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76

第176章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1)

【元典】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译文】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掌权,管仲、晏子那样的功业,能再次建立起来吗?”孟子说:“你真是个齐国人啊,只知道管仲、晏子罢了。”

【诸儒注疏】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桓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齐人但知其国有二子而已,不复知有圣贤之事。

【理学讲评】公孙丑,是孟子的弟子。当路,是官居要地。公孙要地。公孙丑问孟子说:“先年齐国贤相,桓公时有管仲,景公时有晏子,都能致君泽民,功业显着,后来无有能继之者。设使夫子今日得居要路,而秉齐国之政,似他这等功业,还可复自期许,克继前人否乎?”盖战国之世,崇尚伯功,多推尊管、晏,故公孙丑之言如此。孟子答说:“自古豪杰之士,以道德功业,显闻当世者,岂止是管仲、晏子二人。惟二人相齐有功,故齐国之人,习于闻见,多有称道之者。今子亦以管仲、晏子为言,子真齐人也,但知有管仲、晏子而已。岂知圣贤经纶康济之业,光明俊伟,有高出于管、晏之上者乎?然则子之期待我者亦浅矣。”夫伯者之佐,非不有高世之才,特其志于功利,而不纯乎道德,是以见小欲速,规模狭隘,而为圣门之所羞称如此。故论治者,宜以唐虞三代为法。

【元典】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译文】有人问曾西说:‘你和子路相比,谁贤?’曾西不安地说:‘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那人又问:‘那么你和管仲相比谁贤?’曾西顿时很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竟拿我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齐桓公的信任是那样专一,执掌国政是那样长久,而功业却是那样卑微。你为什么竟拿我同这个人相比?’

【诸儒注疏】孟子引曾西与或人问答如此。曾西,曾子之孙。“蹴”,不安貌。“先子”,曾子也。“艴”怒色也。“曾”之言则也。“烈”犹光也。桓公独任管仲四十余年,是专且久也。管仲不知王道而行霸术,故言功烈之卑也。杨氏曰:“孔子言子路之才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使其见于施为,如是而已。其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固有所不逮也。然则曾西推尊子路如此,而羞比管仲者何哉?譬之御者,子路则范我驰驱而不获者也;管仲之功,诡遇而获禽耳。曾西,仲尼之徒也,故不道管仲之事。”

【理学讲评】曾西,是曾参之孙。蹴然,是不安的模样。先子指曾参说。畏,是敬畏。艴,是怒色。孟子又辟公孙丑说:“汝但知齐有管仲、晏子,不知管、晏事功,固圣门弟子所羞称者也。昔者或人问曾西说:‘圣门有子路者,吾子自度与他孰为高下?’曾西蹴然不安说:‘子路在圣门,闻过则喜,见义必行,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乃吾先祖所敬畏而推让者也,我何敢与之比方乎?’或人又问说:‘汝既不敢比子路,然则自度比管仲孰为高下?’曾西艴然不悦说:‘你何乃比我于管仲?凡人出而用世,有做不成功业的,多因得君不专,行政不久。管仲辅相桓公,桓公委心信任,君臣之间,志同意合,其得君那等样专;独操国柄四十余年,大小政务,都出其手,其行政那等样久。若是大有抱负的,乘此机会,便须有大功业做将出来。今考其功业,不过九合诸侯,假仁义以成霸功而已。其功烈则那等卑陋,而无足观也。管仲之为人如此,固我之所深鄙者,尔何乃比我于此人乎?’”盖有圣贤之学术,斯有帝王之事功,管仲识量褊浅,不知有圣贤大学之道,故其功业所就,止于如此,所以曾西鄙之而不为也。

【元典】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译文】(孟子接着)说:“管仲那样的人是曾西不愿做的,而你以为我会愿意吗?”公孙丑说:“管仲使他的君主称霸,晏子使他的君主扬名,管仲、晏子还不值得效仿吗?”孟子说:“凭齐国的条件称王天下,真是易如反掌。”

【诸儒注疏】“曰”,孟子言也。“愿”,望也。“显”,显名也。“反手”,言易也。

【理学讲评】以,是赞成的意思。霸,是诸侯之长。反手,是转手。孟子又答公孙丑说:“观曾西与或人问答之言,则管仲之功烈,乃曾西之所不屑为者也。曾西既所不为,而子乃为我愿之,岂以我为不及曾西乎?其待我亦浅矣。”公孙丑犹未之达也,复辩之说:“管仲相桓公,尊周攘夷,以为盟主,而诸侯皆奉其命,是能致其主以为霸于天下也。晏子相景公,布德缓刑,以修内治,而一时盛称其贤,是能致其主以显名于当世也。二子之功烈,卓然如是,而夫子犹以为不足为,不知更何以加于此乎?”孟子答说:“管仲辅君以霸,晏子辅君以显,虽亦有功于齐,然未能致主于王道也。如使我当路于齐,而得君行道,则将天下之民举安,而以齐王于天下,如转手之无难矣。岂特以其君霸,以其君显而已哉。此吾之所以卑管、晏而不为也。”

【元典】

曰:“若是,则弟子子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译文】公孙丑说:“如果是这样,我这个学生就更糊涂了。凭文王的德行,寿近百岁才去世,尚且没能(使仁政)遍及天下;武王、周公继承他的事业,这才(使仁政)遍及到天下。现在您说起称王天下,似乎很容易的样子,那么文王也不值得效法了吗?”孟子说:“哪可以同文王相比呢。从商汤到武丁,贤圣的君主出了六七个,天下归顺殷朝很久了,久了就难改变了。武丁使诸侯来朝拜,统治天下,就像将它放在手掌中转动一样容易。商纣距武丁的时代不算长,(武丁时代)勋旧世家遗留的习俗,及当时流行的良好风气和仁惠的政教措施,还有留存下来的,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些都是贤臣,一起辅佐他,所以过了很长的时间才失掉天下。(那时,)没有一尺土地不是他的疆土,没有一个人不是他的臣民,然而文王还是在百里见方的地方兴起,所以是很困难的。”

【诸儒注疏】“滋”,益也。文王九十七而崩,言“百年”,举成数也。文王三分天下才有其二;武王克商,乃有天下。周公相成王,制礼作乐,然后教化大行。“当”,犹敌也。商自成汤至于武丁,中间太甲、太戊、祖乙、盘庚,皆贤圣之君。“作”起也。自武丁至纣凡七世。“故家”,旧臣之家也。

【理学讲评】滋,是加益。洽,是溥遍。武丁,即高宗。微子、微仲,是纣之庶兄。比干、箕子,是纣之叔父。胶鬲,是纣之贤臣。公孙丑因孟子说齐王犹反手,疑其自许太过。遂辩说:“夫子说管、晏不足为,弟子已不能无疑,乃又说齐王犹反手之易,信如此言,弟子之惑转益甚了。且以周文王有大圣之德,又在位寿考百年而后崩,其施泽于民,不为不久,然三分天下,才得其二,其德泽尚未遍及于天下也。直待武王伐暴救民,周公制礼作乐,克继其后,然后九州一统,教化大行。则王业成就,固若此之难矣。今乃说齐王如反手之易一般,则虽圣如文王,也不足法与?”孟子挠之是有周基命之主,其德至盛,何可当也。但古今时势,难易不同,其难耳。盖商家之天下,自成汤开创以至于武丁中兴,中间如太祖乙、盘庚,贤圣之君凡六七作,其累世德泽,深入于入,天下之归殷久矣。久则人心固结,难以遽变。故当武丁之时,国运虽衰,王业未改,一加振作,遂能朝诸侯而有天下,如运掌一般。及纣之时,去武丁年代未久,其世臣故家,礼义遗俗,与夫前哲之流风,保民之善政,尚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这都是有才德的贤人,相与同心戮力,匡救其缺失而辅相之,故纣虽无道,国不遽亡,必待日久而后失之也。是文王所遇之时,其难如此。况当时天下大势,尚然一统,无尺地不是商家之土,无一民不是商家之臣。然而文王谨守侯邦,由方百里之地而起,安能与商为敌。是文王所处之势,其难又如此。惟其时势皆难,故虽以文王之德,而终身不能成一统之功者,以此故耳。若今之时势,则异乎是矣。岂可谓文王不足法哉?”

【元典】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

【译文】齐国人有俗谚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要称王天下)却是很容易的。

【诸儒注疏】“镃基”田器也。“时”,谓耕种之时。

【理学讲评】慧,是聪明。镦基,是锄田的器具。时,是耕种的时候。孟子又答公孙丑说:“吾谓以齐王犹反手者,岂真以文王为不足法哉?盖以时势而论,则文王处其难,而齐处其易耳。齐人尝有言说道:‘人虽有才智聪明,足以办事,然势有未便,则智慧亦无所施,不如乘着可为之势,因而展布,可以建立功业。人虽有锨基,可以治田,然时有未至,则镒基亦无所用,不如待到耕种之时,因而力作,可以成就稼穑。’观齐人之言,则知王天下者,必有资于时势矣。兹以齐之势当今之时,与文王之所处不同,欲图兴王之业,真有至易而无难者,所以说以齐王犹反手也。”

【元典】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呜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诸儒注疏】此言其势之易也。三代盛时,王畿不过千里。今齐已有之,异于文王之百里。又鸡犬之声相闻,自国都以至于四境,言民居稠密也。

【理学讲评】孟子指齐国之势,以明其易王。说道:“昔夏后、殷、周之盛时,王畿之地,不过千里,今齐地亦方千里,则固已有其地矣。且民居稠密,鸡鸣犬吠之声,自国都以至四境,处处相闻,则齐已有其民矣。夫土地不广,须更开拓,今地方千里,则不待改辟而地已广矣。人民不众,须更招集,今民居稠密,则不待改聚而民已众矣。地辟民聚,泽可远施,以之鼓舞人心,兴起事功,最为容易。若乘此而行仁政,则人民之归附益众,土地之开辟益广,其一统而王天下,谁得而禁止之哉?”盖齐有可乘之势,故易于致王如此也。

【元典】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译文】夏、殷、周三朝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一千里的,而现在齐国有那么大的地方了;鸡鸣狗叫互相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的。况且,仁德的君王不出现,没有比现在隔得更长的了;百姓受暴政折磨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什么都吃不挑拣,干渴的人什么都喝不挑拣。

【诸儒注疏】此言其时之易也。自文、武至此七百余年、异于商之贤圣继作;民苦虐政之甚,异于纣之犹有善政。“易为饮食”,言饥渴之甚,不待甘美也。

【理学讲评】疏,是稀。憔悴,是困苦的模样。孟子又告公孙丑说:“我谓齐之易王者,不但以其有可乘之势,而且幸其当可为之时。盖自文武造周以来,至今七百余年,没有个圣君出而抚世,是王者之不作,未有稀阔于此时者也。今之诸侯,恣行残虐,流毒百姓。百姓每财尽力竭,不得安生,其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当此之时,若能举行仁政,以收拾人心,则民之感戴,就如那饥饿的人,但得食,便以为美,而易为食;枯渴的人,但得饮,便以为甘,而易为饮。其于致王,何难之有哉?”是时之易为又如此。

【元典】“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译文】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诸儒注疏】“置”,绎也;“邮”马曰;也所以传命也。孟子引孔子之言如此。【理学讲评】马递叫做置,步递叫做邮,即如今驿递铺兵一般。孟子又说:“得时乘势,

固易于行仁,而况仁政之行,本自速者。孔子有云:人君之德政,出乎身而加乎民,其流行之机,速于置邮而传命。盖置邮传命,虽是甚速,尚须论其道里,责以程期而后可至;若德之流行,则沛然旁达,一日而遍乎四海,比之置邮传命,岂不更速矣乎?观于此言,则德之感人,有不赖时势而裕如者,而况时势之可乘乎?此我所以决齐之易王也。”

【元典】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唯此时为然。”

【译文】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诸儒注疏】“倒悬”,喻困苦也。所施之事半于古人,而功倍于古人,由时势易而德行速也。

【理学讲评】倒悬,是形容困苦至极的模样。古人,指文王。孟子又答公孙丑说:“德之流行固为甚速,然未有背时违势而能成功者。乃当今之时,乱极思治,时则易矣。齐国万乘,地广民稠,势又易矣。于此而一行仁政,以慰民心,则民心欢悦,就如替他解救下倒悬的一般,其感人之速,入人之深,又不但如饥食渴饮而已。夫古人如文王积德百年,而犹未洽于天下,只为处时势之难故也。其在今曰所行之事,不须全学古人,但行得他的一半,即可以长驾远驭。其成功加倍于古人矣。此惟在今时为然。盖其时势既易,而德行自速,是以用力少而成功多也。吾谓以齐王犹反手者以此。而子以管、晏之功为我愿,岂为知我者哉?”

【心学讲评】王霸之分,学术邪正之辨,即世运盛衰之别也。王之所以异于霸者无他,仁而已矣。王者以清心寡欲为本,而无欲之极,天下为公,推而行之,其教之养之之政,一本于侧怛之至诚。霸者异是:其心,利欲之心也;其政,富强之政也。时虽假仁以行,而不足泽及斯民。故天下之戴王者无已时,而霸者则暂服而终离。孟子之时,正王者之时也。而当时唯伯功之是尚,乃或为之说曰,王道迂远而不能速见其效。即使迟之又久而始成乎王,抑贤于伯功远矣,况其时在可为而莫之为乎?

孟子于齐,在欲用未用之际。而公孙丑问曰:“使夫子而居辅佐之位,齐王唯夫子之说是行,则齐且兴焉。而管仲、晏子之功,可得而期许乎?”

于是孟子昌言吾道之大,而明伯功之不足为也,乃曰:“夫人志如其量,量如其识。君子上溯千古,俯观当代,有所必为,有所不屑为,其量大,其识宏也。子生于齐,习闻者齐耳,非所为天下士也,则唯于齐人之中,知其小功小利之表着者,管仲、晏子而已矣。夫晏子所为,尤卑卑不足数者。而以管仲言之,子不闻君子之论乎?

同类推荐
  •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

    《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充满了哲理的语言和丰富的思辨。为了使广大读者朋友能够比较容易地读懂《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并能够从中汲取幸福的智慧,《相约在微博:罗素的幸福之路》特采用“与罗素相约在微博”的这种当代流行的文化形式来拉近读者与罗素这位伟大哲学家的距离,通过“微博式”方法,将罗素的精辟话语进行深刻阐述、剖示和拓展,让读者对幸福这个概念以及获得幸福的方法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能够实在地运用于社会生活中,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
  •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本书是一本叔本华人生智慧的精粹集。编译者赵华民从叔本华的所有著作中,精挑细选翻译出了最有价值的214句话。包括如何磨练意志力、如何洞悉生活本质、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锤炼强大的心智、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等八大板块。这八大板块基本囊括了叔本华智慧的精髓所在,对帮助年轻人洞见人生本质、找到生存的意义和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板块中的内容都紧扣主题,阐述了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理,行文深入浅出,绝不艰深晦涩,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内心的丰盈富足会成为一种能量,给人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本书以佛门智慧为指引,引领人们从做人、做事、行善、经营财富和名利、经营情感等方面平衡身心,迎接富足,并在富足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财富观和爱情观的引导下,用智慧处理生活,让内心达到健康、充实的状态,让幸福不请自来。
  • 易学史论

    易学史论

    《易学史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原典,对中国古代史学、哲学、文学、艺术、天文、历法、乐律等都产生过重要影响。然而,由于《易学史论》从一开始就披上了一层占筮的神秘外衣,加之数千年来治《易》者的种种猜测和附会,遂使这部语言最简、文字最少的文化原典变成一部注释最多且又最难读懂的神书。因而,揭开《易学史论》的神秘面纱,恢复其文化原典的本来面目,从而使其走向世俗化、大众化,是易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 二重论

    二重论

    本书分为两大卷共五个部分。第一卷共两部分,是对二重论的逻辑学研究;第二卷共三个部分,是对二重论的哲学研究,并包括几个初步的应用研究。
热门推荐
  • 重生九零年之虐渣攻略

    重生九零年之虐渣攻略

    被丈夫残忍推下高楼的金牌命理师,重返十八岁,意外开启观气之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普希金书信集

    普希金书信集

    本书是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个人书信集,这数十封信件曾寄给作者的恋人、妻子、朋友、文学编辑(合作伙伴)、主管大臣等等,从中可以亲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普希金的样子,一个现实中的、活生生的文学巨匠的样子。信件的语言多是生活化的,没有创作的束缚,完全是生活化的呈现。他会毫不羞愧地跟家里要钱,也会不知疲倦地写信给自己的爱人——有时会猜忌对方是不是有不轨的行为……这本书信集完整而鲜活呈现出了普希金一生的写照,对于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都是十分珍贵的材料。
  • 联盟之我真不是很无敌

    联盟之我真不是很无敌

    陈墨哭了……他怎么会知道,自己居然因为那样来到了异界。等等!在异界玩英雄联盟就能提升自己实力?还能获得通货联盟币?那……萌妹子:“陈墨哥哥,你就是昨天首页上面的那个疾风亚索?快教教我!”某天才:"大哥带我晋级赛!"说实话曾经双服第一的陈墨是不想装x的,但是,实力不允许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冥冥仙道

    冥冥仙道

    天道说,一切的繁华在我面前都是浮云,若不修行到彼岸,终究会成为红粉骷髅,凡我修行者,必定要历经千辛才够恍然。这是一个军人穿越到修真大陆的故事,从天资上等,到一夕之间成为凡俗,拥有了丹道传承,掌握身体的奥秘,对症下药,重启修仙的故事。
  • 渑水燕谈录

    渑水燕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半夜没锁门

    半夜没锁门

    一个呼声震天的夜里,几人蒙头闯进一个没锁门的房子~~~
  • 守护神:我的痴情前夫

    守护神:我的痴情前夫

    思雨在异地他乡遇到了自己的前夫乐天,而且同在一个公司就职。思雨出差乘坐的飞机失事,并产生失意。乐天耐心细致的照顾并没有让思雨很快恢复记忆,思雨嫁人了,乐天很伤心;出嫁后的思雨并不幸福,继而与自己的上司相恋。当思雨恢复记忆时,乐天离开了……
  • 从卧底到宗主

    从卧底到宗主

    对孟凡而言,能群殴就绝不单挑! 一切以生存为主,手段其次。 活到最后,我就是天骄!.内容介绍:孟凡身为正道大派嫡传弟子,却被告知要去魔宗当卧底。还让他从底层做起,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做到魔宗宗主。孟凡无奈,只能开启一段“高调”的卧底之路。·(ps:主角很帅,天赋很强,文笔轻松不虐主......)【群:1093574883】【所有人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