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47600000003

第3章 第二讲 《逍遥游》(上)

首先,我们讲《庄子?内篇》的第一篇:《逍遥游》。要分三章来讲,因为这篇《逍遥游》相当长,文章最为美妙,我若是跑马看花地讲过去,未免可惜。何况庄子本人的文采与他的哲学观念,最鲜明地体现在《逍遥游》和《齐物论》里面。因此,这篇《逍遥游》值得我们好生读。以我本人的经历来讲,我读初中时,国文老师是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名叫王纯良,他就给我们选讲了《逍遥游》,那一年我十三岁。由于《逍遥游》这篇东西深深地影响了我,即使当时我不懂什么哲学与人生观,我也感悟到了《逍遥游》中所表现出来的奇特的想象力,特别是写大鹏鸟飞的这一段。十三岁那一年留下的影响和我后来喜爱文学都有关系,所以请大家把《庄子》看做一部文学著作,好生学习。

先看题目,《庄子?内篇》七篇题目很有讲究。第一,每篇题目都是三个字。第二,这三个字的结构,都是“×-××”结构。比如“齐—物论”,“齐”是一个词,“物论”是一个词;“养—生主”,“养”是一个词,“生主”是一个词;第三篇“德—充符”,又是这个结构,接着下来,“应—帝王”,全部是“×-××”结构。唯独“逍遥游”不是,是“逍遥—游”,是“××-×”结构。那么《内篇》七篇题目就不统一,因此我就怀疑,在当初,庄子写这篇的时候,题目不是“逍遥游”,而应是“游逍遥”。“逍遥”是一个词,“游”又是一个词。“游遥游”的意思是,生活在一种逍遥之境,这种境界在《庄子》书上,有多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是一种超脱于现实之外,用我们的内心和精神所构成的一种乌托邦境界。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没有一个地方名叫逍遥,那只是我们的一种心态,我们的一种观念。

庄子把这一篇作为开头,和庄子本人的人生观有密切的关系。庄子是个悲观主义者,庄子认为人世间的一切都不可救药,是无可奈何的,一个智慧的聪明的人,在这样一个现实里,只有去追求他个人的内心生活。这就是庄子的基本观点。那么这不是说庄子很消极吗?对的,从这个角度说,如果跟儒家的“修齐治平”比较起来,庄子是教人后退,不是教人往前冲的。更不用说跟墨家比了,墨子完全是苦行主义者,一天到晚都在实践他的理想,都在干预生活。庄子恰好不是,从这个角度说,他是消极的。但是《庄子》整个著作,由于作者的眼光锐利,对于现实人情和统治者的手段都有极深刻的认识,因此文章具批判性,始终战斗,把各种虚伪的,枉费心机的,以及统治者的各种弊端,全都给说出来。从这个角度说,庄子也是积极的。那么我们理解庄子,应该从多方面去看,这样我们就能了解真实的庄子。然后我们进入正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我很奇怪,庄子为什么说一个地方叫北冥。北是北方啊,到了北方的顶点。冥是黑暗,你看冥字上面那个盖盖(冖)读mì,像器皿上面盖的布。下面是一个“日”,是太阳,那就意味着太阳被遮住了。“日”字下面是“六”,“六”就是“庐”,就是房子。“冥”字用这三个字构成,会意出黑暗的意思,黑暗一片叫做“冥”。那么庄子他怎么会知道,到了最北方,有一个地方叫做冥,意为黑暗?而且尤其奇怪的是他在后边还说到南冥。南冥也是黑暗,他从哪里知道的?我们现代人知道北极有半年是黑天,南极也有半年是黑天。庄子怎么会知道北极和南极各有半年是黑暗一片?我想对于古人,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他们。远古时代的人,他们可能到过北极和南极,见过那里各有半年是黑暗。我们中国这样一片辽阔的土地,从低纬度到高纬度,幅员这么广阔,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发现了,在中国这一片土地上,从北半球北温带越往北方走,冬天的夜晚越长。那么很自然,古人就能够顺理推断出,越往北方走冬夜越长,到了北方的顶点,一定是有半年黑天,所以取名叫北冥。显然这不是庄子的发现,是早在庄子以前,先民就有这种认识。这个想象就已经使人着迷,半年黑夜。

北冥那个地方有鱼,“其名为鲲”。“鲲”这个字,按照《说文解字》说的:“鲲,鱼子也。”鱼子就是鱼卵。显然庄子的这个“鲲”不是指这个,它是一条大鱼。我们从音韵学角度来推断,他说的“鲲”,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鲸”,俗呼鲸鱼。“鲸”用“京”发声,“鲲”用“昆”发声,只不过“鲲”读刚音,“鲸”读柔音,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样大的一种怪鱼,引发想象,就喜欢读下去。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鱼又变成鸟。已经说了,鲲就是鲸。那么鹏又是什么呢?“鹏”这个字用得最早的就是庄子。实际上这个“鹏”,就是华夏古今所传说的“凤”,由于feng这个f音和peng这个p的音在古代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鹏就是凤,凤就是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只说背,整体之长可想而知。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个“怒”字就是我们今天所用的努力的“努”。古代没有“努”这个字,只有“奴”字,“奴”有努力之义。这里并不是指发脾气,是说这个鹏,鼓起翅,努力飞。它的翅膀在天空展开,就像悬挂着的云彩一样。“垂”就是悬挂,“垂天之云”就是挂在天上的云。

【是鸟也,】“是”在古文里不是“是非”的是,而是“这个”,就是“此”或“斯”。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运”就是旋,就是运转。繁体“運”字里边为什么是个“軍”字?这是由于古代的野战部队扎营都是绕一个圈,把他们的战车摆成一圈,士兵在圈子里边休息,所以“軍”也有圆的意思。沿着圆周运转,所以这个“運”里边是个“軍”字。这里是说海要旋转。奇怪,似乎庄子那个时代就有人知道有洋流的存在,冥海才会“運”,不然不会转。先秦诸子中没有一个关心海运不运,以及地球的北极在哪里,南极在哪里这样一些事情。特别是儒家不喜欢了解这样的事情。老子呢,全部讲的是哲学,孟子讲实干,倒是《庄子》涉及了一些大地科学。

“徙”就是迁徙。为什么北冥这个冥海一旋转了,大鹏鸟就要迁到南冥去呢?这很简单,北冥的海水都在旋转不停的话,就没有安静太平日子了,所以大鹏鸟不得不飞离而去。

我们要把“徙”字点明是很重要的,因为读《逍遥游》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错觉:这个大鹏鸟是如何自由,北冥旋转了就往南冥飞,何其逍遥。但是庄子说得很清楚,迁徙是不得已。由于北冥海在旋转,无法安定,无法过上正常生活,它只好搬家。这就暗示了,这样一个伟大的鸟,也是被动的,它没有绝对的自由,并不逍遥。

【南冥者,天池也。】你看他文章写到这一句“则将徙于南冥”,就把笔收回来,庄先生就来解释“南冥者,天池也”。他怕读的人不懂什么叫天池,解释道南冥就是天池。什么是天池?自然形成的就叫天,积水的一片地方就叫池。天池就是天然的海洋。不用说,北冥也是天池,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造的。这个天,指的不是天上。

【齐谐者,志怪者也。】写到“南冥者,天池也”,把笔放下,跳过,又去给你说其他的事情。有一本书,是齐国人著的,名叫《齐谐》。这个“谐”不是“和谐”的意思,“谐”是指一种有趣的言说。齐国有一本这样的书,记录了大鹏鸟的事情。庄子怕读者各位不信,说他瞎编些什么北冥、南冥,庄子说有书为证,《齐谐》这本书记载有此事。“志”者,记载也;“怪”,异事也。所以《聊斋》叫《聊斋志异》,志异亦即志怪。

历来研究《庄子》的,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齐谐》是一本书,理由就是南北朝时有一本《续齐谐》。第二种说法:齐国有一个人名谐,是人。两种说法都通。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注意这个“水击三千里”,不是“击水三千里”。庄周是宋国人,宋国在今河南东部,山东西南部,安徽西北部。古代的宋国继承了一个亡了的商朝。商朝亡了以后,商朝文化人到宋国去了。因此,宋国这个地方的语词结构就和周朝有所不同。“水击三千里”按照一般的写法应是“击水三千里”。庄子把它倒转,从这些地方或许能窥见远古的商文化。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鹏要起飞,很不容易。不是说翅膀一展开就能飞,它要把大翅膀撑开,在北冥海里用力击水冲浪三千里,就是起飞的跑道都要三千里,然后才能够离开水面升空。这个想象力,我们说不清。升空以后,还要“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个“抟”字我们现在还在用,口语说“这个人去‘抟’那个人”,“抟”就是绕圈圈,逐步靠拢,那个人就被抟到你这边来了。这里也是,大鹏鸟要起飞,不是一飞就冲到天,它必须绕成一个螺旋,慢慢盘旋盘旋,这样才能升空,跟我们今天的波音飞机一样,不是呜的一下它就上去了,是从机场起飞后慢慢旋转以后才飞上去。我就很奇怪,庄子他又没上过天,怎样晓得必须要这样抟着才能上,而且抟着扶摇。“扶摇”是一个名词,不是动词,“扶”的古音读pu,古代传说东海那边有树叫扶桑。“扶摇”,读音puyao。“扶摇”是一种风,即龙卷风。Puyao二音拼起来,就是piao,字的写法就是“飙”。《尔雅》说“扶摇谓之飙”。很多人将“飙”写错了,三个“犬”写成三个“火”。大鹏鸟升空九万里,这九万里不是直线升上去的,而是慢慢旋转上去的。这种奇特的想象,很符合波音飞机升空,实在让人佩服。

【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鹏鸟升空到九万里,从北冥飞到南冥去,即飞到南极海。怎样飞去的?去以六月息者也。“六月息”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庄子》原文掉了一个字,原文应该是“去以六月一息者也”。就是说,从北冥到南冥航程太远,飞六个月还得停落下来,休息一阵,然后再飞。另一种解释,“六月息”就是六月间的风。“息”就是我们呼的气,鼻子出的气叫“鼻息”,我们说仰人鼻息,呼的那个气又叫“气息”。六月间夏季有台风,“六月息”指夏季的台风。那么《庄子》的原文就是说,这只鹏升空到九万里以后,仍然不能自由飞到南极去。我们以为它很自由,十分羡慕,结果不是。“去以六月息者也”,“以”就是用,它要依靠六月间的台风,要有台风,它才能够飞那么远,不然它就飞不去。以上两种解释都通。

以上引了齐国的一部书或者齐国一个叫谐的人的话。这很可能是庄先生给我们开玩笑,根本没有这个人也没有这么一部书,因为迄今为止,在先秦诸子著作里,尚未发现一部书叫《齐谐》。庄先生怕你们不信,引用别的说法作证,实际上是他编造的。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齐谐”的话引完,又回到正文来,读了这一句,心里不知道有多快活。但是读者不一定懂,初读我也没弄懂。我年轻时,老师给我们讲野马就是草原上的野马。几十年以后,我在读一本经书(《楞严经》)的时候,看到那上面写到“野马阳焰”,哈,恍然大悟,野马并不是指草原上的野马。夏天,如果是大平原,太阳把地面晒得非常热,贴着地面的空气被加热了以后,就会发生波动,我们远远望去,看到地平线上好像波浪一样,空气在动,视之如野马群奔。古人说的看见平原野马在那里跑,这样一种景象,开载重货车的司机会看到,只是他们没有读过《庄子》,不会晓得就是庄子说的野马。有些司机夏天路上开车,水泥路面烤得燥热,他在驾驶座上看见前面好像有水在动,开过去一看没有水。

他看到的有水在动就是空气在波动,那个就是“野马”,又叫“阳焰”,就是阳气形成的火焰。“野马也,尘埃也”,野马也好,尘埃也好,都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庄子说的“生物”是说万物都有生命,“野马”、“阳焰”正是有生命的微粒在互相吹气。“野马”那样大的景观,尘埃那样小的景观,它们都在动。尘埃是在怎么动呢?我们很多人曾住过瓦房。瓦房上面要安一匹亮瓦。到了某个季节,太阳就从玻璃瓦上面把一个光柱照下来,照到我们室内。如果我们室内很黑的话,那么小娃儿就看见光柱里面那些尘埃,千千万万的尘埃,在光柱中间飞。如果我打个喷嚏,阿嚏,飞沫简直像千千万万降落伞在空中落。这种景观就是庄子说的尘埃。尘埃在那里飞,由于它们彼此在那里吹气,就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你看,我们又遇到这个“息”字了,“息”就是吹气,就是风。万物都因风而动,同大鹏鸟一样“有待”,都不逍遥。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我们看到一片蔚蓝的天空,那是真正的蔚蓝色吗?“正”就是真,我们看到天空蔚蓝色,就真正是蔚蓝色的吗?庄子提出怀疑,很伟大。我们看到天空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太阳光线进入大气以后,偏蓝的色彩发生漫射,因此天空呈显蓝色,实际上天空是没有任何颜色的。是庄子第一个提出这样的怀疑,认为蓝天不是天空真的有什么颜色。但是天空究竟是什么颜色他也说不清楚,他就是怀疑。“其正色邪?”这个“邪”字又作“耶”,相当于今之“呀”,用于疑问。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也许这一片苍苍的蓝色,是由于距离太远才形成的。庄子不相信天穹如盖子,认为天空无限远。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最使我们产生敬意的是这一句。庄周早就知道,所谓上下是相对的。我们抬头看见天空是蓝色的。如果我们到了外太空,再来看我们这里,同样要抬起头看,也看见一片蓝色。“其视下也”,就是他在那里看我们这里。“亦若是则已矣”,也同样是这样的法则吧。这个“则”不是虚词,而是指规律。就是说,由于距离远,我们看天空是抬起头看,天是蓝色的,这个是规则;在天空那里看我们,仍然跟我们看天空是一样的,也是抬起头,也是看见一片蓝色,是一个“则”,法则。先秦诸子没有哪一位讲过这样的道理。庄子他从哪里来的这些知识?他怎么会知道,到了遥远的太空,看我们地球,不是要低头看,而是要仰脸看,看我们这边,同样是一片蓝色,谁告诉他的?所以我怀疑他是外星人,呵呵。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什么叫“且夫”?就是回过头来我们再说,换个题目再说。他这里讲了一个常识,大船必须在深海里,因为水把船背负起来。如果水太浅薄,不够深厚,船就起不来。庄子用这个打比方。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再打一个比方,拿一个杯子,倒一点水在坳堂之上。“坳堂”是什么,这个“堂”不是客厅,这个“堂”是坑凼的“凼”,古代字少,这里借用。“坳”就是“凹”。凹下去的一个凼,就叫“坳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就是把一杯水倒进凹凼里,“则芥为之舟”,就只能扯一根小草做船。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如果把水杯放到凹凼里面,它就“胶”了,“胶”,杯子着底,水托不起来了,就叫“胶”,胶着嘛。原因是什么?“水浅而舟大也”,水浅舟大嘛,所以浮不起来。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然后回过头来,同样的道理,风如果太薄了,也就是太小了,也没有力量把大鹏鸟的巨大翅膀抬起来。这一段解释了为什么大鹏鸟“去以六月息者也”,为什么需要六月间的台风,因为它的翅膀是这样大,没有台风它就要落下来。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所以升空了九万里之后,所有的风都在它翅膀下面。庄子以为就是这风把它抬起来的,其实助它起飞的呢,是上升气流,地球表面的上升气流把它抬起来的。总之,它“有待”于风,它不自由。

【而后乃今培风,】“培”是“”旁,是借用字,今天来写就应该写成“扌”旁,即“掊”。古代没有“掊”这个字,只好借用。那么风够厚了,大鹏鸟的翅膀就猛拍这个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以后,青天就在它的背上,这是很壮观的景象。“夭阏”就是中途夭折。一旦翅膀底下不来风,从北冥飞往南冥就要夭折,就要从高空落下来。但是现在九万里高有充分的把握,风也够厚,不至于半途熄火,就不会落下来了。

【而后乃今将图南。】这样它现在能够按原来的计划向南飞去。这个“图”就是计划。

以上无非再一次说,大鹏鸟是没有自由的,它飞起来以后,如果底下的风一旦不来了,它还得落下来。因此它一定要升高到九万里“而莫之夭阏者”,就是要不至于中途降落,这个时候它才向南飞去。

这里有“图南”两个字,前面又有一个“抟”字。宋代有陈抟老祖,姓陈,名抟,字图南。他取这个名字,显然是从《庄子?逍遥游》来的。这个陈抟老祖是个道家人物,他取名字从《庄子》书上找,那是顺理成章的。妙的是,图南二音可拼成抟。

【蜩与学鸠笑之曰:】“之”即它,指大鹏鸟。蜩与学鸠笑大鹏鸟。

【“我决起而飞,】这个蝉对斑鸠说:“我们能够突然一下飞起来,不像那个鹏,光是飞都很麻烦,水击三千里,哪里像我们这样方便。”“决起而飞”,要飞马上就能飞。“我”即我俩,指蝉和斑鸠它们两个。

【枪榆枋,】“榆”是榆树,这个我知道。“枋”是什么树,我查不出来,大概古代宋国不知道把哪一种树叫做枋。“枪”是动词。古代造这个“枪”字,指的是标枪,那个才是最早的枪。把标枪一下投过去,也叫“枪”,是把名词当做动词使用。就是说,我们要飞,就像标枪那样的,一射就上去了,一射就飞到榆树上或者枋树上,比大鹏鸟还自由呢。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时”就是有时,我们气力小了,一下飞不到那个树枝,“而控于地而已矣”。“控”就是控制,控制自己停下来落在地上。哪怕有时候我们飞不到,停下来不就完了,这也比大鹏鸟方便啊。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就是“何以”二音拼成,有“何必”的意思,何必要飞九万里,还要飞到南方去?这是蝉对斑鸠说的。“之”是动词,不是虚词,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就叫“之”。比如说:今日午后,之市图书馆。“南为”的“为”是“做”的意思。把动词放到句子最后,这种句子结构是非常怪的。严格说来,应该是:“奚以为之九万里而南。”把这个动词“为”放到最后,大概是古代的语言习惯。这是蝉和斑鸠嘲笑大鹏鸟的话。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和“之”一样,都是动词“去”。“莽苍”是什么呢?我们在平原上,望到天边地平线,一片平林,莽莽苍苍,那里就叫莽苍。“适莽苍者”说的是小鸟,蝉和斑鸠。它们要飞到莽苍那里去,可能不过一公里远,但是对它们来说这就远得很了。斑鸠要去那里觅食,肚子吃得胀鼓鼓的,那个“果”形容肚子鼓。吃饱了飞回来,肚子还是胀的。意思是说没有飞多远。

【适百里者宿舂粮。】说的是人,如果出门到百里以外去,就要“宿舂粮”。“宿”是头天夜晚,“舂”就是捣米,“粮”就是粮食。宋国地瘦人穷,旅人可能吃的是高粱米。要出门怎么办呢?那时候路上没有开饭馆的,出门就先要在头天晚上把高粱舂出来,筛了,粮食带在身上,这叫“宿舂粮”。意思是说,要到百里以外,先要准备好粮食。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如果还要走得远,到千里之外去,那就要“三月聚粮”。要准备三个月的口粮,不然就走不成,太远了。

【之二虫又何知。】这个“之”就是“此”,这两个虫,怎么知道这些道理呢?一个蝉、一个斑鸠,它们只能够飞到一公里外的莽莽苍苍之处去。如果要它们到百里以外、千里以外去,就超出它们的想象。世界大得很,一只蝉一只斑鸠,它们的世界只有方圆一公里,它们的全部知识都被圈定在这一公里以内。至于一公里外是什么,这两个虫,一无所知。

大家注意,刚才说的虫指蝉,这好懂。斑鸠怎么也叫做虫呢?原来中国古代把所有的生物都叫做虫。蛇、龙叫鳞虫,因为是带鳞甲的。凤、鸟叫羽虫,是长羽毛的。老虎、豹子叫毛虫,不是现在树上的毛毛虫。《水浒》里把老虎叫大虫。人叫裸虫,生下来是裸的。所有生物都叫虫。所以庄子把斑鸠也叫做虫。

就是这样的两个小虫,它们怎么会知道那些道理呢?人是有等级上下、范围大小、职能高低之分的,低层次的弄不清高层次的在干些啥子。至于你我,弄不清楚省委那边一天到晚在开啥子会,省委也不知道中央在开啥子会。怎么会知道,他们层次高。我们都是蝉和斑鸠,只晓得自己的一公里的世界。

【小知不及大知,】刚才已经把知识的等级分出来了。准此,所有存在的生命,都分小知、大知。蝉和斑鸠是小知,鹏就是大知了。人呢,知道得更多。人要看报,而鹏不看,鹏又是小知了。这就是小知和大知相对的区别。也不是说我们就高,外星人也许比我们知道得更多,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做些啥子事情。这样比,我们又是小知了。

【小年不及大年。】刚才说知识,现在又说年龄寿命。有些生物寿命短的就叫小年,寿命长的就叫大年。生物分各种阶梯等级,与寿命短的比是大年,与寿命长的比是小年,都是相对的。

【奚以知其然也?】就是“何以知其然也”。“奚”就是何。就是问你怎么晓得这其中的道理呢?自己提问,然后自己回答。

【朝菌不知晦朔,】“朝菌”是夏天雨后,又出太阳,乡村竹林里啊,田边啊,长出来的野菌。朝菌的生命短得很,拿阴历来说,晦是每月下旬,朔是每月初一。“晦朔”就是从本月的下旬到下月的初一,这个距离是相当近的,至多七天,朝菌命太短了,前不知晦,后不知朔。

【蟪蛄不知春秋,】“蟪蛄”是蝉的一种,俗名金蝉,很小,夏天最热的时候出来,夏末死亡。蟪蛄永远不知道曾经有一个季节叫春天,因为它的生命一开始就是炎夏,它会以为世界就是这样热,夏天还没完它就死了,因此它也永远不知道有秋天。金蝉不知道什么叫秋高气爽,你如果对它讲秋高气爽,它永远无法理解你在说啥,当然,它也不懂什么万紫千红。

【此小年也。】这些都是小年。

【楚之南有冥灵者,】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就是中国最南方了,楚之南,就是很偏远的地方了。楚国之南,有一种树名叫“冥灵”。这是什么树,我也不知道,当做传说看吧。

【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这种树长得慢,一千年才算一个春秋,才算它的一年。此树长寿得很,不像我们三百六十五天就是一年,它要一千年才算一年。美国有一棵红杉树已活了六千年。六千年对于冥灵来说只活了六年,所以长寿。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说远古时代,还有一种树叫大椿,巨大的椿树,更加长寿,八千岁才算一春,又过八千岁才算一秋,那岂不是要一万六千年才算它的一年。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刚才说树,现在转回来谈人,谈一个叫彭祖的人。“乃今”就是至今,“以久”是说以它寿命长久,“特闻”就是特别闻名。现在风行旅游,全国很多地方都想把招牌拉进来,这个说彭祖是我们这儿的,那个说彭祖是他们那儿的。彭祖,经考证,不是一个人,彭祖是一个部落。在商朝,这个部落是在后来的彭国,彭国又在彭城,彭城是在现在的江苏徐州,那个地方的部落,在商朝时已传了好多代。他们这个部落,每个首领都叫祖,后人说彭祖八百岁,是指首领一代一代加起来,有八百岁。到庄周的时代,彭祖已经是神仙传说了。

【众人比之,不亦悲乎!】把你我这些普通人拿去和神仙彭祖比的话,不是显得我们很短命、很可悲吗?

这一段再一次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等级层次之分,低层次与高层次之间互相是不了解的。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只有人生百年,人到七十就已经古来稀了。前除少年后除老,中间不剩几多年,况有忧伤与烦恼。我们的生命短得很。

他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刚才不是说了,人分等级,蝉和斑鸠跟那个大鹏鸟更不是一个层次的,中间层次间隔太多,彼此无法了解。世界往高端和低端都是无限。我们所知有限,我们的生命这样短,只有几十年。人类的历史也很短,人类进化进入现代智人阶段,也不过才几十万年,几十万年之前还是猿人,都是无法跟茫茫无限的宇宙、悠悠无限的时间相比的。我们愈骄傲愈可悲。那些扬扬得意之徒读了庄子这些话,都会萌发自知之明,不会狂妄自大。如果说读了《庄子》有什么好处,也许这是一点好处,知道自己很小。

【故夫知效一官,】“故”,所以。“夫”,彼等,那些。所以那些知识刚好够做某一官职的人。

【行比一乡,】他的表现在他家乡很是突出。

【德合一君,】他的修养能够满足做一个小邦君主的需要。

【而征一国者,】能被聘到某一小国去服务。这几句是说这位老兄很有本事,他的知识够做个芝麻官,他的表现在乡里还不错,他的修养能够给一个主子服务,他可以到县城当个公务员,就那么大。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就这样一个小公务员,他也把他自己看得伟大得不得了,正如笑话大鹏的小鸟。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像这样一位扬扬自得的老兄,却不免被宋国的隐士荣启期笑话,说他见识渺小。

由此可见人有等级,低级的总被高级的嘲笑。那么荣隐士又是什么样的人呢?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哪怕全世界的人都来赞扬他,他也不当一回事,也不更勤勉。这个“劝”就是勤,所以从前的成都商业场叫劝业场。劝业就是勤业,好生努力经商就叫劝业。全世界都来赞扬他,他都不会因此更加勤快。你看鲁迅先生写的那个阿Q,阿Q在舂米,旁边的人说阿Q舂得好,阿Q就使劲舂,一下他就很勤快了。宋荣子这样的人,全世界都来赞美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感到自己很伟大。他本不在意别人的表扬。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同样,哪怕全世界都来声讨他,他的情绪也不受影响。“沮”就是情绪受影响。他就是这样的人,不受层次等级的约束,超脱了这些,是真正自由的人。所有前面说的,从大鹏鸟起,至蝉为止,都生存在各种等级里,都有一定的见识把它们限制在里面,都不能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说句实在话,我们现代人大部分也做不到这点,人家只要对我们稍微表扬一下,我们就猛地努力工作,人家只要说我们不好,我们连晚饭可能都吃不下了。我们都是“小”人,都不自由。尤其“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那种境况实在太可怕了,我是做不到“不加沮”的。别说举世而非之,只要“文化大革命”一来,几个红卫兵把我揪出去,我一下就吓成一摊泥了:“我有罪,我有罪。”读了《庄子》,你就明白了你自己,不自由。

【定乎内外之分,】像荣启期这样的人,他完全分得清楚,什么是内,什么是外。内就是你自己的事情,外就是与你不相干的事情。有的人活在世上,始终没有弄清楚外和内,他自己的事情他不晓得,今天说这个人不好,明天说那个人不好,他就是不清楚自己的不好,他没有“定乎内外之分”。还有些人整天瞎操心,不是他的事情,他跑去忙,到处谈说别人的事情,哪一个又升了一级,现在已经是副厅级了,哪一个又如何到中央去了。你只是个小公务员,却把内心完全用到外面去了,没有悟到内外之分。你连自己门前的雪都没有扫干净,倒去说人家的瓦上有霜,这就叫不明白内外之分。

【辨乎荣辱之境,】像荣启期这样的人,他分辨得清楚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很多人就是不能够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光荣,什么是真正的耻辱。这样的人太多了,听了句表扬,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自己就晕了。

【斯已矣。】这就到顶点了。一个人把内外分辨清楚,把荣辱分辨清楚,就算到顶点了。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彼”指的是荣启期。“数数然”就是对所处的现实世界能看出很多明堂,一条两条三条,能谈出很多内幕来,就像我们现在的人,国家的政策方针啦,股票会不会涨啦,房屋的价格啦,他都能“数数然”谈很多。荣启期不这样。荣启期对于现实世界从未“数数然”,就是不想多打听,那些与他无关。他只关心改善自己的品德,改善自己的处境,改善自己的精神,使自己能够获得愉快。“数”,有一个意思,排得很密就叫“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个接一个,我们把它叫数目。它排得很密,所以叫数目。“数数然”就是密切关注的样子。

【虽然,犹有未树也。】纵然是像荣启期这样,还有事情他做不到。这个“树”是动词,树立起来的意思。“犹有未树”,还有做不到的事情。意思是像荣启期这样的人,仍然不逍遥。因为很可能,荣启期还未能做到无待,这样他就不逍遥了。至于哪方面还不够,庄子没有说。

【夫列子御风而行,】“夫”就是那个。“御”是驾驭。列子能够驾风飞行。

【泠然善也,】三点水的“泠”不是两点水的“冷”。“泠”,就是我们说的水清凌凌的意思。说列子在空中驾风飞行,肌肤能感觉到清凉的空气,觉得非常舒服。“善”,本意为羊肉美味,用在这里就是非常美好、非常安逸的意思。

【旬有五日而后反。】列子飞行一次半个月。十天为一旬。列子飞半个月后再飞回来,能够在空中飞半个月之久。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说列子的为人很高尚。“致福”就是创造幸福。列子对于创造幸福这样的事情并不太关心。

【此虽免乎行,】对于列子说来,步行他已经免了。他可以不骑马不乘车,驾起风就在空中飞了,这不是很逍遥自由了吗?

【犹有所待者也。】但是他还有所待,就是还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凡是有一定的客观条件才能实现的事情,皆是有所待也。凡是有所待的事情,皆非真逍遥也。刚才我说了,像大鹏鸟那样飞也要有所待。要待风啊,风要够厚啊,这样飞到空中才能更高。如果不这样,就完全失去自由,不是真自由。列子不是真自由。第一,他只能飞半个月。第二,列子是御风而行,必须要驾驭风,一级二级风他就飞不起来。所以列子也不是真正的逍遥游。

怎样的才叫逍遥呢,留到后面说。

【若夫乘天地之正,】“若夫”就是“假如说”。有一种人,他所驾乘的是天地之间的正气。

【而御六气之辩,】六气,阴气、阳气等。说有一种人,能够乘天地之正气,又能够驾驭六气。

【以游无穷者,】他到了一个无限的境界里去游。【彼且恶乎待哉。】这个“恶”要读wù。这句话是问话,就是他那样的人,还有什么可待的?他就不需要风了,只需要天地的正气以及六种气,这些在大气里永远存在。这种人就是庄子说的神仙。

同类推荐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老子原来这样说

    老子原来这样说

    本书内容简练,分别从人生、做人、智慧、修心、养生、处世、竞争、忍让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老子的智慧学说,以清晰明了的解说方式向人们讲解了人生的心态、感悟及真谛。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斐德罗篇

    斐德罗篇

    两个重要的对话提供重要的见解柏拉图主义的神秘和审美方面。菲德拉斯讨论爱的心理,导致熟悉柏拉图式的形式作为对象的概念超越情感。
  • 九十思问

    九十思问

    《九十思问》一书是著名哲学家张世英教授对九十余年人生及学术的回顾,也是对中华文化未来走向的思问。第一部分“归途——我的哲学生涯”着重记述了作者在西南联大时的故人往事,兼及各个重要时期作者的求学历程及其时代背景。第二部分“随想漫谈”是近两年来的学术随笔,主要内容是讲自我的独立自由和个性解放。
热门推荐
  • 皇妃逃逃甩手逆袭

    皇妃逃逃甩手逆袭

    极尽风流的八域皇上唐轩域他爱情不专、招了太多皇妃进宫。皇妃逃逃先是受尽百般萌宠、后遭虐过度、终于忍无可忍的皇妃逃逃愤而离宫出走、转而甩手逆袭。严谨的构思、三维描述、作者皇妃逃逃竭尽才力为你呈现另类皇妃的高贵形象、呵呵、她的性格秘不示人……
  • 异界之东方幻想

    异界之东方幻想

    带着游戏系统穿越到艾尔文大陆,在这片神奇的大路上,充满了奇迹。魔法与斗气,妖灵与魔兽,冷兵器对战热武器,攻城巨兽与百米机械巨人。在这个混乱的世界,看一个小混混如何一步步走上巅峰刷新无耻的下限。
  • 电竞大神只想谈恋爱

    电竞大神只想谈恋爱

    某天,电竞圈炸出一条发消息!三个女生竟然决定走上电子竞技之路!她们真的能成功吗?江挽馨觉得自己其实挺幸运的,她说想玩电竞,闺蜜男闺都双手赞成,还在竞技路上收获了爱情。一路上经历风风雨雨,身边都有人时刻陪伴。
  • 青楼王妃

    青楼王妃

    她清雅若芙蓉,却因一颗眉间红砂,沦落风尘青楼,她淡泊如止水,却逃脱不掉一个无稽预言,成为“神女”,卷入乱世权谋。人道红颜祸水,她即使躲避这祸水之咒,奈何倾世容颜终难掩,偏偏惹得众生妒。一切是造化弄人,还是有人居心叵测?多事之秋,他既然一心天下大业,为何偏与她一小女子过不去。世事沉浮,辗转几何,几番沉沦后,她只问他:“你既然唱了这出戏,为何不将戏唱到底?”他淡漠地答她:“我怎会料到这世上会有一人让我假戏真做,如今,我已然分不清哪一出是戏,哪一出是真,还如何唱下去?”可惜,戏再真,依然是一出戏,入戏太深,谁将万劫不复?她将头轻伏在他肩上,莞尔一笑:“不论它真真假假,妾身愿与你夫唱妇随。”
  • 末日之洪水灭世

    末日之洪水灭世

    主角:李杨身份:蓝星原住民(非重生,非穿越)金手指:一项能力,可收集正负面情绪能量,通过这些能量达成自己的想法,又或者是愿望,指令。(例如主角想要让天空变得晴朗,想要让自己的力量变强,想要让别人无条件服从自己,想要拥有一把手术刀,想要获得控制水的能力等等等等……)世界背景:冰块陨石,蕴含灵气,核弹击碎,核辐射与灵气融合成一种特殊能量,碎冰块落入地球,全球乌云遮空,连日暴雨,导致水位迅速上升,水淹全球。故事线:人类在水中收集资源,在水上重建家园,特殊能量使人类发生特殊异变,科技树发生歪斜。//其余暂待……
  • 都市异能之神指

    都市异能之神指

    一把辛酸泪,一曲肝肠断……你孤独的身影留给了世界,当你一生渴望友谊时,迎来的却是背叛。你抬头,看着天空,那颗星,很亮!可你却无法到达。你毅然决定,抛弃世界,可世界却有无法抛弃你了。你的命运,就是这样!
  • 末世之养虫女王修炼记

    末世之养虫女王修炼记

    重活一世的于微带着仇恨重新归来,她这次要成为末世里绝对的强者,然而掌握自己本命异能的灵虫天灵灵却是个欺软怕硬的怂包货。战斗时不给力?没关系,吼两嗓子就好。没有随身空间?收个废柴孵化器孵些灵虫也能顶上用。没有男主?她一个人强就可以了!且看她如何带领着手底下的一帮灵虫打手走向彪悍的战斗生涯。(本文无cp,男主太帅,被我毙了!)
  • 塞维拉的挽歌

    塞维拉的挽歌

    我们不曾忘记那个被称作光芒与玫瑰的时代。即使漂泊他乡,昔日不再,赞歌仍旧传唱。如今,回归的号角吹响,勇士踏上征程,昨日的伙伴已是陌人,罪恶的苗芽在萌发。愚蠢的人啊!为何抛弃当下,追逐幻影般的过去。恶魔的爪牙已经伸向,来之不易的第二个家。战争终将又一次卷走所有的美丽,那注视世界的人,应该做点儿什么?什么都不做,他只会静静的看着新生命创造的世界,像那时候一样美丽而罪孽深重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健康怀孕一点通

    健康怀孕一点通

    本书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