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25600000048

第48章 朝会之见

重修!第四十八章朝会之见

温体仁现在是东阁大学士,刚刚进入内阁,依附于周延儒之下,是以马上出班附和。

左都御使闵洪学也出班言道,调各省援兵进入山陕,沿途民事也不胜其扰,纷乱滋生罪案频多!

礼部尚书徐光启出班言道:皇帝圣德以当以惜民力,教化愚匪,止干戈而惠泽四海。

徐光启出身东林,虽然与周延儒虽然年纪相差很大,但交往很多过从甚密。

他的弟子“明朝的著名火器专家孙元化”能够巡抚登莱,背后不仅有东林的影子,也有周延儒的一臂之力,其中的关系复杂,不是几句话能说明白的。

但此时,徐光启却属周延儒一系,对他的治政主张较其它人更为了解。

这段话讲完,算是彻底的否决了成基命的主张,而且还为周延儒后续的陈词做了铺垫。

完了!完了!方楠听到这里在心中叹息:成基命过渡首辅的日子应该不会长了,只是他为官廉正,并且很少与人争斗,经常施惠于众人,所以也没有人出来弹劾他。

崇祯增加了周延儒,温体仁,何如宠和钱象坤进入内阁后,对成基命的倚助更少了,之所以还没新立首辅组阁,只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时机。

(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乃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咨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部事宜,然而其还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得以亲自接见。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徐光启的言论,表述的很漂亮,使崇祯非常滿意,现在能少花钱将事办好,是崇祯最期望看到的。

右手摸着光秃的下巴,崇祯轻声问道:即然不调用各省兵马剿灭匪患,那该如何靖土安民?

这时,成基命轻叹了一下退步归班,周延儒,温体仁和徐光启,三人仍站在原地未动。

周延儒等这句话半天了,此刻听闻马上言道:都御使“杨鹤”曾上疏指出“盗贼”之起,“总因饥荒之极,民不聊生”提出了“招抚为主、追剿为辅”可令其赴陕,就任三边总督总理此事。并调关外部分骑兵入陕,以剿辅之!

(三边总督,制节河西巡抚、河东巡抚、陕西巡抚以及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的九镇总兵。)

崇祯心中暗忖:杨鹤并非东林一系,而且也无交集,因此他对周延儒的这个提议,还是比较满意的。

自他登基后,依靠东林和诸党干掉了魏忠贤,收回很多权利,同时也培植了一些北方新晋的臣子。

崇祯登上皇位继成大统,看似手持一副好牌,其实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天启执政七年,看似毫无作为,深居简出的躲在宫中玩玩木匠活,其实这是他故作恣态而矣!

如此一来,魏忠贤施展的卑劣手段,便与他毫无关系了。

他扶植市井出身的魏忠贤,联合北方诸党,打压东林将朝堂搅得腥风血雨,一举击破传承下来的行政制度,使其图有其形,而无其实,通过一个没有根基的宦官,将朝局大政牢牢的掌握在手中,直至最后,政局动荡民生凋敝,为明朝的灭亡,在政治上埋下伏笔!

天启任用孙承宗督师蓟辽二镇,在这一点上就能看出,他不但对朝政的掌控能力很强,而且对时局也有着敏锐的洞察。

耗费大量钱粮支持孙承宗完成了辽西防御体系,达到了亡羊补牢的目的,通过袁崇焕的手,将老奴打伤在宁远城下,由这两件事上便能看出,他隐藏于幕后操控一切!

若是魏忠贤掌控大权,肯定不会让孙承宗去督师蓟辽,除非他疯了。

另一个方面,虽然东林党虽然被残酷的打压,但天启也没有让魏忠贤,将东林斩尽杀绝。

略一思索便知其用意。

崇祯登基后没用多久,便剪除了魏党,也得益于天启在布局中留下的后手。

由此可见,看似荒唐的天启,论头恼才智和狠劲,崇祯都难以望其项背,他对政局的认知和好恶,可能是万历时的朝堂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魏党拔除后,东林在朝中势力惭大,因此崇祯扶持了与东林关系不错的周延儒,以图利用一种温和的手段,遏制东林在朝中的发展,达到平稳主政的目地,进而收回更多的权利。

周延儒进入内阁后也没跑偏,所以崇祯对他的能力,还是认可的,但他看不起自己扶植的张春,和以经战陨的刘之纶等人,这让崇祯对他即爱又恨!

大概的决策以经议了出来,但崇祯仍是走了一下形式,他环群臣:众卿可有什么异议?

臣乔允升附议,臣左都御史曹于汴附议,臣大理寺卿康新民附议,臣太仆寺卿蒋允仪附议,臣府丞魏光绪附议,臣给事中陶崇道附议,臣御史吴甡附议、臣樊尚璟附议、臣刘廷佐附议!

呼呼啦啦,十几个人出班,附议了周延儒的应对,这些人中并不全是他这一系,多是关系到了自身利益。

方楠站在大殿门内,将经过听得清清楚楚,在心中暗忖:杨鹤去了也是白费,银子不到位说什么也没用。

神一魁,高迎祥还好,其它人如李自成,罗汝才,张献忠,老回回,这帮人中没有几个善类,不将他们揍老实,招抚之事只能呵呵了!

杨鹤在朝中自成一体,在湖广四川都有根基,虽非周延儒一系,但与他合作紧密多有助力!

周延儒的目的,不过是想将杨鹤扶到三边总督的位置上,增加他对政局的掌控力,东有孙元化的登莱营,西控陕西三边的九镇边军,他谋划的不可不谓之深远!

可惜应了那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周延儒的布局终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想到这里,方楠的嘴角轻轻的扯动,露出了一丝笑意!

站在对面的张世泽,看到方楠莫名其妙的笑容,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忙呶嘴示意!

方楠这才感觉到“失态”了,板起面孔肃穆站立!

吏部左侍郎孔贞运出班疏奏:开封、归德之间,近河诸州县,与山东、直隶接壤。原有“邪妖”借白莲、金禅之教,煽惑村民,勾结亡命,分布号召,在在有之。近日所获“大盗”,皆挟“妖书”,称王号,纵横闾左,跨州连邑,布满三四百里之内,声称紫微星失道,谋举大事。

孔贞运司职吏部左侍郎、诗文家,字开仲,号玉横,江左池州府建德县(今安徽省东至县)人,孔闻敕次子。是孔子的第六十二代孙。生于万历二年(1574年),万历四十年(1612年)乡试中举。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成己未科庄际昌榜进士第二人(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崇祯听闻孔贞运的启奏,面色一寒眉头也皱了起来,坐在龙椅上沉吟不语,只是看着下面的群臣。

此时的成基命眉目低垂,似是在冥想对策,实是心神疲惫,在那闭目养神。

孔贞远的奏报正应和了周延儒的主张,他面带微笑缓步出班奏道:先皇年间闻香教揭杆暴乱,在那次镇压中,以徐鸿儒为首的教民骨干,皆被诛杀。

今时作乱者,不过蜉蝣残孽尔,之所以涉及数省,多是剪径屑小趁乱取利,万岁无须担忧,各省调集官军逐步清剿,当无大患。

为今之急,乃是山陕之流匪,切不可使其渡河南蹿,袭扰南方,若有疏漏,流匪定会与闻香教余孽,暗通款曲形成燎原之势。

崇祯微微颔首,指领兵部下达通文,要求沿河诸省严防流匪南渡黄河。

孔贞远见事以至此,摇头叹息退回班列!

在殿中的大臣们都清楚,孔贞远为什么积极剿灭闻香教,孔家久居山东,世代积累下来的良田多达数万亩,虽然不如王公贵族私田多,但也颇据规模。

闻香教作乱,祸及山东,河南两省,多是孔府私田之地,作为孔家之人,孔贞远如何不急!

但现在的形势比人强,他也只能咬着牙忍了,几名与他交好的御史,都是周延儒一系,无奈的看他两眼表示安慰。

次辅钱龙锡这时出班,向崇祯躬身施礼,缓缓说道:以抚为首,以剿辅之,固然可以减少战争对国力民生的耗度,但也不能过于乐观,仍需预筹,充足钱粮才能应对。

山陕匪患恶习以久,粗鄙勇武不易教化,虽圣德予其恩惠,匪众也未能缅怀,所耗钱粮,能否填其欲壑,实难定论。

钱龙锡是根红苗正的东林党人,成基命是东林三老之一“叶向高”的弟子,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他一直再下面憋着,此刻见崇祯和周延儒一系心情甚悦,急忙喊两嗓子,给他们轻轻的泼盆冷水!

成基命这段时间,看出来崇祯的意向,以经有些心恢意冷,但钱龙锡却不愿见到,东林一脉因此在朝中失了气势。

在魏忠贤的打击下,不仅东林三老全部亡故,骨干重臣也凋零待毙,很多老臣同青年仕子,都以经投身近两年“娄东二张”组建的复社,虽然在朝中仍同气连枝,但也不复当年东林的辉煌!

成基命明白钱锡龙的意思,这时他缓缓的睁开眼睛,出班言道:闻香教余孽在河南,山东两省做乱,若不能及时清剿,日后恐危及漕运,造成北方物资匮乏,伤及国本!

同类推荐
  • 结社

    结社

    在这个蒸汽与电力交替发展的世界上,生存着普通人与具备异能力的“异能士”。当过去与现实连接,使命和预言重合,当普通人与异能士相遇时,世界的混沌开始加速。
  • 粉色官场:晚清那些事儿

    粉色官场:晚清那些事儿

    本书主要介绍了晚清官场如一浑沌世界,在黑色腐败的布景中总能找到些粉色的踪迹,为这些故事添加粉色的,则是女人。江山、美人,难取难舍,风月场中官官相护;桃花运、官运,运运相连,宦海风波谁可预测?女人隐蔽的身影却成了书写晚清官场的重要动因。
  • 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

    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

    曾国藩这个人,就是一个在错乱的时代,让自己的人生活得明白的人。公正地说,曾国藩绝不是一个机灵的人,与常人相比,书呆气更浓重。而最终他又突破了制约书呆子的终极困境,把书本中的抽象理论,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终于石破天惊地破门而出,始成一代宗师大家。这其中的每一步路,都浸透着令人惊讶的人生哲思。
  • 全球通史1

    全球通史1

    本书介绍了史前至公元前500年人类的历史故事,包括史前人类、尼罗河传奇、灿烂的两河文明、古希腊的荣光、神奇古印度等。
  • 重返大荒记

    重返大荒记

    大荒进入新的轮回,黄帝一统大荒,设立五族,分而治之。水族烛龙觊觎黄帝位已久,诱惑天子骄奢淫逸,又设计分崩他族,最终致使大荒纷乱,天下三分。看少年公孙弃如何一统大荒,还大荒子民平安盛世。在一次次的阴谋与算计中,他也随之明白,自己心爱的人到底是谁。
热门推荐
  • 呆萌仙妻:神君很护短

    呆萌仙妻:神君很护短

    呆萌星星与腹黑太阳神的欢脱初恋。初遇时,她为他的忧郁而迷惑,“我们做朋友吧。”再遇时,见他身边有神女意图不轨,那还得了?“放开,这个太阳是我的!”机不可失,南歌倾月下定决心去表白:“北曲昱辰,你过来一下,我有个恋爱想跟你谈谈。”她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却不料,正中那个腹黑小师叔的美人计。傲娇如他,却屡次受挫,这个呆萌星星,到底惹了多少人呀?不光是捡了一个便宜哥哥,还有一个妖魅的美人师兄,连北斗七星,都围着她转,星神什么的也就算了……还有一条龙,说是要守护她?神马……连天帝、神君也是她的靠山?腹黑的北曲昱辰遇上呆萌的倾月,却悲催的发现,只剩下被欺压的份儿了。
  • 创迹英雄

    创迹英雄

    一个奇怪的梦,一串神奇的项链,把俩个陌生人联系到了一起,一场梦中的预见成就了男主的一番丰功伟业。一个中途辍学的留学生,一个天才科学家,一个普通的女白领,三个人一台戏。他们历经海啸、地震、穿越、怪兽群攻...最终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聪慧,拯救了地球!
  • 神级王者系统

    神级王者系统

    当平凡遭遇血与火的淬炼,强者之魂开始在隐忍中觉醒,不败的力量复苏。于是,一切恐惧都将烟消云散,只剩无休止的征战。诸雄争霸,强者为尊!我为强者,谁与争锋?……王正,从一个高富帅一夜之间沦为一无所有的屌丝。当人们以为没有了老爸的他只会一蹶不振时,他却在慢慢崛起。当远古的神秘系统找到他,不败的力量便开始复苏。谁说屌丝没有春天?谁说没落的高富帅就不能继续风骚?只要热血还在燃烧,平凡也能铸就至尊!
  • 恋上皇室冰公主

    恋上皇室冰公主

    她------冰凌皇室的公主,性格很冷,却与她性格天差地别的死党来到“落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将面临着种种困境,最后,她是否能得到属于她的幸福?让我们进入文章了了解吧!!!!!
  • 奋斗路上

    奋斗路上

    以一家三代人的奋斗为主线,讲述近百年来我国社会历史的的发展变化。三代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各自有着不同的理想,也都努力追求着自己的梦。本书从冀东地区的抗战史出发,首先是第一代人赵天丰为革命事业奋斗了大半生的故事,接着伴随而来的,是第二代人赵国春参军后响应改革开放下海经商的跌宕起伏经历,最后是第三代人赵煜在党和国家的新政策下从农村走到城市,日子越来越好。
  • 沉舟无漾春已暮

    沉舟无漾春已暮

    他说,如果人早先知晓了自己将要降临的地方,好些人不会再来了。他说,我不是不会选择,我是不能选择。他说,有的人想来生成为一棵树,一只鸟,一朵云,树会病,鸟会殒,云会散,如果可以,我就做一沉舟,腐在水里,清静无为。。。你,生在岸边就好。他说,郝沐春,别来无恙。我只想说,沉一舟,你这混蛋。
  • 繁花时节再逢君

    繁花时节再逢君

    她,聪明伶俐,诡计多端,连天族太子的婚都敢退。他,高傲冷酷,不苟言笑,讨厌女人,却又一次次栽在她手上。她,温婉可人却奸诈狡猾,搅乱朝堂,扰乱他的命数。他,冷面无情却心细如尘……他们,历经三生三世,不忘的便是找寻……
  • 儒家信仰之道

    儒家信仰之道

    上古至西周时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的变迁及哲学思想的产生,为儒家及诸子百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成为儒家和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 所幸此生遇见你

    所幸此生遇见你

    如深海中的鱼群,找不到光亮。所幸此生遇见你,甚是欢喜。从未想过寻求一抹光亮,从未想过得到谁的救赎。我想,我这一生最幸运的事便是遇见了你吧。先生眸若星河,一眼便让我沉醉了。……黑夜如约而至,我拾阶而上,寻你与光明。或许我是真的很喜欢你。你深邃的瞳孔,冷漠的眼神,一举一动都让我陶醉光亮那么可怕,你还是不要朝我奔过来了,你只要停在那里,我为你,堕入黑暗。如果你朝我奔来的结果是遍体凌伤,那就让我于黑暗中寻你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