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07

第107章 论语子路篇(3)

子适卫,将有意于用卫也。冉有仆,是其艺足从政,而可奉行治法者也。夫子见卫民之比屋连井而居也,叹曰:“庶矣哉!”国有人,而我施治,幸之也。卫自东徙以来,无兵戎灾眚之害,天假以治,而可失此时乎?斯时也,凡夫修之于上,行之于下,取斯庶民大共之情,不一之性,调燮之,安辑之,以成乎王者之良,夫子固有一大全之局在于意中,而举行之无难者。

冉有问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庶在民,而加之者在上也。子曰:庶不可以不富也,富之焉耳。夫日富之,而不言所以富者,民不一,而或可使富,或不可使富,初无一成之法,使之各得其所。而念及于富之之权在上,则自清心寡欲,以至于求民之疾苦而制其生聚,有不可一词毕者。道至备,而皆富之之事也。庶不可不富,而夫子之以治庶者,必不自富而止。

冉有问曰:“既富矣,又何加焉?”富既可加,而加之者当不徒富也。子曰:富矣,不可以不教也;教之焉耳。夫日教之,而不言所以教者,民不一,而或可以教,或不可以教,初无一定之制,使之各正其习。而念及于教之之责在上,则自正躬率物,以至于因民之好尚而曲为裁成,有不可一词毕者,道至大,而皆教之之事也。

使夫子得卫而用之,亦不过富与教之两端,而过化存神,自有其不测之妙。乃斯时也,民之庶一入夫子之目中,而富之教之,全于夫子之运量。道至约也,而用至大;事易举也,而理无穷。不然,则课耕桑者富强之邪说,修庠序者俗儒之虚文,岂足尚哉!圣人之言,精意寓于大纲之中,言治者不可不深体也。

【元典】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一年就能初见成效,三年就能大见成效。”

【诸儒注疏】“期月”,谓周一岁之月也。“可”者,仅辞,言纲纪布也。“有成”,治功成也。

尹氏曰:“孔子叹当时莫能用己也。故云然。”愚按《史记》,此盖为卫灵公不能用而发。

【理学讲评】期月,是周一年之月。可,是治理可观。成,是治功成就。昔孔子怀匡世之志,抱经纶之具,而不得试,故感而叹说:“当今之世,无用我者耳。诚使有人委我以国政而用我焉,虽至于周一年之月而已,将见弊者革,废者兴,纪纲法度渐次就理,皆有可观者矣。若至于三年之久,则化行俗美,礼备乐和,民生以厚,民德以新,而治功成矣。”惜乎不得少试,而使其徒托诸空言也。

【心学讲评】夫子之道,可以兴王道于衰世,而天下不知也。不得已而自言曰:天下之犹可为也,吾道亦非有难行者也;用不用听之天下,我无所容心焉。而所以应天下者,可自计也。用我而使我为之,为之期月,吾于期月之中,因其国,因其民,因其政,而或因或革,随之而行,已可成乎吾所治之规模矣。用而至于三年,三年之中,吾为之渐而成焉,不忧天之我违,不患人之不我顺也。凡吾之所以治者,其有成必矣。三年而后,守之者在人,神而明之者在道,而皆三年之所定也。此吾之观世观我而自信者也。用不用,天下也,吾何知焉!

【元典】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孔子说:“‘善人治国百年,也可以战胜残暴、免除杀戮了。’这话很对啊。”

【诸儒注疏】“为邦百年”,言相继而久也。“胜残”,化残暴之人使不为恶也。“去杀”,谓民化于善,可以不用刑杀也。盖古有是言,而夫子称之。程子曰:“汉自高、惠至于文、景,黎民纯厚,几致刑措,庶乎其近之矣。”

尹氏曰:“胜残去杀,不为恶而已,善人之功如是。若夫圣人,则不待百年,其化亦不止此。”

【理学讲评】善人,是天资仁厚的人。胜残,是化残暴之人。去杀,是不用刑戮。孔子说:“古语有云:善人治国,累代相继,至于百年之久,则世德积久,和气薰蒸,亦可以化残暴之人,使之同归于善,不用刑杀而天下自治矣。古语如此,诚哉是言,信有此理也。”盖凡民之心,有善无恶,其所以放辟邪侈而陷于刑辟者,岂无仁义之良哉?惟上之人无以感之耳。善人为政,虽未必德业全备、礼乐修明,只以其一念醇厚之心,积之而化,便可使刑措不用,但须先后相承,迟以岁月耳。若夫圣人之治天下,何待百年,其效亦岂止此而已哉。

【心学讲评】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夫子之所志也。乃目击夫民之多暴而君之尚刑,乃思善人而称古语,曰:上失其道,民之安忍无亲而相为贼害,弗能禁焉,而以刑杀威之,残终不可胜也。今思古语,而庶几其有善人乎!语云:“善人为邦百年。”性之良者钟于一人,善人不易得也。得之而或处于下,未必为邦也。一善人为之,而无以继之,不能百年也。为之百年,而善人之道成,天下争向善焉,虽不可以兴礼乐而成雍熙,而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善人本无杀之心,而残者之风衰止,则可去也。斯言也,期其效于久远,序其绩于小康。且难言之者;而以实思之,诚哉是言也!以一人好生之心,与举世相戕之俗,相争于治乱,不践前王之道法,而孤行一意之慈和,自不能急喻之积虐之俗,而慰其并生之志;非但善人之力止于此,而实世道之衰已甚也。

呜呼!善人且不得而见之矣,残其何自戢,而杀亦何由止乎!

【元典】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孔子说:“如果有英明领袖兴起,一定要经过三十年才能实行仁政。”

【诸儒注疏】“王者”,谓圣人受命而兴也。三十年为一世。“仁”谓教化浃也。程子曰:“周白文、武至于成王而后礼乐兴,即其效也。”

或问:“三年、必世,迟速不同,何也?”程子曰:“三年有成,谓法度纪纲有成而化行也。渐民以仁,摩民以义,使之浃于肌肤,渝于骨髓,而礼乐可兴,所谓仁也。此非积久何以能致。”

【理学讲评】王者,是圣人受命而兴。以君主天下者,三十年为一世。仁,是教化浃洽。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仅可以胜残去杀,不过小康之国而已。若乃至治之世,仁恩涌漉,教化浃洽,举天下之大,如人一身,血气周流,无不贯彻,才叫做仁。今明主不作,民之不被其泽久矣。如有圣人受命而起,欲纳天下于同仁之域,恐亦未可遽期其效。必是积之以渐,仁心仁政,涵育熏陶,至于三十年之久。然后深仁厚泽,浃于肌肤,沦于骨髓,天下之人皆涵濡于德化之内,而相忘于熙皞之天也。夫岂一时可致者哉!”此可见非王道不足以成至治,非悠久不足以行王道。盖惟唐虞之万邦时雍,成周之宇宙泰和,可以语此愿治者当知所从事矣。

【心学讲评】夫子曰:治至于仁而极矣。然不至于仁,则天地生人之理,大君合四海于一心之道未合,而治不足以久长。仁者,疴痒相知,哀乐相感之谓也。王畿与侯、甸无殊治也,天子与庶人无二心也,君子与野人无异意也。故大礼行焉,大乐兴焉,和同而化,各安其土而互相爱,岂易言哉!此必王者之兴乎,而犹未易言也。如有王者拨其乱反之正,以仁育之,以义感之,以信孚之,止戈省刑,生理裕而眚灾不作,必世之久化成焉,然后可得而致也。遐思王者而重为斯民望,能勿慨然乎!

【元典】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孔子说:“自己身正,治理国家还会有什么问题?自身不正,又怎能让群众身正?”

【理学讲评】从政,是为大夫而从事于政治。孔子说:“为政所以正人也,而其本在于正身。苟能居仁由义,动遵礼法,先自正其身矣,则上行下效,捷于影响,其于从政而正人也,何难之有?若立身行己,一有未善,不能自正其向,则表仪不端,焉能率下,其如正人何哉?”

【心学讲评】夫子示从政者以政本曰:士出而从政,则规谏以正吾君,靖共以正同列,修职以正有司,守法以正百姓,皆其任也。上下正而道无不行,功无不立。虽然,岂求之君民上下哉!苟行不营私,志不崇欲,言必法言,行必善行,而正其身矣,则上不我尤,下不敢慢,而于从政乎何有!如其不能正其身也,以私而背公,以利而弃义,以怊淫敖慢而自恣,则争于廷,令于野,而欲以正人,反顾己躬,先自愧矣。人将绳我以礼,而纠我以法,将如之何?今之从政者,所以尸位而无能为,有以哉!

【元典】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冉子退朝。孔子说:“怎么这么晚?”答:“有公事要商量。”孔子说:“是私事吧。如果有公事,我虽然没当官,也会知道。”

【诸儒注疏】冉有时为季氏宰。“朝”,季氏之私朝也。“晏”,晚也。“政”,国政。“事”,家事。“以”,用也。礼:大夫虽不治事,犹得与闻国政。是时季氏专鲁,其于国政,盖有不与同列议于公朝,而独与家臣谋于私室者。故夫子为不知者而言,此必季氏之家事耳。若是国政,我尝为大夫,虽不见用,犹当与闻,今既不闻,则是非国政也。语意与魏征献陵之对略相似,其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有之意,深矣。

【理学讲评】朝,是鲁大夫季氏私家之朝。晏,是晚。政,是国政。事,是家事。以,是用。古者大夫虽致仕,犹得与闻国政。昔者冉子为季氏宰,朝于季氏而退,来见孔子。孔子问说:“今日何退朝之晚也?”冉子对说:“适有国政,相与商议,所以来迟。”孔子说:“此必是季氏私家之事耳,非国政也。若是国政,则我旧日曾为大夫,虽已致仕不用,于礼犹得与闻之。今既不闻,则非鲁国之政明矣。”是时季氏专鲁,其于国政,盖有不与同列议于公朝,而独与家臣谋于私室者。故夫子阳为不知而言,所以正名分,抑季氏,而教冉子之意深矣。

【心学讲评】上下之乱也,先窃其实,而犹存其名;窃之已久,则并其名而窃之。至于并窃其名而不忌,而大乱遂不可解。君子欲正其所窃之非,必先急夺其名。鲁之政在季氏久矣,始而以国之政为己之事,既而遂昌言之曰:家之所谋者政也。冉子仕于季,且习而不知其非。其朝于季氏而退,非早食之时也,子问之曰:“何晏也?”家事简而常朝有度,故异之。冉有则对曰:“有政。”明言国政之在私门矣。夫季氏之所治,冉子之所议,实鲁会盟征伐,颁教治民之政,冉子亦以实言之,而不知其当听于公廷、而不当谋于私室。夫子曰:非也,意者其季氏之私事乎?事,故谋之于室,唯家臣与闻之,而不以勤君与国人也。如其果为之乎,则君有外朝内朝之典,百官听命焉,告老之大夫亦与焉。今吾老矣,虽言之而不用乎,而必使吾与闻之。是以知子之所与谋者事而已矣,未有季氏之门聚陪臣而言政者也。夫冉子所议明为鲁之大政,而夫子若为不知。以昭国典,以正公私之名,一言而大法昭焉。此欲正其实必先正其名之大义也。

【元典】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

【译文】定公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旺,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虽然不可以这样说,但也差不多。

【诸儒注疏】“几”,期也。《诗》曰:“如几如式。”言一言之间,未可以如此而必期其效。

【元典】“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译文】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诸儒注疏】当时有此言也。

【元典】

“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译文】如果知道做君难了,不几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旺吗?

【诸儒注疏】因此言而知为君之难,则必战战兢兢,临深履薄,而无一事之敢忽。然则此言也,岂不可以必期于兴邦乎?为定公言,故不及臣也。

【理学讲评】定公,是鲁君。几,是期必的意思。鲁定公问于孔子说:“为治有要,不在多言,紧要的只一句言语,便可以兴起国家,果有之乎?”孔子对说:“兴邦,大功也。一言之微,便未可若干而必期其效。然亦有之。今时人有句话说道:‘为君难,为臣不易。’夫人君势分崇高,威福由己。若无难为者,殊不知君之一身,上焉天命去留所系,下焉人心向背所关。一念不谨,或贻四海之忧;一日不谨,或致无穷之患,为君岂不难乎?人臣职守有常,随分自尽。若可易为者,殊不知臣之事君,上焉辅之以凝承天命,下焉辅之以固结人心。致君之道少亏,则有瘝官之咎;泽民之方未备,则有旷职之愆,为臣亦岂易乎?时人之言如此,人君惟不知其难,固无望于兴邦耳。诚使真知为君之难,而兢来以图之。处己,则不敢有一念之或肆;治民,则不敢有一事之或忽。由是以倡率臣工,皆务勤修职业,以共尽克艰之责。如此,将见君德日以清明,政事日以修治,上而天命于是乎眷佑,下而人心于是乎爱戴,国家之兴,端可必矣。然则为君难一言,不几乎为兴邦之明训乎?吾君有志子兴邦,亦于斯言加之意而已。”

【元典】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译文】说:“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虽然不可以这样说,但也差不多。有的君主说:‘我的乐趣不在于做君主,而在于没人敢违抗我说的话。’如果他的话正确,那很好;如果他的话不对却没人敢反抗。

【诸儒注疏】言他无所乐,惟乐此耳。

【元典】

“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如果他的话正确,那很好;如果他的话不对却没人敢反抗,不几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诸儒注疏】范氏曰:“如不善而莫之违,则忠言不至于耳,君日骄而臣日谄,未有不丧邦者也。”

谢氏曰:“知为君之难,则必敬谨以持之。唯其言而莫予违,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邦未必遽兴丧也,而兴丧之源分于此。然此非识微之君子,何足以知之!”

【理学讲评】定公又问说:“一言兴邦,既闻之矣。若说一句言语便可以丧亡其国者,亦有之乎?”孔子对说:“丧邦,大祸也。一言之间,便未可若是而必期其祸。然亦有之。今时人有言说道:‘我不是喜乐为君,只是为君时随我所言,臣下都遵奉而行,无敢违背,此乃其所乐也。’时人之言如此。自今言之,君令臣从,固无敢有违者,然也看君之所言何如。如其所言而善,有益于生民,有利于社稷,那臣下每都依着行,不敢违背,则生民必受其福,社稷必得其安,岂不是好事?如其所言不善,有害于生民,有损于社稷,也都要臣下每依着行,不敢违背,则生民必受其祸,社稷必为之危,而国不可以为国矣。然则惟言莫违之一言,岂不可期于丧邦乎?”夫邦之兴亡,非细故也,而皆始于一言。《大学》所谓一人定国,一言偾事,意亦如此。人君审其所以兴,鉴其所以亡,则可以永保天命而长守其社稷矣。

【心学讲评】天下安有一言而尽得失之理者乎?此邪说之以诬人,托于易简,而启其骄惰之情,庸人便安而乐听之者也。以邦之兴丧言之,帝王之谟诰,贤人君子之箴规,皆必博稽兼听,以知治理;邪说之无方,佞人之口给,皆所明察屏斥,以免陷溺。而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然则但守此一言,以为传心之秘,遂可弗借他求乎?此无他,惟以治为易致,而惮博询详说之难也。子曰:言而可以若是期必之,则但专听此一言,而古训不必学,谏诤不足采,刍荛不屑询,将万几之各有其理者,执一端以应之,而奚可哉!惟是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斯言也,以明夫君之无往而不见难也,臣之无往而可见易也。信为得,而已失矣;执为是,而已非矣。遵此言也,善无所不谘,而犹恐其有遗;恶无所不戒,而犹恐其有惑。则不几乎以难之言,生难之心,而学焉有获,问焉有悟,以尽事理而违人情。其尚可以兴邦乎!

同类推荐
  • 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罗伯特·所罗门作品 2)

    哲学的快乐:干瘪的思考vs.激情的生活(罗伯特·所罗门作品 2)

    在本书中,所罗门教授以哲学的干瘪和职业化为主线,用他所受的分析哲学训练与对大陆哲学的热爱,以一种存在主义的情怀,重新追问什么是激情、正义、悲剧、死亡、自我等等,论辩这些奠基哲学的永恒追问所受的冷遇,探讨理性的人类该如何运用自己的各种情感,突破理性的界限,拥抱爱和智慧,过上善与好的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并让每个热爱思考和生活的人,都能勇敢、真诚地去发现并珍惜哲学中蕴含的无穷快乐。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详解版)

    《了凡四训》的作者袁了凡于明朝嘉靖十二年(1533年)出生在嘉善县魏塘镇,年轻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万历十四年(1586年)中进士,万历十六年(1588年)授宝坻知县,颇有政绩,被誉为“宝坻自金代建县800多年来最受人称道的好县令”。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进犯朝鲜,升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调任援朝军营赞划,谋划平壤大捷,一举扭转战局。后罢归乡里,著书立说,担任《嘉善县志》主笔,1606年夏去世,享年74岁。天启元年(1621年)追叙袁了凡东征之功,赠尚宝司少卿。清乾隆二年(1737年)入祀魏塘书院“六贤祠”。
  • 中华家训(第六卷)

    中华家训(第六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大当嫁之我是太子妃

    女大当嫁之我是太子妃

    宁如酥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个剑眉星目的少年,桃花眼微眯,是说不尽的情话。娇贵又傲娇,还自以为是,可偏偏啊,甚得她心。“如酥,等我,等我~”午夜梦回,宁如酥便又听见了这个陌生的声音,急切却又温柔……宁如酥自从某日住进了黎明路32号,就一直做着一个梦,梦里总有个剑眉星目的少年……在说着些什么:“此后,你,便叫如酥”“简单说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心悦于你”“如酥,等我,我一定会回来的,即使弹指刹那,天地万物,现在我想要的,只有一个你”………………她梦见自己风冠加身,身旁的人嘴角微微勾起,小心牵着她的手,告诉她:“以前得到这天下是我的执念,直到遇见了你,才知你才是我一直努力存在于世的执念”…………梦里的故事在继续,黎明路32号的故事也在继续……(PS:1V1,双洁,甜虐参半)
  • 慕年锦时

    慕年锦时

    新书:《学渣生存攻略》,求收藏,求推荐。【貌美、自律的奇葩女子VS腹黑的世家贵公子】慕展颜倾城绝色,全球知名植物学家,奈何是一大奇葩。肖二公子出身世家大族,经天纬地,奈何不近女色。据说两人最后在一起了,然而只是据说------
  • 落鲫似落鲸

    落鲫似落鲸

    落鲫与落鲸是对彼此熟悉而陌生的养兄妹父母失踪,落鲸担负起养妹的责任在那天的事情发生后,,落鲸出国,落鲫则在故地开了一家小店.....他们的故事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落鲸回国,与落鲫再次相逢,又是怎样的故事呢忆往昔,等一人新书,请多多关照书友群:1127862303
  • 我的美女杀手老婆

    我的美女杀手老婆

    偶然的机会,一场飞来的艳遇,一部神秘的古卷,一个来历不明的白衣女子,开启了萧林不一样的全新人生旅途。班花与他有前世的宿缘,杀手与他有邂逅,各路美女与他有剪不断的羁绊,是注定?还是幕后?是斗智斗勇,为了自己心爱的人,杀开一条血路。
  • 妃有鬼

    妃有鬼

    传言,大周小皇帝夜非羽有一娃娃,无论干嘛,都随身携带。传言,那娃娃是皇室内定皇后,一出生就被太后接回宫,由皇帝亲自抚养。传言,那娃娃皇后20岁时因病去世,皇帝沉痛不已,自她去世,后位一直空悬。多年后,皇帝微服出宫,途中遇一小娃娃,一句“皇帝爸爸”让他脸色大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史上我最强

    史上我最强

    大山之中,走出身世神秘少年。莱斯特城上演一幕幕神的传说。华盛帝国最顶级的强者对话。他口头禅是:妹子,哥单身。约不。哥这般风流倜傥英俊帅气,你咋不动心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找回被遗忘的记忆

    找回被遗忘的记忆

    某一天,一个女人的心血来潮,把相隔十几年不见的小学同学,聚集在网络里,建了一个同学群,大家一起约定了见面!
  • 校园里的微甜时光

    校园里的微甜时光

    凌厉绝,凌氏集团继承人,一个令人畏惧的存在。传闻,他冷漠无情,心狠手辣。直到...那个人的再一次出现才让外人看到了凌CEO的另一面和他的厚脸皮...“萌萌,我想你了,抱抱!”“萌萌,他欺负你了吗?”凌厉绝一脸阴沉地问。莫璟萌生气地回答:“嗯,那人摸我脸了,还让我做他女朋友!”“嗯?来人,把这人废了。”凌厉绝说,“萌萌,我做得好吧,我要奖励!”“萌萌,宝宝推我了,我要摔倒了,快来抱住我!”从此,凌CEO便开启了他的宠妻之路,还有厚脸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