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72

第172章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8)

于是孟子欲言勿取,则燕有亡道,而燕民无去危就安之望;欲言取,则齐无兴王之资,而燕民亦终无出于涂炭之日。乃不得已为两端之辞,以使王自揣而自尽也,曰:“夫燕之士卒不战,城门不闭,五旬而举者,天也。而岂有一杳冥不可测之天司其成败乎?天之视听在民之耳目,天之心,即在民之喜怒,亦求之于民而已。吾试自揣焉,未取以前,燕民幸其君之亡也,而既取以后,民能终无故主之心,而欣戴于王乎?则取之可也。古之人有决于取而可信于民者,武王之取商是也。武王可以取商,王何不可以取燕哉!若既取以后,民且有疑吾私利之心而不乐相推戴乎,则勿取未为失时也。古之人有慎于取而求信于民者,文王之养晦是也。文王且不取商,而王轻言取燕乎?王内度之己,外度之燕民,勿徒矜一时之功,信天命于偶然之成败也。

“王之所信者,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势可相亢而不亢,力可相敌而不敌,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谓天使燕民之如此耳。此岂一予夺之别有天哉?民情而已矣。燕之虐民,如水之溺,如火之焚,故愿就王以避之。然则今日之燕民,非文王时之殷民犹未尽忘殷而戴之矣。则王不揣之民而但揣之己,无信今日之民情,而度他日之民情,所以出之于水火而登之于衽席,在王也。如其以天幸为可恃,以民心为不足畏,因而虐之,则以水继水,而水益深,以火继火,而火益热,民且忘召公之德,叛其七百年所戴之故主,而何难舍吞并之新君以望他人之至哉?其去留之机,如运转之易而已。是得失安危之枢,正在今曰,王亦念何以致燕民之悦而已。言勿取者,阻王大有为之志;而言取之者,又不恤后灾之说。王度之民亦度之己而已矣,其可以旁观之论轻于一举也耶?”

盖深仁厚泽之施,德望积于平日者,齐无其具。则幸燕民之疾其君而思易主,行吊民伐罪之善政,犹可决计于一旦,即乘此以取天下,在深体民心,而尽救焚拯溺之仁。此孟子之所望于齐者大,而不易言取与不取之两端,以决裂于一朝。惜乎齐王之终不足有为也!

【元典】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

【译文】齐国攻打燕国,打下了燕国。别的诸侯国合谋去救燕国。宣王说:“很多诸侯谋划来攻打我,怎么对付他们呢?”

【诸儒注疏】千里畏人,指齐王也。孟子回答道:“我听说凭七十里见方的一大块地方就统一了天下的,商汤就是这样。没有听说凭着千里见方的一大块地方还怕别人的。

【理学讲评】齐人前欲取燕,孟子告以当顺民心,齐人不听,竟乘燕国破败,利其有而取之。于是列国诸侯,皆有不平之心,相约起兵,将谋伐齐以救燕。宣王闻而恐惧。乃问计于孟子说:“自寡人取燕之后,诸侯多谋举兵来伐寡人者,事势至此,有何计策,可以设备而预待之乎?”孟子对说:“臣曾闻古之帝王,有以七十里之小国,遂能伐暴救民,行政于天下,而万邦无不归服者,商王成汤是也。今齐国地方千里,堂堂一大国,乃惧怕诸侯伐己,则是以千里而畏入,怯亦甚矣,臣实未之闻也。王何不以之自反乎?”

【元典】

“《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后来其苏。’”

【译文】《尚书》上说:‘商汤的征伐,从葛开始。’天下的人都信任商汤,他向东征伐,西边的民族就埋怨,向南征伐,北边的民族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把我们放到后头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乌云虹霓一样。(汤的军队到了一地,)赶集市的照常做买卖,种田的照常干农活。杀了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欣喜若狂。《尚书》上又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君王来了,我们就得到新生。’

【诸儒注疏】两引《书》,皆《商书·仲虺之诰》文也,与今书文亦小异。“一征”,初征也。“天下信之”,信其志在救民,不为暴也。“奚为后我”,言汤何为不先来征我之国也。“霓”虹也,云合则雨,虹见则止。“变”,动也。“徯”,待也。“后”,君也。“苏”,复生也;他国之民皆以汤为我君而待其来,使己得苏息也。此言汤之所以七十里而为政于天下也。

【理学讲评】这一节正是成汤为政于天下的事。葛,是国名。奚字解做何字。霓,是虹霓,云合则雨,虹见则止,以比民望王师之切的意思。吊,是抚恤。徯,是等待。苏,是复生。孟子说:“臣谓汤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观于《书》之所言可见矣。《书经·仲虺之诰》有云:汤初与葛为邻,葛伯无道,汤乃举兵伐之,是汤之征伐,自葛国始。那时天下之人,都信其志在救民,不是为暴。汤若往东面征讨,则西夷之人怨望;若往南面征讨,则北狄之人怨望。都说道:‘我等受害一般,王何为不先来征我之国乎?’这时节,百姓每冀望王师之来,又恐其不来,就如大旱之时,望着云合而雨,又恐虹见而止也。其望之之切如此。及王师既至,商贾各安于市,而交易者不止;农夫各安于野,而耕耘者不变。但诛戮其有罪之君,抚安其无罪之民,就如大旱之后,甘雨应时而降,民皆喜色相庆,欣然大悦。《书经》上载着百姓之言说:‘我等困苦无聊,专等我君来救,我君一来,我等方得苏息,真是死而复生一般。’观《书》所言,则知成汤能以七十里而王于天下者,惟其行仁政以救民,而有以慰斯民之望耳。王今伐燕,未能行仁政以慰民心,则所以致诸侯之兵者,岂无自哉?”

【元典】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译文】现在,燕国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去征伐它,百姓都以为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竹筐盛了饭,瓦壶装了酒,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那怎么行呢?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您了。

【诸儒注疏】“拯”,救也。“系累”,絷缚也。“重器”,宝器也。“畏”,忌也。“倍地”,并燕而增一倍之地也。齐之取燕,若能如汤之征葛,则燕人悦之,而齐可为政于天下矣。今乃不行仁政而肆为残虐,则无以慰燕民之望而服诸侯之心,是以不免乎以千里而畏人也。

【理学讲评】拯,是救。系累,是执缚的意思。重器,是宝器。畏,是忌。孟子告齐宣王说:“汤以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而齐乃以千里畏人者,何耶?盖燕国无道,暴虐其民,如在水火中一般。王兴师往伐,以正其罪,燕之百姓,以为将救我于水火之中,欣然以箪食壶浆,迎犒王师,亦不异大旱之望云霓矣。王必如汤之伐罪吊民,发政施仁乃可。今乃残杀其父兄,系缚其子弟,拆毁他祖先的宗庙,搬取他珍宝的重器,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使燕民大失所望,如之何而可以如此也?夫天下诸侯固已忌齐之强,而欲并力以图之,特未有可乘之衅耳。今并取燕国,增了一倍之地,又不能举行仁政,以慰燕民之望,而服诸侯之心,故诸侯之忌愈深,伐齐之谋遂合。是天下之兵,王实有以鼓动之也,能不以千里而畏人乎?”

【元典】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译文】您赶快发布命令,遣回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臣民协商,选立一位燕王,然后自己从燕国撤退,这样做,要使各国停止兴兵,还是来得及的。

【诸儒注疏】“反”,还也。“旄”,老人也。“倪”,小儿也。谓所虏略之老小也。“犹”,尚也。“及止”,及其未发而止之也。范氏曰:“孟子事齐、梁之君,论道德则必称尧、舜,论征伐则必称汤、武。盖治民不法尧、舜,则是为暴;行师不法汤、武,则是为乱。岂可谓吾君不能,而舍所学以徇之哉!”

【理学讲评】旄,是老人。倪,是小儿。置,是立。孟子说:“王既已动诸侯之兵矣,为今之计,将如之何?王须是急发号令,晓谕国人,将掳掠的老小,尽数遣还,将欲迁的重器,即便停止。子哙已死,燕国无君,则谋于燕之群臣百姓,择一贤者以为君,而后引兵而去之。如是,则燕乱已定,诸侯不得以救燕为名。齐不为暴,诸侯不得以伐暴为名。虽已兴师,尚可以及其未发而使之中止也。王欲求何以待诸侯者,亦惟如是而已。”夫当战国之时,皆急功利,尚权谋,而孟子之所为齐王言者,一出于正,可以观圣贤之学术,与王政之大端矣。

【心学讲评】齐人伐燕,有可以取之势。齐王不思既取之后,何以收燕民之心而服天下,终以利其所有之情,冒昧而取之。于是燕民怨于下,燕之臣子保燕后而乘民怨,外结诸侯。诸侯有怨可假,有辞可执,而其民亦唯恐齐之并已而残害之如燕,将谋救燕,诸侯合而齐孤矣。宣王乃迫而问孟子曰:“寡人取燕,因天心,顺民情也。而诸侯多谋伐寡人者。量力之强弱,齐不能胜诸侯也。何以待之?寡盖求其术而不得也。”

孟子知其民怨于下,敌乘于外,势迫而畏之甚,乃曰:“孰使王之进不能有为,退无以自保,而至于此也?臣以为一齐不足以胜天下,似也。臣闻势之不敌,更有甚于王,而天下环起而听命,莫敢不来富而来王,则汤以七十里兴是也。乃齐有千里,甫诛一虐民之主,为民之所迎,而惴惴然如此其畏也,臣所未闻。夫汤亦何尝不伐国而取之哉!葛无道,而汤之有事于天下也,自此始。乃取葛以后,天下皆谅其为匹夫匹妇报仇之心,而信其可恃以为元后父母也。于是东面而征,西夷怨矣;南面而征,北狄怨矣。怨之之辞曰:‘奚为后我乎?’由此思之,若大旱之望云霓,冀云之生,而恐霓之阻之也。夫其时所征之国,岂其君之不思苟存,而同恶之邻邦不畏兵之且加己乎盖汤之征也,将体君之仁,而兵遵将之法,于时归市者不止也,耕者不变也。汤之所诛,其无道之君耳。其于民也,则问其疾苦而哀矜之,除其虐政,与以生全,盖若时雨降焉。其望于始者,果有以慰之于终,若时雨之降,无负人之引领而望,而既优既渥,以起百昌之死。斯时也,民之说之何如乎!故书述复民之辞曰:‘吾昔者待我后之至。而后之来,吾乃得自死而之生也。’然则汤何尝不伐人之国而取之乎?信之于未至之先者,果有以说之于既至之后。其所灭之君,即欲拒汤,而民不为之用。未伐之国,即欲党恶相恤假救患之名以与汤争,而其民亦望汤之民;自救不暇,而况敢与汤为难?故东西南北唯其所征,而一无所畏。以七十里服天下而有余,未闻其有畏心也。

“夫王之于燕,其始之望王,亦何大异于汤乎?今燕之虐其民,亦无异于葛也。王声罪以讨之,天下之可信者在斯。燕之民以为王之来将拯已于水火之中也,于是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燕民方且厚望于王,而天下之属望于王者自此始也。王于斯时,诛子之之僭乱,改虐政之殃民,致燕民之说者在斯,而起天下之望者亦在斯。诚说矣,诚不失其望矣,诸侯即有忌王者,而民心离叛,倒戈之势成,王何畏乎哉?而王之所为,则有若此之甚者:王利燕之所有,而君掠其君,将掠其臣,兵掠其民,相率以暴,而父兄杀矣,子弟系累矣,宗庙毁矣,重器迁矣。燕民乱而燕之臣子愤衅开于内矣。天下之民皆唯恐齐师之至而齐之得志于中国,外怒激矣。至于今日,而将如之何其可自保以无虞乎?王畏之,诚不得不畏也。何也?天下之诸侯,其畏齐之强而唯恐其逼己也,固矣。今且有燕之土,抚燕之民,则诸侯之忌王益甚。而王仁政不施,无以矜全水火之民,则天下之民且宁忍故主之虐,而畏齐之杀掠。君忌于上,民戒于下,燕愤于内,天下之兵动矣。非燕人之能动之,诸侯之能动之,王动之也。

“至于今而事去矣,不可为矣,收燕以临天下之势必不可用矣,则王今者唯有弃燕而已矣。与其委燕于诸侯,无宁捐燕于在我,捐燕而失本无之燕;必欲有燕,而且危固有之齐。乘其谋之方兴,兵之未动,速出令焉,反其旄倪,民怨可平也;止其重器,不据利以召争也;谋于燕众,置君而去,以免天下见讨之名也;则诸侯之兵犹可止也。舍此不图,非臣之所与知矣。

“畏天下而悔过,王诚怯矣。处于不得不畏之涂,自不能免于畏之之实。惜哉,有大有为之时,而竟弃成功于一旦,臣岂愿王之出于此哉!仁不足以安天下,而义犹足以保其国。千里而畏人,诚自王始,而不知畏人更有大可畏者在。此今日弃燕存齐之下策,不得已而为王谋者也。”

【元典】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

【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在荒山沟里,

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了。

【诸儒注疏】“哄”,斗声也。“穆公”,邹君也。“不可胜诛”,言人众不可尽诛也。“长上”,谓有司也。民怨其上,故疾视其死而不救也。“转”饥饿辗转而死也。“充”,满也。“上”,谓君及有司也。“尤”,过也。

【理学讲评】哄,是战斗之声。穆公,是邹君。转,是饥饿展转而死。残,是残虐。尤,是责怪的意思。昔邹国与鲁国交兵战斗,为鲁所败。穆公因问于孟子说:“民以用命为顺,不用命者,国有常刑。今我国与鲁接战,众有司对敌而死者三十三人,乃百姓们曾无一人赴救有司而死者。此等顽民,将要杀之,则人众不可尽诛;将要不杀,似这等怨恨长上,疾视其死而不救,法令何由而行乎?或诛或宥,当何如处之而为当也?”孟子对说:“民不用命,不当责之于民,惟当反之于己。盖凶年饥岁,君之百姓,老弱不能动移的,则饥饿展转倒死于沟壑。其少壮的就食他邦,散走于四方者,不知其几千人矣。这时节,人人都望救于君上,如死中求生一般。而君之仓廪有余粟,府库有余钱,有司曾不肯告之于君,散财发粟以赈救之。是君与有司暴慢不仁,而残虐下民也。上既虐下,下有不疾怨其上者乎?曾子有言,为民上者,当戒之戒之,施恩得恩,施怨得怨,出自尔身者,即还报尔身者也。由此言观之,君与有司,视民之死而不救,民怨久矣,到如今才得还报,所以视有司之死而不救也。一施一报,乃理之常,君何可归咎于民,亦反求诸己而已。”

【元典】

“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译文】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牺牲了。

【诸儒注疏】君不仁而求富,是以有司知重敛而不知恤民。故君行仁政,则有司皆爱其民,而民亦爱之矣。

同类推荐
  •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人性与生死的秘密:自性光明论

    生命的终极实体是永恒的实体吗?心灵光子源于超越时空永恒隐序的“王国”,人类智能的起源与宇宙的文明是什么?生命的终极实体与基因伦理学的关系又是什么?科学的终极真理与真空的理论:蛋白质生命-非蛋白质生命“生态物理学生命”,宇宙学的生命观-宇宙的智能生命;;寂光智能生命,人类与宇宙最新的对话。
  • 爱欲与文明(译文经典)

    爱欲与文明(译文经典)

    《爱欲与文明》讲述了: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欲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
  • 大学论·意志升华论

    大学论·意志升华论

    当一个生命主体降生在大地上,不论是什么样的一个生命,他都有他的角色与任务,而这样的任务是在生命主体不断成长过程中形成并使其为之奋斗的,退一步说,生命本身的存在其实就是最根本的、最初级的价值目标。如果人一旦连这一价值目标也不去认可,那么这样的生命只能谓之为行尸走肉,也就不会再有更多的生命主体的需求与欲望以及价值实现与满足。意志就是脊梁完成这个任务和目标的根本。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当代中国的智慧论: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当代中国的智慧论: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贡献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的内容在于述评我国哲学家与哲学史家、智慧说的创立者冯契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的贡献,资料详实、论证严谨、表达顺畅、层次架构安排合理,体例格式也较为规范,是了解并研究冯契哲学的较好读本。
热门推荐
  • 有出息成大器

    有出息成大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单、挫折和泪水,也会体验到激情、信心、勇气、力量、憧憬和欢笑,就这样,我们沿着岁月的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一路收获着、品味着成长的果实。青春的成长不需要“软垫”式的援助,因为这是阻止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只有把它踢开,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成长的甘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启迪成长智慧的书籍认真阅读吧!
  • 千古雪姬

    千古雪姬

    在我的记忆里,我知道我叫雪姬,本是生活在雪山上的雪女,但是我是死了,之后......就没有之后了。再次的重生,让我成为了个国之间都要敬畏的巫女大人。孤独寂寞的我为了有个除师兄以外的朋友,而遇见了我永生难忘的他。。。。。。第一次,我为替他跳了舞。第二次,我替他做了诗,第三次,我替他上了青楼。。。。。。无数次的帮他。这是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只要每次看到他那充满邪媚坏坏的笑容,就会糊里糊涂的去帮他。然后到最后,即使我有众多的美男。。。。。。
  • 病榻王爷有毒王妃

    病榻王爷有毒王妃

    自己本是一个来自21世纪的普通女孩,却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这样一个陌生的世界,她没有一般穿越女有本事,也没有她们聪明,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女孩偏偏重生在了一个受尽欺凌的女孩身上,她爹不疼,又没娘爱,哥哥姐姐还时时刻刻的想要自己的性命,一次偶然机会她被毒谷谷主所救,他虽有妖艳俊美的容貌可心却是冰冷狠厉,因为早就发现她体质特殊,他助她修炼,就是为了利用她的体质炼制毒药,直到她成为了人人敬而远之的毒美人的时候,却遇到了谪仙似又常年病榻的腹黑王爷。。。。。。。
  • 幸福守望

    幸福守望

    我想,我们的爱情便如这星空一般,你是那广袤的无垠,我是依靠你的璀璨。我只愿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的去爱你,心底里面去相信你,哪怕是万劫不复,我亦不反悔!【文章描写的是简单的生活,简单温馨的生活观,看她的时候,请放松你的心情,静静的看下去,你就是主人公!】
  • 神秘指引

    神秘指引

    危险来临时,谁都渴望指引。用可用的,做该做的;神秘指引,拼搏冒险,突破束缚,为了......
  • 全系大陆前传之武道大陆

    全系大陆前传之武道大陆

    大陆第一天才,为何却被不敌两个小混混?我本无意向巅峰,你们又何苦寸寸相逼?这是一个发生在武道大陆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 汉末任逍遥

    汉末任逍遥

    没有金手指,没有无敌系统,没有老爷爷,平民一个,在金戈铁马的汉末三国,怎么破?任毅说:我投胎有技术,有好师傅,有生死兄弟,猥琐发育,笑傲汉末三国毫无鸭梨!书友群号:1019043696,欢迎各路大神撩拨作者君
  • 磨阳工

    磨阳工

    她的人生从一出生就注定了与众不同,她经历着独一无二的梦魇,她挣扎,她上进,无数次的试图逃脱,可此刻,她只能装模作样挨着日子等待结束,她成了实打实的磨阳工……
  • BC集团大小姐

    BC集团大小姐

    “你毁了我的家,我一定会让你也尝到这种失去亲人的痛!”那一年,她才七岁。“我说,女人,我喜欢你。”“哦。”“和我在一起吧!”“不可能!”“为什么?”“没有原因,另外,给我滚!滚得远一点!”“喂,丫头,既然拒绝了他,就别再拒绝我了。”两个帅哥一起单膝下跪,“我喜欢你,和我在一起吧!”那一年,她十七岁。但冷若冰霜的背后,却又有着另外一面:“顾伯,我要迟到了,为什么不叫我?”——“你吃蛋糕的样子真可爱!”“不要用那种眼神看我!”红起脸颊转向另一边。花样美男,谁又能走进她的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