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58

第158章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4)

【理学讲评】易,是用功到。耨,是锄草。孟子又说:“所谓百里可王者如何?王若施行仁政以及于民,于刑罚则省之,而用法以宽;于税敛则薄之,而取民有制。使百姓每得安其生业,尽力于农亩,春而深耕,布种得好;夏而易耨,锄治得到。那少壮的百姓,又以闲暇的时候,讲明孝悌忠信的道理,入以此事其父兄,出以此事其长上。衣食既足,礼让自兴。那百姓每戴上恩德,人人都有个亲上死长的义气。遇着敌国外患,必能出力报效,敢勇当先。虽以秦楚之强国,坚甲利兵,天下莫能当者,可使斩木为梃以挞之,而取胜于万全矣,况其他乎?臣所谓百里可王者以此。王能勉行仁政,又何以弱小为患哉?”

【元典】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译文】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

【诸儒注疏】“彼”谓敌国也。

【理学讲评】彼,指敌国而言。孟子又说:“我谓制梃可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者,非恃我能胜彼,彼固有可乘之衅也。彼国烦刑重敛,行政不仁,把百姓每务农的时候,都被他妨误了,使不得深耕易耨,尽力农事,以养其父母。致使其父母冻饿,而衣食无所仰给;兄弟妻子离散,而室家不能相保。此惟救死而恐不赡,何暇修孝悌忠信之行哉?”

【元典】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译文】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

【诸儒注疏】“陷”,陷于阱;“溺”,溺于水;暴虐之意。“征”,正也。以彼暴虐其民,而率吾尊君上之民往正其罪,彼民方怨其上而乐归于我,谁与为敌哉?

【理学讲评】承上文说:“彼国暴虐其民,使之冻饿离散,就如陷之于阱,溺之于水的一般,其结怨于民也深矣。吾王趁着此时,率吾尊君亲上之民,往正其罪。彼民方怨恨其上,一闻王师,都欣然乐归于我,谁肯为他出力用命而与王拒敌者哉?此我所以说,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也。”

【元典】

“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译文】所以(古语)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诸儒注疏】“仁者无敌”,盖古语也。百里可王,以此而已。恐王疑其迂阔,故勉使勿疑也。

孔氏曰:“惠王之志在于报怨,孟子之论在于救民。所谓‘惟天吏则可以伐之’盖孟子之本意。”

【理学讲评】孟子又总结上文说:“王能发政施仁,则天下之人莫不归心。不仁者陷溺其民,则虽本国之民,不为用命。是以古语有云:‘仁者无敌。’盖言民心所归,则强弱大小非所校也。我所谓百里可王,制梃可挞秦楚之甲兵者,亦有见于此耳。王请勿以予言为疑,而断然以发政施仁为务,虽以梁,王可也。尚何先人之耻不可雪哉?”按,此章惠王之志,在于报怨,而孟子之论,在于救民。盖能救民,则不必报怨,而自足以克敌;不能救民,而徒志于报怨,将兵连祸结,而丧败滋多矣。是以帝王之道,贵在自治,不以小忿而忘远图,正此意也。

【心学讲评】庸主有可为之资,乘可为之势,而不能成其大业,终至败亡者,始于愤而终于疑。其始而愤也,妄动而不知反,则必败,败则愠,愠则不知所为,而畏难沮丧,虽有深计可以成不世之功者而亦疑。君子于此急破其疑,而示之以易,使之反本而自治,甚盛心也,而无如其不能听何也!

梁惠王三败之后,言情于孟子曰:“国之盛衰因乎强弱。由强而之弱,弱则既弱而欲其强亦难矣!晋为国,河山之固,士马之雄,东折齐,西制秦,南抑楚,天下莫有如其强者。史册所载,父老所传,叟固习知之矣。及寡人之身,幅员未改也,甲兵未替也,乃不得志于赵而齐乘之,马陵之败,长子且死焉。西而秦人见胁,西河之地拱手而丧者七百里。赂秦将以制楚,而为昭阳所困,师败而辱焉。莫强之故国,求逞志而一不能,寡人安得不耻哉?今者欲洒其耻,且为原野之战士,不返之胤子、受辱之先君一洒之。乃土地蹙矣,战士歼矣,四顾而无可据之强,求所以可洒者无有也。其将如之何?”呜呼!以惠王之愤戾争强,而神折气沮,旁皇而无策,遂至此乎!欲战而无可战,欲守而亦无可守,虽有威加海内之弘图,必且疑其非己所堪矣。庸人之以愤而成怯如此乎!

孟子曰:“是何足患哉!夫地方百里,有国之可凭,有民之可用,旦夕改计而天下在吾目中,可以王矣。何况王之抚有两河,为霸国之余业哉!夫审乎在我而有其道,审乎在彼而抑有其时,此吾所可为信者也。何也?王唯战争是亟,而仁政不施,故成乎向者之败,而不知可以王者自有道也。王如施仁政于民乎,勿求之境外之攻取,而求之庙堂之敷施;勿求之不可知之国势,而求之有可据之民心。以不忍人之陷于刑也,不妄法以听有司之出入,而躬省察之以施行其矜恤;以不忍人之饥而死也,不委法以徇陋习之箕敛,而务薄征之以全其生养。民乃得深耕焉,无卤莽也;易耨焉,无灭裂也;耕耨得而食无不足,此仁政之以解民于疾困而养其生者也。夫然,而教可行矣。刑不滥则无避咎不遑之忧,税不重则无谋生不给之虑,其日暇矣。壮者以此时也,为受教于上之日也,使之修而自劝于修。孝弟者其性之所有也,忠信者其心之所安也。风之以庠序学校之讲习,而纳之于饮蒸合耦之亲睦。以其孝弟事其父兄,而不忍之心曰挚,以其忠信事其长上,而不敢之志曰严。夫然,一国之民煦煦然如父子之相为亲睦,相为劝勉,安与存而危与亡,晓然于天经地义之不可毁,而生死以戴王。王如欲致讨于秦、楚乎?勿劳战也,制梃而枢之,坚甲利兵莫能敌矣。此审乎在我而有其道者也。

“虽然,王将有所不能信者焉,谓秦、楚如此其强大,而何易制梃以樾也邪?则审乎在彼,而今时之易可知矣。夫彼秦、楚之于民何如?法驱之而使战,而民心之离,彼有以致之焉。刑黩而税重,民日奔走不暇,而夺其可耕之时,使不得耕耨,耕耨废而民安得不困?父母且无养矣,救死不赡,而不相为恤,由是而父母冻饿焉,兄弟妻子离散焉,众散民离,人自为生,而孝弟忠信之心澌灭尽矣。如是,非民之不能自养也,非民之忍于忘亲而背义也,彼其君之汲汲于富强者陷溺之也。夫民亦何堪此陷溺哉?无王者起,靡所适从,不得已而为之驱役耳。王以至仁大义,率亲睦一体之民往而征之,其主非不欲敌也,而民脱于陷溺以就仁者,倒戈之不暇,而孰与王敌乎?则制挺以挞,能预料之而不爽者也。故古语有之曰:‘仁者无敌’言仁者之无事于强也。奋兴于微弱,而威加于天下,勇者失力焉,知者失谋焉,民心得而国本固,大顺之休、王业之成可必也。王今者得勿有疑心乎?难得易失者时也;易离而易合者民也,为之在我而应之在彼者道也。败不足以为忧,弱不足以为耻,天下不为而见其难,自我为之而见其易。我可以自信,而即可为王信。请勿疑焉。仁道在迩,为之而已矣!呜呼!庸主之陋也,闻邪说则信,闻正道则疑,疑而愤,愤而愈疑,乃以可王之资而终不足与有为。梁王之自弃,孟子亦无如之何也。

【元典】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译文】孟子谒见了梁襄王,退出来后,对人说:“在远处看,他不像个国君,走到跟前也看不出他的威严。他突然发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道:‘天下统一了就会安定。’”

【诸儒注疏】襄王,惠王子,名赫。“语”,告也。“不似人君”“不见所畏”,言其无威仪也。“卒然”,急据之貌。盖容貌辞气乃德之符,其外如此,则其中之所存者可知。王问列国分争,天下当何所定,孟子对以必合于一,然后定也。

【理学讲评】梁襄王,是梁惠王之子。卒然,是急遽的模样。孟子见梁襄王,知其不足与有为,乃出而告人说道:“容貌词气,乃德之符。我今见王,远而望之,不似为人君的气象;近而就之,不见有可畏之威。且卒然而问我说:‘当今天下诸侯,纷纷战争,何时平定?’我对说:‘必待天下一统,则自然平定,无有战争矣。’”

【元典】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译文】‘谁能使天下统一?’我答道:‘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使天下统一。’

【诸儒注疏】王问也。“嗜”,甘也。

【理学讲评】嗜,是心所好尚。孟子又述其问答之言说道:“王问我说:‘今之诸侯,各君其国,各子其民,谁能统一天下?’我对说:‘今天下惟争地争城,日以战斗为事,所以四分五裂,不能相一。惟是仁德之君,不好杀人者,则四方之民归之,而天下可一矣。’夫天以好生为德,人君奉天子民,惟在常存好生之心而已。创业之君,常存此心,则可以结人心而成混一之功。守成之君,常存此心,则可以寿国脉而保无疆之祚。”孟子此言,真万世人君之要道也。

【元典】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淳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谁会归顺服从他呢?’我回答道:‘天下的人没有不归顺服从的。大王了解禾苗生长的情况吗?七八月间遇到天旱,禾苗就枯蔫了。(假如这时候)天上忽然涌起乌云,降下大雨来,那么禾苗就又能蓬勃旺盛地生长起来了。果真这样,谁又能阻止它生长呢?当今天下的国君没有不好杀人的。如果有不好杀人的,天下的老百姓必然都会伸长了脖子期望着他了。果真这么做了,老百姓归顺他,就跟水往低处奔流一样,浩浩荡荡,谁又能阻挡得住呢?’

【诸儒注疏】王复问也。与,犹归也。周七八月,夏五六月也。“油然”,云盛貌。“沛然”,雨盛貌。“淳然”,兴起貌。“御”,禁止也。“人牧”,谓牧民之君也。“领”颈也。盖好生恶死,人心所同。故人,君不嗜杀人,则天下说而归之。

苏氏曰:“孟子之言,非苟为大而已。然不深原其意而详究其实,未有不以为迂者矣。予观孟子以来,自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秦、晋及隋力能合之,而好杀不已,故或合而复分,或遂以亡国。孟子之言,岂偶然而已哉!”

【理学讲评】与,是归往。周时七八月,即今五六月。槁,是枯槁。油然,是云盛的模样。沛然,是雨盛的模样。淳然,是忽然兴起。御字,解做止字。牧,是牧养。君以养民为职,故叫做人牧。领,是颈。梁襄王又问孟子说:“当今列国,分土而治,民各有主,谁肯舍其主而来归乎?”孟子说:“当今天下的百姓,无不愿得所依赖而归往之也。王知夫禾苗乎?当夫七八月之间天气亢旱,禾苗枯槁,正是望雨之时,天忽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将见苗之枯槁者,随即淳然兴起,发生甚速,谁得而御止之乎?方今天下之君,以牧民为职者,都只以争地争城为事,驱民战斗,忍视其肝脑涂地,略无顾惜,未见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之主,出于其间,则天下之民,欣然向慕,就如旱苗之望雨一般,莫不延颈举首,都愿戴之以为君矣。望之如此其切,则其相率归附,不远千里而至,其势殆如流水之就下,沛然奔赴,谁得而阑阻之哉?此所以说天下莫不与也。”夫好生恶死,人心所同。战国之君,虽至不道,岂有嗜杀人者。特以甘心战斗,视民之死而不恤,故孟子以嗜杀人警之。盖凡淫威虐政,可以戕民生者,皆嗜杀人者也。君人者能省刑薄敛,务以厚民之生,则民心归而治平可常保矣。

【心学讲评】天下之势,久离则必合;生人之情,好生而恶杀。圣贤灼知其理,而情与势皆可决之而无疑,故立谈之下,而兴亡得失之故洞然矣。可与有为者,则任圣贤而成大业,其规划定于指顾。不可与为而尚可与言,则圣贤亦乐与之言以动之。不可与言矣,是可不与言者也,而圣贤远大之规,畜之已豫,而亦不禁长言之,或者其知惧乎?尚不知惧,则亦末如之何也。

梁惠王,不可与有为者也,而尚可与言,孟子亦与之言王业焉,圣贤不忍弃人也。惠王没,襄王嗣立,孟子居其国,于礼当见,犹望其可与言也。乃既见之后,而废然返矣,出语人曰:“有君人之度者,且未必有君人之心,而况无君人之度乎!今者嗣君下堂而迎予,予望之,无一而肖人君也。予进而与相接焉,无威之可畏;加甚焉其狂荡之见于度者既然,而言更异。情未洽,志未通,猝然问曰:‘天下恶乎定?’是非有定天下之心也,以天下为不可定而无容定也,恃天下之不定而已得全于不定之势也。吾对曰:‘夫天下安有终于不定之理哉?有一人者,坐明堂,朝诸侯,国不敢擅,兵不敢兴,而天下定矣。七雄并峙,岂久立之势哉?’彼则曰:‘孰能一之也?’在己既无可一之力,而谅天下无可一之,人怙乱不已之情愈见矣。吾对曰:‘此能一者,岂国之大。兵之强,智勇之所能争乎?唯有并包天下之量,而存不忍匹夫之心,于杀人之事、毒民以兵、陷民以死者,不汲汲然欲之者,则真四海之共主也。’而彼恃其威足以胁民,而亢不相下也,则曰:‘孰能与之?’若谓不嗜杀者之仁弱仅以自保,而固有之臣民终不能背其之以往归,则己之不肖可以长存,而不忧王者之吊民而伐罪也。吾对曰:‘夫岂忧无与之者哉?普天之下,今日所见为分土分民,各战其地、各役其主者,皆倾心恐后而戴之为共主者也。则吾且得而纵言之。

“‘夫王亦无所知耳。不知物之情,则不知所以致物之理;不知物所必至之理,则不知物有难遏之势。请观之苗,无心也,而若有情;有理也,而即有势。王知之乎?夫苗,就其未得势者言之,弱植之草尔。当七八月之间旱,无以助其生理,而且以挫折其生机,则槁矣。当其槁,亦且谓苗之终无能为也。而非也。天油然作云矣,天之心,生苗之心也;沛然下雨矣,天之政,生苗之政也。苗感天而动,得势而昌,勃然而兴矣。然则天心一日有其仁爱,而群苗即一日而改其气象。有御之者乎,抑于此而彼又兴,亦且褒手无术而听其蒸动者尔。其情如是,其势如是,而孰能御之!

“‘故今疑天下之不群归于一人者,就今日之人牧而言也。则以想夫今天下之人牧,杀其人以杀邻国之人,杀邻国之人而究至于自杀其人,与策士谋之,与武夫竞之,削民之膏脂而富,则喜形于色,裂民之肝脑而胜,则相贺于廷,未有不嗜杀人者,故民亦屈抑无归,而姑为之役耳!如有不嗜杀人者,恬静以与民休息,而其国之民日生聚而乐安,则天下之民蕴抑已久,而歆得其生理,虽兵所未加,国有不服,且引领而望其来矣。诚如是之蒸蒸然动,而摇摇然想望之不宁也,去死地而得生,或迎之,或附之,势将如何哉?犹水之就下矣。一人起而众人和,前者往而后者续,民去而地亦去,其沛然也,非堤防之所能遏也。则虽暴君酷吏持严刑设重禁以禁之,而散不可收,溃不可止,孰能御之哉!情者,势之几也,势者,理之准也。故志于一天下者,不忧列国之分裂;而不能自保其民者,勿曰有王者起亦无如予何也。王特未之知耳。’凡吾所以对王者如此。其骄悖之气,昏迷不悟,而吾持正论以折之,词不觉其已危,然而王犹梦梦也,吾不能继此而与之言矣。”

孟子游梁,有施仁政以成王业之望焉。惠王不能为,而尚可与言;至于襄王,陷溺已深,不可与言矣。而危亡在旦夕,而犹自恃,故其词深,使稍知戒而自戢焉,亦犹忠厚待人之道也。若其论天下之势,则古今不易之通理,言虽激而又岂过乎!

“王知夫苗乎”一段,是譬民心归仁势,不可将“勃然兴之”作民得更生说。

【元典】

同类推荐
  •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
  • 老子他说续集

    老子他说续集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讲记。《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南怀瑾先生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做了充分的阐释、辨正和引述。他以经史合参、以经解经的方式,深入浅出,借着老子自证的现身说法,刻划道家隐士思想在历史中影响时世、伟大灿烂的一面;更发挥其流传千年之道德内蕴。《老子他说》上集收录南师讲解老子《道德经》共二十六讲,于1987年出版;本书因内容包括《道德经》全部下篇及部分上篇,故特定名为《老子他说续集》。
  •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

    《政治的应许》邀请读者加入阿伦特及其同伴的旅行之中,一起在时空间穿梭。这场旅行始于古雅典,阿伦特与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思想对话。苏格拉底喜欢追究种种意见和相对真理,他把城邦居民的固有信念打碎,却不给他们新的真理。结果,雅典以他无休止的追问会妨碍城邦居民获取财富为由判处他死刑。柏拉图为此构建了理念的王国,在那里善好的理念是统治者,且无须说服城邦居民。柏拉图将统治权的概念引入政治领域,从此开启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在数世纪之后,孟德斯鸠认为正是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构成了人类社会,平等和差异构成了共和政体以及君主政体的行动原则。在马克思看来,包括政府和法律在内的统治权,源于人类的不平等,同时也确立了人类的不平等。阿伦特认为,马克思的这一洞见将促使悠久而强大的传统终结。在阿伦特看来,热核战争将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合理的政治判断力。这种政治判断力只有在众多不同的男人和女人的自由交谈中才可能诞生。因为“只有在我们彼此自由的交谈中,我们所谈论的世界才会从所有侧面总呈现出来,具备客观性和可见性”。一旦从传统的禁锢和偏见中解放出来,我们将有理由对政治重新抱有审慎的乐观与期待:政治不是对人类自由的威胁,而恰恰是人类自由的应许之地。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道德情操论轻松读

    《道德情操论》相比《国富论》给西方世界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对促进人类福祉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道德情操论》早于《国富论》近二十年发表,前后经过五次修订,是亚当·斯密毕生最重视的作品。在《道德情操论》中,亚当·斯密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作了很好的回答。
热门推荐
  • 召唤萝莉

    召唤萝莉

    因持逆天至宝太荒剑,萧晨被人围杀而死,穿越至地球!到了地球这个陌生的世界,萧晨发现了不仅太荒剑随着自己到来。而且还能召唤小萝莉!并且……他还发现了一个大秘密!
  • 纤纤丝线缘未断

    纤纤丝线缘未断

    一场神秘的误会,让两个明明相爱的人分开。再次相见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第一次写作,如有相似情节纯属偶然。)
  • 崩天罚仙

    崩天罚仙

    在浩瀚的星河之中,有着一个这样的世界,崇尚强者,强者可得到一切,弱者只能摇尾乞怜!一个来自地球的少年,将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 武战未来

    武战未来

    黑市拳王唐龙在未来世界展开了一段追寻武道极致的神奇之旅。什么是武?什么是侠?武侠二字代表的不仅仅是江湖,更多的是责任。
  • 特色南瓜

    特色南瓜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之杀手家族

    都市之杀手家族

    刘浩杀手家族最优秀成员,在一次做任务回来时,被家族的叛徒诬陷,被迫离开了家族。他本以为从此会过上平静的生活,可谁知道,麻烦一件接着一件。仇杀、报复。桃花运爆棚,明星、女强、警花、大学生都和他扯上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看他如何玩转社会?
  • 植物的千年孽缘

    植物的千年孽缘

    无意穿越的大叔,变身热血少年。凶狠心机御姐,华美变成魅力少女。两个人的奇妙缘分,开始了。
  • 爱轮回:良辰美景奈何天

    爱轮回:良辰美景奈何天

    她是一名女高中生,意外穿越竟到康熙王朝,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那个唯美而又哀伤的词人纳兰容若。宫深似海,阴谋诡谲,她本是现代柔弱小女生却不得已卷入这一切,她步步为营,小心翼翼,为的只是能和心爱的人执手到老,然而,她真的能如愿吗?
  • 我真的一看就会

    我真的一看就会

    聂木只是一个小人物,只想在江湖中喝喝酒,把把妹,生个孩子,当个父亲。武林事?与他何干?本文轻松快意不血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