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018

第18章 大学治国(3)

【理学讲评】本,是根本。末,是末梢。承上文说:“有德则有人月土,而有财用。可见德是为国的根本,第一要紧。财虽日用之不可缺,而有德则自然有财。譬之草木,根本既固则枝梢自然茂盛,但当培其根本可也。夫知德为本,则在所当先,知财为末,则在所当后矣。”君子之所以先慎乎德者,其以是哉。

【元典】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译文】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

【诸儒注疏】人君以德为外,以财为内,则是争斗其民,而施之以劫夺之教也。盖财者人之所同欲,不能絜矩而欲专之,则民亦起而争夺矣。

【理学讲评】争民,是使民争斗;施夺,是教民劫夺。夫德既是本,乃所当重,财既是末,乃所当轻。若或将这德来看做外事,不思谨慎,将那财来看做自家的,专去聚敛,百姓每见在上的人如此,也都仿效,人人以争斗为心,劫夺为务,就如在上的教他一般。所以说争民施夺,这是财货不能絜矩的,其害如此。

【元典】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译文】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

【诸儒注疏】外本内末故财聚,争民施夺故民散。反是,则有德而有人矣。

【理学讲评】承上文说,外本内末,民便争夺。民既争夺,必致离散。可见义与利不可并行,民与财不可兼得。若是外本内末,聚财于上,财虽聚了,却失了天下的心,那百姓每都离心离德而怨叛之,未有财聚而民亦聚者也。若是内本外末,散财于下,财虽散了,却得了天下的心,那百姓每都同心爱戴而自然归聚,未有财散而民亦散者也。这两样孰损孰益,有天下者当知所辨矣。

【元典】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译文】因此,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富不依据道理肆意搜刮进来,终究也会被别人用违背道理的手段掠夺出去。

【诸儒注疏】“悖”,逆也。此以言之出入,明货之出入也。自“先慎乎德”以下至此,又因财货以明能絜矩与不能者之得失也。

【理学讲评】言,是言语。悖,是违悖不顺理。货,是财货。曾子承上文说:“财散则民聚,基实民之聚者财不终散;财聚则民散,其实民之散者,财也不终聚;就如言语一般,若将不顺道理的言语加于人,人定也把那不顺道理的言语来顺我,是悖而出者亦必悖而入也。若那财货是暴征、横敛,不顺道理取将进来的,终须也还散将出去,保守不得,是悖而入者亦必悖而出也。”不义之财,既是难守,积之何益?为人君者岂可以财为内,而不知所以慎其德乎!

【元典】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译文】《康诰》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

【诸儒注疏】“道”,言也。因上文引“文王”诗之意而申言之,其丁宁反复之意亦深切矣。

【理学讲评】前面说先慎乎德,则有人有土,是能絜矩的。外本内末则悖入悖出,是不能絜矩的。这一节又总结其意。《康诰》,是《周书》篇名。命,是天命。道字解做言字。武王作书告康叔说:“惟是上天之命,或去或留,不可为常。”曾子解说:“这一句话是说为人君的,若能絜矩,而散财以得民心,便得了天命,所谓得众则得国也。若不能絜矩,而聚财以失民心,便失了天命,所谓失众则失国也。”天命不常如此,人君诚欲保之,岂可外本内末,而不知慎德以尽絜矩之道哉!

【元典】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译文】《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

【诸儒注疏】《楚书》,《楚语》。言不宝金玉而宝善人也。

【理学讲评】以下两节,是明不外本而内末之意。《楚书》是楚国史官记事的书。宝是鹭的物。《楚书》说:“昔楚国王外圉聘于晋,晋大夫赵简子问他说:‘你楚国中有什么宝贝?’王孙圉对说‘我楚国也没有什么宝,凡金玉珠石之类,皆不以为贵,只是有德的善人,能利生民,能安社稷,便以他为宝也。’”按史,当时楚有臣名观射父,能作命辞,取重于诸侯。又有臣名左史倚相,多读古书,练达典故,使主君能保先世之业,故楚国宝之。夫楚之所宝,不在金玉而在善人,是能不外本而内末者矣。【元典】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译文】重耳的舅舅子犯教晋文公回答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亲族当作宝。”

【诸儒注疏】“舅犯”,晋文公舅狐偃,字子犯。“亡人”,文公时为公子出亡在外也。“仁”,爱也。事见《檀弓》,此两节又明不外本而内末之意。

【理学讲评】舅犯是晋文公的母舅,名狐偃,字子犯。亡人,指晋文公说。在先晋文公做公子时,避骊姬之难,逃出在外,故称亡人。后来又遍历曹、卫、齐、楚,至于秦国。到秦轩时,他父亲献公薨逝,秦穆公劝文公兴兵复国以为晋君,舅犯教文公对说:“我出亡之人,不以富贵为宝,只以爱亲为宝,若是有亲之丧,而无哀伤思慕之心,却去兴兵争国,便是不爱亲了,虽得国,不足为宝也。”夫晋之所宝,不在得国而在仁亲,是亦不外本而内末者矣。

【元典】

《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译文】《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臣子,忠诚老实,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的肚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表示,而是从内心喜欢。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的,是可以为他们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嫉、厌恶;别人德才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无论如何容忍不得。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对国家而言也实在是太危险了!”

【诸儒注疏】《泰誓》,《周书》。“断断”,诚一之貌。“彦”,美土也。“圣”,通明也。“尚”,庶几也。忌也。“违”,拂戾也。“殆”,危也。

【理学讲评】《秦誓》,是秦穆公告群臣的说话。断断,是诚一之貌。技,是才能。休休,是平易宽弘的意思。彦,是俊美。圣,是通明。不啻,解做不但。嫉,是妒忌。违,是拂戾。殆,是危。曾子以平天下之道,要紧在于公好恶,用贤才。而欲贤才之进用,又须得一个好大臣,付之以进退人才任,然后用舍得宜,而国家蒙利也。故引用《书》秦穆公之言说道:“我若有一个臣,断断然真诚纯一,他也不逞一己的才能,只是其心休休焉,平易正直,广大宽弘,能容受天下之善,见人有才能的,则心里爱他,如自己有才能一般。见人之俊美通明的则其心喜好之,肫肫恳切,不但如其口中称扬之语而已。这等的人,着实能容受天下的贤才,没有虚假,若用他做大臣,将使君子在位,展布效用,把天下的事,件件都做得好,必能保我子孙,使长享富贵,保我黎民,使长享太平,而社稷受无穷之福矣,不庶几有利于国哉?若是个不良之臣,只要呈自己的才能,全无断断之诚,休休之量,见人有才能的,恐他强过自己,便妒忌憎嫌;见人是个俊美通明的,便百般计较,拂抑阻滞,使他不得通达。这等的人,心私量狭,实是不能容受天下的贤才,若误用他做大臣,将使君子丧气,小人得志,把天下的事,件件都做坏了,如何能保我的子孙使他长久?又如何能保我黎民使他安乐?乱亡之祸,将由此而致矣。不亦岌岌乎危殆哉!”夫国家之治乱,系于大臣之公私如此,则任用大臣者,可以知所择矣。然必人君自公其好恶,方能择任公好恶之大臣,而诚意正心之学,又自公其好恶之本也,欲保其子孙黎民者,不可不知。

【元典】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译文】因此,只有那有仁德的君王,才会把这种嫉贤妒能的人流放,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与贤能的人同住在中原大地。这说明,有德的人爱憎分明。

【诸儒注疏】“进”,犹逐也。言有此疾之人,妨贤而病国,则仁人必深恶而痛绝之。以其至公无私,故能得好恶之正如此也。

【理学讲评】放流,是发遣。迸,是驱逐的意思。四夷,是四方夷狄之地。曾子说:“那嫉贤妒能的人,若是用他在位,善人必受其害,纵是不用,只与他同处在一国,他也会造谗结党,倾陷善人,不可不遣之远去。但人君牵于私意,姑息了他,所以国家终受其害,独是仁德之君,至公至明,见得这样人为害不浅,即便放弃流徙之,驱逐在四夷边远地面,不许他同住在中国,以为善人之害,盖深恶痛绝,必除根而后已,这正是孔子所谓唯仁人能爱人、能恶人也。”盖仁人之心,至公无私,如明镜之不混于妍媸,权衡之不爽夫轻重,故能使彦圣有技之人,皆得尽其用,而嫉之害,不及于国家,盖好恶之极其公,而能絜矩者如此。

【元典】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译文】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

【诸儒注疏】若此者,知所爱恶矣,而未能尽爱恶之道,盖君子而未仁者也。

【理学讲评】命字,当作慢字。过,是过失。曾子说:“贤人能利国家,举之不可不先也。彼人君之不知其贤者,固不足言矣。若明知他是贤人,却不能举用,或虽举用,又持疑延缓,不能早先用他,这是以怠忽之心待贤人了,岂不是慢?不善之人,妨贤病国,去之不可不远也,彼人君之不知其恶者,固不足言矣,若明知他是不善的人,却不能退黜,或虽退黜,又优柔容隐,不能迸诸远方,是以姑息之心待恶人了,岂不是过?”夫善善而不能用,则何贵于知其善,恶恶而不能远,则何贵于知其恶,故人君之用舍,必任贤勿弍,去邪勿疑而后可,此曾子立言之意也。

【元典】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乎身。

【译文】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

【诸儒注疏】“拂”,逆也。好善而恶恶,人之性也。至于拂人之性,则不仁之甚者也。自《泰誓》至此,又皆以申言好恶公私之极,以明上文所引《南山有台》、《节南山》之意。

【理学讲评】前面说仁人能爱人,能恶人,是尽絜矩之道的。见贤不能举而先,见不善不能退而远,是未尽絜矩之道的。这一节是说不仁之人,与絜矩相反的。拂,是违拂。灾,是灾害。逮,是及。曾子说:“那谗邪乱政的恶人,是人所共恶的,本该退而远之,却乃喜其便己之私,反去信用他,这便是好人之所恶。尽忠为国的善人,是人所共好的,本该举而先之,却乃嫌其拂己之欲,反去疏弃他,这便是恶人之所好。夫好善恶恶乃人生的本性,今人之所恶,却去好他,人之所好,却去恶他,岂不违拂了人生的本性。既拂人性,必失人心,既失人心,必失天命,将见丧家败国,而灾害必及其身。”所谓辟则为天下戮者此也。盖好恶乃人君最要紧处,若好恶不公,举措失当,不止民心不服,亦且那爱民的都去了,害民的都在位,天下实受无穷之祸,毒既流于天下,怨必归于一人,乃自然之理也。好恶之极其私,而不能絜矩者如此。【元典】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所以,做国君的人要具有道德上起示范作用的道理,就必须以忠诚仁义的态度才能获得它,反之,如果骄恣放纵的态度,就会失去它。

【诸儒注疏】“君子”,以位言之。“道”谓居其位而修己治人之术。发己自尽为忠;循物无违谓信。“骄”者矜高,“泰”者侈肆。此因上所引《文王》、《康诰》之意而言。章内三言得失,而语益加切,盖至此而天理存亡之几决矣。

【理学讲评】君子,是有位的人。大道,是絜矩之道。其端发于吾心,而其为用,能使天下之人各得其所,是个荡荡平平的大道理。曾子承上文说:“人之好恶,所以有公私之不同者,以其存心有不同也,是以君子有这絜矩的大道,其得其失,只看他存心何如。盖必忠以尽己而不欺,信以循物而无伪,则一心之中,浑然天理,于那好恶所在,才能以己度人而不差,推己及人而各当,便得了这絜矩的大道。仁人所以能爱人能恶人,而为民父母者此也。若或骄焉而矜夸自尊,泰焉而纵侈自恣,则一心之中私意障塞,于那好恶所在,不惟不肯同于人,且将任己之情,拂人之性,而流于偏僻之归矣,岂不失了这絜矩的大道。”不仁之人所以好人所恶,恶人所好,而灾逮夫身者,此也其得失之几如此,欲平天下者,可不存忠信而戒骄泰哉。

【元典】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条重要的原理:生产的人多,消耗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快,消费的人节省。这样做才能使国家的财富经常充足。

【诸儒注疏】吕氏曰:“国无游民,则生者众矣;朝无幸位,则食者寡矣;不夺农时,则为之疾矣;量入为出,则用之舒矣。”愚按:此因有土有财而言,以明足国之道,在乎务本而节用,非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也。自此以至终篇,皆一意也。

【理学讲评】生,是发生。疾,是急忙的意思。舒,是宽裕。曾子说:“财用乃国家百务所需,当经理发生,使常有余,而所以发生之者,自有个正大的道理。盖货财皆产于地,若务农者少,则地力不尽,财何能生,必严禁那游惰之人,使他们都去务农,这是生之者众。凡官员人役的俸禄,都出于百姓每供给,若冗食者多,则钱粮未免虚耗,必将那冗滥的员役裁革了,惟是紧要不可省的方才存留,则冗食者少,百姓易于供给,这是食之者寡。农事各有时候,若差使不时,便迟误了他的农事,须轻省差徭,禁止工作,纵不得已而用民之力,亦必待冬间农隙之时,使百姓每都得以急忙去及时田作,这是为之者疾。财用出入,当有定规,若不樽节,未免匮乏,必须算计一年所入之数,以为所出之数,务于三年这中,积出一年的用度,九年之中,积出三年的用度,愈积愈多,使常有宽裕,这是用之者舒。夫生之众,为之疾,则有以开财之源,而其入也无穷。食之寡,用之舒,则有以节财之流,而其出也有限,闾阎不困于聚敛,而府库日见其盈余,常常足用,而不至于缺乏矣。”这是经国久远的规模,非一切权宜之小术可比,所以谓之大道也。然则有国者,岂必外本内末,而后财可聚哉?

【元典】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译文】具有仁德的人使用财富来完善自身的德行,没有仁德的人却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

【诸儒注疏】“发”,犹起也。仁者散财以保民,不仁者亡身以殖货。

【理学讲评】发,是生发兴旺的意思。曾子说:“仁德之君,知道那生财的大道,只要使百姓富足,不肯专利于上,由是天下归心,而安处富贵崇高之位,这便是舍了那货财,去发达自己的身子。不仁之君,不知生财的大道,只要聚财于上,不管百姓每贫苦,由是于下离心,有败国亡身之祸,这便是舍得自己的身子,去生发那财货。”夫以财发身者,本不求财也,而民心既得,实未尝无财。以身发财者,本以奉身也,而乃至于丧身,则财将何用哉!其利害之迥绝不待较而知者也。

【元典】

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译文】没有听说过君王好仁乐义,而臣子却不喜爱忠义的道理;没有听说过下面的臣子爱好仁义,而不能帮助君王完成其事业的道理。没有听说过国库里存有财富,而财富不属于国君所有的道理。

同类推荐
  • 诸子箴言

    诸子箴言

    本书撷取诸子经典著作中最值得学习与体会、思考与运用的箴言。其包括《论语》、《孟子》、《荀子》、《中庸》、《老子》、《庄子》、《列子》、《商子》等著作。
  • 传习录

    传习录

    本书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大师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一书是王阳明与其弟子、友人的部分对话、书信汇集体,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阳明心学及其发展的重要资料。
  •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样的色彩才是最美的?或许,这个问题就连享誉盛名的绘画大师都无法确切地回答。实际上,色彩的搭配没有绝对性,何为美的配色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搭配出的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深入人心,那么就是优秀的色彩作品。为了帮助读者体会大师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本书不仅挑选了众多西方绘画作品,还从图例的鉴赏和分析中,提炼出经典的配色技巧,帮助读者抓住色彩的特性,从而增长对色彩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老子说经的地方

    老子说经的地方

    老子无疑是人类生命智慧的启明星,以博大精深的哲思照亮了世界。他曾经讲经的楼观仙地,吸引着无数后人朝奉膜拜,悟道养生。在经台仙地悟道数年的任法融道长,深谙道法自然之玄机,不但将道法自然蕴于书法和讲经,还撰写了《道德经释义》,传播老子思想精髓,更使说经台鸿儒盈门,访客如云。
热门推荐
  • 元婴前辈

    元婴前辈

    生命王城里,一下子多了很多的元婴前辈呢!
  • 霸道总裁撩不停:娇妻太撩人

    霸道总裁撩不停:娇妻太撩人

    她,是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一个女人。除了长相清秀了点性格叛逆了点狗腿了点,其他一无是处。那么平凡的她却偏偏能当上别人梦寐以求的商业帝国大boss的私人秘书!某人傲娇的抬起脸,咋滴,不服来战啊。他,长得俊美绝伦,性情冷酷嗜血,全球首富,眼高过顶的他却偏偏看上了平凡狗腿的她,从未有过的温柔全都一次性给了她,他帮她虐渣渣,帮她收拾烂摊子,如果可以,他想把一辈子的温柔都付予她。(男女主身心纯干净)
  • 万界之手机系统

    万界之手机系统

    你有一个万界手机能干吗?你可以成为万界之主你可以??
  • 星空下的璃辰

    星空下的璃辰

    冷雨璃(墨芷琳)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然而在6岁到七岁这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和两小无猜的美国回来的言辰哥哥订亲。后来,母亲发生了车祸,被郭倩如母女害的。郭倩如母女俩夺走了她的幸福生活,然而,郭倩如母女俩,仍不知足,将她锁在一个黑屋子了。后来留下后遗症,失忆了。他们有嫌麻烦,将她丢弃了。十年后。她回来,而且是以世界第一的冷氏集团的继承人回来的,遇到言辰。后来发生了一切。她想起来了。她要报仇,为她的母亲报仇.......
  • 神脉传奇

    神脉传奇

    这是个被称为神脉世界的神奇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类神奇的能量——脉气。世界以五行为基,脉气分金木水火土五类。有脉气,自然就有脉气修炼者。神脉世界之中,脉气修炼者被分为两种,一为脉武者,二为脉灵士。脉武者以气化力!脉灵士以气化形!玄妙奇幻的大陆,千奇百怪的种族,威力各异的功法,一切都在神脉的世界中。在这里只有那繁衍到巅峰的脉气,成就一段神脉传奇!——新书发布,求关注,求鼓励,各种求!
  • 蜜枕甜妻:总裁别太污

    蜜枕甜妻:总裁别太污

    一纸契约,没有期限,就像是提前预谋好的,亦或者,是注定了,她这一生都要和他纠缠不清。排山倒海般的绝望充斥在小女孩的心头,她哭的泪眼迷离,冲着他崩溃嘶哑的吼道“我恨你!”男人倨傲狂野的气息笼罩着蜷缩在角落痛哭的小女孩,嘴角勾起嗜人的残笑,醇厚的嗓音里带着无尽的蛊惑,缓慢且残忍至极的在她耳边轻声低喃“恨我吗?既然要恨,那么,便要深……”逃跑是绝对不允许的。他让她成为身边人中的千古罪人,任何一个接近她的雄性,都会被他毫不留情的摧毁、消失。他让她遍体鳞伤,却还在她耳边肆意妄为的宣誓:他要的不仅是她的人,更是心……!!
  • 久未相见

    久未相见

    他和她,说好在一起。他说,等我两年她说,好的她说,我们分手吧他说,好的1、谢希是典型的金牛座2、安彦明是典型的巨蟹座3、有些经典句子是引用的,本人很喜欢,非原创,特此声明4、本故事也不是纯属于虚构,如有雷同,你就是谢希和安彦明5、龟速更新,实在没空,等空了一定更6、上面的flag就当我放p7、文笔丑勿怪,毕竟只念了9年义务制教育,如果你要喷,我不识字8、希望看文的你不是谢希,不是安彦明,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祝福9、看到第八条有人会说是BE,嗯…我不确定10、十全十美
  • 暑假求职记

    暑假求职记

    一名普通大学生在找暑假工时的过程和心理活动。[非虚构]
  • 误入圈套:孤冷男神求放过

    误入圈套:孤冷男神求放过

    一切静在作品中......默默感受男、女的悲喜人生.....
  • 总有天使会爱你

    总有天使会爱你

    有些时候,我们一直抱着希望在生活,当希望破灭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上除了虐,还是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