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20200000010

第10章 让学龄前儿童适应幼儿园生活

1.帮助儿童选择合适的幼儿园

宝宝4岁该上幼儿园了,怎样为孩子选择好的幼儿园,是每个父母心中的大事。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之前,父母要了解以下一些情况:

(1)教师素质不容忽视

优秀的幼儿教师能够提升家庭的教育功能。所以,在选择幼儿园时,父母一定要深入考察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和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的父母认为老师年轻一些好,精力充沛,教学理念也先进;有的父母则认为年纪大的老师有经验,教育孩子的尺度把握得比较好。其实,一支成熟的幼教队伍,应该既有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又有经验丰富的中年老师,两者互相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幼儿园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资历外,最重要的是对儿童尽责和有爱心,让儿童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学习,以免产生“上学恐惧症”,影响学习成绩。父母只需到园内观察教职员是否和蔼可亲、言谈有礼,便可略知该园的教师素质了。每班师生的比例最好约在1:20,否则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孩子的个性需求。

(2)注意环境与安全问题

父母在选择幼儿园时,环境、设施建设与安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幼儿园的环境对儿童的学习情绪及性格培养影响很大。若幼儿园环境宽敞,老师和蔼可亲,儿童就能愉快学习,并培养出整洁、有礼的好品格。此外,活动空间也很重要。儿童是活泼好动的,宽阔的活动空间能让儿童抒发情绪及精力,使身心健康地成长。

应该注意园方是否将每周的饮食安排表提供给父母,幼儿园是否定期对玩具、餐具和其他用品进行消毒,儿童是否有自己专用的茶杯、毛巾,除了游戏及楼梯等设施的安全外,还应重点考察门卫把关是否严格,接送孩子时的交接措施是否完善。

(3)考察是否有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是以儿童为中心,老师定主题,然后通过游戏、讨论或小组活动来启发孩子的创意,诱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父母要留意幼儿园的环境,教室里是否挂满了孩子们的杰作,是否设有家庭角等一些启发幼儿创意的因素。

(4)“特色教学”不一定适合孩子

特色教学现在已经成为很多幼儿园的宣传重点。目前父母比较重视艺术教育和双语教育,许多父母认为,艺术和英语对今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从小接受这种教育,才不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其实,以双语教育为例,大多幼儿园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老师的双语水平还达不到应有的标准;二是幼儿园的孩子接受与领会能力还比较弱,往往达不到教学所要求的水平。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最重要的还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独立能力,而不是过多地积累知识,但多数父母走不出这个误区,总认为孩子学的越多越好,学的越早越好。

(5)了解幼儿园的收费标准

在选择幼儿园之前,父母要清楚具体的收费标准。幼儿园因级、类不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名牌幼儿园收费较高,一般是每年4000~6000元左右的捐资助学费,再加上每月的保育费、饭费、旅游等费用,一年的花销确实可观。

(6)了解全托、日托的特点

全托的儿童与老师相处时间长,感情更容易建立,会比较独立,系统学习的时间更多。但是全托的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少,不利于培养亲子感情。

如果家庭条件许可,父母也有时间照顾孩子,还是建议入日托的幼儿园,让孩子逐步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7)家与幼儿园不宜过远

如果幼儿园离家较远,最好有校车接送,且车程不宜超过l小时。否则孩子会睡眠不足,精神疲惫。

(8)准备入园

幼儿园一般会在每年的9月份接收下一年适龄的学童。在此之前,部分幼儿园会通过各种方法和家长联系孩子入园的问题。父母宜及早致电查询心仪的幼儿园,索取相关资料、报名及面试日期与形式,以及收费事宜,还可以到幼儿园门口去询问幼儿父母对幼儿园的评价情况,增加对幼儿园的了解。

(9)了解面试,顺利入园

幼儿园一般会对报名的孩子进行面试,提一些问题,一般是一些围绕家庭成员、自己的喜好等方面的问题,也会要求他们分辨物体的颜色、大小或形状,以测试儿童的表达力与灵活性。因此,父母要在平时跟子女多交流,耐心解答孩子的问题,培养孩子具有一定的表达力,这样在面试的时候孩子就能从容应答。

当子女在面试时因害怕而不肯说话时,父母要从旁耐心引导,通常园方不会阻止。父母千万不要表现得不耐烦,甚至呵斥孩子,否则他们哭起来就很难圆场了。而且园方也很看重父母的表现,如果父母表现得很糟糕,那孩子入学也就没有多大希望了。

父母平时宜多带孩子探访亲友,让孩子单独与亲友共处,以训练他们的应对技巧及胆量,这样孩子无论是在面试的时候,还是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都能尽快适应。

2.让孩子为上幼儿园做好准备

为孩子做好上幼儿园的准备,有利于孩子轻松入园,早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父母主要可做以下4方面的准备:

(1)克服对父母或照料人的依恋

依恋是从6个月到1岁半的正常情感。宝宝在生活上天天与父母或照料人相处,与照料人在一起才有安全的感觉,一旦离开就会哭叫不安。在1岁半之后如果家长经常让宝宝有机会同别的孩子玩耍,平时让他有时间独自玩耍,大人可以短暂离开,如到隔壁房间坐一会儿,使宝宝练习自己玩,宝宝能感到独自玩耍的乐趣和同小朋友在一起的乐趣,渐渐习惯离开照料人。到两岁之后,最好经常让孩子参加一些儿童的短暂游戏和短时间的学习,使宝宝能逐渐有1~2小时离开照料人的时间,到入幼儿园时就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不按计划做准备,一旦突然入幼儿园离开亲人,宝宝有被人遗弃的失落感。有些孩子哭闹不安,不吃不睡以致影响健康。有些孩子为这些而生病,反反复复地多次重新适应,使孩子和家人都经受折磨,只有提前有步骤地准备才能避免。

(2)儿童要有必要的自理能力

自己能吃饭,会上厕所自理,会穿上衣服和鞋袜。幼儿园孩子较多,工作人员不可能个个喂饭,也不可能逐个帮助上厕所,午睡起床时要自己穿上衣服和鞋袜。如果孩子不会自己干,等着大人帮就易于着凉。孩子要有自由的表达能力,能讲出自己的需要,如果自己不会开口,别人也不可能了解孩子的需求,宝宝会感到委屈。因此,准备让宝宝入幼儿园一定要在宝宝每个年龄阶段重视自理能力的培养,否则进入幼儿园时,临时锻炼就来不及了。

(3)培养儿童盼望上幼儿园的愿望

经常告诉宝宝“长大了就上幼儿园,以后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去上学,做个大孩子。”宝宝会走之后经常带宝宝到附近的幼儿园看看,参观幼儿园孩子们的活动,使宝宝产生羡慕之情。两岁半左右,在游戏中加入一种“上幼儿园”的游戏。起初,妈妈当老师,宝宝当孩子,老师带宝宝做操,带宝宝“上课”,给宝宝讲故事。后来让宝宝当老师,给娃娃狗熊和小兔子等玩具“上课”讲故事,做游戏,宝宝会当得十分认真,会学妈妈的样子对玩具说话。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宝宝学讲话,守纪律,盼望上幼儿园。家里人千万不要说“如果你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把幼儿园当成惩罚的场所,使宝宝害怕上幼儿园。

(4)替儿童找朋友

如果儿童准备进入附近的幼儿园,最好让儿童事先认识家庭附近的小朋友。平时让儿童同小朋友玩熟了,进入幼儿园时就有一个熟人。孩子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是见过面的,就会得到安慰。所以平时要带宝宝去附近小朋友常去的地方玩玩,让宝宝多交附近的小朋友,也是准备入幼儿园的工作之一,同时也要培养宝宝合群,享受群体乐趣。

3.顺利实现从家到幼儿园的衔接

孩子进入幼儿园是第一次离开熟悉、亲切的家庭环境,独自面对新的陌生环境。所以在此过程中,家长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孩子继续获得安全感与自信心,鼓励孩子培养探索的兴趣,指导孩子建立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行为,这对孩子的社会性与人格健康来说是很重要的。

为了使孩子能够顺利进入幼儿园,家长需要做以下一些工作:

(1)让孩子了解幼儿园

事先同幼儿园的老师约定时间,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参观时,应如同携带孩子逛公园或走亲戚一般,于前一天告诉孩子,使孩子产生联想,唤起孩子的美好向往。

(2)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孩子在幼儿园要从事简单的自我服务,如搬椅子、抹桌子、上厕所以及辨认自己的东西等。因此,入园前就要教会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认识到自己的事必须自己做,别人的事要帮着做。

(3)教育孩子必要的知识

知道自己的名字、家长的名字、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父母的工作单位,以及走路要靠右、过马路走人行道、让车等知识。

(4)密切配合老师

向老师如实介绍孩子的优点、缺点、个性特征以及兴趣爱好等。

(5)入园的第一天,高高兴兴地去幼儿园

要按时起床,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去上幼儿园;家长将孩子送到教室后,应迅速离开幼儿园,千万不要呆在别的地方偷看或不放心,切忌重新走进幼儿园安慰孩子,以免让孩子产生盼望父母陪着的依恋情绪。放学后,家长应按时接回孩子,不要提前在教室门口等待或东张西望。

(6)入园后,要防备“回潮”

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可能暂时不习惯,懒着不肯上幼儿园,家长要顶住,一定要坚持每天按时送孩子去幼儿园。千万不能因父母有事,或家中有事情,或来了客人,或孩子不想入幼儿园,就不送孩子去;否则“回潮”就难免。

4.对儿童分离时的大哭莫心痛

一旦父母离开,孩子就大哭不止的现象是很典型的分离性焦虑,是孩子常见的一种情绪问题。如果孩子在1岁之前出现了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的一种发展现象,即显示了孩子对父母或者其他照看者健康的安全依恋。但是孩子2~3岁后,仍然表现出对与父母分离的敏感焦虑,则是一种情绪问题,这些孩子表现出对父母过分依恋,例如不愿父母离开自己一会,不愿意离开家,害怕自己一个人睡觉,不愿去托儿所等,强制性分离甚至会造成孩子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疼、恶心、呕吐等。

分离焦虑伴随着人的一生,成人可以很好地自我调节,但对4~5岁儿童而言,刚入幼儿园,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会本能地产生不安全感,看着父母离去,幼儿会产生心理倒退,认为“妈妈走了,再也看不见了。”更由于害怕与父母的分离而产生分离焦虑。

每一个儿童到了4岁都要经受这一考验,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够勇敢闯过关。倒是有的家长心太软,孩子不想上幼儿园,哭哭啼啼,便于心不忍,三天打雨两天晒网,反而延长了孩子的适应期。

对儿童分离性焦虑的处理,可以从父母教育态度、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的改变来进行。

(1)要用良好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父母的精神健康状况和性格会对孩子的焦虑产生较大的影响,如父母过分敏感、犹豫、多疑、缺乏自信等,就会将这些品质“传染”给孩子。另外,父母在对待孩子时不能过分娇惯、溺爱,若总是担心孩子这孩子那,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当然也不能对孩子管教太严,要求过高,压力过大。应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2)维护良好的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应安全、宽松、和睦:父母之间和睦的气氛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而紧张、担心的气氛会让孩子对陌生的环境害怕,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质。

(3)要用亲切的语言对孩子进行安慰、劝导

让孩子逐渐学会习惯和亲人分开。父母切不可因为孩子的焦虑表现过分在意,特别是母亲。如果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表现得比孩子还要焦虑,对孩子的分离焦虑会起到强化的作用。

(4)要“狠心”、理智

家长要相信,孩子上幼儿园、进入儿童小社会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所以要欢天喜地地带孩子入园,当孩子抱着你的脖子央求:“妈妈,我不上幼儿园,我要回家。”时,你首先不要掉眼泪,也不必许诺:“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孩子对大人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你的不坚强会传染给他,更令他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痛苦的事。不可以妥协,不必中途来看望。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

(5)要尽可能地让老师了解孩子

比如孩子的自理能力怎样,有哪些习惯、爱好,告诉老师孩子的乳名等,老师心里有了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照顾和教育孩子,也可以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老师。

(6)要多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的事,多和老师联系

当你知道孩子在你走后只哭了一会儿,你可以向孩子表达你的欣慰之情:“老师说过,奇奇只哭了1分钟,妈妈知道奇奇是个勇敢的孩子。”和孩子聊聊他的午餐,聊聊其他的小朋友,强化孩子与幼儿园的积极联系。

一般而言,只要坚持送,孩子一两个星期就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了。

5.让儿童喜爱幼儿园的生活

儿童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家长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能使其在心理上、行为上提高一步。相反,如果家长忽视了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家里骄纵任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困难。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孩子有许多原因,家长应仔细观察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以便帮助孩子改变。

孩子入幼儿园的年龄不可过小,一般在4岁左右入园比较合适,因为这时孩子基本可以自理了,也有了喜欢跟小朋友玩儿的心理需求。家长要为孩子入幼儿园做必要的准备,比如培养孩子懂礼貌、讲道理的良好品质,愿意与别人分享玩具、分享食品,能与小朋友一起玩儿,能自己大小便,学会自己穿衣服,饭前便后洗手,学会遵守在规定时间里控制自己的行为等。总之,家长可以模拟幼儿园的环境要求,在家里进行适当的训练,这样可使孩子在入园后不会因环境的突然改变而感到陌生,不知所措。

经常向孩子讲述“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而不要用“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来吓唬他。这样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个可怕的印象,觉得幼儿园是个非常可怕、不自由的地方。当他真正要入幼儿园时,会产生恐惧心理。

当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孩子总是哭闹不止,家长就应仔细找一找原因,是什么问题、什么心理造成孩子拒绝上幼儿园?一般来说,开始上幼儿园时,孩子都会表现出不愿意的言行,过两周或一个月以后就会慢慢习惯,表现出无所谓了。如果超过半年,孩子仍然像开始入园时一样哭闹,家长就应当想办法配合老师制定一个“计划”来矫正孩子的这种行为。

当孩子大哭大闹不愿意去幼儿园时,不要简单地斥责、威胁、欺骗,要向老师了解情况,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孩子太依恋父母而不愿意去,每次一送幼儿园都讲“肚子痛”或磨蹭着不肯去,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要让孩子认识到“离别也是爱”,比如可以让孩子到亲戚家住几天换换环境,这对培养他生活的适应能力有好处。

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后,要及时表扬他在幼儿园中的表现。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挺好,同老师、小朋友都能友好相处,可是一回到家里就变了,表现为闹、找借口,第二天怎么也不去幼儿园。这样的孩子,家长应配合幼儿园老师给他制定一个“图表”,每次能按时上幼儿园,遵守幼儿园生活、进食等规定,就在他的“图表”上贴一个“小红星”,积累到3个小红星时就给个奖励。

很少有孩子真正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父母要理解这种心情。

尽管很多幼儿园门口都悬挂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标语,尽管孩子入园后学会的第一首儿歌就是“我爱我的幼儿园”,尽管我们一再让孩子背诵“幼儿园是我家,园里的阿姨像妈妈”,但这只是在灌输给孩子要喜欢幼儿园的观念,只表达了成人的良好愿望。当我们不得已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托人教养时,当然希望孩子生活得像在家里一样快乐。

但是幼儿园毕竟不是家,它没有家中特有的自在,不能轻举妄动,阿姨毕竟不是妈妈,一个阿姨通常要照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孩子,怎么会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照每一个孩子呢?更何况有很多年轻的阿姨,自己没有孩子,没有养育孩子的切身经历,她不大可能扮演好妈妈的角色。在家中,孩子是唯一的,在园里,他只是众多孩子中的一员。家中的交往是几个大人对一个孩子,孩子是被关注、被宠爱的对象,孩子处于中心的地位,大人围着孩子转。在园里,孩子主要是同伙伴交往,每个人是平等的、自主的,而与阿姨的交往近似于师生的交往,教师是权威,居高临下,孩子是被约束、被教育的对象。

决定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父母们要做好一些心理准备。比如不要对任何一家你们精心为孩子挑选的幼儿园抱有太大的希望,也不要有孩子入园了,就一切由园里负责,我们终于解放了的幻想。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要和他一起面对很多问题。

如果你的孩子特别反感幼儿园,比如一去幼儿园就说肚子疼,很长时间在幼儿园情绪不佳,一定要及时找老师了解情况,还可以求助于心理医生。

6.帮儿童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儿童刚刚入园,全家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会不会没吃饱,会不会想念家人,会不会受小朋友的欺负……于是接孩子回家后,就会出现许多新的话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应该注意以下“四要”与“五忌”:

(1)“四要”

①要让儿童学会自己“走路回家”

孩子刚刚入园,离开家人一整天,见到家人会有“撒娇”的表现。父母在接孩子时,可以给予孩子温暖的拥抱,但是,如果回家的路不远,应尽量安排一段路,坚持让孩子自己走回家。

一方面,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坚持让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也是给孩子一种他已经长大了的心理暗示,这有利于孩子心理的成熟。

②对儿童的入园要保持平和的态度

孩子入园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孩子刚入幼儿园时有种种不太适应的表现,这是正常的。其实孩子对幼儿园生活的不适应往往受环境和成人态度的影响。所以父母接孩子回家后,要尽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静的氛围,不要过分渲染对孩子入园问题的关注,以免造成孩子紧张的情绪。父母平和的态度是孩子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良好外部环境。

③要和孩子共同分享幼儿园的快乐

孩子来到陌生的环境,会有些心理压力,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的办法是缓解孩子紧张的心理。孩子回到家后,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回忆幼儿园一天的快乐生活。例如,你认识哪个小伙伴了?老师带你们做哪些好玩的游戏了……父母以平静并略带羡慕的态度与孩子分享快乐,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体验,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④要“积极配合”,达到幼儿园的要求

幼儿园生活与家庭生活有许多不同之处,父母要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及学习情况,进一步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并积极主动地配合,以达到幼儿园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2)“五忌”

①忌“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父母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②忌“刨根问底”

孩子离开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后,全家人围着孩子问这问那,不仅使孩子厌烦,还会强化孩子入园的“不适应”。因为孩子的情绪是受客观环境影响的,成人的紧张和反常表现会直接影响孩子,使孩子产生焦虑情绪。

③忌“迁就放纵”

孩子心里不愉快时,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刚入园的孩子,有时也会出现“撒娇”或“耍赖”的现象。这个时候,父母不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可以用转移的方法排解孩子心中的不快,切忌“迁就放纵”孩子。

④忌“零食补偿”

一些父母唯恐孩子在幼儿园吃不饱,回到家中,各种零食摆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选。因为每天都有零食做补充,孩子会在幼儿园吃晚饭的时候“留有余地”,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⑤忌“偏听偏信”

父母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偏听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据此,建议父母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7.儿童向父母告状时怎么办

有些儿童在幼儿园受了一点点委屈,回家后,总喜欢向他们的父母“告状”,说别的小朋友又欺负他了。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怎么处理呢?

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千万不要被爱子之心影响了理智的判断。如果孩子一“告状”,父母就很心痛,还找对方去理论,那孩子就会将“告状”进行到底,这样是很不好的。

父母要弄清楚,孩子之所以会“告状”,主要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当他们不能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向父母寻求帮助。此时,父母应重视孩子提及的事情,并努力将之弄清楚。

如果情况确实如孩子所说,父母可以教育孩子要友爱地对待他人,并教孩子以后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如果事实完全不是孩子所说的那样,也不要大发雷霆,而要耐心教育孩子自己的问题要自己解决,错了要承认错误,父母是不会帮助他掩盖错误的。

只有这样冷静地处理,才能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问题,知错就改。

8.日托与整托有利也有弊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父母将幼儿送至寄宿制的幼儿园。仅以北京为例,举办寄宿制的托幼园(班)已达数百家,甚至有的从周托发展至半月托。家长们是出于何种原因送孩子寄宿(整托)的呢?经调查,有的说要锻炼孩子的交往能力;有的说工作太忙;有的说幼儿园离家很远;有的说要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那么,在家长当中,送整托的孩子情况又是怎样呢?

(1)部分送孩子整托家长的观点

一个家长说:我儿子自从入了整托,学会了自己穿衣、穿鞋,吃饭速度也快多了。

另一个家长说:小光玩完玩具后,知道收拾玩具,放好,不像原来在家时那样乱扔了。

还有的家长说:宝宝看到小朋友做错事后,会说:“妈,我们原谅他吧,他不是故意的……”

从家长的话里不难发现,孩子经过整托,确实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懂得了宽容,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孩子确实有了变化,其中许多是积极的。但是,无论是变得“懂事”的孩子还是变得有点儿“自私”的孩子,对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家长们在匆忙度过的周末里,却很难有更细致入微的了解。在这一点上,倒是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幼儿园老师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某幼儿园园长说:无论是整托的还是日托的孩子,在身体的发育上相差不是很大。也许是日托的孩子没有整托的孩子心理负担大,在幼儿园心情比较愉快。

另一位幼儿园副园长说:日托的孩子性格显得活泼开朗,语言发展比较好,从他们身上,你常能感到他们与父母间强烈的亲情。在幼儿园里,他们的注意力一般都集中在学和玩上。

某特级教师说:整托的孩子,也许由于活动范围较多的局限在幼儿园里,起码少了在父母接送他们的路上的见闻和交谈,没有了每天的“睡前故事”。幼儿园老师注意力基本集中在保育上,整托孩子晚上的生活不可能像在家里那样丰富生动,有更多的内容。因此,语言发展不如日托的孩子好,知识面也窄一些。孩子之间谈话的内容关注最多的是爸爸妈妈接与不接他们,什么时候来接。

(2)有整托经历家长的观点

某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员说:记得我小时候上整托幼儿园,天天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热热闹闹也挺有意思的,但不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有时我觉得特委屈,可又没办法跟家里亲人倾诉。我现在性格有点内向,不知是否跟那时的经历有关。女儿上幼儿园时,我考虑再三,也没送她上整托。

一位公司驻外代表张女士说:我从幼儿园到小学都是寄宿,养成了遇事自己拿主意的习惯。或许跟我的经历和性格有关,我做了母亲后,抚养、教育孩子比较放手。只要孩子没病,他多吃点少吃点,我并不那么在意;给他玩具和书,让他自己玩,我干我的事。可能是从小跟父母离多聚少,我跟父母的情感不像我妹妹那么亲密,因为她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我给孩子报了整托。晚上,我忙了就不接。不忙就接他回来,因此带孩子也没觉得有多累,比较洒脱。

一位新闻单位记者甄女士说:我出生于50年代。那个时代的父母,多数都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我和许多孩子一样,很小就被送进机关幼儿园,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平时根本就没指望过父母来接。在集体中生活,逼着我学会了梳头、洗漱,养成了生活有条理、独立性、自立性较强的习惯,同伴关系较好,有些心里话宁肯跟好朋友讲,也不愿跟父母讲,和父母显得有些疏远。我有了孩子后,尽管也有送儿子上整托幼儿园的条件,但我没有送,我不忍再让儿子在幼儿园度过想爸爸妈妈的夜晚。

看起来,成年后的性格、处事的方法、育儿的心态、方式与儿时的经历有一定关系。仅仅就个人的体会和经验恐怕还难以概括某种托儿方式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会带来什么影响。

(3)从事幼儿心理方面研究人员的观点

整托对幼儿生理、心理发展影响的利与弊,国内外有没有较为详细的研究论证呢?研究人员注意到,至今为止,还没有看到经过长期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人,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影响人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而且会随人的阅历、环境、知识的变化而改变,研究看到的一些现象只能作为参考。

在情绪、情感发展方面,整托会对幼儿有什么影响:就像幼儿园老师说的那样,一些整托的孩子白天不如日托的孩子活泼、愉快,不能全身心地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多数时间总是表现得无精打采的,自由活动时,几个整托的小朋友在一起谈论的事常常是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情绪、情感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也影响到一些教育效果。对孩子心理影响较大的是晚上,特别是日托整托混合的幼儿园。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日托的孩子知道快到爸爸妈妈来接的时候了,就兴奋起来。他们心情愉快,吃起饭来较快;而那些整托的孩子,情绪则较低落,吃起饭来磨磨蹭蹭的,非常拖拉。到晚上睡觉时,孩子们的情绪又有一次波动,躺在床上睡不着,又不允许说话,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爸爸妈妈。有的孩子整天搓着从家里带来的一条手绢(或一个玩具),以此作为慰藉。

与每天都能见到爸爸妈妈的孩子比,整托的孩子受亲人的抚慰是少了一些,因而精神常处于焦虑、紧张状态中,这对他们的情绪、情感的发展不免会有些影响。

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不愿意整托。哪些儿童愿意并且适宜整托,哪些儿童不适宜呢?

儿童的先天气质和能力发展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开朗、外向,有的孩子孤僻、内向;孩子的适应能力也不相同,有快、有慢、有强、有弱。适应能力快,情绪自控能力发展较好的孩子,可能少受或不受影响;体质较弱、各种能力发展稍差一些的孩子整托生活对他的影响可能会多一点。

另外,有些儿童愿意上整托,情况可能有以下几点:家庭关系紧张,人情冷漠,孩子觉得在幼儿园反而比家里温暖;安全依恋发展较好的孩子,在幼儿园有玩伴,大家在一起玩非常愉快;可以逃避高压,回到家里,父母要逼着孩子画画、练琴,上这个班上那个班,孩子又不喜欢,为了逃避,所以愿意住幼儿园。

幼儿园老师普遍反映,日托的儿童语言发展比整托的孩子好,这是为什么呢?

日托的儿童回到家后,活动范围和接触的人都多,语言环境丰富,除看动画片外、还随家人一起看新闻和其他些节目。因此语言丰富,谈论内容多,知识面广。而整托的儿童,晚上只能看动画片;老师面对几十个孩子,主要是照顾好孩子的起居,不可能和每个孩子说很多的话,孩子的交流对象更多的是小伙伴。孩子间有孩子的话题,他们交谈起共同感兴趣的事,可以互相启发,增长经验。但孩子间谈话一般是自顾自的,他们对自已关注的事会一个劲儿地说下去,没有停顿,没有交流和反馈。常常会对某件事谈着谈着就不了了之。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而整托的客观环境又难以提高、强化这种能力。

儿童在家里跟成人谈话则不同。成人跟孩子说话一般都会注意调整他的语词、语速、语音、语调以适应孩子的理解能力,尽可能地让孩子正确理解。而且,与成人交谈本身就能为孩子提供较规范的模仿对象,比如听了孩子的话,成人会尽量理解孩子说的意思,对孩子说,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呀?引导孩子说出较规范的语句。这对孩子应用语的发展很重要,很关键。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亲切的交谈氛围,父母的表情、语气,身体的语言都在传递着爱的信息,这对孩子良好情绪的形成也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整托也有整托的好处。不少整托孩子的家长说,通过整托,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了,同情心也强了,交往能力也提高了,怎么看待这些呢?

在集体环境中,就要自我约束,就要遵守集体生活的规则,不然不能被集体容纳。整托的孩子,可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体验,更易唤起同感,更容易移情,互相抚慰的表现较多,对同伴关系发展有促进作用。另外,一些整托班是混龄班,大一点儿的在班上当哥哥、姐姐,他们的角色意识会更强一些,在交往中知道互谅互让。他们长大后,这些幼时的习惯会显现出来,并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优势;不过,并非一定在整托中才能发展这些能力,还要看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方向是怎样要求的,是否注意了教育方法。而且。有些教育如果从3岁进幼儿园或整托开始就晚了,应该从学步起就开始让孩子逐渐懂得。比如,你的愿望不是总能满足;你对这件事难过,别人也同样不好受;有的事情需要等待;你的哭闹有时不能解决问题……

整托与日托到底对儿童发展有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他们日后会不会有根本性的差别呢?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此还没有很全面的研究,这需要长时间的跟踪研究。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影响人一生发展的事不是一件两件,可能会很多很多。小时候遇到的这样、那样的事情,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有随人意的,也有不随人意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他还会碰到许多别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会对他的早期经验进行弥补。

一位儿时曾被整托,如今已40多岁的母亲回忆自己孩童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她描述了一个梦境。她常常梦见有一所房子,房檐上挂着一个红灯笼,房前有一条小路。她坐在凳子上等啊、等啊,企盼着父母来接她回家……

这个因为整托产生的梦境对她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吗?她说,她也说不清。但她有了孩子后,没有再送孩子整托。

据报道,国外30多年对肌肤触摸的心理实验发现,缺乏父母身体触摸、体贴与温情的儿童,成年后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渴盼他人注意和温情的欲望无休无止。从小缺乏触摸的人,长大后也不能够给予他人以足够的触摸;从小缺乏爱的人,爱他人的能力可能会比较差,常显得不自信,自我评价低。他们不会向别人传递快乐的情绪,长大后也难以成为可爱的人。

一位幼教老师有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对人触动很大:一天晚饭后,她站在门口,出于爱怜摸了一个孩子的头,没想到,孩子们马上排成队一个一个地让她摸头。

可见,孩子们是多么渴望身体的接触。这种触摸对孩子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多么积极的作用!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整托的孩子回家后,比日托的孩子更强烈地要求家长陪着玩,这说明什么呢?

孩子要求家长陪着玩,并不一定是要求家长形影不离地跟他玩,只要家长待在旁边,孩子就会觉得安全,他就会安静地游戏、画画、做手工,偶尔也要求家长一同游戏。幼儿园夜班老师常说,只要她坐在那儿,孩子会马上围拢在她周围。这种情况,说明孩子缺乏一定的安全感,孩子需要安全依恋。

另外,整托的儿童要求家长陪着玩。可能还有补偿心理成分。孩子觉得家长那么长时间不与自己在一起,需要补偿。而家长也有同样的心理需要。因为孩子不愿去整托时,家长会承诺孩子,等到星期五接回家后,陪你到哪儿去玩,买某某东西,家长在潜意识里有种愧疚感。

(4)处理两难境地的方法

也有部分家长说,我也想天天接孩子,可是,工作实在是太忙,所以只好送孩子整托。家长如何才能处理好工作和孩子的矛盾呢?

实际上,忙与不忙都是相对的。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条件,一般的职业妇女不可能辞去工作拿出几年时间来专门抚养孩子。于是到了这个时期,家长们都要为如何托幼伤脑筋。

如何处理个人事业发展、家庭生活与养育孩子的矛盾,我们还得有一种务实的态度:

①家长对自己的生活要有个大致的打算

比如婚后什么时候要孩子;在孩子入小学前的几年里夫妻俩的工作和学业是什么状态,有什么新的打算,能有多少精力养育孩子。

②分析一下家庭内外的条件

如老人是否能搭把手。住地周围有无合适的托幼园所,条件如何,有没有可靠的、能帮上忙的邻居。

③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成年人要不断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

这意味着做父母的同时还要做学生。因此学习、工作和孩子的矛盾有时会很尖锐。在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要把儿童的因素充分考虑进去,夫妻俩要相互错开一些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既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又照顾到自己的学习。实际上,这也是现在很多父母的生活方式。他们中不乏很多成功的例子。

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史慧中教授主持的关于“适应我国国情、提高幼儿素质”的调查研究,对我国10个省市2.6万名儿童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寄宿制幼儿园的儿童在独立性、对人和物的关心方面显著优于其他教育形式的幼儿,但在认知成绩、特别是在类比推理、词语理解、思维培养等方面明显低于全日制幼儿园、半日制幼儿园甚至散居的儿童。

在讨论这个话题的过程中,不论是专家,还是幼儿园老师,都殷切地建议家长尽可能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在孩子成长的头几年里,要拿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孩子。即使工作特别忙碌,不得已把孩子送进了整托,也要尽可能多与孩子接触。

同类推荐
  • 快乐走过青春期

    快乐走过青春期

    本书依据青春期少年成长的规律,针对许许多多困惑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问题,深入地剖析产生的原因,循循善诱,通过具体事例提出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帮助广大青少年解除困惑的方法。
  • 家长读本

    家长读本

    全国家长都在分享的孩子教育读本。父母学好它,你的家里也会有一个优等生。
  •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激发孩子灵感的发明发现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讲述了变废为宝的不锈钢、“王冠瓶盖”的发明、沙滩上的“珍珠”等发明发现故事。
  • 从小培养北大女生的24堂课

    从小培养北大女生的24堂课

    本书按照“课堂”的方式分类,总共分为24堂课,全面分析了女生的独特个性特征与心理特征,并针对女生的性别特征和成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建议。
  • 怪兽家长3:学校不是斗兽场

    怪兽家长3:学校不是斗兽场

    畸形的教育导致学校成为学生攀比、斗争的场所,也将孩子培养成没有思想的牵线玩偶,灵感被扼杀,只剩下“零感”。屈颖妍没有大道理也不说专家之言,她只透过真实的故事、幽默的文笔,除了为家长打气、替教师出气、帮孩子舒口气,还告诉大家:“前面仍有路,只看你敢不敢走!让我当个先行者,只要走的人多了,就会成为正途,就能战胜歪路”。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尊邪妃:三世堕爱

    帝尊邪妃:三世堕爱

    她是冷酷无情的神族公主,他是邪魅傲世的魔族魔尊,一次偶然,一场邂逅,她与他再度重相逢。是该爱,还是该恨?是针锋相对,还是生世永爱?她该如何抉择?又该何去何从?
  • 野蛮人异闻录

    野蛮人异闻录

    一个年轻野蛮人弑神屠魔,想要回家的故事。
  • 厉先生每天都在崩人设

    厉先生每天都在崩人设

    [虐渣and甜宠1V1]前世,秋耿耿被自己心爱的青梅竹马所杀,只因为救她最好的闺蜜!!!“这一世,我在也不会相信爱情了!”正巧路过的男主听见之后“厉爷,你是我的心,我的肝,我的甜蜜饯”男主:……“这不是苟,这是生存的第一步”抱大腿……从此,那个冷漠无情、不好女色的厉爷身后都跟着一个整天想着抱大腿的小姑娘厉爷表示:抱,抱大块的,我整个人都给你抱,所以今晚能不能别让我睡书房啊,老婆~秋耿耿:不行(▼皿▼#)卑微厉爷在线委屈巴巴
  • 大良医

    大良医

    急诊医生周恒,魂穿古代。?标配的白胡子老爷爷在哪儿呢?图书馆呢?戒指空间和备品仓库呢?开局连条狗都没有,还瞬间背了一身债......怎么玩儿??“等等休要动手,欠债我还,莫不如我们先找些吃食,吃饱了再想办法,你看如何?”伸手摸摸额头巨大的包,周恒愤愤然。“什么鬼东西砸的我?难道是那......急救箱?”书友普群:282025022VIP群:626011952(需验证粉丝值)
  • 极品炼金

    极品炼金

    “不要与我为敌,不然第二天醒来,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女人。”——引自神一样的男人,布莱恩.特兰克斯语录。他的光辉普照万物……
  • 权志龙我来了

    权志龙我来了

    黛安娜留给权志龙最后的一封信:“我希望你更好的生活,所以我选择离开。你一定要好好的生活,做你的全民偶像,我会在远处默默观望你。对不起,但是我还爱你”看完信的权志龙放下了手中的麦克风。太阳叫喊着“你干嘛啊为了一个女人放弃你6年的努力值得吗?”“如果我连自己最爱的人都留不住,要这些有什么用?”权志龙:“娜娜,7年前我没有留住你,这一次我一定要留住你。”黛安娜:“7年了,我还是好爱你。”TOP“他爱了你7年,加上服兵役7年他会爱你14年,你拿什么来回报这14年的爱情?”
  • 西游当世

    西游当世

    西游当世,万千佳语,自古流传,千世轮回!从最开始的混乱,到选择的盲目,到情与义抉择,到开启自己的人生,最后难逃的宿命,该是怎样的选择!真正的西游,真的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吗?(本小说以剧情文为主。)
  • 范明生的玄幻岁月

    范明生的玄幻岁月

    一个小说写手误入小说世界,结果却发现是被人暗算。没有逆天的主角,没有逆天的技能,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命运之中挣扎着……
  • 权志龙,我依然爱着你

    权志龙,我依然爱着你

    我与你曾是两条看似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却在那一刻有了交点...权志龙,你知道么,我依然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