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58600000006

第6章 神志养生

(一)清心寡欲

62.寡欲能高寿

有德可延年

“欲”是欲望、欲求,源于人自身的需要,与人生的乐趣希望密不可分。人生在世,要生存,要发展,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从社会来讲,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欲”人人皆有,个个都求,但要节制,不可放纵。所谓“节制就是用理智的头脑有力地支配欲情和其他邪恶的意念冲动,使之适可而止。”(古罗马·西塞罗《修辞学的创新》)譬如食、色,这是人之大欲,但如果暴食暴饮,咨情纵欲,则会伤身损命。“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患生于多欲”(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这是至理名言。司马光则指出:“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训廉示康》)这种多欲、贪欲,只会败德伤身,甚至锒铛入狱。清大臣、学者、诗文家魏象枢说:“清心寡欲,寿之骨也。”(《寒松尝集》)另一位清代诗人申涵光进一步解释:“人能清心寡欲,自然血气和平,却疾多寿。”(《荆园小语》)这都说明只有寡欲才能高寿。如何才能寡欲?简单说来,一是知足,即知道满足;二是知止,即适可而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寡欲者,养身之要也。”(清·程鹏程《急救广生集》卷一)

下联“有德可延年”则揭示了道德修养与人的长寿的内在联系。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明确提出了大德必得其寿的精辟见解;道家也认为“德全而神不亏”(《庄子·刻意》)、“德全者形全”(《庄子·天地》);我国最早的重要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在总结先民的养生之道时也指出:上古之人“所以能年皆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不危也”。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医家以及后来传入我国的释(佛)家,都把修德积善与延年益寿联系在一起。养寿须修德,这是我国历代养生家的共识,这一共识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世界卫生组织曾在著名的卫生大宪章中指出:“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1990年重新完善了的健康定义,则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完好,才算完全健康。显然,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道德修养纳入了健康的范畴。这一健康新概念把健康的内涵扩大了,更有利于人们注重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可以说:这副联语指出了人们延年益寿的一般规律。正是:

大德必寿;

寡欲延年。

所欲不求大;

得欢常有余。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

63.淡心复静虑

神怡体自舒

上联是说,心里淡泊名利,就可以涤除一切杂念,复归到“安神静虑,万想俱遣”的佳境。静虑,这是养性的基本要求。古人云:“静漠恬淡,所以养性也。”(汉·刘安《淮南子·俶真训》)这种以“淡”为贵,“淡”以养生的思想,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老子·三十一章》提出:“恬淡为上”(以保持淡漠不贪求为好)。庄子则进一步指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庄子·刻意》)“淡”以养生不仅是养生之道,也是一种人生难得的境界。正如清人沈复在《养生记道》中所言:“俭以养廉,淡以寡欲,安贫之道在是,却疾之方亦在是。”(载《浮生六记》)有了恬淡的心境,就不会为患得患失所恼,自然就会神怡。

山西灵石童心园有一联云:

居家莫享清福,淡饭粗茶有真味;

处事须知艰难,临深履薄是常情。

下联的“神怡”,指精神安适愉快。神怡则身心轻松舒适。养生贵在“养心”,健身重在“健脑”。由恬淡而到神怡,这正是养心健体的要旨。

正是:

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

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

(明·洪应明《菜根谭》)

意谓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就会在声色货利中不失本性,也最能看得出人格的纯真与高尚。

64.欲寡精神爽

心宽福寿长

上联出自清·周希陶编《重订增广》“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人生在世,欲念难免,“盖凡声色、货利、权势、事功之可欲者,皆谓之欲”(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福寿康宁,也是人之所同欲。可以说,“人是欲望的复合物。”没有欲望,就没有文明时代的“动力”。但从修性养生的角度来说,则要注意欲望的适度。《吕氏春秋》有言:“凡生之长也,顺之也。使生不顺者,欲也。故圣人必先适欲。”(《吕氏春秋·重己》)可见,欲寡才能精神爽,纵欲必成灾。清人金缨在《格言联璧·存养类》中作了进一步的概括: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

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

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

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这就是说,一个人心胸的狭窄与宽广,心境的忙乱与清闲,心术的坦诚与险恶,心事的忧虑与乐观,心气的气馁与刚强,都与欲念多少相关联。所以,“多欲为养生第一病”。

下联则强调心宽。烦恼易成疾,心宽可延年。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葛洪曾指出:“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抱朴子·养生论》)清人郑观应也说:“量之宽宏者寿”。(《中外卫生要旨》)只有心怀宽阔,有容人的雅量,对事能提得起,放得下,方能增福添寿。

《重订增广》还辑有一联:

少而寡欲颜常好;

老不求官梦自闲。

此联同样明白如话,说明寡欲、少求,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末曾任内阁协理大臣和北洋政府总统的徐世昌也有一联:

善摄生要当寡欲;

能处世必先让人。

寡欲清心,能受苦方为志士;

宽宏大量,肯吃亏不是痴人。

(山西灵石绿门院联)

65.乾坤容我静

名利任人忙

这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画家苏玄瑛(法号苏曼殊)为浙江普陀山普济寺所题写的对联。

上联的“乾坤”,指天地、江山,亦指时局、大局,如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又如清·秋瑾诗:“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静”,指镇定宁静,专一不变。《庄子·刻意》:“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成玄英疏:“纵使千变万化,而化恒静。”“静”亦指佛教的澄心静虑,坐禅入定。

下联的“名利”,指个人的名位和利益。作为一代诗僧的作者虽淡化个人名利,但深于情,感时忧国,颇有情辞并茂的作品。“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东居杂诗》)。联语中的“静”和“忙”是相对的,但二者又统一于“容”和“任”之中,作者强调“静”,鄙视“忙”。朗朗乾坤容许“我静”,澄心静虑“养性修身”;喧嚣的大千世界也任凭“人忙”,表达了作者要保持出家人的本色和生活方式,而不与汲汲于名利之人为伍的思想。《无字真经·养真篇》有言:“名利杀人,甚于戈矛,何也?戈矛杀人,人知避之;名利杀人,死而不悔。”故名利之欲为养生之大忌。联语提出的超然自逸、淡泊名利的养生观,还是可取的。

66.名利是缰锁

富贵如浮云

此为清·周希陶编《重订增广》的一副联语。全联为:

名利是缰锁,牵缠时,逆则生憎,顺则生爱;

富贵如浮云,觑破了,得亦不喜,失亦不忧。

唐·白居易《闲坐看书贻诸少年》诗云:“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宋·秦观《水龙吟》亦有“名缰利锁”句。上联的“名利是缰锁”即由此化用而来。从养生角度言,主张淡泊名利,视名利为身外之物;但同时又赞扬靠奉献赢得名利,并把个人名利融入国家名利之中的人们。“名利淡于水,事业重如山”,正是那些杰出人物的写照。如果一味贪图个人名利,甚至见利忘义,那名利就会成为捉弄他的缰锁,顺则生爱,逆则生憎。所以,古人提醒人们:“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唐·白居易《感兴二首》之一)

下联“富贵如浮云”,语本《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二)也有“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指富贵利禄变幻无常,不足看重;且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看破了,想开了,豁达超脱了,就会“得亦不喜,失亦不忧”,有利于保持心灵的宁静。

如何对待富贵名利,下列几联值得一读:

富贵非吾愿;

安乐值钱多。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三)

明神宗时,张瀚题吏部堂联:

功名身外事,大就何妨小就何妨;

富贵眼前花,早开也得迟开也得。

(转引自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二)

清·蒲松龄也有两副联语则从另一面说明了如何对待富贵贫穷的问题:

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

贫穷乃耐久之交,你处得他好,他益你反深。

(《省身语录》)

处富贵之时要知贫贱之痛痒;

值少壮之日须念衰老之心酸。

(《省身语录》)

67.富贵如浮云,休言子弟登龙虎

金钱身外物,莫代儿孙作马牛

这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燮的赠金国元联。

上联的“富贵如浮云”,化用《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意思是说,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好像浮云。后因以“富贵浮云”指富贵利禄变幻无常,不足看重。“登龙虎”,即科举得中。唐贞元八年,欧阳詹与韩愈、李绛等23人联第,时称龙虎榜。后因谓会试中选为登龙虎榜。“荣华花上露,富贵草头霜。”上联是说,富贵利禄变幻无常,不必把子弟干名要利、升官发财看得过重。

下联的“身外物”,指名誉、地位、财产等都是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唐·杜甫《绝句漫兴》之四:“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鲁迅《热风·知识即罪恶》也说:“大约钱是身外之物,带不到阴间的。”“莫代儿孙作马牛”,谓子孙自有他们的福分,长辈不必操劳、担忧。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安徽黄山市黟县有一副古联写得更为直白:

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替儿孙作马牛。

下联是说,长辈应想得开,应让子孙自己努力奋斗,长辈不必为之当牛作马,须知“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作为即将离退休或已离退休的老年人更应视“富贵如浮云”“金钱身外物”,才能快乐随缘,寝食得安,颐养天年。

当然,作为老年人,既有子孙,当为子孙计,这是人之常情。问题是如何为子孙计。宋人倪思提出的为子孙计的八项原则值得人们记取。即:“种德,一也;家传清白,二也;使之从学而知义,三也;授以资身之术,如才高者命之习举业、取科第,才卑者命之以经营生理,四也;家法整齐、上下和睦,五也;为择良师友,六也;为娶淑妇,七也;常存俭风,八也。”(《经堂杂志》卷四)

68.养心莫善寡欲

至乐无如读书

这是明代收复台湾的名将郑成功的自题联。反映郑成功把清心寡欲作为修身养性的要义,将读书作为人生一大乐事。

上联语出《孟子·尽心章句下》:“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说修养身心的最好方法是少私寡欲。寡欲能使人胸怀坦荡,品质高尚,净化心灵。正如明人沈嘉树所云:历史上“言养生者不一家,大都讲求服食导引,与夫炼养之法,虽浅深不同,而莫不以寡欲为本”(《<养病庸言>吴承潞序》)。明代医家龚居中也说:“若能清心寡欲,久久行之,百病不生。”(《福寿丹书·延龄篇》

如何才能寡欲呢?四川灌县青城山上清宫的对联,对人们会有启示:

欲求寡欲先无我;

为所当为不问他。

下联语出明·范立本《明心宝鉴·训子篇》“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有道是书中自有千般乐。读书不但可以获得知识,启迪智慧,还可以从中获得调节情感、平衡心理、淡化郁情和修身养性的乐趣,使脑子越用越活,从而推迟大脑衰老,有利于身心健康。所以,读书被认为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思维体操”。有医林状元之誉的明代御医龚廷贤的《延年良箴》指出:“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被誉为学习型皇帝的清康熙帝也说:“学以养心,亦所以养身。盖杂念不起,则灵府清明,血气和平,疾莫之撄,善端油然而生,是内外交相养也。”(《庭训格言》)

69.厚性情,薄嗜欲

直心思,曲文章

清·朱恂叔撰。见吴恭亨《对联话·卷十·杂缀一》。以格言入对联,最能发人深醒。

上联“厚性情”语本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厚性宽中近于仁”。“薄嗜欲”,语出《战国策·楚三·苏子谓楚王》:“用民之所善,节身之嗜欲以与百姓。”意思是说性情要忠厚宽容,节制自己的嗜欲以利百姓。当然,人不可能没有嗜欲,“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唐·吴兢《贞观政要·慎终》)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无嗜欲,而在于能不能节制嗜欲,如果能“节身之嗜欲以与百姓”就更为可贵。从养生角度讲,“制嗜欲可以保性命”(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养生》)。明代御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也强调摄养要“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省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这些都说明“厚性情,薄嗜欲”是符合养生义理要求的。清·石成金《传家宝·快乐联瑾》中有一联也反映了“厚性情薄嗜欲”的思想。

薄取而寡营,落得一生之精神不扰

厚养而宽待,赢得日后之受用有余

与此相反:

贪心胜者,逐兽而不见泰山在前,弹雀而不知深井在后;

疑心生者,见弓影而惊杯内之蛇,听人言而信世上之虎。

(清·蒲松龄《省身语录》)

清·袁枚《随园诗话》云:“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下联由此化用而来。下联则告诫人们做人贵在耿直,诚实守信,心地善良;作诗文贵在曲折有致,鸿篇巨制讲究起伏跌宕,短篇佳作应曲径通幽,尺水兴波。

70.平居寡欲养身,临大节则达生委命

治家量入为出,干好事即仗义输财

选自清·蒲松龄《省身语录》和金缨《格言联璧·惠吉类》。

明·许相卿《许云邨贻谋》有“平居寡欲养身,临大节当达生委命;治生量入节用,徇大义当芥视千金。”这副联语即由此转化而来。上联的“达生”指参透人生,不受世事迁累的处事态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彊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又说:“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颜氏家训·养生》)上联是说,平日闲居清心寡欲,修养自身,重大关头则要豁达坦然舍生忘死从容效命;这就是儒家倡导的“士大夫当为天下养身,不当为天下惜身”(《格言联璧·敦品类》)的积极养生观。

下联讲居家生活要量入为出,节约用度。如北宋司马光所言:“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称家之有无,以给上下之衣食,及吉凶之费,皆有品节,而莫不均一。裁省冗费,禁止奢华,常须稍存赢余,以备不虞。”(《居家杂仪》)救困扶危时则慷慨解囊、仗义疏财,如窦燕山所为。窦燕山,即窦禹钧,五代后晋时人。家居地处燕山一带的蓟州渔阳(今河北唐山遵化)故后人称窦燕山。窦家业丰裕,但每岁量其所入,除留下三伏和腊月的余粮,其余全部用来救济施舍贫困人家,而家唯俭朴。后来他连续生了五个儿子,又在他家宅南边建造书院,书院房舍40间,集书千卷,延四方名儒教书授学,对贫困子弟免收学费。对自己的五个儿子教以义方,并先后登科及第。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丞相曾赠诗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元·张光祖《言行龟鉴》卷四)《三字经》也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因为他仗义输财,乐善好施,年八十二,谈笑而逝。

71.无欲自然心似水

有营何止事如毛

选自宋·赵师秀《呈蒋薛二友》。《全宋诗》册54,页33853.

上联是说,一个人在没有什么贪欲和奢求时,他的心自然如止水,非常平静。形容固守正道,不为世俗利害所动。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下联是说,人一旦有了营谋或追逐,过分热衷于名利,内心就会躁急不安,那缠身之事岂止如牛毛之多。正是“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对于修身之士,只有知足常乐,无所营求,才有利于长寿。明文学家谢肇淛在《五杂俎》卷五中写道:“余见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无所营求,故能培寿命之源。”

享寿87岁的清文学家尤侗在《静箴》中说:“君子养身,莫善于静。静如止水,静如明镜。”如何使自己的心静如止水呢?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养生记道》中的一段话可供借鉴:“心无止息,百忧以感之,众虑以扰之。若风之吹水,使之时起波澜,非所以养寿也。大约从事静坐,初不能妄念尽捐,宜注一念。由一念至于无念,如水之不起波澜。寂定之余,觉有无穷恬淡之意味,愿与世人共之。”此联主要是劝人们不要过分奢求,而要劳逸有度,注意身心健康。有道是:

心体澄沏,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

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明·洪应明《菜根谭》)

72.矜名未若逃名趣

练事何如省事闲

选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和清·蒲松龄《省身语录》。上联的“矜名”,即看重名声或妄自夸耀自己的名声。《后汉书·袁术传》:“术虽矜名尚奇,而天性骄肆,尊己凌物。”上联是说,自夸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更有志趣。因为“矜名”,太看重自己的名声,往往容易斤斤计较,甚至浮夸,弄虚作假,是一种轻狂浮躁的表现,而“逃名”则是谦虚谨慎的美德。所以说,自夸名声倒不如隐姓埋名,多干实事富有情趣。明人何伟然说得好:“让利精于取利,逃名巧于缴名”(《呕丝》)。当然,人生在世,想留个好名声,无可厚非,但不能为名所累。如蒲松龄的联语所云:

立业建功,事事要以实处着脚,若稍慕虚名便成伪果;

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俗。

(《省身语录》)

“练事”,即熟谙世事,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人情。下联是说,熟谙世事而又精通人情世故不如省事恬静修身养性清闲。一句话,就是要平静低调为人处事,方利于人的身心修养。宋代享寿72岁的诗人陈普在介绍自己“养心寡欲”的感受时写道:

“心体自然安用养,多因迷欲易成昏。但能寡欲无私累,本体清明理自存。”

(《养心寡欲》)

73.欲除烦恼须成佛

各有来因莫羡人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八记:过润州,见僧壁对联云:要除烦恼须成佛,各有来因莫羡人。

又作“欲除烦恼先忘我,各有因缘莫羡人”(清·金缨《格言联璧》)。

又作“欲除烦恼须无我,想求康乐莫贪心”。这三副联语,揭示了人们烦恼的根源和驱除烦恼的方法。人们之所以有种种烦恼,多由多欲贪求而来。古人有言:“患生于多欲”。“人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多惧害勇”(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相反,如果像《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所言:“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那就没有什么烦恼可言了。世界上,“仙没有,无欲即仙。”(明·陈继儒《养生肤语》)

英国作家布朗说:“长期的心灰意懒以及烦恼足以致人贫病枯萎。”那么,怎样驱除烦恼呢?三副联语提供了三种方法,即:一是“须成佛”,即弃恶向善,戒除贪瞋痴三毒,宁心敛神,趺坐修禅,达到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二是要“先忘我”、“须无我”,也就是要少私寡欲。“没有烦恼的贫穷,胜于苦恼重重的富有。”(古希腊·米南德《残篇》)三是不要贪心。贪心烦恼多,知足自常乐。各人有各人的情况,各人有各人的机缘,不要盲目攀比和羡慕别人。这样才心情平和康乐,不至产生烦恼。“洁身自好,免除一切烦恼。”(美·德莱塞《锁链》)

74.欲除烦恼须无我

历尽艰难好作人

此联为清代军事家、诗人彭玉麟(字雪琴)的诗句。许多楹联书籍的作者或转抄者都误以为此联是俞樾的自题联,其实此联是彭雪琴致俞樾的信中使用的诗句。俞樾在《与次女绣孙谈人生》时说:“昨得彭雪琴侍郎书,有诗云:‘欲除烦恼须无我,历尽艰难好作人。’此言有味,故为汝诵之。”俗话说,劝君莫烦恼,烦恼催人老。烦恼,人皆有之,但烦恼的内容则因人而异,然追根求源,烦恼都从“我”字而来。无我则无私,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何烦恼可言?所以“无我”是根除烦恼的良药。“欲除烦恼须无我”,实在是深谙哲理的人生经验之谈。

同样,在人生的航程中,不会永远一帆风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尽艰难好作人”,已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对联以“过来人”的口气,中肯地向人们提出劝诫,富有启迪性。1924年4月22日,爱国将领冯玉祥的独生子冯洪国要出外学习,临行时也题书此联以教子。他深情地说:“这是我写给你的,也是写给我自己的。要无我,才能为民众,为大家。自己一点怨言都没有,甘心情愿为百姓效劳。你年纪尚小,不知道做人的难处。做一个好人必须经过磨炼。”

75.无求便是安心法

不饱真为却病方

选自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

这是一副书斋联。人生在世,食衣住行,不能无所需求。上联的所谓无求,是指对财富、物质享受、地位权势等方面,应随缘随分,不作非分或过分的追求,即所谓知足。做到这一点,自然心安神泰。西汉·韩婴指出:“夫利为害本而福为祸先。唯不求利者为无害,不求福者为无祸。诗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故非道而行之,虽劳不至;非其有而求之,虽强不得。故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是以害远而名彰也。”(《韩诗外传》卷一)上联即是告诫人们:“贫以无求为德”,“贵莫贵于无求”,“能无求者,天不能贱”。(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当然,如果像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所云:“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出此入彼,念虑只差毫末,而超凡入圣,人品且判星渊矣。”果能如此,则是可取的。

下联语本《论语·述而》“君子食无求饱”和《吕氏春秋》“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谓五脏之葆。”晋·张华《博物志》云:“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清人李渔也说:“为食也,宁失之少,勿犯于多,多则饥饱相搏而脾气受伤,数月之调和,不敌一朝之紊乱矣。”(《闲情偶寄·饮馔部》)这些告诫人们,要量腹而食,掌握饥饱之度,达七八成饱即止,不使肠胃有过重负担。

寡欲以安心,节食以却病,即“无求”是养心,“不饱”是养身,此乃养生保健妙方。

曾有楹联书籍的编者或转抄者误以为此联为张之洞所撰,实际上是比张之洞早出生120年的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卷六中就收入了此联。

76.勤浴无病勤欲病

学道不忧学盗忧

选自某地一家浴室的门联。

此联化用明·范立本《明心宝鉴·正己篇》:“频浴身安频欲病,学道无忧学盗忧。”

上联告诫人们要净洁自处,清心寡欲。勤浴,其含义有三:一是沐浴。古时称洗发为沐,洗身为浴。故《楚辞·渔父》有“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之说。汉·王充《论衡·讥日》谓:“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形之垢。”所以自洁清也。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洗澡有保持皮肤清洁,舒经活络,调和气血,解除疲劳的作用。二是浴面,又名干洗脸,系自我按摩方法之一(此外还有全身按摩)。先将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门穴而返回面下部。反复多次,有畅通气血、祛风散寒、提神醒脑等作用。常用以防治感冒、鼻炎、头痛、失眠等。三是浴德,修养德性,涤虑洗心。《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孔颖达疏:“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三者都有益于身心健康,故言“勤浴无病”。显然,浴面、浴德要勤,而洗澡次数则不宜过频,否则会使皮肤缺少油脂而变得干燥,会耗真气而使人感到疲倦。洗澡“必于密室”,免冒风邪。浴后尤宜避风,“浴后当风,腠理开,风易感。”(清·曹庭栋《养生随笔·盥洗》)洗澡也不能过饥过饱。勤欲,指放纵情欲。从养生角度讲,只有节制私欲和情欲,清净淡泊,才是根本的却病延年之道。明人余继登在《典故纪闻·卷一》中说:“人但能清心寡欲,使气和体平,疾病自少。”

下联中的“学道”是指追求“仁”、“义”的道德实践。《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联语下半句即告诫人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守道不移则无忧:而贪婪学盗,只能贻害自己。联中“勤”、“病”、“学”、“忧”四字重出,为同字同义相对,“浴”与“欲”、“道”与“盗”四字则是同音异字、异义相对,经排比成联,读来尤觉笔转意绕,文情跌宕。

民国·胡瑞芝《养正录》中也有一副劝诫人们淡泊名利,节制情欲的对联:

利薮名场埋俊杰;

爱河欲海丧英雄。

联语说有多少俊杰被埋葬在名利场中,又有多少英雄沦丧在欲海爱河里!语极警策,令人深思。

77.淡泊明志心当健

平易近人道不孤

此为中国诗人刘大白的赠友联。“淡泊”,即恬淡,不追逐名利,生活俭朴。《东观汉记·郑均传》:“好黄老(指黄帝、老子,即好黄老之学),淡泊无欲,清静自守。”“明志”,即表明心志。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上联是说,“澹泊明志”即是恬淡寡欲,方能有清明高远的志向。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得失,只有这样,身心才会健康。淡泊明志,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淡泊也是心理养生的“保健品”。

下联的“平易近人”,指态度谦逊温和,使人容易亲近。唐·白居易《策林》十二:“故周公叹曰:‘大夫平易近人,人必归之。’”“道”,指道德、道义。语云:“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有德之人,态度谦逊、和蔼可亲的人,人们必然会与之相聚为伴。有良好的人缘和人际关系,这对于成就人的事业和身心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78.淡如秋菊何妨瘦

清到梅花不畏寒

此联作者姚步瀛,清同治进士,曾任湖南慈利知县,为官清正,这是他为官署题写的对联。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宋·陆游《晚菊》)上联以秋菊明志,警策自己淡泊名利,宁静处世。时值秋天,草木凋零,山寒水瘦,唯独菊花“不随众草出,能后百花荣。”(明·李梦阳《菊花》)傲霜临风,竞放吐艳,姿容万千,清香阵阵。正如南宋诗人陆游所咏:“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纷纷零落中,见此数枝黄,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陶渊明云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盖以菊配松也余读而感之因赋此诗》)

正是菊花这种“能后百花荣”、“大节凛介刚”的顽强精神和坚贞品格,赢得花中君子的美誉,历来为世人赞赏传颂,尤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所钟爱。何妨瘦的“瘦”,指瘦削,清瘦。宋·李清照《醉花阴》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亦指贫困,不富裕。上联是说,只要有人淡如菊的品格和操守,自然就与世无争了。

其实,古往今来,人们喜爱菊花,除了它象征的品格以外,它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菊为寿客。”(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之四)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部谈到白菊时说:“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这就是说在我国三千多种菊中除可供观赏外,还有不少实用菊。如主产广东的食用菊,其品种有蜡黄、细黄、细迟白、广州大红等;主产浙江、河南、安徽的茶用菊,如杭菊、怀菊、滁菊、亳菊等,还有作为药用的黄、白菊,包括茶用菊,及歙县的贡菊、河北的泸菊、四川的川菊等。故西晋文学家潘岳的《秋菊赋》云:“既延期以永寿,又蠲疾而弭疴。”宋·范成大《范村菊谱序》云:“神农书以菊为养生上药,能轻身延年。”元·曹之谦的《白菊》有:“见说寒英能愈疾,拟开三径著茅亭。”明·唐寅《菊隐记》则说:“盖菊乃寿人之草。”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元·王冕《白梅》)下联以梅花为喻,激励自己要清身洁己,贫而乐道。在我国,梅与松、竹向有岁寒三友的美誉,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素爱梅花,不仅积累了种梅的丰富经验和赏梅的高雅情趣,而且留下了至今留传不绝的咏梅诗词。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写梅之风韵:“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明·高启《梅花》),状梅之体态;“冰姿不怕雪霜侵”(清·秋瑾《梅》),“凌厉冰霜节愈坚”(宋·陆游《射的山观梅》),赞梅坚贞不屈的品格。有了“清到梅花不畏寒”的精神,也就无私无畏了。

还有两副内容相同或相似的颂菊咏梅联:

一副是近代诗人高燮赠南社同人、挚友郑逸梅(1894—1992)先生的:

人淡如菊;

品逸于梅。

郑的居室联则有:梅花数点;月色一寮。

另一副是旧时绍兴三味书屋悬挂的对联:

屋小如船;

人淡似菊。

79.素甘淡泊心常泰

曾履忧危体愈坚

这是享寿93岁的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启功教授自题的书斋联。启功给书斋取名“坚净居”,意为“一拳之石取其坚,一瓢之水取其净。”此联从书斋着笔,阐述自己的人生哲理。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宋·苏轼《赵德麟字说》:“今君学道观妙,淡泊自守,以富贵为浮云。”上联即由此化用而来。意思是说,平素乐于淡泊,襟怀坦荡,心里就常安宁平静。启功家中的另一幅对联正反映了他素甘淡泊的品格:

立身苦被浮名累;

涉世无如本色难。

“忧危”,即忧虑惶惧或忧患危难。《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下联是说,只有小心谨慎地经历忧患危难的考验,困知勉行,才能体愈坚。这里的“体”,既指形体,也指心神、德性。正如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哉所云:“困难不仅可以磨炼我们的意志,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1961)

此联既是作者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也是他修身养性经验的精辟总结。

80.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应求万世名

此联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1961年撰赠友人蒋经国的。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类》有一则联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此联即化用此语而来。

联语明白晓畅,但含义深刻,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名利观。关于“名”与“利”,古人历来评论较多,唯明人庄元臣评析较详。他说:人之好名者,其等有三:有好闾阎之名者,有好士大夫之名者,有好圣贤之名者,同为名而品第殊矣。唯利亦然,有好目睫之利者,好终身之利者,好子孙数十世之利者。好闾阎之名与目睫之利者,众人也,好士大夫之名与终身之利者,君子也,好圣贤之名与子孙数十世之利者,圣贤也。人之所异者,唯其所好名利者,有远近大小之不同而已矣(《叔苴子外编》卷二)。那么好圣贤之名与利有何特点呢?其显著特点是“修仁服义,履中蹈和,出入绳墨之中”和求“子孙数十世之利”,“以遗隐德于后世”(明·庄元臣《叔苴子外编》卷二)。联语作者正是从这样的圣贤之道的名利观出发,鼓励蒋氏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前途出发,以国家统一大业为重,“计天下利”、“求万世名”。1982年7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奉劝蒋经国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致信蒋经国又特意引用了此联。

“淡泊以养寿,亦非慕名高。”(宋·陆游《居家自戒》)历来养生家为了追求长寿目标,是主张淡泊名利的。但长寿,不仅是生命活的时间长,也包括“死而不亡者寿。”(《老子·三十三章》)意谓为世立德、立功、立言的人,为天下人谋利益,为子孙万世留荣名,死而永垂不朽的人,也是寿。在这点上传统的养生观与科学的人生观是一致的。

1986年4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曾改写一副古联(这副古联是曾任咸丰、同治年间南阳知府的顾嘉蘅为南阳武侯祠所撰的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以铭心志: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为政观和利益观。

81.宁为宇宙闲吟客

怕作乾坤窃禄人

唐·杜荀鹤《自叙》诗的颔联。

全诗为:

酒甕琴书伴病身,熟谙世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处,白发吾唐一逸人。

(《全唐诗》第20册,第7975页)

“宇宙”,指天地,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闲吟客”,指吟诗作文的闲人。“乾坤”象征天地阴阳;亦指国家、天下。“禄”,指俸禄、利禄,为食俸禄而居官位。“窃禄人”,言无功受禄的人。作者杜荀鹤曾累举进士不第,漫游闽越、荆楚、梁宋等地,复归隐山中十五年,大顺二年(891)登进士第,时危世乱,复归旧山。“四海内无容足地,一生中有苦心诗。”(《冬末自长沙游桂岭留献所知》)。他说:“世间何事好,最好莫过诗。一句我自得,四方人已知。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苦吟》)上下联是说,宁可为天地间吟诗作赋,有德而隐居的闲人,也怕做对国家无功而空食俸禄的庸俗官吏。这一联警句,上下对仗,一取一舍,泾渭分明,表现出诗人自奉淡泊、冰清玉洁的品格。

82.损之又损,栽花种竹,尽交还乌有先生

忘无可忘,焚香煮茗,总不问白衣童子

选自明·洪应明《菜根谭》。这副对联是要人们把一切世俗杂念减少到不能再减少的程度,只留下些栽花种竹、焚香煮茗的闲情雅趣。上联的“损之又损”,语本《老子·四十八章》:“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从事于学习的人知识一天天增多,从事于道的人情欲一天天减少;减少它再减少它,以至于达到无所施为;无所施为就会无不是它所为。上联的“乌有先生”,是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名,意为无有其人。意思是说要把物质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寄情栽花种竹,把世俗烦恼都交还给乌有先生。

下联的“忘无可忘,”语出《庄子·天地》:“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意谓学道之人要忘掉一切,甚至连自身的存在都忘掉,才可以达到天道的境界。下联中的“白衣童子”,特指送酒的人。南朝宋·枟道鸾《续晋阳秋·恭帝》:“王宏为江州刺史,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未几,望见一白衣人至,乃刺史王宏送酒也。即便就酌而后归。”后因以为重阳故事。宋·司马光《和同舍对菊无酒》:“尽日柴门外,白衣来不来。”清·沈骏《九日》诗曰:“有酒尝重阳,无烦白衣至。”下联是说要让脑中再没有什么烦恼可忘的了,倾注焚香煮茗,不问白衣童子为谁送酒而进入忘我境界。

83.身被名牵,樊笼鸡鹜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

此联选自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联语是说,身被名缰利索牵扯、拘束,就如樊笼中的鸡鸭不得自由,心为形骸所役使、拘束,即为口腹之欲所驱使,便如同人世间的牛马听人驱使一样。怎样摆脱“身被名牵”、“心为形役”的状态呢?听听三国·魏时官至司空、封京陵侯的王昶的训诫,也许不无益处。他说:“览往事之成败,察将来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也。”因此他教育后人要“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把儒家积极用世与道家的知足保身结合起来,“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戒子浑、深书》)。再读读金代医学家李杲的议论也许会受到启发:“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可取之轻而弃之重耶……安于淡泊,少思寡欲,省言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寿夭得失,安之于数,得丧既轻,血气自然谐和,邪无所容,病安增剧?”(《脾胃论·远欲》)这段话从医学角度说明了淡泊名利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意义。

清文学家蒲松龄《省身语录》中有一联同样具有警策作用:

欲不除,似蛾扑灯,焚身乃止;

贪不了,如猩吃酒,鞭血方休。

从自省的角度,如何窒欲制贪呢?蒲氏也有一联:

欲心正炽时,一念着病,兴似履冰;

利心至贪处,一想到死,味同嚼蜡。

(《省身语录》)

另一副佚名联,不失为摆脱“身被名牵”的心路:

无贪心,无私心,心存清白真快乐;

不寻事,不多事,事留余地自逍遥。

84.石火光中争长竞短

蜗牛角上较雌论雄

选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全联为:

石火光中争长竞短,几何光明;

蜗牛角上较雌论雄,许大世界。

上联是说人生就像击石发出的火光一闪即逝,在这短暂的人生中去争名夺利岂不虚度了光阴。上联化用白居易的《对酒》:“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要人们珍惜时间,不要为利禄而斤斤计较,不论生活是富是贫,都应该欢乐地过日子。

下联典出《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苏轼在《满庭芳》中曾引用此典:“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下联引用此典,是说在如蜗牛角那样狭小的地方争强夺胜,能有多大意义。读这段联语,联想到清人沈复《浮生六记》中的一段引文,会使人有大梦得醒之感: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阿房宫冷,铜雀台荒。夸什么龙楼凤阁,说什么利锁名缰。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逢时遇景,拾翠寻芳,约几个知心密友,到野外溪旁。或琴棋适性,或曲水流觞,或说些善因果报,或论些古今兴亡。看花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浮生六记·卷六》)

清·金缨《格言联璧·惠吉类》也有一联与此联内容相近:

理欲交争,肺腑成为吴越;

物我一体,参商终是兄弟。

上联的“吴越”,指原本相互仇恨的吴人与越人。《孙子·九地》:“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下联的“参商”,指参、商二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因此比喻人分离不得相见,也比喻彼此不能和睦相处。意谓天理(这里即是理智)与人欲冲突相争,即使肺腑也会成为不可调和的战场;如能物我两忘,和谐一体,这样一东一西永不相见的参商二星也会成为兄弟。

85.清心寡欲,不服四物

省事休嗔,不服四君

选自明·吕坤《续小儿语》。

上联是说,人能清心寡欲,火不动而水常足,则血无耗,自然勿须服用四物汤。

下联是说省事休嗔,事不繁杂而心不恼怒,则气无损,当然勿须服用四君子汤。吕坤系明代学者,万历进士,官至刑部左、右侍郎。他善于养生,享寿83岁。人问及其养生经验,告之曰:“以寡欲为四物,以食淡为二陈,以清心省事为四君子。无价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已。”吕坤此言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无非是说明寡欲、淡食、清心省事对于养生保健的重要性。联中的四物、四君,是两个最常用的中医方剂。四物即四物汤:熟地黄12克、当归、白芍药各9克、川芎6克。水煎服。本方能滋肾补血养肝,和血行气调经,能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妇女月经失调等症,且对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联中的四君即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本方能益气补中,健脾养胃。可治疗脾胃气虚、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症,且能增强肌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机能。

86.贪、瞋、痴,即君子三戒

戒、定、慧,通圣经五言

清·张仲甫撰,载梁章钜《楹联续话·卷之二·格言》。

佛经云:“贪淫、恚怒、愚痴之毒,处于人身,不早以道除斯祸者,必有危殃。犹愚民贪执炬火自烧其手也。”(《四十二章经》)《佛说大安般守意经》进一步指出:“三毒者,一为贪淫,二为瞋恚,三为愚痴。人皆坐是三事死,故言毒也。”上联依据佛教的教义,认为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这些“苦”皆因人有贪(淫)、瞋(怒)、愚痴的欲望和情志,要从苦海解脱,就要泯灭贪、瞋、痴“三毒”。这与圣人孔子所倡导的“三戒”即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即贪欲)是一致的(《论语·季氏》)。

下联概括佛教的戒(律)、禅(定)、(智)慧三学,即防非止恶曰戒、息虑禁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这三者与《礼记·大学》所讲的“定”“静”“安”“虑”“得”五个字是息息相通的,应该认真恪守。所谓圣经五言是指《礼记·大学》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五言”的大意是说,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就有了坚定的信念;有了坚定的信念,内心才会宁静;内心宁静才会遇事安详;只有遇事安详,才思虑周到;只有思虑周到,才能达到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联语把佛家的“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和儒家“止于至善”、“仁者寿”的重要道理糅合一起,劝人注重修身养性无疑是可取的,可作为养生的座右铭。

清文学家蒲松龄也有四宜四忌的修身养性联语,可一并赏析: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鹜,四者关心大病。

(《省身语录》)

87.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

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选自明·洪应明《菜根谭》。

上联的“霁”指明朗;霁海,即平静的海波。下联的石室是指古代藏图书档案的地方;而丹丘,亦作“丹邱”,传说为神仙居住之地。意思是说内心没有物欲,他的胸怀就如秋天的碧空和浩瀚的大海那样宽广明朗;闲居无事有琴书作伴消遣,生活就像神仙一般逍遥自在。

下面一副对联,同样是劝诫人们寡嗜欲、薄名利,要志趣旷达、物我和谐一体,才有利于身心健康。

名利萦牵,山水皆归自浊;

志趣旷达,市朝亦觉幽清。

选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上联是说,人如果被名利缠绕牵扯,即使青山绿水也会感到臭浊。下联是说心胸开朗、豁达,志趣广泛,即便是处于争名逐利的场所也觉得清幽。这里的市朝,指争名逐利之所。《战国策·秦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88.欲无尔我见,不养生而寿

须有老庄书,处尘世亦仙

选自民国·陈子展《谈谈联语文学》。上联出自《孟子·公孙丑》:“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意思是说:你是你,我是我,你纵然在我旁边赤身露体,怎么能沾污我呢?有了这样的不为外物所动的品格和心态,即使不注重养生也会长寿。明人吕坤曾说:“我身原无贫富贵贱得失荣辱字,我只是个我,故富贵贫贱得失荣辱如春风秋月,自去自来,与心全不牵挂,我到底只是个我。夫如是,故可贫可富可贵可贱可得可失可荣可辱。”(《呻吟语·修身》)一切皆随遇而安。这样心才会平和,身体才会安康。

下联是说只要有主张无为寡欲,自我超脱的老庄书(即《老子》《庄子》),处在人世也如在仙境一般。明人陈继儒说:“仙没有,无欲即仙。”(《养生肤语》)。“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洪应明《菜根谭》)

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对友人京周也书赠了此联:

不养生而寿;

处尘世亦仙。

宋·许月卿《神静》诗亦有:

神静何须卜;

心闲即是仙。

(《全宋诗》册65,页40542)

(二)知足常乐

89.知足常乐

能忍自安

这是一副谚语联。选自清人石成金《传家宝·联瑾》、金缨《格言联璧》。

上联是说,知道满足的人时常感到欢乐。这里有个心态问题。宋代诗人林逋说:“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省心录》)所以,“惟知道知足者,无往而不乐。”(宋·倪思(《经堂杂志》卷六)怎样才能使人感到满足呢?关键是要“少私寡欲”,“少欲则易足,易足则身心安乐。”(清·冯斑《钝吟杂录·家戒下》)对于老年养生来说,拥有知足常乐的心态尤为重要。72岁的孟凡立有一首打油诗写得好:

无忧无虑又无求,何必斤斤计小筹;

明月清风随意取,青山绿水任遨游;

知足胜过长生药,克己乐为儒子牛;

切莫得陇又望蜀,神怡梦稳慢白头。

(《书法》1983年第2期)

下联是说,遇事能忍,心里就会安宁。自古以来,国人似乎特别看重忍:如“必有忍,其事有济”(《尚书·君陈》);“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害大义”(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民间也有“忍能生百福,和可致千祥”、“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养太和”的谚语。至于以唐·张公艺名义写成的《百忍歌》在旧时流传更广。《百忍歌》云:“仁者忍人所难忍,智者忍人所不忍。思前想后忍之方,装聋作哑忍之准。忍字可以走天下,忍字可以结邻近。忍得淡泊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勤苦有余积,忍得荒淫无疾病。”当然,对“忍”也要具体分析,不能不分场合、对象,不分是非曲直,一味地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相反,对坏人坏事,则要“横眉冷对”,伸张正义,对亲属、同事、乡邻和非原则之事,则要忍让大度,和谐相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倡忍耐、忍让,对于修身养性仍不无积极作用。

劝君:知足心常乐;能忍身自安。

90.不思八九

常想一二

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爱国诗人、书法家于右任挂在客厅中的养生联。

于右任先生一生饱经沧桑,淡泊名利,荣辱自安,享寿86岁。友人请教他的养生之道,他指指客厅上的这副对联,笑而不言。这副对联还有一个横批:如意。暗示事事能符合心意,称心如意。古人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宋·方岳《别子才司令》)。宋·辛弃疾也感叹:“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贺新郎·肘后俄生柳》)斯联正源于此。“人生十事九堪叹”(陆游《春雨》),这似乎是人们生活中常有的事。如何对待生活中如意的事或不如意的事呢?于右任的态度就是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常想一二,“用心感恩,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分之一二,最终以豁达与坚韧去化解并超越苦难”(宋三弦、李孟苏《健康蓝宝书》)。老年人怀旧是正常的事,但心境应是快乐的净土,多忆甜,少忆苦,多想愉快的事情,多品味生活中美妙、温馨的一面,这样就会笑口常开,活得愉快,使自己保持洒脱豁达的心境。倘若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道路就举步维艰,甚至会伤身损寿。

“老来万事等闲看,圆缺阴晴顺自然。”决定生命品质的不是“八九”,而是“一二”,常想“一二”的理念,会使我们超越烦恼,并把它化为生命中的养料。中老年人应当充分发挥自己涵养老到的优势,保持乐观的情绪,无论遇到怎样的不如意或不顺心的事情,都要面对现实,从容对待,重视心理微调,才能永葆身心健康。

91.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这是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冰心(谢婉莹)的祖父谢子修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联,并作为教育后代的家训。

上联的“知足”语本《老子》的“知足不辱”,即指对物质享受、名利、地位,要知道满足,不能贪求。知足才不致受屈辱。这里既包含“明哲保身”的思想,也蕴涵着抑制非分欲求、保持身心和谐的合理内核。“知不足”语出《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大意是说,只有通过学习,然后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才能反过来努力学习。“知不足”表现了积极的进取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学问、对事业要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下联的“有为”是指有作为。语本《礼记·儒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即是说,珍惜生命,是为了等待发挥作用的机会;保养身体,是希望有所作为。这是儒家积极用世的态度。“有弗为”,指对不符合正义道德的事坚决不做。语本《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大意是说,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下联提出了有为与弗为的界限:即对好事、善事,利国利民的事要积极做;对错事、恶事、损人利己的事,要坚持弗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徐特立就“有为与弗为”给几位青年店员题写了一副赠联: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给人们修身养性指明了方向。

冰心曾对祖父的家训联作过独到的诠释:对有些事要知足,如生活上;对有些事则永不能知足,如学习、事业上;有些事一定要做,而有些事则是坚决不能做。她时时把此联挂在书斋内,以示谨遵祖训。联语短短十个字,充满辩证法,言近而旨远,可以作为广大读者治学、修身、处世的座右铭。

92.知分心自足

委顺身常安

选自唐·白居易《咏怀》,载《白居易全集》卷第七。

上联知分的“分”,指本分,即指职责、权利等的限度。知分就是“知生之有分,不务分之所无”(唐·司马承祯《坐忘论·简事》)。亦如明人何景明所言:“功不可躐等取也,分不可踰得也。”(《赠向先生序》)知分,就是要有自知之明,安于本人所处的地位和身份。满足恰如其分的物质生活和待遇,量自己的条件,过该过的日子,安分守己,不求分外不当之物,不作非分之想,不作过分的企求。这样,心里就会知足常乐。如另一明人吕坤所言:“‘本分’二字,妙不可言。君子持身不可不知本分,知本分则千态万状一毫加损不得。”“故学者养心先要个知分。知分者,心常宁,欲常得,所欲得自足以安身利用。”(《呻吟语·修身》)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则从理解幸福的角度说明了知分的含义,他说:“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所谓幸福,是在于认清一个人的限度而安于这个限度。”(《约翰·克利斯朵夫》)

下联的“委顺”,谓自然所赋予的和顺之气。语本《庄子·知北游》:“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庄子这话是说,人是天地造化的结果,人的诞生和性命都是天地间阴阳二气调和在人身上的体现,是自然的安排。“委顺身常安”即由此化用而来。人要使自己“身常安”,并健康长寿,就必须委顺于天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易·乾·文言》),一句话,人的起居行止要符合天道自然的规律,遵守日月交替运行,阴阳变化之道,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序。

上下联意谓知道本分,心里就会满足;能顺应自然,形体就会安泰。虽反映诗人的消极心理倾向,却合于养生义理。

另有二联也与此联内容相近:

四海和平之福只是随缘;

一生牵惹之劳总因好事。

(清·蒲松龄《省身语录》)

随缘穿衣吃饭;

切实做事为人。

93.安分身无辱

知几心自闲

选自宋·邵雍《安分吟》,《全宋诗》册7,页4574.

唐·白居易《咏拙》诗有:“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上联即由此化用而来。所谓“安分”,就是要求自己规矩老实、安守本分,知分知止。无奢求之恋,不做过分之举,就不会有过失以致屈辱其身。宋人倪思说得好:“知足安分,妄念不起是已。若不知足安分,妄念纷然,无事静坐,其病反甚焉耳。”(《经堂杂志》卷六)

上联讲为人,下联则是讲处事。下联的“知几”,谓有预见,能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易·系辞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就是说,“几”是“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即事物运动变化刚刚露头,事体的吉凶还不明显只是有些苗头和征兆时,就能预见或知晓,就叫“知几”。故古人有“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的诗句(唐·吴筠《览古》诗之十二)。

上下联是说,持身能守规矩、安本分,就不会自取其辱;处事能见时知几之变,有先见之明,则心神恬静悠闲。“身无辱”,“心自闲”,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

劝人守分、安分的联语还有:

守分安贫,何等清闲,而好事者,偏自寻烦恼;

持盈保泰,总须忍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忍辱则争端自息;

安分则妄想可除。

守本分而安岁月;

凭天理以度春秋。

(民国·胡瑞芝《养正录·达观》)

另一副集字联,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岂独安分守身为事;

欲作顶天立地之人。

94.心安由自足

身贵为无求

此为宋·陆游《学易》诗的颔联。见《全宋诗》册40,页25333.

此联明白如话,浅显易懂,但底蕴很深。《老子》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意思是说,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休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可以长存下去。上联即由此化用而来。因为知足之人,就不会以利自累,也不会为势利所诱,能“体道同德,绝名除利,立我于无。”(汉·严遵《道德指归论·名身孰亲论》)心里总是安定的。

俗谚说:人不求人一般高,人要求人得弯腰。所谓“无求”,是指不贪求或无求于人。《诗·邶风·雄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大意是不嫉妒不贪求,那还有什么不好的呢。要做到“无求”,就要能“俭”。清人钱泳在谈到“俭”时说:“谭子<化书>云:‘奢者心常贫,俭者心常富’。故吾人立品,当自俭始。凡事一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无争无求,则闭门静坐,读书谈道,品焉得而不高哉!”(《履园丛话》卷七)

全联是说,心里安适是由于自己知道满足;自己能自尊自贵是因为没有贪求或无求于人,故无求品自高,“无求觉身贵”(陆游《东篱杂题》)。而“贱物贵身”(即贵惜自身),也是“延龄之术”(唐·宋之问语)。

与此联内容相似的还有两副联语,一副是沈醉先生作为座右铭的联语:

有事身方健;

无求品自高

另一副是百岁退休教师张梦萍的门联:

知足心长乐,

无贪品自高。

95.家坐无聊,亦念食力担夫红尘赤日

官阶不达,尚有高才秀士白首青衿

选自清·蒲松龄《省身语录》和金缨《格言联璧·持躬类》。即居家闲生烦闷,应想到靠劳力吃饭的挑夫在炎炎赤日中辛劳奔走;职位不够显达,但还有才能卓越的优秀人才到老仍是平民布衣。明人陈继儒说:“人只把不如我者较量,则自知足。”(《小窗幽记》)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养生记道》中则作了一番自劝自解的比较:“将啼饥者比,则得饱自乐;将号寒者比,则得暖自乐;将劳役者比,则优闲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健康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自乐;将死亡者比,则生存自乐。”作退一步想,可得自在之乐,唯知足者能之。这里的关键是要知道满足,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伊璧鸠鲁所言:“谁不知足,谁就不会幸福,即便他是世界的主宰也不例外。”(《著作残篇》)

无独有偶,另一位清人李渔则在《闲情偶寄》中特地介绍了“退一步法”:“我以为贫,更有贫于我者;我以为贱,更有贱于我者;我以妻子为累,尚有鳏寡孤独之民,求为妻子之累,而不能者……以此居心,则苦海尽成乐地。”他说:“所谓退步者,无地不有,无人不有。想至退步,乐境自生。”

正是:

退一步行即是安乐法;

道三个好广结欢喜缘。

(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

96.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

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此联为张英所撰,悬其草堂之中,见《聪训斋语》。清·沈复《浮生六记·养生记道》、梁章钜《楹联胜话》、金缨《格言联璧》均辑有此联。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张英解释此联时说:其语虽俚,却有至理。“天下佳山胜水,名花美竹无限,大约富贵人役于名利,贫贱人累于饥寒,总无闲情及此。惟付之浩叹耳。”(《聪训斋语》)上联从不知足说起,“富贵贫贱”总难称意,但要称心如意,就要知足。

下联亦用反衬手法,说山水花竹,自然美景,没有恒久的主人,谁有空闲,谁就可以去观赏,领略其妙趣。只有“得闲”者才能成为山水花竹的“主人”。沈复说,“能知足,能得闲,斯为自得其乐,斯为善于摄生也。”(《浮生六记·养生记道》)正是:明月清风随意取;青山绿水任遨游。

与此联下联内容相近的还有一联:

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

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

(明·洪应明《菜根谭》)

97.无求胜于三公上

知足常如万斛余

清·杜静台书斋联。载清·朱应镐《楹联新话·格言》。

俗话说,人不求人一般高。上联则进一步指出,“无求胜于三公上”,即比“三公”还高,极言“无求”(无贪求)品格之美。这里的“三公”是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唐宋沿东汉之制。明清沿周制。但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即使要求,则须如明文学家文征明(衡山)的联语所言“求己莫求人”: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

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下联则谓知足常比家有万余担粮食还富。《老子》云:“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四十六章)。大意是说,知道满足的富足,就永远富足呢。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知足者富。”下联即化用此语。这里的“斛”是容量单位,古时以十斗为一斛。《楹联新话》评论此联说:“名言可佩”。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则进一步指出:“心足则物常有余,心贪则物常不足。”(《道德真经广圣义》卷三十五)

清代文学家、养生家石成金则演绎此联,使其内涵更为深刻。

无求胜三公,人人有贵于己,思则得之;

知足饶万斛,物物皆备于我,乐莫大焉。

(清·石成金《传家宝·快乐联瑾》)

98.知止自能除妄想

安贫须要禁奢心

选自明·范立本《明心宝鉴·安分篇》和清·石成金《传家宝·绅言》。

“知止”,是说懂得适可而止,亦即知足。《老子》说:“知止不殆”(《老子》四十四章)。大意是说知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当然知道适可而止也就能消除妄想。相反,不知止,就会产生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正如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所云:“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这样,岂不空添烦恼。

“安贫”,即自甘于贫穷。语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安贫乐贱,与世无营。”但是要安贫,就必须制止挥霍浪费、追求过分享受的念头。宋·李昉等辑的《太平御览·养生》说:“若能摄生者,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驻颜。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屏虚妄,六曰除嫉妒。”本联讲的“知止”、“安贫”、“除妄想”、“禁奢心”,正是古人强调的为驻颜延年当戒除六害的主要途径。

清·石成金《传家宝·快乐联瑾》中还有一副倡导“廉节不贪”“知足无求”的瑾联:

黄金至宝非为宝,廉节不贪吾所宝;

白玉奇珍不是珍,知足无求自有珍。

99.但于得时思失时

知足常乐不极乐

安徽黄山市黟县古村落已有950年的历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遗产名录》,此为黟县古楹联中的一首。

鉴于世俗之人,多轻身而殉名货,贪得而不顾危亡,故老子问之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意思是说,名誉和生命哪一个可爱?生命和财货哪一个重要?得到与失去哪一个有害?过分的吝惜必定会造成大的耗费,过多的收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怎样对待得与失呢?金代著名医学家李杲提出应采取“得丧既轻”的态度,他说:“寿夭得失,安之于数,得丧既轻,血气自然谐和,邪无所容,病安增剧?”(《脾胃论·远欲》)上联是告诫人们要安分养恬,顺其自然,“得则若固有之,不得本非我有也,欣戚不加焉。”(何坦《西畴常言》)

下联告诉人们,要有知足常乐的心态,一个知足的人生活才能美满。但天下没有绝对的满足,只有相对的满足。古人常将人生的满足比喻为“得”或“福”,将人生的不满足比喻为“失”或“祸”,二者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又是互相转化的。此联充满辩证法,告诫人们在得时要想到失时,要知足常乐但不能极乐,否则会乐极生悲。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理的平和。

宋·邵雍《代书寄前洛阳簿陆刚叔秘校》的颈联,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知行知止唯贤者;

知足常乐不极乐。

宋·倪思《经堂杂志》卷六也有一联反映古人的辩证思维和处世态度:

富饶须念贫穷日;

安乐当思病苦时。

100.事能知足心常惬

人到无求品自高

此为清·陈白崖的自题联。事宜知足,人贵无求,两者应是待人处事的准则。《老子》云:“知足者富”(《老子》三十三章)。又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意是说,知道满足不会遭受侮辱,知道休止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上联即化用此语,谓真正懂得满足的人心境才会称心、快意。正如《佛遗教经》所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现代小说家王西彦把“知足”作为一种修养,更胜人一筹。他说:“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古屋》第一部四)。

下联推进一步,从“知足”升华到“无求”,提到了人品的高度。淡泊名利的人,自然品节高尚。清·石成金《传家宝》辑录的青阳祖师醒世语中有一段知足吟颇有道理:“我爱知足好,复作知足吟,知足不知足,都由自己心。知足福无量,不知祸尤深。读我知足吟,烦恼不相寻。屋不在高堂,安稳便为好。妻不在容貌,贤德便为好。衣不在锦绣,温暖便为好。食不在珍馐,腹饱便为好”。

陈白崖是《楹联丛话》作者梁章钜的老师,梁极为欣赏此联,说:“斯真探本之论,两言可以千古矣”(《楹联丛话》卷八)。这一评价很有见地。这里的“知足”和“无求”是针对个人欲望而言的,这对一心图谋私利的人不无现实意义。至于做学问、创事业则要有不知足和不断进取的追求精神,这一点我们的前人也说得很清楚。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有的楹联书作者误认为此联为纪晓岚所撰,其实纪氏在《训次儿》的书信中写得很明白:“先师陈白崖先生尝手题于书言曰: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斯真探本之论。尔当录作座右铭,终身行之。”

下面还有咏颂“知足常乐”的三副佳联:

知足是人生一乐;

无为得天地自然。

(近人集《兰亭序》字作楹帖。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八·格言》)

知足一生得自在;

静观万类无人为。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之十一·集句》)

岂可说无求,淡饭粗衣求便足;

还须知保命,贬酒缺色命才安。

(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

101.事因知足心常乐

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是时年94岁的著名作家冰心仿清代学者陈白崖的对联,给某杂志社题写的一副养生妙联。虽然只有一字之改,但活用了“知足常乐”的成语,使联语变得更通俗浅显。“知足”“无求”既是品格的写照,又是养生的真谛。宋·陆游曾言:“无求觉身贵,好俭失家贫。”(《东篱杂题》之四)宋代学者倪思亦指出:“贵而谄佞求人,非贵也;富而贪求吝啬,非富也;寿而无德无识,非寿也。然则孰为贵?不求为贵;孰为富?知足为富;孰为寿?有德有识则寿。”(《经堂杂志》卷四)又说:“寡求则有廉耻,是谓善人。君子所以贵乎俭者,为其寡求耳”(《经堂杂志》卷五)。老作家于联中极言“知足”“无求”之乐之高,把修心之事和理人之情透析得一目了然。说明老作家深谙此联真谛,乃高寿百年。有道是:心无杂念身长健,人不奢求品自高。当然,这里的“知足”和“无求”不是指在事业上和艺术上,而是指对待个人的生活和待遇上。这层意思笔者在诠释“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一联时已作过说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年届期颐的裘法祖教授也曾阐发过“知足”与“不知足”之间的妙理:“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显示了他的高尚情操。

又作“知足心常乐;无求品自高。”

另有两联也与此联内容相似:

俸薄俭常足;

官卑清自尊。

(宋·赵彦彬《句》《全宋诗》册55,页34442)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

(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

102.与其十事九如意

未若三平两满休

上联为假设句。“如意”,为符合心意。“十事九如意”,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这里不过是假设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倒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宋·方岳《别子才司令》),“人生十事九堪叹”(宋·陆游《春雨》),这是人生体验的真谛。“与其”为连词。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表示有所取舍时,“与其”用在舍弃的一面。即使十事九如意,不如三平两满休。意在强调“三平两满”,知足常乐。

下联的“三平两满”,典出宋·陈叔方《颖川小语》卷下:“俗言三平二满,盖三遇平,二遇满,皆平稳得过之意。”宋·黄庭坚(号山谷道人)《四休居士诗三首并序》(《全宋诗》册17,页11437):“太医孙君昉,字景初,为士大夫发药,多不受谢。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法也,夫少欲者不伐之家也。知足者极乐之国也。’”宋·辛弃疾《鹧鸪天·登一丘一壑偶成》也有“百年雨打风吹却,万事三平二满休。”按宋人的口语,“三平二满”即日子将就得过,平稳过得去的意思。“休”即罢休,停止。意即有“三平二满”(即衣、食、住平平常常,满足于已有的名与位)的平淡生活就足够了。

“三平二满”也好,“四休”也好,无非是提倡人们寡欲知足,不作非分的、无法实现的妄想,满足于有限的可以实现的愿望。倒不是要人们仅过“粗茶淡饭”、“补破遮寒”的生活,而在于保持心态平静安详、心情舒畅,以利身心健康。

103.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做相怨不封侯

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

这是选自明·洪应明《菜根谭》的一则联语。全联为:

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做相怨不封侯,权豪自甘乞丐;

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上联勾画了贪得者贪求无度的种种心态,分金想得玉,做了宰相想封侯,整天贪求高官厚禄、衮衣玉食。实际上那些权豪自甘做精神乞丐。古往今来的贪官污吏哪个不是这副贪婪嘴脸?这里联想到一首贪得者的民谣,远胜于《解人颐》中的不知足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丰足,房中又少美貌妻。

娶下娇妻并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恨无田产少根基。

买下良田千万顷,叹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仍觉低。

一品当朝为宰相,又想来把君王替。

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死无期。

若要此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西。

这是对那些贪得无厌,身为欲驱的人的绝妙嘲讽。

下联从知足者常乐着笔,称赞自知满足的人恬淡自适,即使吃粗食野菜,穿粗布棉袍也比衮衣玉食饱暖,这种过着普通百姓生活的人实际上比王公贵族还要高贵。这种生活态度不仅利于修德,也利于养生。有道是: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下联中的藜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灰菜,嫩叶可食,藜羹就是用藜煮成的羹。编民即是编入户籍的普通平民。

清·钱德苍辑的《解人颐》也有一首《知足歌》:

人生尽受福,人苦不知足。

思量事累苦,闲着便是福。

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

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

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

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

看起来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

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

当然,这里说的知足,并非指学业和事业上的不思进取,而是针对无休止的奢求和欲望。懂得知足,不仅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方式和修炼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一帖养生保健的良方。

104.过分求福适以速祸

安分远祸将自得福

选自明·范立本辑《明心宝鉴·安分篇》。

《老子》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文子·微明篇》则进一步指出:“利与害同门,祸与福同邻,非神圣莫之能分。故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上联根据祸福倚伏之理,告诫人们求福莫要过分,以致适得其反。何谓福?韩非说:“全寿富贵之谓福。”(《韩非子》卷六)其实,福是随缘。它只是生命的一种感受,一种人生的体验。它不是让你去企盼没有的东西,只是让你珍惜自己的拥有。

下联出自白居易《咏拙》诗:“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安分,即是安守本分。下联是上联的补充,说明只有安于本分,保持应有的品德,才得远祸而得福。明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也有“过分求福,适以速祸;安分远祸,将自得福”一语。上下联是说,过分地求福,往往将使祸事突如其来;而对于突如其来的灾祸如安然处之,自然能够逢凶化吉。

105.要足何时足,知足便足

求闲不得闲,偷闲即闲

选自清·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格言》、金缨《格言联璧》。

此联教人在生活和物质享受上要随遇而安,无求过美。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满足感是相对的。“知足者常足,不知足者无足也。”(晋·葛洪《抱朴子·知止》)何时才能得到满足呢?能适可而止,知道满足便是足。正如英国作家豪厄尔所云:“适可而止是最大的财富。”

同样,人生在世,不可不忙,不得不忙。然而,人生又不可没有休闲,不可不懂休闲。没有闲暇的人生就像永远拉紧的弦,从不加油的车。当然,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固然是浪费生命;但对春花秋月、良辰美景毫无亲近感和喜悦感,又何尝是热爱生活、懂得人生的乐趣?休闲与生命不可分割,休闲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因而也是养生内容的一部分。“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宋·程颢《春日偶成》)想必明道先生也是一位忙人,但为了提高生命质量,也注意忙中偷闲。下联是说想求得清闲而未得清闲,能在忙中“挤”出和“抽”出空闲时间便是闲。所以,黟县一副古联云:

得一日闲便是福;

作千年计并非愚。

后李觐文辑《身世准绳》(载清·窦镇《师竹庐联话》卷十一·格言)对此联变动了四字:

求足何能足,知足便足

求闲安得闲,偷闲自闲

与此联内容相同和近似的还有三联:

待足几时足知足自足;

求闲何日闲偷闲便闲。

(清·朱应镐《楹联新话·卷一,格言》)

得饱便休,身外黄金无用物;

遇闲且乐,世间白发不饶人。

(清·石成金《联瑾》)

过得便非贫,身外黄金何足羡;

能闲即是福,世间白发不相饶。

(民国·胡瑞芝《养正录》)

106.达人知足,一榻已自恬如

昧者多求,万钟犹不满意

选自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

“达人”,通达事理与豁达豪放的人。明·徐渭《自浦城进延平》诗:“循理称达人,险难亦何感。”大意是说达人遇到危险和困难时,也不忧愁和哀戚。“恬如”,安然、泰然。上联谓通达事理而豁达豪放的人,在生活上即使一榻之地也感到安然。得亦不喜,失亦不忧,处之泰然。

不明事理而好贪求的人,即使有丰富的粮食和优厚的俸禄,也不感到满足。显然,前者常乐,后者多忧。

下面几副联语,同样也是劝人们要豁达,在物质生活上懂得知足,不要过分贪求:

良田万顷,不过日食三餐;

大厦千间,只有夜眠八尺。

(民国·胡瑞芝《养正录》)

多欲何穷,知足眼前皆乐土;

我生有定,识时身外总浮云。

(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

岂可说无求,淡饭粗衣求便足;

还须知保命,乏酒缺色命才安。

(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

夜眠七尺,口啖三升,何须百般计较;

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清·蒲松龄《省身语录》)

(三)养气调神

107.气是添年药

津为续命芝

此联选自明末医家李中梓的《内经知要》。

作为中医学概念的人体之气,是肉眼难以看到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负载着生命现象。人生所赖,唯气而已,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所以说“气是添年药”。人体的气是由先天之精气和后天的水谷之精气及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而生成的。根据其组成、分布功能的不同特点,气又有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不同称谓。

津,指津液,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一般其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并渗入血脉,起滋润作用者,称为津;其性较为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器官,起濡养作用者,称之为液。人们口中的唾液(俗称口水)就属于津。津与液二者可互相转化又互相影响,故二者并称。津液源于饮食水谷,并通过脾、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吸收饮食水谷中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具有滋润濡养、化生血液、调节阴阳和排泄废物的作用。古诗云:“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意思是唾液如涓涓细水,可以强身健体。唾液,又有玉泉、琼浆、甘露、华池之水、金津玉液等美称,是历来医家、养生家十分重视的一种补药。早在东汉时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提出“保胃气,存津液”的治疗原则,“漱津咽唾”也成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明代医学家龚居正在谈到咽津的作用时说:“津既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精,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痰火点雪》卷四)漱津咽唾之法就是: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咽下在丹田。

气与津相辅相成,津来源于饮食水谷之精气,人体之气又以津液为载体,依附于津液而存在。所以,对于人体生命而言,气确实是添年的良药,津也确实是续命的灵芝,而且比灵芝更重要。故养元气,惜津唾,就能延年益寿。

108.养气千岁健

习静万年青

“气”为生命之根。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之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的精、气、神“三宝”之一。人体的气包括父母的先天精气,饮食中的营养即水谷精气和大自然中的清气。养气最重要的是必须依靠脾胃消化、吸收食物,把其中的营养成分化生为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而且,人体的先天精气也必须依赖于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发挥作用。养气还要注意调息,吸收大自然的清气。上联是极言养气的重要作用;养气能使人“千岁健”,永远健旺。享寿85岁的长寿诗人陆游在《杂兴》四首(其一)中云:“灰中火如萤,燎原从此始。元气一点存,危病亦不死。”说明即使身染危疾,只要“元气一点存”,也可能战胜危重疾病。

同样,习静的作用也很重要。所谓习静就是排除妄念,使心境沉静清澄,如坐禅之类,亦指过幽静生活。“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实践表明,保持心神的宁静祥和是养生的重要一环。养生者如果能避开喧嚣的场所,到有花草树林的清静环境,宁心敛神,趺坐习静,便能进入“清虚静泰……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的物我两忘的佳境,收到身心并养的保健效果。根据生理测定,人在静坐时,皮肤的温度可降低1℃~2℃,脉搏减少4~8次/分,呼吸、血流减慢而均匀,心脏负担也随之减轻,有利于心血管病患者和神经衰弱者的保健与康复。加之又在绿色空旷的环境,花草溢香,空气中负离子益人,不仅给人的大脑皮层以良性刺激,使人感到愉悦安详,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下联中的“万年青”本来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在这里,与上联的“千年健”相对,都是极言年代久远,意在说明“养气”“习静”确能使人益寿延年。

109.养浩然正气

师羲皇上人

上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即充塞于天地之间的至大至刚之气。体现于人则为浩然的气概,刚正的气节。从生理上讲,正气也指人体内的元气,即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抗病、防御能力。如正气充足,则邪气难以侵犯,疾病不易发生。《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下联的“羲皇上人”,羲皇,指伏羲氏。古人想象羲皇之世其民皆恬静闲适,故隐逸人士自称羲皇上人。晋·陶潜《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羲皇上人”的境界,就是一个“无视无听、无思无作、淡然于怀”,浑然一体的自由自在的境界。全联是说,要培养浩然的气概和刚正的气节以修身养性,效法上古时期的先民,恬静自适颐养身心。

劝人修身养性、培养正气的五字联还有三副:

养胸中正气;

学天下好人。

(清·窦镇《师竹庐联话·卷十一·格言》)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孙中山赠友联)

勤劳体魄健;

养气浩然真。

(百岁老人汤静逸)

110.心积和平气

手成天地功

这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题赠一寿星友人的对联。

上联推崇“和气”这样一种宽容豁达的胸怀。宋代学者晁说之云:“和气为性命之本”。(《晁氏客语》)宋代另一位学者倪思则进一步强调:“君子治心欲和,治身欲和,治家欲和,治天下欲和。心有喜怒、哀乐、爱恶,欲少过则伤和,非善燮理方寸,不能和也;身有阴阳、寒暑、饮食、起居之变,失节则伤和,非善燮理血气,不能和也;家有父子、夫妇、宗族、长幼之情,不顺则伤和,非善燮理闺门,不能和也。若夫燮理阴阳,以和天下,亦自此推之耳”。(《经堂杂志》卷三)心平气和,不仅是为人处世应有的心态,也是却病延年的妙方。金·王若虚《复之纯交说》:“吾病始兆,悟而药之,治养以方……行之期月,乃复其常,心平气和,百邪不攻,乃愈而康。”因为只有心平气和,才能使人的五脏安和,气血旺盛,心情平定,动作自如。

下联则是“生命在于运动”真谛的演绎阐析。于右任手成的天地之功,不仅指他坚持操练的养生健身的“八段锦”功法,更指他独特的书法艺术。正如明代何乔远谈到书法养生时说:“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胸中郁,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清代书法家包世臣也说:“学书如学拳,学拳者,身法步法手法,扭筋对骨,出手起脚,必及筋之所能致至,使之内气通而外劲出。”所以书画家多寿星。历史上有生卒年代可考的著名书画家共153人,其中活到70岁以上的有110人,而现代书画家何香凝、齐白石都享寿94岁。于右任的书法则形成其特殊的风格,他晚年的草书更进入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赢得了“旷代草圣”的美誉。于右任能享寿86岁的高龄,与“心积和平气,手成天地功”不无关系。

于右任十分重视心理养生,在他撰写的佳联中,一再倡导“心静”、“心平气和”、“心旷神怡”的心态。如:

气和春浩荡;

心静日舒畅。

于右任又一副养生联:

气平更事久;

心旷得春多。

(书赠学友王曙楼)

111.种柳观生意

栽松养太和

这是于右任厅堂中悬挂的自己早年的墨宝。

柳往往代指春,柳树发芽带来春天的信息,“柳风麦浪,涤荡襟怀,殊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之致。”(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万寿寺》)这里的“生意”,指生机、生命力。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阴阳运,万物纷纷,生意无穷尽。”上联谓种柳可以观赏到“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盎然生机。

“老松卧涧底,千岁凌冰霜。”(宋·陆游《书意三首》之二)“松”则是长寿和志操坚贞的象征,如寿比南山不老松,“松柏之质,凌霜犹茂。”(清·方文《送万茂先应征北上》)“太和”,即天地间冲和之气,朱熹说:“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下联讲,栽松并以松树为伴,有利补养、吸收松林中及自然界的真气,以调和体内的阴阳二气。于右任的“最大爱好就是到树林、森林中散步。他常说,静能藏神,躁则消神。树木让人心旷神怡,能减缓、降低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眼压,当然对身体有益,还可以提高体力。”(转引自宋三弦、李孟苏著《健康蓝宝书》,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宋人刘光有言:“松缘孤苦能多寿,柳为风流易得秋。”(《句》,载《全宋诗订补》第631页)虽然“种柳”“栽松”都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但栽松更能“养太和”,“能多寿”。

112.神清心无累

德盛宠不惊

人体上的“神”是在生命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更为高级的功能活动,它包括人的感觉、思维、精神意识和情志活动以及脏腑、经络、气血营卫、津液等全部机体的运动功能及其外在表现。神由心主宰。所以心神烦燥不安,会耗神伤精,影响健康。北齐文学家刘昼说:“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形之宝也。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而心荡,心荡则神伤。”(《刘子·清神》)神的旺衰与精气的盈亏密切相关,精盈、气充、神全才是健康长寿的人。而且“神强必多寿”。上联所谓“神清”,就是心神清朗、爽快和畅,自然心就无累了。如何能使神清呢?明代医家王文禄说:“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静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毕矣。”(《胎息经疏》)养神的关键是清静、安定。如明代医家万全所言:“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感活动)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养生四要·慎动》)

下联的“德盛”即道德美盛:“宠不惊”,即宠辱不惊之意,受宠受辱都置之度外,无动于衷。这种“不为外境爱欲所牵”的恬静心态,当然有利于养神。

提倡恬静养神的对联还有:

炼心忘宠辱;

简事养精神。

(清·彭世昌自题联)

药补不如神补;

身闲何若心闲。

一身正气胆必壮;

两袖清风心自宽。

113.充海阔天高之量

养先忧后乐之心

此为明代诗文家、抗倭英雄任环的自题述志联。

上联言度量。上联的“充”,乃扩大、发扬之意。如元·刘祁《书<证类本草>后》:“将以率其本然之性,充其固有之心。”“海阔天空”语出“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的题竹诗(《古今诗话》),后因以“海阔天空”形容空间广阔或形容性格豪放不拘。“量”则是度量、肚量,指人的脾气好、度量大,有容人容物之气量。

下联讲心志。“先忧后乐”,意谓先忧苦而后得安乐,语出《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以及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全联反映作者的道德情操,表示要发扬海阔天空的容人之量,培养先忧后乐的心志。作者当年(明嘉靖三十四年)在太仓抗倭前线写给儿子的信中,袒露了这种情怀:“倭贼流毒,多少百姓不得安家,尔老子领兵,不能诛讨,啮毡裹革(即咬吞毡毛充饥,马革裹尸,喻坚贞不屈),此其时也。安能作楚囚对尔等相泣闺闼间耶?”并勉励其子不怕尝“恶滋味”,敢于吃苦,“苦海中未必不是极乐国也。”(《示儿书》)

古人云:有容德乃大,无私心自闲。又云:“急躁者寿夭,而宽宏之士其寿必长。”(清·金缨《格言联璧》)作者倡导的襟怀和心志,对于摄生养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贤者应“乐不以忧而废,忧亦不以乐而忘。”(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二)

湖北黄州为祠祀清康熙年间“清官第一”的黄州知府于成龙而建的于公祠,也有一副肯定先忧才有后乐的对联(朱峙三撰):

惟先忧乃能后乐;

不爱钱即是好官。

114.持身每戒珠弹雀

养气要如刀解牛

清·篆书家邓传密自题联。

“持身”,即立身、修身。汉·刘向《说苑·杂言》:“怵于待禄,慎于持身。”“珠弹雀”,语出《庄子·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古代名珠,被随国国君所得,故名),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后用以比喻做事不知衡量轻重、得不偿失。为人修身也应力戒这种轻重倒置的情况。金代著名医学家李杲(1180—1251)在谈到“远欲”时讲了自己的深切感受和远欲养生的经验:“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以隋(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何取之轻而弃之重耶!残躯六十有五,耳目半失于视听,百脉沸腾而烦心,身如众派漂流,瞑目则魂如浪去,神气衰于前日,饮食减于曩时,但应人事,病皆弥甚,以己之所有,岂止隋(随)侯之珠哉!安于淡泊,少思寡欲,省言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寿夭得失,安之于数,得丧既轻,血气自然谐和,邪无所容,病安增剧?苟能持此,亦庶几于道,可谓得其真趣矣。”(《脾胃论》卷下)这段话实为养生箴言,值得今人记取。上联意在提醒人们持身要轻得失,薄名利,少思寡欲,重生贵人,避免随珠弹雀的教训。

下联语出宋·陆游《遣兴》:“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养气即保养人的元气。如何养气呢?要如“刀解牛”。“刀解牛”出自《庄子》中的“庖丁解牛”的典故:“庖丁为文惠君(旧指梁惠王)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化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赢得了文惠君的高度赞扬:“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意谓臣所追求的是事物的规律,已超过一般技术的阶段了)。“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文惠君听了庖丁对解牛技艺的阐释之后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庄子·养生主》)那么,养生之道与游刃有余的解牛技艺有何关联呢?关联就在于庄子令解牛与养生在道(规律)的轨迹上结合起来了。下联就是启示人们,要想成功地养生(包括养气),就必须好道悟道,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运用养生之道。诗曰:“解牛悟养生,牧羊知治民。通一万事毕,我每思古人。”(陆游《书意三首》之二)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也有一副有关养气的联语:

毋以妄心戕真心;

莫因客气伤元气。

(《省身语录》)

115.秋风弃扇知安命

小炷留灯悟养生

选自宋·陆游《独学》诗的颔联,《全宋诗》册39,页24275.

上联的“安命”,是安于命运。语本《韩诗外传》卷一:“安命养性者,不待积委而富,名号传乎世者,不待势位而显。”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上联是说,人生就像扇子一样,秋风一起就被弃如敝屣了;人到老年,也应安命于时,不能再有大的作为了,“其退有以为仁”(宋·叶適《送卢日新序》)。宋·戴复古也有“秋扇交情薄”,“老去知无用”的诗句(《赠张季冶》)。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引用老子的话说:“人生大限百年,节护者可至千岁。如膏用小炷之与大炷,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繁而我小记,众人悖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临时俗之仪,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千金翼方卷十二·养性》)下联即由此引申而来。下联的“小炷”,即油灯盏中之灯草,俗称为灯心。焚膏之灯,其发光之久暂,在于炷心之大小。灯心大(粗)则油易尽,小则耐久。又如蜡烛有长有短,若将长蜡烛置于风中,它就会迅速烧尽;若将短蜡烛置于灯笼里加以保护,它就会燃烧得长久一些。“小炷留灯悟养生”,意谓点小炷,节省油的消耗,以此领悟养生的道理,这就是陆游的“养生莫如啬”(节制)原则的体现(《东斋杂书》)。陆游是很注意节制养生的,他八十五岁时还写诗重申“灰深火可宿,炷小灯耐久,长流故不腐,易成必速朽”的节制养生和运动养生的道理(《戊辰岁除前五日作新岁八十有五矣》)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曾警示人们:油尽灯灭,髓竭人亡;添油灯旺,补髓人强。人的生命之灯,需要加以节护方能持久。民初医家俞凤宾在《卫生丛话》中也说:“小炷留灯悟养生之句,其词意间,妙含微旨,尤耐人寻味也。”“人生精力有限,而欲望无穷。尝见不自量力者以有限逐无穷,以致殉欲者有之,殉利者有之。”“吾人平居治事,无论在少年或老年时代,总以量力行事为最合卫生。知识虽高、精力虽强,若滥用而无节制,非持久之道。世有自恃其才而涸其真元者,则小炷留灯之说,不当深味之乎?”

116.人心龃龉一身病

事体和谐四海春

选自宋·邵雍《为人吟》,《全宋诗》册7,页4668.

“龃龉”本指上下牙齿不齐、不对应、不投合、不协调。明·徐渭《秦望山花蕊峰》诗:“宛如齿龃龉,张吻讼所苦。”上联是说人心龃龉,即人心里烦恼,闷闷不乐,充塞不良情绪,便会引来一身疾病。这是符合医学道理的。明代医家王文禄指出:“一切病皆生于心,心神安泰,病从何生?”(《医先》)故明孝宗体稍不佳,即颂诗曰:“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若病时身亦病,心生原是病生时。”(转引自清·褚人获《坚瓠甲集》卷之二)因此,养生应“以养心为主,故心不病则神不病,神不病则人不病,理固然也。”(清·孙德润《补益养生篇》)

“事体”指事情、人体。“春”,喻生机、生意。春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有着不可遏止的活力。诗云:“迟日(春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唐·杜甫《绝句》)春回大地,“品物皆春”,给大地带来欢乐和欣欣向荣的景象。所以人们“四时惟爱春”。春,也意味着温暖和喜色。唐·孔颖达疏:“人遇春暄,则四体舒泰。”宋·陶毅《清异录·齿牙春色》在谈到曾掌管唐朝长寿年间朝政的娄师德时说:“娄师德位贵而性通豁,尤喜捧腹大笑,人谓师德为齿牙春色,”寿至七十。下联是说,使事体匀称、适当、和调,则到处皆有喜色、生机。人的身体也贵在调和。清人李渔说:人身所当和者,气血、脏腑、脾胃、筋骨之种种,使必逐节调和,尤其要使内心调和。指出:“务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心和则百体皆和。”“天时不测多风雨,人事难量多龃龆”。(明·唐寅《花下酌酒歌》)怎样使内心调和呢?“和心之法……哀不至伤,乐不至淫,怒不至于欲触,忧不至于欲绝。‘略带三分拙,兼存一线痴;微聋与暂哑,均是寿身资。’此和心诀也。”(《闲情偶寄·颐养部·却病》)劝导人们要善于协调七情,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实现自我和谐与人际和谐,自然有利于益寿延年。

京城有一副门联则把“和”当作神和春加以崇奉,曰:

多文为富;

和神当春。

117.清心便是延年法

曝背真为却病方

清心,指心地恬静,无思无虑。《元史·释老传》:“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清心寡欲,这是我国行之有效的传统养生方法,早在2570多年前,道家鼻祖老子就提出了“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的原则,为我国历代养生家所推崇。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说:“田夫寿,膏梁夭,嗜欲少多之验也”。唐·施肩吾云:“少私寡欲者,可以养心。”(《西山群仙会真记·养生》)宋·崔敦礼《刍言》:“清心而寡欲,人之寿矣。”清·石寿棠《医原·内伤大要论》:“人果能寡欲清心,喜怒哀乐,情不妄发,由是致中致和。天地位而万物育,岂徒为一身却病延年计乎?”这些都说明心为一身之主,养身必先养心,只有心神清静安泰,才会益寿延年。

曝背,以背向日取暖。唐代诗人写冬日曝背的诗较多。如:李颀《野老曝背》诗:“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刘长卿《初到碧涧招明契上人》诗:“渐老知身累,初寒曝背眠”;白居易《负冬日》诗:“杲杲负冬日,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贾岛《赠温欢主》诗:“弊庐道室虽邻近,自乐冬阳炙背闲”。宋·郭印也有《负暄》诗:“茅檐负晨曦,暖入四体舒。怡然得真趣,自谓世所无。”这些诗多写冬日曝背。因冬寒阴气盛,阳气不足。人体背部走行诸阳经,接受阳光照射,采纳阳气以消阴长,平衡人体阴阳,具有养生之效。其实,不仅冬天要晒太阳,一年四季都要接受阳光的沐浴。有位美国医学专家说:“身体中通过紫外线光束产生的维生素D3是太阳送给人类的最大礼物。”每天只需接受短短30分钟日照,血液里就可增加此种维生素0.25毫克。充足的日照,能使人免受高血脂、高胆固醇、动脉硬化、风湿病等的纠缠,提高免疫力。当然,日照也不宜过长过猛,应冬日稍长、夏日稍短,一般每天坚持30~60分钟为宜。由此可见,曝背真为却病方,一点不虚。

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中有一副提倡“清和保身”的联语,值得一读:

醇醪百斛,难比一味太和汤;

良药千包,不如半服清凉散。

石成金注:“‘清和’二字,保身秘诀。”

118.意粗心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选自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类》。

上联是说粗心大意、心性暴躁的人,处事往往不能认真思考,待人不能“修己以安人”,治家不能百忍以致和,这样的人很难成就一番事业。故明人吕坤说:“天下之物,纡徐柔和者多长,迫切急躁者多短。故烈风骤雨无崇朝之威(喻时间短暂),暴涨狂澜无三日之势,催拍促调非百板之声,疾策紧衔非千里之辔。人生寿夭福祸无一不然”。(《呻吟语·卷三·内篇·射集·应务》)。

“心平气和”,指心情平静、态度温和。宋·程颢《明道先生行状》:“荆公与先生虽道不同,而尝谓先生忠信。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祥,善也。”《汉书·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下联是说,心情平静、态度温和的人,必然天佑人助,祥瑞会聚,万事如意。这里的关键,是要贵“和”、重“和”。有道是,人和增寿,家和增福,民和凝力,国和兴邦。但“‘心平气和’,此四字非涵养不能做”(明·吕坤《呻吟语卷一·内篇礼集·存心》)。

待人处事要“和”,修身养性更要重“和”。古代养生家在谈到“恬和养神”时说:“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欲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也。”(宋·张君房《七部语要·连珠》)明人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中还专门讲了“履和适顺”的养生原则:“周莱峰以养生术请,钱午江曰:不过履和适顺而己。履和则不伤和,适顺则不违。须夫天地之气,至和大顺尽之。人身,小天地也。岂不可仿天地之长年乎。”这里的所谓“履和”,即践行中和之道。“适顺”就是符合顺应,也就是人的调摄要顺时应季均适寒暑。清人郑观应在总结人们的养生经验时也说:“常观天下之人,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善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貌之重厚者寿,言之简默者寿。”(《中外卫生要旨》)正是:胸怀淡泊人寿长,心气平和体健康。

明·洪应明《菜根谭》中也有与此联内容相似的联语:

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

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心体澄澈,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

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亦有一副讲养喜神、集和气的联语:

养喜神则精爽泰豫而身安;

集和气则情意流通而家福。

(四)旷达自适

119.公道唯白发

春风不世情

此联系宋人胡仔(自号苕溪渔隐)的集句联。

上联出自唐·杜牧《送隐者一绝》诗:“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下联出自唐·罗邺《赏春》诗:“芳草和烟暖更青,闲门要路一时生。年年点检人间事,唯有春风不世情。”《苕溪渔隐丛话》言:“予尝以此二诗作一联”。上联是说,世间最公道的就是白发,人到一定年龄都添白发,时光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最为公平无私,无论贫富贵贱都要衰老,谁也逃脱不了,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同样,春风也和白发一样,不讲世态炎凉和势利,对所有的人都同施仁爱,不分彼此。宋人于石有言:“春来无处不繁华,岂独公侯富贵家……惟有东风无厚薄,年年芳草满天涯”。(《春兴》)这也启发人们,面对白发,不要沮丧,而应有“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的心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顺应自然,坦然面对,不必哀叹生命的短暂虚浮。

下面的联语,是明末清初的诗人归庄《新春梳得白发》诗中的颔联:

元来白发无公道;

似觉春风亦世情。

很显然,这副联语乃反杜牧、罗邺诗之意而用。就事物的特殊性而言,白发又是有偏私的。有的人未老先衰,早生华发;有的人则青春永驻,晚生白发或至老都是一头黑发,从这点上说,白发又是不公道的。其实,在杜牧之后不久,王威宁就反其意云:“近来发白无公道,偏向愁人顶上生。”揭示了发白的一个原因。同样,春风似乎也因人而异。由于人们的心境不同,得意时会感到春风有情,“春风得意马蹄疾”(孟郊《登科后》)、“春风贺喜无言语”(赵古段《喜张风及第》);失意或忧愁时会感到春风无情,“春色恼人眠不得”(王安石《春夜》)、“恼人天气又春阴”(晏珠《浣溪沙》),从这点说,春风“亦世情”,似乎是讲世态炎凉、人情忧乐的。

如果说,上一副联语是就事物的普遍性(共性)而言,这后一副联语是就事物的特殊性(个性)而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这后一副联语感受更为独特。这也启示人们,面对白发和春风,不同的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强弱、年龄壮老、生存条件的差异,选择适宜的饮食,调整心态,慎节起卧,不可人云亦云。

明清之际的画家、诗人陈洪绶有一副集白居易《洛阳有愚叟》诗句联,反映了对待白发的旷达自适的心态:

任头生白发;

放眼看青山。

宋末元初的诗人宋无的《发白解嘲》写道:

吴霜两鬓早先秋,闻道愁多会白头。

溪上鹭鸶浑似雪,想应无那一身愁。

全诗洋溢着顺应自然的乐观情绪。元·陶宗仪《说郛》中载有咏镊鬓云:

劝君莫镊鬓毛斑,鬓到斑时也自难。

多少朱门年少客,被风吹到北氓山。

充满了高年自得的旷达感。

120.识乾坤之自在

知物我之两忘

此联选自明·洪应明《菜根谭》,全联为:

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之自在;

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之两忘。

这是一副向往人与大自然和谐合一、物我两忘境界的联语。上联谓高卷起窗帘敞开窗户,看青山绿水间云烟缭绕的秀美景色,方认识到大自然是多么自由自在。这里的“乾坤”指天地、阴阳。

下联的“鸣鸠”,即斑鸠。明·刘基有“鸣鸠语燕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春日杂兴》之二)的诗句。“时序”,节令变化的次序。“物我之两忘”,化用南朝·梁·江淹“物我俱忘怀,可以狎鸥鸟”(《杂体诗·效张绰<杂述>》)的句意。即外物与己身彼此皆忘。下联的意思是窗外的翠竹苍松高低疏密有致,任凭雏燕鸠鸟随着时序冬去春来自由穿梭,令人陶醉其中至物我两忘的境界。

在大自然中任性逍遥,物我两忘是禅宗和道家一致向往的生活境界。中国古代士大夫在失意时,也常以此为依归,视作精神的栖息地。的确,当人们置身于壮美神奇的大自然中,往往会淡化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而感到身心俱爽,物我两忘。

一并品读下面三联,也许更有助于人们“识乾坤之自在,知物我之两忘”。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淑之气;

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清·蒲松龄《省身语录》)

秋虫春鸟共畅天机,何必浪生悲喜;

老树新花同含生意,胡为妄别妍媸。

(清·蒲松龄《省身语录》)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朱竹垞太史为孙中翰执升山晓阁题联,见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

121.心地上无波涛,随在皆风恬浪静

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

选自清·蒲松龄《省身语录》和金缨《格言联璧·惠言类》。

上联讲心性存养。“心地”,原本是佛教语,指人的内心,即思想、意念等。语本《心地观经》卷八:“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唐·寒山《诗》:“我自观心地,莲花出淤泥。”宋后儒家用以称心性存养,即存心养性。心地也指心情、心境。上联是说,只要心底平静,没有起伏不平的思潮,随处都会平安无事。这正是“身安不如心安,心宽强如屋宽。”(石成金《传家宝·绅瑜》)正如清代医家程钟龄所言:“无恚无瞋,涵养心田,心田宁静,天君泰然。”(《医学心悟·保生四要》)。

下联讲自然本性。性天,即天性,得之于自然的本性,语本《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化育”,即化生长育。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有云:“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緼而出。”鱼跃鸢飞出自《诗经·大雅·棫朴》: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即鸢鸟在天空遨翔,鱼在渊中跳跃,万物各遂其性,怡然自得。宋·楼钥《南山广莫轩》诗也有:地下天高俱历历,鸢飞鱼跃两悠悠。下联意谓天性有生机,触目之处尽为鱼跃鸢飞,处处充满生机。这也启示人们,要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寿,而尽终其天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清·蒲松龄《省身语录》亦有联语云: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

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神。

事到张皇终有失;

心无喜怒自然平。

(清·顾翰自题联)

122.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

夷犹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

选自明·洪应明《菜根谭》。

这是一副“借境调心”的联语。上联的“尘心”,指凡俗之心,名利之念。宋·梅尧臣有“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送昙颖上人往庐山》)的诗句。上联是说,安闲自在地漫步于山林泉石之间,就能使人世间的凡俗念虑逐渐停息。

下联的“夷犹”,亦作夷由,一般指犹豫,迟疑不前。亦指从容自得。宋·张炎《真珠帘·近雅轩即事》词:“休去,且料理琴书,夷犹古今。”下联是说,如果从容自得地留恋于诗书图画的雅趣之中,那么身上的粗俗习气就会潜移默化地消失。

洪氏在这则联语中说:“故君子虽不玩物丧志,亦常借境调心。”意谓善于修身养性的人虽不沉溺于游山玩水或字画珍奇之中,但借山林泉石消除尘世俗念,借吟诗读书绘画的高尚情趣取代俗气,这无疑是调剂生活、陶冶情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雅好。

《菜根谭》中有关“借境调心”、读书画养性的联语甚多,再列两例:

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

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

琴书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

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

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

123.天下事随处而安

田舍翁问心已足

这是赋闲在家的清代闽籍官员林青圃在其旧宅题写的楹联。全联为:

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即此是雕梁画栋;

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已足,漫言应列鼎钟鸣。

选自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八。

上联介绍其住宅的内部环境。“庭余嘉荫”,指庭院中有树木枝叶的庇荫,化用晋·陶渊明“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桃花源诗》)的句意;亦比喻前辈惠及子孙的恩泽。“天下事随处而安”,化用明·李贽“唯我能随寓而安,无事固其本心,多事亦可度日”(《与城老书》)的句意,意谓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上联是说,庭院有嘉树的庇荫,室内有收藏的书籍,安于所处的各种境遇,好似处于富丽堂皇的居室之中。

下联写住宅的室外环境。“卜得芳邻”,“卜,择也。”“芳邻”,对邻居的美称。《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惟邻是卜。”“田舍翁”,年老的庄稼汉,作者谦称;清史学家、文学家赵翼也有“怜他未惯蓬茅宅,笑我原来田舍翁”的诗句(《归田即事》)。“列鼎钟鸣”,列鼎即陈列置有盛馔的鼎器,列鼎钟鸣,指敲着钟列鼎而食,旧时形容富贵人家奢华的生活。下联是说,选择好的邻居,住在优美的环境,我老汉已心满意足,更不用谈列鼎钟鸣那种奢侈生活了。

此老随寓而安,知足常乐,旷达自适,实为养生家风范。

现代著名诗人刘沙河也自撰有一副门联:

安身得乐常常乐;

落脚为家处处家。

反映了他随寓而安的心态和看重家居平常的作风。

124.看花临水心无事

啸志歌怀意自如

此联为清·黄慎所撰。黄出身于平民家庭,少孤,弃举业,以卖画终其一生。

“看花”,唐代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郎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临水”,指游览山水名胜,亦指长途跋涉。唐·刘禹锡《酬马大夫登洭口戍见寄》诗:“新辞将印拂朝缨,临水登山四体轻。”黄慎为人豪放不羁,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利禄。上联的看花临水只是他作画前的一种观赏活动。可贵的是寄情眼前景物,而心无旁鹜。所谓“心无事”即心无杂念或妄想。

“啸志歌怀”,即歌吟长啸,抒发胸中志向和情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刘道真少时常渔草泽,善歌啸,闻者莫不留连。”宋·苏轼《次韵张琬》:“半日偷闲歌啸里,百年待尽往来中。”所谓“意自如”,即神态镇定自然,不受拘束。宋·苏辙《同子瞻泛汴泗得渔酒》诗之一:“绿水雨新涨,扁舟意自如。”又见苏辙《司马温公挽词》之二:“富贵终何有,清贫只自如。”下联写洒脱无拘、旷达自适的心情。

“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三国·魏·曹丕《芙蓉池作》)上下联中第五字嵌“心意”二字,足见联作者之“心”之“意”。“心无事”,“意自如”,正是颐养天年所必需的良好心态。

清人何子贞也为人书有一联:

坐到二更,合眼即睡;

心无一事,敲门不惊。

此联“养生家奉为座右铭也。”(清·林庆铨《楹联述录·卷九·名言》)

今人亦有“湖光山色都娱目,和璧隋珠弗动心”的佳联。

125.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此联为清代学者、楹联大家梁章钜为苏州沧浪亭题的集句联。

上联集欧阳修《沧浪亭》诗:“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沧浪亭在江苏省苏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系苏州历史最悠久的名园。原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池馆,后落入孙承祐之手。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诗人、官至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的苏舜钦,因党争被倾陷削职为民,退居苏州,花四万青钱买下此园,临水筑亭,并为之作记。曰:“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埼,号沧浪焉……澄川翠竹,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予即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苏舜钦《沧浪亭记》)。因感于楚辞《渔父》中所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故名曰:“沧浪亭”,自号“沧浪翁”。全园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后屡经易主,明改称“大云庵”,清初改建为“正谊书院”,后书院废,仍为公共游乐场所,沿用“沧浪亭”旧名。现亭为清乾隆年间重建。

上联极言沧浪亭景色之美。自然美景、清风明月本来是无价的,是大自然的恩赐。宋·苏轼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前赤壁赋》)意思是说,清风明月是天地无穷尽的宝藏,让人们共同享受。清代诗人汪琬《月下演东坡语》则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自入秋来景物新,拖筇放脚任天真。江上风月无常主,但是闲人即主人。”

下联集自苏舜钦《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望亭外,好似近水远山对人怀有深厚感情,“水声山色竞来相娱”。如宋·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词中所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反映青山与人的互爱互怜。

联语集二诗之句为联,不仅叙说了沧浪亭的建亭过程,也写尽了沧浪亭情景交融的风月山水,使人感悟到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在情感上亲和的环保养生理念。沐浴于清风明月中的游人,不仅能更充分地领略到名园美好的景色、获得“天地入胸臆”的美的享受,而且将感到周身的舒适爽快。

清嘉庆进士齐彦槐也为苏州沧浪亭题有一联: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上联化用欧阳修《沧浪亭》诗句,“四万青钱”,说明这里的“明月清风”非常宝贵,衬托沧浪亭的美景。下联“一双白璧”,歌颂了先后成为沧浪亭园主的诗人苏舜钦和抗金名将韩世忠。名人名园,相得益彰,像一对洁白无瑕的璧玉,没有谁可与他们匹配。

126.豁达自乐春常在

心无忧烦寿亦长

此联选自宋连庠《臧克家养生二要》(载《新民晚报》2002年11月27日)。

这副对联是中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养生的经验总结。上联是说,人要健康长寿,首先心理上要胸襟开阔,气量宽宏,愉快乐观,才能青春永驻。这是很有道理的。清学者、散文家方苞解释《论语》“仁者寿”时写道:“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皆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诗人自己写的《养生顺口溜》也说:“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诗人所以享寿99岁高龄,就是与他开阔豪爽的胸怀,愉快乐观的心境分不开的。

下联是上联的继续。一个人胸襟开阔,乐观愉快,这正是心无忧烦的原因,也是豁达自乐的逻辑结果。三国·魏·嵇康《养生论》指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若此以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何为其无有哉!”意思是说,心情开朗豁达,没有忧虑,神情寂静,没有思虑。又坚守自然无为的大道,用中和之气以自养……这样下来,差不多可以与传说中的仙人比寿,与《列仙传》中的王乔计较年龄的大小,这样的事怎么不会有呢?

正是

襟怀旷达云中鹤;

品德清高崖上松。

(黟县古联)

127.旷然无忧,寂然无虑

守之以一,养之以和

此联为清末维新派、官至军机大臣的翁同龢根据嵇康的《养生论》为乐山乌尤寺方丈室撰写的对联。

上联语出三国·魏·嵇康《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旷然,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开朗、豁达。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汉人尚气好博,晋人尚旷好醉。”宋·叶适《朝奉黄公墓志铭》:“天性旷达,不作疑吝;推己利人,不自封殖。”上联首句意谓心胸、性格开朗豁达的人就无忧患。上联第二句“寂然”,寂,指寂静无声,安详闲静。佛教谓寂灭常静之道。寂然,形容寂静的状态。《易·系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琴心曲》:“於时已二更余,万籁寂然,月明如昼。”“无虑”,《庄子·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意谓能寂然无虑,就无忧愁干扰。正是“心地光明了无俗虑;天机清旷能读奇书。”(黟县古联)

下联的守之以一,亦作“抱一”,道家的修炼之术。语出《老子·十章》:“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指精神专注在一念,使精不外泄,神不外驰。道教认为“一”为道之根、气之始,守一即可使精气魄神长驻体内,使魂魄相合,形神相依,使形体不坏,从而达到长生久视的目的。《太平经》称守一为“古今要道”,行之“可长存而不老”。晋·葛洪《抱朴子·地真》:“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唐·吕岩《谷神歌》:“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

“养之以和”,即保养身心。和,指自然的和气与人体元气。语本《庄子·缮性》:“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意谓智慧与恬淡的性情相互保养,与一切事物都和顺相容的仁德就会在心性中养成。养和的关键是坚持中和之道。正如西汉·董仲舒所言:“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南朝·齐梁时期的道家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亦云:“能中和者,必久寿也。”(《养性延命录·教诫篇》)

道家与佛家在信仰上虽有不同,但此联阐释的“无忧者寿”(《抱朴子·道意》)和“治心欲和”(《经钽堂杂志》卷三)的养生理念却有相通之处,对今人养生亦有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撰写《养生论》的作者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一,因恃才傲物,“不礼钟会,遂为所谮”,年仅40岁被司马昭杀害。后来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总结教训时说:“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无徒养其无生也。单豹养于内而丧外,张毅养于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嵇康著养生之论,而以傲物受刑;石崇冀服饵之征,而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颜氏家训·养生》

128.斗室安居,未及积金先积德

布衣随分,虽无恒产有恒心

选自清·石成金《传家宝·联瑾》。

上联是说,有德之士即使在极小的房子安身,也是先不聚积金钱,而是先积德行善,做好事,把积德累仁放在第一位。

下联是说,在生活上布衣蔬食,安守本分,虽无固定产业,却常存善心。这里的“布衣”,指布制的衣服。《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在古代借指平民。《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然而非礼不进,非义不受,安取此。”“随分”,即安分;守本分。金·王若虚《自笑》诗:“何须豪逸攀时杰,我自世间随分人。”“虽无恒产有恒心”,化用《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意思说,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持久意志的,只有士人才能够做到。

斗室而能安居,布衣而能随分,这是难能可贵的。唯其如此,才能保持旷达自适的心态。正是:斗室乾坤大;无私天地宽。

《传家宝·联瑾》还有一副与此联内容相近的联语:

斗室安身,可养性情休说窄;

坦途豁志,得伸步处不为难。

安徽黄山市黟县有一副古联也与此联内容相近,可一并欣赏:

陶公容膝乐天命;

刘子作铭惟德馨。

上联的“陶公”指东晋诗人陶渊明;“容膝”,仅足容膝的小居室。《归去来兮辞》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谓狭小的住处亦易安身,乐天知命故不忧。下联的“刘子”指唐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所著《陋室铭》中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名句。意谓居住的虽然是简陋的房屋,但由于主人的德行而显得馨香动人。刘子的《陋室铭》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明人徐伯龄的《容膝斋铭》却鲜为人知,现录于下:

“粤惟文命,土阶茅庭。顾彼受辛,琼台摘星。兹室斗许,仅容膝肱。既非藻棁,庸使丹楹。形无劳役,耳无哇声,心远境静,气和神宁。日对典坟,颐吾德馨。噫!金谷平泉,匪吾之行。广厦万间,付之公卿,慎勖终始,敢识斯铭。”(清·褚人获《坚瓠补集》卷一)

129.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副对联是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1896—1994)化用明清时期的两副对联而成。一副出自明万历年间的《菜根谭》,原联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另一联是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双溪草堂的自题联。原联为:“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上联首句,语本《老子》十三章:“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上联是说,无论是受恩宠还是受屈辱,都泰然自若毫不动心,像看庭前花开花谢那样超然。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超脱的心境。正是:“两忘宠辱心源净,一扫荣枯眼界明”(宋·罗与之《卫生》《全宋诗》册62,页39288),而“看庭前”三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鲁迅《自嘲》)之慨。

下联是说,离去或者留下,退隐或者做官都听其自然,如随天边的闲云时而聚拢时而舒展那样安闲。“云卷云舒”隐含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气度。

在社会生活中,能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大勇气大智慧。能进能退,能屈能伸,胜似闲庭信步,更需要有一种达观的气度和胸怀。在“文革”十年动乱期间,刘海粟也曾蒙冤受屈,但他胸怀坦荡不悲不戚。他说:“一个人若没有一点人生的智慧,没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是不能走到今天的。我对人生磨难都能放得下,这是健康的第一要素。”他把荣辱进退比作花开花落,把世间的冷暖炎凉比喻为云卷云舒,表达了他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

与此联内容相近的还有一联:

且有琴书乐;

而无宠辱惊。

(明末·孙承泽题万卷楼联)

130.近市声喧,清风明月不用买

家贫客少,鸟语花香自可人

清·陆旁和自题门联,选自吴恭亨《对联话》卷十一。

上联写居处。意谓临近市区,虽然喧闹嘈杂,什么东西都得买,然而清风明月的美景却可以无偿享受。“清风明月不用买”,化用唐·李白《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诗句。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卷六辑的一副集字联,可以与上联一并欣赏:

何必开门,明月自然来入室;

不须会友,古人无数是同心。

下联写寂静。意谓家贫客少,未免寂静,正所谓“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但鸟啼声声,花香阵阵,更惬人意。正如清诗人李斗所云:“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中》)。“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只要安贫乐道,苦境也会成为乐境。

正是

无病休嫌瘦;

身安莫怨贫。

(清·石成金《传家宝》卷之四)

大自然赐予的清风明月,可人的鸟语花香,正是供人修身养性的佳境。

同类推荐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英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英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以宜昌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为背景,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为例,探索县级基层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的机制创新问题,尤其是探索如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经济又欠发达的县级政府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文明简史

    中国文明简史

    本书是一本大家写给大家的人文通识读物,带你进行一次典雅深邃的中国文明审美之旅。全书包括了史前时期、夏朝和商朝、周朝、秦朝、汉朝等十三章内容。从浩繁卷帙的长卷中,追索文明的发展,聆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丰富与苍凉!
  • 佛寺道观对联(上)

    佛寺道观对联(上)

    人才的成长不仅需要较好的天赋,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与自身的努力。人生的磨难,社会的感染,家庭的熏陶,个人的领悟,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作为一套少年通俗读物,本书并不是简单的故事汇编,其间还有对少年成长过程中自身努力的肯定、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优秀学习与教育方法方式的总结,所以,不仅对于少年朋友来说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对于广大的家长朋友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总之,希望本书能给少年朋友们以智慧的启迪,人生的导向,找到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热门推荐
  • 病娇王爷的小毒妃

    病娇王爷的小毒妃

    看起来细细小小娇滴滴的镇远大将军嫡幺女,却是江湖上有名的杀手,人前娇俏可爱,人后阴狠腹黑,白日里还与你赋诗赏花,晚上就有可能潜进你家杀你全家。偷玉玺,劫大狱,杀太子,刺良臣,人人都拿她没办法。殊不知,这一切早已被一双眼睛看在眼里,虽然那女人多次坏自己好事,但看她受伤又不忍不救,哼,这该死的漂亮姑娘!~帮着帮着,就习惯了~罢了,你想杀人,我给你递刀~只是,我也很需要你,你怎还不明白?
  • 补天之印

    补天之印

    三生三世,生死因君;三界六道,离情难修。蓬莱山上,她爆发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力量,众仙俱惊。是他以蓬莱掌门之位,力排众议,收她为徒,只为导人向善,却不知他所做的一切将她引入另一个歧途。仙界无情,她却他生情,不惜为他触犯门规。仙人离情,她因他生恨,剔骨玄冰,锥心泣血。三魂俱散,七魄皆丧。”可我……是不是曾经见过你……“三界六道,唯情难修
  • 得以见光

    得以见光

    初见,他一眼便盯上了她同桌的位置厚重的齐刘海下一副黑框圆眼镜,遮住了半张脸,红扑扑的肉脸,连鼻尖都染了一点樱红。看上去既呆板,又有一点……可爱??//对于这个刚转来就赶走了她原同桌,一脸暴躁的黑脸男,苏笑表示很无奈//————————————————————多年后看着躺在自己怀里的苏笑渝渊想,大概这就是宿命吧“遇见你,我的世界才得以见光”————————————————————每天都在烦躁的自闭症少女x追妻路漫漫的暴戾转校生,1v1,he,sc
  • 你只是我人生的插曲

    你只是我人生的插曲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父母离异,从小性格孤僻在黑暗中长大的小女孩,在某所高中,遇到一个心动男孩,为爱牺牲一切,至死不渝。每个女孩本就是天使,如果爱对了人就永远都是天使,如果爱错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怨西游

    怨西游

    六耳猕猴其实是一个很悲凉的猴子,它诞生于灵明石猴孙悟空前,其机缘,悟性都不亚于孙悟空,却一直被孙悟空踩在脚底,无法翻身,如同悟空的影子一般,一直,一直跟在他的后面,无法超越,不甘于人下的他。另辟蹊径,蛊惑人心,激发孙悟空的野性,使其大闹天宫,从而将其取而代之……
  • 异域封神录

    异域封神录

    剑心宗弟子陈宇靖,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异界,他携带着宗门传下的八柄威力无比的神剑,开始了在异界的封神之旅。这个世界里,你可以见到无数强大的魔法、诡异的异能、奇异的生物甚至是诸神那无匹的神力。随着故事的展开,陈宇靖将会经历生死的考验,体会世间的冷暧,揭开谜雾重重的真相,在同伴的陪随下,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因为写作的需要,本书的设定并没有完全参照DND的模式,还请强人不必深究。↓↓↓QQ24917139,有意见可以直接找俺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界神武

    万界神武

    地球最强武学大宗师高庆,于偶然间穿越到异世大陆。从此天地之间,唯我独尊。万方世界,任我遨游。谈笑之间,山河易主。挥手之间,天地俯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