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308400000013

第13章 “道”之总结

从第七十章到第八十一章,可视为《老子》一书的总结和补充,可以看成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谆谆告诫。其中第七十章“知我者希”,提出了如何从日常生活上升到理论思考的问题。第七十一章“圣人不病”则对圣人提出了持续“病病”(反思和纠正过错)的要求。此两章可以看成是对最高统治者提出的宏观希望,构成了本单元的第一部分。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则总结了道哲学的七条基本原则,分别是:“不厌”,即君不厌民和民不厌君;“不敢(为)”,是因为“天网恢恢”;“代斫伤手”,所以要慎杀;“无以生为”,唯有节俭而贵生;“强下弱上”,统治方能长久;“余奉天下”,是因为“不欲见贤”;“柔之胜刚”,所以君王要忍辱负重等。

最后三章可以看成是对最高统治者提出的三点希望。“天道善人”的人格理想,希望统治者与民为善;“小国寡民”的政治设计,希望统治者回归自然或安于现状;“不争之道”的政治理念,希望统治者效法天道之“利而不害”。

七十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翻译”:我说的这些道理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践行。但天下却没有人能明白,也没有人去践行。话语都有源头,事情都有原因。正是由于人们不明白上述道理,所以也就不理解我的主张。理解我的越是稀少,践行我主张的人就更加珍贵。所以有道的圣人,只能是身上穿着粗衣、怀里抱着美玉。

“注释”:甚易知:很容易理解。甚,很。

莫能行:没有人能够践行。行,践行。

话有宗:话语都有源头。宗,源头。作为“道”来源之一的言语之“道”(即道出),受制于语言在时间上的一维性。追溯回去,就能发现源头。

事有君:事情都有原因。君,原因。在《老子》看来,事物的原因就是道。

无知:特指对上述道理的不理解。

不我知:不知我,不能理解我的主张。

希:同“稀”,稀少。

则:法则,此处作动词用,意为“取法”。

被褐而怀玉:穿着粗布衣而怀里却揣着美玉。被,通披。褐,粗布衣。

“还原”:我本想让“道哲学”的言语朴素简单化,但人们只看见了语言的朴素简单,却没能发现“道哲学”理论体系的美丽。人们只看见了圣人身上的粗布衣,却没有看见圣人怀里揣着的美玉。天下之大,能理解“道哲学”的又有几人?

我在前面说的关于“道”的理论很容易理解,语言很简单朴素,也很容易践行,道理也是深入浅出。但天下却没有人能明白,也没有人去践行。人们都只看见了语言的简单朴素,却没有看见朴素语言下的深奥道理。话语都有源头,事情都有原因,而“道”论正是追溯话语源头和事物原因的理论,这是很多人都没有弄明白的。正是由于人们不明白上述道理,所以也就不理解我的主张。理解我主张的人越是稀少,践行我主张的人就更加珍贵。所以有道的圣人,只能是身上穿着粗衣、怀里抱着美玉。人们只看见了他的粗布衣,却看不见他怀里揣着的美玉。

“批判”:就理论来说,言语简单方能普及,而言语简单并不意味着道理简陋。就学习者来说,追远思深方得真传,能透过简单的语言发现深奥的道理才完成了学习。

不断追问话语(话题)的由来,不断追问事物的原因,我们就能发现“道”。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道的博大与道的深奥。

七十一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翻译”:知道自己有所不知,值得肯定;拿无知(和错误的结论)当成知识,是非常有害的。也只有不断地纠正(这种拿无知当知识的)毛病,才可能因此而消除危害。圣人就不会受到这种危害,也正是因为圣人能不断地纠正(这种拿无知当知识的)毛病,所以才有可能远离危害。

“注释”:知不知:知道有所不知,知道自己无知。

尚:推崇,肯定。

不知知:以不知为知,拿无知(和错误的知识)当成真知识。

病:祸害,过错。

病病:以病为病,治病,纠正过错。

“还原”:如果你真地不理解道哲学,你也清楚自己没有理解道哲学,那也是值得肯定的。怕就怕你实际上没有理解,却认为自己理解了,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能清楚自己对某件事确实不知,也是值得肯定的;倘若拿不理解(甚至错误的结论)当成真的知识,那就非常有害了。也只有不断地纠正(这种拿无知当知识的)毛病,才可能因此而消除危害。圣人就不会受到这种危害,也正是因为圣人意识到(这种拿无知当知识的)毛病是一种很坏的毛病,并能不断地纠正它,所以才有可能远离这一危害。

“批判”:人皆有不知,知己有所不知,知己之所知,均为自知。知“道”亦然。

能知“道”者,与“道”和谐;能自知者,与己和谐;能知己是否知“道”,则与己、与“道”皆和谐。非如此,不可妄言道。

七十二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翻译]:如果能让老百姓不需要畏惧你的威权,那么大威无威的最高境界就已经实现。不会使百姓的居所变得狭小,也不会压制百姓的生计。只要统治者不压迫(即无威),老百姓因此就不会厌弃和反抗。

所以圣人自己了解自己(的威权),但不外现即使用(自己的威权),因为他虽然爱自己,但并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能抛弃那些坏的习惯而保留了这些美德。

“注释”:不畏威:不需要畏惧威权。

大威:大威无威,老百姓感觉不到压迫即为大威的境界。一说“大威”即“大的危险”,个人认为不妥,因为既与道哲学的“无为而治”理想相违背,也与“大象无形”相违背。

押其所居:使百姓居所变小。押,同“狭”,变得狭小。

厌:同“压”,逼迫,压制。下同。

是以不厌:因此不厌弃。厌,厌弃。

自见:自己外现(威权)。

自贵:以自为贵,以自我为中心。

“还原”:对于圣人来说,他不仅要知“道”,知“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理想;还要自知,知道自己被赋予的威权;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大威不厌”,君“不厌(民)”,民也“不厌”其君。

如果能让老百姓不需要畏惧君主的威权,那么大威无威的最高境界就已经实现。既不会使百姓的居所变得狭小,更不会压制百姓的生计。只要统治者不压迫(即无威),老百姓因此就不会厌弃和反抗。

所以圣人自己了解自己(的威权),但不外现即使用(自己的威权),因为他虽然爱自己,但并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能抛弃那些坏的习惯而保留了这些美德。

“批判”:威缘于厌,因厌而有威;大威则无厌,无厌方成大威。圣人有威,因被赋予其威。圣人须自知其威,是为知其一,为小知。圣人能知大威,方为知其二,方为大知。

大知即知“一”,即知“道”。能守“道”守“一”,故不自贵,故不自见。既不自见,威自然无形。

七十三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默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翻译”:勇于犯人就会被杀而死,勇于不侵犯他人就能顺道存活。在以上两种选择中,有的得利有的遭损。这都是出于上天的喜好,谁能明白(上天扬善惩恶)的缘故呢?所以圣人也难以说得明白。

上天的规律就是,不与万物相争却善于控制万物,不和人对话却善于给人以善恶报应,不用人招呼却能自动到来,沉默无语却善于谋划人的命运。天道犹如一张无边无际的网,虽然稀疏不密却不会漏失任何一件善恶报应。

“注释”:勇:不惧。古人写作“恿”,意即出于内心自然的不畏惧。

敢:犯也,侵犯他人。按《老子》的逻辑,能“守一”即为不犯,即为“不敢”。倘若以侵犯他人之“一”,来增加自己之“一”,则为多,则为“敢”。

杀:被杀,逆道而亡。

活:存活,顺道而生。

或利或害:有的得利而生有的遭损害而亡。或,有的。

恶:喜好。

难之:以之为难,以解释上天喜好为难事。

不争而善胜:不与万物相争却善于控制万物。不争,不与万物争。胜,战胜万物,控制万物。

不言而善应:不和人对话却善于给人以善恶报应。不言,不说,不和人说。善应,善于应验善恶报应。

默然而善谋:沉默无语却善于谋划人的命运。谋,(按照善恶报应)进行谋划,进行安排。

恢恢:宏大无边的样子。

疏而不失:稀疏却不会漏失任何一件善恶报应。疏,稀疏。不失,不漏失(善恶报应)。

“还原”:如果对圣人来说必须有“威”而“不厌”,那么对所有人来说,就是守己而“不敢”。圣人不欺压百姓,和所有的人都不能侵犯他人,出于同一个道理。

能守“道”守“一”的人,就不会侵犯他人。勇于侵犯他人就会被杀而死,勇于不侵犯他人就能顺道存活。在以上两种选择中,有的得利而存活,有的遭损而灭亡。这都是出于上天的喜好,是上天扬善惩恶的结果。谁能明白(上天扬善惩恶)的缘故呢?所以圣人也难以说得明白。

上天的规律(也即宇宙关系的特性)就是,不与万物相争却善于控制万物,不和人对话却善于给人以善恶报应,不用人招呼却能自动到来自动兑现善恶,沉默无语却善于谋划人的命运。天道犹如一张无边无际的网,虽然稀疏不密却不会漏失掉任何一件善恶报应。

“批判”:犯人者必被犯,敢者必使人也敢。敢者杀人,人敢反杀敢者。敢者先不守己、不守一,先逆道而为。人敢随后也不守己、不守一,后逆道而报之。倘若众人皆先不敢,则无敢者,则无人敢,则众人皆活。此即天之道。

圣人之不厌,众人之不敢,虽为异名之德,实同出于道。

七十四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翻译”:既然百姓不畏惧死亡,为何还要拿死亡来恐吓住他们呢?又假设百姓畏惧死亡,你如果逆道作恶,我抓住你并依司杀者之法杀掉你,谁还敢逆道作恶呢?(所以还是不用拿滥杀无辜来恐吓百姓。)

通常是由主管杀伐之权的人和制度惩戒罪犯。如果越过他们和制度安排去滥杀无辜,就是人们所垢病的不懂木匠的人胡乱砍伐一样,很少有不伤害到自己手的。

“注释”:畏死:畏惧死亡。

以死惧之:用死亡的威胁使得百姓恐惧(从而不敢反抗自己的统治)。惧之,使之惧。

若使:假设,假使。

而为奇者:你如果逆道作恶的话。而,尔,你(即假设中的你)。为奇,逆道作恶。顺道为正,逆道为奇。

得执而杀之:捉住并依法杀掉你。得,捉住。执,依司杀者之法。之,指代你。

司杀者:主管杀伐之权的人员和制度安排。

代大匠斫者:代替木匠胡乱砍伐的人。

希有:几乎没有,很少有。希,同“稀”。

“还原”:上天有扬善惩恶之德,圣人也就不会拿死亡来恐吓百姓。如果代上天来惩戒百姓,很难不伤害到自己手的,这就是“代斫伤手”之理。

既然百姓不畏惧死亡,为何还要拿死亡的威胁来恐吓住他们呢?这显然是没有用处的。又假设百姓畏惧死亡,同时假设有人逆道作恶,我抓住他并依司杀者之法杀掉他,谁还敢逆道作恶呢?所以也就无须用滥杀无辜来恐吓百姓。

通常是由主管杀罚之权的人和制度去惩戒罪犯,既然上天有扬善惩恶之德,那就意味着上天会依据善恶报应主管着人间的杀罚。如果代替上天的安排去滥杀无辜,就是人们所诟病的不懂木匠的人胡乱砍伐一样,很少有不伤害到自己手的。

“批判”:天道能扬善惩恶,人道自然就得慎杀,此即人之所以“勇于不敢”的缘由。如果有人代替上天杀罚,无异于就会“代斫伤手”,此即“勇于敢则杀”的原因。

至于能否以死亡威胁民众有效维护统治,是统治者极为关心的问题,其前提则是民畏死。但《老子》已证,无论民是否畏死,以死畏民只能是要么无效的、要么多余的。

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翻译”:百姓之所以会忍饥挨饿,是因为他的统治者吞食赋税过多,百姓因此而饥饿。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的统治者过于肆意妄为,百姓因此难以管理。百姓之所以把死亡看得很轻,是因为他的统治者过于追求个人享乐,百姓因此而不怕死。只有那些不为追求个人享乐而肆意妄为的人,才是比只重个人养生者更为贤明的人。

“注释”:饥:饥饿。

其上:他的统治者。上,国君,统治者。

有为:肆意妄为,如捐税、苛政等。

轻死:以死为轻,看轻死亡,不怕死。

求生之厚:过于贪图享乐。求生,享乐。厚,过于。

无以生为:不为追求个人享乐而肆意妄为。以生,为了个人享乐。为,肆意妄为。

贤于贵生:比只注重个人养生的人更为贤明。

“还原”:如果进一步追问“勇于敢”和“代大匠者斫”的原因,都是因为过于注重个人的享乐。反过来说,如果不过于追求个人享乐即“无以生为”,则上述问题都将不复存在。

圣人由百姓而养,圣人厚生以百姓赋税为基础。百姓之所以会忍饥挨饿,是因为他的统治者吞食赋税过多,百姓因此而饥饿。圣人行为,又垂范百姓行为。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是因为他的统治者过于肆意妄为,百姓效法统治者肆意妄为因此难以管理。最终的结果就是,无良统治者过于厚生而百姓无所生。百姓之所以把死亡看得很轻,是因为他的统治者过于追求个人享乐,将百姓逼迫得没有生路,百姓因此而不怕死。只有那些不为追求个人享乐而肆意妄为的圣人,才是比只重个人养生的一般统治者更为贤明的人。

“批判”:人生当珍贵,也当厚待。但贵己也贵人,厚己不犯人,方为守道,方为得一,方为节俭。此即无贵之贵,无厚之厚,可视为大贵、大厚,与天道相和谐。能如此者,则为道而厚生,则守一而贵生,则无以生而妄为。

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翻译”:人活着时是柔弱的,死后是僵硬的。草木生长时是柔弱的,死后是干枯的。

所以说坚硬而强悍的东西,是死亡的躯体;柔软而脆弱的东西,是生命的载体。因此,兵力过于强大就会导致灭亡,木头过于僵硬就会被折断。强大的东西只能处在下方,柔弱的东西才会处在上方。

“注释”:人之生:人活着的状态。

死之徒:死亡的躯体。徒,学徒,所学知识的承载者,此处当理解为载体。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强大的东西只能处在下方,柔弱的东西才会处在上方。人体如此,草木同样如此。因此这样的一种秩序(即“强下弱上”),可以被看成是道的安排。由此而来的结论是,处上的统治者当柔弱。

“还原”:为什么统治者要守道、守一呢?因为天道为生命体安排了“强下弱上”的自然秩序。如果遵守这样的秩序,处在上面的统治者就应当柔弱。

理解“强下弱上”自然秩序的第一步,就是首先认识到生与死同弱与强之间的对应关系。人活着时是柔弱的,死后是僵硬的。草木生长时是柔弱的,死后是干枯的。简称为“死强生弱”。

所以说坚硬而强悍的东西,是死亡的躯体;柔软而脆弱的东西,是生命的载体。

理解“强下弱上”自然秩序的第二步,就是将上述现象推而广之。比如兵力过于强大就会导致灭亡,木头过于僵硬就会被折断,等等等等。

通过以上众多事例,我们就能达成对“强下弱上”自然秩序的理论总结,就是强大的东西只能处在下方,柔弱的东西才会处在上方。这就是自然秩序的安排,更是对人类社会秩序的启示。

“批判”:生柔死坚,能理解到生命体在宇宙关系中的柔弱性,就能认识到人类在宇宙关系中守弱的必要性,也就能进一步认识到人类伦理关系同物理宇宙关系相和谐的必要性。至于借助人体和草木生命结构中“强下弱上”的特征,劝谕统治者守弱,则体现了《老子》的时代性。

七十七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其不欲见贤邪!

“翻译”: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大概就像是拉开弓射箭一样吧,如果弓箭拉得高了就压低一点,如果弓箭拉得低了就抬高一点;如果弦拉得过满了就放松一点,如果弦拉得不够满就加大一点力拉满点。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就是,减少过多的弥补不足的。人世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却不是这样,搜刮本已不足的再奉送给本已多余的。

谁能做到有多余的就奉献给天下那些不足的人呢,只能是那些有道的人。因此有道的圣人办成事情却不自恃有功,成功了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生活同百姓生活的差距太大啊!

“注释”:张弓:拉升弓射箭。张,使之张,拉开。

高:瞄准时箭头高于目标。

抑:向下压低。

下:瞄准时箭头低于目标。

举:向上抬高。

有余者损之:弦拉得过满了就放松一点。有余,弦拉得过于满,导致箭头会偏离目标。

不足者补之:弦拉得不够满就加大一点力拉满点。不足,弦拉得不够满,导致箭头到达不了目标。

人之道:当理解为“人为”之道,也即因人的肆意妄为而造成的社会现实。

有余以奉天下:多余的东西拿出来奉献给那些不足的人。

贤:贤于百姓,优越于百姓。

“还原”:接下来还需要认识到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之间的不同,认识到人类伦理关系与物理宇宙关系之间的差异。若能如此,圣人就能效法物理宇宙关系“余奉天下”,圣人就能实现与全体人民的和谐即“不欲见贤”。

物理宇宙关系的运行规律,大概就像是有人在拉开弓射箭一样,能自我调节并最终自动实现和谐。如果弓箭拉得高了就压低一点,如果弓箭拉得低了就抬高一点;如果弦拉得过满了就放松一点,如果弦拉得不够满就加大一点力拉满点,只要弓箭能与目标实现和谐就可以了。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物理宇宙关系的运行规律就是,以自身的最终和谐为目标,自动减少过多的弥补不足的。但人世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却不是这样,人们是搜刮本已不足的再奉送给本已多余的。

谁能做到有多余的就奉献给天下呢,只能是那些有道的人了。因此有道的圣人办成事情却不自恃有功,成功了也不居功自傲,因为他懂得物理宇宙关系的和谐,他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生活同百姓生活的差距太大啊,他要最终实现同全体人民的和谐!

“批判”:伦理关系的现实是“损不足以奉有余”,但物理宇宙关系则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前者为“人为”之道,后者为天道,当是“人为”之道背离天道,而非天道背离“人为”之道。能效法天道即为得道,即为圣人。若坚持“人为”之道的肆意妄为,则社会问题就层出不穷。

七十八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翻译”: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为柔弱的了,但能够摧毁坚强物体的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水,就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水善下、无形的特性。弱小战胜强大,柔嫩战胜刚强,天下没有不知道这个道理的,只是没有人可以做到柔弱罢了。

因此圣人说:“能够忍受国家的屈辱,才能称得上是国家的君主;能够承担起国家的苦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符合大道精神的话看上去恰好与常识相反。

“注释”:莫柔弱于水: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

莫之能胜:莫能胜之,没有什么能超过水。之,指于忆水。

以其无以易之:因为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它善下、无形的特性。其,水。

莫能行:没有人能够实行。

受国之垢:忍受国家的屈辱。

受国不祥:承担起国家的苦难。

正言若反:符合道的精神的语言(即正言)看上去像是与常识相违背。

“还原”: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其实是广为人知的,但要能在生活中践行它,还得能够忍辱负重才行。

天下万物没有比水更为柔弱的了,但能够摧毁坚强物体的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超过水,就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改变水善下、无形的特性。弱小战胜强大,柔嫩战争刚强,天下没有不知道这一道理的,只是没有人可以做到柔弱罢了,做到忍辱负重罢了。

因此圣人说:“能够忍受国家的屈辱,才能称得上是国家的君主;能够承担起国家的苦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编者按”:符合大道精神的话(即君王需要忍辱负重)看上去恰好与常识(即君王总是可以为所欲为)相反。所以常识是不一定可靠的,只有掌握了“道”之后的理性才是可靠的。

“批判”:能守柔守弱,必能忍辱负重;不能忍辱负重,则必不能守柔守弱——即使能偶尔为之也必不长久。君王能守柔守弱,即有了平常心,即有了终生平等之心,且有了甘为天下百姓忍辱负重之心。君主也因此被赋予了为天下忍辱负重的责任和宗教般的虔诚。

七十九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翻译”:等到有深仇大恨之后再来调和,必定还会有余留的怨恨(如果能怀着与道相和谐的心态,去解决那些与道不和谐的事情,自然就没有了怨恨),调和怨恨的做法怎么能算得上是善事呢?

因此,圣人持有债权的契约,却并不向对方索债。有德行的人只保管着借据就可以了,无德行的人才会索回欠款。上天的安排没有亲疏偏爱,它永远帮助善良的人。

“注释”:和大怨:调和深仇大恨。和,调和,调解。

报怨以德:如果能怀着与道相和谐的心态,去解决那些与道不和谐的事情(自然也就没有了怨恨)。怨,与道不和谐的事情。德,与道相和谐的事情。

安可以为善:这怎么能算得上是善事呢?

执左契:持有债权的契约。执,持有。左契,契约的左半部分,由债权人持有。

不责于人:不向人索取欠款。

司契:负责保管好债权契约(但不向人索债)。司,掌管。

司彻:负责兑现债权、索要欠款。彻,取也。

无亲:没有亲疏偏爱。亲,亲疏偏爱。

与:助。

“还原”:在道哲学即将结束之前,本章给圣人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要效法“天道善人”的美德。

等到百姓之间闹出了深仇大恨之后再去调和,必定会有余留的怨恨。

“编者按”:假如能怀着与道相和谐的心态,去解决那些与道不和谐的事情,将人们相互间的怨恨消解在萌芽之中,这些怨恨或许就不会发生。

“还原”:如此看来,事后调和怨恨的做法,怎么能算得上是善事呢?

因此,圣人保管有债权的契约,与道相和谐;却并不向对方索债,不会制造怨恨。有德行的人只保管着借据(等待对方还上)就可以了,如此就能实现与道相和谐;无德行的人才会主动索回欠款,在对方没有偿还能力的时候就会制造怨恨。在圣人们看来,上天的安排没有亲疏偏爱,它永远帮助那些善良的人们即“天道善人”。所以圣人不仅努力去做善良的人,还主动效法“天道善人”的美德去帮助那些善良的人。

“批判”:和大怨,不如和小怨;和小怨,不如消小怨;消小怨,不如无怨。何以无怨?执契而不索债,守道而不为怨即可。何以做到?效法“天道善人”即可。

八十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楫,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翻译”:国家的疆域和人口规模可以小一点,使得虽然拥有如“什”和“伯”这类庞杂的关于军队和百姓编制的管理制度不会被使用,让百姓重视叶落归根而不远征和远迁他国。虽有战船战舰,但不会有士兵乘坐它们。虽有铠甲兵器,但没有地方使用它们。

让百姓回归到结绳记事时代的那种互不相争的状态。人们吃上本国香甜可口的食物,穿上本国美丽整洁的服装,安居在自己的家园里,享受着本国的民俗风情。同时也平静地注视着邻国人民,聆听着和平时代各国间的鸡犬相吠,各国人民直到老死,也不打搅别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

“注释”:小国寡民:使国小、使民寡。这里的“国”当指天子下的“封国”,而非现代意义的国家。

什伯之器:将人口进行编制的管理制度。什伯,原意是军队的编制制度,十人为“什”,百人为“伯”。这里当泛指人口的编制制度。器,器物,这里指规章制度等社会管理之器。

重死:重视死,结合下文当翻译为“重视叶落归根”。

舟揖:舰船,这里指战船战舰。

甲兵:铠甲、兵器。

无所陈之:没有地方陈列它们。陈,陈列,承上文当理解为“使用”。之,指代甲兵。

复结绳而用之:回归到结绳记事时代的那种互不相争的状态。复,回归。结绳而用之,结绳记事时代,这里特指当时社会的“不争”状态。

甘其食:使其食甘,吃上本国香甜可口的食物。其,本国的。下同。

美其服:使其服美,穿上本国美丽整洁的服装。

安其居:使其居安,平安居主在自己的家园里。

乐其俗:使其俗乐,享受着本国的民俗风情。

邻国相望:平静地注视着邻国人民。相望,相互守望着和平与宁静。

鸡犬之声相闻:聆听着和平时代各国间的鸡犬相吠。相闻,相互聆听并欣赏。

不相往来:不打搅别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

“还原”:如果说民与民之间无怨可保国内祥和,那么国与国之间不往则可保国家间的和平;如果说效法“天道善人”可帮助统治者建立符合道的人格理想,那么“小国寡民”就是与该人格理想相一致的政治设计,也符合道本身守己、得一的原则和精神。

国家的疆域和人口规模可以小一点,便于管理,使得虽然拥有如“什”和“伯”这类庞杂的关于军队和百姓编制的管理制度,但不会被使用,这些制度最终会被废弃。让百姓珍惜叶落归根的土地情结,而不愿意远征和远迁他国。虽然拥有战船战舰,但不会有士兵乘坐它们去打仗。虽有铠甲和兵器,但没有战场能使用上它们。

让百姓回归到结绳记事时代的那种互不相争的状态。人们吃上本国香甜可口的食物,穿上本国美丽整洁的服装,安居在自己的家园里,享受着本国的民俗风情。既要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又不要奢望去占有别人的生活。同时也平静地注视着邻国人民,聆听着和平时代各国间的鸡犬相吠,默默地关注和祝福他们,但从不打搅他们,各国人民直到老死,也不打搅别国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

“批判”:能守弱守小,则国小民寡。能守己得一,则国与国不相往来。国能守己则得己,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则成为必然。若天下各国皆能守己、皆能得一,则天下得道无为、天下也自“得一”矣。若各国皆与自己和谐,则国与国全都实现了和谐,则天下也与自己实现了和谐。

八十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翻译”:真实的语言不需要人的美饰,经过美饰的语言也就不再真实。善良的行为不需要辩论,需要通过辩论认识的行为也就不会是善良的行为。真正的知识是不混乱的,混乱的知识不会是真的知识。

圣人不为一己积累资源:全部用来谋求别人的幸福,自己也就更加富有,全部奉献给了别人,自己获得更多。上天的大道是,使万物获益而不使万物受害;圣人的法则就是,全部行为均效法上天的大道而不与世人相争。

“注释”:信言不美:真实的语言不需要人的美饰。信,真实可信。在《老子》看来,美即多,不美即不多,即守己、得一。

善者不辨:善良的行为不需要通过辩论而得以认识。在《老子》看来,善良的行为就是符合道德的行为,就是与自己相和谐因而也与他人相和谐的行为。该行为自己就能显现,故不需要通过辩论而被认识。

知者不博:真正的知识是不混乱的。在《老子》看来,真知识就是与道相和谐相统一的知识,因而也是唯一的和清晰的知识,它不可能多,因而更不可能混乱。博,本意为多(即广博),此处意为“混乱”。

不积:不为自己积累(社会资源)。积,积累。

既以为人:全部用来谋求别人的幸福。既,尽也,全部。以为人,以(之)为人,用(自己的资源)为别人(谋取幸福生活)。

与人:奉献给别人。与,施,献。

利而不害:利(万物)而不害(万物),使万物获益而不使万物受害。

为而不争:行为均效法上天的大道而不与世人相争,即道内有为而道外不争。

“还原”:如果说效法“天道善人”的人格理想能劝谕统治者与民为善,“小国寡民”的政治设计能劝谕统治者或回归自然或安于现状,那么还需要“为而不争”的政治理念统领二者且一以贯之。“为而不争”的政治理念不仅是“天道善人”人格理想的信仰基础,也是“小国寡民”政治设计的理论依据。如究其根源,则它最终来源于圣人对天道“利而不害”的效法。

真实的语言和理论(比如道论)不需要人的美饰,经过美饰的语言也就不再真实。善良的行为(比如无为而无不为)不需要通过辩论被认识,需要通过辩论才能被认识的行为也就不会是善良的行为。真正的知识(比如得道之法和用道之术)是不混乱的,混乱的知识不会是真的知识。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守己、得一,通过实现与自己的和谐,最终实现与道的和谐。

圣人不为一己积累资源,为自己积累资源就是多:全部的“多”都用来谋求别人的幸福,自己也因此更加富有,全部的“多”都奉献给了别人,自己也因此获得更多。上天的大道即宇宙关系的规律是,使万物获益而不使万物受害,万物在宇宙关系中得到自己而不是失去自己;圣人的法则就是,全部行为均效法上天的大道而不与世人相争,仅仅守住自己就可以了。

“批判”:信、善、知,均以“得一”为基础。说“一”如“一”即为“信”,说“一”为“多”即为“美”。人若能“守己”能“得一”者即为“善”,“善”因“守己”、“得一”而自现,“善”能自现,故无需辩而识之(即“不辩”)。有“一”知“一”为真“知”,有“一”知“多”即为“博”,“知”因“博”而乱、因“博”而伪。

存疑:如见“一”而说不足“一”当为何?得“一”而行不足“一”当为何?有“一”而知不足“一”当为何?查《老子》一书。并无明言。故先存疑于此,另见下卷文字。

同类推荐
  • 智慧书

    智慧书

    叔本华将其译为德文,赞誉它“绝对独一无二”;尼采则断言:“在剖析道德方面,整个欧洲没人能比葛拉西安更为慎密、更为精细。”而且,它还与《君王论》、《孙子兵法》一同被欧洲学者视为千百年来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永恒价值的三大智慧奇书。
  • 和气生财

    和气生财

    “和谐文化读本”丛书共五本,包括《以和为美》《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分别介绍和论语述以和为美的审美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和气生财的财富观、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每本书都力图以平实通俗的语言,介绍和展示中外文化中和谐、和睦、和美、和平、和顺的丰富思想,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分别论语述其主要内涵及特征,尽可能旁征博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编辑出版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深入浅出地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在全社会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文化提供一套可供大众阅读的基本文本。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范仲淹与宋学精神(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是以整饬吏治为首要,以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砥砺士风、培养人才为本源,兼及经济和军事等领域。虽然其整饬吏治仅及一年就夭折了,但其改革科举、兴办学校、砥砺士风、培养人才则对以后宋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范仲淹门下多延贤士,如胡瑗、孙复、石介、李觏等皆与之从游。庆历之际,学统四起。三苏的蜀学、王安石的新学、周敦颐的濂学、张载的关学和二程的洛学等,都与范仲淹及庆历新政有着密切的关系。宋儒的“内圣”与“外王”是相贯通的。南宋理学时代,与其称为“后王安石时代”,不如称为“后范仲淹时代”。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浩然孟子

    浩然孟子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热门推荐
  • 丘隅意见

    丘隅意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介景福

    介景福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当中有一位大贤,周游于列国而讲学,同时修订先秦《六经》。六经中有一经名为《诗》,《诗》中有首诗名为《小雅·小明》。《小明》中结尾有言:“神之听之,介尔景福。”传闻有天人将世间的大秘密,藏匿于这最后一句诗中!……多年以后,当权允昌和李惠秀在圣池边,看着还是少女的佳馨,不禁欣慰的闭上了眼睛;当
  • 百世恋

    百世恋

    一世因,一世果,先有因还是果?不论何辞,故里有梦。【不喜勿喷】其实说白了就一二货生生世世的故事,不要被她的外表欺骗了!【另名:永世轮回】
  • 神圣言灵

    神圣言灵

    你真的清楚的知道语言代表了什么吗?苏岩在一次意外后终于明白自己再也不能跟同学们快乐的玩耍了。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EXO会时光

    EXO会时光

    来自孤儿院的人喜欢一个城里的人,-----------------------------------------------------------------------------------------
  • 星海肌械师

    星海肌械师

    一个问号大学生在一系列机缘巧合的事件下,成为了一个星海游戏中的奇葩玩家,一部超神机械师的同人作品。
  • 静默狩罪

    静默狩罪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许越是看似完美的人就越存在致命缺陷,但那又怎样?只要够强,再致命的缺陷也会变成敌人不敢触碰的逆鳞。
  • 剑仙归隐

    剑仙归隐

    你逃不掉了,要么命留下,要么脑袋留下。额!好像都一样吧。少废话。
  • 君心青墨宿

    君心青墨宿

    墨凡桧自认自己没有做过对不起他的事,可他却有自己的妹妹鬼混在了一起,而现在,他就很想杀死她!也罢,是她自己识人清。不过,既然老天都没有让她死,那么,宿文渊,你且等着吧,我定要你生不如死!不过,这突然缠上来的妖孽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