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38

第138章 论语阳货篇(2)

【理学讲评】侮是侮慢。任是倚仗的意思。子张问为仁的道理于孔子。孔子教之说:“仁道虽大,不外于心。心德之要,凡有五件。若能于此五者,体验扩充于身心之间,推行运用于天下之大,则其心公平,其理周遍,天德全而仁在是矣。”子张因请问其目,孔子说:“所谓五者,一是恭敬,二是宽容,三是信实,四是勤敏,五是惠爱。其名虽异,都是心德之所散见,缺一不可言仁者。然五者亦人所同具,有感必通的。诚能恭以持己,则在下的人自然畏惮、尊仰而无敢侮慢矣。宽以容众,则在下的人自然心悦诚服而归服于我矣。言行一于诚信,则人都依靠着我而无所疑贰矣。行事勤敏快当,则所为无不成就而动必有功矣。恤人饥寒,悯人劳苦,而恩惠及人则感吾之恩者莫不尽心竭力,乐为我用矣,又岂不足以使人乎?”五者之效如此,汝能兼体而力行之,则天德流通,物我无间,而仁之体用皆备矣,可不勉哉?

【心学讲评】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心与行合,行与天下合,而天下与心合者也。有其心,无其事,则所行者穷,而行不合心。有其事,无其心,则所行者伪,而心不合行。求以合天下之心,相喻于一人之,心讵可得乎?有五者焉,存于心者诚有之,而行字天下者无非是也,内外人己之间,以一心贯通而相喻,为仁矣。”

子张乃进而问五者之目。子曰:“夫人有存焉而不容自弛之心,以之行于饬躬之仪度,恭也。有涵焉而无所隔碍之心,以之行于容物之器量,宽也。有一真无妄之心,以之行于告戒期许之间,信也。有自强不息之心,以之行乎敕几治事之繁,敏也。有慈闵不吝之心,以之行于物求我与之际,惠也。能行者,以其实心措为实,事不以色取不疑为恭,不以汛交无择为宽,不以意气相期为信,不以便习给数为敏,不以私恩市德为惠,可信于一心,乃可信于天下。由是而人无敢侮焉,钦其敬德之密也;众心皆得焉,服其含弘之至也;人任而无疑焉,谅其至诚之侧怛也;举事则有功焉,如其夙夜之经营也;使人而人为之使焉,感其由衷之至爱也。盖天下有大同之心,不可欺也;吾心有天下之理,不外求也。此内外人己合一之几也,仁道岂远乎哉!”

【元典】

佛肸召,子欲往。

【译文】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想去。

【诸儒注疏】佛肸,晋大夫赵氏之中牟宰也。

【元典】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

【译文】子路说:“以前我听您说过:‘亲自做了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佛肸占据中牟反叛,你却要去,怎么解释?”

【诸儒注疏】子路恐佛肸之浼夫子,故问此以止夫子之行。“亲”,犹自也。“不入”,不入其党。

【元典】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日坚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缁。

【译文】孔子说:“对,我说过。没听说过坚硬的东西吗?磨也磨不坏;没听说过洁白的东西吗?染也染不黑。”

【诸儒注疏】“磷”,薄也。“涅”,染草物。言人之不善,不能浼己。杨氏曰:“磨不磷,涅不缁,而后无可无不可。坚白不足,而欲自试于磨涅,其不磷缁也者,几希。”

【元典】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译文】我岂能象个瓠瓜?光挂在那里而不让人吃呢?

【诸儒注疏】“匏”瓠也。匏瓜系于一处而不能饮食,人则不如是也。

张敬夫曰:“子路昔者之所闻,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圣人体道之大权也。然夫子于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以天下无不可变之人,无不可为之事也。其卒不往者,知其人之终不可变而事之终不可为耳。一则生物之仁,一则知人之智也。”

【理学讲评】佛肸是晋大夫赵简子的家臣,时为中牟宰。磷是薄,涅是染皂之物。缁是黑色。匏是大匏,味苦而不可食者。时晋室微弱,政在六卿。赵简子与范中行相攻,其家臣有佛肸者因据中牟以叛。一日,佛肸使人来召孔子,孔子即欲应其召而往见之。盖亦欲应公山弗扰之意也。子路不达而阻之说:“昔者我闻夫子有言:‘凡人有悖理乱常,亲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其党,惟恐其浼己故也。’今佛肸据中牟以畔,正是亲为不善的人,君子当远避之不暇,而夫子乃欲往应其召,是辱身而党恶也。何自背于昔日之言乎?”孔子晓之说:“汝谓身为不善,君子不入。此言诚然,我诚有此言也。然人固有可浼者,有不可浼者。譬之于物,凡可磨而薄者,必其坚之未至者也。独不曰,天下有至坚厚者,虽磨之,安能使之损而为薄乎?凡可染而黑者,必其白之未至者也。独不曰天下有至洁白者,虽染之,安能使之变而为黑乎?夫物有一定之质,尚不可变,我之志操坚白自处固已审矣,彼虽不善,焉能浼我乎哉?且君子之学,贵适于用,我岂若彼匏瓜者哉?何益于世哉?然则,佛肸之召,我固当有变通之微权,而君子不入之说,有不可以概论者矣。”按孔子前于公山之召,则以东周自期,此于佛肸之召,则以坚白自信,盖圣人道大德宏,故能化物而不为物所化。若使坚白不足而自试于磨涅,则己且不免于辱,何以能转移一世乎?君子处世,审己而动可也。

【心学讲评】圣人无不可用之人,而当世无可辱圣人之事。无可辱圣人之事,故与贤人自守之节异;无不可用之人,其用之也大,非有其才而小试,必待有所择也。晋赵氏之陪臣日佛伞者,为中牟宰,据邑以亢赵氏。中牟非佛黔之中牟,亦非赵氏之中牟,其曲直不足问也。乃召孔子,而子欲往。使子而往也,其用佛胖以用天下者,固非子路所能测。子路乃执所见以问曰:“出处之道,岂有二致乎?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曰‘亲于其身者’,无可辞之罪也。曰,‘不善’,则非必有大恶之谓,而大恶尤非所论也。曰‘不入’,则远之甚,而与同事尤必不为也。佛胖,赵氏之臣。中牟受于赵氏,乃据之以畔,不善不可掩矣。子且往焉,其将何以自全而不与同污乎?何以与昔者之言不相倍乎?”

子曰:“不善,诚不可人也。入而失君子之素,此定理也。吾诚有此言也。其言也,谓君子之立志,不容不坚也,又诚畏夫磨之者丧其坚也。夫君子乌容柔靡以徇物,诚不可不坚也。而不日坚乎,有磨而不磷者乎?至坚存乎己,无所畏于磨矣。抑谓君子之明志不可不白也,又诚畏夫涅之者污其白也。夫君子乌容黯昧以失己,诚不可不白也。而不曰白乎,有涅而不淄者乎?至白存乎己,无所畏于涅也。风雷不能荡天地之体,云霾不能蔽日月之明,吾自有不污者在,而何忧邪?子以佛胖为不善,今天下孰是善者哉?见为不善者,诚不善也。见为善者,正未可为善也。必欲择善而后入焉,则吾终身无可入之地矣,必将为匏瓜焉,瓠落而已矣,不可食也。吾其为匏瓜也哉!天人之责在吾躬,治乱之几在吾之用舍,而吾岂匏瓜也哉!进以其为东周之志,与天下以士食旧德、农服先畴之利;退亦以其不忘世之心,使人知有践土食毛、己饥己溺之谊。焉能如彼匏瓜之悉在栗薪,不为斯人登俎者乎?使吾往焉:吾必有以分目属餍于天下,而岂忧其无能如彼何也!昔者之言,固君子之素节,而不可通之于吾,子未之知耳。”

盖子路于大夫陪臣争分义,自当时流俗之论;而夫子通天下,参古今,以志一王之治,故至坚至白,而不以坚白呜。举世无可人,则皆可人。诸侯失势,大夫失权,正可有为之几,而惜乎佛胖之非其人也!

【元典】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译文】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六种弊病吗?“没有。”【诸儒注疏】“蔽”,遮掩也。

【元典】“居,吾语女。”【译文】“坐下,我对你说。”【诸儒注疏】《礼》:“君子问更端,则起而对。”故孔子谕子路,使还坐而告之。

【元典】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好仁不好学,弊病是愚蠢;好智不好学,弊病是放纵;好信不好学,弊病是害人;好直不好学,弊病是刻薄;好勇不好学,弊病是破坏;好刚不好学,弊病是狂妄。

【诸儒注疏】六言皆美德,然徒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愚”,若可陷可罔之类。“荡”,谓穷高极广而无所止。“贼”,谓伤害于物。“勇”者,刚之发;“刚”者,勇之体。“狂”,躁率也。

范氏曰:“子路勇于为善,其失之者,未能好学以明之也,故告之以此。日勇,曰刚,曰信,曰直,又皆所以救其偏也。”

【理学讲评】有所遮掩叫做蔽。荡是放荡,贼是伤害于物,绞是急迫的意思。昔子路负谅直刚勇之资,而少学问陶镕之力。故孔子呼其名而问之,说:“人之偏于所向者,有一件好处,便有一样遮蔽。总之有六言,而六蔽随之。汝曾闻之否乎?”子路时方侍坐,遂起而对说:“由未之闻也。”孔子说:“汝复坐,我当一一告汝。盖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人必好学穷理,而后所行为无蔽。不然,则虽才质之美,制行之高亦将有所遮蔽,而无以成其德矣。如仁主于爱,本美德也,而所以用其爱者,有理存焉。若但知爱人之为美,而不好学以明其理,则心为爱所蔽,将至于可陷可罔,而人亦俱丧矣,岂不流而为愚乎?智主于知,亦美德也,而所以通其智者,有理存焉。若但知多智之为美,而不好学以明其理,则心为智所蔽,将至于穷高极远,而无所归着矣,岂不流而为荡乎?有言必信,亦美德也,而所以成其信者,有理存焉。若但知信实之为美,而不好学以明其理,则心为信所蔽,将至于期必固执,而伤害于物矣,岂不流而为贼乎?直而无隐,亦美德也,而所以行其直者,有理存焉。若但知直道之为美,而不好学以明其理,则心为直所蔽,将至于径情急迫,而无复含弘之度矣,岂不流而为绞乎?遇事勇敢,亦美德也,而所以奋其勇者有理存焉,若但以勇敢为尚,而不好学以明其理,则心为勇所蔽,必将恃其血气之强,肆行而无忌矣,岂不流于乱乎?刚强不屈,亦美德也,而所以全其刚者,有理存焉,若但以刚强为尚,而不好学以明其理,则心为刚所蔽,必将逞其轻世之志,放旷而不羁矣,岂不流于狂乎?”夫仁、智、信、直、勇、刚,六者,美行也;愚、荡、贼、绞、乱、狂,六者恶名也。人惟足己而不学,见理之不明,遂使美者化而为恶,而况其生质之不美者乎?于此见气质之用小,学问之功大。是以古之帝王不恃其聪明绝异之资,而必以讲学穷理为急,诚恐其流于过中失正而不自知也。

【心学讲评】子路闻善即行,而以学为无益,故其蔽即蔽于善之中。夫子以其未知而不能虚己以求之也,谓之曰:“女知女之日闻善言,而抑知有所未闻乎?女之所闻者,言之善者也。君子以其言而施之行,固未有舍是而成德者。乃若言之中有蔽焉,以其善蔽天下之至善,而成乎不善。凡据其言以至蔽者有六,而蔽亦如之,女闻之乎?如其未闻,而日吾有此六言以为躬行之则,身心咸得其大正,而于物皆宜,曾不知天下之必有此,而蔽何能不深乎?”子路果所未闻,起而对曰:“未也。”盖勇于行其所闻之言,而不自知其蔽久矣。

子曰:“此言之不可不详,而听之不可不深思以自考者。居,吾语女。所谓六言者:仁也,智也,信也,直也,勇也,刚也。仁以泽物,智以析理,信以存真,直以伸志,勇以任事,刚以持己,皆言之可行而必行者也。虽然,立六者之名,据之为理,则亦名而已矣。故君子必有学以体其实,而中心之所好者,不但慕其名而为之;而孜孜不舍者,以《诗》《书》之气养之,以先觉之所为裁正之,六者乃得通理而全其美。

“如其不好学乎,人有所当爱,有所不当爱,忘其身以利天下,仁之所为顺事恕施者蔽矣,为愚而已矣,无学以通其恩义相成之序也。事有所宜详,有所宜略,致其察以穷天下,智之所为坐照不疑者蔽矣,为荡而己矣,无学以通其居要不繁之用也。言之而必守之,人有所不利,已有所不能,不恤其害,以强遂其初志,信之循物无违者蔽矣,害之府也,无学以通其通变善全之道也。知之则必言之,尊者无所避,亲者无所讳,人将不堪,而嫜嫜以自遂,直之顺理无拂者蔽矣,绞急甚矣,无学以通其坦易顺行之度也。以有为自任,迫而为之,仁固无所让,而岂父兄之可不待,生死之可不慎乎?自谓为任道也,而不知其任意也,乱自此开矣,惟无学以酌其进退之宜,而养勇以直之道蔽也。以有守自持,亢而不悔,节固不可屈,而言可以不逊,物可以不容乎爹旨铕为任志也,而不知其任气也,狂而无制矣;惟无学以调其竞绿之度,而惟无欲则刚道之蔽也。

“夫六言者,岂有蔽哉?好之,斯蔽之矣。信理而不必信心,则且徇心而不知徇道。何若用其好于学焉,日有诣入焉,月有推广焉,然后知此之为仁,为智,为信、直,为勇、刚之真也。非徒言也;则仁及于天下,智周乎万物信协于永贞,直合乎公论,勇以任大,而刚以履中。女未之闻也,吾恐女之以六言而成乎大过也。女反求之己之所安,与物之所宜,而可不务学乎哉!”

【元典】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诸儒注疏】“小子”,弟子也。感发志气。孜见得失。和而不流。怨而不怒。人伦之道,《诗》无不备,二者举重而言。其绪余又足以资多识。学《诗》之法,此章尽之,读是《经》者所宜尽心也。

【理学讲评】兴是兴起,观是观感。群是群聚,怨是怨恨。孔子呼门弟子而教之,说:《诗》之为教,有益于人甚大。尔小子何不于《诗》而学之乎?盖《诗》之所言,有善有恶。学之,则善者可以为劝,恶者可以为惩。而吾心好恶之机将有勃然不能自已者,故可以兴。《诗》之所载,有美有刺。学之,则美者可以考见其得;刺者可以考见其失,而吾身行事之实,将有惕然因之感动者,故可以观。其叙述情好于和乐之中,不失夫庄敬之节。学之,则可以处群,虽和而不至于流矣。其发抒悲怨于责望之下,犹存乎忠厚之情,学之,则可以处怨,虽怨而不至于怒矣。近而家庭之间,所以事父的道理;远而朝廷之上,所以事君的道理,莫不备载于中,学之,则可以为忠臣孝子,而大伦克尽矣。且其情景所发,或因鸟兽以起兴,或托草木以寓言,其中称名不一,取类至繁。学之,则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而小物亦察矣。夫《诗》之有益于人如此,尔小子岂可以不学乎哉?”然诗之为教,不但学者所当诵习也,《关雎》、《麟趾》为风化之原,《凫鹭》、《既醉》乃太平之福。《天保》以上,所以治内;《采薇》以下,所以治外,王道莫备于斯矣,为人主者,亦不可以不究心焉。

【心学讲评】子曰:吾念小子之欲为善,而未能决于为也;不能不与人处,而情不能自尽也;以人伦之大,而不能无疚也;学之识之,而物且不能辨也;则何莫学夫《诗》乎?不愈于高谈性命而无实,拘于象数而感不生于心者乎?吾学焉,而知《诗》之用广也;小子学焉,当亦知其用之广矣。

《诗》之泳游以体情,可以兴矣;褒刺以立义,可以观矣;出其情以相示,可以群矣;含其情而不尽于言,可以怨矣。其相亲以柔也,迩之事父者道在也;其相协以肃也,远之事君者道在也;闻鸟兽草木之名而不知其情状,日用鸟兽草木之利而不知其名,《诗》多有焉。小子学之,其可兴者即其可观,劝善之中而是非着;可群者即其可怨,得之乐则失之哀,失之哀则得之愈乐。事父即可事君,无已之情一也;事君即以事父,不懈之敬均也。鸟兽草木并育不害,万物之情统于合矣。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 我说参同契(中册)

    我说参同契(中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正义从哪里来

    正义从哪里来

    熊逸围绕正义话题,分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要幸福还是要公正,何谓正义,自由意志的两难,原罪的两难,康德的失误,伟大的嫉妒心……他以缜密的思辨,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代表哲人的相关思想,比如中国的儒家、道家、墨家,还有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蒙田、斯宾诺莎、卢梭、亚当·斯密、罗素、康德、哈耶克、弗洛姆、罗尔斯等;并列举大量历史案例和文学经典,层层深入,探讨何谓正义、正义从何起源及如何实现正义。这部足以撼动人心的作品,以通俗生动甚至带有文学意味的语言,带我们进入一个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宫,在与各位先哲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思辨的快感与智慧的启迪。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热门推荐
  • 周易阐真

    周易阐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斗罗大陆歪传

    斗罗大陆歪传

    斗罗大陆,这是一个没有魔法和斗气的世界。在这里崇高的,让人神往的职业只有一个:魂师!在这片大陆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魂师建立的。我们的故事就是在这一片神奇的大陆上发生。。。。。。。“今天我最后称你一声哥哥,从今天起,我将这块东西还给你们,我不在需要它了,不,这个,我从来就不需要!”随手一扬,金灿灿晃花了世人的眼,也带起了帝王的怒
  • 仙庾记

    仙庾记

    也许这是个神奇的世界,但是它还没有展现出混乱的一面……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个神奇而混乱的世界吧!
  • 奶狗驯养手册

    奶狗驯养手册

    她说:我可是GM,游戏顶端的存在!分分钟俯视这群渣玩家。谁会因为游戏玩的好就跟他谈恋爱?直到心口中了一箭:真香!他说:呵,游戏里的GM跟所谓的相关部门一样。活在传说里,其实就是一群废物!直到遇见她,膝盖一软:媳妇儿,我错了……看似佛系实则工作能力爆表酷爱奶狗的GM女大佬VS可盐可甜看似奶狗实则狼狗的技术流游戏男大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忆苓

    重生之忆苓

    上辈子张钰阳从一个农村兵一步步从小兵走到了高位,在部队里他是部下眼里的好领导,是战友眼里的好兄弟,在家里他是孩子眼里的好父亲,是妻子眼里的好丈夫,但惟独他在那人眼里是薄情寡义的负心汉,是抛弃槽糠之妻,毒杀亲子的陈世美,看着那人从曾经单纯善良的少女变成一具腐尸孤独凄惨的躺在那冰冷的停尸间里,知道真相的张钰阳正真体会到了什么叫“悔”那滋味竟然如此的痛彻心扉
  • 我欲惊天

    我欲惊天

    天还是那个天,人也是当年的那个人,我本无意踏入这纷繁世间,却又不得不入这滚滚红尘,登天路,杀万敌,筑我惊天路
  • 都市全能状元

    都市全能状元

    他,最年轻的文武双科状元。他,最年轻的护国者勋章获得者。他,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他,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立马定乾坤。他,医术举世无双,生死人肉白骨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他是全能的。他是无可超越的。
  • 总裁别离开

    总裁别离开

    身为慕家千金慕尔染被姐姐抢去未婚夫,又面临一个特别恨她的男人,抢去她的第一次,慕尔染该怎样面临她的人生,他说过:“慕尔染,我们是仇人,所以我们都不配拥有幸福!”他许给她一纸婚约,却只是他折磨她的工具,面对无尽的伤害,她却只能苦苦挣扎。
  • 山秀芙蓉

    山秀芙蓉

    山秀芙蓉,溪明罨画。真游洞穴沧波下。临风慨想斩蛟灵。长桥千载犹横跨。解佩投簪,求田问舍。黄鸡白酒渔樵社。元龙非复少时豪,耳根洗尽功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