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30700000047

第47章 功臣谱(1)

项羽死了,刘邦终于成了最后的赢家。刘邦现在可以做皇帝了。刘邦也必须做皇帝。刘邦要是不做皇帝,还是做他的汉王,那他就与韩信、彭越、英布这些王是平级的,是平级的,像兄弟,那么以后扯 皮打架就难免,天下也就没个太平年月。所以刘邦必须做皇帝。还是孔丘老夫子那句话说得好:“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要是不把刘邦的名分给正了,弄得他言不顺事不成 的,别人也休想过好日子。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于是大家都急慌慌地忙着推举刘邦做皇帝。这真的不能说是拍马屁,而是实实在在地应着了那句老话:“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于是刘邦就在汉军的中军大营定陶城匆忙即位,做了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等不得班师回关中了再来做这件天大的事,也好弄得风光一点。他简直就猴急得不得了,好像迟了那位子那名分就会让人给 抢了去似的。由此可知,要干大事,就得说干就干,一不须择时,二不须择地,要的就是机会。项羽一死,刘邦就是老子天下第一,此时不做皇帝,更待何时?可见刘邦其实是多么的聪明。

当然,猴急归猴急,做皇帝的基本礼数刘邦还是懂的。心里可以急,脸上不能急,嘴上不仅不能急,还要说些“我实在是能力有限呀”这类谦虚高尚的话,还要脸红脖子粗地拼命推辞三次以上。这种三 辞三让,不仅是为了保证让皇帝在入史册时有一个高尚形象,同时它还是一种有力的政治武器。今后若是哪个王不大听话了,做皇帝的就可以虎起脸来骂道:“当初我是不肯干的,是你三番五次求着我 干。现在我干了,你又不服,老子岂能容你!”这样要打要杀,就不需要别的理由了。刘邦就大汉皇帝位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02年的二月。

刘邦做了皇帝,心下泰定,便收军淮北,西返洛阳。在此之前,刘邦已先把封赏围剿项羽的三王即韩信、彭越、英布的事情办妥。

对于如何安排韩信,刘邦确实费了一番心思。垓下之战的结果让刘邦确定了一个想法:在这个人世间要找出能打赢项羽的活人,这个人就是韩信,只有他,再没别人。按说这个想法应当让刘邦高兴,因 为在人世间很难找到比项羽更厉害的角色,而韩信又是他刘邦的手下,一个人有了这种手下,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可是刘邦却是很担心,他很担心的不是别人,就是那个韩信。刘邦想,要是万一韩信 哪天和我闹起来,老子再到哪里去找人治他?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刘邦一想起韩信这个万一,心里就直打鼓。所以垓下之战一结束,刘邦就又用了上次在修武夺韩信兵权的老办法,在一 个拂晓,亲带了一小队骑兵驰进韩信的中军大营,趁韩信熟睡未醒,进帐拿了或者说偷了他的调兵大印。夺到了韩信的兵权,刘邦就唤醒韩信,笑眯眯和他说话。

韩信两次遭遇此境,都是莫名其妙,只想这可能是汉王的一种个人怪癖。每个人都可能会有自己独特的癖好,汉王的癖好就是偷人的大印取乐。这也没啥。何况又是汉王,那印把子本来就是他的。韩信 没往深处想,他睡眼惺忪的,突然看见汉王拿着大印神色怪异地对他笑,他也就跟着笑了一下,虽然他不觉得好笑,赔笑而已。

刘邦拿着大印笑眯眯和韩信说话,脸上的神气正在过渡阶段,从紧张向轻松过渡。

刘邦道:“韩将军辛苦了,好好休息,兵事让我来吧。”

韩信刚醒,还有些木头木脑,愣怔着说:“遵命。汉王怎么就来啦?”

刘邦道:“想着你啦,就来看你。”说得轻巧。其实为这次来和以这种方式来,他也不知想了多少个晚上。

韩信道:“谢汉王惦记。”

刘邦道:“谢什么,咱们什么交情,还要来虚的。”

韩信想想也是。只是突然之间想不出什么话来说,他就只管拿眼睛把刘邦干看着。

刘邦不喜欢被人这么傻不愣登地看,何况这人是韩信,他不知道这个古怪家伙脑袋里又在转什么念头。可别是坏念头。

刘邦连忙就说:“咱们事先有约,灭了项羽,本王就把陈县以东直到海边的地方封赏给你。现在我觉得光给你这么一点地方还不够,我要把项羽原来的地盘都赏给你。你是楚人,熟悉楚国习俗,干脆你 就做楚王,在家乡做王。你看如何?”

汉王如此慷慨,韩信当然高兴。韩信便道:“谢汉王赏赐。”

刘邦接口道:“好,那就这么定了。你就做楚王,原来那个齐王你就不做了,本王派别人去做。”

韩信有些愣怔。齐国的地方物产人口都要胜过楚国,这一改封,他就大吃其亏了。何况原来的约定,是要加封给他一块楚地,没说要他放弃齐国,不做齐王。这个帐有点算不下来。

刘邦见韩信不说话,便道:“你一个人哪里顾得了两边事。齐人不好对付,楚地是项羽的老巢,更要费心。要镇住楚地,本王只相信你韩将军。再说反正是做王,做一个王和做两个王又有什么差别?在 家乡做王总比在异乡好得多。”

这几句话很对韩信的胃口。韩信的兴趣,是研究兵法和领兵打仗,他对治国是既外行又没感觉,做齐王时,他就把民政事务一股脑儿全交给曹参去处理。这次他率兵南下来淮北,也把曹参留在齐国替他 管家。今后天下太平了,没仗可打了,他剩下的问题就是有个好地方享福。那当然还是家乡好。也确实没必要占两个位子,做两个王。

于是韩信道:“遵命。”

刘邦胜利地笑了。刘邦想,韩信这家伙虽然古怪,夜晚想起来的时候觉得有些可怕,可真要我来摆平他,那还是很容易。

摆平了韩信,对付彭越那老滑头就简单得多了。现在天下人都知道韩大将军的盖世本领,他能乖乖听刘邦的,其他人谁还敢多放个屁?刘邦也没按约定把昌邑那块地方封给彭越,而是封他做了个梁王, 划给他一片以定陶为中心的旧魏地。彭越也不敢说个不字,他说的也只是“遵命”二字。彭越也老了,天下太平了,有块地方称王享福,也就够了。英布还是去做他的淮南王,地盘比原先要大了不少。 反正那江汉一带,都还是些荒僻野地,刘邦也不在乎,再说他看英布变得挺老实的,已经没什么火气了。那就好,省得大家互相操心。

刘邦把这三条大虫安顿妥当,自己也做了皇帝,也就舒心舒意点起大军,班师回朝。

只是这舒心舒意不过是大而言之,是说不必再担心有狠人来打他了,刘邦却从此禁不住别人来烦他。汉军将领们看见项羽一灭,刘邦就封赏了三王,又封赏他自己做了皇帝,便都想“再该轮到我了吧” ,就冲锋似的跑到刘邦面前来讨封赏。他们围住刘邦,路上说,宿营说,公开说,私下说,喝酒时说,连蹲茅坑也有人陪着来说,不怕臭。刘邦先还得意,一下有这么多人围着他转,表决心,献忠心, 掏良心,真是一做皇帝,眼前的景观就大变样了。可很快他就腻味了,头昏脑胀了。这帮人连个安生觉也不让他睡好,就顾了缠着要他封王封侯,好像他做皇帝就是、甚至只是为了给这帮家伙封王侯的 。也许正是为此,至少将领们现在就是这么想的。刘邦心里烦,可刚做了皇帝,好歹得表现出一点修养。他就缓着脸说:“不要慌,咱们还是要论功行赏,啊,论功行赏。”不料此言出口,更不得了, 那些将官们就在他面前摊开功劳簿了。那功劳簿大得可以遮住天去。这个说他参加了多少次战斗,某年某月某日,某某可以作证,那个说他不但杀敌多多,自己还负了多少多少次伤,说着也不顾春寒料 峭,眨眼就当众脱得赤条条的,来数前胸后背大腿小腿屁股肚腹及等等处所的伤痕,还一定要贴近刘邦眼睛,恭请皇帝陛下亲验。刘邦勉强看一眼,没啥好看的,只觉得鼻子里有一股古怪气味。将军们 显摆着还嫌不够,摆着摆着又互相争起来,争着争着又打起来,拳打脚踢还嫌不够,还拔了剑要比武决斗。刘邦被他们弄得头大,也不顾皇帝修养了,当即恢复原形,扯开嗓子就骂,最后道:“都给我 滚!你们自己先去争明白了,再来和老子理论!”这一招总算有点效,因为比功劳各有比法,这些人现在一个个都觉得除了韩信,功劳就属老子最大,要他们自己去争个明白,排出次序,那好像要比灭 项羽还难。所以刘邦又重新有了睡觉的时间。只是将领间的气氛从此变得别扭起来,而他们再看到刘邦皇帝,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勉强,像是硬挤的,而其自然形态,则都是受伤害受委屈的模样。刘邦也 就拖着这帮满脸小媳妇样儿的将官和打仗打得筋疲力尽的兵卒们回朝。说是得胜回朝,看着倒像是刚打了个大败仗。

刘邦拖着大军走到洛阳,就停下脚步。他懒得再往西走。刘邦毕竟是淮北人,看惯了敞敞亮亮的大平原,要他向西钻大山,他老觉着憋气,像是到了另一种世界。洛阳要比栎阳大得多,交通联络也更方 便,还是周朝故都。刘邦不想再进函谷关去栎阳了,他想把大汉王朝的都城就设在洛阳。

刘邦便下令扩建洛阳的旧宫室,好在此安顿身心。一面就忙着以皇帝的身份发号施令。如大赦天下,这是改朝换代时都需要做的,以显示新朝的仁厚。不过刘邦特别提出,项羽手下的两员虎将季布和钟 离昧不在赦免之列,还要悬赏千金缉捕。这两个家伙在以往的多次战事中打得他丧魂失魄,岂能饶恕!又令几十万士卒复员回家。打仗打了七八年了,青壮劳力几乎全部被征发入伍,田园荒芜,军粮也 难以为继。亏得有个能干的萧何在那里穷对付。

刘邦手头处理着政务,心里却还惦记着封赏的事情,因为这是他的文臣武将们天天在那里讨论和争吵的惟一的一件事情。必须把这件事情理个头绪出来,不能让那帮家伙以为汉家天下就是全靠他们打出 来的,否则我这个皇帝就老得承情感恩,赔着笑脸把这天下给他们瓜分干净。老子哪能这么干!

于是刘邦便择了个日子,在洛阳宫里摆开宴席,召集了文武将相来开研讨会。

三杯酒喝罢,刘邦就开了口。他也不说虚话,他知道这班人今天都攒着劲要来实的,说虚的毫无用处,只会徒增烦恼。

刘邦道:“今天召大家来,就讲一件事:我刘邦,朕,为什么能得天下,项羽那么凶悍,那么能打仗,真是个霸王,他又为什么会丢了天下?大家只管说心里话,不要有隐瞒。”

这个主题似乎就是让大家自表功劳的。宴席中人个个面露喜色,心里都忙忙的组织语言。

还是武将们的炮放得快。就见一个大将叫王陵的喊道:“陛下虽然打仗比不过项羽,可是陛下比项羽要慷慨得多。为陛下打仗,攻城者得城,略地者得地,所以咱愿为陛下卖命。项羽虽然厉害,可他只 想着他自己,他以为天下就是他一个人的,他很少封赏部下,所以他最后败亡了。”

这几句话说得好,直爽,而且似乎还直中有刺,有所指向。够水平。

这么有水平的话,当然赢得了一片赞和声,不少武将兴奋得直鼓掌。

刘邦也和颜悦色跟着鼓了几下掌,然后平起手示意诸位稍安毋躁。

刘邦道:“这话说得不错,很有道理。不过呢,老子,朕,我刘邦能打赢项羽,光凭这一点,还不够。还有别的道理。你们知道吗?”

满堂寂静,都在等皇帝的新道理。这个新道理当然也是刘皇帝费尽心思才想周全了的,所以他说得很从容,很自信,很慢,声音也放得很亮。他要让大家都听清楚,好好想一想。

刘邦道:“要说打仗,我确实打不过项羽。你们也打不过。要是按这种比法,那么运筹于军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所谓未战而能先算胜,我不如张良;镇后方,抚百姓,接济粮草,补充兵员,我不 如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所向无敌,我不如韩信。是不是?不光我不如,你们那个敢和他们比?张良、萧何、韩信这种人,那可都是人中豪杰!告诉你们,我刘邦能得天下,那不是因 为别的,就是因为老子能用人杰!项羽他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那才是他败亡的最大原因。你们懂不懂!”

这个道理不难懂,而且说起来它和前一个道理并不冲突。前一个道理说,因为皇帝慷慨,所以大家愿意为他所用,都来帮他。后一个道理说,因为皇帝有眼光,有本领,所以能用人杰,取天下。都是说 的用人。不过那因果关系有些颠倒。前一个道理是说众将认皇帝的仗义,是取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思,那是说皇帝是众人抬着做的。后一个道理是说由于皇帝英明,才能用人杰,从而才能取天下。这是 说的“舍我其谁”的意思。另外,人杰与众人那也有不小的区别,甚至可以将其对立起来。这样看起来,皇帝是在拿他的道理压住将官们的道理。席中的文臣们心细,水平高,他们更是觉得,皇帝是在 拿第二个道理否定第一个道理。

宴席上一时没了声音。人人都在想皇帝的道理。皇帝的道理总是更有道理。

刘邦把众人的沉默当作承认。刘邦就开始封赏了。

头一个就是张良。刘邦要张良在齐国的地面上任选三万户做他的封地。

众人钦羡妒忌得张开大口喝空气。

张良笑眯眯从席间出来,向刘邦施礼为谢。张良现在越来越显得文弱,简直弱不禁风。

张良道:“小臣感谢陛下如此厚赏。想当年小臣初起于下邳,路经留县时,得与陛下相识。此后陛下对小臣所献的计策,多予采用,也幸而有效。小臣常想,小臣此生能够追随陛下,那也是出于天意。 既然是天意,小臣又怎敢居功自得。小臣不敢受三万户封赏。只是皇命不可违,小臣愿得留县为封地足矣。望陛下俯从小臣所请。”

给张良齐地三万户,张良不要。张良只要一个留县。留县僻小,最多两千户。而且明摆着,张良根本不在乎留县有多少户,他要留县,是因为那是他与皇帝的初见之地,他要的是个纪念。

刘邦既感动又高兴。大家要是都像张良这样就好了。刘邦当即封张良为留侯。

下一个封的是萧何。萧何不在场。萧何在栎阳做丞相镇后方。刘邦封萧何巍『睿三万户。三万户是最高封赏。

席中的武将们不高兴了。好几个人当场大吼起来,表示反对。他们先后发言,义正词严地说,咱们舍生忘死在战场拼杀,多的打了百余仗,少的也有几十仗,攻城略地,各有所获。可萧何呢,他一不上 战场,二没得城池,他一个搞后方工作的文臣,凭什么要得这种最高奖!

众将官个个气得鼻孔喷火。刚好萧何不在,这火不发白不发。

刘邦也喷鼻子。不过他的鼻子里喷的是冷气,脸上带的也是冷笑。

刘邦道:“别吵别吵,都听我说!我先问你们:你们会打猎吗?”

打猎谁不会呀。

刘邦继道:“会打猎,当然知道猎狗的用处啦?”

当然。发现了猎物,就喝令猎狗去追去咬。这很简单。

刘邦又道:“是的,打猎要靠猎狗去追赶扑杀猎物。可是,带猎狗去到有猎物的地方,而且发现猎物,给猎狗下令,这些功夫,都是要靠人来做的。你们现在一个个自以为了不起,你们也不想想,就你 们,那也就是猎场上的猎狗罢了,你们攻城略地,就好比猎狗咬住了野鸡野兔那些猎物。说你们有功,什么功?是猎狗的那种功!可萧何呢,萧何他是给你们这些猎狗指示猎物的猎人!你们哪能跟萧何 比呢!”

刘邦此言一出,满场哗然。皇帝竟然把咱们比作猎狗!咱们在皇帝眼里原来只是猎狗!这个比喻也太有创造性了吧。

同类推荐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丁晓兵,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年来,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

    作品将太平天国13年短暂而辉煌的历史,铺排得惊天动地,可歌可泣:从洪秀全金田奋勇起事,到金陵天国姜然落幕,起于腐败亦败于腐败。其间,血与火的惨烈战斗,狡诈险恶的阴谋活动和缠绵悱恻的人间真爱,被作家的椽笔演绎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读这或悲或喜、或怒或哀,久久难以释怀。个性极为鲜明、命运奇序多变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洪宣娇、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物更将永远闪烁在历史的穹苍,他们的千秋功罪任世人评说。本书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描写太平天国最真实、最精练、最可读的一部作品。全书共五十四回,为晚清著名作家,广东番禺人黄小配撰写,首版于清光绪三十二年面世,辛亥元老章太炎为之作,石印本原本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
  • 慈禧御苑外史:德龄公主文集

    慈禧御苑外史:德龄公主文集

    这是一本独特的历史小说。<br/>作为慈禧身边的一等女侍官,德龄公主依据她所了解和亲历的事实,详尽描写了慈禧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与荣禄的初恋,成为皇帝宠妃,辅佐同治登基,扶持光绪即位,逃亡西北,重回北京,直到最后结束对中国将近五十年之久的统治。<br/>德龄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深入探索了这个神秘女人的内心世界,向我们展示了慈禧鲜为人知的一面,书中真实的历史写照,更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德龄公主则更希望通过这本书,停止那些荒诞的流言,让真实的历史得以保存。
  • 赵佗

    赵佗

    本书介绍了秦朝将领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秦拓南疆,屠睢裹尸;史禄凿渠,赵佗戍越;秦开三郡,番禺首县等。
热门推荐
  • 青春懵懂刘少恋爱了

    青春懵懂刘少恋爱了

    林妙妙一不小心惹了个蛮不讲理的家伙,听同学八卦还是连续几年不毕业的学生,差评!差评!结果就缠上了自己,某天把自己“请”去了他的公司,这才发现他是个深沉的总裁。腹黑霸道再霸道,这是对他的评价。结果有一天他居然开对我说“我们在一起吧!”“什么?”他又重复了一遍。总裁拉下叫来说爱情我岂敢不从呢。结果一道道困难袭来压的自己喘不过气来,我还能坚持吗?
  • 生还是活

    生还是活

    唉,年纪轻轻的干嘛寻死觅活的呢,人生多美好啊~,干嘛不好好活下去了,还是以为能有下一世,投个好胎享一世福?幼稚的想法...不定期更新,大概三天一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女王强势归来

    重生之女王强势归来

    前世错信渣男,被爱情蒙了心,重生回到娘胎,那时家还在,还附送随身空间,这一世不在轻易相信爱情,这一世商场女王,医学天才,赌石女神让她一步步走向世界巅峰。还有绝世美男对她的绝对护航。可这一世她注定不再轻信爱情,她最终会被感动吗?
  • 腹黑老师顽皮妻

    腹黑老师顽皮妻

    青春是美好的,快乐的,灿烂的,三对少男少女,从学校开始的爱情在继续,当他们都褪去了青春的外衣,进入社会以后,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坚守爱情呢?
  • 大唐局座

    大唐局座

    小人物穿越大唐,变成李世民的儿子李泰。他创立大唐情报局,开始安逸又刺激的生活。
  • 这奋有毒

    这奋有毒

    自从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人性的力量就彻底展现在世人眼里,每个人都可以凭借心中的信念与情感获得力量。圣教堂里光芒永世不灭主教祷告声不绝于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老夫妻,舐犊情深的父母,所有情比金坚的力量都灿烂的展露在世人眼前。世间最美好的情感都将在这里华丽的绽放。然而背后总是暗流涌动。可秦奋却说,我有一奋,可安天下。
  • 前路的光

    前路的光

    性别成谜的灵魂在网络上存在千万年,为的只是那一天,遇到他,携手他。
  • 你给予的温柔很甜

    你给予的温柔很甜

    【原书名《仅仅对你温柔》】【学霸vs学神】一条猝不及防地娃娃亲,两件带有疑点的死亡,互相不喜的两人在慢慢的相处过程中日久生情。在有人怀疑他们之间的感情时,夏晨曦淡定自若地说:“我会努力将这些差距减小,努力不行,那我就加倍努力,还是不行的话,那我就加加倍努力。反正一辈子那么长,我就不信追不上他的步伐。”在有人质疑她的能力时,殷涵衡勾着唇角说:“我原本不是个很爱笑的人,可在遇见她以后,感觉全世界都灿烂了起来。”原来,寂寞时是自己的手指数脚趾;原来,思念时是连呼吸也会肉痛;原来,一个人就是一辈子。(本文属于从头甜到尾的小甜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女主不是傻白甜。作者原创文章,禁止搬运,若发现,必究法律责任。)
  •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