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17

第117章 论语宪问篇(6)

【理学讲评】孔子说:“人之处世,常患名誉不彰,人不知己,然此不足患也。惟夫学焉而未能明其理,行焉而未能践其实,此则在己本无可知之具,反之吾心而有歉者,正学者所当患也。今乃不以此为患,而徒患人之不知,何哉?”

【元典】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文】孔子说:“不要事先怀疑别人欺诈,不要事先怀疑别人不讲信用,如果能预先觉察到欺诈和撒谎,就是贤人了。”

【诸儒注疏】“逆”,未至而迎之也。“亿”,未见而意之也。“诈”,谓人欺己。“不信”,谓人疑己。“抑”,反语辞。言虽不逆不亿,而于人之情伪自然先觉,乃为贤也。

杨氏曰:“君子一于诚而已。然未有诚而不明者。故虽不逆诈,不亿不信,而常先觉也。若夫不逆不亿而卒为小人所罔焉,斯亦不足观也已。”

【理学讲评】逆,是事未来而逆料的意思。亿,是事未形而意度的意思。诈,是欺诈。不信,是不实。抑,是反语词。先觉,是无心而自然知觉。孔子说:“人之于己,未必有欺诈之事也,而先意以料之,叫做逆诈。人之于己,未必有不信之心也,而先意以猜之,叫做亿,不信。这等样有心防人,固有幸而中者,亦有诬而枉者,非诚心率物之道也。然虽不为逆亿,而人或得以欺之,则又忠厚太过,甘受人瞒,亦不足为贤也。惟于人之诈者,不必先意以迎之,于人之不信者,亦不先意以度之,而其诈与不信者之情伪,自能先知之,而不为所眩,斯则虚以应物,知能通微。譬之明镜,虽未尝有心以索照,而人之美恶妍媸,自无遁形,是乃可谓之贤也已。”盖多疑生于不明,而明者自无所疑,逆诈、亿、不信,皆由不明故耳。至明之人,物至即知,孰得而欺之乎?然非有居敬穷理之功,讲学亲贤之助,则此心虚灵之体,未免为物所蔽。欲以坐照天下,亦未易能也。此又事心者所当知。

【心学讲评】夫子曰:君子之道,诚至而明,而难言之矣。以猜忌之多失也,于是而有朴直坦遂者,以不逆诈,不亿不信为贤于彼之察察也。乃信为诚,而卒为天下所欺;其不明也,必惟其诚之不至也。以颛蒙之受蔽也,于是而有智计周密者,以先觉人之诈,不信为贤于彼之芒然也。乃自矜其察,而先丧在我之忱;其不诚也,则必其明之有穷也。惟夫不逆诈,不亿不信,而抑亦先觉者,觉其诈而不能欺,觉其不信而不自失,而不待揣之于未诈之先,度之于且信且疑之际;斯则己无苛巧之失,而天下无能生其变伪,则以较之于彼者无所表异,而多所得,是则贤乎!盖立诚于己,而道尽焉,则物理人情自着其条理,而直枉之分一寓目而即判,斯君子所以应天下者,异于曲士之愚与细人之哲也乎!

【元典】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译文】微生亩对孔子说:“你为什么四处奔波、到处游说呢?你不就是要显示自己的口才吗?”

【诸儒注疏】微生,姓;亩,名也。亩名呼夫子而辞甚倨,盖有齿德而隐者。“栖栖”,依依也。“为佞”,言其务为口给以说人也。【元典】

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想显示口才,只是因为痛恨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才不得不如此。”

【诸儒注疏】“疾”,恶也。“固”,执一而不通也。圣人之于达尊,礼恭而言直如此,其警之亦深矣。

【理学讲评】微生亩,是当时的隐士,盖年高有德之人也。栖栖,是依依不舍的意思。佞,是便佞。疾,是恶。固,是执一不通的意思。昔孔子周流列国,欲行其道,而人皆不能用之。有隐士微生亩者,讥之说道:“孔丘,我只见你今日之齐,明日之鲁,人不见知,则亦可以已矣。何故这等栖栖然依恋不舍欤?夫世之佞人,则务为口给,以希世取宠。你今所为,无乃为佞以求用于世乎?”孔子答说:“君子立身行己,自有法度,丘岂敢为佞人之事。但以世道污浊,挽回在人,而康济民物,当有所寄。若是守拘滞之见,以隐为高,昧变通之宜,果于忘世,则执一不通的人,又我之所恶者也。其所以栖栖然而不能忘情于斯世,盖以此耳,岂敢为佞哉!”盖微生亩是齿德俱尊的人,但其所见偏执,故圣人对之礼恭而言直如此,其警之亦深矣。

【心学讲评】圣人之于天下,有不忍忘之心,而有无不可明、无不可行之德教。其大行也,则泽加于天下;其小试也,亦顺应而绩成;即其不行也,而立法于万世,亦无不着成物之能。皆其不忍忘之心,所与天地同流者也,是之谓诚通也。人与我同类,则才不忍不为之尽,言不忍不为之明。彼以为用则可行,不用则不可行,恶异己而嫜嫜去之,固塞而不通甚矣。

微生亩其人也,谓孔子曰:“某今者可以去而不去,依人而止焉,诚栖栖矣,吾不知其何为也?为上而上不我庸,为民而民非我责,无所为而栖栖焉,为某危之矣。非顺而说之,终日言而与物忤;非巧而导之,且欲安其身于世而不能,则无乃为口给说人之佞乎?”呜呼!是何其轻谅我夫子也!君子之道,自有出于直与佞两途之外者,亩特执滞而不知耳。

子曰:“佞而可为哉?进以惑人,退而失己,某何敢焉!乃所以栖栖者,吾有吾心焉。出处因乎时,而执在我之喜怒以进退,则所见者隘;道德通乎众,而执一人为独是以非世,则所守者穷;为固而已矣。某不敢有轻天下之心与弃天下之情,则固者不容不疾。某之栖栖,岂无为乎?”夫固之为言,陋也,即孟子所谓“小丈夫”也。有可治则治之,有可教则教之,道足以下通于愚不肖而曲成之,功不必成,志不必遂,斯以为圣人之徒与!

【元典】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力气,而是它的坚韧不拔的品德。”

【诸儒注疏】“骥”,善马之名“德”,谓调良也。

尹氏曰:“骥虽有力,其称在德。人有才而无德,则亦奚足尚哉!”

【理学讲评】骥,是良马之名。德,指马之调习驯良说。孔子说:“君子之所以见称于世者,不徒以其有可用之才,以其有可贵之德也。譬如马中有骥,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不徒以其有驰骤之力,以其有驯良之德也。盖马之任重致远者存乎力,然使虽有力,而不免于蹄啮,难于控御,则亦凡品而已,何得为骥乎?人虽有才,而苟无其德,是亦小人而已,何得为君子乎?故人不可徒恃其才而不修其德,观人者,论其才而又当考其德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天下之所谓才,非才也;足以见长于人,而卒为天下病,何贵有才哉!请以马言之:马之有其力,足尚矣。然使恣其奔腾迅速之才,虽一日而致千里,而吉行五十里,军行三十里,将何往乎?惟其力之有余,而能调而与服骖相得,良而与衡轨相安,故车不倾,而往来如御者之志,人乃称之曰骥也。非凡马之所及也。然则有才行于天下,而天下慕之;施于后世,而后世仰之;不抑有合乎人心,顺乎天德者乎?可以省矣。

【元典】或曰:“以德报怨,何如?”【译文】有人问:“以恩德报答怨恨,怎样?”【诸儒注疏】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德”,谓恩惠也。

【元典】子曰:“何以报德?”【译文】孔子说:“这样怎么报答恩德?”【诸儒注疏】言于其所怨,既以德报之矣,则人之有德于我者,又将何以报之乎?

【元典】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应该以正直报答怨恨,以恩德报答恩德。

【诸儒注疏】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于其所德者,则必以德报之,不可忘也。

或人之言,可谓厚矣。然以圣人之言观之,则见其出于有意之私,而怨德之报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后二者之报各得其所。然怨有不雠,而德无不报,则又未尝不厚也。此章之言,明白简约,而其指意曲折反复,如造化之简易易知,而微妙无穷,学者所宜详玩也。

【理学讲评】或人问于孔子说:“人惟恩怨之心太明,故忠厚风日薄。若于人之有仇怨于我者,我皆忘其怨,而惟以恩德报之,何如?”孔子说:“酬恩报怨,也是人道之常;称物平施,乃为事理之当。人之有怨于我者,既以德报之,则人之有德于我者,又将何以报之乎?此于情理乖谬甚矣。必也于人之有怨于我者,我则不计其怨,而爱憎取舍,一惟以直道处之。使其人之可爱可取欤,我固不以私怨而昧其与善之公心;使其人之当恶当弃也,我亦不避私嫌而废夫除恶之公典,这是以直报怨。若于人之有德于我者,则必以德酬之,大而捐躯以图报,小而一饭之不忘。虽其中有委曲用情,屈法从厚者,若于直道有背,而揆之天理人情,固亦未为过也,这是以德报德,如是而施报之间,庶为得其平乎。”夫观或人之言,非不近厚,而反不得其平;圣人之论,即得其平,而变未尝不厚。诚权衡万事者之准也。

【心学讲评】春秋之世,以怨相寻,而兵戈狱讼不息。老氏之学,思以矫天下,而其言曰:“以德报怨。”其为术也,欲曲以自全,而穷天下于不可受,则使之自困,而阴用其杀贼之心。或人称之,而曰:诚以德而报怨,天下之怨且自止,此其为道何如?而岂有失哉?

夫子曰:此其为术也巧,居心也刻,制天下以权,而诱天下以名,吾姑不暇论,而但问之曰:“何以报德?”将更有加于德之外以隆于报乎?亦将等德于怨,而待有德者如是之薄乎?于报怨而可用其术,于报德而何以自安其心?故君子之道有其至正,而非彼说之所能乱也。报怨,以直而已矣。直在彼,则忘之可也,亦不必更加以德也;直在我,则怨之可也,而何反施以德也?报德者而后以德也。大德不敢忘,所谓报生以死也;小德不徒受,所谓报赐以力也;而何忍均之于怨也?君子之顺其情,循其理,理得而情安,天下且相劝以德,而相惩于怨,岂彼说之所知哉!异端之言,以奇巧文其奸,圣人不屑深求,而但折之以正,论定而邪慝何容作哉!

【元典】子曰:“莫我知也夫!”

【译文】孔子说:“没人了解我啊!”

【诸儒注疏】夫子自叹,以发子贡之问也。

【元典】

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子贡说:“怎么说没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我学了些平凡的知识,从中领悟了高深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诸儒注疏】不得于天而不怨天,不合于人而不尤人,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无以甚异于人而致其知也。然深味其语意,则见其中自有人不及知而天独知之之妙。盖在孔门,惟子贡之智几足以及此,故特语以发之,惜乎其犹有所未达也。

程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在理当如此。”又曰:“下学上达,意在言表。”又曰:“学者须守下学上达之语,乃学之要。盖凡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然习而不察,则亦不能以上达矣。”

【理学讲评】义理有本末精粗,从下面学起,才到得上面,所以说下学上达。昔孔子道高德厚,不求人知,当时亦罕有知之者,故发叹说:“今之人,其莫我知也夫。”子贡问说:“夫子之道德高厚如此,何故人都不知夫子?”孔子答说:“人之学问,惟是高世绝俗,与众不同,乃可以致人之知,若我则无是也。如穷通得丧,系于天者,我虽不得于天,未尝怨天;用舍予夺,系于人者,我虽不合于人,未尝尤人,只是反己自修,循序渐进。如义理有本末精粗,我只在下面这一导着实用工,使功深力到,将上面这一层渐次通达。譬如登山的,必由卑以至高;如行路的,必自近以及远。这不过职分之当为,进修之常事,无以甚异于人,何足以致人之知哉。惟是心存为己,仰不愧天,或者上天于冥冥之中能知我耳,所以说知我者其天乎。”盖甚言其必不见知于人也。夫圣人尽性至命,与天合一,其独得之妙,真有人不能知而独知之者,然下学上达之一言,乃万世学者之准则。人于可知可能者,逐一讲求,则于难知难能者,自然通透,固不当躐等而进,亦不可畏难而止也。有志圣学者,宜究心焉。

【心学讲评】圣人之德,天德也。天日昭着于人,而人不知,故日知德者鲜矣。不知圣则何以学圣?故夫子叹曰:莫我知也夫!我有所以居心者焉;我有所以自信者焉;我有所志者焉;我有所行者焉;我有所建之于始,而即以是终者焉;我有所一致而百虑,无不可以贯通者焉;我有所无求无憾,而自不容己者焉;而知我者其谁邪?

子贡曰:夫子之道,天下无不可由也,天下无有可及也。时有不行,而人知缺陷之在数,而非不可行也。教有不从,而人知愚不肖之在世,而非不可从也。何为其莫知子也?岂夫子尚有隐焉,而使人不易知者乎?

子曰:吾何隐乎哉?为之也愤,而居之也乐,吾终身而何隐乎哉?在天之时数,有顺有逆,非天之过也。吾无不可因之天,奚其怨?在人之情理,有从有违,非人之咎也;吾无所待于人,奚其尤?盖吾之学,吾学之,非天人也;吾之达,吾达之,非天人也。吾所学者因乎天而近乎人,下学耳。知人之所可知,能人之所可能,知不遗,行不倦,而天理行焉,而遂已上达矣。天之体,吾以不逾之矩体之;天之用,吾以不厌之学用之;而人心顺焉。吾志在是,吾行在是,吾之以始终百虑而一致者在是,而知者其谁邪?有知我者,其天乎!天之散见于万物者,下之可学者也,天知我学之而非从事于末也;天之浑成于一理者,上之可达者也,天知我所达之非舍末而求本也。天之散见者即其浑成,浑成者之自为散见,下学上达相因之理也。天知我学之即以达之,而达之即以学之也。天有不齐之化,不损其生成;不类之物,无伤于险阻;天知我之不怨不尤,以其无可怨而无可尤也。若夫人,则知我之下学而称我博,知我之上达而拟以圣,求之天而或为我怨,求之人而或为我尤,久矣,其莫知也夫!

呜呼!此圣人自言其合天之圣德,子贡且不知,而况下焉者乎?并行不悖,无可怨也;并育不害,无可尤也。吉凶同患,而不与圣人同忧,不怨不尤之情也。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下学之理也;咱强不息,下学之心也。万物资始乃统天,上达之理;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下学而上达之德也。人皆有此心,则皆有此理。天日在人之中,而人何不知?乃沉潜者忘乎广大,高明者略乎事情,信在己之所知所能,而未顺乎变化之不测,则宜乎不能知也。知天而后可以知圣,知圣而后可以学圣。孔子没,天下不复有圣人,诚有以也,是以夫子叹之也。学者苟能于下学求之,尚不失为圣人之徒与!

【元典】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译文】公伯寮在季孙氏面前诬蔑子路。子服景伯将此事告诉了孔子,他说:“季孙氏被公伯寮的谄言所迷惑,我有能力杀了他,将他陈尸街头。”

【诸儒注疏】公伯寮,鲁人。子服,氏;景,谥;伯,字;鲁大夫子服何也。“夫子”指季孙,言其有疑于寮之言也。“肆”,陈尸也。言欲诛寮。

【理学讲评】公伯寮,是鲁人。愬是谗谮。子服景伯,是鲁大夫子服何。夫子,指季孙说。杀人而陈其尸叫做肆。昔子路方仕于鲁,为季氏宰。鲁人有公伯寮者,乃谗愬之于季孙,而季孙信之。子服景伯心怀不平,因以其事告于孔子说:“季孙之于子路,固因公伯寮之言而有疑心矣。谗邪害正,法不可容。以吾之力,犹能诛伯寮,而陈其尸于市朝,以明子路之诬而报其怨。夫子以为何如?”

【元典】

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译文】孔子说:“理想能够得到推行,是时运决定的;理想得不到推行,也是时运决定的。公伯寮能把时运怎样?”

【诸儒注疏】谢氏曰:“虽寮之诉行,亦命也。其实寮无如之何。”愚谓:言此以晓景伯,安子路,而警伯寮耳。圣人于利害之际,则不待决于命而后泰然也。

同类推荐
  •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样的色彩才是最美的?或许,这个问题就连享誉盛名的绘画大师都无法确切地回答。实际上,色彩的搭配没有绝对性,何为美的配色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搭配出的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深入人心,那么就是优秀的色彩作品。为了帮助读者体会大师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本书不仅挑选了众多西方绘画作品,还从图例的鉴赏和分析中,提炼出经典的配色技巧,帮助读者抓住色彩的特性,从而增长对色彩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 边读边悟论语

    边读边悟论语

    阅读经典似乎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潮流。这既是时代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需求。因为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先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够启悟未来的预言和指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却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社会变换不定的节奏和规律,在物质飞速更新和精神停滞摇摆的矛盾中无所适从,因而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不安和焦虑。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道德经》是老子流传下来的惟一著作。在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体系中间,《道德经》占据了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可以说,它是中国古典哲学这个大体系的基础。甚至有人说:“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
  • 爱灵魂自我教程

    爱灵魂自我教程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哲学的基础教程。爱的“理论”像水的化学式H2O,抽象、看不到尽头,但对于我们理解行为中的爱十分关键。“性”像灼热的水,持续的时候很美妙,却无法持久。“婚姻”犹如冰块,是爱的最稳定的呈现形式,却潜伏着丧失激情和活力的危险。“友谊”是爱的最普通、最高的表达,它像液态的水,时时变化却长久持续,又像河流蜿蜒穿行、回归大海,是爱的真正的目的地。全书既有课堂的机智灵活,又有行文结构的科学严谨。每周的课程后面都列出了八本书(“推荐读物”)和八个问题(“供深入思考/辩论的问题”)。全书末尾附有“术语表”。
  •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英美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在当代英美哲学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影响。哈维、卡利尼科斯、施韦卡特、马尔库塞、伊格尔顿、弗洛姆、柯亨、威廉斯、罗默、吉登斯、福斯特、詹姆逊等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提出了比较系统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伦理思想维度在当代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极大拓展。他们从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哲学著述中吸取伦理思想智慧,对英美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进行伦理审视和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和西方人在垄断资本主义下的道德生活状况,并就如何消解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合道德性以及如何改善当代西方人的道德生活状况建言立论,从而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当代英美哲学园地里占据了重要地位,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活特别是道德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热门推荐
  • 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本书阐述了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阻碍我们成功的诸多因素,并提供了一系列战胜自我、摆脱困境、成就大业的方法。
  • 茉莉树下的幸福

    茉莉树下的幸福

    失去双亲的她到孤儿院遇见了他。感情最怕的就是日久生情。他在孤儿院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她,他把她带回家,小小的男子汉就是想要保护她,没想到会有爱情的种子在以后生根发芽。长大后,她叫他‘哥哥’。可是他不想她叫他‘哥哥’,他要的可是‘老公’名词。许多人从中阻挠。但公主是否能得到王子的幸福,爱情,能战胜一切!
  • 携手虐渣么殿下

    携手虐渣么殿下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何洛车祸之后穿越了,穿成了同名同姓的痴傻嫡女何洛身上。哥哥何晨端着一盆狗食过来:“妹妹,和狗狗吃一碗饭,狗狗就不会咬你了,乖,把它吃了。”何洛惊喜:“真的真的?我吃我吃。”呕~~太恶心了。不过,这就是太师府痴傻嫡长女何洛被凌辱的日常。估计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这一天突然霹雳一声响划破万道光,痴傻嫡女实现了灵魂更替。从此她装痴卖傻顺便虐渣。没想到这样狗血的人生也能碰上同伴,北晟国三皇子慕容云华天生痴傻,同太师府何大小姐简直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订亲订亲,成婚成婚。不知道这样两个傻子凑在一起……本文前期虐渣爽文,后期1V1甜宠。欢迎欢迎,入坑入坑。
  • 孟婆传

    孟婆传

    数千年前,听闻昆仑仙山上,因缘巧合,竟幻化出一只白泽仙兽,似乎是因为一缕在昆仑之上飘散不去的仙气。佛祖在那日,在遥远的西方极乐,微微睁开了眼……
  • 王妃的相思泪

    王妃的相思泪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隐藏世家的千金小姐,但却因一本武功秘籍而导致整个家族都灭亡,而她也没能幸免。他是蓝玄国的战神,武功非凡,是蓝玄国女子的梦中情人,从小就衣食无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

    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

    本书记录了20余位青年学者追寻先烈足迹,途径8省区、历时37天的漫长征程中的所观、所思、所想,收有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 带着系统闯异世

    带着系统闯异世

    本该进入副本地的弓箭手周毅,却通过传送阵到达网游【王者】的真实世界,带来游戏系统,开始他的称霸之路!
  • 大唐图书馆

    大唐图书馆

    新书《重生大唐当奶爸》已经上传,良心之作希望大家喜欢并支持一下。意外穿越到唐初,成为了一名落魄书生,一切从摆脱饥寒交迫开始!开酒楼、办书院、学神功、传兵法!琴棋书画、机关战阵、奇门遁甲、武功秘籍,我的图书馆里全都有!突厥来犯,走,我们去灭了突厥王庭!高句丽犯边?走,将他们的男男女女全抓回来!吐蕃来犯,走,随我杀上高原!高昌来犯……吐谷浑来犯……让他们等着,排好队一个个来~
  • 我的女友是狐妖

    我的女友是狐妖

    “老天,赐我一个女友吧!”刘芒被班花打脸后仰天哀嚎,结果真的就有美女来求同居,求暖床。只不过,她好像是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