官属,为官联,相与共谋之可也。若夫学矣而未仕,仕矣而未受任,受任矣而各有所司,则虽明习于得失功罪之数,而不越分以代为筹画,而使必行。君子之不为谋,断断如也。与闻焉,则心知其是非,而但洁其去就。来问焉,则但告以理之常,而不拟其事之变。守此道也,在国家不开辨言乱政之风,而在君子即为安土敦仁之学。此之不讲,官常乱而士行不修,处士横议之渐,不可长矣。

【元典】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译文】孔子说:“从音乐大师开始独奏,到结尾的合奏,美妙的音乐充满了我的耳朵!”

【诸儒注疏】师挚,鲁乐师名挚也。“乱”,乐之卒章也。《史记》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洋洋”,美盛意。孔子自卫反鲁而正乐,适师挚在官之初,故乐之美盛如此。

【理学讲评】师是太师,掌乐之官。挚是太师之名。《关雎》是《诗经·国风》首篇。乱是乐之卒章,洋洋是美盛的意思。盈是满。孔子说:“昔吾自卫反鲁之时,既曾正乐,适遇师挚在官之始,又能审音,故其时乐之残缺者已为之补,失次者已为之序。但见大乐之作,自其始奏之时,直至于《关雎》之卒章,一皆清浊相济,高下相宜,洋洋乎极其美盛,满耳而可听也,惜乎今也不得而复闻矣。”盖以孔子之圣而正乐,以师挚之贤而掌乐,故一时音节美盛如此。自师挚适齐,继者皆不能及,圣人所以追思而叹美之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礼乐必情深而文乃明。虽然,亦存乎其人而已矣。有明乎其理以厘定其章者,而后得其人以任之,则亦可旦莫遇也。乐以声为主。八音者舞蹈之所自节,人声者八音之所自裁。故莫重于声,而升歌其最尚已。升歌唯瑟与歌,虽在堂上,易于彻听,而元音希微,将恐其不足以动人情之兴起,而充其和平。乃自乐之既正,官展其能,则我鲁大师挚者,其始升堂而奏房中之曲,自《关雎》而下,《周南》三终,《召南》三终,先之以《关雎》,而终之以乱,清瑟之弦独奏,大师歌以和之,音虽清而气不茶;发皇于尊俎之间,宣昭乎两阶之上,其音闳肆,其韵流连,宾主之心各得,而先王和平充满之意,以饱满人心而饬其德性,洋洋乎盈耳哉!耳之盈而情尽于诗歌,淫辟之心不能入,惰慢之气不复作,斯大乐之所以与天地同和,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无所不感者。乐之理尽于此矣。

呜呼!得其人而尽其致,则乐之为乐,大用行矣。兴废在人,岂不信哉?夫子此叹,或在师挚适齐之后,而追思之。虽圣人正乐,而不能不望于习其事者。道之行不行,信有天乎!

【元典】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看上去忠厚却不讲信用,我无法理解这种人。”

【诸儒注疏】“侗”,无知貌。“愿”,谨厚也。“惶悾”无能貌。“吾不知之”者,甚绝之之辞,亦不屑之教诲也。苏氏曰:“天之生物,气质不齐。其中材以下,有是德则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德。故马之蹄啮者必善走,其不善者必驯。有是病而无是德,则天下之弃才也。”

【理学讲评】狂是疏狂,侗是昏昧无知的模样。愿是谨厚,悾悾是愚拙无能的模样。信是诚实。吾不知之者是甚之之词。孔子说:“赋性疏狂的人,宜乎行事直率方好。今却只好高夸大,及至到那有利害处,自家要讨便宜,外面却以道理责人,这等样奸狡不直,赋性昏昧的人,凡事既不知道,宜乎谨厚方好,今却轻举妄动,又不谨慎重厚,赋性愚拙的人,凡事既不能干办,宜乎诚实方好,今却诡谲虚诈,又不诚信笃实。这三样人,我也不知道他是何等的人。”盖狂而直,侗而愿,而信,虽是气质有偏,然犹不失其本然之真,尚可以陶镕。若不直、不愿、不信,则本真已失,而习染愈蔽,终不可以化诲者也,故孔子绝之。

【心学讲评】夫子曰:人之志量不齐,然失者其失易见,而失之中,有得焉,可相谅也;则知其失而裁成之,知其失之中有得而利导之,虽质有不驯,可因材以施教也。乃有狂而不直,侗而不愿,倥倥而不信者狂者,吾于其行之不掩,而信其不屑枉道以殉物。且不直焉,则志言虽高,而中情实陋也。侗者,吾于其心之不慧,而信其不诬说以欺人。乃不愿焉,则拙于见理,而工于起伪也。倥倥者,吾于其材之不逮,而信其不为诡行以罔世。乃不信焉,则以正而不足,以邪而有余也。若此者,或以节取之曰:此能直、能愿、能信者也,因质之自然者也。或则曲谅之曰:此为狂、为侗、为倥倥者也,质之无可如何者也。而于善则无可如何者,于恶又足以为。因其自然者,以之向善则不求益,以之为恶则又欲求工。吾其何以知之哉!盖天资既陷于一偏,则又惑于流俗以移其性,教所不可施,而遂为弃人。甚矣,巧伪之风,以害人心为至烈也!

【元典】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孔子说:“学习如同赛跑,惟恐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超过。”

【诸儒注疏】言人之为学,既如有所不及矣,而其心犹竦然,惟恐其或失之,警学者当如是也。程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不得放过。才说姑待明日,便不可也。”

【理学讲评】如不及,是如有所追而不能及的意思。孔子说:“人之为学将以致知力行,而求进乎圣人之道也。然使无勤敏之功,则其心徒劳而无益。使无警醒之心,则其功终怠而不前。所以,君子之为学也,研穷以求进其知,体验以求进其行,孜孜汲汲,惟日不足,常如有所追而不能及的一般。其用功之勤如此,而其心犹不敢有一时之或惰,当日进入时,怀日退之惧,惟恐失其所学,而果有所不及也。”夫以君子之学,其勤励警惕有如此者,此所以能成其学也,不然,则心不在焉,或作或辍,终亦岂能有成也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甚矣,从事于学者之难也!而学者不知,始之以缓于相求,而终之妄于自信,则亦奚当于学哉!夫诚欲为学,则其心将何如乎?道艺本有序也,岁月本未有穷也,知亦易知,而能亦简能也。乃正唯此易简之理,愈求之而愈见其高远之难至,若道艺之迫我以无涯,而岁月之有穷者,诚若有所就而不及者。然以此心而求至焉,学其有得而可以自据乎!乃业已知之,而乱其聪明者又尽矣;既能行之,而分其志气者又起矣;如不及而庶几及焉。一日之所得,不能守之终身;终身之所图,或且丧之一旦。盖如不及焉,而犹恐失也,有加勉于无尽已耳。如其以道为有序,而托之从容;以时为可俟,而须之异日,以易简为无难知、无难行,而待其聪明志气;则其失也,岂待言哉!呜呼,世之为学而能如不及者,有几哉?况能知如不及者之犹恐失乎!何望其得当于学邪!

【元典】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孔子说:“舜、禹真伟大!他们获得天下依靠的不是暴力。”

【诸儒注疏】“巍巍”,高大之貌。“不与”犹言不相关,言其不以位为乐也。

【理学讲评】巍巍是高大的模样。不与是不相关的意思。孔子说:“圣人之识见度量迥与常人不同。常人之情即有一命一舜之荣,未免自视侈然,志得意满,何其卑小也!若乃巍巍乎识量高大而不可及者,其惟舜、禹乎?盖舜禹二圣人,本以匹夫之微,一旦有天下为天子,其崇高富贵可谓极矣,乃舜、禹则视之漠然,不以为乐,全似与己不相干涉的一般。此其心直超乎万物之上,而众人以为可欲而不可得者,举无足以动其中,其胸襟气象视寻常真不啻万倍矣,是何其巍巍矣乎?”盖舜、禹之心只知天位之难居,虑四海之不治,日惟兢业万机,忧劳百姓而已。若夫有天下之可乐,奚暇计哉?此万世颂圣明者,必归之也。后世人君,诚能以其不与天下之心,而尽其忧勤天下之实,则二圣人之巍巍不难及矣!

【心学讲评】夫子就舜、禹君天下之道,而推其心以赞之曰:无欲然后可以言王道,非但其以天下为忧劳而慎持之之谓也。首出庶物而为之君,则必举天下而覆冒之,一民一物,皆吾性之民物也。乃以不与民物同其荣辱,而不随天下之所崇高者以见为崇高。若是者,诚巍巍乎识超天下之上,而量包天下也,则舜、禹之有天下是已。未尝有之,而道吾道也,事吾事也,天下即在其规恢之内。既有天下,而吾道犹是,不可忘也。吾事犹是,不可委也,天下一待其调燮之功。则当世之所谓崇高富贵者,自淡焉相忘,而享九州之贡,宅万国之尊,于一己一无与焉。故仁覆天下,而非以守位;功着天下,而非以得民。可禅可继,付之天命人心,而己无意焉。居一日之位,则尽一日代天理物之职而已。道至而自无欲,斯以德盛化神而不可及与!

【元典】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尧当君主,伟大崇高,可比于天!他的恩德,无法形容!他的功劳,千古留芳!他的制度,光辉灿烂!”

【诸儒注疏】“唯”,犹独也。“则”,犹准也。“荡荡”,广远之称也。言物之高大莫有过于天者,而独尧之德能与之准,故其德之广远,亦如天之不可以言语形容也。“成功”,事业也。“焕”,光明之貌。“文章”,礼乐法度也。尧之德不可名,其可见者此尔。

尹氏曰:“天道之大,无为而成。唯尧则之,以治天下,故民无得而名焉。所可名者,其功业文章巍然焕然而已。”

【理学讲评】则字解做准字。荡荡是广远之称。名是名状。成功指勋业说。焕是光明。文章是礼乐法度之类。孔子说:“自古帝王多矣,然莫有过于尧者。大矣哉,尧之为君乎,何以见其大?盖巍巍乎极其高大而无不覆冒者,唯天而已。谁能并之?独有帝尧之德高不可及,大而无处,能与之准,其包涵遍覆,就与天一般,故其德之广远,荡荡无涯,而形迹俱泯。当时之民一皆涵咏盛德而不识其功;鼓舞神化而莫测其妙,无有能指而各之者。其与天下之不可以言语形容,又何异哉?惟其不可名,此的以为天也。然亦岂无可见者乎?就其治功之成就处观之,则黎民吾见其时雍,万邦吾见其协和。巍巍乎功业之隆盛,有莫可得而尚者焉,又就其治功之有文采处观之,以礼乐则极其明备,以法度则极其修明,焕乎文章之光显有不可得而掩者焉,尧之所可见者如此!若其德之不显者,则终不可名也。大哉尧之为君,非冠古今而独盛者乎?”

【心学讲评】夫子曰:一人立于天下之上而为之君,则必有以为之者。上古之圣人为之,而道有所未尽;三代之圣人为之,而化有所未神。大哉,自九族以至黎民,无不被其德而遍为德;自唐、虞以至商、周,无不因其治而以为治,则尧之为君,定生人之纪,而不扰其性;开千载之治,而不启其过;诚大哉其为君也!惟其为之大也,则巍巍乎其覆冒万方,而无有能逾违之者,将何以拟之乎?今夫以理御气,而有生之伦咸被其暄润动说之化,以生生不测者,唯天然也。而尧之运于一心,以尽体血气心知之性情而着其功效,则天之所生,皆尧之所为也,惟尧则之矣。惟其为之大而巍巍也,故荡荡乎施于民者,广远之至,不以一德着,而默受其裁成者,仁者见之谓仁,智者见之谓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民无能为之名焉。虽欲名之,而名不足以尽之矣。

夫尧之君德,于降衷以体天之所以为天,尽性以尽人物之性者,既自有以建为君之极,而锡极于民,以成其为君之大业,则成功是也,则文章是也。尧之成功,不能以一业之成名之,而地平矣,天成矣,平章迄于万国矣。前之君天下者所未尽之理,尧无不尽,而人之所以为人,乃得利其用、厚其生、正其德,不待于屑屑然图之而自无不备,后之帝王踵其事而无能加。巍巍乎!其有成功矣。尧之文章,不能以一端之美名之,而衣裳垂焉,族性辨焉,礼乐应乎神人焉。前之君天下者所未饰之化,尧无不饰,而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乃得移其风,易其俗,辨其纪,不待于班班然尚之而自远于陋,后之帝王因其叙而莫能增。焕乎,其有文章已!至于今日,而为君者之功,孰非尧所开创之功?为君者之文,孰非尧所饰正之文?尧以七十载之肇造,继天而立人极,万世有君,皆尧之为之者启之也。洵乎民之不可名,而与天同其化也。然则后之君天下者,舍尧其奚法哉?

盖夫子之时去尧犹未甚远,而典籍传闻犹多有存者。故尧之德,虽惟圣知圣,而为君之实,犹可考据,则极其赞叹,皆非玄德想像之词。后世《尧典》仅存其千百之一二,故成功、文章漫无可征。论者不察,乃以黄、老微妙渊深之词,加之功文懋着之圣君,亦陋矣哉!【元典】

同类推荐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卢梭谈生活品质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卢梭谈生活品质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俄罗斯思想及其缔造者们

    俄罗斯思想及其缔造者们

    本书系介绍俄罗斯思想史重要流派之一——“宗教哲学复兴”流派的科普读物,选取了十三位主要活动于俄罗斯文化史“白银时代”的代表性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索洛维约夫、费奥多罗夫、罗扎诺夫、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弗兰克、洛斯基、维舍斯拉夫采夫、伊利因、弗洛连斯基、卡尔萨文、洛谢夫),以传记加评述的方法,扼要介绍了他们的生平、主要作品、思想特色及其对俄罗斯思想形成所做出的主要贡献,旨在向读者展示有别于西方的俄罗斯哲学发展的历史渊源与传承,引导读者去探究别具一格的俄罗斯思想对俄罗斯及世界文化发展进程所具有的独特意义。本书是对俄罗斯历史文化感兴趣者和大专院校师生了解俄罗斯精神文化的有益读物。
  • 道德情操论(上)

    道德情操论(上)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相比《国富论》,《道德情操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而它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对处于这场变革中的每个人更深层次地了解人性和人的情感,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吃透王阳明

    吃透王阳明

    本书以王阳明心学大纲为出发点,以王阳明人生经历为辅助材料,细描出一个心灵大师的心灵成长路线图,从而了解他所创立的心学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能指导我们的人生修行,从而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热门推荐
  • 浮世年少

    浮世年少

    平凡少年冷南低调进入学校,邂逅美女校花,以一个儒雅小纨绔的姿态在学校广收小弟,由于其贴身又贴心,致使一群妖孽一样的女子出现在其身旁,正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且看冷南如何左右逢源,将自己实力发展到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愁情仙道

    愁情仙道

    情伤离别,仙道难求。求缘问道,一言难尽。顺命凡逆仙。
  • 坚毅无魂

    坚毅无魂

    石小飞的爷爷,在意外中得到一本书,书上只写着,没有我神农氏允许,不得看次物。石小飞五六岁时,一次去爷爷的书房玩,拿起了这本书,爷爷这本书好丑啊,这里面的字好丑啊。小子你看到这里有字。是啊,就是没有爷爷你,写的字好看。在石小飞,去幼儿园和人打架的一次意外,知道了自己既然拥有两个大脑,一左一右。之后,从都市,走上了修仙路,从修仙一怒,踏上了称霸魔界。
  • 大姜之铭

    大姜之铭

    IT女穿越到架空的大姜国,成为女帝,抚养皇弟成才的故事。
  • 捉鬼游戏

    捉鬼游戏

    作为特招生进入亚尔维斯学院的梁秋实意外地成为了争夺特别名额的三十五名候选人之一,而候选人的任务只有,寻找隐藏在学院中,无视校规,到处捣乱、恶作剧的Ghost!什么?你不相信学校里有鬼?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虽被称为Ghost,但他们却是真正的人,而并非鬼,可他们却像鬼一般神出莫测。不想被陷害于其中的唯一方法只有——抓住他们!
  • 江湖论事

    江湖论事

    叶良辰独立江湖,江湖事。引入了许多艺人名讳
  • 青丝引

    青丝引

    大婚之夜,她独守新房,直至东方吐白,那个温文儒雅有如神祇的新郎彻夜未回!再也忍不住,穿着红得赤眼的喜服,疾奔而出。在另一个女子客居的闺房,她看见她一直以为的良人与别人衣裳不整!天崩地气急攻心,一口鲜血吐出,决绝的拒
  • 七天使与小恶魔

    七天使与小恶魔

    这个故事的开头或许不是很好,万幸,结局是美的。谁说天使与恶魔不能共存?这里,跨越世俗、天地的友谊大戏即将上演.......
  • 盘古传人之救世

    盘古传人之救世

    罗一明。主角。地球人类偶得盘古遗留记忆《神功。阵法。救世》穿越异界大陆,强者如云。为生存,战战战!为亲人,强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