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00

第100章 论语颜渊篇(4)

【心学讲评】子张问崇德、辨惑,有一高远立德之心,而本无以立,则用无以行,德不崇矣。辨之于物能惑我之中,而不辨于我之所自惑,则愈辨而愈惑矣。夫子告之曰:夫德者,实得之于己之谓也。得于己者,尽其心之所必尽而无所假之谓忠;因乎理之所不可违而无所疑之谓信。奉此以居心,而德皆实矣。由是而行焉,义之所在,因乎物之所宜,而成乎事之所自制。有一事则有一事之义,有一事之义则不恃其成见而徙心以从之。如是,则心纯乎理,而行皆顺乎道,超越乎流俗虚伪之陋,而日新以成大业,乃崇德之实切也。若夫惑之所辨,岂物之能惑我哉?我自惑耳。惑起于不自持,而成乎不可解;惑成于不自觉,而且至于不能自保其终。有人于此,可爱而爱之,可也;未必其可托以终身,而欲其生,若无此人而遂不能自立者。可恶而恶之,可也;未必其不可与戴天,而欲其死,若无此人而始可以自适者。夫此情也,而可保乎?爱恶不衷之以道,而岂有恒哉!则且于其爱也,而既欲其生,必将有所忤而恶之,而又欲其死。造化生死之权,憾其不自我操;国家生杀之法,怒其不如我意。乃至回顾其初心而不堪自问,试一思之,岂非惑乎?裁之以理,而无任其情;为其可继,而不任其一往,辨之于此而已。

《诗》不云乎:弃旧姻而思新特者,虽诚不以其富而移其情乎,亦只以旧者见可憎而弃之,新者见可喜而矜为异尔。夫《诗》之言,“不以富”者,固诗人忠厚之词,而天下实有此于义无取,于利无得,逞一时趋新见异之情,颠倒于一念之妄动而不自知,有如此者。详味《诗》言,不可废然思返乎?德立于处心制事之实,而惑解于反思自省之念,皆无事外求之也。

【元典】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译文】齐景公问政。

【诸儒注疏】齐景公,名杵臼。鲁昭公末年,孔子适齐。

【元典】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译文】孔子说:“君象君、臣象臣、父象父、子象子。”

【诸儒注疏】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

【理学讲评】齐景公,名杵臼,一日问政于孔子。孔子对说:“为政以叙彝伦为先,彝伦以君臣父子为大,必也。君尽为君的道理而止于仁,臣尽为臣的道理布止于敬,父尽为父的道理而止于慈,子尽为子的道理而止于孝。君、臣、父、子各尽其道,则治理由此而治,乃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若于此忽焉而不图,岂所以为政乎?”按,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失陈氏厚施于国,则君不君,臣不臣矣。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则父不父,子不予矣。故夫子告之如此,所以深儆之也。

【元典】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译文】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

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

【诸儒注疏】景公善孔子之言而不能用,其后果以继嗣不定,启陈氏弑君篡位之祸。

杨氏曰:“君之所以君,臣之所以臣,父之所以父,子之所以子,是必有道矣。景公知善夫子之言,而不知反求其所以然,盖说而不绎者。齐之所以卒于乱也。”

【理学讲评】景公闻孔子之言,深有契于心,遂称赞说道:“善哉此言,真切要之论也。如果君不成其为君,臣不成其为臣,而君臣失其道;父不成其为父,子不成其为子,而父子失其道。则纪纲颓败,法度废弛,国之灭亡无日矣。国家虽富,米粟虽多,吾岂得安享而食之乎?”景公知善夫子之言如此,亦可谓本心之暂明矣。然卒以继嗣不定,启陈氏篡弑之祸,岂非悦而不绎,吾未如之何者欤?

【心学讲评】圣人经世之道,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无他,明伦以立纲纪之原,而礼乐刑政,皆由此出,则久安长治,而立国于不倾。乱亡之主唯不知此,故祸生于微,而成于大。迨其有不可救药之势,有至人者,奉至正以语之,未尝不感愤追悔,而憾其已晚。虽然,又岂终不可挽之使正乎?齐景公问政,亦从其末流之失正,而求所以善之也。孔子对曰:立乎朝廷以正百姓者,君臣也;相为继统以守国家者,父子也;夫君臣父子,亦各尽其道而已。君且无问其治民也,而但念其何以立民上而不忝;臣且勿问其事君也,而但念其何以受爵禄而不惭;父且勿问其贻谋也,而但念其何以为严君而无愧;子且勿问其顺亲也,而但念其何以承统绪而非诬。故有恩有威焉,君正其君也;有职有分焉,臣正其臣也;爱以其理,教以其道,父正其父也;爱敬因于性,名分因于序,子正其子也。凡先王之以立人伦之极,而为礼乐刑政之本者,此而已矣。苟能是,岂非立国于永安而称盛治乎?

夫子之治,固万世不易之常道也。而景公不能以礼立国,使陈氏亟夺其民,宠庶子荼而逐其长子阳生,于是篡逼之势形,而争立之祸且信。乃闻夫子之言,正中其危亡之隐忧,怅然自悔,而深为感服,乃曰:善哉!夫子之言,令吾遐想夫伦明治定之美,而怵然于祸至之无日也。夫君臣父子各得其理,上下相忘,亦不自知其安耳。信如君不君焉,而无以统其民,则不成乎君;臣不臣焉,越分思逞,而君不利有此臣;父不父焉,无以正其家,而子不戴其父;子不子焉,怀私忘亲,而父不能有其子。虽承世有国,而危乱且生。吾其能安享人上而食其粟乎?

呜呼!景公之言,怆心知惧而痛自伤,非无自知之明也。于此可见天理之在人心者不昧,而圣人之大经大法,足以持危定倾,而非不切于权宜之论。使景公因此而改之,抚其民,以使权臣不敢生僭越之心,立嫡以全庶孽,夫岂有不可挽之势?而情衰于既耄,以不终用圣人,圣人亦将如之何哉?

【元典】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译文】孔子说:“仅凭片面之词就可以断案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

【诸儒注疏】“片言”,半言。“折”,断也。子路忠信明决,故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

【元典】

子路无宿诺。

【译文】子路履行诺言从不拖到第二天。

【诸儒注疏】“宿”,留也,犹宿怨之宿。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记者因夫子之言而记此,以见子路之所以取信于人者,由其养之有素也。

尹氏曰:“小邾射以句绎奔鲁,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路之一言,其见信于人可知矣。一言而折狱者,信在言前,人自信之故也。不留诺,所以全其信也。”

【理学讲评】片言,譬如说一言半句。折,是剖断。狱,是争讼。由,是子路的名。稽留隔夜叫做宿。诺,是有所许于人。子路无宿诺一句,是门人说的。孔子说:“人之争讼者,各怀求胜之心,情伪多端,变诈百出;听讼者,虽极力以讯鞫之,尚有不得其情者矣。若能于片言之间,剖断曲直,使各当其情,而人无不输服者,其惟仲由欤?”盖仲由为人忠信明决,惟其有忠信之心,故人不忍欺;惟其有明决之才,故人不能欺,此所以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门人因夫子言,遂记之说:子路平日为人,最有信行,若受人之托,已应承了,则必急于践其言,曾未有迟留经宿而不行者。其为人忠信如此,则其所以取信于人者,正由其养之有素也。夫子称之,岂无自哉。

【心学讲评】治狱之道,以断为主。民之不若而至于有狱,求免之情与求胜之心,无可止息之机。辞不决则情不戢,情不戢则辞愈无穷,将有一事而引及数事,一人而累及数十人。故断之一朝,则无可复争而乱乃定。虽然,非听狱者以诚求其情,以信守其言,则已情不固,而奸民乘之矣。

夫子知此之未易,而以许子路曰:治狱者,欲其止争而息民,岂不贵于片言而立折哉!乃欲折之而未可也,民之乘我者无方,而我之守法也且不能以自主。求其可折者,其由也与!自守其所折,而虽有奸顽,莫能乱也;民守其所折,而虽有变诈,不敢复萌也。由之能断,由有其能断者在也。

于是记者体夫子所以许子路之故,而原子路之素行以征之曰:夫子之许子路,以其无宿诺信之也。可为可焉,否为否焉,信于理即信于心,信于心即信于行。则使之治狱,民知其据理之无疑也,守法之不迁也,知其终不可移而妄心自息也。片言之下,情尽法立,可以折者,不信然乎!盖为政之理,有可从容顾虑而曲全者,而惟狱不然。早息一日之纷争,则奸民穷而良民安。自非大道行而狱讼息,舍子路其谁与归?

【元典】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孔子说:“审案,我跟别人一样。我想做的是:使案件消失!”

【诸儒注疏】范氏曰:“听讼者,治其末,塞其流也。正其本,清其源,则无讼矣。”

杨氏曰:“子路片言可以折狱,而不知以礼逊为国,则未能使民无讼者也。故又记孔子之言,以见圣人不以听讼为难,而以使民无讼为贵。”

【理学讲评】听讼,是听断狱讼。犹人,是不异于人。孔子说:“为人上者,因民之争讼,而判其孰为曲、孰为直,此事我也可以及人,不为难也。然要不过治其末,塞其流而已。必也,正春本,清其源,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民知耻向化,兴于礼让,自然无讼之可听,乃为可贵耳。”这是门人因孔子称许子路,并记其平日之言如此。盖治民而至于使之无讼,则潜消默夺之机,有出于政刑教令之外者,视彼片言折狱,又不足言矣。明君观此,可不以德化为首务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为政者以苟且之术,立功名而自见其能,亦未必无可着之迹也。若思夫民之所以待治于有道者何若,我之所期效于民者何若,则未易言矣。今夫民之有讼,而为上者听之得其情,而折之以理,使直者伸而曲者服,人以为此可示劝惩而纳民于正矣。乃以吾思之,审之以明,决之以断,吾讵不犹入哉!若吾之所期效于民,与民之所待吾而治者,岂徒此乎!吾所有志而未逮者,民之各安其分,以成姻睦之风者,不有无讼之可尚乎?民不能无讼,有使之无讼者在;吾何以使民无讼,有所以使之者在也。我仪图之,尽其养之之理,而人可以自得而无求,正其教之之道,而人皆有耻心以自闲。而且德修于不言不动之地,以成乎兴仁兴让之风,则不待禁止其争,而民志自畏。斯古之帝王所以化民成俗,而尽元后父母之道者也。吾所期者在是,故轻刑名而崇德教,窃有志焉,而何暇与今之从政者较得失也。

【元典】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子张问政。孔子说:“勤勉为公,忠心报国。”

【诸儒注疏】“居”谓存诸心。“无倦”则始终如一。“行”谓发于事。“以忠”则表里如一。

程子曰:“子张少仁。无诚心爱民,则必倦而不尽心。故告之以此。”

【理学讲评】政,是治人之道。居,是存诸心者。倦,是倦怠。行,是施诸事者。忠,是尽心而无伪。两个之宇,都指政说。子张问于孔子说:“如何是为政之道?”孔子告之说:“凡人心所存主叫做居,设施于事叫做行。为政者,孰无所存之心,但始虽如此,而其终不免于倦怠,则其为政不过苟且而已。必也居之无倦,如何养民而使之得所,如何教民而使之成俗,念念在兹,始如是,终亦步亦趋如是,不以时之久远,而少有懈惰之意,则政自有恒,而治民可期其成效矣。为政者,孰无所行之事,但事虽如此,而未必出于真心,则其为政不过虚文而已。必也行之以忠,凡制田里以养民,兴学校以教民,肫肫切切,外如是,内亦如是,一皆本于真德实意,而不徒为粉饰之具,则政皆实事,而德泽自然及于民矣。”盖政虽多端,皆由一心以为之根本,未有始终表里一于诚,而政有不举者。是道也,小可以治一邑,大可以治一国,又大可以治天下,虽圣人之至态无息亦不过此。有为政之责者,可不知所务哉。

【心学讲评】子张闻政,子曰:先王所垂之典法,当时所急之猷为,君职之所宜尽,民事之所当勤,皆政也。乃当其未为,矢志于必为,而筹度其所以为之者,则居于心是也。乃以其未尝得为也,见为难而姑置之,见为易而或忽之,于是而倦心生焉,则筹之不熟,而即有可为之时,且失之矣。惟存之不忘,以待时而应,而不惮此心之常勤,则不患其行之不当也。逮乎必为,决志于为之,而决意于得为者,则其行之时矣。乃其因势而利于为也,以为法所固然,而以奉行为故事;以为才所优为,而以涂饰见才能。于是而有不忠者矣,则动不以诚,而即有甚美之法亦无当矣。惟竭尽于己以无歉于心,而以体事物之极致,则一如其所居之夙志也。以此为政,事有不治而民有不化者,未之有也。若夫所居所行之纲纪文章,则故典可循,因时而施之,而何以问为!

【元典】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广泛学习、遵纪守法,就不会误入歧途!”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诸儒注疏】“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恶之异,故其用心不同如此。

【理学讲评】这是孔子论君子小人用心之不同。说道:“君子见人行一件好事,便诱掖之以助其所不及,奖劝之以勉其所欲为,务期以成就其美而后已。若见人行不好的事,则规戒以晓其惑,沮抑以挽其失,务期以改易其恶而后已。”盖君子之心,有善而无恶,故见人之善其心好之,惟恐其志之不坚而行之不力也;见人之恶,若身有之,惟恐其名之玷而身之辱也。小人则不然,见人之为恶,则迎合容养以成其为恶之事;见人之为善,则忌克诋毁以阻其为善之心。盖小人之心,有恶而无善,故见人之恶,即喜其与己同,惟恐其不党于己也;见人之善,即恶其与己异,惟恐其或胜于己也,其用心之相反如此。是以国家用一君子,则不止独得其人之利,而其成就天下之善,为利更无穷也。用一小人,则不止得被其人之害,而其败坏天下之善,为害更无穷也。人君可不审察而慎用之哉!

【心学讲评】夫子曰:士大夫之趋尚,百姓之违从,在主持世教者之用心而已。一君子兴,而天下多君子;一小人出,而天下皆化为小人。天下人之心,随一人之心而易,实有以劝之止之者也。世虽衰,一行之士不无美行;世虽盛,未教之民不无恶心。其在君子也,心喻于为美之条理,可以因材而就,而其用心也,乐天下之同向于善。有美者则奖其已能,扶其未至而成之;若夫恶,则其所深恶,劝戒之,沮抑之,弗使成也。惟然,故中材之士皆自奋于君子之途也。而小人则反是矣:美,其所不喻也,而又忌其相形,苟有可以沮抑之者,无不尽其巧心;恶,则其所可相授者也,而又利同恶之相济,所以奖扶之者,且不惜其勤苦。惟然,则苟非独立不惧之君子,未有不从之而日趋于恶也。呜呼!君子、小人,操世教之权,而人心风俗因之以大异,则辨邪正以为宗主者,可不慎哉!

【元典】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季康子问政。孔子说:“所谓政治,就是正直。您以正直做表率,谁还敢不正直?”

【诸儒注疏】范氏曰:“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

胡氏曰:“鲁自中叶,政由大夫,家臣效尤,据邑背叛,不正甚矣。故孔子以是告之,欲康子以正自克,而改三家之故。惜乎康子之溺于利欲而不能也。”

同类推荐
  • 辩谬篇

    辩谬篇

    辩谬篇是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的著名作品之一,诠释着哲学中逻辑思维的真正涵义。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其中辩谬篇就是其中一部对逻辑具体剖析的书籍!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大全集》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和规范版本,涉及文学、哲学、政治、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分类明显。为便于广大读者研读,现分为上、下卷精心编辑出版。上卷内容主要包括“《厚黑学》原典”、“李宗吾自述”、“名家谈李宗吾”、“厚黑教主传”以及“历史上的厚黑名人”等;下卷内容包括“活学活用厚黑学”和“曾国藩官场厚黑镜鉴”,重点放在“活学活用厚黑学”这一编,从为人处世、职场官场、推销经营、情场交友、人情世故、厚黑口才等诸方面,详析、评述“厚黑”原理,做到厂内容丰富全面,举例生动活泼,阐释深入浅出,故事精彩而富有哲理。
  • 哲学家波伏娃

    哲学家波伏娃

    本书共八章,在梳理了波伏娃在萨特与梅洛-庞蒂论战中的作用之后,将她的哲学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来界定,涉及的议题有自由和压迫的关系、自由的悖论、以萨德为例探讨性别境遇,最后汇总到《第二性》一书中,揭示了波伏娃对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三大话语的批评。
  •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罗素的智慧

    罗素的智慧

    罗素以哲学家名世,但真正纯哲学的著述,尚不及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那篇嘉奖辞所说:他拥护人道主义的理想及自由的思想,写下了多姿多彩而意久深远的著作。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书正是这一贡献的总结,春内容包括:道德的准则、自由之路、不幸之源、幸福之路、爱情与婚姻。罗素的道德哲学给我们许多启示,罗素的思想使我们受益无穷。爱因斯坦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热门推荐
  • 姐姐又掉马甲了呢

    姐姐又掉马甲了呢

    人们:元鹿不分皂白污蔑人打人,真是什么人都有元小尘:姐姐是世界上最好的姐某警长:元小姐祝警官英勇破案,抓获佣金头子人们:那还不是个学渣,就算好又怎么样?某研究所元老: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北离:哦,你的马甲可真多!老婆,还有吗?元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进虐文里成了倒霉女主

    穿进虐文里成了倒霉女主

    南夜离,一个网文圈十八线的作家,专注虐文一百年,经常有坑不填,还太监了好几本书,好不容易写了本书有点名气,结果又被自己给作死了,女主虐心虐身,最后还挂了?男主孤独终老?因为结局意难平而遭到广大读者寄刀片,又一不小心车祸穿进了自己写的虐文里,还好死不死的成为了那个悲催女主……女主光环?那是不存在的,简直就是倒霉体质,虽说她是男主亲妈,但她还是个男主毒唯,所以拯救女主第一步就是千万别组cp,可是说好的我不可爱,不要引起你的注意呢慕时,南叶离笔下的男主,豪门家世是标配,邪魅狂狷是霸总人设,一言不合壁咚是常态,当这样的他遇见了她“你这样更可爱了,我好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中二校草求交往“无论你是谁,我只知道慕时非你不可”总裁大人霸气宣誓主权“不,你找错人了,我不是你的女主啊啊啊”瑟瑟发抖的南夜离只恨自己为啥要给女主这么悲催的命运呜呜呜(简介无能,1V1,身心干净,甜宠无虐)
  • 剑侠外史

    剑侠外史

    额,纯属剑侠情缘手游46区专属搞怪专区...........无视
  • 小鱼仙官

    小鱼仙官

    重温香蜜沉沉烬如霜之后,心疼小鱼仙官爱而不得,有所感悟。此文为短篇,寥寥数语,给他一个完美的结局。重温香蜜小鱼仙倌美好。
  • 伏天大圣

    伏天大圣

    妖魔乱世人道亡,朱门酒肉白骨汤。谁说寒门无贵子,我为大明状元郎。天子堂中歌正气,紫禁城上书文章。万古长夜不生我,人间正道是沧桑。……大梦初醒,古峰成了兰若寺中一个起死回生的文弱书生。白骨铺床,妖魔舔牙,他精血亏空,手无缚鸡之力……逢场作戏一张嘴,笑迎大佬抱大腿。死中求活之后,古峰才明白了乱世中的安身立命之道,那就是……表面上唯唯诺诺,翻脸时重拳出击!……PS:书友交流群:798414844
  • 某末世里的火焰君主

    某末世里的火焰君主

    去另一个蓝星里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成就至尊吧!
  • 人生高起点——成功素质解析

    人生高起点——成功素质解析

    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的事物;成功意味着个人的欣欣向荣;成功意味着更好地享受生活;意味着获得赞美,赢得尊敬;成功意味着自由;更重要的是,成功意味着生命中更多的快乐与满足,意味着胜利,意味着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 十方武祖

    十方武祖

    这是一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武到极致,可破天地,十方俱灭。穿越男苏凡来到这里之后,忽然惊奇的发现,自己变成了苏家的四少爷,一个只有十来岁的小正太......无穷天地,凭我驰骋。不尽星空,任吾纵横。三千大道,万类争雄。十方世界,唯我独宗。
  • 科技大帝

    科技大帝

    封展华带着各种科技知识到了1891年,从此一个科技大帝开始崛起了。他是科学家里面唯一当了开国大帝的,也是全世界的开国大帝里面科技成就最高的。在科学界,他都懒得去领诺贝尔奖了,因为他的诺贝尔奖牌都论斤来算。在政治界,他用科技知识武装起来了强大的军队,替他推翻腐朽的满清,打败了各国侵略者,开疆拓土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强国。所以,他是科学家里面的大帝,大帝里面的科学家。所以,他后世被称之为科技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