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58600000003

第3章 为善留福

20.为善最乐

读书便佳

此为朱子斋联。

上联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意谓做好事最快乐。孟子也曾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善,是君子追求的最高标准,是德的最高境界。善良也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古话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们发现,经常为善的人,心绪安宁,心胸坦荡,在受到人们尊敬与爱戴的同时,自己的身心得到慰藉,精神会感到愉悦。古今中外的养生家无不把“乐善不疲”,“乐善好施”视为养生的灵魂。明代著名医家张介宾说:“欲寿,唯其乐;欲乐,莫过于善。”现代医学也认为,善恶会影响人的寿命。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共同就这个问题调查了加州阿拉米达县7000人,得出的结论完全相同:乐于做好事者长寿。专家指出,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膜上存在着吗啡样受体,在受到“爱心”滋润时会产生一种类似吗啡的天然镇静剂——内啡呔,它会使人产生愉悦感,这就为“善者寿”提供了科学依据。从心理学角度讲,一个乐善好施的人,能激发人们对他的感激、友爱之情,从而使其获得内心的温暖和满足。当然为善虽然最乐,但终身坚持为善又谈何容易!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省身语录》中有一则联语令人警策: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

作恶似乘骏走坡,鞭即不加而足莫禁其前。

下联同样认为读书也是美好的事情。因为“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明·陈继儒《安得长者言》)。

清人陶云汀亦撰有内容相同的对联:

尽力量为善;

养精神读书。

清人周希陶编的《重订增广》也辑录了内容相似的对联:

欲高门第须为善,

要好儿孙必读书。

还有两副古联也与此联相似:

人间乐事唯为善;

天下奇观在读书。

(福建南靖孝坎下村尚德楼联)

守东平王格言不外为善两字;

遵司马公家训只在积德一端。

(山西灵石王家大垸敦厚宅联)

21.积善家方庆

心闲体自舒

上联出自《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意思是说,多做好事、乐于助人的人阖家幸福,并且会恩泽及于子孙。

下联是说人的心情闲适,身体也觉得舒展、平安。《礼记·大学》有“心广体胖”一语,下联即由此引申而来。

以下几副联语也与此联内容相似:

门内罕闻嬉笑怒骂,其家范可知;

座右遍书名论格言,其志趣可想。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

“家范”指治家的规范、法度、风俗教化。《旧唐书·崔珙传》:“礼乐二事,以为身文;仁义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自成家范”。上联是说家庭内极少听到嬉笑怒骂声,可知其治家严谨。下联讲在书桌的右边遍书用以自警的格言至论,可见其志向和情趣的高雅。明·袁了凡云:“凡人居家,几案上须有劝善书,或先贤格言一册,俾朝夕翻阅。可以收摄身心,扩充善念,获益不浅,而于教子弟辈,尤为要紧。”这是对联语的很好诠释。

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

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

(清·金缨《格言联璧·惠吉类》)

“升合”,系容量单位,10合等于1升,10升等于1斗。意谓同情接济穷人,虽然是很少的钱和米,也是积福;乐意友善待人,即使是只字片语都是灵丹妙药。

劝诫人们养性修善的联语还有:

积善庆源长;

结冤路头窄。

(明·郑心材《郑敬中摘言》)

向阳门第春常在;

积善人家庆有余。

(《汪曾祺选集》)

22.每闻善事心先喜

得见奇书手自抄

这是明代书法家、文学家祝允明的书斋联。此联出自北宋哲学家邵雍《自乐吟》的颔联:“才闻善事心先喜,每见奇书手自抄”(《全宋诗》册7,页4636)。

大禹闻善言则拜,邵雍则“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道善言,乐行善意。闻人之恶,若负芒刺。闻人之善,如佩兰蕙”(《安乐吟》)。对“出口无善言,行身无善事”的人,邵氏深恶痛绝,斥责那种人是“徒有人之身,殊无人之贵”(邵雍《又五首》之五)!联作者闻善事则喜,足见作者有“见善思齐”之志。而作为养性者“应善言不可离口,善药不可离手”(《新唐书·隐逸传》)。

见到奇书,即不辞劳苦,亲手抄写,在古代这不仅是为了复制图书,它还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即使到北宋,正是雕版印刷术的普及时期,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还写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明初有一代文宗之誉的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曾谈到他嗜学抄书的情景:“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故有人作诗赞扬宋濓幼时刻苦读书,严守信约的好品德:宋濓幼嗜学,家贫无书览。假借藏书人,笔录计日还。天寒砚冰坚,手抄不怠慢。录毕走送之,守约人皆赞。此联同样表现了祝氏修身治学的良好心态和进取精神。“得见奇书手自抄”。这是读书人学习的好习惯,好方法。清人阮葵生在谈到“抄书之益”时说:“宋景文尝自言手抄《文选》三过,始见佳处。洪景卢亦自方手抄《资治通鉴》三过,始究其得失。古人读书著书,未有不手录者。”(《茶余客话》卷十)抄书之益,一是加深记忆,积累资料;二是增强理解,温故知新。三是可享受抄书之乐。

重视好的见闻,寻找抄书的益趣,这也是养生所应有的心态。本联尽管文字平淡,却是劝人为善和培养高尚情趣的名言。

23.非关因果方为善

不计科名始读书

宋·戴昺《自况》诗的颈联曾云:“非图报施方为善,岂为功名始读书。”(《全宋诗》册59,页36982)清·梁章钜之父资政公(梁赞图)化脱戴诗而成。

人们常说“善有善报”,说明有些人为善是有所期许、希望有所“报”的,而此联作者却强调为善应不问因果之报,而应该是出于善念不图报偿的自觉举动。善应当是纯良的。如黟县一副古联所云:万事莫于疑处动;一生常向吉中行。明人谢肇淛说得好:“大凡有利于人及理所当为者,孳孳(同孜孜)为之,皆德也,不必计较人之知否,亦不必望后之有报否也。”又说:“善自可为,恶自不可为,何必计较报应?譬如奸盗、诈伪,即律所不禁,良民不为也。惧死而修生,惑矣;惧来生而修今生,亦惑矣”(《五杂组》卷之十五)。“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使它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法·卢梭《忏悔录》)。对于善应如是观。

同样,古代读书人多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而此联则强调“不计科名始读书”。可见作者修养身心已摆脱流俗,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楹联丛话》编者梁章钜指出:此“乃自修要旨也。终身用之不尽矣”(《楹联丛话》)卷八)。

还有内容相同的对联:

不因果报方修德;

岂为功名始读书。

(清·蒲松龄《省身语录》)

不关果报方行善;

岂为功名始读书。

(清·陈句山撰,《联话丛编》一,第560页)

随时随地,留心积善;

惜寸惜分,发愤读书。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二回)

读书纵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行善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原出傅一风《闻知集》,载清·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格言》)

24.必忘果报能为善

欲立功名在读书

清代文学家梁章钜为人书的楹帖,选自《楹联续话》卷二。

上联是说,要为善必须忘记回报,不计较因果报应。梁氏说,“古今果报之爽者十有八九,若此念未忘,其阻善机者多矣”(《楹联续话·卷二·格言》)。关心他人,好行善事,尽可能地为别人服务,这是一种善良品德的体现,是道德的升华。如果为善之前先计较图报,那许多善举善事就做不成了。无独有偶,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同样认为,行善事是一种发自内心、超乎因果关系之外的自觉行动。他说:“如果善有目的,那就不是善了;如果善有结果——有报酬,那也就不是善了。因此善是超乎因果关系之外的”(《安娜·卡列尼娜》)。他鼓励人们“多行善事”,成为“以他人的幸福为目标的善人”(《列夫·托尔斯泰文集·十七卷·日记》)。

明人陈荩在《修慝余编》中分析了两种人为善的不同心态:“好善之人阴为善,惟以善念为修省;不善之人阳为善,惟以善事为铺张。”告诫人们应取不图报施的“阴为善”的态度,从善念出发,乐善好义,播种爱心。“不以小恶为无害而不去,不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明·周臣《厚生训篡》)实践表明,“为善”是养身的营养素。善心和爱心与心理健康是密切相联的。

下联则说,要立功名则要认真读书。梁氏说:“至于‘功名’二字,在三不朽之列,正读书人所当念念不忘者,以为立功立名之地,此殆误以科名当之耳”(《楹联丛话·卷二·格言》)。这里所谓“三不朽”系指立德、立功、立言,三者经久不废,故曰三不朽。与科场的功名是不同的。《老子》云:“死而不亡者寿”(三十三章)。意思是说,死而不朽的人也算长寿。按照老子的观点有“三不朽”业绩的人,其精神不朽,也是长寿者。如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所言:“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戏剧集》)。

山西榆次城隍庙玄鉴楼也有类似的劝善联:

做个好人心正身安梦魂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25.万事莫如为善乐

百花争比读书香

这是清代乾隆进士顾光旭的一副对联。上下联分别阐述了“为善乐”和“读书香”的修身养性之道。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可以使助人者得到许多精神快慰,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所以世间万事都没有为善那么使人快乐。这种精神上的欢愉、轻松和幸福感对为善者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日本著名社会医学家若月俊一曾有一句名言:利他可以延年。他说:要使自己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有价值,就要一切为他人多着想。这样你会感到胸怀宽阔,精神舒畅。这对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都会带来良好影响。这是他在82岁时向他人介绍的自己的健身体会。这说明利他、亲社会确能给人带来愉悦幸福的高峰体验。正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书之所以“香”,是因为古人为了防蠹虫咬蛀在书中放置芸香草,给书留下了幽幽清香。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载:“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复生,叶间微白如粉,辟蠹殊验。”“书香”这一极具文化韵味的词汇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就把读书人脱尘出俗的气质称为“书香气”或“书卷气”,把喜爱读书的人家和有读书传统的家庭称为“书香门第”或“世代书香”。“读书香”之所以胜过百花香,是因为优秀书籍的文字内容凝聚了前人的思想精华和智慧,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人类崇高道德和美好价值的宝库。“读书香”还香在优秀书籍对读书人的净化心灵和启智感悟作用。西汉经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说苑》)善读书,书中仁人志士的嘉言懿行、高风亮节,会对我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令人倾慕钦敬,见贤思齐。通过与先贤对话、与智者交谈,能开启心智,增长才干。从养生角度讲,读书还能帮人开阔眼界,宽畅胸怀,健脑防衰,消怒化郁,获取养生知识,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增强防病抗病的信心和能力。这些表明,读书的浓郁香味是馥郁的百花香难以比拟的。

有道是:

诗亦醉人何用酒;

书能香我不须花。

福建南靖书洋镇怀远楼也有一联与此联内容相近:

书为天下英雄业;

善是人间富贵根。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二回)

26.乐善不言因果事

养心有取老庄书

这是清孙严修的自题联。

因果,指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也指佛教用语,因缘与果报: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上联是说,作者不相信佛家的因果报应,因而作者乐于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也不讲究会有什么善果,得什么好报。因为做好事本身就是一种“乐”,是“理所当为”。正如古徽州(今黄山市)一副联语所云:“清贫自有清贫乐;好事多做康寿来。”对于潜心向善的人们来说,乐善虽然不讲究因果报应,不图什么报偿,但乐善确有利于长寿。正如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葛洪所言:“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悯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做必成,求仙可冀也。”(《抱朴子·微旨》)这里的“求仙”无非是追求长寿,只要潜心向善积德行义,长寿是有希望的。

“养心”,就是修养心神。即调节意识、思维活动以保养精神,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那么养心以什么理论作指导呢?联语说得明白:“取老庄书”。老庄,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春秋、战国时道教的主要思想家。亦指以老子庄子学说为代表的道教思想。老庄并提,始于汉,盛于魏晋以后。三国·魏·曹植《七启》:“窃慕古人之所志,仰老庄之遗风。”三国·魏·嵇康《幽愤》:“讬好老庄,贱物贵生,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下联是说,养心就要取老庄的书来学习。寡欲知足,淡泊全神,此乃老庄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

《楹联新话》编者朱应镐对此联十分赞赏,称它“句法苍古,妙造自然”。

27.天上四时春为首

人间五福寿当先

上联谓自然界春夏秋冬四季,当以春为首。春,指春季、春天。我国习惯指农历正月至三月,为一年四季中第一个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生气蓬勃的季节,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人遇春暄,则四体舒泰”(孔颖达语)。《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意思是说,春天三个月,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人们应该日入即卧,早一些起床,到庭院中散散步,披开头发舒缓形体,使情志活泼,充满生机,像对待初生的万物一样,只应让其生长,而不要杀害。这就是适应春天,调养“生气”的道理。波兰作家显克微支也说:“在春天里,每个人的心都是愉快的,每个人的心充满了无尽的生的希望。”(《火与剑》)

人间五福,即“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书·洪范》)。孔颖达疏:“一曰寿,年长也。”下联是说人间五福,寿是第一位的。它不仅在五福排列顺序上占第一位,而且就重要性而言,健康长寿则是一切幸福的前提条件。

宋代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象山)对此则有他的独到见解,他说:“若论五福,但当论人一心,此心若正,无不是福,此心若邪,无不是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但自考其心,则知福祥殃咎之至,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必然之理也。”他强调要获得五福,关键要心地善良,多做善事。对于“寿”,他认为不仅是活的时间长,而且在于心地,心里“知有中国夷狄,知有善恶是非,知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身或不寿,此心实寿,家或不富,此心实富,纵有患难,心实康宁,或为国死事,或杀身成仁,亦为考终命。”(转引自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陆象山讲洪笵以代醮》)一句话,只要心地善良,崇尚道德人伦,即使为国尽忠,或杀身成仁,亦为“考终命”,即是享尽天年。这与老子“死而不亡者寿”的观点是一致的。

28.善为至宝生生用

心作良田世世耕

选自清·石成金《传家宝》第三集。

“生生”意为滋生不绝,繁衍不已。孔颖达疏:“生生,不绝之辞。”又指世世代代。上联是说,把人的善心善举要像最宝贵的传家宝一样一代一代传下去用下去,做心地纯洁的善良人。

世,古称三十年为一世,父子相继为一世。心作良田,语本佛经《心地观经》卷八:“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下联是说,善良的心地犹如良田让子子孙孙世代继承受用。宋人刘清之在《戒子通录》中说:“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之,又积善以滋润之。”这副对联不仅劝人为善,而且要积学、积德、积善,让子孙效法。

唐代享寿91岁高龄的著名禅师石头希迁曾为人们开列了十味祛病延年的奇方:“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方法为:“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箭中伤,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希迁的养生奇方其精要便在于养德行善。正是:一片忠诚是长寿之本;满怀善良乃快乐之源。

清·蒲松龄《省身语录》和金缨《格言联璧》也有内容相同的联语:

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山西灵石不陋居也有一联:

闲从世外观今古,为善最乐;

懒向人间问是非,树德为先。

29.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选自清·曾国藩《求阙斋日记·问学》。

上联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意思是说,人有善,则取以益我,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有善,则与以益人,即诲其为善,助其为善,善与人同。一取一与,相互促进,则善端无穷,善源不竭。为什么历代先圣贤哲如此看重“善”?因为善乃美德之源,善是做人的道德准则,也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同样指出:“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二十七·养性》)

“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汉·徐干《中论》)。这些格言告诫人们,“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三国·魏·李康《运命论》)。不论是延年益寿,还是流芳百世,都得有一颗善良之心,“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人生在世,总是忧乐相伴,但以何为乐,以何为忧,如何对待乐与忧,人们的看法却各有不同。下联反映了儒家以天下之忧乐为忧乐的忧乐观。《孟子·梁惠王下》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即以天下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孟子·离娄下》又云:“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即人格高尚的人有一辈子的忧虑,却没有突发的痛苦。下联即由此化用而来。这种以天下之忧乐为忧乐的传统美德,在范仲淹的名句中得到了集中表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从修身养性角度言,如何对待人生的忧乐?古人云:“乐不以忧而废,忧不以乐而忘。”(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尽管人生忧乐无尽境,但是“知足则乐”(宋·林逋《省心录》)则是必须谨记的,如此才能保持心理的平衡。

30.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

心田培一点子种孙收

选自清·蒲松龄《省身语录》和金缨《格言联璧·惠吉类》。

上联的“世事”是指社交应酬和人情世故。清·独逸窝退士在《笑笑录·不晓人事》中说:“李长源虽高才,然不通世事,傲岸多怒,交游多畏之。”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离群索居,“不通世事,傲岸多怒”,就会使自己孤立起来。古人有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处事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这些格言告诉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只有宽容豁达才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如果遇事让三分那就更加天宽地阔了。

下联的心田,系佛教语,即心。谓心藏善恶种子,随缘滋长,如田地长五谷荑稗。下联是劝人培育一点善德,留一些嘉言懿行,让子孙效法,有所收获,有所继承。清末享年八十的郑观应曾说:“常观天下之人,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善者寿,量之宽宏者寿。”(《中外卫生要旨》)这说明心胸宽宏、培育善德的人会健康长寿。

与此联内容相近的联语还有: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明末兵部尚书袁崇焕的自题联)

要好儿孙,须方寸中放宽一步;

欲成家业,宜凡事上吃亏三分。

(清·蒲松龄《省身语录》)

遇事让三分,天宽海阔;

心田留一点,子种孙耕。

(清大臣曾国藩赠马瀛洲联)

31.合宇宙奇观绘画吾壁

收古今绝艺置我窗前

文人的书斋联较多,但口气、气魄最大的当首推明代诗文家、为宰辅长达15年的明大臣李东阳(1447—1516)。他自题书斋联为:

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潮、匡庐瀑布,合宇宙奇观,绘画吾壁;

青莲诗、摩诘画、右军书、左氏传、南华经、马迁史、薛涛笺、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窗前。

上联列举了自然界九处胜景誉为“宇宙奇观”,下联列举了历史上九位名人作品誉为“古今绝艺”。表现了书斋主人的志趣和情怀。欣赏此联,令人耳目一新,神怡心醉。此联后被明末学者陆绍珩收入《醉古堂剑扫》,仅稍易数字。即: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山云,洞庭月,潇湘雨,彭蠡烟,广陵涛,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画吾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窗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楹联辞典和楹联书籍误以为此联是清篆刻家、书法家邓石如(1743—1805)所撰,实为张冠李戴。其实,邓“题碧山书屋”的联语,乃自《醉古堂剑扫》而来,仅把“广陵涛”易为“武夷峰”。

邓石如的自题书斋联,则又是一种风格,主要讲立身行己、修身养性、却病延年之道。联曰:

容人却侮,谨身却病,小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

静坐补劳,独宿补虚,节用补贫,为善补过,息忿补气,寡言补烦。

“却”是除去避免的意思。上联是说,容人、谨身、小饮、少思、种花、焚香六种作为,可以避免受辱,消除疾病,驱散愁闷,减少梦幻,不落流俗,冲淡秽气。

“补”是弥补、补养、裨益、补救的意思。下联是说,静坐、独宿、节用、为善、息忿、寡言六种作为,能够缓解劳顿,裨补肾虚,尚俭养寿,补救过失,益气养性,减少烦怨。联语表现了作者超脱世俗、洁身自好的精神境界,也概括了前人的养生经验。联语既是待人处事、修身养性的座右铭,又是却病延年的养生经。

同类推荐
  •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由概览篇、明德篇、资政篇、修身篇、齐家篇、史鉴篇、艺文篇、问学篇、宗教篇、交流篇10篇构成,主要包括:邓实:古学复兴论;陈独秀:寸铁·国学;马瀛:国学名称之由来;李大钊:今与古;成仿吾:国学运动之我见;闻一多:论振兴国学;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节选);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张岱年:说“国学”;袁行霈:国学究竟有什么用等。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乐舞与书画(和谐教育丛书)

    乐舞与书画(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 中华鬼神

    中华鬼神

    历代统治者建造了用来举行国家级祭祀神灵仪的场所,如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日坛、月坛等建筑;而广大乡间则是“村村各有庙,户户都有神”,中国神的队伍庞大可想而知。
热门推荐
  • 上古世纪之灵魂君王

    上古世纪之灵魂君王

    原大陆,神秘而富饶,是所有种族向往的故土。来自东西大陆的远征队穿越危机重重的海峡,突破敌军和海盗的层层封锁,在神秘的原大陆建立自己的城堡书写自己的史诗!在这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到来之前,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也开始了他的异界之旅。
  • 末世之崩坏世界

    末世之崩坏世界

    一夜之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中的丧尸居然出现在现实中,动物们发生了各种奇怪的变化,哇,那只丑八怪蜥蜴会喷火,好漂亮啊,看女主角白焰灵如何在这个崩坏的世界存活下去吧...
  • 樱花树下你说你爱我

    樱花树下你说你爱我

    幽静小径,两旁樱花雨零零落落,这个地方,纪念着我们纯真的青春,祭奠着我们深切的感情
  • 神炼之路

    神炼之路

    神炼大陆,一个已经有着五千年没有出现过神炼师的地方,为了梦想,为了希望,为了种子。踏上逆天伐神的道路。失败,成功,无所谓了,只要我做过,就不会后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上掉红包了

    天上掉红包了

    黄鸿做了一个梦。天上掉红包了。有人点开红包,红包化作一团精纯灵气涌入那人身体。有人点开红包,红包变成一本功法。……众人疯了,纷纷伸手往那从天而降的红包点去。功法,神兵,灵果……各种传说中的东西应有尽有。全世界疯狂了,都在抢红包,就在此时灾难降临。红包中出现了妖兽,恶魔……甚至厄土。黄鸿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有趣的梦,谁知睁眼一看,天空通红一片,无数红包从天而降。梦中的场景成为了现实。黄鸿惊奇的发现,他能看清红包里有什么。
  • 大人今天心态崩了吗

    大人今天心态崩了吗

    一朝穿越,唐乐安心态崩了,她有能感知万物的能力,却一直不知自己魂归何处。爱而不得,命中注定,因果轮回,无论是九天神佛,还是空桑神女,她…好像一直想当“她”陪在他身边!
  • 没有她我居然连游戏都打不了

    没有她我居然连游戏都打不了

    2132年,一款由“国际网游联盟”开发的跨时代全息网游‘异界’恒空出世,宣告网游新时代的降临。韩良,一心想要成为职业玩家的他,在游戏刚开之时就加入了其中,但是混迹6年,直至过劳挑战任务时猝死,他都没能实现愿望。不过,临别之际一股神秘力量带他回到了游戏开服前的那两天。————某教练:“韩良!!听说你想成为职业选手?来我们这啊!”韩良:“……你听谁说的?”某教练:“圈内都这么说的啊……”韩良:“嗯……当我没说过。我还有事,下次见。”吃瓜群众:“……”
  • 浪花与灰霾

    浪花与灰霾

    喜欢她的时候,心里的浪花一朵朵。离开她以后,心被灰霾笼罩。我确定,没有她的日子,我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 人间侠客

    人间侠客

    一夜之间,韩云舒遭受灭门之灾,为报家仇只得忍辱偷生,苦修武艺,为拨开当年灭门的谜团却被卷入江湖中的血雨纷争。一身正气,行走江湖,行侠仗义,快意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