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210

第210章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2)

【理学讲评】景春、公孙衍、张仪,都是战国时人。熄,是宁息。顺,是阿谀、苟容的意思。夫子,指女子之夫说。当时列国分争,游说之士往往以纵横之术,窃取权势,震耀一时,公孙衍、张仪尤其着者。故景春羡慕之,问于孟子说道:“我观当时之士,如公孙衍、张仪二子,岂不诚然为大丈夫哉?如何见得?盖方今诸侯力争,天下多事,他若有所愤怒,即能动大国之兵,使诸侯恐惧;他若安居无事,即能解列国之难,使天下宁息。以一人之喜怒,系一世之安危,是何等气焰,非大丈夫而何?”盖景春但见二子权力可畏,遂以大丈夫目之,不知圣贤之所谓大,有出于权力之上者。故孟子晓之说:“仪、衍所为如此,安得为大丈夫哉?夫大丈夫之道与妾妇不同,子岂未曾学礼乎?《礼经》上说:‘丈夫行冠礼,其父醮而训之;女子出嫁,其母亦醮而训之。’嫁时送之于门,戒之说:‘女今归于夫家,必要敬谨,必要戒慎,惟夫子之命是从,无得违悖。’母命若此。可见以顺从为正者,乃是为妾妇的道理。今二子,虽是声势权力炫耀一时,其实有所喜怒,都是揣摩诸侯之好恶而顺从其意,乃妾妇者流耳,岂大丈夫之所为哉?”

【元典】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诸儒注疏】“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与民由之”,推其所得于人也;“独行其道”,守其所得于己也。“淫”,荡其心也。“移”,变其节也。“屈”,挫其志也。

何叔京曰:“战国之时,圣贤道否,天下不复见其德业之盛,但见奸巧之徒得志横行,气焰可畏,遂以为大丈夫。不知由君子观之,是乃妾妇之道耳,何足道哉!”

【理学讲评】广居,指仁说。正位,指礼说。大道,指义说。淫,是放荡。移,是变易。屈,是折挫。孟子承上文说:“吾所谓大丈夫者何如?盖仁,统天下之善,乃广居也,彼则存心以仁,兼容并包,而无一毫之狭隘,是居天下之广居矣。”

【心学讲评】孟子游于梁,而魏人公孙衍显于魏,张仪显于秦。当时谓孟子之于彼,道不同而已矣,而孰知孟子之贱之也为已甚。景春者何知?而称衍、仪以骄孟子曰:“人生于天地间,为丈夫也,而有大小焉。志无不得于己,而天下翕然尊之,则一人凌万物而加其上,岂不大哉,而公孙衍、张仪其人矣。怒怀于心,愤世疾俗,而当世且笑其徒为奋激,怒亦小矣;二子则其怒也,兵由此起,则社稷且危,诸侯惧焉。安居无侮,一策莫展,而列国之兵争自若,其徒为素餐,居亦小矣;二子则其安也,兵由此戢,而生民无忧,天下息焉。喜怒一发,而祸福系乎天下,大丈夫当如是矣!”

孟子曰:“夫衍与仪,其为术也,其为心也,吾知之番矣,吾不屑深言之。而子以为大丈夫,则大丈夫之道不可以不辨。夫衍与仪而焉得为大丈夫乎!大丈夫者,有为之之志,而其为之也,有得为之道。吾为之,而天下无能禁吾之不为。若衍与仪,则既无为之之心,而成乎不得为之势,久矣。今且弗言大,而先言丈夫,其说在礼矣,而子未之学乎?礼以别人道阴阳刚柔之辨,而正贵贱之别者也。故丈夫之尊着于冠,而女子之卑定于嫁也。丈夫之冠也,位于阼,醮以醴,申之以父命,以天道之至刚者奖之,而使申于万物之上。故人而见母,而母答其拜,刚柔之辨明矣。惟女子之嫁也,而父但与蟑为礼,而女则惟母命之,以柔道临之,使法柔也。往送之门,则已授之于所从矣。命之曰:‘往之女家’,家非复其家,而所往者其家,因人而始有家也。曰:‘必敬必戒’,敬者不敢自尊,戒者不敢自擅也。曰:‘无违夫子’,则有志欲行而皆违也。凡此皆顺道也。顺者,听乎人而无所主于己,非正也,而惟女子则以为正,皆妾妇之道宝然。而衍、仪之道!皆此道也。探诸侯之志于先,欲战而导之以战,欲讲则导之以讲。词虽危,而皆其意中之所欲为;事虽若逆,而早窥其情之所必出。不仁、不义、无礼者,时君之所趋,而彼丧其天良、、昧其廉耻以从之。若是者,负上天生我之理,弃父道尊临之义,曾不足为丈夫,而况于大乎!

“乃若大丈夫之名称其实者,子未之闻也。其居则天下之广居也,涵四海万民于一心,使各遂其所,仁无不覆也。所立则天下之正位,定民彝物则之常经,而允执其中,礼无不协也。所行则天下之大道,酌进退辞受之攸宣,而率礼不越,义无不审也。得志,则仁以息民,礼以善俗,义以裁物,民之生以厚而德以正,共由之矣。不得志,则无欲而静,无妄而庄,无思而直,独行之而道终不枉。故富贵不能淫焉,位高金多不以傲物;贫贱不能移焉,槁项黄馘无所愧丑;威武不能屈焉,生死荣辱无所惴栗。如此者,天之命我为丈夫,以阳刚至健之理气役使万物,宰制群动;而我浩然之气与天相配,不使阴幽柔媚之气乘运数以荡我而靡之。故说万乘之君,藐之而无畏其大也。诚然其大矣!仪、衍何足以语此,而子何足以知此哉!而且以仪、衍之骄人白曰者为不可企及也,子亦何尝返念父当冠之日,曾命汝为妾妇否乎?妾妇乘权,而奄奚慕之。衍、仪为妾妇,而子为奄奚乎?”

【元典】

周霄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译文】周霄问道:“古代的君子做官吗?”孟子说:“做官。古代的记载说:‘孔子三个月没有被君主任用,就惶惶不安;离开这个国家时,必定要带上谒见另一个国家君主的见面礼。公明仪说过:‘古代的人如果三个月不被君主任用,那就要去安慰他。’”

【理学讲评】周霄,是魏国人。无君,是不得仕而事君。皇皇,是有所求而不得的模样。疆,是本国的疆界。质,是执贽以见君,如大夫执雁,士执雉之类。吊,是悯恤的意思。昔孟子以道自重,不见诸侯,周霄欲讽其出仕,先设问说:“古时君子亦欲得位事君否乎?”孟子答说:“君子抱道负德,本欲出而辅世长民,为何不仕?《传记》有云:‘孔子若三个月不得君而仕,即傍徨不宁,如有所求而不得;及其失位去国,则必载贽以往。’盖贽是见君的礼仪,若所适之国君有用我者,则执此以见而事之耳。公明仪曾说:‘古之人若三月无君,则人皆悯恤而来吊’,以其志不得伸,而慰安之也。”即此而观,可见君臣之义等于天地,虽圣如孔子,贤如公明仪,皆不能忘情于仕如此,则君子之欲仕可知矣。

【元典】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共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译文】(周霄说:)“三个月不被君主任用,就要去安慰,不是求官太迫切了吗?”孟子说:“士失掉了官位,就像诸侯失掉了国家。《礼》上说:‘诸侯亲自耕种,用来供给祭品;夫人养蚕缫丝,用来供给祭服。(用作祭祀的)牛羊不肥壮,谷米不洁净,礼服不齐备,就不敢用来祭祀。士(失掉了官位就)没有田地俸禄,也就不能祭祀。’(祭祀用的)牲畜、祭器、祭服都不齐备,不敢用来祭祀,也就不敢宴请,(就像遇到丧事的人一样,)还不该去安慰他吗?”

【诸儒注疏】周霄问也。“以”、已通,太也。后章仿此。《礼》曰:“诸侯为籍百亩,冕而青练,躬秉耒以耕,而庶人助以终亩。收而藏之御廪,以供宗庙之粢盛。使世妇蚕于公桑蚕室,奉茧以示于君,遂献于夫人。夫人副袆受之,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宫世妇,使缫以为黼黻文章,而服以祀先王先公”。又曰:“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黍稷曰:“粢”,在器曰“盛”。“牲杀”,牲必特杀也。“皿”,所以覆器者。

【理学讲评】以,是已甚的意思。黍稷,叫做粢。在器,叫做盛。缫,是治丝。衣服,是祭服。田,是祭田。牲杀,是特杀之牲。宴字,解做安字。周霄闯孟子之言,遂问说:“三月无君,其时未久,遂至于相吊,古人欲仕之心,不亦太急乎?”孟子答说:“三月无君则吊,非是急于功名,只为情礼所在,关系甚切耳。夫士之有位,犹诸侯之有国家,士若失位,就如诸侯失了国家的一般。何也?盖古人最重祭祀,必有田禄之入,方能举祭。《礼经·祭义》上说:‘诸侯亲耕籍田,率庶人终亩,待其收获,藏之于御廪,以奉祭祀之粢盛。夫人亲蚕受茧,缫丝,以颁之世妇,使为黼黻文章,以供祭祀之衣服。’是诸侯能备祭祀,以其有国也。假如诸侯失了国家,则牺牲不能成,粢盛不能洁,衣服不能备,就不敢举祭了。虽有尊祖敬宗之心,何以自尽乎?为士的也是如此。《礼记·王制》上说:‘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假如士失去官位,即无祭田。无田,则牲杀之具,器皿之资,祭祀之服,皆不能全备,也不敢举祭了,既不敢祭,则人子之心,必有戚然悚惧,而不能一息自安者。故三月无君,即废一时之饷,而有亏于奉先之孝矣。这等样情事不堪,亦不足吊乎?是知三月而吊者,非吊其不仕,乃吊其失祭也。子何以谓之太急耶?”

【元典】

“出疆必载质,何也?”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未耜哉?”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译文】(周霄问道:)“离开一国时,定要带上谒见别的国君的礼物,为什么呢?”孟子说:“士做官,就像农夫种田;农夫难道会因为离开一个国家就丢弃他的农具吗?”周霄说:“我们魏国也是个有官可做的国家,却不曾听说想做官这样急迫的。想做官是这样急迫,君子却又不轻易去做官,为什么呢?”孟子说:“男孩一出生,就愿给他找妻室,女孩一出生,就愿给她找婆家;父母的这种心情,人人都是有的。(但是,如果)不等父母的同意,媒人的说合,就钻洞扒缝互相偷看,翻过墙头跟人,那么父母和社会上的人都会认为这种人下贱。古代的君子不是不想做官,但又厌恶不从正道求官。不从正道求官,是同钻洞扒缝之类行径一样的。”

【诸儒注疏】周霄问也。“晋国”,解见首篇。“仕国”,谓君子游宦之国。霄意以孟子不见诸侯为难仕,故先问古之君子仕否,然后言此以风切之也。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妁”,亦媒也。言为父母者非不愿其男女之有室家,而亦恶其不由道。盖君子虽不洁身以乱伦,而亦不徇利而忘义也。

【理学讲评】周霄闻孟子之言,又问说:“三月无君,不得尽奉先之孝,是诚可吊也。乃若一去其国,必载贽以往,这等急于得君,又是为何?”孟子晓之说:“士之欲仕,本以行道,犹农夫之耕本以谋食。见君不可无贽,耕田不可无未耜,其义一也。农夫虽至他处亦不能不耕;既欲耕则必用耒耜,岂为离了本土,遂舍其耒耜而不用哉?士虽至他国,未尝不欲仕,既欲仕,则必用贽以见君,亦岂以出疆而不载贽乎?”盖上下之交,固自有道,而进退之际尤必有礼,士岂有无羔雁之贽,而可以见君者哉?然则君子之欲仕而不轻仕,周霄可以自悟矣。晋国,即是魏国,韩赵魏分晋,谓之三晋,所以都称晋国。仕国,是游宦之国。媒妁,是议婚之人。穴隙,是壁间空隙。周霄设辞探问,既得君子欲仕之情,至此乃讽之说:“据夫子之言,君子之欲仕,可谓急矣。然晋国亦士君子游宦之国,未尝闻有无君则吊,出疆载贽这样急的。仕果如此其急,则君子亦当易于仕矣,乃又不见诸侯而难于出仕,却是何故?”孟子答说:“君子之心,岂不欲仕而得位?但出处进退自有正道,不可苟且。且如男女居室,人之大伦,故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这是父母之心,人所同有。然在男女必待父母有命,媒妁之言,才好婚配而成室家。若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钻穴隙以相窥,逾墙垣以相从,这等污辱苟合,不惟为父母者贱而恶之,举国之人皆贱而恶之矣。是以古之君子未尝不欲仕,亦如为人父母之心,未尝不愿男女之有室家,但必审去就之义,明进退之礼。又以不由其道为耻,若不得诸侯之招而屈已往见,这便是不由其道,与钻穴隙相窥的一般,人之贱恶又当何如?然则士之不见诸侯,正恶不由其道也,岂以欲仕之急而遂轻于仕哉?盖君子之大义虽一时不容少缓,而出处之大节,则一毫不可或逾。苟以欲仕之急,而贻可贱之名,即终身不仕,君子有甘心自守者矣,况三月无君耶?”世之为君者,知士之欲仕,而遂其致君泽民之心;又知仕之有礼,而全其直己守道之志,斯上下交而德业成矣。

【心学讲评】孟子游于齐、梁而不仕。以为不欲仕也,则历聘何为?以为欲仕也,而究不仕也又何心?无惑乎天下之疑之也。乃君子所率循者,道而已矣。内而尽其父子之性,外而以尽其君臣之伦;反求之心,而不昧吾之所学;推之天下,而以正己为正物之由;皆道也,天下无能知道者,而何足以知君子之心!

故周霄以其曲辩而欲穷孟子,乃先问曰:“古之君子仕乎”?天下恶有不仕之君子,而何容问!霄以为引古证今,而孟子穷矣。乃孟子不但言仕也,而且迫言之曰:“君子者,奉道而长民、行义而尽伦者。古无不仕之君子也。故《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其心之见于容者如此;出疆必载质以行,其见之行事者又如此。非徒孔子也。公明仪曰:‘古之人或失位出亡,三月而君不召,则吊之’。然则岂但耕莘、钓渭之道合而不疑哉,即不可行,而其必欲仕也且然矣”。

周霄乃故为反诘之词曰:“仕者亦无难得之数也。欲仕则仕,三月无君,亦何遂绝望焉,而遽吊之,不亦急乎”?孟子曰:“君子之仕,岂为己之利赖而出乎!于己,则以尽君臣之伦者为其所守;而于我立身事亲之道,则以修存事没宁者为致孝之实。故诸侯世守而有国,士承家而有位,一也。失其所守,而侯无以为侯,士亦无以为士矣。《礼》有之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籍田之亲推,昭有土也。‘夫人蚕缫,以为衣服’,六宫之率从,昭有家也。若国之不宁,岁之不登,牺牲瘊瘙而不成,粢盛卤莽而不洁,衣服故敝而不备,则不敢以祭;无以率先君之世守,而子道亏也。惟士也仕而有田禄,则特牲之祀行焉;如其无田焉,虽富而祭不行。盖牲杀者禄入之所豢;器皿衣服者禄人之所置。非载君命之荣以备其物,则堕先世之业而抱恫于神明,不敢祭也。祭既不行,是与居丧者同其欲养不逮之情,而不忍安居也,而亦不足吊乎?士之此身,亲临之,而君成之,若此其重,何言急也”!

霄又曰:“出疆必载质,不得于此而冀合于彼,情之迫乃至于此,何也”?孟子曰:“人各有所守,即各有所当为。士之守在仕,乃以无负于所学,犹农所守在耕,乃以无负于所能也。立身之道在焉,终身之行以之,则固不可忘也。农夫舍其耒耜,则忘乎耕;士已出疆而不载质,将永绝于人世,而又何以为士乎!”

同类推荐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

    这本《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由熊逸著,以假不正经的态度,深入浅出地讲解孟子其人、其代表性学说。从孟子思想谈起,探讨的却是中国的政治制度,引导读者独立思考。你也许想知道这些问题——管仲最像人·最佳损友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为什么不是八百年?孟子编排河南人?《尚书》错了还是《孟子》错了?《孟子趣说2.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以史为镜?以史为哈哈镜?“以史为镜”这话谁都知道。可问题是,这面镜子真就那么可靠吗?灰尘擦干净了没有?镜面是不是平的?
  •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毓老师说吴起太公兵法

    本书系根据毓老师1992年在台北奉元书院讲授内容整理而成。《吴起兵法》《太公兵法》为古代重要兵法著作,是历代兵家必读书目,均在“武经七书”之列。《吴起兵法》,又称《吴子》《吴子兵法》。相传是战国名将吴起所著,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毓老师认为《吴子》六篇,皆兵家机权法制之说,但和《孙子》纯用奇不同,《吴子》强调图国以“和”,教民以“礼”,治兵以“信”。学习《吴子》,了解古代以儒家论兵主要观点。
  • 中华智慧精典

    中华智慧精典

    智慧是处理世事的绝妙法宝,是游刃人生的无上妙方。智者因明察生命而快乐。智慧是经历一时一事逐渐炼成的。中间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历程。崇尚智慧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历史上的著名智慧人物姜子牙、诸葛亮、刘基等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代的有识之士有鉴于此,也编纂了一些汇集古今用智范例的所谓智书,以为当世之用,经世明鉴。这些智书保罗广泛,大到治国用兵之术,小到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构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海洋。有鉴于此,编者选择有代表性的古代智书,编成此书,以为启迪智慧心灵的有效作料。
  • 老子·庄子

    老子·庄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之一,被梁启超誉为“道家精要之书”。作者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被后世称为老子。他曾做过周朝管理图书的史官,后因不满于当时动荡变革的社会现实而悄然隐退,不知所终。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拳镇仙武

    拳镇仙武

    东海猎户弯弓射龙,邋遢道士敕神搬山,不正经的老和尚掌中须弥纳日月。中洲的女夫子独占鳌头,南边的高大老人武道神通。高山仙人万里剑,四海蛟龙百丈潮。任你千丈法相,万般道法,我自有青梅竹马,一剑破万法。若还不够,且看我阴神出窍,阳神夜游,拳镇九洲。
  • 命定宫斗Ⅰ

    命定宫斗Ⅰ

    一场天劫,让两位仙女背负着生生世世的诅咒在凡间永生!一次情感的背叛,让她不计代价地穿越前生今世,只为与第三者一较高下!金枝玉叶的公主,突遭真相的打击,亡命天涯,誓死复仇!与人斗、与天斗、敌不过与自己的良心斗!赢得了表面风光,却输尽了人格与尊严!他与他是兄弟、是政敌、是情敌;违背伦理,他们终究得到了什么?她与她,几度挣扎在生死边缘,付出了一切代价,只为:人定胜天!
  • 狂纵

    狂纵

    一代佣兵王重生至架空大陆,,,,这里,有炫目的灵素,精致的丹药,威武的灵兽,险恶的深渊,以及,那等级严明的制度。在这里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 斗战破逆

    斗战破逆

    方家三少爷方诺被人追杀,不慎落入悬崖,但他却因祸得福,与高人结缘,获得了失传已久的秘籍,他能走出悬崖么?
  • 仙魔演义1:风云变

    仙魔演义1:风云变

    本书以传说中的杨戬的故事为蓝本,介绍了一个生动感人、惨烈异常的神魔战斗故事。
  • 灵界修仙传

    灵界修仙传

    男主角飞来狗屎运,重生于网络上红透半边天的修仙小说中的灵界。他要一步一步地修炼升级,最后飞升。灵界广阔无边,故事注定精彩。修真界不乏美貌的仙子:妖娆无比的玉狐姐姐、冰清玉洁之冰凤仙子------他前生流连于小说中YY已久,今生能否尝得夙愿?
  • 悄悄爱上你:冷情总裁追娇妻

    悄悄爱上你:冷情总裁追娇妻

    他是一个典型冷酷无比.跨国集团CEO,她是名门嫡女,看命运的齿轮如何让他们....原来夜是那么的长,他的电话始终都没打来。凌晨,我带着泪痕睡着了。在那以后,我找过他很多次,他每次的回答都是:“我现在有事过会儿打给你。可是,他一次都没打来过。我想我明白了~!”他刚离开我的那段日子,我变的很沉默、很无助,不知道没有了他的路该怎么走下去,回首我们的往事,是那么美好!我们有过那么多山盟海誓,可现在呢?
  • 凌驾九天:孤寒冷雪白衣澜

    凌驾九天:孤寒冷雪白衣澜

    她,在现代世界受尽屈辱,有一天,她突然知道了自己再另外一个世界的身世……